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呕吐
-
小儿呕吐有哪些表现
小儿呕吐:消化不良始终应结合年龄因素和疾病谱考虑尽早争取分辨其呕吐为功能性或器质性及内科性或外科性,以便确定诊疗原则。(1)时间和次数呕吐开始出现的时间和每天呕吐的次数因疾病可有明显差别如新生儿生后数小时内开始吐咖啡色粘液和3岁幼儿反复呕吐咖啡色物2年余显然源于不同原因。前者可能误咽母血所致,后者则食管裂孔疝机会较多。(2)方式呈溢出样如奶汁从新生儿口角少量流出;或自口内反流涌出;或从口腔大量吐出
-
1岁小儿呕吐是什么原因
如果宝宝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出现呕吐症状,很有可能是由于喂食问题造成,例如喂养过量,不消化等。如果小孩子在其他方面都很健康,但是吃过东西以后马上就会出现呕吐,或没有其他原因发生呕吐,那么很有可能是胃食管反流造成的。胃肠细菌也有可能是导致小孩呕吐的原因之一,一般最常见的是胃肠道感染、急性胃肠炎。呼吸道感染也可能会引起呕吐,因为小孩子的鼻腔,如果被鼻涕堵塞了,也会产生恶心想吐的感觉。如果小孩子出现了腹部
-
小儿呕吐的原因
1、喂养或进食不当:新生儿期喂奶过多,奶的配方不当,吃奶时吞入大量空气;婴儿及幼儿一次进食量较多或食物不易消化。2、消化功能异常:全身感染性疾病,如果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及败血症等疾病时,在高烧、恶心、食欲减退的同时,常伴有呕吐。3、消化道感染性疾病:胃炎、肠炎、痢疾、阑尾炎等疾病,由于局部刺激可引起反射性呕吐,此时多会伴有恶心、腹痛及腹泻等其它消化系统症状。4、神经系统疾病:脑炎、脑
-
小儿呕吐后的饮食调理方法
适用于肝气犯胃之呕吐方:鲜土豆100克,生姜10克,鲜橘汁30毫升,佛手20克。将土豆、生姜、佛手榨汁,兑入鲜橘汁调匀,烫温服用,互日1次。适用于小儿惊恐气逆之所致呕吐:天麻9克,钩藤12克,石决明15克,藕粉如克,白糖适量。将天麻、钩藤、石决明布包煎水去渣,趁热冲熟藕粉,白糖调味,顿服。日1剂,连服4——5剂。适用于脾胃气滞所致之呕吐:佛手10克,生姜2片,白砂糖适量。前2味水煎取汁,调入白砂糖
-
小儿呕吐怎么推拿
伤食呕吐主要症状:呕吐酸腐或不消化食物,口气臭秽,肚胀腹痛,大便酸臭,或秘或溏,苔厚腻。治疗原则:消食导致,和中降逆。按摩处方:揉板门,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分腹阴阳,按弦走搓摩。按摩方法:揉板门:用拇指在大鱼际平面上揉100-300次。运内八卦:用拇指沿顺时针方向运手掌内八卦100-300次。横纹推向板门:用拇指桡侧缘自腕横纹推向拇指根100-300次。分腹阴阳:用拇指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
-
小儿呕吐发烧原因和治疗
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为36.9℃~37.5℃。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发热。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上述基础体温是指的直肠温度,即从肛门所测得,一般口腔温度较其低0.3℃~0.5℃,腋下及颈部温度又较口腔温度低0.3℃~0.5℃。我的原则是38.5度以下,不要吃退烧药,打退烧针,要给宝宝多喝水。注意环境温度是否过高
-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呕吐
1、常用手法(1)患儿仰卧位,家长以拇指直推膻中穴1~3分钟。(2)家长用两拇指,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30~50次。(3)顺、逆时针摩腹各1分钟。(4)以拇指端按揉足三里、内关穴各约1分钟。2、随证加减(1)伤食吐型:呕吐频繁,口气臭秽,呕吐物常伴未消化的乳块或食物残渣,大便量多,气味酸臭,或溏或秘,腹部胀满,吐后则舒,嗳腐厌食,矢气恶臭,舌质淡,苔厚腻。常用手法加①清脾经100次,揉板门300次
-
小儿呕吐推拿图解 小儿呕吐护理注意
1.小儿饮食注意定时定量,不可暴饮暴食,忌食生冷瓜果。2.小孩呕吐时应保持坐起或侧卧只是,防止呕吐物吸入器官。3.呕吐频繁,小儿出现脱水症状时,应请医生症状,推拿可作为一种辅助疗法。
-
小儿呕吐两种按摩方法
按摩方法一1.常用手法:(1)患儿仰卧,家长以中指先按后揉中脘穴1分钟。(2)家长将双手拇指分放于患儿剑突两侧的季肋处,然后向两旁分椎1~3分钟。(3)先掐后揉内关穴1分钟。(4)患儿俯卧位,家长以拇、食、中三指,捏拿脾俞、胃俞穴处肌肉,各15~20次,然后以拇指各按揉1分钟。2.随证加减:(1)感受风寒者,常用手法加:①按揉曲池、合谷穴各1分钟。②推揉太阳穴50次。③清肺经200次,清大肠200
-
小儿呕吐按摩图解 第五步: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下肢外膝眼下约3寸,胫骨外侧约小儿一横指的位置。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经穴,通过按摩刺激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按摩时可用拇指指腹面对准穴位着力,按揉足三里穴50-100次。
-
小儿呕吐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治疗1.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积极处理原发疾病十分重要。如因肠道内或肠道外感染所致者应控制感染。消化道畸形或机械性肠梗阻应及时外科手术解除梗阻。停用引起呕吐的药物,纠正不恰当的喂养方法。急性中毒应及时洗胃。2.一般治疗 严密观察病情,记出入量,注意呕出物及大便的性状。注意体位,多采取头高、右侧卧位或平卧位,呕吐小儿头侧向一边,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呕吐剧烈者或疑为外科性疾患应暂时禁食。对
-
小儿呕吐推拿图解 小儿呕吐推拿手法
清脾经:脾经位置为拇指桡侧自指尖至指根,亦指螺纹面,不屈指推桡侧或拇指正面自指尖直推向指根为清脾经。推300-500次。清大肠:大肠经位于食指桡侧缘,由虎口推向指尖为清大肠,推300-500次。退六腑:六腑位置为前臂尺侧缘,阴池(神门)至抖肘(少海)成一直线。用中指食指指腹,自肘关节推至掌根为退六腑,推100-500次。推天柱骨:天柱骨位于颈后发际正中到大椎成一直线。用拇指或食指指面自上而下直推,
-
小儿呕吐与溢奶的区别是什么
家长常因孩子吐奶而烦恼,其实婴儿吐奶有溢乳与呕吐之分。溢乳是小儿无恶心,无腹压增高,毫不费力地从口腔溢出乳汁的现象,常在喂奶后即刻发生,吐出量与喂进量相仿,颜色和所进奶汁相似,不伴有其他症状,医生检查时也无异常发现。孩子溢奶是一过性的,一般4个月左右容易溢奶,以后就逐渐好转。病理性吐奶,吐前有恶心、腹压增高,迫使胃内容物从口腔涌出,呈喷射性,吐出的奶量大于喂进量,颜色异常,如间杂黄绿色、咖啡色,有
-
孩子呕吐的原因 会引起小儿呕吐的常见疾病
1、急、慢性胃炎:表现为突然呕吐,吐出的胃内容物,同时伴有上腹部不舒服。2、急性阑尾炎:患儿突然有腹痛,持续加重,数小时后右下腹压痛明显,同时伴有呕吐,但呕吐的次数不多,伴烦躁。3、肠套叠或肠梗阻:患儿突然呕吐,与进食无关。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随着病情加重可呕吐黄色或绿色粪质样物。同时伴有腹痛。4、食物中毒:各种不洁食物、有毒食物食后均可引起急性胃炎等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呕吐并伴腹泻、腹痛。5、脑炎
-
小儿呕吐推拿手法图示 第一步:运内八卦
内八卦在手掌内侧,为小儿推拿的常用穴位之一,具有开胸化痰,利气利膈,消食除胀的功能,对于治疗小儿胃气上逆、呕吐等有很好理气止呕的作用。具体操作方法为用左手托起小儿四指,使其掌心朝上,用右手的拇指外侧缘在内八卦穴上运揉50次。
-
小儿呕吐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小儿呕吐是小儿常见的症状,见于不同年龄的多种疾病。呕吐是由于食管、胃或肠道呈逆蠕动,并伴有腹肌强力痉挛性收缩,迫使食管或胃内容物从口、鼻腔涌出,严重呕吐甚至使病儿呈呼吸暂停的窒息状态。在护理方面,应该注意:饮食宜定时定量,不宜太饱,食物宜新鲜、卫生。不要过食辛辣、熏烤和肥腻的食物。呕吐时要让患儿侧卧,以防呕吐时食物呛入气管。给小儿服药时药液不要太热,服药宜缓,可采用少量多次服法,必要时可服一口,停
-
小儿呕吐推拿手法图示 第四步:摩腹
摩腹即按摩小儿的腹部,通过对小儿腹部的按摩刺激能够更好地健脾和胃,理气止呕。在按摩时用手指的掌面在小儿的腹部做顺时针方向的环形抚摸约5分钟。
-
小儿呕吐的疾病预防
1.新生儿、婴儿哺乳不宜过急,哺乳后竖抱小儿身体,让其趴在母亲的肩上,轻拍背部至打嗝。2.注意饮食宜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不要过食煎炸肥腻食品及冷饮。3.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脏的、腐败的食物。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防止病毒及细菌的感染。小儿呕吐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以上就全面介绍了治疗方法,疾病的预防,家长平时要加强对孩子的护理,以及营养补充,当发现自己孩子出现呕吐后,要第一时间带孩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