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梗阻是怎么回事
急性肠梗阻是怎么回事
肠腔内容物正常运行和通过发生障碍时,称肠梗阻(intestinalobstruction)。为腹部外科常见疾病,若未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往往危及患者的生命。
1.机械性肠梗阻:由于肠管受压、肠壁病变、肠腔内堵塞,引起肠腔狭小所致,常见于肠道无天性异常、炎症、肿瘤、肠内蛔虫团、绞窄性疝,以及肠套迭、肠扭转、粘连带压迫或牵拉等。
2.动力性肠梗阻:并无器质性肠腔狭窄,而属肠壁肌肉运动紊乱。
临床表征:
虽依梗阻原因、部位、程度、发展急缓等而异,但多有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
症状a.腹痛:单纯性肠梗阻为阵发性绞痛;绞窄性肠梗阻多为持续性腹痛有阵发性加剧,麻痹性肠梗阻则为持续性胀痛。b.呕吐:起病初期为反射性呕吐,以后为肠内容逆流入胃呕吐。高位小肠梗阻,呕吐出现较早而频繁;低位小肠梗阻,呕吐迟而次数少,常一次吐出大量粪样物;由于回盲瓣有阻止结肠内容物逆流入小肠的功能,因此结肠梗阻时呕吐较轻或无呕吐。c.腹胀:其程度与梗阻部位及性质有密切关系。高位小肠梗阻由于频繁呕吐无明显腹胀,低位小肠梗阻则呈全腹胀,结肠梗阻多为周边性腹胀,绞窄性肠梗阻表现为不对称的局限性腹胀,麻痹性肠梗阻腹胀显著,并为均匀性腹胀。d.肛门排便、排气停止:急性完全性肠梗阻者有此症状,但因梗阻部位以下肠段常积蓄气体和粪梗,因此梗阻早期仍可有少量排便、排气;绞窄性肠梗阻如肠套迭、肠系膜血栓形成等,尚可排出血性粘液便。
肠梗阻的分类
对肠梗阻的分类是为了便于对病情的认识、指导治疗和对预后的估计,通常有下列几种分类方法。
1.按病因分类
(1)机械性肠梗阻 临床上最常见,是由于肠内、肠壁和肠外各种不同机械性因素引起的肠内容通过障碍。
(2)动力性肠梗阻 是由于肠壁肌肉运动功能失调所致,并无肠腔狭窄,又可分为麻痹性和痉挛性两种。前者是因交感神经反射性兴奋或毒素刺激肠管而失去蠕动能力,以致肠内容物不能运行;后者系肠管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肠壁肌肉过度收缩所致。有时麻痹性和痉挛性可在同一患者不同肠段中并存,称为混合型动力性肠梗阻。
(3)血运性肠梗阻 是由于肠系膜血管内血栓形成,血管栓塞,引起肠管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肠蠕动功能丧失,使肠内容物停止运行。
2.按肠壁血循环分类
(1)单纯性肠梗阻 有肠梗阻存在而无肠管血循环障碍。
(2)绞窄性肠梗阻 有肠梗阻存在同时发生肠壁血循环障碍,甚至肠管缺血坏死。
3.按肠梗阻程度分类
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或部分性肠梗阻。
4.按梗阻部位分类
可分为高位小肠梗阻、低位小肠梗阻和结肠梗阻。
5.按发病轻重缓急分类
可分为急性肠梗阻和慢性肠梗阻。
6.闭襻型肠梗阻
是指一段肠襻两端均受压且不通畅者,此种类型的肠梗阻最容易发生肠壁坏死和穿孔。
肠梗阻的分类是从不同角度来考虑的,但并不是绝对孤立的。如肠扭转可既是机械性、完全性,也是绞窄性、闭襻性。不同类型的肠梗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如单纯性肠梗阻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近端肠管扩张,最后也可发展为麻痹性肠梗阻。不完全性肠梗阻时,由于炎症、水肿或治疗不及时,也可发展成完全性肠梗阻。
肠梗阻是怎么引起的 机械性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是由于多种原因所引起的肠腔狭窄。可因绞窄性疝、肠套叠、肠扭转、肠腔呢息肉、蛔虫团、肿瘤、结核及术后的粘连等,导致肠内容物因机械性的原因不能正常通过肠腔所造成。造成肠腔狭窄的原因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
婴儿的先天性畸形或成人的肿瘤、结核等后天性疾病造成肠管本身的狭小,影响肠内容物正常下行而引起肠梗阻。
老年人由于肠道运动功能减弱,易发生便秘,导致粪便长时间滞留在肠道,引发“粪石”产生,如果“粪石”积存过多,可引发发生阻塞性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是肠粘连或者腹腔内粘连所致的肠梗阻,常由于腹腔内手术(约占粘连性肠梗阻的80%)、炎症、创伤、出血、异物等引起,先天性较为少见,以小儿多发。
肠梗阻是怎么产生的
肠梗阻顾名思义即肠道发生梗阻,引起肠梗阻的原因主要有3个,由此将肠梗阻分为3大类。但是无论时哪一类的肠梗阻,其治疗原则都是相同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肠梗阻的原因及治疗原则。
1.机械性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是由各种机械性原因导致肠内容物通过完全受阻或严重障碍。其原因包括三个方面:
(1)肠外因素
①粘连与粘连带的压迫。粘连可引起肠折叠、扭转,因而造成梗阻。先天性粘连带较多见于小儿,因腹部手术和腹腔炎症产生的粘连则多见于成人。
②嵌顿性外疝或内疝。
③肠外肿瘤或腹块的压迫。
④肠扭转。常由于粘连所致。
(2)肠管本身的原因
①先天性狭窄和闭孔畸型。
②炎症、肿瘤、吻合手术及其它因素所致的狭窄。例如炎症性肠病、肠结核、放射性损伤、肠肿瘤、肠吻合等。
③肠套叠。成人较少见,常因息肉或其它病变引起。
(3)肠腔内原因
由于成团的蛔虫、胆石、粪块和异物引起,均不常见。
2.动力性肠梗阻
动力性肠梗阻是由于神经抑制或毒素刺激导致肠壁肌肉运动紊乱,致使肠内容物不能运行。其原因有两个方面:
(1)麻痹性:腹部大手术后、腹膜炎、腹部外伤、腹膜后出血、麻醉药、肺炎、脓胸、低钾血症等全身性代谢紊乱均可引起肠麻痹。
(2)痉挛性:肠道炎症及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均可导致肠管暂时性痉挛。
3.血运性肠梗阻
血运性肠梗阻是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使肠管血运障碍,继而发生肠麻痹使肠内容物不能运行。其原因主要是肠系膜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和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肠梗阻病症状有哪几类
腹痛、呕吐、腹胀、便秘和停止排气是肠梗阻的典型症状,但在各类肠梗阻中轻重并不一致。
肠梗阻的典型症状主要在腹部。
1.腹部膨胀 多见于低位小肠梗阻的后期。闭袢性肠梗阻常有不对称的局部膨胀,而麻痹性肠梗阻则有明显的全腹膨胀。在腹部触诊之前,最好先作腹部听诊数分钟。
2.肠鸣音(或肠蠕动音)亢进或消失 在机械性肠梗阻的早期,当绞痛发作时,在梗阻部位经常可听到肠鸣音亢进,如一阵密集气过水声。肠腔明显扩张时,蠕动音可呈高调金属音性质。在麻痹性肠梗阻或机械性肠梗阻并发腹膜炎时,肠蠕动音极度减少或完全消失。
3.肠型和蠕动波 在慢性肠梗阻和腹壁较薄的病例,肠型和蠕动波特别明显。
4.腹部压痛 常见于机械性肠梗阻,压痛伴肌紧张和反跳痛主要见于绞窄性肠梗阻,尤其是并发腹膜炎时。
5.腹块 在成团蛔虫、胆结石、肠套叠或结肠癌所致的肠梗阻,往往可触到相应的腹块;在闭袢性肠梗阻,有时可能触到有压痛的扩张肠段。
肠梗阻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它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也可分为不完全性和完全性。它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不同类型的肠梗阻,临床表现有所区别。只有明确不同类别的临床症状,才可以有效的鉴别与诊断,才能制定治疗方案。
肠梗阻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肠梗阻是指肠腔的内容物正常运行和通过发生障碍。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很多,一般分为机械性、动力性和血运性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最多见,常由于肠腔狭窄、腹膜黏连、嵌顿疝、肠套叠、肠扭转等机械性原因造成梗阻。动力性肠梗阻,一般病人并无器质性肠腔狭窄,由于肠道本身的运行动力异常而造成的肠梗阻,麻痹性、痉挛性肠梗阻多见。血运性肠梗阻则很少见。
目前正是急性胃肠炎的高发期,但是腹痛、呕吐、腹胀症状并非都是由胃肠炎引起的,肠梗阻也表现为这些症状。虽然肠梗阻的症状根据梗阻原因、部位、性质、程度等而异,但多有腹痛、腹胀、呕吐、便秘等四大常见症状。
如腹痛症状,一般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为阵发性剧烈绞痛,绞窄性肠梗阻多为持续性腹痛有阵发性加剧,麻痹性肠梗阻则为持续性胀痛。婴幼儿由于其不能主诉腹痛,则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在梗阻后很快即可发生,起病初期为反射性呕吐,以后为肠内容逆流入胃呕吐;腹胀一般在梗阻发生一段时间以后开始出现。高位小肠梗阻由于频繁呕吐无明显腹胀,低位小肠梗阻则呈全腹胀;由于梗阻发生后,肛门排便、排气会停止,出现便秘现象。
专家认为,患者如果有腹泻,一般不会是肠梗阻,但是若出现血便,就难说了。梗阻早期,梗阻远端肠道里存留的粪便和气体仍可排出,还有,肠套叠、肠系膜血栓形成等,也可能排出血便。
肠梗阻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由此引发一系列症状。轻度肠梗阻问题不大,严重的肠梗阻却可以造成肠坏死和继发感染,危重者可导致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甚至夺人性命。肠梗阻的类型多样,需辨因施治。专家指出,肠梗阻的常见病因主要分为三大类,即机械性、动力性和血运性。
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腹部手术或腹内炎症产生的粘连是成人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老年人嵌顿性外疝或内疝也会造成肠梗阻。有些肠梗阻是由于肠管先天性狭窄和畸形,或因疾病、手术等因素导致肠道狭窄所致。息肉或其他肠管病变可引起肠套叠,而肿瘤、成团蛔虫、异物或粪块等也会引起肠梗阻。
动力性肠梗阻多与腹部大手术、外伤、药物、脓毒血症、低钾血症、急性肠道炎症、肠道功能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有关。血运性肠梗阻主要与肠系膜动脉和静脉血栓有关。肠梗阻偏爱老人,但做过阑尾炎手术的年轻人,也受它青睐,容易因手术而发生粘连性肠梗阻。
“年轻人出现肠梗阻,一般症状不会太严重,而老年人则不同,容易变成重症。”兰平指出,超过50%的肠梗阻病因是肿瘤,经常有老人出现肠梗阻,一查病根,原来是结直肠癌在作祟。“有些肠梗阻是结直肠恶性肿瘤种下的‘果’,在临床中相当常见。”专家说,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局部可形成肿物或者侵犯肠壁引起肠壁僵硬,最后导致肠腔狭窄,产生肠梗阻。
肠梗阻如何鉴别诊断
肠梗阻鉴别:绞窄性肠梗阻是急腹症之一,故常需与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重症胰腺炎、胆囊穿孔、急性阑尾炎或阑尾穿孔等疾病相鉴别。
一般而言,根据上述每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或CT、MRI等检查,鉴别诊断常无困难。
因此肠梗阻诊断成立,除了对梗阻部位、病因诊断外,必须对病情进行分析,即对梗阻的程度和性质做出诊断,提出处理对策。
病情诊断包括确定是完全性或部分性、机械性或动力性、单纯性或绞窄性肠梗阻。
不完全性肠梗阻有哪些症状及治疗
肠梗阻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肠道通过障碍,而导致肠道和全身的病理变化。肠梗阻是小儿时期比较常见的急腹症。
肠梗阻大致可分为机械性(器质性)和动力性(功能性)两大类。
机械性肠梗阻是由于肠道内或肠道外器质性病变而引起肠管堵塞。病因可以是先天性发育畸形如肠闭锁、肠狭窄、肠旋转不良、环状胰腺、疝气嵌顿等。后天的原因有肠套叠,蛔虫团堵塞、肠扭转、肿瘤压迫、炎症或手术后肠粘连等。
功能性肠梗阻是由于肠蠕动功能不良使肠内容物不能正常传递运送。常见于各种重症肺炎、败血症、肠炎所致的中毒性肠麻痹或低血钾引起的麻痹性肠梗阻。或是因肠道神经发育不正常引起的先天生巨结肠、幽门肥厚性梗阻等。
除原发疾病的特有表现外,肠梗阻共同的表现是阵发性腹部绞痛,呕吐腹胀和肛门不排气排便。 阵发性腹痛常常突然发生,机械性肠梗阻绞痛剧烈。小儿腹壁薄,腹痛发作时腹部常可见到鼓起的肠型和蠕动波。麻痹性肠梗阻没有绞痛,只有高度腹胀时可有持续胀痛,也见不到肠型,听不到肠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