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过敏性鼻炎是感冒吗
春季过敏性鼻炎是感冒吗
因为以上4种症状也是过敏性鼻炎的典型表现,尤其是在春季更要小心区分。过敏性鼻炎通常表现为先是鼻内发痒,伴有眼睛及咽喉发痒,之后是阵发性或连续性发作的喷嚏,每天数次,每次多个,甚至连续十几个,多在晨起发生,喷嚏过后流大量的清水样鼻涕,有时可不自觉从鼻孔流下。严重者夜间睡眠时会出现单侧或双侧鼻腔堵塞的症状,影响睡眠质量,也有的重症患者会同时出现结膜炎、鼻窦炎、中耳炎的表现。
水痘由水痘病毒引起,发病最初两天很像感冒,但一般在发热当天出疹子,包括丘疹、水疱疹、水疱破后形成的结痂疹等。疹子较痒,患者常不由自主地搔抓,一旦抓破容易引起细菌感染,应特别小心。
知道了春季过敏性鼻炎是感冒,春季过敏性鼻炎多发与气候多变、温差变化大、风力较大及空气中的花粉、粉尘等含量较高有一定关系。
哪些疾病易被当成感冒
1.过敏性鼻炎:鼻塞、流涕、鼻痒、打喷嚏,可能是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在作祟。过敏性鼻炎的这四大典型症状与感冒的症状相似。但过敏性鼻炎是由过敏原引起的,需要用抗过敏药物治疗;感冒是由病毒、细菌引起的。有些患者把过敏性鼻炎误认为是感冒,仅自行服用简单的感冒药物进行治疗,岂不知这样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还会延误正确的诊断治疗,严重的会造成鼻窦炎、中耳炎、鼻息肉、支气管哮喘等并发症。
2.风疹:风疹在发病的头24小时,可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流涕、咳嗽等。1~2天后皮肤出现浅红色丘疹,先从面部开始出现,在发病1~2天遍布全身,并在2~3天皮疹消退,不留痕迹。出疹时有耳后淋巴结及枕部淋巴结肿大。
3.流行性腮腺炎:常以普通感冒形式出现,而后突然高热不退,同时腮腺肿大,面颊肿痛,持续3~5天。该期若没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化脓性腮腺炎及各种并发症,如脑炎、副睾炎、急性胰腺炎和肾炎等。
4.流行性脑膜炎: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疾病,病原菌经呼吸道飞沫传染。春季多发、传染性强,儿童发病率最高。流脑的最初症状是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咽红、浑身酸痛等症状。当病菌侵入血液后,就表现为突然高热、头痛、寒战、呕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昏迷等。
春季过敏性鼻炎苦不堪言
春季“过敏性鼻炎”苦不堪言?送走了寒冷的冬季,迎来了万物复苏、朝气蓬勃的春季。如此美好的春季可也另有过敏性鼻炎的人苦不堪言。春季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时令果蔬,还有春节的树木的柳絮,花粉等等。都成为过敏性鼻炎朋友的致命伤。新鲜的时令果蔬对一些特殊体质的人群吃了往往就会出现过敏现象。中医认为春季人体阳气容易生发,受到发物的刺激容易出现过敏的症状。因此,专家提醒,春季吃时令果蔬要谨防过敏性鼻炎。
春季容易引起过敏的果蔬有很多,尤其是一些“光感性”的蔬菜,被人体吸收后会产生光敏作用。这些光敏性的食物被人体吸收后,所含的光敏性物质会进入皮肤,再被阳光照射,就容易与日光产生反应,引起皮肤红肿、起疹等过敏症状,也很容易诱发过敏性鼻炎。最近张小姐就发生过水果过敏的情况。张小姐在朋友家做客时吃了火龙果,之前她很少吃火龙果。谁知,这次火龙果吃多了,结果她“感冒”症状严重,到医院一检查是过敏性鼻炎!
近年来,市场上的各种热带的时鲜水果品种越来越丰富,市民发生水果过敏的情况也越来越常见。以前,“水果疹”主要是以出“芒果疹”为主,而现在,易致敏的水果的品种在不断增加,比如、山竹、木瓜、菠萝、荔枝等,都有可能引起过敏情况。不仅是水果,像春笋等时令蔬菜也可能产生过敏现象。
其实有些过敏并不是因为某种单纯食物引起的,而是综合因素引起的,如吸入花粉或者灰尘等等。因此,过敏性体质的人群要特别注意。首先要把好食物关,应对自己易致敏的食物心中有数,比如、鱼、虾、泥螺、油菜、蚕豆、蘑菇等。如果进食了易过敏食物,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呕吐、酒醉样、腹痛、腹泻等症状,专家提醒,此时应尽早上大医院就诊。
温馨提示:春季市面上大量的时令果蔬虽好,过敏性鼻炎朋友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食用,不要让鼻炎来烦扰你的工作和学习。如果病情严重,就要及时到医院咨询医生就诊。
过敏性鼻炎和感冒有什么区别
1、病因:过敏性鼻炎有病因是对某种物质的过敏,感冒的病因是病毒感染。 2、发病季节:过敏性鼻炎又叫季节性鼻炎,多于春季发病;感冒一年四季都有发病。
3、诱因:过敏性鼻炎是接触了过敏物质,感冒则诱发于受凉、疲劳等抵抗菌素力下降。
4、症状:过敏感性鼻炎发病突然,陈发性连续性喷涕;感冒则发病是渐进性的,逐渐加重,以鼻腔粘膜的炎症为主,喷涕多为单发性的;鼻腔检查:过敏性鼻炎鼻腔粘膜以水肿为主,呈苍白色;而感冒则以粘膜充血水肿明显。 5、治疗:过敏性鼻炎以抗过敏药物治疗效果明显;而感冒则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
6、病程:过敏性鼻炎病程短,发病快,症状消失也快;感冒一般需要一周左右才能痊愈。
小儿过敏性鼻炎症状哪些表现
小儿过敏性鼻炎一般可能都会被家长朋友认为是感冒,忽略了过敏性鼻炎,那么小儿过敏性鼻炎症状哪些表现呢?下面,我们请专业的医生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希望对您有帮助。
1、黑眼圈:大多数人担心孩子出现黑眼圈与肝肾疾病、睡眠不足或营养不良有关,事实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最新研究证明儿童黑眼圈与过敏性鼻炎高度相关。
2、“假感冒”:如果感冒超过2周仍未好转,并持续出现头痛、流脓涕、低烧等情况,就要考虑是鼻炎了。其实大多数的夏季头痛是“假性感冒” 。
3、多动症:过敏性鼻炎是小儿常见病,病童常会有挤眉弄眼、揉鼻子、清喉咙动作,因鼻子不通,经常用嘴巴呼吸,眼睛也会有黑眼圈,很多家长会误以为孩子得了多动症。
过敏性鼻炎诊疗误区
误区一:小毛病挺挺就好
有人认为过敏性鼻炎是小毛病,挺一挺就好了。这样不仅不会挺过去,反而会加重过敏性鼻炎的严重性。
误区二:治不治疗都一样
很多人认为,过敏性鼻炎只在发病时给人带来痛苦,过后,就会和正常人一样,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要慎重。
误区三:滴鼻水就能根治
很多人认为过敏性鼻炎滴点鼻水就好了。结果,时间一长,不但没有治好病,还因为使用滴鼻液时间过长,导致药物性鼻炎发作。正是:旧病未除,新病又起,雪上加霜。
误区四:打喷嚏就是感冒
过敏性鼻炎发病,一个明显的症状就是连续打喷嚏,流鼻涕。很多人一见到这种症状,就以为是感冒了。认为吃点感冒药、打点抗炎针就好了。结果,不但治不好,还误了病情。
感冒 or 过敏性鼻炎
经常有家长发现自己孩子为什么鼻涕虫,还总是打喷嚏,鼻子堵,会咨询,是不是感冒了,为什么感冒这么长时间为什么老是不好。其实,孩子出现流鼻子,打喷嚏以及鼻子堵,鼻子痒这些症状时间长了,不一定是感冒,而更加应注意过敏性鼻炎的可能。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孩子接触致敏原后出现的鼻黏膜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有4 大典型症状为:连续的打喷嚏、 鼻子痒、 流清水鼻涕(继发感染时为脓鼻涕)和鼻塞。往往还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
过敏性鼻炎容易被妈妈们误以为感冒,感冒也可以有鼻痒、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症状。但是感冒区别于过敏性鼻炎的表现有一般伴有发热,往往还能发现感冒接触史,而且感冒引起的以上鼻腔症状一般1周左右缓解。过敏性鼻炎的4大症状里面每个患儿的表现又各有不同、 各有侧重,有的患儿以流清鼻涕为主,有的患儿以打喷嚏为主,有的人以鼻塞为主。
因为过敏性鼻炎需要反复吸入过敏原致敏,所以对于2岁以内的儿童不常见,如果2岁以内的儿童出现持续的鼻部的症状(大于4周),需要首先考虑是否有腺样体肥大或者慢性鼻窦炎的可能。
平时观察宝宝的症状时最主要的,也是最可靠的甄别过敏原的方法,由于过敏性鼻炎属于速发型过敏反应,一般宝宝与过敏原接触后数分钟到2小时内出现症状。所以妈妈们的细心观察才是发现过敏原的可靠方法。
过敏性鼻炎诊疗误区
误区一:小毛病挺挺就好有人认为过敏性鼻炎是小毛病,挺一挺就好了。这样不仅不会挺过去,反而会加重过敏性鼻炎的严重性。误区二:治不治疗都一样很多人认为,过敏性鼻炎只在发病时给人带来痛苦,过后,就会和正常人一样,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要慎重。误区三:滴鼻水就能根治很多人认为过敏性鼻炎滴点鼻水就好了。结果,时间一长,不但没有治好病,还因为使用滴鼻液时间过长,导致药物性鼻炎发作。正是:旧病未除,新病又起,雪上加霜。误区四:打喷嚏就是感冒过敏性鼻炎发病,一个明显的症状就是连续打喷嚏,流鼻涕。很多人一见到这种症状,就以为是感冒了。认为吃点感冒药、打点抗炎针就好了。结果,不但治不好,还误了病情。
入秋后提防过敏性鼻炎
入秋以来,很多人都被过敏性鼻炎所困扰。医生介绍,主要原因是因为秋季天气多变,忽冷忽热,再加上空气干燥,空气中漂浮的各种过敏源很容易进入人的鼻腔,再加上经过一个苦夏,免疫力降低,所以一不小心过敏性鼻炎就会发生。
感冒常由病菌感染所致,所以时常会伴有喉咙痛、咳嗽等症状,而过敏性鼻炎与感冒相比明显的区别就是,阵发性打喷嚏,甚至连打十几个,还伴有鼻子、眼睛发痒,同时大量清水鼻涕会“倾泻”而下,但是一般不会出现全身不适的情况。
过敏性鼻炎是“小毛病,大危害”,由于初期症状轻微,打喷嚏、流鼻涕与感冒相似,很容易被人们忽视。很多患者误认为是感冒,就随便吃些抗生素。
很多人分不清感冒和鼻炎,都认为是感冒,就吃点感冒药和消炎药,一般感冒药都有点抗敏成分,虽然开始时会对鼻炎的状况有所缓解,但是长期服用感冒药达不到治疗的目的。
专家提醒,过敏性鼻炎要及时治疗。如果不治疗,一遇环境变化,反复发作,会引起许多耳鼻喉疾病,如鼻息肉、睡眠暂停综合征等,严重者还会引发高血压、冠心病。如果患过敏性鼻炎达到3至5年,还有可能引起过敏性咽炎、过敏性气管炎和过敏性哮喘。
过敏鼻炎患者平日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多吃些山药、扁豆、大枣、芝麻、百合、核桃、银耳、羊肉等食物,可以有效抑制过敏性鼻炎的复发。自己配置一小瓶浓度为2%的淡盐水,装入小喷雾瓶里,随时对鼻腔进行喷洗,也可以有效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春季过敏性鼻炎该怎么治疗
每到换季的时候都会因为天气的冷暖不定而患上感冒,换季感冒的同时也会诱发鼻炎,一年四季的感冒对于人来讲,其实没有大惊小怪的必要,但是发生在春季的感冒却跟其它季节不同,春季感冒与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有这很大的联系,感冒又称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干、咽痛、声音沙哑或咳嗽、咳痰等,感冒的表现跟鼻炎症状非常相似,这样就会造成成很大的误区,只治疗感冒而忽略了鼻炎。过敏性鼻炎是因为空气中的粉尘引起的。
专家讲解说:过敏性鼻炎是由于一种抗原侵入体内,引起抗原抗体反应的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眼是属于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引起疾病的致敏源主要是源于粉尘、尘螨、真菌、动物的毛发、还有棉絮等这些都是致病的因素。
怎么应对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夏秋季节交替,早晚温差的加大。秋季干燥,不仅风中花粉等过敏原满天飞,一些细菌、病毒、尘螨、灰尘等过敏物质也会大量云集起来,过于干燥或潮湿时,都会导致过敏原的堆积,所以此时过敏性鼻炎发病率极高。
通过鼻腔检查,鼻炎的患者主要表现为鼻腔黏膜发白、肿胀、“水汪汪”的,血液内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进一步进行过敏原检测后,可发现对一或多种过敏原过敏。
因为秋季过敏性鼻炎的最主要原因是对植物的花粉过敏,所以,这病又称花粉症。这些花粉大小不一,有的肉眼可以看到,有的看不到,它们很轻,可借风力飘浮到很远的地方。当这些花粉吸入鼻内,就可能会引起鼻塞、清涕、喷嚏等一系列不适症状。
频发“感冒” 可能是鼻炎
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很多症状与感冒都很相似,如果不是仔细问诊,很容易被误诊。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四大症状与感冒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因此,不少过敏性鼻炎患者通常误认为是感冒,仅服用简单的感冒药物自己进行治疗,结果延误了正确的诊断治疗时机。
小孩子得了鼻炎长大了会好吗
1儿童得了鼻炎,要看是什么类型的鼻炎,有过敏性鼻炎,急性和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是根据季节性发生的尤其是夏季,过敏性鼻炎最爱在夏季发生。而且服用了药物也会有季节性的特点,所以长大了也未必能好。
2造成鼻炎的原因很多,如果是急性鼻炎,用药物治疗后就会很快好起来的。所以长大了也就自然的恢复了。但是也要注意平时的生活习惯等,否则再复发也是不一定的。所以急性鼻炎,要特别注意。
3慢性鼻炎是不爱恢复的疾病。病人得了这种鼻炎,及时吃完治疗是会控制病情的。但是要完全恢复,需要去医院做全方面的检查和治疗。同时也要保证不要有慢性鼻炎的隐患。所以长大了也未必能痊愈。
鼻子痒到底是感冒还是过敏
秋冬交替、日夜温差变大,相信没人比“鼻子气象站”——过敏性鼻炎患者更先察觉到目前季节的变换,目前早晚温差变化大,过敏性鼻炎、感冒都属于高发疾病。如果一早起床就打喷嚏、流鼻水,且常常觉得鼻子痒、眼睛痒,需靠嘴巴才能呼吸,到底是感冒还是过敏?
感冒症状往往是暴露、接触到病毒数天后才出现;
敏性鼻炎是几乎接触到过敏原后立即发作。譬如每次打扫房间,灰尘一扬起就打喷嚏、流鼻水,这表示可能患过敏性鼻炎。
感冒症状通常是逐一出现,常以喉咙痛开始,接着打喷嚏,后来才流鼻水,且较不易引起眼睛及喉咙发痒。
典型的过敏性鼻炎症状是全部一起来,打喷嚏、流清鼻水、鼻子痒、鼻塞等等,避免过敏原后即可缓解,且病人常有病史可循。
若症状持续时间超过7~10天,就可能不是感冒。
婴儿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大家并不陌生。很多成年人也都有过敏性鼻炎的症状。除成人外,婴儿也会出现过敏性鼻炎的症状。那么,婴儿过敏性鼻炎是什么呢?
婴儿过敏性鼻炎分为常年过敏性鼻炎和季节过敏性鼻炎。所谓常年过敏性鼻炎,就是指婴儿常年性的无规律的鼻炎,一年四季都可能犯病,不管是空气灰尘还是化妆品或者花儿都有可能发病。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话主要指的是在每年七月到九月这段时间发生鼻炎,一般都是因为花粉之类的造成。婴儿过敏性鼻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宝宝们不断地咳嗽打喷嚏,还有流鼻涕,很多妈妈都误以为是宝宝感冒发烧了,其实不然,是宝宝鼻炎犯了。除此之外,婴儿的皮肤非常娇嫩,鼻炎甚至有可能引起耳根发痒或者眼睛发痒的症状。
如果妈妈们分不清是鼻炎还是感冒发烧,可以摸摸宝宝的额头看是否发烫,身体有没有发热,如果都没有的话,那么就是婴儿过敏性鼻炎。这时最好直接送医治疗,通过医生的诊断找出过敏源是什么,这才是解决婴儿过敏性鼻炎的根本手段,没有了过敏源,宝宝才不会引发鼻炎而感到不适。
春季过敏性鼻炎怎么办
他们鼻痒、流鼻涕、打喷嚏,自己难受的同时,也使得工作无法专心投入,外出游玩也是扫兴而归,在与朋友、同事交流时徒增了不少尴尬。可以说过敏性鼻炎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每年3—5月,我院耳鼻喉科有将近1/3的病人是来看过敏性鼻炎的。但在诊断过程中,我发现病人普遍对它存有认识误区。
治不治无所谓。在很多人看来,过敏性鼻炎只不过是发作时有点痛苦而已,过后仍和健康人一样,治不治无所谓。事实上,过敏性鼻炎若不及时治疗,有可能诱发鼻窦炎、鼻息肉,长期治疗不当,还会导致中耳炎、嗅觉丧失,甚至诱发哮喘。
把过敏性鼻炎当感冒。有些人在春秋季出现鼻痒、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症状时,误以为是换季穿衣、饮食不当引发的“顽固性感冒”或“热伤风”,加上觉得去医院看病麻烦,于是常自行服用感冒药物,结果导致用药不当,病程延误,并出现并发症。
滥用滴鼻剂。有些患者因长期鼻塞,单纯应用滴鼻剂(局部减充血剂)治疗,而且应用比较随意,一天累计可达5—10次。由于这类滴鼻剂通常具有较强的血管扩张反跳作用,是引起药物性鼻炎最常见的原因,因此疗程不宜超过一周,每日滴鼻次数不能超过三次。
过早停药。许多患者只在犯病时用药,症状稍一缓解就停药,导致过敏性鼻炎时好时坏,甚至愈来愈严重。
知道了春季过敏性鼻炎怎么办,建议应在耳鼻喉医生的指导下减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