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风湿热应该如何预防

小儿风湿热应该如何预防

预防风湿热初次发作不易办到,只有对确诊为链球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早期青霉素治疗。风湿热患者在发生链球菌感染后易致复发,风湿热第一次发作后头3年内的复发率大约为75%,每次复发加重心脏损害,故防止链球菌感染对预防风湿热复发十分重要。防止链球菌感染流行是预防风湿热的重要环节,措施包括:

(1)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如果发生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则风湿热复发的危险性很大,不管有无明显的症状,均可引起复发,即使积极治疗有症状的感染,预防还可能失败;

(2)已患风湿热者,

应积极预防链球菌感染,一般以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进行预防,青霉素过敏者可以磺胺嘧啶或磺胺甲噁唑作为预防用药,但应慎防粒细胞缺乏症;

(3)积极彻底治疗猩红热、

急性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和淋巴结炎等急性链球菌感染。治疗链球菌感染应在确定链球菌感染之后立即开始:

方案一,肌注苄星青霉素G,体重25kg者则用120万单位,肌注1次;

方案二:或肌注青霉素40万单位,每日2次,共注10天;

方案三:如对青霉素过敏,可用红霉素30mg/kg/d,每日不超过1g,共用10天;

(4)慢性扁桃体炎常有急性发作者,

一般指每年发作2次或2次以上,应在风湿热活动停止后手术摘除扁桃体。手术前1d及术后2—36用青霉素预防感染。

小儿风湿热食疗的几点作用

小儿风湿热的食疗对治疗来说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的。病情程度不同的患者都可以运用饮食治疗来调理身体。 小儿风湿热食疗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小儿风湿热食疗1、不要饮食过饱。有风湿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者,要少食多餐,避免饱食,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力衰竭加重。

小儿风湿热食疗2、不要吃发物。发物(如猪头肉、公鸡、母猪肉、韭菜等)能使愈后的疾病复发,或使病情加重。同时,也不宜吸烟。

小儿风湿热食疗3、不要吃辛辣、油腻食物。辛辣食物(如姜、辣椒、葱、蒜、酒等)及油腻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等)易助火生热,会加重病情,不利于本病的恢复。

小儿风湿热食疗4、不要吃温补食物。温补食物(如马肉、羊肉、狗肉、驴肉、鹿肉等)易化燥伤阴,促使病情发展。

小儿风湿热食疗5、不要缺乏营养。病人由于发热、进食少甚至恶心呕吐,使各种营养物质消耗多而摄入少。这样,就会使机体抵抗力更弱。若不注意营养,就更消瘦,就会使抵抗力进一步减弱,外邪易乘虚而入,从而加重病情。

通过上诉小编对小儿风湿热的饮食的介绍,我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时希望对小儿风湿热的治疗有所帮助。

小儿风湿热护理

1.心肌炎的护理

①病情观察:注意心率、心律及心音,有无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多汗、气急等心力衰竭表现。详细记录,及时处理。

②绝对卧床休息,无心脏炎者2周,有心脏炎时轻者4周,重者6~12周,伴心力衰竭者待心功能恢复后再卧床3~4周,血沉接近正常时方可逐渐下床活动,活动量应根据心率心音、呼吸。有无疲劳而调节。一般恢复至正常活动量所需时间是,无心脏受累者1个月,轻度心脏受累者2~3月,严重心脏炎伴心力衰竭者6个月。

③加强饮食护理,给予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食品,有心力衰竭者适当地限制盐和水,少量多餐,详细记录出入水量,并保持大便通畅。

④遵医嘱用泼尼松抗风湿治疗,有心力衰竭者加用洋地黄制剂,同时配合吸氧、利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

⑤作好一切生活护理。

2.关节炎的护理 关节痛时,可令其保持舒适的体位,避免痛肢受压,移动肢体时动作轻柔。做好皮肤护理。

小儿风湿热的危害

小儿风湿热是容易反复发作的全身性的疾病,在儿科疾病当中也很常见。它可以侵犯到心脏、关节、皮肤、血管等,对小儿造成的危害大。小儿风湿热的危害有哪些?

小儿风湿热可导致心力衰竭、风湿性心瓣膜病等并发症发生。

1.心力衰竭 急性风湿热引起的心力衰竭往往由急性风湿性心脏炎所致,尤其在年龄较小的患者,病情凶险。

2.风湿性心瓣膜病 75%~80%的风湿热并发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炎的心内膜炎主要累及心脏瓣膜,发炎的瓣膜充血、肿胀及增厚,表面出现小的赘生物,形成瓣口关闭不全,在瓣叶闭合处纤维蛋白沉着可使瓣叶发生粘连;瓣叶的改变加上腱索和乳头肌的粘连和缩短,使心瓣膜变形,产生瓣口的狭窄和关闭不全,形成风湿性心瓣膜病。

小儿风湿热对小儿造成的危害很大,为了降低其发病率,平时应当做好预防。对风湿热的预防, 加强小儿体质锻炼,提高抗病能力,尤其是对于小儿出现扁桃体炎或咽喉炎等要及时的治疗。

小儿风湿热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小儿风湿热治疗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如何预防小儿风湿热呢?预防小儿风湿热的措施包含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详细介绍:

预防风湿热初次发作不易办到,只有对确诊为链球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早期青霉素治疗。风湿热患者在发生链球菌感染后易致复发,风湿热第一次发作后头 3年内的复发率大约为75%,每次复发加重心脏损害,故防止链球菌感染对预防风湿热复发十分重要。防止链球菌感染流行是预防风湿热的重要环节,措施包括:

(1)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如果发生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则风湿热复发的危险性很大,不管有无明显的症状,均可引起复发,即使积极治疗有症状的感染,预防还可能失败;

(2)已患风湿热者,应积极预防链球菌感染,一般以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进行预防,青霉素过敏者可以磺胺嘧啶或磺胺甲噁唑作为预防用药,但应慎防粒细胞缺乏症;

(3)积极彻底治疗猩红热、急性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和淋巴结炎等急性链球菌感染。治疗链球菌感染应在确定链球菌感染之后立即开始:

方案一,肌注苄星青霉素g,体重25kg者则用120万单位,肌注1次;

方案二:或肌注青霉素40万单位,每日2次,共注10天;

方案三:如对青霉素过敏,可用红霉素30mg/kg/d,每日不超过1g,共用10天;

(4)慢性扁桃体炎常有急性发作者,一般指每年发作2次或2次以上,应在风湿热活动停止后手术摘除扁桃体。手术前1d及术后2—36用青霉素预防感染。

通过上述内容介绍了解了小儿风湿热治疗前的注意事项,预防小儿风湿热的各种措施,希望上述内容介绍能给有孩子的家庭带来帮助。

小儿风湿热病因

病因与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一般均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上呼吸道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密切关节,可能是链球菌感染的合并症。其根据为:

①在发病前1 ~3周常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峡炎、扁桃体炎或猩红热的历史。

②大多数风湿热患者的咽培养有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生长或血清中抗链球菌抗体显著升高,如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等。

③链球菌感染流行后风湿热的发病率增高。

④应用青霉素治疗和预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可防止风湿热的复发,甚至减少首次发病。蛤是风湿热发病后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并不影响其病程,而且风湿热的发病不是在链球菌感染的当时而是感染后1~3周。

因此,目前大都认为风湿热的发病是由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链球菌细胞成分及其菌外产物具有高度抗原性及特异性。人体感染链球菌后产生特异性抗体。这些抗体和抗原物质在结缔组织内导致退变和溶解。凡链球菌感染后抗体产生较多的,发生风湿热的机会也越多。风湿热患者的ASO或其它链球菌抗体滴定度较一般无并发症的链球菌感染患者为多,这也支持免疫反应为发病机理的看法。

应该如何预防小儿风湿热复发

风湿热是儿科常见的疾病,是全身性结缔组织的非脓性炎症,主要侵犯心脏和关节,还可累及脑、皮肤、浆膜、血管等部分,以心脏损害最为常见,风湿热反复发作可使2/3的患儿遗留慢性心脏瓣膜病,该病容易复发,预防方法如下:

尽早治疗链球菌感染

患者应该及时诊断和治疗链球菌感染,常用青霉素可预防链球菌感染,必要时可延长治疗时间。

每年冬季肌肉注射长效青霉素

小儿风湿热复发多发生在首次发作后3年内,所以初发3年内至12岁前预防最为重要。可在每年冬季和猩红热流行期用长效青霉素12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月1次。

扁桃体发炎患者可行扁桃体切除术

扁桃体的大小不影响风湿热的复发,但是扁桃体发炎之后可能使风湿热复发机会增加,可行扁桃体切除手术,此外有慢性鼻炎、鼻窦炎、龋齿等患者,也应该给予及时治疗。

Tips:上呼吸道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猩红热、咽炎是小儿风湿热的诱因,所以预防小儿风湿热复发必须加以重视,以防诱发小儿风湿热,儿童应避免到公共场所活,以防感染。

风湿热的护理措施

一、休息

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直至临床症状消失、血沉正常方可逐渐起床活动,无心脏受累者可限制活动1个月。心脏受累或有心力衰竭者,则应限制活动5-6个月。

二、控制感染

主要治疗链球菌的感染,特别是咽部感染,每日可用青霉素80-169万单位肌肉注射,一般用4-6周。红霉素也有疗效。

三、抗风湿药物的应用

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首选药物是水杨酸类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上面的这些就是小编给网友们介绍的关于小儿风湿热的护理措施,大家一定要牢记,将这些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就能有效的阻止小儿风湿热反复发作,就能彻底的原理小儿风湿热。

相信看到这里,网友们对于小儿风湿热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下面小编就给网友们介绍一些针对预防小儿风湿热的方法,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将这些方法运用进去,做好预防共必不可少。

小儿风湿热皮肤病应该如何治疗

风湿热的常见症状为精神不振、疲倦、食欲减退、面色苍白、多汗、鼻出血、发热等等。临床上一般认为本病与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有关:一,A族β溶血性链球菌致病的抗原性;二,易感组织器官的特性;三,宿主易感性。

若是已经患上此病,应入院治疗,积极配合医生,主要是抗生素类药物的对症治疗。另外,在饮食上应给患儿食用易消化、富有蛋白质、糖类以及维生素C的食物,应少食多餐,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儿应适当限制盐、水的摄入。

慢性心瓣膜病是小儿风湿热反复发作所导致的,在临床上若是表现为活动性的需要给予抗风湿药物,而对于无风湿活动临床表现者,治疗时要控制患儿的活动量,用洋地黄长期治疗,扁桃体摘除等。

1、要加强儿童体质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2、小儿风湿热要怎么预防?注意防寒防湿,避免着凉。

3、孩子发生咽喉炎或扁桃体炎时,应立即治疗,如能在24小时内开始治疗,则可避免风湿热发作。

4、对于患有慢性扁桃体炎或每年有两次以上的急性发作史者,可考虑在风湿活动停止时进行病灶切除术。

5、预防儿童风湿热的关键在于积极防止和控制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要搞好环境卫生,使居室空气清新通畅,防止细菌生长。

6、应尽可能避免儿童与链球菌疾病患者或带菌者接触,对链球菌感染的咽炎病人,用青霉素治疗可明显减少风湿热的发生。

小儿风湿热预防

风湿热的预防可分为初次发作和复发的预防两种,A组溶血性链球菌初次感染后,风湿热的发病率约1‰,而早期发现链球菌比较困难,故预防风湿热初次发作不易办到,只有对确诊为链球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早期青霉素治疗,风湿热患者在发生链球菌感染后易致复发,风湿热第一次发作后头3年内的复发率大约为75%,每次复发加重心脏损害,故防止链球菌感染对预防风湿热复发十分重要,预防的方法如下述。

1.初次发作的预防

上呼吸道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猩红热,扁桃体炎,咽炎是风湿热的诱因,故预防初次风湿热发作必须予以重视,并给予适当的治疗,由于A组病毒所致的临床表现也可由其他细菌引起,有必要在没有经过治疗之前作好咽培养,此时,几乎全部可得A组链球菌生长阳性结果,如第一次咽培养阴性,而临床上仍怀疑为链球菌感染时,应再做第二次咽培养。

为了达到预防初次风湿热发作的目的,治疗链球菌感染应在确定链球菌感染之后立即开始:

①肌注苄星青霉素G,体重25kg者则用120万单位,肌注1次。

②或肌注青霉素40万单位,每日2次,共注10天。

③如对青霉素过敏,可用红霉素30mg/kg/d,每日不超过1g,共用10天,磺胺类药仅对预防复发有效,不用于治疗链球菌感染。

2.复发的预防

患风湿热者,如果发生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则风湿热复发的危险性很大,不管有无明显的症状,均可引起复发,即使积极治疗有症状的感染,预防还可能失败,因此,预防风湿热复发能否成功,取决胜于持续的预防措施,而不是单靠对急性链球菌咽炎急性发作时的治疗,故对有过风湿热,患过舞蹈症,风湿性心脏炎者均应给予长时间的持续性预防措施。

小儿风湿热治疗注意事项

预防风湿热初次发作不易办到,只有对确诊为链球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早期青霉素治疗。风湿热患者在发生链球菌感染后易致复发,风湿热第一次发作后头3年内的复发率大约为75%,每次复发加重心脏损害,故防止链球菌感染对预防风湿热复发十分重要。防止链球菌感染流行是预防风湿热的重要环节,措施包括:

(1)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如果发生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则风湿热复发的危险性很大,不管有无明显的症状,均可引起复发,即使积极治疗有症状的感染,预防还可能失败;

(2)已患风湿热者,应积极预防链球菌感染,一般以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进行预防,青霉素过敏者可以磺胺嘧啶或磺胺甲噁唑作为预防用药,但应慎防粒细胞缺乏症;

(3)积极彻底治疗猩红热、急性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和淋巴结炎等急性链球菌感染。治疗链球菌感染应在确定链球菌感染之后立即开始:

方案一,肌注苄星青霉素G,体重25kg者则用120万单位,肌注1次;

方案二:或肌注青霉素40万单位,每日2次,共注10天;

方案三:如对青霉素过敏,可用红霉素30mg/kg/d,每日不超过1g,共用10天;

(4)慢性扁桃体炎常有急性发作者,一般指每年发作2次或2次以上,应在风湿热活动停止后手术摘除扁桃体。手术前1d及术后2—36用青霉素预防感染。

通过上述内容介绍了解了小儿风湿热治疗前的注意事项,预防小儿风湿热的各种措施,希望上述内容介绍能给有孩子的家庭带来帮助。

小儿风湿病的症状有以下几点

(一)、一般症状

患儿精神不振、疲倦、食欲减退,面色苍白、多汗、鼻出血。有时可有腹痛,其甚者可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发热一般都不太高且热型多不规则,少数可见短期高热,大多数为长期持续怀低热,持续约3~4周。

(二)、心脏症状

根据病理学的统计,几乎所有病例的心脏均有不同程度的受累。而在小儿小儿风湿热则心脏病变尤为突出,心肌、心肌膜及心包均可受到损害,称为风湿性心脏炎或全心炎,为小儿小儿风湿热的最重要表现。

从北京儿童医院小儿风湿热住院患儿临床分析可见73.2%的病例都有心脏炎的临床表现。严重心脏炎可后遗风湿性心瓣膜病。现按急性风湿性心脏炎及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分叙

目前医学上面,对于小儿风湿病的治疗是以早发现早治疗为原则的,同时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治疗方法,最小程度地较少小儿的痛苦。除了医生的治疗,我们做家长的在孩子生病期间更要24小时不离开,以防突发情况的发生。

小儿风湿热是小儿常见病,此病危害严重,易累及心脏,整个儿童期的风湿热70%以上可有心脏炎,年龄越小,心脏炎发生率越高,因此生活中家长朋友,应该多了解小儿风湿热的护理及预防措施。

风湿热 - 预后

急性风湿热的预后好坏取决于风湿热的表现类型,复发次数多少,病程演变快慢及长短,与脏器受累多少有关。一般说来,复发次数越多,预后越差;发生高热,并发肺炎、胸膜炎、肾炎或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者,预后不良。急性风湿热的初发中有50%~75%(平均65%)心脏受累,年龄越小心脏受累的机会越多,越易发生复发;心脏受累者预后比心脏未受累者明显较差;全心炎比心脏炎预后差,尤其发生心力衰竭或肺水肿者预后更差。

在初次急性风湿热中有35%左右未明显累及心脏,但以后的20年中仍有44%左右发生二尖瓣狭窄,形成风湿性心脏病。首次急性风湿热经过治疗后15年内未有风湿复发者,以后的发生率甚低,预后较好。但遗留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者机体处在致敏状态,风湿活动比较容易,尤其年龄越小的患者越容易风湿复发,复发的次数越多,病情发展越快。

急性风湿热的整个过程中有75%~80%并发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年龄越小(尤其25岁以下)越易风湿活动。风湿活动多为亚临床型,常无明显风湿热特征表现,可能惟一的临床表现为心脏进行性扩大及反复心力衰竭。风湿活动机会多少和是否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咽炎)、体力过度、营养不良、未及时用药防治有关。

小儿风湿热中医治疗方法

小儿风湿热中医治疗方法,小儿风湿热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呢?如何治疗小儿风湿热呢?中医治疗风湿热效果好,没有副作用,减少宝宝痛苦。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要咨询医师遵医嘱用药。

一、中成药

1.湿热痹冲剂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利湿通络功效,适用于湿热阻络之风湿热痹。

用法用量:3~6岁每服1/3袋,6~9岁每服1/2袋,9岁以上每服1袋,每日2~3次。

2.新癀片

功能主治:通络止痛,清热消炎,活血化瘀功效,治疗风湿热之热盛者。用法用量:3~6岁每服1片,6~9岁每服1/2-1片,9岁以上每服2片,每日3次。

3.四妙丸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通筋利痹之功,治疗风湿热属热盛者。

用法用量:3~6岁每服2g,6~9岁每服4g,9岁以上每服6g,每日3次。

4.当归拈痛丸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活血,益气养阴之功效,适用于风湿热痹,经久不愈,耗伤气血之证。

用法用量:3~6岁每服2g,6~9岁每服3g,9岁以上每服6g,每日2次。

二、专方验方

1.独活二秦汤

方剂:独活12g,秦艽10g,秦皮10g,xi莶草10g,青风藤10g,石楠藤10g,鸡血藤12g,忍冬藤15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风湿热关节肿痛者。

2.熏洗方

(1)方剂:宣木瓜10g,秦艽、防风、防己、伸筋草、白芷各6g

功能主治:适于湿热痹痛;

制法:水煎后乘热熏洗四肢关节,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

(2)方剂:南红花10g,羌活15g,透骨草15g,防风15g,桑枝15g,木瓜20g

功能主治:适于关节肿胀疼痛者;

制法:水煎后熏洗患处,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

相关推荐

小儿风湿热饮食禁忌

小儿风湿热饮食禁忌 此型的患者应选用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猪、牛、羊骨头煮汤,及姜、桂皮、木瓜、药酒等。因为酒性辛热,助阳生火,能祛散寒邪,可饮用一些药酒类的酒剂。对于一些不会饮酒的病人,可以稀释或加入调料调味后饮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之风热型和湿热型。 风热型主要症状为关节游走性疼痛,发热,咽痛,便秘,小便搜赤,苔厚,舌红,脉数或弦数,血沉也明显增快;而湿热型的病人可出现低热、胸闷、纳差、关节肿痛有积液、舌质红、苔白腻、脉滑数、血沉增快等表现。出现这些症状的病人应该多选用寒凉的饮食,如米仁粥、绿豆、生梨、豆

小儿风湿热幼年类风湿病的治疗

(1)早期诊断,合理治疗,防止病情进展造成心脏发生不可恢复的改变。 (2)根据病情轻重,选用合理的抗风湿药物使危重病儿避免死亡,对一般病变能及时控制症状,减少患儿痛苦。 (3)控制及预防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防止疾病复发。 (4)小儿风湿热为一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的疾病,在反复及长期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的发生,故应权衡利弊合理使用。

小儿风湿热会引发什么疾病

1.心力衰竭 急性风湿热引起的心力衰竭往往由急性风湿性心脏炎所致,尤其在年龄较小的患者,病情凶险。 2.风湿性心瓣膜病 75%~80%的风湿热并发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炎的心内膜炎主要累及心脏瓣膜,发炎的瓣膜充血、肿胀及增厚,表面出现小的赘生物,形成瓣口关闭不全,在瓣叶闭合处纤维蛋白沉着可使瓣叶发生粘连;瓣叶的改变加上腱索和乳头肌的粘连和缩短,使心瓣膜变形,产生瓣口的狭窄和关闭不全,形成风湿性心瓣膜病。

警惕小儿风湿热会累及心脏

风湿热是小儿时期结缔组织的非化脓性疾病,常累及血管、皮肤、浆膜、脑、心脏及关节等,特别是诱发心肌炎后可留有永久性的瓣膜病变,临床易反复发作,对小儿危害极大,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小儿风湿热初起常表现不规则发热、面色苍白、精神不振、腹痛、多汗,继而出现游走性的大关节肿痛,活动受限,躯干、四肢处可见红色斑疹,呈不规则环状,高出皮肤,称环形红斑。在肘、腕、膝、踝关节的伸面可出现皮下小结。 多数专家认为,病儿在患病前的1-4周内曾有咽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等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病史。感染的细菌不直接

小儿风湿热的偏方

狗皮膏 功能祛风散寒除湿,舒筋活络止痛.使用时将膏药加温软化后,贴于患处.与其功用类似的还有万灵筋骨膏、追风膏、老鹳草膏等,亦可选用. 海桐皮、桂枝、海风藤、路路通、宽筋藤、两面针各30g,水煎,每日1次,每次20分钟,连续使用1个月. 伤湿止痛膏 功能驱风散寒,除湿通络,活血止痛.使用时先将皮肤用温水清洗擦干,贴于患处,用手掌将膏药按摩,使其粘在皮肤上.凡对橡皮膏过敏,皮肤糜烂有渗液者及外伤合并化脓者,不宜贴用.与其功用类似的还有麝香虎骨膏、青海麝香膏、关节止痛膏等.临床可任选一种使用. 对于治疗小儿风

小儿风湿热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1、链球菌感染和免疫反应学说: 风湿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但目前公认风湿热是由于A组β型链球菌咽部感染后,产生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根据为: (1)在发病前1~3周常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峡炎、扁桃体炎或猩红热的历史。 (2)大多数风湿热患者的咽培养有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生长或血清中抗链球菌抗体显著升高,如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等。 (3)链球菌感染流行后风湿热的发病率增高。 (4)应用青霉素治疗和预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可防止风湿热的复发,甚至减少首次发病。蛤是风湿热发病后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

小儿风湿热是什么引起的

造成小儿风湿热的原因有什么?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个与环境、细胞、病毒、遗传、性激素及神经精神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 1、细菌因素:实验研究表明A组链球菌及菌壁有肽聚糖(peptidoglycan)可能为RA发病的一个持续的刺激原,A组链球菌长期存在于体内成为持续的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发生免疫病理损伤而致病。支原体所制造的关节炎动物模型与人的RA相似,但不产生人的RA所特有的类风湿因子(RF)。在RA病人的关节液和滑膜组织中从未发现过细菌或菌体抗原物质,提示细菌可能与R

小儿发热预防

谨防环境因素造成宝宝发热 环境和人为因素也会引起小儿发烧,如寒冷冬季门窗禁闭,室温过高,加之小儿穿着过多或被褥过厚,常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这种情况下立即减少衣物或少盖被子,多饮水,1—2小时后体温就可恢复正常。——三分寒 因此,提醒爱子心切的爸妈,小儿发烧时不要惊慌失措,急急忙忙地吃药、打针,一味的要求医师退烧,而是应沉着冷静地观察病情,准确的找出引起发烧的真正原因。 警惕季节变换为宝宝增减衣物 每当季节变换或是寒流来袭,许多宝宝开始出现发烧、咳嗽、流鼻水等感冒症状,在此时间内要及时为宝宝增添衣物,做好

小儿风湿热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反映近期内链球菌感染及相关免疫的试验 (1)抗链球菌溶血素“O”(antistreptolysin O,ASO)测定:一般认为ASO滴度>500U才有价值,但也有人认为成人>250U、5岁以上儿童>333U,应考虑其滴度增高。目前认为一次试验结果对诊断意义不大,若多次试验(最好每2周1次)结果逐渐增高,则对风湿热和风湿活动诊断价值较大。如抗体长期恒定在高单位,多为非活动期;若由高单位逐渐下降,则为疾病缓解期。发病早期用过抗生素或激素者,ASO可不增高。此外,患某些肝炎、肾炎、肾病综合征及多发性骨髓炎时

小儿风湿热危害大做好预防可避免

儿童风湿热症状 风湿热发作前1-3周可有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有发热、咽痛、周身关节酸痛、乏力等表现,之后1-3周为临床无症状的静止期。静止期过后病人再次出现发热、咽痛、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由于个别儿童发热不明显,而以局部关节肿后为主,容易误诊为骨科疾病。大约1/3以上的儿童患有各种皮疹,如环形红斑、结节性红斑、多形红斑及皮下结节等。有的儿童还可表现为不协调、不自主、无目的性、木偶戏状的肌肉动作,临床称之为舞蹈病。在风湿热过程中,儿童可有心率增快、心脏增大、心音改变,出现心脏杂音及心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