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炎
-
狼疮性心包炎怎么治
狼疮性心包炎是最常见的心脏合并症。因为悬饮和心包饮的出现大多在狼疮的急性活动期,所以多有狼疮活动期的综合症状,在治疗上除积极应用中西药物操控狼疮活动外,在原治疗方剂中加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及白芥子、五加皮等药物,葶苈子和白芥子在植物分类中同为十字花科植物,均含有硫甙,其中葶苈子为黑芥子甙,白芥子为白芥子甙,这些甙类成分能改善胸膜及心包膜的血管内皮通透性,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同时,将两腔内的积液逐渐吸收。中医认为白芥子去饮邪作用强大,能去皮里膜外之痰。 五加皮含有强心甙,能增强心肌的收缩力,促进血液循环及心水的
-
萎缩性心包炎怎么治疗
一、急性心包炎治疗 应针对病因治疗,例如结核性者必须用抗结核药治疗,化脓性者要选用有效的抗菌素治疗。对心包炎本身的治疗包括:(1)一般治疗:休息、止痛、可服用阿司匹林或消炎药。胸痛严重过者可用强的松30-40mg/日,5-7天后渐渐减量,共同2-3周,不但可迅速改善症状,还可加速新报积液吸收。(2)心包穿刺和手术治疗:心包积液引起心包填塞时应行心包穿刺放液。心包穿刺无效可行心包切开引流或心包切除术。 二、慢性心包炎治疗 一旦确诊疾病后,应及早作心包剥离术或心包松解术,接触对心脏的压迫。如仍有心包感染,在基
-
尿毒症为什么会引起心包炎呢?
肾功能不全晚期,尿毒症性心包炎的发生率为40%~50%,多为纤维素性心包炎,伴有血性心包积液。此病的发生与氮质血症的程度无直接关系。一般症状轻,胸痛较轻,心包炎的症状常被尿毒症和其他合并症(如心衰)等所掩盖。由于电解质紊乱或洋地黄类药物的干扰,心电图改变常不典型。血液透析是有效的治疗措施,应尽早进行。 毒症性心包炎发病为综合因素: 1.尿素氮等毒性物质所致包膜化学性炎症。 2.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频发细菌、病毒感染易波及心包。 3.患者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功能障碍,纤溶活性降低,导致出血性心包炎或出血纤维
-
心包炎的健康教育
心包炎也是一种炎症性疾病,我们在治疗这种疾病的时候也需要抗生素的治疗,但是我们在使用抗生素治疗之后还应该给予心包积液患者一定的治疗效果的评价,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提高我们的治疗效果,但是心包炎的患者还应该注意其他的护理要素,具体的我们可以通过咨询专家获得相关的要素。 1、强调充分休息、加强营养、坚持长期服药治疗的重要性。 2、选择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补充疾病消耗,保证各种营养素的供给,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3、鼓励病情稳定者参加力所能及的运动及社交活动,有利于病人释放不良的情绪,也可增强机体抵
-
心包炎的原因
1、感染 病原体有细菌(包括结核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立克次体等。 2、肿瘤 原发性及继发性肿瘤。 3、自身免疫 风湿热及其他胶原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脏损伤后,如心包切开后综合征等。 4、内分泌、代谢障碍 尿毒症、黏液性水肿、胆固醇性心包炎。
-
什么是心包炎
心包炎是心包膜脏层和壁层的炎性病变,常是全身疾病的一部分,也可由邻近组织如:胸膜、心肌、纵膈、淋巴结炎症的蔓延、或损伤所致。根据临床过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三类。病程在6周内为急性,半年内为亚急性,超过半年为慢性,急性者常伴有渗液,慢性者容易发生心包缩窄。 (一)结核性 多见于儿童及青年,常由肺结核,纵膈淋巴结核及胸膜结核直接蔓延,或由血液、淋巴播散而来。但也有的找不到结核病灶。 (二)化脓性 常继发于败血症或脓毒血症、细菌由血行或淋巴侵入心包;或由肺部、胸膜和纵隔等邻近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的
-
什么是心包炎
心包炎患者有发热、盗汗、咳嗽、咽痛或呕吐、腹泻等症状。心包渗出大量积液可发生急性心包填塞症状。患者胸痛、呼吸困难、发绀、面色苍白,甚至休克。还可有腹水、肝大等症状。给热门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困扰,因此一定要详细了解其症状,以便在疾病发生时,能早发现,并及时治疗。 心脏外面有脏层和壁层两层心包膜,如它们发生炎症改变即为心包炎,可使心脏受压而舒张受限制。心包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心包炎较严重的类型是缩窄性心包炎。 一、临床表现 患者可有发热、盗汗、咳嗽、咽痛,或呕吐、腹泻。心包很快渗出大量积液时可发生急
-
狭窄性心包炎的检查
1.X线检查 示心影大小正常,左右心缘变直,主动脉弓小或难以辨认;上腔静脉常扩张,有时可见心包钙化;心电图中有QRS低电压、T波低平或倒置。超声心动图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价值远较对心包积液为低。超声检查时可见心包增厚、室壁活动减弱等,但均非特异而恒定的征象。 2.右心导管检查 特征性表现是肺毛细血管压力、肺动脉舒张压力、右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右心房压力均升高且都在同一高水平;右心房压力曲线呈M或W波形,右心室收缩压轻度升高,呈舒张早期下陷高原形曲线。
-
萎缩性心包炎怎么治疗
手术治疗是缩窄性心包炎临床上最佳的治疗手段,药物一般作为辅助治疗。具体如下: 外科手术:早期施行心包剥离术是最有效的治疗缩窄性心包炎的方法。病程拖延过久可引起心肌废用性萎缩、心源性肝硬变,影响治疗效果,少病人可因心力衰竭而死亡。术前应改善病人一般情况,纠正低血蛋白。限制钠盐摄入量,纠正电解质失平衡。适当使用利尿剂,大量胸水、腹水病例术前需适量抽除。由结核感染引起心包炎的病例,术前、术后应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已有心房颤动的病例宜于术前服用适量洋地黄类药物。 缩窄性心包炎的手术禁忌证: 1、活动肺结核。 2、
-
心包炎疾病应该如何正确护理
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 1.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无呼吸困难及呼吸频率、呼吸节律的改变。 2.心前区疼痛的性质、程度及有无放射,并随呼吸或咳嗽而加重。 3.有无心脏压塞的征象。 【症状护理】 1.心包积液时,做好心包穿刺术准备并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协助医师进行心包穿刺及术后护理。 2.呼吸困难者应给予半卧位或前倾卧位,以及氧气吸人。 3.手术治疗护士应积极做好病人术前的准备工作及术前指导工作。 4.合并水肿时要做到: 1)遵医嘱给予利尿剂、强心药等治疗,并观察疗效、准确记录24小时出人量。 (2)指导病人
-
心包炎的病因
急性心包炎大都继发于全身性疾病,临床上以结核性、非特异性多见,其次是风湿性、化脓性及病毒性等。 1、结核性:多见于儿童及青年,常由肺结核,纵膈淋巴结核及胸膜结核直接蔓延,或由血液、淋巴播散而来。 2、化脓性:常继发于败血症或脓毒血症、细菌由血行或淋巴侵入心包。 3、病毒性:以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A、B型),埃可病毒较多见。 4、真菌性:以荚膜组织胞浆菌较多见。 5、寄生虫性:阿米巴所致左叶肝脓肿常穿破入心包发生急性心包炎。 慢性心包炎又称缩窄性心包炎,系急性心包炎发展所致。任何能导致急性心包炎的原因皆可
-
心包炎的原因有哪些
1.感染 病原体有细菌(包括结核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立克次体等。 2.肿瘤 原发性及继发性肿瘤。 3.自身免疫 风湿热及其他胶原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脏损伤后,如心包切开后综合征等。 4.内分泌、代谢障碍 尿毒症、黏液性水肿、胆固醇性心包炎。 5.物理因素 外伤、放射性治疗。 6.化学因素 肼苯哒嗪、普鲁卡因酰胺等。 7.邻近器官疾病。 8.病因不明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
-
心包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急性心包炎急性心包炎的治疗包括对原发疾病的病因治疗,解除心脏压塞和对症治疗。 (1)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平卧位,吸氧,疼痛明显者可适当给予镇静剂,必要时可给予吗啡、可待因等。 (2)病因治疗:风湿性心包炎时应加强抗风湿治疗,一般肾上腺皮质激素与水杨酸制剂联合治疗;结核性心包炎时应及早给予抗痨治疗,并给予足量和较长的疗程,直至停止活动后一年左右再停药;化脓性心包炎时选用足量敏感的抗生素,并反复心包穿刺抽脓和心包腔内注入抗生素,如疗效不显著,可考虑心包切开引流,非特异性心包炎时肾上腺皮
-
心包炎的危害有哪些
1、心室游离壁破裂引起的心包炎 是心肌梗死最严重并发症,50%发生往往造成急性心脏压塞。患者可突然发生昏迷、抽搐、心跳呼吸停止,绝大多数抢救难以成功,预后极差,占心肌梗死死亡者的5%~10%,患者多为老年人,有长期高血压病史,心肌梗死为透壁性,缺乏侧支循环。使用类固醇激素、不适当使用正性肌力药物,高血压未控制、过早的体力劳动和应用抗凝剂等都是可能的诱因。少数患者破裂口很小,形成假性室壁瘤,此类患者及早手术,存活率可达48.5%,若延迟手术,假性室壁瘤可进一步扩张破裂,血液进入心包腔,造成心脏压塞和死亡。
-
心包炎患者饮食上的注意事项
心包炎患者可有发热、盗汗、咳嗽、咽痛,或呕吐、腹泻等情况。心包很快渗出大量积液时可发生急性心脏填塞症状,心包炎患者胸痛、呼吸困难、紫绀、面色苍白,甚至休克。还可有腹水,肝肿大等症。 1、遵医嘱给予利尿剂、强心药等治疗,并观察疗效、准确记录24小时出人量。 2、指导病人饮食,以低钠食物为主。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水肿者应限制钠盐摄人。 3、加强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 4、保持大便通畅。 急性心包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心前区尖锐的剧痛或沉重的闷痛。可放射至左肩,疼痛可随呼吸或咳嗽加剧。应十分重视患者的主
-
患上透析相关性心包炎有哪些症状
一:胸阳痹阻型此类患者有胸中闭塞疼痛、心悸气短、不能仰卧,重者疼痛彻背,每遇寒冷加重。舌苔腻,脉弦滑。 二:心脉淤阻型,主要症候有胸中刺痛,两胁胀痛,胸闷气短,心烦不安,重者吸气受碍。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或涩。 三:痰浊内阻型主要症候有胸闷胸痛,心悸气短,身重乏力,体型偏胖,口干黏,舌苔白腻而滑,脉弦滑。针对以上心包积液的不同分型,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缩窄性心包炎、急性心包炎、和外伤、心包肿瘤、尿毒症透析后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心包积液)的基础上,采用“通阳宣痹,活血疏水,宽胸理气,行气止水,化痰祛浊,破淤逐水
-
心包炎的并发症有哪些
1.低心排在心包剥离过程中,由于急性心脏扩张,特别是右心室表面心包剥除后,在体静脉高压的作用下,心室急剧快速充盈,膨胀,产生急性低心排,因此,术中应限制液体输入,左心室解除缩窄后,立即应用西地兰及速尿,在强心的同时,排队过多液体减轻心脏负担,术后12~48h之内,应用多巴胺等儿茶酚胺类药物,如对药物反应效果较差,低心排不能纠正,可使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 2.膈神经损伤左前外侧切口在开始心包剥脱之前,Kirklin JW提出应先游离左侧膈神经,尽可能随同膈神经多保留脂肪及软组织,如损伤膈神经,可造成膈肌的矛
-
心包炎可能并发哪些疾病
1.早期发生的心包炎 GISSI 研究的亚组分析表明,溶栓治疗使心包炎发生率由12%降至6.7%,治疗开始越早,心包炎发生率越低。不同部位的心肌梗死干性心包炎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心包积液则多发生于前壁心肌梗死,心包积液的出现亦表明梗死面积较大。有几个临床研究表明心肌梗死并发心包积液为自限性,不会发展为心包填塞,但Figueras 报道l473 例心肌梗死患者中92 例合并中等量心包积液(>10mm),其中的60 例出现心包填塞,38 例发生心室游离壁破裂而死亡。多变量分析表明,早期少量心包积液和年龄大于60
-
心包炎的原因
1、感染 病原体有细菌(包括结核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立克次体等。 2、肿瘤 原发性及继发性肿瘤。 3、自身免疫 风湿热及其他胶原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脏损伤后,如心包切开后综合征等。 4、内分泌、代谢障碍 尿毒症、黏液性水肿、胆固醇性心包炎。 5、物理因素 外伤、放射性治疗。 6、化学因素 肼苯哒嗪、普鲁卡因酰胺等。 7、邻近器官疾病。 8、病因不明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
-
心包炎患者要警惕心包填塞的发生
心包填塞 大量渗液或有心包填塞症状者,可施行心包穿刺术抽搐液减压。穿刺前应先作超声波检查,了解进针途径及刺入心包处的积液层厚度,穿刺部位有: ①常于左第五肋间,心浊音界内侧约1-2厘米处,(或在尖搏动以外1-2cm处进针)穿刺针应向内、向后推进,指向脊柱,病人取坐位; ②或于胸骨剑突与左肋缘形成的角度处刺入,针尖向上、略向后,紧贴胸骨后推进,病人取半坐位; ③对疑有右侧或后侧包裹性积液者,可考虑选用右第4肋间胸骨缘处垂直刺入或于右背部第7或8肋间肩胛中线处穿刺,为避免刺入心肌,穿刺时可将心电图机的胸前导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