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焦虑症的病理学

焦虑症的病理学

第一,躯体疾病或者生物功能障碍虽然不会是引起焦虑症的唯一原因,但是,在某些罕见的情况下,病人的焦虑症状可以由躯体因素而引发,比如,甲状腺亢进、肾上腺肿瘤。而且,许多研究者试图发现,是不是焦虑症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某些神经递质,是引发焦虑症的罪魁祸首。很多研究集中在两个神经递质上: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很多研究发现病人处于焦虑状态时,他们大脑内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的水平急剧变化,但是,我们并不很清楚这些变化是焦虑症状的原因还是结果。

第二,认知过程,或者是你的思维,在焦虑症状的形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抑郁症病人比一般人更倾向于把模棱两可的、甚至是良性的事件解释成危机的先兆,更倾向于认为坏事情会落到他们头上,更倾向于认为失败在等待着他们,更倾向于低估自己对消极事件的控制能力。

第三,我们发现,在有应激事件发生的情况下,更有可能出现焦虑症。

对焦虑症的起因,不同学派的研究者有不同的意见,虽然这些意见并不一定是相互冲突的,而是互补的。

哪些原因可以导致焦虑症

1、遗传基因:焦虑症跟家族病史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显示,在同卵双胞胎中,如果1人得病,另1人罹病机率只有50%。父母其中1人得焦虑症,子女得病机率为25%;若双亲都是焦虑症病人,子女罹病率提高至50~75%。研究发现有家族遗传焦虑症病史的患者,其第11对染色体发生异常。

2、环境诱因:在众多诱发焦虑症的原因中最大因素就是环境。令人感到有压力的生活事件及失落感都有可能诱发焦虑症,比方说丧偶(尤其老年丧偶,几乎八、九成的人会得病)、离婚、丢掉工作、财务危机、失去健康等。

3、疾病因素:罹患慢性疾病得焦虑症的机率较高。甲状腺机能亢进,即使是轻微的情况,也会患上焦虑症。焦虑症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前兆,如胰脏癌、脑瘤、帕金森症、阿兹海默症等。若干研究显示,焦虑症与心脏病有关连,多达一半的心脏病患者会得焦虑症,患焦虑症的男性得心脏病的机率比一般人高3倍。

4、药物因素:对一些人而言,长期使用某些物(如一些高血压、治疗关节炎或帕金森症的)会造成焦虑症状。所以,药物也可能是导致焦虑症的原因之一。

5、个性:一些个性上的特质,如自卑、过于依赖别人、自责、悲观、容易被压力击垮等,都会使你较易患上焦虑症。

6、饮食:有时候,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饮食不规律也可以成为诱发焦虑症的原因

7、抽烟、酗酒与滥用物:酒精、尼古丁实际上会引发焦虑症及焦虑症。约有30%的严重焦虑症患者酗酒与滥用物。此外,焦虑症患者对尼古丁上瘾的机率比正常人高2倍。

焦虑症的原因

1 疾病因素

罹患慢性疾病得焦虑症的机率较高。甲状腺机能亢进,即使是轻微的情况,也会患上焦虑症。焦虑症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前兆,如胰脏癌、脑瘤、帕金森症、阿兹海默症等。若干研究显示,焦虑症与心脏病有关连,多达一半的心脏病患者会得焦虑症,患焦虑症的男性得心脏病的机率比一般人高3倍。

2 遗传基因

焦虑症跟家族病史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显示,在同卵双胞胎中,如果1人得病,另1人罹病机率只有50%。父母其中1人得焦虑症,子女得病机率为25%;若双亲都是焦虑症病人,子女罹病率提高至50~75%。研究发现有家族遗传焦虑症病史的患者,其第11对染色体发生异常。

3 环境诱因

众多诱发焦虑症的原因中最大因素就是环境。令人感到有压力的生活事件及失落感都有可能诱发焦虑症,比方说丧偶(尤其老年丧偶,几乎八、九成的人会得病)、离婚、丢掉工作、财务危机、失去健康等。

4 药物因素

对一些人而言,长期使用某些物(如一些高血压、治疗关节炎或帕金森症的)会造成焦虑症状。所以,药物也可能是导致焦虑症的原因之一。

5 个性

一些个性上的特质,如自卑、过于依赖别人、自责、悲观、容易被压力击垮等,都会使你较易患上焦虑症。

6 饮食

有时候,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饮食不规律也可以成为诱发焦虑症的原因,例如缺乏叶酸(folate)与维他命b-12可能引起焦虑症状。

7 抽烟、酗酒与滥用物

过去,研究人员认为焦虑症患者借助酒精、尼古丁与物来抒解焦虑症的低潮。但新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这些东西实际上会引发焦虑症及焦虑症。约有30%的严重焦虑症患者酗酒与滥用物。此外,焦虑症患者对尼古丁上瘾的机率比正常人高2倍。

心理社交恐惧症和焦虑症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焦虑症与正常焦虑情绪反应不同:第一,它是无缘无故的、没有明确对象和内容的焦急、紧张和恐惧;第二,它是指向未来,似乎某些威胁即将来临,但是病人自己说不出究竟存在何种威胁或危险;第三,它持续时间很长,如不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几周、几月甚至数年迁延难愈。最后焦虑症除了呈现持续性或发作性惊恐状态外,同时伴多种躯体症状。

简而言之,病理性焦虑是一种无根据的惊慌和紧张,心理上体验为泛化的、无固定目标的担心惊恐,生理上伴有警觉增高的躯体症状。

不光只有单纯的焦虑症才有这些症状,一些精神病症也可能产生焦虑症状,如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等精神疾患。这类疾病的焦虑症状只是其症状之一,这类焦虑症状在临床上的症状和精神病学上与单纯的焦虑症没有本质的区别,在治疗上也许比单纯的焦虑症要复杂,因为在治疗其焦虑症状的同时,还要治疗此类患者的其他症状,所以,在此需要与单纯的焦虑症有所区分。

焦虑症即通常所称的焦虑状态,全称为焦虑性神经官能症。

焦虑症是一种具有持久性焦虑、恐惧、紧张情绪和植物神经活动障碍的脑机能失调,常伴有运动性不安和躯体不适感。发病于青壮年期,男女两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又名社交焦虑症,是恐怖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恐怖症病人的一半左右。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有些患者对参加聚会、打电话、到商店购物、或询问权威人士都感到困难。在心理学上被诊断为社交焦虑失协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 , SAD),是焦虑症的一种。

诱发焦虑症的原因是什么

1、遗传基因:焦虑症跟家族病史有密切的关系。在同卵双胞胎中,如果1人得病,另1人罹病机率只有50%。父母其中1人得焦虑症,子女得病机率为25%;若双亲都是焦虑症病人,子女罹病率提高至50~75%。研究发现有家族遗传焦虑症病史的患者,其第11对染色体发生异常。

2、环境诱因:在众多诱发焦虑症的原因中最大因素就是环境。令人感到有压力的生活事件及失落感都有可能诱发焦虑症,比方说丧偶(尤其老年丧偶,几乎八、九成的人会得病)、离婚、丢掉工作、财务危机、失去健康等。

3、疾病因素:罹患慢性疾病得焦虑症的机率较高。甲状腺机能亢进,即使是轻微的情况,也会患上焦虑症。焦虑症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前兆,如胰脏癌、脑瘤、帕金森症、阿兹海默症等。若干研究显示,焦虑症与心脏病有关连,多达一半的心脏病患者会得焦虑症,患焦虑症的男性得心脏病的机率比一般人高3倍。

4、药物因素:对一些人而言,长期使用某些物(如一些高血压、治疗关节炎或帕金森症的)会造成焦虑症状。所以,药物也可能是导致焦虑症的原因之一。

5、个性:一些个性上的特质,如自卑、过于依赖别人、自责、悲观、容易被压力击垮等,都会使你较易患上焦虑症。

6、饮食:有时候,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饮食不规律也可以成为诱发焦虑症的原因,例如缺乏叶酸(folate)与维他命B-12可能引起焦虑症状。

7、抽烟、酗酒与滥用物:焦虑症患者借助酒精、尼古丁与物来抒解焦虑症的低潮。但新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这些东西实际上会引发焦虑症及焦虑症。约有30%的严重焦虑症患者酗酒与滥用物。此外,焦虑症患者对尼古丁上瘾的机率比正常人高2倍。

人活一世,不要为过多的小事而烦恼忧虑,拿得起要放得下,懂得自己为自己减压。在平时应该要多了解一下有关焦虑症的知识,特别是焦虑症的危害,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给自己一个警醒。

焦虑症的诱发原因是什么

1、环境诱因:在众多诱发焦虑症的原因中最大因素就是环境。令人感到有压力的生活事件及失落感都有可能诱发焦虑症,比方说丧偶(尤其老年丧偶,几乎八、九成的人会得病)、离婚、丢掉工作、财务危机、失去健康等。药物因素,对一些人而言,长期使用某些物(如一些高血压、治疗关节炎或帕金森症的)会造成焦虑症状。所以,药物也可能是导致焦虑症的原因之一。个性,一些个性上的特质,如自卑、过于依赖别人、自责、悲观、容易被压力击垮等,都会使你较易患上焦虑症。

2、疾病因素:罹患慢性疾病得焦虑症的机率较高。甲状腺机能亢进,即使是轻微的情况,也会患上焦虑症。焦虑症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前兆,如胰脏癌、脑瘤、帕金森症、阿兹海默症等。若干研究显示,焦虑症与心脏病有关连,多达一半的心脏病患者会得焦虑症,患焦虑症的男性得心脏病的机率比一般人高3倍。

3、遗传基因:焦虑症跟家族病史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显示,在同卵双胞胎中,如果1人得病,另1人罹病机率只有50%。父母其中1人得焦虑症,子女得病机率为25%;若双亲都是焦虑症病人,子女罹病率提高至50~75%。研究发现有家族遗传焦虑症病史的患者,其第11对染色体发生异常。

4、饮食:有时候,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饮食不规律也可以成为诱发焦虑症的原因,例如缺乏叶酸(folate)与维他命b-12可能引起焦虑症状。抽烟、酗酒与滥用物,过去,研究人员认为焦虑症患者借助酒精、尼古丁与物来抒解焦虑症的低潮。但新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这些东西实际上会引发焦虑症及焦虑症。约有30%的严重焦虑症患者酗酒与滥用物。此外,焦虑症患者对尼古丁上瘾的机率比正常人高2倍。

得了焦虑症怎么办

抗抑郁剂治疗:

抗抑郁剂对抑郁和焦虑症有效,剂量参照常用抗抑郁药剂量,特点为副作用小,但是起效稍慢。丙咪嗪和阿米替林、多塞平对焦虑症也有较好的疗效,但常有口干、心慌、心电图异常等副作用,其常用剂量75-150mg/天。苯二氮卓类起效快,用于焦虑症早期治疗,原则是早用早停,而抗抑郁药SSRI/SNRS起效慢,药物依赖性小(帕罗西汀、氟伏沙明、短效文拉法辛除外,它们停药要慢,突然停药常常出现撤药反应,导致病情加重),常作为维持治疗。曲唑酮、米氮平同时改善焦虑症、抑郁、尤其对睡眠改善较好。

β-受体阻滞剂治疗:

常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每天30-60毫克分次服用,对抗焦虑有效,尤其焦虑症病人伴心动过速者、气促、手抖、震颤者效果好。哮喘和心衰禁用,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药、易出现低血糖者慎用。个别焦虑症病人可能出现心动过缓,需要及时调整用量。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由医生向焦虑症病人系统讲解该病的医学知识,使焦虑症病人对该病有充分了解,从而能分析自己起病的原因,并寻求对策,消除疑病心理等,减轻焦虑和烦恼,打破恶性循环。并予讲解治疗方法,使焦虑症患者主动配合,充分发挥治疗作用。个别心理治疗是在集体或小组治疗的基础上针对个别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辅导。森田疗法,主张顺应自然,是治疗神经衰弱的有效方法之一。有条件的医院也可以选用。

焦虑的病理性焦虑

临床表现

(一)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的症状特点是自发出现的,反复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急性焦虑发作,伴有明显的濒死感。典型的惊恐发作的临床症状有:

1﹒惊恐发作的精神症状

首次发作常常是突然的、自发的出现。典型的惊恐发作的精神体验有三种表现:

(1)濒死感:常常为惊恐发作的特征症状。患者突然产生胸闷、胸部压迫感、窒息感,不能自主呼吸的恐惧紧张感,甚至感到死亡将至而呼喊,常常不由自主地奔向窗户,推开门窗,让空气进入胸腔。

(2)失去控制感:有的表现为极度的精神紧张,有即将失去控制的焦虑或将变得疯狂的恐惧。

(3)精神崩溃感:部分患者体验到无法控制的精神崩溃的来临。

无论是哪一种体验,有过这种发作的患者都对再次发作有极度的恐惧和焦虑。

2﹒惊恐发作的躯体症状

惊恐发作的躯体症状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症状,临床常见的包括:

循环系统:心跳加快、心悸、心慌出汗;

呼吸系统:胸部压迫感、气短,胸痛不适、喉部堵塞感;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腹痛;

神经系统:身体飘浮、眩晕、发热或发冷感、麻木、皮肤刺痛感、震颤;

其他: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的感觉等。

本病常突然发作,10~30分钟症状迅速到高峰,持续时间短暂,突然终止。发作极少超过一小时。

(二)广泛性焦虑障碍

广泛性焦虑是以慢性的、弥散性的对一些生活情景的不现实的过度担心紧张为特征。常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及运动性不安等。但并非由实际的威胁或危险所引起,其紧张的程度与现实事件不相称。

临床表现主要有三组症状,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和运动性不安。

1﹒精神性焦虑

表现为对日常琐事的过度和持久的不安、担心。焦虑的痛苦在精神上体验为对一些指向未来的或不确定的事件过度的担心、害怕,或担心灾难、意外或不可控制的事件发生,如担心家人患病,小孩发生意外,工作上的失误,很小的经济问题,人际关系等,又称之为预期性焦虑,内容可以变化不定。精神焦虑可同时伴有睡眠的改变、失眠、多梦、注意力集中困难、工作效率下降、易激惹、烦躁不安等。

2﹒躯体性焦虑

躯体性焦虑或植物性焦虑主要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患者可表现手心出汗、恶心、心慌、心率加快、口干、咽部不适、异物感、腹泻、多汗等;泌尿生殖系统症状有尿频、尿急、勃起不能、性欲冷淡;神经系统症状有耳鸣、视物模糊、周身不适、刺痛感、头晕及“晕厥”感。

3﹒神经、肌肉及运动性不安症状

运动方面的症状表现为烦躁不安、肌肉震颤、身体发抖、坐立不安、无目的活动增多、易激惹、发怒、行为的控制力减弱等。焦虑病人的外观可见到表情紧张、痛苦、双眉紧锁、姿势僵硬不自然,可伴有震颤。皮肤苍白,多汗。小动作增多,不能静坐,往复徘徊。个别病人有口吃,或原有口吃加重。肌肉紧张症状表现头挤压性疼痛、以额枕为主,肩腰背疼痛、僵硬感、动作困难。睡眠障碍常以入睡困难为主,上床后忧虑重重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可有噩梦,大汗,恐惧。次日起床后头脑昏沉。

治疗

常用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对伴有惊恐障碍的焦虑症患者,以较快地改善和减轻患者的精神紧张和各种躯体不适感为首要目的。

(1)药物治疗:①抗焦虑剂中苯二氮类最常用,常用氯硝西泮1~2 mg或阿普唑仑0.4~0.8 mg,每日1~2次,肌注或口服,因该药具有成瘾性,增加或减少剂量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②三环类抗抑郁剂:如丙米嗪、氯米帕明对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均有效,两药剂量均为每次25 mg,每日1~3次,每3天增加25 mg,一般治疗剂量为150~300 mg,有睡眠障碍的可改用阿米替林;③5‐T H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每次剂量20~40 mg,日服1次。氟伏沙明、帕罗西汀、舍曲林等亦可选用。

(2)心理治疗:解释性心理治疗、放松治疗、行为治疗、认知疗法及催眠疗法可以选用。

预后

广泛性焦虑起病缓慢,病程多迁延,长期随访41%~50%的病例痊愈好转。惊恐障碍患者大约有30%~40%症状消失,约50%的患者有轻度症状,10%~20%有明显的症状,预后欠佳。

临床表现

(一)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的症状特点是自发出现的,反复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急性焦虑发作,伴有明显的濒死感。典型的惊恐发作的临床症状有:

1﹒惊恐发作的精神症状

首次发作常常是突然的、自发的出现。典型的惊恐发作的精神体验有三种表现:

(1)濒死感:常常为惊恐发作的特征症状。患者突然产生胸闷、胸部压迫感、窒息感,不能自主呼吸的恐惧紧张感,甚至感到死亡将至而呼喊,常常不由自主地奔向窗户,推开门窗,让空气进入胸腔。

(2)失去控制感:有的表现为极度的精神紧张,有即将失去控制的焦虑或将变得疯狂的恐惧。

(3)精神崩溃感:部分患者体验到无法控制的精神崩溃的来临。

无论是哪一种体验,有过这种发作的患者都对再次发作有极度的恐惧和焦虑。

2﹒惊恐发作的躯体症状

惊恐发作的躯体症状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症状,临床常见的包括:

循环系统:心跳加快、心悸、心慌出汗;

呼吸系统:胸部压迫感、气短,胸痛不适、喉部堵塞感;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腹痛;

神经系统:身体飘浮、眩晕、发热或发冷感、麻木、皮肤刺痛感、震颤;

其他: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的感觉等。

本病常突然发作,10~30分钟症状迅速到高峰,持续时间短暂,突然终止。发作极少超过一小时。

(二)广泛性焦虑障碍

广泛性焦虑是以慢性的、弥散性的对一些生活情景的不现实的过度担心紧张为特征。常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及运动性不安等。但并非由实际的威胁或危险所引起,其紧张的程度与现实事件不相称。

临床表现主要有三组症状,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和运动性不安。

1﹒精神性焦虑

表现为对日常琐事的过度和持久的不安、担心。焦虑的痛苦在精神上体验为对一些指向未来的或不确定的事件过度的担心、害怕,或担心灾难、意外或不可控制的事件发生,如担心家人患病,小孩发生意外,工作上的失误,很小的经济问题,人际关系等,又称之为预期性焦虑,内容可以变化不定。精神焦虑可同时伴有睡眠的改变、失眠、多梦、注意力集中困难、工作效率下降、易激惹、烦躁不安等。

2﹒躯体性焦虑

躯体性焦虑或植物性焦虑主要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患者可表现手心出汗、恶心、心慌、心率加快、口干、咽部不适、异物感、腹泻、多汗等;泌尿生殖系统症状有尿频、尿急、勃起不能、性欲冷淡;神经系统症状有耳鸣、视物模糊、周身不适、刺痛感、头晕及“晕厥”感。

3﹒神经、肌肉及运动性不安症状

运动方面的症状表现为烦躁不安、肌肉震颤、身体发抖、坐立不安、无目的活动增多、易激惹、发怒、行为的控制力减弱等。焦虑病人的外观可见到表情紧张、痛苦、双眉紧锁、姿势僵硬不自然,可伴有震颤。皮肤苍白,多汗。小动作增多,不能静坐,往复徘徊。个别病人有口吃,或原有口吃加重。肌肉紧张症状表现头挤压性疼痛、以额枕为主,肩腰背疼痛、僵硬感、动作困难。睡眠障碍常以入睡困难为主,上床后忧虑重重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可有噩梦,大汗,恐惧。次日起床后头脑昏沉。

治疗

常用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对伴有惊恐障碍的焦虑症患者,以较快地改善和减轻患者的精神紧张和各种躯体不适感为首要目的。

(1)药物治疗:①抗焦虑剂中苯二氮类最常用,常用氯硝西泮1~2 mg或阿普唑仑0.4~0.8 mg,每日1~2次,肌注或口服,因该药具有成瘾性,增加或减少剂量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②三环类抗抑郁剂:如丙米嗪、氯米帕明对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均有效,两药剂量均为每次25 mg,每日1~3次,每3天增加25 mg,一般治疗剂量为150~300 mg,有睡眠障碍的可改用阿米替林;③5‐T H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每次剂量20~40 mg,日服1次。氟伏沙明、帕罗西汀、舍曲林等亦可选用。

(2)心理治疗:解释性心理治疗、放松治疗、行为治疗、认知疗法及催眠疗法可以选用。

预后

广泛性焦虑起病缓慢,病程多迁延,长期随访41%~50%的病例痊愈好转。惊恐障碍患者大约有30%~40%症状消失,约50%的患者有轻度症状,10%~20%有明显的症状,预后欠佳。

抑郁症和焦虑症有什么区别呢

抑郁症 典型抑郁症病人具有“懒、呆、变、忧、虑”特征,加上顽固性失眠和躯体不适;典型焦虑症病人具有“不宁、不适、不安”三A征--莫名其妙紧张不宁、全身不适和精神性不安。 焦虑症 焦虑症:严重的焦虑可影响正常的生活。常见的症状包括:震颤,紧张,气喘,出汗,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易怒,惊慌:反复惊慌发作(症状与心脏意外相似)可与广场恐怖症并发,病人可能有躯体症状,可能以嗜酒或吸毒来控制焦虑或抑郁。 将抑郁症和焦虑症明确鉴别是有临床意义的。两者鉴别点为:...

焦虑症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焦虑症病因一:生物因素

焦虑性障碍虽是由惊恐、创伤等引起的情绪障碍,但在有关刺激的过程中,脑内的主要通路发生某些障碍,导致突触后NE受体功能下调;研究发现,焦虑症患者的乳酸盐代谢异常,神经受体功能失调;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有的焦虑症患者颞、额供血不足;恐惧源自中缝核尾部和蓝斑神经递质增加等。

焦虑症病因二:性格因素

A型性格是患焦虑症的易感性格基础。这类人无论是在职或退休,行为方式始终是争强好胜,做事急,好发脾气,自我施压,认为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完好,犹如铁打钢铸,从未有会患病的心理准备。另一类是易紧张型性格,胆小、敏感、多思多虑、夸张放大,遇到应激事件首先选择逃避和寻求保护。

焦虑症病因三:躯体疾病

如当查出患有肿瘤、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心肌炎、乙肝、胃炎、鼻炎、咽喉炎等疾病后,或一次外科手术过后。这类患者躯体焦虑症状逐步泛化,由局部单一症状扩展到全身各种症状,其对身体和精神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原发病的本身。二是生活事件刺激,如儿时经历过的惊吓、虐待和创伤,成年后又遇到类似问题,与人争执,家人、亲友发生意外或去世等事件发生之后,患者先出现精神焦虑症状,后又转嫁到躯体上。

了解了引起焦虑症的原因以后,我们才能更好的进行治疗和预防。心理疾病的治疗比生理疾病更加复杂一点,心理疾病除了要依靠药物作用释放心理的压力以外,更重要的是患者自己需要打开心扉,主动的想要跟心理医生进行沟通治疗,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治疗。

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区别

1、抑郁症是一种大脑生物胺不足导致精神功能全面低下和抑制性心理症病,;焦虑症是脑功能警觉性增高的心理疾病。

2、典型抑郁症病人具有“懒、呆、变、忧、虑”“五d征”特征,加上顽固性失眠和躯体不适;典型焦虑症病人具有“不宁、不适、不安”三征。

3、心理测定:scl-90、sds其他临床评定表,都提示忧郁分值明确显高于焦虑分值(抑郁症);焦虑症则焦虑分值大于忧郁分值。

4、年龄分布:抑郁症见于全人群患病,年龄高峰为25~35岁青年群,儿童和青少年,老年人居次。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焦虑症以中老年患者居多。

5、抑郁症除非难治性病例:一般预后良好,首次发作可以自行缓解,抗郁治疗疗效超过90%。有一定复发倾向,再治疗康复率能够很高,一般无精神残病后患病。焦虑症治疗后短期恢复,症状消除速度很快,但是部分病人病情延迟不能完全恢复,需要长期小剂量维持用药,尤其是中老年期焦虑症患者。

以上就是抑郁症焦虑症两种病的区别点。两者的鉴定区分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只有将这两种病准确的区分开来,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所以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候,一定要将自己的真实情况如实相告,才不会误导医生。

导致焦虑症出现的关键因素都有哪些

第一、环境诱因

在众多诱发焦虑症的原因中最大因素就是环境。令人感到有压力的生活事件及失落感都有可能诱发焦虑症,比方说丧偶(尤其老年丧偶,几乎八、九成的人会得病)、离婚、丢掉工作、财务危机、失去健康等。药物因素,对一些人而言,长期使用某些物(如一些高血压、治疗关节炎或帕金森症的)会造成焦虑症状。所以,药物也可能是导致焦虑症的原因之一。个性,一些个性上的特质,如自卑、过于依赖别人、自责、悲观、容易被压力击垮等,都会使你较易患上焦虑症。

第二、疾病因素

罹患慢性疾病得焦虑症的机率较高。甲状腺机能亢进,即使是轻微的情况,也会患上焦虑症。焦虑症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前兆,如胰脏癌、脑瘤、帕金森症、阿兹海默症等。若干研究显示,焦虑症与心脏病有关连,多达一半的心脏病患者会得焦虑症,患焦虑症的男性得心脏病的机率比一般人高3倍。

第三、遗传基因

焦虑症跟家族病史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显示,在同卵双胞胎中,如果1人得病,另1人罹病机率只有50%。父母其中1人得焦虑症,子女得病机率为25%;若双亲都是焦虑症病人,子女罹病率提高至50~75%。研究发现有家族遗传焦虑症病史的患者,其第11对染色体发生异常。

第四、饮食因素

有时候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饮食不规律也可以成为诱发焦虑症的原因,例如缺乏叶酸(folate)与维他命b-12可能引起焦虑症状。抽烟、酗酒与滥用物,过去,研究人员认为焦虑症患者借助酒精、尼古丁与物来抒解焦虑症的低潮。但新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这些东西实际上会引发焦虑症及焦虑症。约有30%的严重焦虑症患者酗酒与滥用物。此外,焦虑症患者对尼古丁上瘾的机率比正常人高2倍。

焦虑症患者日常饮食方法

据科学调查,焦虑症的患病因素与人的饮食习惯和营养摄入有很大关系。焦虑症患者通过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可以有效抑制焦虑症发作。那么焦虑症患者应多吃哪些食物呢?专家大夫提醒广大患者,以下几种食物对缓解焦虑症病情具有很好的效果,建议患者多吃。

1、菠菜。菠菜含丰富的叶酸。科学研究发现,人体缺乏叶酸会导致大脑中血清素减少,引起焦虑、失眠等症状。因此焦虑症患者多补充叶酸能够有效的缓解病情。很多绿色蔬菜中都含有叶酸,其中以菠菜含量最为丰富。

2、樱桃。樱桃独含有的花青素能够有效降低炎症的发生,还有改善睡眠的功效。多吃樱桃能够让人心情放松,对于有顽固性失眠的焦虑症患者来说是最佳的饮食。

3、低脂牛奶。低脂牛奶能够减轻紧张、暴躁、焦虑等反应。有实验证明,让100名焦虑症患者连续食用低脂牛奶3个月后,五分之四的人焦虑症症状明显减轻。

4、大蒜。德国的一项研究表明,焦虑症患者吃了大蒜之后,原来的疲倦、易怒、焦躁等症状大大减少。在我国,大蒜因会带来不好的口气而受到很多人的厌恶,然而,对于焦虑症患者来说,大蒜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食物。

温馨提示:食物吃的得当也能起到治疗效果。上面推荐的几种食物,可以很好的缓解焦虑症病情。当然,焦虑症是种源于心理上的精神疾病,还是建议在专业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以食疗,这样效果更好,至于治疗方法和药物的选择应慎重,应与专业、权威、安全、有效靠拢。俗话说,病从口入。

相关推荐

焦虑症是怎么引起的

第一、认知过程,或者是思维,在焦虑症状的形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抑郁症病人比一般人更倾向于把模棱两可的、甚至是良性的事件解释成危机的先兆,更倾向于认为坏事情会落到他们头上,更倾向于认为失败在等待着他们,更倾向于低估自己对消极事件的控制能力。 第二、躯体疾病或者生物功能障碍虽然不会是引起焦虑症的唯一原因,但是,在某些罕见的情况下,病人的焦虑症状可以由躯体因素而引发,比如,甲状腺亢进、肾上腺肿瘤。许多研究者试图发现,是不是焦虑症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某些神经递质,是引发焦虑症的罪魁祸首。很多研

父母焦虑症会传染给孩子吗

研究人员发现,患上焦虑症的家长往往通过以下行为举止将焦虑症“传染”给孩子: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度批评、在孩子面前经常流露出惊慌和害怕的表情等。 美国最新一项研究发现,如果父母患焦虑症,那么他们的孩子患该病的风险也将大大提高。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儿童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在6月出版的《咨询和临床心理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对一些美国家庭进行调查时发现,如果父亲或母亲患上焦虑症,那么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患上焦虑症的风险是正常家庭孩子的7倍。 研究人员认为,通过干预手段治疗焦虑症有一定效果。在调查中,研究人员对4

焦虑症怎么治疗好

焦虑症患者不仅对日常生活感觉很吃力,还会因为焦虑症病发一些失眠等其他症状对焦虑症患者产生及其不利的影响。所以掌握一些治疗焦虑症的方法,可以适当的缓解焦虑症带来的伤害。怎么样治疗焦虑症?治疗焦虑症可以尝试以下办法: 一、治疗焦虑症可以增加自信,自信是治愈神经性焦虑的必要前提。没有自信心的人,对自己完成和应付事物的能力是怀疑的,比较容易焦虑。当自己有焦虑情绪时积极地自我暗示,不仅可以增加自信,还能克服焦虑。 二、学会自我松弛,把自己从紧张情绪中解脱出来。情感宣泄是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手段。你可以把你的

病理性焦虑症症状

一,症状分类 焦虑症多发生于中青年群体中,诱发的因素主要与人的个性和环境有关,前者多见于那些内向,羞怯,过于神经质的人,后者常与激烈竞争,超负荷工作,长期脑力劳动,人际关系紧张等密切相关,亦有部分患者诱因不典型,临床上医师常把焦虑症分成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类。 (1)急性焦虑:主要表现为惊恐样发作,在夜间睡梦中多发生,有濒死的感觉,患者心脏剧烈地跳动,胸口憋闷,喉头有堵塞感和呼吸困难,由惊恐引起的过度呼吸造成呼吸性碱中毒(二氧化碳呼出过多导致血液偏碱性),又会诱发四肢麻木,口周发麻,面色苍白,腹部坠胀等,

焦虑症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1、激素分泌过量,由于某些人长期或在压力之中,身体长期分泌出大量的激素,如甲状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都和紧张的情绪相关,一旦长期大量分泌,就容易催发焦虑症。 2、遗传因素,研究表明,家族中有焦虑症病史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患上焦虑症,他们或许受到身边亲人长期的影响的患病,也可能是自身具有患焦虑症的条件,总之都可能会导致发病。

轻度抑郁症怎么办

随社会发展,很多人抵住不了压力而患上轻度抑郁症。轻度抑郁症患者经常情绪低落,不合群,并且经常有睡眠障碍。轻度抑郁症也是个很严重的疾病。那么我们该怎么判断一个人是否得了轻度抑郁症呢?轻度抑郁症又该如何自我治疗? 轻度抑郁症的表现 1、持续性情绪低落、忧郁、心境恶劣。这是忧郁症的典型症状之一。患者的低落情绪和忧郁心态是内源性的,也即发自内心的,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两眉紧闭、双目凝视,或面无表情,或独自流泪都是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 2、对所有的事情或者几乎所有的事务明显感觉兴趣不大或者不感兴趣,几乎每天如

判断焦虑症的三大要点

焦虑症也是现在非常常见的疾病,虽然没有抑郁症那么常见,也没有治疗抑郁症最好的医院那么容易找,但是焦虑症确实是现在越来越常见的疾病了。焦虑症是神经症的一种,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常伴右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与运动性不安,临床分为广泛性焦虑障碍与惊恐障碍两种主要形式。 [诊断要点] 1.广泛性焦虑症:又称慢性焦虑此,是焦虑症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本病缓慢起病,以经常或持续存在的焦虑为主要临床相,AIT过分组心、紧张、害怕等。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口干、出汗、心悸、气急、尿频(尿频

焦虑症病因有哪些

一、遗传。 二、生化。 对焦虑症进行的研究有:乳酸盐、神经递质、苯二氮卓受体等方面。 三、神经解剖。 四、生理。 五、心理。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神经症状焦虑是对未认识到的危险的一种反应。

遇到焦虑症之后该怎么办

焦虑是常见的一种情绪状态,适度的焦虑是一种保护性反应,对患者的健康不会造成影响,反而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利。但是当焦虑的严重程度和客观事件或处境明显不符,或者持续时间过长时,就变成了病理性的焦虑,称为焦虑、症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话,就会诊断为焦虑症,也称为焦虑障碍。焦虑症是一种治疗效果较好,预后也不错的情绪障碍,因此,即使你被确诊为焦虑症也不必过分担心。焦虑症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种方法。 1.药物治疗,治疗焦虑症的药物常用的有苯二氮卓类药物,又称为安定类药物。如果是病情需要长期服用安定类药物抗

焦虑症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一、突发性事件。在有一些突发事件的情况下,更会容易出现焦虑症。而甲状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这些和紧张情绪有关的激素的分泌紊乱(过量)则对以上过程有放大作用。 二、人的认知或是思维方式。在焦虑症状的形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焦虑症病人比一般人更倾向于把模棱两可的、甚至是良性的事件解释成危机的先兆,更倾向于认为坏事情会落到他们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