脾胃虚弱
-
脾虚吃什么好 脾胃虚弱者应常吃的食物
脾虚食物大枣 脾胃虚弱者宜常食之。 大枣 性温,味甘,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早在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大枣安中养脾”的记载。明·李时珍称“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对脾虚便溏、胃弱食少、气血不足之人,最宜经常服用大枣。 脾虚食物樱桃 性温,味甘,能补脾益气。《名医别录》中就说:“樱桃主调中,益脾气。”《滇南本草》亦云:“樱桃治一切虚症,能大补元气,滋润皮肤。”凡脾气虚弱者宜食。 脾虚食物芡实 性平,味甘涩,入脾、肾经,有补脾益气、固肾涩精的作用。尤其是脾虚而大便泄泻,或脾虚妇人带下者,食
-
眼袋大可能是脾胃虚弱
当今白领工作强度大,常常要加班加点,眼袋自然会频频光顾,眼霜的品牌和功效成为白领女性热议的话题。可无论怎样保养,金鱼眼和熊猫眼却总是挥之不去。 眼袋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前者多是由眼眶周围的纤维结缔组织强度和弹性不足造成的。这种类型的眼袋最好用手术矫正。而绝大多数人的眼袋属于获得性,其与脾胃功能有密切的联系。特别是脾脏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体营养物质与水的代谢。下面推荐一剂药方: 将10克的莲子肉、薏苡仁、缩砂仁、桔梗,15克的白扁豆,20克的白茯苓、党参、甘草、白术、山药煎成两剂,每天早晚各服一
-
脾胃虚弱你可以这样调养
脾胃虚弱者,脾胃的受纳、腐熟、转输、运化等功能减弱或失调,影响水谷的消化吸收。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所以脾胃虚弱患者,可以试着从以下几方面自我调养: 注意饮食调养 合理的膳食结构是健康的基础、调养脾胃的前提。饮食应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平时以软、烂易消化食物为主;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于消化的如酸辣、油炸、干硬和黏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一些健脾养胃的食物,如粳米、薏苡仁、白扁豆、大枣等,脾胃虚弱者可以经常食用。脾胃虚弱的患者还可以选用简便实用的药膳: 胡萝卜大米粥:大米100克,
-
宝宝脾胃虚弱的症状及调养方式
宝宝脾胃虚弱的表现 儿童脾胃虚弱多因长期饮食不规律、过食生冷食品、长期服用抗生素或是某些疾病(如慢性肺炎)后引起。脾胃虚弱的孩子多面色发黄或面部色素沉着不均匀(出现花斑),头发稀疏、消瘦、指甲脆薄有白点,还有经常出现发作性脐周疼痛,时轻时重。 脾胃虚弱偏内寒的患儿除了有上述症状外,食欲虽好,但是大便次数多、量大,食后即拉; 脾胃虚弱偏内热则食欲不佳,大便干燥(两三天一次),此类患儿多因过多食用零食或过量饮用牛奶所致。 宝宝脾胃虚弱如何调理 预防脾胃虚弱家长一定要喂养得当,不过食肉类食品,避免伤食;不要滥用
-
莲子配什么治脾胃虚弱 黄连
莲子健脾补气、涩肠止泻,而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两者搭配在一起食用的话能够很好地去除体内的湿热之气,起到标本兼顾、健脾燥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脾虚所导致的腹泻不止、食欲不振等症。
-
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1、益脾饼 白术、干姜、鸡内金、熟枣肉。将前三味轧细焙熟,共合枣肉,同捣为泥,作成小饼,炭火上炙干,晨起空腹,细嚼咽之。 2、蒸蜂蜜 蜂蜜隔水蒸熟后,于食前空腹一次服下,每日2~3次,坚持每日服用。 3、八宝粥 莲子、芡实、薏苡仁、山药、桂圆、红枣、白扁豆各5克、粳米l00克,煮粥食用。能益气养血,健脾强身,适用于体虚乏力、食少纳呆、气血亏虚。 4、薏米莲子粥 薏苡仁、莲子肉(去皮心)、冰糖适量。先煎苡仁,继入莲子肉,待粥成后加入冰糖,作早点食用。 5、山药薏苡仁粥 山药50克,薏苡仁15克,粳米100克
-
脾胃虚弱者可以吃桑葚吗 老人儿童
桑葚中含有许多的胰蛋白酶抑制物鞣酸,而这种物质对影响机体对钙元素、铁元素的吸收,老人肠胃不好,食用桑葚容易加重其肠胃负担,而儿童食用桑葚可能会导致体内的铁元素和钙元素缺乏,导致发育不良或者是贫血,所以生活中老人和儿童也是不建议吃桑葚的。
-
脾胃虚弱你可以这样调养
注意饮食调养 合理的膳食结构是健康的基础、调养脾胃的前提。饮食应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平时以软、烂易消化食物为主;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于消化的如酸辣、油炸、干硬和黏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一些健脾养胃的食物,如粳米、薏苡仁、白扁豆、大枣等,脾胃虚弱者可以经常食用。脾胃虚弱的患者还可以选用简便实用的药膳: 胡萝卜大米粥:大米100克,胡萝卜50克,大米煮成粥后加入胡萝卜,煮熟烂后食之,有健脾温胃的功效。 糯米小麦粥:糯米50克,小麦仁60克,煮成粥后加糖适量,调味服用,有健脾益气之功效
-
宝宝不爱吃饭是因为脾胃虚弱
1、宝宝不爱吃饭,有可能是脾虚易感 脾虚易感的小儿通常表现为生长发育较正常儿童差,并会出现自汗盗汗,夜啼,厌食,头发稀疏缺少光泽,面色苍白或萎黄,大便不凋(或干燥或不成形),倦怠乏力,手足不温或手心热,经常感冒,咳嗽等症状。在中医的古典医籍和现代教科书中均无此病名,但近年来临床上却很常见。 据北京中医医院儿科统计,在冬春季节占门诊的80%以上。为什么脾与小儿易感的关系密切呢?这是因为脾为后天之本,主管小儿的饮食消化吸收,脾虚则出现消瘦厌食,食欲差等症状,导致小儿体质弱,对疾病的免疫力差,很容易生病。对于脾
-
老人脾胃虚弱喝牛奶吗
1、老人脾胃虚弱能喝牛奶吗 老人脾胃虚弱可以喝牛奶。牛奶:味甘,性平、微寒,入心、肺、胃经!具有: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之功效!用于:久病体虚、气血不足、营养不良、噎膈反胃、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消渴、便秘!牛奶 可以补虚损,益肺胃,脾虚的患者是可以食用的! 脾胃虚寒的人可以适当喝牛奶。但要注意喝牛奶的时间和方式,不然的话会引起腹泻。牛奶最佳饮用时间是一年之中在于秋,一天之内在于晨。秋季干燥,牛奶+蜂蜜最好。《本草纲目》里提到蜂蜜能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止痛,所以非常适合秋季饮用。早餐牛奶+蜂蜜最营养。
-
三伏贴能去体内湿气吗 儿童脾胃虚弱贴三伏贴管用吗
具有一定效果。 对于儿童来说,脾胃不好的的时候可以贴小儿三伏贴,小儿三伏贴能治消化系统疾病,尤其对于长期的厌食,脾胃功能不好的宝宝,可以帮助缓解其脾胃不适,但要知道三伏贴不是特效药,并不能完全治疗缓解某些疾病,因此要是儿童脾胃虚弱比较严重,还是要就医治疗才行。
-
脾胃虚弱什么表现 止汗小妙招
一是适用于乏力气短的人群,配方是浮小麦5克,炙甘草3克。用法是把药材放到水中煮开,代茶饮下即可。 二是适用湿气重,口干口苦的人群,配方是荷叶5克,生侧柏叶5克。用法是把药材泡茶服用,代茶饮即可。 对于出汗多、体味重的人,建议您外带香囊,香囊里可以放藿香,佩兰等芳香化湿的药物。
-
气血虚是怎么造成的 脾胃虚弱
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主要来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脾胃功能强健,可将摄入的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如饮食不节或肝胆之病横犯脾胃,致脾胃功能减弱,精微不足,生化无源,久则出现血虚。血虚则可进一步引起其他脏腑功能失常。
-
小儿推拿治疗脾胃虚弱 揉中脘50-100次
推拿者以右手中指指腹顺时针方向揉小儿中脘穴(肚脐直上4寸)50-100次。
-
脾胃虚弱如何预防
脾胃是人体纳运食物及化生气血最重要的脏腑,对脾胃病患者来说,食疗亦不可缺少,但必须根据病人平素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来选择饮食,即所谓“辨证施食”,若平素脾胃虚寒的人,或寒证的胃痛、腹痛、泄泻等,应多食性味辛热的葱、姜、韭、蒜、胡椒等,若脾胃虚弱的人,宜食用红枣、山药、扁豆、芡实、莲子肉等。若胃热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若气机阻滞的病人,宜多食萝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调料,兹将与脾胃病有关者,择要叙述。 一、药点药饭 药点、药饭是将谷物与某些食物和药物一起制作成饭、糕、饼、包子、
-
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山药薏苡仁粥
山药50克,薏苡仁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补气健脾胃,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
地图舌如何调理 地图舌是积食还是脾胃虚弱
地图舌在中医上多认为与脾胃虚弱、脾肾虚弱有关。 积食主要看舌苔,舌苔是由脾胃之气蒸化胃中食浊导致,附着在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积食患者的舌常见厚腻苔,上有致密的细小颗粒融合成片,紧贴舌面,刮之不去。 而地图舌是脾胃虚弱的表现,根据中医证型不同,临床表现也不相同,具体如下: 可见舌苔剥脱,边缘无隆起,剥脱面光滑如镜,其颜色与舌质颜色大体相同。 可见舌苔剥脱如地图状,剥脱片大小不等,边缘隆起,剥脱面为红色,与舌质颜色有别。
-
脾胃虚弱怎么选择饮食
1.脾胃虚弱的一般饮食要求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 粳米、籼米、玉米、薏米、番薯、豆腐等。主食建议以粳米代替大米,多吃豆腐。 2)肉、蛋、奶类的选择 牛肉、鸡肉、兔肉、狗肉、牛肚、猪肚、桂鱼、乌鸡等。肉食以牛肉为主。 3)蔬菜的选择 藕、粟子、山药、扁豆、豇豆、胡萝卜、马铃薯、洋葱、平菇等。多吃栗子,栗子健脾的功效较佳。 4)水果的选择 葡萄、红枣、桃、杏等。 2.常用食疗方法 (1)益脾饼 白术、干姜、鸡内金、熟枣肉。将前三味轧细焙熟,共合枣肉,同捣为泥,作成小饼,炭火上炙干,晨起空腹,细嚼咽之。 (2)
-
治慢性胃炎的偏方 脾胃虚弱型
药膳名称:莲子猪肚汤 材料:猪肚1个,莲子15克,香油、食盐、葱、生姜、蒜各适量。 做法:猪肚洗净,内装水发莲子(去心),缝合入锅,加适量清水炖熟透;捞出晾凉,猪肚切丝,同莲子入盘,调料拌匀。
-
中医教你8个推拿动作,调理脾胃虚弱
1直推三条线 所谓的三条线是位于腹部的三条自上到下的直线:胸廓下的剑突位置一直到肚脐再到耻骨联合小腹部位是一条线;两乳头直下的腹部两侧为两条线。操作时,双手叠压自上而下推按三条线,每条线推6下。 2掌揉八个面 所谓的八个面是以肚脐为中心,与肚脐一手掌距离的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8个点。按摩时需用手掌按顺时针方向逐个按揉以8个点为中心的面,每个面按揉3下,最好按揉12圈。需要注意的是,揉腹部时不要直接揉肚脐。 3归挤上下腹 位置在以肚脐为分界的上腹和下腹这条直线上,双手十指相扣,掌根部由上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