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

  • 小儿感冒发烧推拿什么穴位 小儿推拿常用介质

    小儿皮肤娇嫩,按摩时切勿抓破或磨破小儿皮肤。所以,在给小儿推拿时,一般需要用按摩油或爽身粉做润滑介质,另外也可以用茶油(效果很好)、精油、香油、橄榄油、葱姜水/姜汁和白酒(风寒时用)等做介质,特别没条件时,还可以用淡淡的肥皂水、清水等做介质,在推天河水时还可以用清水做介质。

  • 小儿推拿呕吐食积腹泻 小儿食积呕吐推拿方解

    揉中脘,板门,天枢,分腹阴阳,赤凤摇头,摩胃俞,以消食导滞;推四横纹,运内八卦,可理气调中,消胀除满;补脾经,摩脾俞,按揉足三里,可成健脾和胃之用。

  • 小儿推拿肠痉挛怎么推 揉板门300次

    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在患儿侧方,一手扶住患儿前臂,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按揉患儿手掌大鱼际处为“揉板门”,反复操作约300次。

  • 小儿推拿治呕吐

    1、运内八卦 内八卦在手掌内侧,为小儿推拿的常用穴位之一,具有开胸化痰,利气利膈,消食除胀的功能,对于治疗小儿胃气上逆、呕吐等有很好理气止呕的作用。用左手托起小儿四指,使其掌心朝上,用右手的拇指外侧缘在内八卦穴上运揉50次。 2、推板门 板门穴位于小儿拇指掌侧,大拇指的大鱼际处,按摩此处具有升降之功,能够宽胸利膈、消食化痰,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小儿呕吐泄泻。将小儿的手掌握住,掌心向上,使大鱼际处暴露,按摩时用右手拇指端桡侧从腕横纹处推向拇指指根处100次。

  • 小儿推拿百会的作用

    推拿小儿百会具有升阳举陷,益气固脱的作用,主治小儿头痛,目眩,失眠,焦躁,惊风,夜寐不安,脱肛,遗尿,慢性腹泻等病症。

  • 小儿推拿治疗腹泻步骤

    1、按揉足三里 以膝盖髌骨下方的凸起处为起点,向下四指宽胫骨外侧,用大拇指的指肚按揉这一点100-200下。 2、推上七节骨 以尾椎骨为起点,向上1寸到1.5寸为七节骨。将两手张开,四指向外固定在腰椎两侧,大拇指交替向上推七节骨200-300下。要注意的是,小儿便秘就是“下推”,千万别弄反了。 3、揉腹法 把手掌摊开,放在宝宝的腹部,逆时针轻揉50下左右,或2分钟左右。这个按摩手法可以让孩子止住腹泻,同时促进肠胃功能润化。但一定要逆时针揉腹,顺时针揉腹则是调理便秘。

  • 小儿推拿治疗积滞 脾虚夹积辩证加减推拿

    呕吐频繁者加推天柱骨,横纹推向板门;大便溏薄酸臭者,加清补大肠经;腹胀痛,腹冷喜按者加摩腹,揉膊阳池。

  • 小儿推拿止咳化痰手法 点揉合谷

    定位: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点揉合谷50-1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 小儿推拿呕吐食积腹泻 小儿食积呕吐证候分析

    乳食不节,停滞中脘,胃失和降,浊气上逆,故见呕吐不消化食物;胃失腐熟,脾失运化,而致宿食停滞,故口气臭秽,呕吐酸臭乳食,或泄下粪便酸臭,食物积滞,故脘腹胀满;脾虚湿蕴,故乳食内停,不思饮食,舌苔厚腻,脉滑细,指纹淡红。

  • 小儿推拿治腺样体肥大

    1、清肺经300次 手法:沿无名指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 操作:旋推为补,称补肺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此处选用清肺经,推100~300次。 功用:用清法能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用补法补肺益气。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此处一定要注意推动的方向,这与补泻有关,补泻弄错了治疗效果可就不一样了,因此家长一定要看仔细。 2、按揉合谷穴2~3分钟 手法:用大拇指按揉位于手背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处。 位置: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

  • 小儿推拿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1、慢性支气管炎,属中医之“咳嗽”范畴。中医根据其病因又将其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者可相互影响。外感咳嗽日久,必致肺气亏虚,肺气亏虚又易招致外感。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失健运,不能化水谷为精微,反酿成痰;痰浊犯肺,雍塞肺气则咳,久咳由肺及肾。肾不纳气,则少气而喘,故发作期以“咳、喘、炎、痰”四大症状为主。久咳不愈,必致五脏亏虚,故患儿体质娇弱,稍感即发。 2、在慢性支气管炎的缓解期,手法治疗采用揉天突、膻中以理气化痰,降逆平喘;揉肺腧、脾腧、肾腧、以调肺

  • 小儿推拿哪里止咳 止咳化痰推拿分析

    推拿上述穴位,可解表宣肺,温肺止咳化痰,能减轻咳痰不适,逐步缓解咳嗽;久咳则伤气伤阳,涌泉,关元等穴位具有补气理气,固本温阳等功效。

  • 小儿推拿能治疗三类病症

    小儿推拿治疗病症有哪些 1、呼吸系统:感冒咳嗽、发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鼻炎、鼻窦炎、鼻出血、扁桃体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扁桃体炎等。 2、消化系统:疳积(积滞、奶痨、奶积、食积)、肠炎、舌炎、吐奶、溢乳、打嗝、鹅口疮、口腔炎、厌食、呕吐、腹泻、便泌、肠痉挛、流涎、腹痛、腹胀等。 3、其它类:遗尿、尿频、夜惊、惊吓、斜颈、脑瘫、面瘫、多动综合症、哭闹、疝气、脐疝、湿疹、荨麻疹、风疹、脊柱侧弯、生长发育迟缓等。 小儿推拿作用 1、提高宝宝身体机能 穴位处于人身体上经络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穴位被有效刺激

  • 小儿推拿的原理 按摩的摩擦作用

    推拿按摩最先接触皮肤,对皮肤直接产生摩擦作用。皮肤里的皮脂腺、汗腺、丰富的毛细血管、淋巴管和末梢神经对身体起着保护、分泌、调节体温等作用。推拿按摩摩擦皮肤能使皮肤表层衰老的细胞脱落,改善皮肤的呼吸,有利于腺体的分泌。较重的推拿按摩手法可使皮肤产生一种类组胺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活跃皮肤的血管和神经,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液的流量加大,从而改善皮肤的营养,并可使局部温度升高,通过末梢神经传到中枢,影响小儿整个机体。

  • 小儿推拿治疗积滞怎么推拿

    乳食内积小儿推拿 治则:消食导滞,调理脾胃。 推拿处方:补脾经,揉板门,清大肠,推四横纹,运内八卦,分推腹阴阳,揉天枢。 推拿方解:补脾经以健脾助运;揉板门,运内八卦以理气和中,清大肠,推四横纹以消食导滞;分推腹阴阳,揉天枢以调和气血。 脾虚夹积小儿推拿 治则:健脾助运,消补兼施。 推拿处方:补脾经,运内八卦,揉四横纹,清大肠,揉外劳宫,摩中脘。 推拿方解:补脾经以健脾助运,运内八卦以理气消食,揉四横纹,清大肠以消食化积;揉外劳宫以温阳益气;摩中脘以理气和中,调和气血。

  • 小儿推拿是治疗腹泻首选的治疗方法

    秋季是婴幼儿腹泻的高发季节,这个时期以病毒性消化道感染造成的肠炎多见,其中以轮状病毒所致的最为典型,最喜欢侵犯6个月—2岁的婴幼儿。中医认为腹泻主要是由感受外泄、内伤乳食、脾胃虚弱和脾肾阳虚而引起的,对于迁延性腹泻(病程2周—2月),小儿推拿是治疗腹泻首选的治疗方法。 “四部推拿法通过缓柔手法刺激可以达到健脾温阳,增强肠道分清别浊功能,促进大肠对水分的吸收而止泻,适合家庭自学操作。”许教授说,轻度腹泻,每天推拿1—2次,5天为一个疗程;重度腹泻,应以药物治疗为主,配合推拿治疗,每天2次。“对宝宝做推拿一定

  • 孩子大便拉不出来的偏方大全 小儿推拿通便

    对宝宝的便秘治疗起到辅助作用。每天坚持睡觉前在宝宝的小肚肚上轻轻揉搓。手掌向下,平放在宝宝脐部,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推揉。这不仅可以加快宝宝肠道蠕动进而促进排便,并且有助于促进宝宝消化。

  • 小儿推拿黄疸的手法 小儿阳黄推拿配穴

    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4分钟;清肺经5分钟,推下六腑5分钟。 推拿功效: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可中和胃气,缓解腹胀;清肺经,推下六腑可缓解便秘症状。

  • 小儿推拿清大肠的手法 小儿推拿大肠经作用主治

    补大肠能温中止泻,涩肠固脱,主治虚寒腹泻,痢疾,脱肛等。 清大肠能清热,利湿,导滞,退肝胆之火,主治湿热滞留肠道,身热腹痛,赤白痢疾,大便秘结等。 本穴又称指三关,尚可用于诊断。

  • 小儿推拿推箕门图解 小儿箕门的的准确位置

    大腿内侧,膝盖上缘至腹股沟成一直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