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的抗菌治疗
败血症的抗菌治疗
败血症是指细菌进入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严重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状、皮疹瘀点、肝脾肿大和白细胞数增高等。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易发生迁徙病灶;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易合并感染性休克。当败血症伴有多发性脓肿时称为脓毒败血症。
(一)抗菌治疗 应尽早使用抗生素。当病原菌不明时,可根据细菌人侵途径、患儿年龄、临床表现等选择药物,通常应用广谱抗生素,或针对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联合用药,而后可根据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整。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宜用苯唑青霉素、头孢菌素、万古霉素等药物,常联合2种以上静脉给药,体温正常后继续应用10天;②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肺炎杆菌感染可选用第3代头孢菌素与氨基糖糖甙类联合应用,绿脓杆菌感染者选用头孢噻甲羧肟与氨基糖甙类或羧苄青霉素联用;③厌氧菌感染首选甲硝唑与氯霉素合用。
如有化脓病灶,则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同时还应进行外科切开引流或穿刺排脓等处理。
(二)其他治疗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保障营养。可静脉给予丙种球蛋白或少量多次输人血浆、全血或白蛋白。感染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在足量应用有效抗生素的同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短程(3~5天)治疗。
慢性肾盂肾炎怎样治疗
1、一般治疗
寻找并去除导致慢性肾盂肾炎发病的易感因素,解除尿路梗阻,纠正尿路畸形,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已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要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有高血压的患者,要降压治疗。
2.抗生素治疗
慢性肾盂肾炎选用的抗菌药物与急性肾盂肾炎相似,但治疗较急性期困难,一旦处理不当,不仅疗效不佳,而且因肾功能受损而影响预后。慢性肾盂肾炎的抗菌治疗原则为:
(1)常需两类药物联合应用,必要时尚可中西医结合治疗。
(2)疗程可适当延长,通常治疗2~4周,若无效或复查中再发,可选用敏感药物分为2~4组轮换应用,每组药用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停药3~5天,共2~4个月。如上述长程抗菌治疗仍无效或常复发者可采用低剂量长期抑菌治疗。临床常用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呋喃妥因(呋喃坦啶)、头孢氨苄(头孢立新)、阿莫西林、诺氟沙星等任何一种药1次剂量,于每晚排尿后入眠前服用,可长期服至6~12个月,多可防止再发,尤其对重新感染引起再发的慢性肾盂肾炎更为有效。
(3)抗菌治疗的同时,特别是在疗效不佳或频频再发时,必须寻找并去除易感因素。
(4)急性发作期的用药同急性肾盂肾炎。
3.外科治疗
对不易根治的尿路感染,应尽可能应用外科手术纠正尿路梗阻或畸形。术前积极进行抗生素治疗,使菌尿少于1000/ml,术后再用抗菌药,以免发生败血症。
4.治愈标准:
(1).临床治愈 症状消失,停药72h后,每隔2~3d作尿常规及细菌培养,连续3次阴性。
(2).痊愈 临床治愈后,尿常规及细菌培养每月复查1~2次,连续半年均阴性。
败血症的诊断标准
1、对有发烧、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近期有呼吸道、消化道、尿路感染或烧伤、器械操作史以及各种局灶性感染虽经抗菌治疗而未能获有效控制者,均应高度怀疑有败血症之可能。
2、血培养细菌阳性是败血症最可靠的诊断依据。
(1)如果血培养阴性而骨髓培养阳性,则其意义与血培养阳性相同。其他如痰、尿、胸水、腹水、脓性分泌物等的培养对明确诊断均有参考意义。
(2)如果血培养阴性,而在病程中出现眼结膜、口腔黏膜等瘀点、皮疹、肝脾大、迁徙性损害或脓肿,败血症之诊断也可基本成立。
败血症该如何治疗
1.基础治疗与对症治疗
败血症患者的体质差,症状重,病情需持续一段时间,故在应用特效抗菌治疗的同时,还需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能量合剂、甚至小量多次给予人血白蛋白(白蛋白)、血浆或新鲜全血以补充机体消耗、供给能量、加强营养、支持器官功能,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保持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有休克、中毒性心肌炎等严重毒血症表现时,可予升压药、强心药及(或)短程肾上腺皮质激素。高热剧烈头痛、烦躁不安者可予退热剂与镇静剂。需加强护理,注意防止继发性口腔炎、肺炎、泌尿系感染及褥疮等。
2.抗菌治疗
(1)抗菌药物应用原则①及时应用 针对性强的抗菌药物是治疗败血症的关键,结合临床表现及前期治疗反应予以调整。②对病情危重者 宜选取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三联或四联应用的必要性不大)。③致病菌 应是杀灭,而不是一时抑制,故抗菌药物的使用应足量,开始时剂量应偏大,分次静脉点滴投予,疗效宜长,一般3周以上,或在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再继续用药数天。有迁徙性病灶者,除局部治疗外,全身用药也应酌情延长。
(2)抗菌药物的选择 ①葡萄球菌败血症 因金葡球菌能产生β-内酰胺酶的菌株已达90%左右,故青霉素G对其疗效很差,而第一、三代头孢菌素不同程度地抑制了β-内酰胺酶的作用,对其敏感的菌株可达90%,故现常选用头孢噻吩、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等,还可联合应用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对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首选万古霉素。②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氯霉素、氨苄西林。现已普遍耐药。第三代头孢菌素对此类菌有强抗菌活性,敏感率一般大于90%,第二代头孢菌素对大肠杆菌及肺炎杆菌也有抗菌活性。故对此类败血症可从第二、三代头孢菌素中选用一种,可与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联合,也可与哌拉西林联合。绿脓杆菌败血症时应用头孢克肟无效,以用头孢哌酮、头孢哌酮 /舒巴坦较好。或将上药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伍用,疗效也好。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对包括绿脓杆菌在内的G-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且受外界影响小,与其他类抗菌药物未见交叉耐药性,副作用轻,临床上也常被选用。③厌氧菌败血症 常呈复数菌混合感染,选药时应兼顾兼性厌氧菌或需氧菌。④真菌败血症 当真菌与细菌感染同时存在时,选药需兼顾。
3.其他治疗
(1)酌情选用拮抗炎症介质和清除氧自由基的药物 如抗内毒素单抗,IL-1受体拮抗剂、脱苷脱氨酶抑制剂等。
(2)局部治疗 对原发性或迁徙性的化脓性病灶,待成熟后均应及时切开引流。化脓性心包炎、关节炎、脓胸及肝脓肿在引流后局部还可注入抗菌药。对有梗阻的胆道、泌尿道感染,应考虑手术解除阻塞。
(3)基础疾病的治疗 对基础疾病的治疗不可忽略。
经常急性肠胃炎会有什么后果 可能出现败血症
总是得急性肠胃炎,若病菌侵入到血循环,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就会发生全身性的感染,出现败血症,常见症状有寒战、高热、皮肤和黏膜出血。
需先就医确诊病情后,予以特效抗菌治疗,补充维生素,能量合剂、甚至小量多次给予人血白蛋白(白蛋白)、血浆或新鲜全血以补充机体消耗、供给能量,及时控制病情并治疗。
败血症能治好吗
1、肾上腺皮质激素:
败血症患者能否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仍未定论。普遍认为短期使用合适剂量可以对急性炎症产生抑制作用。在内毒素激活单 核巨噬细胞之前应用,则可显著减少细胞因子的产生。故应注意使用时机、用量和疗程。
2、基础治疗与对症治疗:
败血症患者的体质差,症状重,病情需持续一段时间,故在应用特效抗菌治疗的同时,还需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能量 合剂、甚至小量多次给予人血白蛋白(白蛋白)、血浆或新鲜全血以补充机体消耗、供给能量、加强营养、支持器官功能,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 ,保持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有休克、中毒性心肌炎等严重毒血症表现时,可予升压药、强心药及(或)短程肾上腺皮质激素。高热剧烈头痛 、烦躁不安者可予退热剂与镇静剂。需加强护理,注意防止继发性口腔炎、肺炎、泌尿系感染及褥疮等。
3、msof的防治:
败血症是msof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而msof则是败血症死亡的主要原因。积极预防和治疗msof是降低败血症病死率的关键。对 msof应采取营养,代谢和免疫支持治疗为主要措施的综合治疗,早期预防和控制感染、早期系统器官功能支持,以维持组织氧平衡和机体内环境稳定。
4、病原治疗:
由于近年来败血症致病菌的种类逐渐发生变迁,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各类细菌耐药性自然发生率高及败血症引发msof极为常 见,病死率较高。故致病菌的鉴别及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测定是败血症临床治疗的基础,而合理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则是治疗的关键。
成人败血症能活多久
败血症,只要及时找到致病病菌,治愈率是很高的。
而且,痊愈后,基本上没有后遗症。
关键就在于,能否及时诊断出来。
因为败血症的病菌,在疾病发作期间,会持续污染血液,从而损伤内脏器官。
如果诊断出来较早,那么对内脏的损伤就小,治愈后身体完全恢复的时间就短。
反之,如果迟迟不能确诊何种病菌感染,那就会对脏器持续损伤,就会危及生命安全。
大多数败血症,感染的都是常见病菌,治愈率很高。
只有极少数病例,感染菌很难发现,导致病危。
败血症的标本应该如何采集
应在24小时内采血2 -3次,间隔时间视临床情况和 抗菌治疗迫切程度而定。如果没有采用有效抗菌药物,估计一次 培养可检出大约80%的病原菌,两次培养可检出大约90%,三 次培养可检出99%。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临床工作中很难 达到如此高的培养阳性率。由于成人菌血症血中含菌少,每毫升 仅含1个细菌或真菌,培养阳性率随血量增加而增高,因此,每 次抽血应该至少10ml。必要时抽取骨髓2ml作培养。儿童败血症 的血中含菌量较多,一般l-5ml就已经足够。
败血症怎么治疗 基础治疗与对症治疗
败血症患者的体质差、症状重、病情需持续一段时间,故在应用特效抗菌治疗的同时还需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能量合剂甚至小量多次给予人血白蛋白、血浆或新鲜全血以补充机体消耗、供给能量、加强营养、支持器官功能,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保持酸碱度的平衡,维持体内环境稳定。
有休克或者是中毒性心肌炎等严重毒血症表现的时候,可予升压药、强心药及(或)短程肾上腺皮质激素。高热剧烈头痛或者烦躁不安者可予退热剂与镇静止痛剂。需加强护理,注意防止肺炎、继发性口腔炎、泌尿系感染及压疮等。
新生儿血液感染是由什么细菌感染的
1、假如检查血液里面有细菌估计是这个败血症的表现的,与孩子脐带感染,或是其他的部位的感染有关系的,有危险的,因此须要尽快的住院,通过这个消炎药治疗,消除炎症,如此才可以尽快的治愈这个疾病的,
2、现在的抗生素研究还是比较快的,通常的细菌感染都能很快得到控制,宝宝应当能很快就被治愈的,假如长时间使用某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满意的话可以对孩子进行分泌物或者血培养,而后进行药敏试验,而后按照检查结果采取最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3、血液有细菌估计是菌血症,提议住院治疗,静脉用大量的敏感抗生素杀菌,保持体温38度以下,可应用人免疫球蛋白注射液增加孩子的抗病能力,细菌性感染只须对症抗菌治疗10-14天,就可痊愈的。期间注意复查血常规,观察体温。
4、宝宝应当是上呼吸道感染,从症状来看细菌性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假如患儿在咳嗽的时候,伴有明显的炎症情况,如发热、痰色黄而粘稠、血常规白细胞增多等,提议注意适当多饮水,注意保暖,药物方面可以给与消炎药物如头孢氨苄胶囊配合咳特灵片口服治疗。
5、婴儿血液有细菌感染,可以检查血培养寻找看是哪种细菌。按照药物敏感实验,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效果是最佳。
6、新生儿血液中有细菌提示可能有新生儿败血症。此时须要高度重视,主动联合抗生素治疗,不然进一步加重就比较危险了。
以上就是新生儿血液感染得内容,这个时候大家就要注意多给自己的宝宝喝温水,以防脱水,饮食也要注意一定要清淡。一旦孩子的血液感染了细菌,需要住院治疗了,大家也没有必要担心的太多,现在的科技发达,相信您的孩子很快就会痊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