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注射胰岛素时的注意事项

注射胰岛素时的注意事项

胰岛素是常用的一种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药剂。那么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在使用胰岛素的时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下面给大家介绍注射胰岛素时的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1、为保证将胰岛素注射至皮下,若使用较长的笔用针头或胰岛素注射器注射时必须捏起皮肤并以45度角注射。大多数成人使用胰岛素笔注射时,无需捏皮,直接注射即可。另外,将活塞完全推压到底后,针头应在皮肤内停留10秒钟,先拔出针头再松开皮褶。

2、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包括腹部、大腿外侧、手臂外侧1/4处和臀部,这些部位利于胰岛素吸收且神经分布较少。不同胰岛素因起效时间的差异,注射部位应有所选择。例如:短效胰岛素注射部位首选腹部;中效胰岛素首选大腿和臀部;预混胰岛素及类似物在早餐前注射首选腹部,晚上则首选大腿或臀部,以避免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3、吃饭时注射。吃饭时注射胰岛素是很普遍的,而且主要是速效胰岛素。速效胰岛素的特点是:打开了常规胰岛素的六聚体形式,而成为单体结构,注射后不需要再分离成单体的过程,吸收快,起效时间短。进餐时不需提前注射,而注射后必须立即进食,否则可能出现低血糖。

4、由于胰岛素是一种生长因子,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会导致皮下硬结,降低该部位的胰岛素吸收率,进而使得血糖不稳。因此,平时的注射一定要注意注射部位的轮换。注射部位的轮换包括不同注射部位间的“大轮换”和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小轮换”。“大轮换”是指在腹部、手臂、大腿和臀部间的轮换注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照左边一周,右边一周的方法;另一种是按照左边一次,右边一次的方法;而“小轮换”则要求与上次的注射点距离约1手指宽度,尽量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

5、患者在胰岛素注射过程中应遵守针头“一针一换”的原则。否则多次使用会造成针尖钝化,可能导致皮下脂肪增生,甚至出现将针头留置在体内的意外。

6、饭后注射。有些病人的情况比较适合于饭后注射。比如1型糖尿病患者,当餐前血糖较低,在2.8~3.9mmol/L时,可改在餐后注射胰岛素,同时适当多进食;使用速效胰岛素者,也可在餐后注射。

7、用完的针头不能随意丢弃,必须放入加盖的硬壳容器中,以免造成污染。

注射胰岛素的副作用 胰岛素水肿

大剂量的胰岛素注射偶尔可以一起拿周围组织水肿,特别是在代谢控制较差的患者迅速得到纠正之时。胰岛素浮肿多见于面部,亦可发生与四肢,严重时可出现腹水。一般可以自行缓解,必要时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什么人不能喝啤酒 糖尿病患者

啤酒中所含的酒精量虽低,可是酒精产生的热量会干扰患者正常的饮食控制。当糖尿病患者服用酰脲类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时,如饮酒过多,可能会出现低血糖反应。

长期打胰岛素也有危害

危害一:长期注射胰岛素易造成胰岛素过敏

胰岛素过敏往往是因为注射了非纯化胰岛素或动物胰岛素导致的。胰岛素过敏分为局部过敏与全身过敏。局部过敏表现为注射部位及其周围出现斑丘疹瘙痒。全身过敏可能会出现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甚至部分患者会出现休克的现象。

危害二:长期注射胰岛素会引起腹部肥胖

长期打胰岛素容易使人的体重增加,尤其是腹部肥胖,二型糖尿病患者比较多见。如果在注射胰岛素后出现肥胖的现象,往往是高胰岛素血症的表现,建议患者可以的改用纯化胰岛素或者加服降糖,达到降低胰岛素使用量的效果,减少身体发胖的现象。

危害三:长期注射胰岛素易出现低血糖反应

出现低血糖的反应往往是由于糖友注射过量的胰岛素,并且没有按时吃饭,尤其是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容易引起低血糖的现象,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昏迷。

危害四:长期注射胰岛素易出现胰岛素水肿

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糖尿病病情还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由于自身体内的失水、失钠、细胞外液减少。一旦患者开始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患者会在血糖控制后的4~6天内,出现体内水钠潴留的现象,造成四肢水肿的现象。

危害五:长期注射胰岛素会造成皮下脂肪营养不良

造成皮下脂肪营养不良往往是由于糖友长时间使用非纯化胰岛素,或者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而造成的。

什么原因造成低血糖

低血糖症状常见的有心悸、多汗、手抖、烦躁、抽搐以至昏迷等,引起低血糖的原因有,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对胰岛素量的吸收不一致,时多时少,以至发生低血糖。那么呢?引起低血糖的原因有,注射胰岛素后没有按时进餐;或因食欲不佳,没有吃够规定的饮食量。临时性体力活动量过大,没有预先减少胰岛素剂量或临时增加饮食量。注射时不小心,把胰岛素注射到皮下小静脉中。脆性糖尿病患者在病情不稳定期间,易出现低血糖。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用量过大是引起低血糖的原因的主要原因,磺脲类口服降糖药(优降糖、美吡达、达美康等)与保泰松、阿斯匹林、磺胺药、心得安、吗啡、异烟肼等药物同时服用时,均可加强降血糖作用引起低血糖。糖尿病性肾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者,体内药物潴留时间延长,促使低血糖发生。糖尿病患者妊娠早期或刚分娩后数小时内。自觉或不自觉的低血糖反应及低血糖昏迷,均会引起反应性高血糖,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之久,此时胰岛素用量过大,更易发生低血糖,使血糖不稳定程度加重。引起低血糖的原因还有胰岛素用量过大或病情好转后未及时减少其剂量,使用混合胰岛素时,长、短效胰岛素剂量的比例不当,长效胰岛素比例过大,易出现夜间低血糖。

4技巧帮助糖尿病患者成功注射胰岛素

不少糖尿病患者为方便,经医生指导后常自行注射胰岛素控制病情,却不能达到较好的疗效,实际上,注射胰岛素大有学问,糖尿病患者不妨先学习。

1、注射前充分消毒--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前应对注射部位的皮肤进行彻底消毒,一般选择碘伏,待碘伏完全挥发再注射可预防刺痛。

2、避免同一部位多次注射--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会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增生,注射时应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注射,可经常轮换,避免产生硬结和脂肪肉瘤。

3、注射时间与注射部位统一--在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可以降低血糖波动性,确保吸收速度和吸收率一致,可以在早晨进行腹部注射,中午进行手臂注射,晚上进行臀部注射等。

4、根据药效选择合适注射部位--皮下组织的厚度直接影响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吸收率,使用短效胰岛素或短效与中效混合的胰岛素时,一般选择皮下组织相对较薄的腹部和上臂,中长效胰岛素要求缓慢吸收,最合适的注射部位就是皮下组织较厚的臀部或大腿。

为何胰岛素高还注射胰岛素

我是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患病已经9年了。在近两年的检查中发现,胰岛素和C肽一直比较高,血糖不稳定,餐前约8mmol/L左右,餐后一般为11~12mmol/L左右。医生要求我注射胰岛素配合使用迪氏糖锭(二甲双胍类)。我疑惑的是,我体内胰岛素已经过高,为什么还需要补充胰岛素呢?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许莉军:您患糖尿病的病史较长,因此会伴有一定程度的胰腺β细胞受损,由于胰岛素抵抗的原因,分泌过多的胰岛素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体内仍处于胰岛素相对缺乏的状态,因此需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二甲双胍类药物具有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糖酵解、减少肝脏产生葡萄糖的作用。因此医生开出的胰岛素配合二甲双胍类药物是正确的。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当空腹胰岛素值高于15mIu/ml时,提示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高胰岛素血症,此时需使用胰岛素类药物以助于胰腺β细胞的修复。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待患者血糖控制稳定后,可根据患者胰腺β细胞的修复程度酌情减量,部分糖尿病患者可不再服用胰岛素类药物。

4技巧帮助糖尿病患者成功注射胰岛素

1、注射前充分消毒--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前应对注射部位的皮肤进行彻底消毒,一般选择碘伏,待碘伏完全挥发再注射可预防刺痛。

2、避免同一部位多次注射--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会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增生,注射时应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注射,可经常轮换,避免产生硬结和脂肪肉瘤。

3、注射时间与注射部位统一--在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可以降低血糖波动性,确保吸收速度和吸收率一致,可以在早晨进行腹部注射,中午进行手臂注射,晚上进行臀部注射等。

4、根据药效选择合适注射部位--皮下组织的厚度直接影响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吸收率,使用短效胰岛素或短效与中效混合的胰岛素时,一般选择皮下组织相对较薄的腹部和上臂,中长效胰岛素要求缓慢吸收,最合适的注射部位就是皮下组织较厚的臀部或大腿。

相关推荐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的选择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靠坚持打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的血糖范围。很多患者都是在进食前要进行胰岛素的注射,由于注射比较频繁,不可能每天坚持到医院注射,那么胰岛素注射部位应该怎样选择就相当重要了。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有关胰岛素注射部位应该怎样选择的相关信息。 在生活当中糖尿病患者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来进行糖尿病疾病的治疗。许多糖尿病患者需要每日皮下注射胰岛素2~4次控制血糖,有些患者经过长期的胰岛素治疗出现局部皮下硬结,皮肤感染,疼痛增加等情况,很多患者因此考虑放弃胰岛素注射治疗,

胰岛素会引起哪些不良反应

1.低血糖多发生在胰岛素注射后药效最强的候,也可因注射胰岛素后没有及进餐而引发。 2.过敏反应各种动物胰岛素制剂因含有一定量的杂质,因此有抗原性和致敏性,并与胰岛素制剂的种属有关。牛胰岛素的抗原性最强,其次为猪胰岛素,人胰岛素最弱。 人体多次接受胰岛素注射约1个月后。血液中可出现胰岛素抗体。过敏反应通常表现为局部反应,先是注射部位瘙痒。继而出现荨麻疹样皮疹,全身性荨麻疹少见。可伴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3.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由于长期皮下注射胰岛素所致,使用人胰岛素者较少见。因此,应经常更换注射

胰岛素对糖尿病的副作用

1、低血糖反应 这是胰岛素可能出现的最主要的副作用。一般都是由于胰岛素用量相对过大、未按进餐,肝、肾功能不全,升血糖反应有缺陷所致。为了避免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必须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密切的监测血糖,逐渐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使胰岛素的用量逐渐的达到既能将血糖控制满意,又不至于出现低血糖的合适剂量。打胰岛素的糖尿病人一定要在注射胰岛素后按进餐,进餐量和活动量也要固定,如果注射胰岛素后不按进餐,或者在注射胰岛素后进行剧烈的运动,都可能出现低血糖。对于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病人一定要随身携带糖果、

注射胰岛素有什么作用 注射胰岛素可减少糖尿病并发症

注射胰岛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或延缓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使患者维持良好的体力及精神状态,维持正常的生活与工作。

胰岛素的十大副作用

一号拦路虎:疼痛 从未注射过胰岛素的患者朋友,可能一想到那明晃晃的针头,就开始紧张、腿肚子发软了。注射胰岛素会产生疼痛感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您如果询问一百个注射过胰岛素的病友,恐怕有九十九个都会告诉您:注射胰岛素的疼痛感非常轻微!由于胰岛素针比其他注射针细小得多,因此一般在正常情况下,其疼痛感也比其他药物注射或疫苗接种轻微得多。当然,凡事都有万一,假如出现疼痛特别明显的情况,有可能是进针碰到皮下神经所致,这如果疼痛还能忍受,您可以迅速注射完毕拔针;假如疼痛无法忍受,那您应该更换部位再行注射。一般而

糖尿病胰岛素

糖尿病人要懂得怎样存储胰岛素。对于使用中的胰岛素笔芯常温下最多保存28天。冷冻结冰的胰岛素不能再解冻使用。还没有用的胰岛素应放置在2~8度的冰箱冷藏室内保存。 身体的不同部位吸收胰岛素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腹部吸收最快,大腿、臀部、上臂较慢。胰岛素的使用如果是用来控制餐后血糖的,首选腹部注射胰岛素;如果是晚上注射的基础胰岛素,用来控制空腹血糖的,建议选用大腿、臀部或上臂注射,以免吸收过快,引发低血糖。但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具体部位,也要具体分析。糖尿病患者注射的部位也最好经常轮换,大概两周内也不要使用同一点

糖尿病低糖饮食好吗 部分糖尿病族群不宜采用低糖饮食

当碳水化合物摄取量减少,血糖自然会下降,而胰岛素分泌也减少,人自然会瘦。但对于大脑、身体来说,运用葡萄糖是最有效率的方式,当身体碳水化合物摄取量不足,只好分解脂肪,以供应身体所需,脂肪分解会产低糖体。 第一型糖尿病人每天需要注射胰岛素,当碳水化合物摄取量过低,若不注射胰岛素,就会发低糖酸中毒,若照常注射胰岛素则可能发生低血糖;第二型糖尿病人本身仍会分泌胰岛素,但如果碳水化合物摄取量过低,胰岛素分泌相对会减少,同样可能增加酮酸中毒风险。因此并不建议这些族群进行低糖饮食。

几种会让胰岛素失效的因素

1、注射量。医生往往会根据糖友病情对胰岛素剂量做微调。年龄、体重、饮食模式、运动及总体健康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胰岛素注射量。胰岛素过量会增加低血糖症危险,胰岛素过少又会导致血糖水平偏高。可以依据即测得的血糖水平,正确把握胰岛素剂量。 2、注射部位。腹部注射(肚脐眼正上方)效果最快。其次是上臂注射,腿部注射更慢,臀部注射药效最慢。为了使胰岛素发挥最佳药效,最好在餐前于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比如,早餐前在腹部注射,晚餐前在大腿部注射等。注射点不要过于集中,否则形成疤痕会影响胰岛素吸收。 3、注射间。通常餐前

糖尿病注射胰岛素好吗 某些糖尿病必须注射胰岛素

针对于I型糖尿病患者,如果他们不注射胰岛素就很容易发生酮症中毒而危及生命;而口服降糖药失效的II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消瘦者,这类庁如果不注射胰岛素病情就会难以得到满意的控制,久而久之就会发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因此在表情况下使用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糖尿病是非常有必要的。

糖尿病人注射胰岛素好吗 妊娠合并患者注射胰岛素的好处

对于糖尿病合并妊娠或者妊娠糖尿病的患者,一般多主张糖尿病患者在怀孕的候就开始注射胰岛素,使糖尿病并且得到最好的控制。能够最好的帮助孕妇平安的生下健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