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豆蔻

肉豆蔻

  • 肉豆蔻的栽培技术

    种植技术 主要采用种子繁殖,留种应选稳产、高产、粒大、种仁饱满、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树上结了的完全成 熟自然裂开的果实。随采随播,或用湿沙贮藏。种子失水干燥即丧失发芽力。苗床土壤要松软肥沃,行株距10cm×5cm,穴播,种脐向下,保持荫蔽湿润,约60天发芽,至真叶将展出时蔬苗移栽。幼树要艿蔽,苗高20-30cm时定植。在春季3-4月或秋季8-10月选阴雨天种植,行株距5m×4m,穴深宽各60cm,每穴植苗1株。[2] 田间管理 幼树生长缓慢,需荫蔽,可在行间种植高杆绿肥,并勤浇水。由于冠幅大,根系浅,作纯林种

  • 肉豆蔻的选方

    【选方】 ①治水湿胀如鼓,不食者,病可下:肉豆蔻、槟榔、轻粉各一分,黑牵牛一两半(取头末)。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煎连翘汤下,食后,日三服。(《宣明论方》肉豆蔻丸) ②治脾虚泄泻、肠鸣不食:肉豆蔻一枚,剜小窍子,入乳香三小块在内,以面裹煨,面熟为度,去面,碾为细末。每服一钱,米饮送下,小儿半钱。(《杨氏家藏方》肉豆蔻散) ③治脾肾虚弱,大便不实,饮食不思: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各为末。生姜四两,红枣五十枚。用水一碗,煮姜、枣,去姜,水干,取枣肉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

  • 健脾养胃的中药药方 肉豆蔻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大肠经。 《本草纲目》记载肉豆蔻:暖脾胃,固大肠。 功效: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用于中焦虚寒气滞,脘腹胀痛,脾虚久泻等。

  • 肉豆蔻的功效 护肤

    肉豆蔻与蜂蜜结合能有效的治疗疤痕;而肉豆蔻中含有的特定活性物质还能帮助抑制粉刺的爆发。

  • 肉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温中行气

    肉豆蔻辛香温燥,能温中理脾、行气止痛。可用于治疗胃寒气滞、脘腹胀痛、食少呕吐等症,可与木香、干姜、半夏等药同用。

  • 肉豆蔻的形态

    小乔木;幼枝细长。叶近革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两面无毛;侧脉8-10对;叶柄长7-10毫米。 雄花序长1-3厘米,无毛,着花3-20,稀1-2,小花长4-5毫米;花被裂片3(-4),三角状卵形,外面密被灰褐色绒毛;花药9-12枚,线形,长约雄蕊柱的一半;雌花序较雄花序为长;总梗粗壮、着花1-2朵;花长6毫米,直径约4毫米;花被裂片3,外面密被微绒毛;花梗长于雌花;小苞片着生在花被基部,脱落后残存通常为环形的疤痕;子房椭圆形,外面密被锈色绒毛,花柱极短,柱头先端2裂。 果

  • 肉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镇静催眠

    肉豆蔻挥发油中所含的甲基异丁香酚有抑制中枢神经作用,能够延长睡眠时间,特别是深睡眠时间,甲基异丁香酚注射液还可产生麻醉作用。

  • 肉豆蔻的食疗价值有哪些

    1、肉豆蔻治疗水湿胀如鼓不食者 病可下:肉豆蔻、槟榔、轻粉各一分黑牵牛一两半(取头末).上为末 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 煎连翘汤下食后 日三服.(《宣明论方》肉豆蔻丸) 2、肉豆蔻治肾泄,上盛下虚,诸逆上冲,元阳上浮而头痛。《本草求原》 3、肉豆蔻,除寒燥湿,解结行气,专理脾胃,颇与草果相近,则辛温之功效本同,惟涩味较甚,并能固及大肠之滑脱,四神丸中有之。温脾即以温肾,是为中下两焦之药,与草果之专主中焦者微别。大明谓温中下气,开胃,解酒毒。甄权谓治宿食痰饮,止小儿吐逆不下乳,腹痛。李珣谓主心腹

  • 肉豆蔻的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 温中,下气,消食,固肠。治心腹胀痛,虚泻冷痢,呕吐,宿食不消。 ①《药性论》:"能主小儿吐逆不下乳,腹痛;治宿食不消,痰饮。" ②《海药本草》:"主心腹虫痛,脾胃虚冷气并,冷热虚泄,赤白痢等。凡痢以白粥饮服佳;霍乱气并,以生姜汤服良。" ③《日华子本草》:"调中,下气,止泻痢,开胃,消食。皮外络,下气,解酒毒,治霍乱。" ④《开宝本草》:"温中,治积冷心腹胀痛,霍乱中恶,呕沫,冷气,消食止泄,小儿乳霍。" ⑤《纲目》:"暖脾胃,固大肠。" ⑥《本草经读》:"治精冷。"

  • 肉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温中行气

    肉豆蔻性味辛、温,具有温中行气、健脾的功效,可用于肠胃虚寒气滞,脾胃虚寒。

  • 花椒药用价值 着凉拉肚子花椒肉豆蔻

    花椒是医治寒湿、风寒、阳虚型拉肚子的好东西,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花椒,纯阳之物,散寒除湿,补右肾命门,止泄泻。”用花椒医治寒湿拉肚子是古已有之。 取花椒 6 克,肉豆蔻 3 克,水煎取汁,迟早分次服用。天天 1 剂,连服 1~5 剂。 肉豆蔻是多见的香料、药材,又叫肉果、玉果,具有温中涩肠、行气消食的成效,常用来治虚泻冷痢、脘腹冷痛、吐逆等。这个方剂能温中、燥湿、止泻,也适宜医治小孩夏天寒湿、风寒拉肚子。

  • 肉豆蔻的栽培

    种植技术 主要采用种子繁殖,留种应选稳产、高产、粒大、种仁饱满、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树上结了的完全成熟自然裂开的果实。随采随播,或用湿沙贮藏。种子失水干燥即丧失发芽力。苗床土壤要松软肥沃,行株距10cm×5cm,穴播,种脐向下,保持荫蔽湿润,约60天发芽,至真叶将展出时蔬苗移栽。幼树要艿蔽,苗高20-30cm时定植。在春季3-4月或秋季8-10月选阴雨天种植,行株距5m×4m,穴深宽各60cm,每穴植苗1株。[2] 田间管理 幼树生长缓慢,需荫蔽,可在行间种植高杆绿肥,并勤浇水。由于冠幅大,根系浅,作纯林种植

  • 肉豆蔻的功能主治

    温中,下气,消食,固肠。治心腹胀痛,虚泻冷痢,呕吐,宿食不消。 ①《药性论》:"能主小儿吐逆不下乳,腹痛;治宿食不消,痰饮。" ②《海药本草》:"主心腹虫痛,脾胃虚冷气并,冷热虚泄,赤白痢等。凡痢以白粥饮服佳;霍乱气并,以生姜汤服良。" ③《日华子本草》:"调中,下气,止泻痢,开胃,消食。皮外络,下气,解酒毒,治霍乱。" ④《开宝本草》:"温中,治积冷心腹胀痛,霍乱中恶,呕沫,冷气,消食止泄,小儿乳霍。" ⑤《纲目》:"暖脾胃,固大肠。" ⑥《本草经读》:"治精冷。" ⑦《本草求原

  • 肉豆蔻的营养价值 抗大脑疲劳

    肉豆蔻是一种潜在的大脑促进剂。它含有的d-莰烯及α-蒎烯可以让人的注意力变得更集中。由于有刺激大脑作用,因此能消除精神疲劳和压力,让思维变得更敏捷。

  • 肉豆蔻的功效 涩肠止泻

    肉豆蔻归经脾、胃、大肠经,有涩肠止泻之效,常用作收涩药使用,用于治疗虚泻、冷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久泻不止、固肠。

  • 肉豆蔻是什么

    肉豆蔻其实也是一种植物,但是由于肉豆蔻的生长环境和功效作用的原因,一般的人在日常的生活中是接触不到肉豆蔻的,这也是很多都不知道肉豆蔻是什么的最主要的原因。针对这个问题,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肉豆蔻。 肉豆蔻(学名:Myristica fragrans)为肉豆蔻科常绿乔木植物。该种为热带着名的香料和药用植物。冬、春两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其种仁入药,可治虚泻冷痢、脘腹冷痛、呕吐等;外用可作寄生虫驱除剂,治疗风湿痛等。 此外,还可作调味品、工业用油原料等。肉豆蔲,又名肉蔻(蔻,普通话音“kòu”)、肉果、玉果,是一

  • 吃什么中药健脾胃 肉豆蔻温中下气

    肉豆蔻性温,味辛,入脾,大肠经,含挥发油,脂肪酸和肉豆蔻醚。可温中下气,消食固肠。 肉豆蔻中所含的肉豆蔻油除了有芳香性,尚有显著的麻醉性能,0.03-0.2毫升肉豆蔻油可用作芳香剂或驱风剂,肠胃道的局部刺激剂。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腹胀痛,虚挟冷痢,呕吐,宿食不消等病症。 临床应用: 1.对脾胃虚寒,食欲缺乏,鼓肠,腹胀,腹鸣腹痛者较适宜,又能止呕,配以香附,神曲,麦芽,砂仁,陈皮等同用。 2.虚挟冷痢:如慢性结肠炎,肠结核等,偏于肾虚弱者,配以补骨脂,五味子等;偏于脾阳虚弱者,配伍党参,白术,茯苓,大枣等

  • 肉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抑菌抗炎

    肉豆蔻中挥发油的萜类成分对细菌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甲基异丁香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有抑制作用,马拉巴酮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坚忍链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且肉豆蔻中含有的肉豆蔻醚有抗炎的作用。

  • 肉豆蔻的形态

    小乔木;幼枝细长。叶近革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两面无毛;侧脉8-10对;叶柄长7-10毫米。 雄花序长1-3厘米,无毛,着花3-20,稀1-2,小花长4-5毫米;花 被裂片3(-4),三角状卵形,外面密被灰褐色绒毛;花药9-12枚,线形,长约雄蕊柱的一半;雌花序较雄花序为长;总梗粗壮、着花1-2朵;花长6毫米,直径约4毫米;花被裂片3,外面密被微绒毛;花梗长于雌花;小苞片着生在花被基部,脱落后残存通常为环形的疤痕;子房椭圆形,外面密被锈色绒毛,花柱极短,柱头先端2裂。

  • 肉豆蔻的副作用有哪些

    肉豆蔻是我们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吃的一种食物,对身体有很多好处,是并不适合所有的人食用,如果食用不当就会对身体起到一些副作用,下面一起了解一下哪些人不适合吃肉豆蔻。 副作用 吃多了会造成消化不良,对胃肠道不好。 禁忌人群 湿热泻痢及阴虚火旺者禁服肉豆蔻。 经常能吃到美味的食物同时身体还能变得健康,是一件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所以多掌握一些哪些人不适合吃肉豆蔻这样的常识也是非常必要的,另外想要身体健康也要注意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