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用于肾阳不足
制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用于肾阳不足
制附子补元阳,益火之源,凡肾阳不足、命火衰微、畏寒肢冷、阳萎、尿频之症,皆可应用。
附子的作用
附子的功效和作用
1.散寒止痛
即能温中,又能温经。广泛的温里散寒。温中,用于胃寒,脾胃虚寒,也用于实证的寒邪过重,脘腹冷痛;温经,经脉受寒,出现的冷痛、头痛可用,还有类似于乌头的祛风湿的作用,对于风湿寒痹,尤其是兼阳虚的它祛风湿,散寒止痛,但祛风湿不如乌头。只要有寒无论虚实均可用。实证就是温里散寒止痛,虚症就是温补阳气。
2.用于痹痛
本品辛散温通,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以寒湿偏盛、周身骨节疼痛较甚者为适宜,可与桂枝、白术等同用,如甘草附子汤。
3.回阳救逆
用于亡阳证,症见冷汗自出,四肢逆冷,脉微欲绝。主要是肾和心的阳气绝。本品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下补肾阳以益火,挽救散失的元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单用,力量不够,常与干姜、甘草同用,以加强回阳救逆之功效,即四逆汤(干草、生姜降毒,杀附子毒,又增强回阳救逆效果,附子回阳较干姜迟缓,所以有的书讲,干姜偏走,附子偏守)。临床往往兼阳气脱,若阳衰气脱,大汗淋漓、气促喘急者,这时仅回阳,对元气虚脱没有针对性,所以与大补元气的人参配伍,以回阳固脱,即参附汤。
4.补火助阳
补火,就是补命门之火,命门之火就是人体的元阳、肾阳。用于阳虚证。本品能温一身之阳,凡阳虚者如肾、脾、心诸脏及卫阳虚弱者均适用。若肾阳虚,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而见阳痿宫冷,畏寒身冷,腰膝冷痛,生长发育迟缓,早衰;肾不主水而水肿,小便清长,夜尿频多,遗尿者,每与肉桂、熟地、山茱萸等同用,如桂附八味丸。肾主生殖,生殖、性功能降低等;肾不纳气,呼吸急促,出多进少,虚喘;肾不温煦脾阳,脾肾阳虚,腹泻,久泻不止,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见小便不利、肢体浮肿者,用之有助阳化气之功,常与健脾利水药白术、茯苓等同用,如真武汤。心阳不足,而见心悸气短、胸痹心痛者,可与人参、桂枝等同用。卫阳虚自汗出者,可与黄芪、桂枝同用。但最有效有用的是改善不能温煦形体。还有脾阳虚,寒湿内盛的脘腹冷痛,大便溏泻,食欲不振,它脾肾双补,常与党参、白术、干姜同用,如附子理中汤。心阳虚,轻的自汗,心悸或胸痹疼痛,有寒象,也可用,和活血化瘀的或温心的肉桂、桂枝配伍,另外,卫阳不固,自汗不止,与黄芪一起用。
附子的禁忌
凡患阴虚阳盛,或真热假寒者,以及孕妇都应忌服。本品有毒,内服须经炮制。若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当,都可引起中毒。 生品外用,皮肤溃破者忌用。
附子的毒副作用
乌头碱的毒性极强, 炮制能去掉部分毒性,但经清水溶液至0.04mg,依旧有毒性,常见于临床出现肾小管肾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可致肾功能衰竭,严重者有血尿、蛋白尿、以及急性肾衰竭,给小鼠皮下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0.295mg/kg。熟附片煎剂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口服为17.42g/kg,静注为3.516g/kg。口服的半数致死量在100g/kg以上。去甲乌药碱小鼠静注的半数致死量为58.9mg/kg,一次腹腔注射和口服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300mg/kg和3.35g/kg。乌头碱、附子的中毒症状相似,表现为心率变慢,传导阻滞,室性期外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大剂量的阿托品对中毒的心电图有改善作用,但不能防止动物死亡。如与甘草或干姜同煮,附子的毒性则大为降低。亦有实验表明:甘草对小白鼠及蟾蜍心脏(在体及离体)的乌头碱中毒无解毒作用,因此,甘草解乌头毒,可能与乌头的炮制有关。
附子的食用方法
1.附子泽泻狗肉汤
原料:狗肉150克,制附子、桂枝、山萸肉各9克,泽泻、生姜各12克,盐适量。做法:先将狗肉洗净切成块。 再将桂枝、制附子、山萸肉、泽泻、生姜洗净,备用。 接着,将桂枝、制附子、山萸肉、泽泻、生姜和狗肉放入锅中,先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继续熬煮3小时。待肉熟后去药渣,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食疗功效:本汤具有强肾固精、涩精利水之功效,尤其适用于腰酸肢冷、肾阳不足者服用。
2.附子炖羊肉
鲜羊肉250g,炮附子10g。先将羊肉洗净,切块,同放砂锅内,加入清水,大火烧开,再改为小火炖煮l.5~2个小时。去其药渣,分数次喝汤吃肉。本品有温经散寒,祛风胜湿,补养气血的作用。适用于风湿性关节冷痛。
3.附子酒
附子30g,白酒500g。先将附子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一周后,即可饮用。本品有温经散寒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四肢不温,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呕吐冷泻,畏寒怕冷,腹中冷痛等。
4.麻黄附子甘草汤
治少阴伤寒(初得二、三日,脉微细,但昏昏欲睡,小便白色)。
处方:麻黄(去节)二两、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一枚,水七升。作法:先煮麻黄去沫,再加入其余二药,煮汁成三升,分作三次服下。令病人发微汗。
5.麻黄附子细辛汤
治罪少阴发热(少阴病初得,反发热而脉沉)。
处方:麻黄(去节)二两、附子(炮)去皮一枚、细辛二两,水一斗。
作法:先煮麻黄去沫,再加入其余二药,煮汁成三长,分作三次服下。令病人发微汗。
附子的食疗价值
毛茛科草本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产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夏、秋间采收,经加工炮制用。炮制品有盐附子和黑附片、白附片、炮附片、或统称为制附片。
附子味辛,性大热,有毒,温里散寒、助阳行水、补火、止痛和局麻等功效。而且附子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兴奋作用。
肾亏吃什么药
1、金匮肾气丸(或桂附地黄丸)。由附子,肉桂,熟地黄,山药等组成。对于肾阳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肢体浮肿,小便不利等很有效果。
2、益肾壮阳膏,由淫羊霍、蛇床子、当归、仙茅、肉苁蓉、丁香、细辛等组成,用于补肾壮阳、活血通络。用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肾虚,阳痿早泄,性功能障碍,中医辨证属肾阳虚者。
3、右归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川附子,肉桂,菟丝子等组成。主治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精神不振,畏寒肢冷,阳痿遗精等病症。
鹿角胶粥的做法
补肾壮阳粥:鹿角胶粥
做法:鹿角胶6克,粳米100克,将粳米煮成粥后,将鹿角胶打碎放入热粥中溶解,加白糖适量。
功效:此粥有补肾阳、益精血的作用,适用于肾阳不足,精血虚损所致的形体羸瘦、腰膝酸软、疼痛、遗精阳痿等。
鹿角胶,为扁方形快。黄棕色或红棕色,半透明,有的上部有黄白色泡沫层。质脆,易碎,断面光亮。气微,味微甜。有温补肝肾,益精养血的作用。用于血虚头晕,腰膝酸冷,虚劳消瘦。
制黑附子的临床应用
: 1.用于厥逆亡阳、脉微欲绝等症。附子辛烈而热,主要用于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弱,或因大汗、大吐、大逆的6,常配合人参、干姜、炙甘草等品同用。如果冷汗淋漓、亡阳厥逆者,用附子、人参外,须再加龙骨、牡蛎等固涩敛汗药;如果大出血后引手足厥冷、汗出脉微,可以用参、附、龙、牡配合麦冬、五味子等同用,以回阳救阴。
2.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脾阳不振、腹痛、便溏等症。附子弁铊m补元阳,益火之源,凡肾阳不足、命火衰微、畏寒肢冷、阳萎、尿频之症,皆可应用,多配伍肉桂、熟地、菟丝子、山萸肉等同用;如脾阳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泄之症,又可用附子配合益气温脾的的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等药同用。
3.用于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等症。附子药性温热,能祛除寒湿,因此对风湿痹痛属于寒气偏胜者,有良好的散寒止痛作用,常与桂枝等品合用。
虫草每次吃多少合适 补肾益精
虫草性平,味甘,归肺、肾经,有一定的补益肾精作用,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之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等症,可单用浸酒服,或与杜仲、巴戟天等补阳药复配用也是可以的。
中医治疗男性不育
六味地黄丸:有滋补肾阴作用。用于肾阴不足引起的不育症,伴有腰痛腿软,手脚心热,头晕,耳鸣,遗精,滑泄,口燥咽干等症。以腰痛腿软,手脚心热,遗精,为使用本药的主症。每次1丸,每天2次。
右归丸:有温补肾阳的作用。适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腰膝疼痛,冬天尤其怕冷,手脚不温,阳痿不举,婚久不育等症。凡腰痛,手脚不温,小便不黄的,即可服用。每次1丸,每天2次。
锁阳固精丸:有温肾固精的作用。用于男子肾虚引起的遗精,滑精,腰腿酸软无力,四肢乏力等症。以腰痛腰酸,遗精,为服用本药的主症。每次1丸,每天2次。
男固精丸:有固精止遗作用。用于男子精关不固,遗精频繁等。以腰酸,耳鸣,小便不黄,为使用本品的主症。每次1丸,每天2次。
参茸卫生丸:有滋阴补肾,益气填精的作用。用于肾精亏损,气血不足,引起的身体消瘦,精神萎靡,四肢无力,健忘失眠,梦遗滑精,阳痿不育等症。以身体消瘦,四肢无力,腰酸,为使用本品的主症。每次1丸,每日2次。
参茸药酒:有滋补强化作用。用于肝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腰酸腿疼,手脚发冷,梦遗滑精,阳痿不举,婚久不育等症。以腰酸腿痛,手脚发凉,为服用本品的主症。每次1丸,每天2次。
知柏地黄丸:有滋阴降火的功效。用于肾阳亏虚,相火妄动引起的骨蒸劳热,虚烦盗汗,腰背酸痛,遗精,五心发热,口干咽痛等症。以骨蒸劳热,盗汗,口干咽痛,为服用本药的主症。每次1丸,每天2次。
金匮肾气丸治阳痿吗
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主要成分中熟地能滋肾填精,山茱萸养阴涩精,山药补脾固精,泽泻能清泄肾火,处方中补阳的主药附子、
肉桂均取少量,而辅以其余六味补阴药,可以鼓舞肾气壮火而食气。达到温补肾阳,行气化水的功效。金匮肾气丸滋补肾阳,对于肾阳不足引起的阳痿效果显著。
金匮肾气丸又名桂附地黄丸、八味地黄丸。此方来源于汉代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一书。它由炮附子、熟地黄、山茱萸、泽泻、肉桂、丹皮、山药、茯苓八味药组成。长期以来,金匮肾气丸主要用于治疗因肾阳不足所致的咳嗽、哮喘、阳痿、早泄、慢性肾炎等疾病。
上面的文章当中我们了解到金匮肾气丸治疗阳痿,首先这原本是属于一种药物,在平时大家可以选择这种中药,来进行治疗阳痿早泄,有着非常好的功效,大家不妨来尝试一下。
衰老与补肾方法
虽然衰老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是人类从远古时代起就为抗衰益寿进行了长期而艰苦的探索。几千年来,一直重视五脏(心、肝、脾、肺、肾)养生保健,特别关注补肾在益寿延年中的作用。
正确施补的原则应根据阴虚、阳虚及兼证的不同,合理应用以下中成药。
肾气丸 出自《金匮要略》。本品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炮附子八味组成。功能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而致腰酸腿软、肢冷、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频繁、痰饮等症。凡慢性肾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低下、肾性水肿、前列腺肥大等属于肾阳不足者,均可使用。
济生肾气丸 由肾气丸加牛膝、车前子,且增加茯苓量而成,出自《济生方》。本品功能补肾温阳,利水退肿,用于肾虚腰重、水肿、小便不利,也可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而见上症者。
归茸丸 本方载于明代《寿世保元》。由熟地黄、淮山药、山茱萸、白茯苓、牡丹皮、怀牛膝、当归、附子、鹿茸、泽泻、五味子、官桂等药组成。诸药研末(鹿茸用酒制成糊状),炼蜜为丸,每丸9克,每次空腹服9克,以盐汤或温酒送服。有补肾阳、益精血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