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营养过剩小心先兆子痫
孕期营养过剩小心先兆子痫
联合国营养执行委员会在2006年提出,从妊娠到婴儿出生后2岁是通过营养干预预防成年慢性病的机遇窗口期。这是一个专家共识,生命早期的营养对一生的健康都会产生影响,营养不良或过剩,孩子长大之后容易出现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肥胖对孕妇的影响,除了妊娠糖尿病之外,还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一项针对140万孕妇的回顾性研究显示,在孕前BMI增加每5-7kg/m2,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增加一倍。子痫前期,又称先兆子痫,是怀孕前血压正常的孕妇在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五种状况之一,为妊娠期特发疾病,可影响机体各器官系统。
自己将过于肥胖的孕妈妈作为高危病人,而在救治这些孕妇时,没有合适的血压计、体重测量、担架床过窄、转运困难都是面临的问题,“我曾建议一个孕妇来医院复诊时先到菜市场量体重”。
而关于营养不良,这与家庭条件没有关系,“在收费最贵的医院依然有缺铁性贫血等营养不良表现的孕妇”,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孕妇对影响的概念不清楚,认为吃饱了、吃名牌食品就可以达到营养了。
营养不良的孕妇自身容易出现早产、难产、产后伤口难以愈合等情况,其孕育出的新生儿容易带有多种病症,比如,呼吸机依赖、呼吸暂停、视网膜发育不好,甚至影响智力发育。随着维产技术提高,800g以上的婴儿都可能成活,但是如果孩子体重低于同孕龄婴儿的平均值,孕妈妈就会面临关于孩子去留的选择。
“在日常门诊期间,遇到瘦小的孕妇或过于肥胖的孕妇,都会主动介绍她们到营养门诊进行营养干预和指导,这样孕妈妈才有好的妊娠结局。”
备注:BMI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成人的BMI数值标准:
过轻:低于18.5;正常:18.5-24.99;适中:20-25;过重:25-28;肥胖:28-32;非常肥胖, 高于32;专家指出最理想的体重指数是22。
孕妇出现黄疸的原因
1、妊娠期肝内淤胆症:以全身瘙痒、淤胆的生化改变为特征。发生于妊娠中、末期,先有皮肤瘙痒,继而出现黄疸,直接胆红素为主。血清胆固醇、胆酸、ALP和γGT升高,而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瘙痒和黄疸常在分娩后2周内消失,再次妊娠再次发作。2、妊娠急性脂肪肝:罕见的致死性疾病,常发生在妊娠后期,好转的病例可完全恢复,再次妊娠时罕见再发。起病急剧,常有上腹部剧痛、淀粉酶增高、类似急性胰腺炎。常有重度黄疸,血清胆红素增高,而尿胆红素阴性。3、先兆子痫毒血症: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先兆子痫只是在疾病进展时才累及肝脏。先兆子痫可有ALT升高,除非合并DIC,黄疽少见。肝组织正常,或有出血性坏死,但无炎症。因此,专家总结:当孕妇出现黄疸症状时,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能掉以轻心,先去正规的肝病医院进行检查,查明病因再对症治疗。
孕期营养过剩 小心流产来敲门
越来越多的孕妈妈在定期进行的体检中发现,平时正常的血糖值会突然变高,但自己却没有任何不适感觉,这就是妊娠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对母体的物质需求日渐增多,母体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其中糖代谢的变化较为突出。
另外,胎盘分泌的多种激素对胰岛素产生抵抗作用,使糖代谢发生紊乱,体内葡萄糖不能很好地利用,出现血糖升高和尿糖。可见,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和孕期物质代谢有很大的关系。而由于孕期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导致血糖和消化系统相应变化。若孕期营养过剩,高糖、高脂肪、高蛋白质的食物摄取相对过多,容易导致糖代量受损。因此,营养过剩的孕妇是很容易导致孕期血糖异常,甚至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除易引发孕妇感染、流产、早产、死产、羊水过多外,还会因母体血糖水平过高、体重过多增加而造成胎儿巨大,从而导致分娩困难,增加难产、手术产、新生儿产伤、产后出血发生的几率。大约有30%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5年至10年后转变为慢性的Ⅱ型糖尿病,发病率达到60%。
女性妊高症适时终止妊娠的指征有哪几条
妊高症患者经治疗后,适时终止妊娠是极为重要的措施之一。其指征为:①先兆子痫孕妇经积极治疗24~48h无明显好转者。②先兆子痫孕妇,胎龄已超过36周,经治疗好转者。③先兆子痫孕妇,胎龄不足36周,胎盘功能检查提示胎盘功能减退,而胎儿成熟度检查提示胎儿已成熟者。④子痫控制后6~12h的孕妇。
叶酸的作用有哪些
1、预防神经管出生缺陷
叶酸对胎儿神经管发育有益。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指出,如果女性在受孕前至少1个月,并且在孕期的头3个月都坚持每天服用推荐剂量的叶酸,就能把宝宝出现神经管缺陷的风险降低50%-70%。
2、减少准妈妈患先兆子痫的风险
有研究显示,服用含叶酸的多种维生素,可能会减少准妈妈患先兆子痫的风险。先兆子痫是妊娠特有的一种并发症,是一种在妊娠期特有的高血压性疾患,会影响到5%-8%的准妈妈。先兆子痫加大怀孕难度,而叶酸有助于降低孕妈患先兆子痫的风险。
3、降低妊娠高脂血症发生的风险
叶酸有利于孕妇身体健康。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从孕前2-3个月开始服用,一直服用到妊娠3个月或整个孕期,除预防神经管畸形外,还有利于降低妊娠高脂血症发生的风险。
子痫会遗传下一代吗
来自父亲的基因多态性可增加妊娠妇女的先兆子痫危险。父亲体内谷胱甘肽-硫(S)-转移酶P1(GSTP1)基因上的一个特定突变,在其女儿妊娠时的先兆子痫发病危险中起重要作用。
以前曾有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妇女的先兆子痫易感性与来自父亲方面的影响有关。该研究第一次向人们证实,父亲的某一特定基因多态性和先兆子痫有关。
父亲携带的这种基因突变率与母亲相同,该突变使酶的解毒能力降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毒性化合物和解毒物质之间关系失衡可以引起先兆子痫,该研究提供的证据进一步支持这一观点。
研究者认为,该研究的意义在于进一步阐明了先兆子痫的病因。检测GSTP1基因突变有助于评估先兆子痫的易感性,并有可能给人们启示,促进人们去开发能够预防先兆子痫的好方法。
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先兆子痫
一、先兆子痫的三大症状
先兆子痫的三大症状为:高血压、蛋白尿和全身性水肿,它们出现的顺序不确定,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其他临床症状还有头痛、体重增加、上腹疼痛、视物模糊、尿少、胎儿体重过轻或急性窘迫、凝血因子耗损及胎盘早期剥离等。
二、死亡率极高的先兆子痫
对患有先兆子痫的孕妇来说,母亲及胎儿的死亡率特别高。先兆子痫症症状严重时,胎儿的死亡率为10%~28%,胎儿早产率为15%。
先兆子痫的真正原因迄今仍没有很好的解释。最主要的病理变化是血管痉挛及水盐潴留。这些改变,减少了肾脏的滤过功能,胎盘血量的供应也减少,于是便产生了血压增高、尿中有蛋白及水肿现象,胎儿也有发育过小的情形。
警惕妊高症产后后遗症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妊娠高血压患者以后患高血压和中风的危险会增加。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有妊娠高血压病史的妇女易患高血压和中风,而有先兆子痫病史的妇女更加危险。其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出版的《英国医学会会刊》上。
初产妇妊娠高血压或先兆子痫的发生率近30%。先兆子痫病例可无任何征兆,血压升至危险高值,先兆子痫可进展为子痫,危及母婴生命。先兆子痫是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初产妇的发生率为5%,有先兆子痫病史的妇女再次妊娠时发生该病症的比率达1%至2%。在这项研究中,苏格兰阿伯丁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951年至1970年间阿伯丁地区3593名妇女初次分娩的健康调查表、医院病历和医学检查结果进行了回顾分析,此时这些妇女的平均年龄已在60岁以上。
研究发现,妊娠高血压或先兆子痫的妇女在以后的岁月中患高血压的危险会增加,甚至一直到50年后其因高血压相关疾患而住院的概率仍很高,有先兆子痫病史的妇女中风的危险是妊娠期血压正常妇女的4倍。
研究人员指出,医生应认识到有妊娠高血压病史的妇女在以后的岁月中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会增加。高血压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对妊娠高血压妇女应视为高危人群,对高血压做到及早发现和治疗,从而降低中风和心脏疾病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