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者为什么容易患肺癌
吸烟者为什么容易患肺癌
吸烟者吸入和呼出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 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是同等危险的,因此,长期吸烟和长期在吸烟 者身边的烟雾里工作、生活者均属肺癌的高危人群。
什么样的人易患肺癌
什么样的人易患肺癌?我们要记住3个“20”,吸烟20年以上的,20岁以下开始吸烟的,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3个“20”里,只要有一条,都属于肺癌高危人群。而每天吸烟2包以上、烟龄超过40年的“老烟枪”自然要属于肺癌高危人群了。医学统计表明,每日吸烟25支以上者的肺癌发病率为250/10万。未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为10/l0万,如果他们之间的其他生活、工作条件相似,那么,每日吸烟25支者的肺癌发病率是未吸烟者的25倍,“25”这个数字就是每日吸烟25支以上者肺癌发病的相对危险度。肺癌高危人群就是指肺癌发病率高、肺癌相对危险度高的一部分人。
为提高肺癌的早期发现及早期诊断率,以便尽多地治愈肺癌病人,对医院内科门诊病人,凡40岁以上、每日吸烟20支以上或吸烟指数(每日吸烟支数×吸烟年限)大于400、有肺癌家族史者、肺癌发病率高的某些职业或工种的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痰细胞学和胸部X线检查。
除了吸烟者以外,慢性肺部疾病病人(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患肺癌的危险也较一般人高。此外,长时间接触煤烟或油烟者也是肺癌的易感人群,如接触煤气、沥青、炼焦工人肺癌发病率较一般人群为高。体内外接受过量放射线照射者,如金属矿区接触无机砷、石棉、铬、镍等的工人容易得肺癌。如接触量大,接触时间长,又缺乏防护,这些人群发生肺癌的危险比普通人群高。
是什么原因得肺癌
1.吸烟
资料表明,大量吸烟是肺癌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烟草烟雾中含有多核芳香烃、N-亚硝酸、芳香胺、苯以及砷多种致癌原;烟雾微粒在支气管分叉处沉积,刺激支气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可诱发癌变。吸纸烟者比吸带过滤嘴和低焦油含量烟者的发病率高。开始吸烟愈早、吸烟时间愈长、吸烟量愈大肺癌的发病率愈高。吸烟者肺鳞癌和小细胞癌的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10倍。而戒烟后肺癌的发病危险性将逐年下降,戒烟后2-15年期间肺癌发生的危险性进行性减少,此后的发病率相当于终生不吸烟者。
2.大气污染
资料表明,在工业国家,空气中的污染物质是肺癌发病增多的可能致病因素。工业化程度高的城市肺癌发病率高于轻工业城市,更高于小城镇和农村。在许多工业国家城市和农村的肺癌死亡率比值为1.1-2.0:1。城市中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为大气污染主要来源。污染大气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主要是苯丙芘。室内取暖用煤、烹饪时所释放出的油烟雾为肺癌的危险因素,是家庭主妇易患肺腺癌值得关注的因素。
3.职业因素
与肺癌发生的有关物质有石棉、铬、镍、铜、锡、砷、煤焦油、芥子气、三氯甲烷、放射性物质等,若长期接触可使肺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3-30倍。国外资料统计,5%-20%肺癌患者与职业性致癌因素有关。石棉是目前比较公认的致癌物质,长期接触石棉的工人,肺癌、胸膜间皮瘤的发病率较高。吸烟和接触石棉有协同作用。
4.饮食
研究表明,无论在男性或女性,当前或既往吸烟者中,增加进食新鲜蔬菜、水果、胡萝卜均可减少肺癌的危险性。各种抗氧化剂是化学预防性营养素,主要是类胡萝卜素,特别是B-胡萝卜素,流行病学表明β-胡萝卜素对正在吸烟或既往吸烟者具有保护作用。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知道吸烟的朋友患肺癌的几率会更大一些,在生活中如果您经常伴有咳嗽的发生,一定不要在继续吸烟了,避免肺癌的发生,在饮食上也可以多加注意,多吃一些蔬菜、水果等对肺部有利的食物。
抽烟一定会导致肺癌吗
根据各国的大量调查资料都说明肺癌的病因与吸纸烟关系极为密切。肺癌发病率的增长与纸烟销售量增多呈平行关系。纸烟中含有苯并芘等多种致癌物质。实验动物吸入纸烟烟雾或涂抹焦油可诱发呼吸道和皮肤癌肿。有吸烟习惯者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吸烟量大者发病率更高,比不吸烟者高20倍。本世纪末,西欧国家随着妇女吸烟者日益增多,女性患者肺癌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临床确诊的肺癌病例中,每日吸纸烟20支以上,历时30年以上者,约占80%以上。
为什么有人抽一辈子烟却不会得肺癌?为什么有些人不吸烟反而患上肺癌?还有哪些因素在左右着肺癌的发生?
为什么有人不吸烟也会得肺癌?
对肺癌易感是基因决定的,有6个基因风险位点与肺癌相关。所谓基因位点,就是基因在人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置。此次发现的6个基因风险位点都与中国人群肺癌发病显著相关,其中的四个位点是中国人群首次报道的肺癌易感位点。
科研人员发现:单个风险位点可增加20%-30%的患肺癌风险度,而且这种风险可以累加,每多一个位点,这种风险也将随之提高,如果6个风险位点同时存在,则受测者患肺癌的风险度要比正常人高出2.3倍。
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因素,但调查显示,在吸烟者中只有20%以下的人会罹患肺癌,而不吸烟者仍占肺癌患者的10%-15%。
“这说明有人容易得肺癌,有人则不太容易。易得肺癌的那部分人,即为肺癌易感人群,对肺癌等疾病易感是由基因决定的。”沈洪兵教授介绍说,人类基因组99.9%都是一样的,在DNA序列构成上仅有极小(0.1%)的差异,正是这0.1%的差异决定着每个人的身高、体重、长相、肤色等生理特征,也决定着是否易患癌症、对何种药物敏感等性征。
这种差异用专业术语叫作“单核苷酸多态”(SNP),它影响着人们是否会患某种疾病及发病时间的早晚,易感人群对致癌的环境因素更敏感。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肺癌易感人?
查有没有易感基因,通过血液、毛发就能检测。“找到这些风险位点,就使肺癌易感风险度评估成为可能。这对预防肺癌发生是非常有价值的。”沈洪兵介绍,只需取血液、毛发、口腔黏膜等进行基因型检测,受测者就可以了解自己是否容易患上肺癌(易感风险)。“可以根据发现的位点专门定制某种检测用的基因芯片,看看自己是否有这些易感基因型。”
一旦知道自己存在患有肺癌的暗藏风险,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医生会建议这些高危人群,在生活中避免接触与肺癌相关的有害物质。例如,不要吸烟,尽量不要吸入二手烟,避开污染的环境等,增加去医院定期检查的频度,以便早诊断、早治疗,最大程度地降低疾病造成的健康危害等。
不吸烟也会得肺癌,还要戒烟吗?
要戒,因为同时具有6个危险位点的吸烟者,风险数值高达650%。值得注意的是,在已发现的6个肺癌易感基因位点中,有一个位点与女性和非吸烟人群患病风险显著相关。也就是说“不吸烟,也会得癌”。那么,易感人群是否就此“认命”呢?医学领域的“未卜先知”,会不会让接受检测的人们陷入困惑与恐慌?
“我们依然倡导戒烟,因为吸烟一直是诱发肺癌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参与该项研究的胡志斌博士说,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受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共同影响。其中,基因变异是产生疾病的内因和基础,按照目前的医学和生物学进展,这些内因在将来也有可能修复,但目前人们能够避免的还只是环境有害因素,即外因。
“虽然10个吸烟者中只有2人会患上肺癌,但换个角度分析,肺癌患者十之八九都有吸烟史。”胡博士说,虽然每个位点增加了20%-30%的风险度,但吸烟因素具有的风险度却是300%。“同时具有6个危险位点的吸烟者,这一数值高达650%。”
每天吸烟25支及其以上的人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50倍(1950年);嗜烟医生的肺癌年死亡专率是不吸烟者肺癌年死亡专率的40倍(1956年);吸烟者早死的概率是非吸烟者的2倍,1/3-1/2的吸烟者将死于肺癌(1976年);每天大量吸烟者在中年后期的肺癌发生率比完全不吸烟者的肺癌发生率高10倍(1981年);吸烟同时饮酒的人危险性增大(1997年);一生吸烟的人比一生中从不吸烟的人平均寿命减少10年,在60岁、50岁、40岁或30岁时戒烟的人的期望寿命分别增加3岁、6岁、9岁和10岁(2000年、2004年)。
10项证明吸烟致肺癌的事实
1、30%的癌症可归究于吸烟,特别是肺癌、喉癌、口腔癌、食道癌,还可致膀胱癌、胰腺癌和肾癌。最致命的是肺癌和胰腺癌。
2、长期吸烟者比不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高10~20倍,喉癌发病率高6~10倍,胰腺癌高2~3倍,膀胱癌高3倍,食道癌高4~10倍,血癌危险性增加l.78倍。
3、如果每日吸烟25支以上,12%的人会发生肺癌。
4、一些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女性,其患肺癌的几率要比常人高出6倍。
5、某医院在收治的1000例肺癌病人中,发现80%是长期吸烟者。女性吸烟者危险性更严重,是男性吸烟者的1.9倍。
6、吸烟指数(吸烟年数×平均每天吸烟支数)超过400是一个危险信号。如一位小伙子,15岁开始吸烟,每天吸一包,到不了35~40岁,可能就会得肺癌。
7、全世界大部分国家中90%的肺癌是由吸烟引起的,我国每10万人中有35人患肺癌。吸烟开始年龄越早,肺癌发生率与死亡率越高。若将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设为1.00时,15岁以下开始吸烟者其死亡率为19.65,20~24岁为10.08,25岁以上为4.08。
8、吸烟妇女患宫颈癌与卵巢癌相对危险度高。前者比不吸烟者高4.4倍,后者高2.8倍。家庭中被动吸烟比无被动吸烟者发生宫颈癌的相对危险度高2.5倍。
9、吸烟20年以上的妇女患乳癌的危险性增加30%,吸烟30年以上者这一危险增加60%。吸烟者癌症发病比不吸烟者要早8年。
10、吸烟者在戒烟后发生有益变化,5年内比一般吸烟者(每天一包)肺癌死亡率下降或近于不吸烟者。口腔、呼吸道、食道癌发生率降到吸烟者发病率的一半。10年内,癌前细胞被健康的细胞代替。戒烟10年以上肺癌发生率大致降到和不吸烟者相同。
警惕这样咳嗽可能是肺癌
肺癌因长在支气管肺组织上,经常会产生呼吸道刺激症状而发生刺激性咳嗽。约2/3的肺癌病人有咳嗽症状,可以是轻度干咳,也可以是严重咳嗽。咳嗽程度有所不同,约有50%的患者有刺激性呛咳,无痰或少许白色泡沫痰。在继发感染后,痰的质量也随之改变。原有的慢性咳嗽者如发现咳嗽性质与平常不同,应造成警惕。
肺癌是最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有上升趋势,死于癌病的男性患者中肺癌已居首位。近30多年来,肺切除术的病例中肺癌渐渐增多。
对肺癌患者而言,咳嗽是最为典型的症状之一,咳嗽久而不治给病人造成的痛苦是很大的,这个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专家表示,肺癌患者止咳不如治咳,先止咳,再从更根本上治咳,舒缓肺癌患者呼吸,提高肺癌病人精神和生活质量,对治疗肺癌具有重大意义。
在生活当中,假如发现咳嗽无需惊惶,也不能过于忽视,在咳嗽厉害或持续一段时间就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查下病情,免得延误病情让病情恶化,尽快治疗才是最重要的。
哪些习惯容易引发肺癌?
1、常吃煎炸肉
红肉在高温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异胺环,如果经常吃长时间煮的红肉、煎炸肉,也会增加患肺癌的危险。
研究显示,煎炒油炸的烹调方式均会增加患肺癌风险,以累积煮食碟数计算,每累积油炸三千六百五十碟便会增加近二点五倍患肺癌比率,其次为每累积煎和炒三千六百五十碟均增逾一倍。
至于任何可产生煮食油烟的烹调方式,每累积烹调一万八千多碟,则会增加一倍肺癌风险,如累积达七万三千多碟,则会增加逾六倍比率。研究亦同时发现,受访的四成一患肺癌女性,便因煮食油烟暴露导致肺癌。
2、少吃维生素A和硒食物
曾有一项调查显示,若每日摄入较少维生素A,和在人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的胡萝卜素,10年后发生肺癌的比率明显偏高。
研究人员认为,维生素A可维持细胞核完整性,保证上皮组织正常代谢,加速细胞核DNA修复,阻断细胞癌变过程,抑制癌症发生。长期缺乏维生素A,可使呼吸道上皮发生鳞状化生,进一步发展,就容易导致肺癌。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组织中,蛋黄、奶、奶油、鱼肝油、动物肝脏等维生素A含量较多,但这些食物胆固醇含量高、热量高,因而应注意摄入量,不宜食入过多。
研究显示,微量元素硒可提高机体免疫力,硒元素摄入不足,也会增加肺癌发生的危险。虾、蟹、瘦肉、蛋、蘑菇、芝麻等食物中硒元素含量较高,可以适当摄入,但动物性食物不宜过多食用,否则不利于心脑血管健康。
3、吸烟越多越易患肺癌
吸烟已经被公认为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原因,而且肺癌与开始吸烟的年龄、吸烟年数、每天吸烟支数、烟的种类均有相加关系:比起不吸烟者,吸烟者发病率要高10倍以上。
吸烟在20年以上的、开始吸烟年龄在20岁以下的、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都属于肺癌的易感人群。对于吸“二手烟”的被动吸烟者(一个人如果每天被动吸烟15分钟以上就被定为被动吸烟)来说同样不能幸免,美国的研究发现“吸二手烟”比我们所知道的更危险:一些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的概率居然比常人多出6倍。
预防肺癌从戒烟开始
长期吸烟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
毋庸置疑,肺癌的第一元凶是烟草,研究发现,烟草及点燃的烟雾中至少有40种以上的致癌和促癌物质,其中3,4-苯并芘、煤焦油、尼古丁等的致癌作用已经得到了一致的公认。烟草中含有的化学致癌物在体内经代谢酶作用后激活,形成亲电子产物,从而损伤DNA,使基因发生变异,导致肺癌的发生。研究还证实了吸烟与肺癌有剂量效应关系,每日吸烟量越大、吸烟的时间越长、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患肺癌的危险性就越高,吸烟指数(即每日吸烟支数乘吸烟年龄)在400以上或每日吸烟超过20支的45岁以上人群,均被认为是肺癌的高危人群。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烟草与肺癌发生的关系是明确的,一个国家烟草消费量与肺癌的发生率也是同步平行上升的,随着烟草消费量的增加,肺癌发病率也在上升。调查表明约3/4肺癌病人有严重吸烟史,特别是年吸烟量400支以上的,致癌物质就会在肺部循环“逗留”。人一旦过度疲劳以及营养不良,或者机体免疫力下降,在外界作用下就很有可能引发肺癌。肺癌发生时,总以咳嗽的形式表现出来,人们又往往大意,而不做进一步检查,而延误了病情,因此肺癌常常被发现时就已经属于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吸烟者数量达三亿五千万人,十五岁以上的青少年和成年人中,有36%的人吸烟。女性在吸烟者中的比例相对较小,只有4%。但全国52%的人口暴露在二手烟的侵蚀和危害中。据WHO预测,到2025年我国每年将新增肺癌病例超过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吸烟不仅使吸烟者本人患肺部疾病,直至癌症的可能性增加很多,而且如果您每天被动吸二手烟15分钟,患肺癌的概率跟抽烟者一样高。近年来女性肺癌患者增多,其中有一部分并不吸烟,除去家族遗传,罪魁祸首就是“二手烟”。癌症年轻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近年还发现,“三手烟”也会对人体健康,尤其对婴幼儿健康造成危害。所谓“三手烟”,指无论在何处吸烟,烟雾中的有害颗粒物将吸附在头发、皮肤、衣服、地毯、沙发和汽车座套上,当吸烟后和孩子接触时,孩子仍然会遭受到环境中香烟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的侵害,这些有毒成分包括氢氰酸、丁烷、甲苯、砷、铅、一氧化碳、钋等10余种高度致癌化合物。我国遭受被动吸烟者多达5.4亿,其中15岁以下儿童占1.8亿。被动吸烟场所82%在家里,35%在工作场所,每年死于吸二手烟已超过10万。被动吸烟者中儿童受害最深、最惨重,因为儿童各系统器官尚未成熟,比较娇嫩,对外界环境的有害因素抵抗力低,从解剖角度而言,他们的支气管较直,肺泡容积较小,烟雾微粒和有害物质很容易直达细支气管和肺泡,因而毒物易被吸收,损害肺组织,近期反应是支气管炎、肺炎或哮喘,远期是肺癌等严重后果。
预防肺癌从戒烟开始
预防肺癌的第一个环节当然是戒烟。年龄愈轻,机体愈能有效地修复因吸烟引起的损害,而戒烟愈早,机体需要修复时间愈短,损害愈少。所以说,戒烟愈早,获益愈大。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者对90万人进行了研究,发现40岁以前戒烟的,其患肺癌风险远远低于40岁以后戒烟的。40岁以前戒烟者在戒烟20年后,与55岁以后才戒烟的同龄人相比,其肺癌死亡率只有后者的一半。但即使年过5O岁才戒烟,其肺癌死亡率与同龄的继续吸烟者比较,还会减少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到了6 0岁才戒烟,情况如何?结果表明,肺癌死亡率仍大大低于继续吸烟。老烟枪们也不要以年龄大了为理由,拒绝戒烟。那种“长期吸烟后突然戒烟更容易患肺癌”的说法没有道理,调查研究表明停止吸烟的年数越长、肺癌的危险性则越低,戒烟后肺癌发生率即可逐渐下降,但下降得很慢,停止吸烟5年后,其患肺癌的危险性可降低50%,10年后可降低80%,戒烟15年后与不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相近,因此戒烟是预防肺癌最关键的一步。
被动吸二手烟的女性患肺癌几率增大
秋冬季气温降低,空气逐渐干燥,是肺部疾病高发的时期,此时我们应当注重肺部的养护。有关专家介绍说,人的呼吸系统直接与外界相通,所以肺癌的发病率并不由性别决定,而是与周围环境质量的好坏密切相关。因此,绝大多数男性肺癌患者和大多数女性肺癌患者的患病与吸烟有关。但其中很多女性患者并不吸烟,为何还会得肺癌?其实,无论是被动吸烟还是主动吸烟都会得肺癌,而且国外已有研究发现,被动吸烟所吸入的烟雾对人体的危害比主动吸烟还厉害,一些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的几率就比正常人高出6倍!显然,是二手烟让女性肺癌患者激增!
当然,吸烟者患肺癌的数量和严重程度仍大大高于不吸烟者。因此,女性戒烟仍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因为有研究发现,女性抽烟患肺癌的风险是男性抽烟者的1.9倍,更是从不抽烟者的5倍。
正因如此,女性戒烟越早越好,因为只有戒烟5年以上的人,其肺癌的发病率才能下降到与无吸烟者相近的水平。与此同时,作为丈夫,戒烟或者不在室内吸烟,正是爱护妻子的重要表现,而妻子无论出于自身考虑还是为丈夫的健康着想,都要力劝丈夫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