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吞食异物怎么处理
宝宝吞食异物怎么处理
9到10个月的小宝宝,有捡到小东西就往嘴里送的习惯,有时会把它咽到肚子里。也有的宝宝把东西含在嘴里,仰脸哭笑时,东西就会进到气管里去的情况发生。
鄞州妇女儿童医院专家介绍:异物进入体内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通往胃的,另一条是通往肺的。进到胃里的话问题不大,但如果在中途堵塞食道就麻烦了。在进入肺的通道上,如果堵塞了喉咙和气管也非常棘手。如果异物进到胃里的话,宝宝就会因为没什么不适感,而继续跟平时一样玩闹。这种情况在吞食异物中是最多见的。如果吞进了大的东西堵塞了食道,可以从宝宝翻白眼的痛苦表情中判断出来。另外,异物堵塞了喉咙,和气管时,宝宝就会痛苦地不停的咳嗽、哭泣,当哭声嘶哑的时候,是异物接触了声带。
发现宝宝吞进什么东西,突然出现痛苦的表情时,应果断地将宝宝倒过来,头朝下地摇晃他,如果东西堵在喉咙的话,这样做多半是可以出来的。如果没出来的话,就要立马去医院找医生了。当然,这种急救方法只适用于异物吞下去的瞬间,过了一段时间就不能用这种办法了。妈妈想把宝宝嗓子里的东西用手取出来,可有时因为异物的形状的关系,反而把它推到里面去了。
宝宝吞食了异物,但仍然一幅满不在乎的样子,这时就不必过于惊慌,可以根据吞食的异物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异物随大便排出来,问题就算解决了,所以宝宝每次排便后,妈妈都要仔细检查。不要给宝宝吃泻药。想让宝宝把吞进去东西吐出来时,妈妈常常把手指伸进嗓子里按压舌根部,这种方法很不好,因为这可能会导致出来的东西再进到气管中。
常常有这种情况,宝宝本来没有吞进什么东西,可是因为没有亲眼看见,就认为宝宝吞进了东西。如确实宝宝拿着纽扣玩了,可纽扣又找不到了,于是就认为肯定是宝宝吃进去了。其实这种情况认真仔细地在宝宝呆过的地方好好找一找,当怎么也找不到时,就要暂时当做是被宝宝吞进去了来处理。就算过后被医生取笑也没关系。
异物堵塞鼻孔时,最好不要试图在家里取出,因为能一下子进入鼻孔的东西大多是光滑的物品(玻璃球、小豆粒、药片等)。即使看起来很容易取出来的,也最好不要在家里取。因为如果夹不住滑进去,就会更难取出来了。
鄞州妇女儿童医院专家提醒:有在父母不知道的时候,异物进到了宝宝鼻子里的情况。几天后,从宝宝的口鼻中发出了异常的臭味,当其他人抱孩子的时候,就会发觉并说臭,而爸妈因为一直和宝宝在一起一般注意不到。发现宝宝口鼻有臭味时,就应带宝宝到医院去看看,如果一侧的鼻孔中流出鼻涕带血,那就基本上可以确定是进入异物了。
宝宝吃哪些食物容易被噎住
由于果冻表面滑溜,很容易未经咀嚼后就直接滑到宝宝的食道,再加上果冻的张力大而可能堵住食道,造成宝宝窒息,真的非常危险,爸妈们更要注意。如果真的要喂宝宝吃果冻,还是建议要切的细细碎碎的,一次喂一小小口,并随时注意宝宝吞食后的状况。
宝宝吃哪些食物容易被噎住 果冻
果冻有多种水果口味,酸酸甜甜的味道很令孩子们喜爱,但果冻口感滑嫩,就连大人也很喜欢吃,但这对3岁以前的孩子却隐藏着危机。
由于果冻表面滑溜,很容易未经咀嚼后就直接滑到宝宝的食道,再加上果冻的张力大而可能堵住食道,造成宝宝窒息,真的非常危险,爸妈们更要注意。如果真的要喂宝宝吃果冻,还是建议要切的细细碎碎的,一次喂一小小口,并随时注意宝宝吞食后的状况。
什么食物容易噎着宝宝
1、果冻
果冻可谓是宝宝噎食的惯犯之一,宝宝吃果冻时很容易发生意外,家长可不能轻忽大意!
2、糖果
糖果和果冻一样,也是宝宝噎食常见食物之一,然而糖果是不适合3岁内的幼儿食用的。
3、坚果
坚果的体积比较小,又很坚硬,宝宝有时可能来不及咀嚼就吞食下肚,容易噎到。
4、花生酱
花生酱的黏稠度过高,不适合宝宝吞食;
5、小型水果
小型带核水果如龙眼、葡萄、樱桃等,建议不要给孩子喂食。
6、多纤维蔬菜
维纤多且不易咬烂的蔬菜不适合喂给宝宝吃,如芹菜、豆芽。
7、大肉块
太大块的肉块,宝宝是无法咬烂的,若强吞下很容易造成噎食。
咽部异物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咽部异物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鱼肉营养丰富,可吃鱼的时候一不小心,宝宝就有卡到鱼刺的危险,宝宝卡了鱼刺该怎么办呢?
卡鱼刺的紧急处理
宝宝如果不慎卡到鱼刺,父母也不要手忙脚乱。首先让宝宝尽量张大嘴巴,然后找来手电筒照亮宝宝的咽喉部,观察鱼刺的大小及位置,如果能够看到鱼刺且所处位置较容易触到,父母就可以用小镊子(最好用酒精棉擦拭干净)直接夹出。往外夹的时候父母要配合完成,一人固定宝宝的头部并用手电筒照明,另一人负责夹出鱼刺。
如果根本看不到宝宝咽喉中有鱼刺,但宝宝出现吞咽困难及疼痛,或是能看到鱼刺,但位置较深不易夹出的,一定要尽快带宝宝去医院请大夫做处理。
鱼刺夹出后的两三天内也要注意观察,如宝宝还有咽喉痛,进食不正常或流口水等表现,一定要带宝宝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做检查,看是否有残留异物。
千万不要这样做
不要试图用手将鱼刺取出,这样做不仅无效,反而有可能使鱼刺在宝宝的喉咙中扎得更深。
不要用连吃几口米饭、大口吞咽面食或喝醋的土办法来应对,这些方法都是不科学的。这样做有可能使鱼刺扎得更深,若强行吞咽还可能使鱼刺划伤宝宝娇嫩的喉咙或食道,从而引起局部发炎或引起合并症。
咽部异物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鱼肉营养丰富,可吃鱼的时候一不小心,宝宝就有卡到鱼刺的危险,宝宝卡了鱼刺该怎么办呢?
卡鱼刺的紧急处理
宝宝如果不慎卡到鱼刺,父母也不要手忙脚乱。首先让宝宝尽量张大嘴巴,然后找来手电筒照亮宝宝的咽喉部,观察鱼刺的大小及位置,如果能够看到鱼刺且所处位置较容易触到,父母就可以用小镊子(最好用酒精棉擦拭干净)直接夹出。往外夹的时候父母要配合完成,一人固定宝宝的头部并用手电筒照明,另一人负责夹出鱼刺。
如果根本看不到宝宝咽喉中有鱼刺,但宝宝出现吞咽困难及疼痛,或是能看到鱼刺,但位置较深不易夹出的,一定要尽快带宝宝去医院请大夫做处理。
鱼刺夹出后的两三天内也要注意观察,如宝宝还有咽喉痛,进食不正常或流口水等表现,一定要带宝宝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做检查,看是否有残留异物。
千万不要这样做
不要试图用手将鱼刺取出,这样做不仅无效,反而有可能使鱼刺在宝宝的喉咙中扎得更深。
不要用连吃几口米饭、大口吞咽面食或喝醋的土办法来应对,这些方法都是不科学的。这样做有可能使鱼刺扎得更深,若强行吞咽还可能使鱼刺划伤宝宝娇嫩的喉咙或食道,从而引起局部发炎或引起合并症。
咽部异物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好鱼还要吃
那么,总不能因为怕扎到鱼刺就不给宝宝吃鱼了吧,当然不能,鱼肉这么有营养,该吃还是要吃的,只是要注意几点:第一,宝宝还小不能自己剔鱼刺时,爸爸妈妈一定要细心再细心,可不能犯牙牙妈同样的错误,一定要保证把鱼刺剔除干净再给宝宝;第二,宝宝能自己吃饭了,父母要勤示范,耐心教宝宝如何吃鱼,并注意监督,确保宝宝不把鱼刺吞进去;第三,孩子毕竟是孩子,尽量做一些鱼刺较少、较大、容易剔刺的鱼给宝宝吃,这样,既饱了口福,又降低了卡到鱼刺的风险。另外,较少的宝宝则最好吃剁烂的鱼肉泥。
适合宝宝吃的鱼
首推海鱼,如罗非鱼、银鱼、鳕鱼、青鱼、黄花鱼、比目鱼等。这些鱼肉中鱼刺较大,几乎没有小刺。
吃带鱼时去掉两侧的刺,只剩中间与脊椎骨相连的大刺,给宝宝吃也较安全。
如果吃鲈鱼、鲫鱼、链鱼、鲤鱼、武昌鱼等则最好给宝宝选择没有小刺的腹肉。
宝宝吃错东西如何应急处理
一、需及时就医
如果宝宝吞食了异物,要马上确认吃了什么,如果发生窒息,要马上帮宝宝吐出来。如果吃下去的东西吐不出来,堵到气管里,窒息或剧烈的咳嗽,需要马上送往医院急救。如果吃了图钉、别针等尖东西,也要马上急救。如果喝了强酸强碱的液体,也要马上送医院。
二、紧急处理
1.如果异物卡到喉咙窒息,马上采取紧急自救法:
A 把宝宝倒拎起来,猛拍宝宝后背双肩胛骨处。
B 双手从后面搂住宝宝腰部,用一手握拳,拇指顶在上腹部剑突位,另一手用掌用力迅速挤压,重复上述动作。
C 宝宝头低位,一手握拳,拇指顶在上腹部剑突位,即肚脐的上方,另一手握拳,向后、向上猛烈挤压,动作要快,然后放松,可快速挤压3—5次。也可借助椅背、桌边挤压上腹部,然后放松。
2.如果不断咳嗽但是能勉强呼吸,要马上送医院急救。
3.如果吞食了纽扣、电池或别的尖的东西,别让宝宝吐,马上送医院。
4.如果吞食了染发剂、香水、香烟等,让宝宝马上吃母乳或奶粉,以稀释后吐出来。
5.如果吞食了成人的药、烟灰缸里的水,马上边让他吐边送医院。
6.如果喝了清洁剂、漂白剂、汽油等强酸强碱性的物质,不要喝东西,也不要让他吐出来,而应马上送医院。
三、事后观察
1.如果误食了小珠子之类的东西,观察宝宝,若当时没有什么异常,就注意观察其后三天内的大便,检查是否排出来。
2.如果没有排出来,但是宝宝依然情绪很好,食欲正常,也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担心可以咨询医生。
3.如果误吞了少量的肥皂、牙膏、干燥剂、蚊香片、防虫剂等,注意在家观察情况,没有异常不必担心。
4.如果之后几天宝宝的情绪不稳、食欲不好,无故哭闹,最好马上就医诊断。
5.对于平时易便秘的宝宝,可以采用进食粗纤维的食物,以尽快排出异物。
7个月的小孩会些什么
宝宝7个月的时候能够辨别各种声音和音调,对颜色的感觉十分清楚,能够认识物体,嗅觉比较灵敏,身体各部位开始有协调意识,会弯腰来缩短手与物体之间的距离。能肚子坐很久,当身躯稍微向前倾,还不能十分熟练的自由转动身躯,转动身躯的时候有可能会倾倒。
这个年龄的宝宝会滚了,所以不能让孩子独立呆着,以免发生意外。此时宝宝还不能站立,可以将两手之间的玩具传递,但多数是全掌抓握。
此时宝宝还能发出重复的音节,比如“爸爸”“妈妈”,但是没有意识,爸爸妈妈可以经常放慢语速跟宝宝聊天。照镜子的时候会伸手抚摸禁止中的影子,扑向镜子中的人影,模仿动作或者发出声音,可以听懂别人叫自己的名字。
7个月的宝宝会“嫉妒”了,如果妈妈抱别的孩子,小宝宝会不高兴,同时这个年龄的宝宝会认生,对陌生人疑惧。
7个月的宝宝对周围充满好奇,看到什么东西都喜欢往嘴巴里面塞,所以很容易吞食异物。
婴儿眼睛有异物处理方法
日常生活中,家长对宝宝的关爱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但是妈妈大部分的精力都集中在了宝宝的喂养和护理上,眼睛问题也就疏忽了。下面是39育儿为大家总结的10个护眼建议。
1.按摩鼻泪管
在宝宝出生后几周,甚至几个月,你可能会注意到宝宝的眼角有黄色、很黏的分泌物。这种分泌物通常是泪管阻塞造成的。家长可以按照下面的小方法,帮宝宝清洁阻塞的泪管。泪管位于鼻侧眼角,细小隆起的下方,向上(朝着鼻子)轻轻按摩泪管约6次。
2.避开电视的伤害
很多医学专家建议2岁以内的婴幼儿不要看电视,2~5岁的宝宝看电视的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可现实生活中,很少有家长能控制好宝宝看电视的时间,这就使得患近视、斜视、弱视的宝宝越来越多,且患病的年龄也越来越小。因此,家长对婴幼儿视力发育的好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千万不要为了方便,就把宝宝放在电视机前不管,这对宝宝的视力将造成很大的损害。
3.避免眼睛外伤
宝宝好动,好奇心又强,而2岁以内孩子的走路又不太稳,所以家长要特别注意家中的物品及摆饰,以防对宝宝的眼睛造成伤害。一些有棱有角的物品最好加上软垫,所有尖锐的生活用品,如牙签、铅笔、剪刀、叉子、筷子等,都应小心收好。
4.避免侵蚀
家中各种洗涤剂、杀虫剂、香水等物品应小心放置。一旦发现宝宝眼睛受到化学物质的伤害,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边冲边让宝宝转动眼球,持续15分钟,冲洗完毕后送宝宝去医院治疗。用清水冲洗眼睛,可以缩短化学物质在眼内停留的时间及降低浓度,使其对眼睛的侵蚀降到最低程度,这是治疗的关键。所以,家长遇到这种突发事件时,一定要沉着、冷静,千万不要不冲洗就送去医院,这可能延误治疗,造成终身遗憾。
冲洗眼睛时,轻轻地把宝宝的下眼睑往下拉,边鼓励宝宝把眼睛尽量张大,边用温水轻轻冲洗眼睛。让宝宝的头侧着,受刺激的那只眼睛朝下,眼睛下面再垫一块干净的毛巾,使水可以直接流在毛巾上。如果宝宝把眼睛闭得紧紧的,你可以用指尖把他的下眼睑往下拉,或者把食指放在他上眼睑眉毛下的位置,另一根手指放在下眼睑,然后轻轻把眼睑分开。
上面的文章当中了解到了婴儿眼睛里有异物,其实这样的现象还是要带孩子及时到医院检查才可以确诊,平时的话要给孩子注意好眼部的护理和眼部的卫生。
肚脐旁边痛是怎么回事 感染蛔虫
感染蛔虫导致的肚脐眼周围疼一般多发于儿童,除了肚脐眼周围间歇性疼外,还会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面黄形瘦、喜食异物、大便干稀不稠等症状。
建议:儿童蛔虫症一般是饮食不洁或者饭前便后不洗手导致吞食了蛔虫卵引起的,建议确诊后遵医嘱服药治疗,并且在之后要好好教育孩子饮食卫生。
吞食异物的急救处理 吞食异物急救
在立即给急救中心打电话求救的同时,清除孩子口、鼻内的食物残渣。
可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拍背
可将孩子倒提起来拍背。如果孩子年龄稍大,可让孩子趴在你的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连续用力拍其背部4下,迫使异物排出。
2、催吐
将手指伸进孩子口腔,刺激其舌根催吐。此法适用于较靠近喉部的气管异物。
3、海氏法
美国医生海姆里斯于1982年发明此法排除气管异物,简便,成功率较高。
具体方法是:用双臂从孩子身后将其抱住,一手握拳,用拇指掌关节突出点顶住病人腹部正中线脐上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后、上推压冲击6~10次,注意不要伤其肋骨。如果无效,隔几秒钟后,重复操作一次。
4、对于较小或已丧失意识的孩子,抢救者可将其置于平卧位,然后两手交叉放在患儿心窝处,用力迅速向上加压推挤。
救治机理:由于突然增大了患儿的腹内压力,使其横膈上抬而推挤胸腔,迫使肺泡余气经气管冲向喉部,将卡在气管内的异物冲出。因此这一急救法又被称为余气冲击法。
5、让患儿取右侧卧位。孩子发生气管异物时,应马上让孩子取右侧卧位,以便使异物由总气管进入较粗短的右支气管内。
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异物上下移动或卡人较狭长的左支气管,使左支气管保持通畅,维持呼吸,为去医院抢救赢得时间。
6、若采取上述方法均未奏效,应分秒必争地尽快送医院耳鼻喉科,在喉镜或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对呼吸停止者应给予口对口人工呼吸。
怎样预防宝宝吞食异物?
1、辅食要尽量细碎
宝宝在4-6个月的时候,就要根据宝宝的发育情况来添加辅食了。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个阶段宝宝的咀嚼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辅食要尽量细碎软烂,最好是米糊和果蔬汁,不要有块状的食物,以免产生卡喉的情况。
2、避免容易导致误吞的食物
我们经常会在新闻中看到,宝宝会误吞果冻、花生等食品导致窒息。所以爸爸妈妈也要特别注意避免喂食这类食物,如果想要添加坚果类的食物,也要将坚果打成泥糊再喂食。
3、管理收纳好生活小用品
宝宝在婴幼儿期间是没有分辨危险东西的能力的,但是又很喜欢随手抓一些小物品往嘴里送。因此家里有宝宝的爸爸妈妈们,就要注意把生活中的小用品归纳整理好,不要让宝宝触及到。
4、药物不要随便放
这就好像之前说的,除了生活中的小物件之外,药物类的东西也需要归纳好,以免好好以为是糖豆而误食。
5、宝宝的玩具要定期检查
宝宝的玩具也是宝宝经常会吞食的物品,所以爸爸妈妈也要随时注意玩具的零件是否有松懈,以防宝宝误吞。
有了人宝宝之后凡事都需要小心了,该收纳的一定要收纳起来,不能随便放的一定不要随便放。只有小心为上,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宝宝误食异物。
宝宝吞食异物的症状及处理方法
可能出现的症状
若是异物卡在食道,会嘴巴不断流口水、无法再吞其它东西、咳嗽、呼吸急促等情形;若是阻塞了呼吸道,会哭泣且脸部会发黑;若吞下的异物为尖锐物,嘴巴还可能出血、受伤。宝宝的呼吸道非常狭窄,若气管被阻,脸部就会发黑,如不能及时将异物移出,很快就会缺氧,在短时间内可能就会停止呼吸甚至死亡。
若暂时还没有明显的异状,吞食异物的宝宝上呼吸道被锁住,呼吸时通常会出现咻咻的喘鸣声,如果发现宝宝长期咳嗽或不明原因有类似气喘的情形,要到医院检查。
如何正确处理?
一般来说,直径小于2厘米(约1元硬币大小),长度小于4厘米的异物,若不是尖锐的、或有腐蚀性的物品,都可以通过粪便排出。但如果是异物大小超过此范围,或已经严重影响到呼吸或吞咽的情况,或者卡在任何一段消化道,超过可接受的观察期间,分析可能非常困难自行排出者,则需靠内视镜取出。
在你等待宝宝排出被吞食的异物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他的状态。如果他开始呕吐、流口水、不想吃东西、发烧、咳嗽或者气喘,你要马上带他去医院。此外,如果接下来的几天内你都没有在宝宝的大便中发现那个被吞食的异物,你也要带他去医院。
吃红菜苔的好处和坏处 哺乳期吃红菜苔宝宝会胀气吗
一般是不会的。
红菜苔并不属于会产气的食物,适当地食用的话一般是不会导致人体胀气的,而且宝宝是否胀气与产妇所进食的食物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最主要还是因为喂奶姿势不当导致宝宝吞食了较多空气所引起的。
所以此时最重要的还是需要调整好喂奶姿势,并且喂完奶之后需要给宝宝适当地顺顺气,如果胀气情况比较严重的话,那么建议最好是及时去医院就诊。
幼儿卡鱼刺不要咽饭团喝醋
咽饭团和喝醋是误区
刘医生说,小儿卡鱼刺,有些家长会采取让孩子吞咽饭团和喝醋的方式来处理,但是这两种处理方法是不正确的。
吃饭团或吞馒头,目的是将鱼刺随食物带入食管,但饭团、馒头的吞咽反会将露在外面的鱼刺推入组织的深部,增加发现及取出的难度。再说喝醋来“软化骨刺”,即使把鱼刺放在醋内,也不是马上就可以使鱼刺骨软化的,相反醋的酸度可以刺激并灼伤食管的粘膜,使受伤的部位扩大和加深;如果幼儿喝醋时不慎呛入气管,则可造成声带化学性灼伤,气管水肿,发生呼吸困难。因此两种方法都是不可确的。
如无法取出要立刻送医院
一般小孩卡鱼刺,家长会尝试自己处理。刘医生说,家长要帮孩子解决问题,首先要镇定。然后在光线明亮的条件下,让宝宝尽量张大嘴巴,找来手电筒照亮宝宝的咽喉部,观察鱼刺的大小及位置,如果能够看到鱼刺且所处位置较容易触到,父母就可以用小镊子,最好用酒精棉擦拭干净,直接夹出。往外夹的时候父母要配合完成,一人固定宝宝的头部并用手电筒照明,另一人负责夹出鱼刺。如果根本看不到宝宝咽喉中有鱼刺,但宝宝出现吞咽困难及疼痛,或是能看到鱼刺,但位置较深不易夹出的,一定要尽快带宝宝去医院请大夫做处理。
鱼刺夹出后的两三天内也要注意观察,如宝宝还有咽喉痛,进食不正常或流口水等表现,一定要带宝宝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做检查,看是否有残留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