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疱疹性咽炎怎么治疗 你知道吗
儿童疱疹性咽炎怎么治疗 你知道吗
1、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自限性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袭1~7岁儿童。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2、患儿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年龄大的小儿常诉咽痛,吞咽时尤甚,有时诉头痛、腹痛或肌痛;婴幼儿则表现为烦躁不安、拒食、流涎、呕吐等。多数患儿没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部分患儿可出现颌下淋巴结肿大或压痛,血常规检查大多是血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
3、本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治疗并不复杂,由于没有特效的抗 病毒药物,抗细菌类药物对病毒也无效,治疗以口服中药、抗病毒、对症处理为主。可用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西药抗病毒;疱疹性咽峡炎中医辨证属湿热喉痹,多为外感湿热,上攻咽峡所致,常用解毒利咽、化湿退热的治法,可辨证选用新加香薷饮、甘露消毒丹、银翘马勃散、退热合剂、双黄连、大青叶、板蓝根等;合并心肌损害者,应适当卧床休息,使用护心药。
4、还可以利用加压或超声雾化吸入抗病毒类药物、含化参龙丸、含漱利咽合剂、撒入锡类散、喷入金喉健等进行咽峡局部治疗;发热时可用 羚羊角粉清火退热防惊风,也可用物理疗法降温,体温超过38.5℃时可以用托恩、美林等退热药;体温超过39.5℃、有呕吐、惊厥、影响饮食睡眠时可以配合输液支持疗法及对症中枢性降温措施;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时提示合并细菌感染,可配合使用抗细菌类药物,否则不宜使用抗细菌类药物。
5、生了病的孩子要隔离2周,患儿用过的食具一定要进行沸水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目前对这种病尚未研制出疫苗。因肠道病毒有多种,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感染此病。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不要剧烈活动,要睡足觉,喝足水,少吃饭,多吃菜,不吃冰糕、不喝饮料。饮食上要注意保持清淡,要多喝温开水,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尽可能少吃煎、炸类的油腻食品。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甜、辣、咸、热、硬等,尤其要注意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痛。可取适量绿豆、苦瓜、薏米、大米等煮粥或汤,放凉后适量给患儿饮用。
咽峡炎的类型
咽峡炎中有几种特殊类型。①儿童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肠道病毒科萨奇A组病毒感染引起。特征为急起的发热和喉痛,黏膜红色晕斑及周围特征性的水疱疹;②樊尚咽峡炎,又叫溃疡性咽炎或溃疡性扁桃体炎,它是一种由梭形杆菌及樊尚螺旋体感染的亚急性扁桃体炎,其特征为明显的局限性炎性反应和溃疡形成。
如何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
本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治疗并不复杂,由于没有特效的抗 病毒药物,抗细菌类药物对病毒也无效,治疗以口服中药、抗病毒、对症处理为主。可用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西药抗病毒;疱疹性咽峡炎中医辨证属湿热喉痹,多为外感湿热,上攻咽峡所致,常用解毒利咽、化湿退热的治法,可辨证选用新加香薷饮、甘露消毒丹、银翘马勃散、退热合剂、双黄连、大青叶、板蓝根等;合并心肌损害者,应适当卧床休息,使用护心药。还可以利用加压或超声雾化吸入抗病毒类药物、含化参龙丸、含漱利咽合剂、撒入锡类散、喷入金喉健等进行咽峡局部治疗;发热时可用 羚羊角粉清火退热防惊风,也可用物理疗法降温,体温超过38.5℃时可以用托恩、美林等退热药;体温超过39.5℃、有呕吐、惊厥、影响饮食睡眠时可以配合输液支持疗法及对症中枢性降温措施;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时提示合并细菌感染,可配合使用抗细菌类药物,否则不宜使用抗细菌类药物。
生了病的孩子要隔离2周,患儿用过的食具一定要进行沸水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目前对这种病尚未研制出疫苗。因肠道病毒有多种,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感染此病。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不要剧烈活动,要睡足觉,喝足水,少吃饭,多吃菜,不吃冰糕、不喝饮料。饮食上要注意保持清淡,要多喝温开水,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尽可能少吃煎、炸类的油腻食品。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甜、辣、咸、热、硬等,尤其要注意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痛。可取适量绿豆、苦瓜、薏米、大米等煮粥或汤,放凉后适量给患儿饮用。
疱疹性咽夹炎多是突发高烧,宝宝烦躁、哭闹、拒食、小婴儿常伴流口水。会说话的宝宝诉说嘴痛,张嘴时可见口腔后部出现灰白色小疱疹,1—2天内疱疹破溃形成溃疡。体温一般在3—4天后逐渐下降。
生殖器疱疹的4种伴发疾病
生殖器疱疹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患者常伴发的疱疹性尿道炎和膀胱炎、疱疹性宫颈炎、疱疹性咽炎、口唇疱疹的表现如下。
①疱疹性尿道炎及膀胱炎:为有1/3的原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可发生病毒感染尿道和膀胱,引起疱疹性尿道炎及膀胱炎。表现为尿痛、尿频、尿急等尿道刺激症状,尿道口红肿,有尿道分泌物,排尿困难。
②疱疹性宫颈炎:单纯疱疹病毒也可以只感染子宫颈引起疱疹性宫颈炎。多数原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可发生疱疹性宫颈炎,表现为出现脓性或血性的白带,体检发现子宫颈充血、糜烂,甚至坏死。
③疱疹性咽炎:大约有20%的原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发生疱疹性咽炎。表现为咽喉疼痛,咽部充血水肿,咽部黏液性分泌物增多,吞咽困难,甚至出现弥漫性咽部溃疡,溃疡表面覆盖有大量白色分泌物。患者还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热、全身不适、肌痛、头痛。
④口唇疱疹:表现为口唇、牙龈、颜面、眼结膜等部位的疱疹,主要是由口交性行为方式引起。
疱疹性咽峡炎严重时会变成手足口病吗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如何区分
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多为嗓子里先有疱疹,后发展到手心脚心,并伴有发烧。
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炎疱疹的初期是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围红晕,以后变成发亮的疱疹,破溃以后变成小溃疡。多数可见丘疹、疱疹和溃疡同时存在。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出的疹子一般如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有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不痛、不痒、不结痂。
咽峡炎的诊断和检查
咽峡炎的诊断根据症状、局部检查、血常规,一般诊断不难。若要明确致病菌,可进行咽拭子涂片及培养。应注意是否为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流感和百日咳等)的前驱症状或伴发症状,在儿童期尤为重要。还应与某些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咽峡炎相鉴别,以免漏诊较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猩红热、白喉等。
一、咽峡炎的诊断方法
(一)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诊断
可根据症状和特征性口腔损害作出诊断,最好通过从损害处分离到病毒或通过特征性抗体滴度升高加以证实,但这些检查并不推荐常规采用,鉴别诊断包括疱疹性口腔炎(特点为任何季节均可发病,呈现更大的,持续更久的溃疡),复发性口疮和Bednar口疮(很少发生于咽部,而已一般无全身症状),柯萨奇A组 10型病毒也会引起类似病变(淋巴结性咽炎),但口咽部损害突出,呈现白色到黄色小结,治疗为对症处理。
疱疹性咽峡炎系好发于儿童的特殊发热性疾病,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在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起病2 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很少多于12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mm以下,1~5日内愈合,并发症少见,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在感染后能产生持久的免疫,但A组中其他型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也可能引起再次发病。
(二)樊尚咽峡炎的诊断
1. 西医诊断
根据症状及咽部检查。咽拭涂片中如找到梭形杆菌及樊尚螺旋体,即可确诊。
2.中医诊断
证候:一侧咽痛,吞咽困难,痰涎多而粘稠,口臭,检查见一侧喉核上方有溃疡并有假膜覆盖,易拭去,溃疡面可见出血点,甚则整个喉核表面均有溃疡及假膜,伴全身发热、头痛、便秘、尿黄、口渴、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辨析:①辩证:本证的特点足一侧喉核上有溃疡及假膜覆盖,拭去假膜可见出血点,局部疼痛,并有肺胃积热的全身见证。②病机:肺胄积热,热毒上蒸咽喉,灼腐喉核肌膜,则形成喉核溃疡及伪膜,且口臭,局部疼痛以致吞咽困难;肺经有热,灼津为痰,则痰涎多而粘稠;邪热炽盛,则全身发热、头痛、口渴、尿黄;胃府积热则便秘;舌红、苔黄、脉数皆属热象。
二、咽峡炎的检查
检查可见咽峡明显充血,部分可见软腭、悬雍垂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有压痛。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结节)。
樊尚咽峡炎者常有口臭,舌苔厚。病变多局限于一侧扁桃体也可累及腭弓、牙龈及咽壁。病变处覆有厚而污秽的假膜,呈黄色或灰白色,为溃疡的坏死物所构成,易于拭去,拭去后溃疡面上有小出血点。
血常规检查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提示细菌感染,若不增高,则可能为病毒感染。
疱疹性咽峡炎症状是什么样的
疱疹性咽峡炎特别关注于小孩,给患者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患有该疾病的患者要及时的发现和治疗才是关键所在,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才能判断自己是否患上了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症状
该病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年龄大的小儿 疱疹性咽峡炎常诉咽痛,吞咽时尤甚,有时诉头痛、腹痛或肌痛;婴幼儿则表现为烦躁不安、拒食、流涎、呕吐等。多数患儿没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部分患儿可出现颌下淋巴结肿大或压痛,血常规检查大多是血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
病症及诊断
该病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年龄大的小儿常诉咽痛,吞咽时尤甚,有时诉头痛、腹痛或肌痛;婴幼儿则表现为烦躁不安、拒食、流涎、呕吐等。多数患儿没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部分患儿可出现颌下淋巴结肿大或压痛,血常规检查大多是血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
可根据症状和特征性口腔损害作出诊断。最好通过从损害处分离到病毒或通过特征性抗体滴度升高加以证实,但这些检查并不推荐常规采用。鉴别诊断包括疱疹性口腔炎特点为任何季节均可发病,呈现更大的,持续更久的溃疡,复发性口疮和Bednar口疮很少发生于咽部,而已一般无全身症状。柯萨奇A组10型病毒也会引起类似病变淋巴结性咽炎,但口咽部损害突出,呈现白色到黄色小结,治疗为对症处理。
友情提示:现在大家对疱疹性咽峡炎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对广大的朋友有所帮助,千万不要忽视该疾病,若你也患有疱疹性咽峡炎一定要及时去检查和治疗,以免给你的生活带来影响。
咽峡炎的饮食护理原则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每次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但大多为轻型病例,有自限性,1~2周好转。
一、疱疹咽峡炎的护理原则
1.疱疹性咽峡炎口腔疼痛明显,患儿大多都有拒食现象。应该注意给患儿补充营养,食物不宜过热,应该清淡一些,不油腻,并富有营养,进食困难时可以采取大静脉营养合剂。
2.为防止继发感染,局部使用止痛剂和抗病毒药物,一定注意口腔卫生。患儿用过的食具一定要进行沸水消毒处理,避免造成染。
减轻不适的方法是: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口服维生素C及B等。抗生素对病毒性咽炎无效。但如有发热,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便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
二、疱疹咽峡炎的饮食原则
(一)饮食要求
1.应摄入高蛋白饮食
特别是多选用一些质量好、消化与吸收率高的动物性蛋白和豆类蛋白质,如禽蛋、乳类、鱼虾、瘦肉、动物血、动物内脏、豆腐、豆腐脑、腐竹、豆浆等。以补充身体对蛋白质的需要。
2.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水
摄入大量维生素C,还能增强机体的局部基质抵抗力和全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控制和治疗癌症的目的。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有油菜、雪里蕻、西红柿、小白菜、韭菜、荠菜、山楂、柑桔、鲜枣、猕猴桃、沙棘及柠檬等。维生素A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调动机体抗癌的积极性、抵抗致病物侵入机体。供给富含铁质的食物。
(二)食疗方法
香蕉、佩兰、厚朴各3克,银花、连翘各5克,生大黄2克(另包),扁豆6克。将上药共研为粗末备用。
使用方法:将药末倒入保温杯中,加开水200毫升左右,浸泡30分钟以上,首次服药20~30毫升,然后可小量频服,服药中可加白糖以调味,每天1剂。年长儿中药的剂量可按以上比例酌加;当发热症状减轻或大便次数超过4次时,可停用生大黄;体温持续不降者,可增加服药次数或酌加大黄的药量;呕吐者可加藿香5克、生姜3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香薷、银花、连翘均有较强的抑制病毒的作用,并能延缓病毒所致细胞的病变,可抗炎症的渗出和增生,而且还有广谱抗菌作用。生大黄通腑泻热,具有良好的通便排毒作用。以上药物能使热毒表里双解,清上与泻热并行,使疱疹性咽炎患儿在短期内症状消失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