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脚疼怎么办
骨质疏松脚疼怎么办
1、适量的运动并且注意食物的合理的搭配也是有很好的帮助的.
2、因为是损伤,愈合就要有三到六个星期愈合过程。随着年龄的增加,愈合时间也会相对延长。治疗方法讲了就是一个字“养”。就是不再活动疼痛的部位。让其很好的休养。养不是吃药,而是吃饭。孩子靠吃饭养(长)大。损伤也要靠吃饭养好。准确讲就是——营养加时间。
3、议每天喝一袋纯牛奶,效果比钙片要好.药物方面可以用抗骨质增生片治疗.
4、这种情况可以适量补充一定的钙剂应该是比较容易吸收的钙剂才可以的,按疗程食用应该会有一定的改善的.也可以熬一些骨汤一类的食物也是有帮助的.
上面所讲的内容就是关于“骨质疏松脚疼怎么办?”的知识的介绍,这样的情况不用太担心的,只需要适当的补充必须的营养,花点时间多“养”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当的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睡眠。积极的按照上面的方法去做,一般会持续一段时间的,之后就会逐渐的恢复正常的。如果特别严重就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骨质疏松会全身会疼吗 骨质疏松可以按摩吗
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在原则上是禁忌暴力刺激的,按摩不当容易造成骨小梁的断裂,造成骨折等损害。但也不是绝对不能按摩的。按摩是通过一定的手法,以适当的频率、振度、力度由皮肤开始深达组织的,并非都会造成骨质的损害。
因此,只要了解腰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的强度,采用适当的手法和力量,对腰椎骨质疏松的患者的治疗是有益的。腰椎骨质疏松属于虚证,其治疗手法应采用补法。而补法使用的是轻柔缓和、长期进行,以达到补法之目的。一般不会产生副作用。
更年期骨质疏松怎么办 骨质疏松的症状
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身体会感觉到腰酸背痛、甚至全身骨痛。骨痛通常是弥漫性的,没有固定的部位,也说不上来哪里痛。活动后加重,常感到乏力不堪,不能负重。驼背或身材变矮也是骨质疏松的一个预兆。
黄瓜籽粉能吃长期喝吗 黄瓜籽粉的功效与作用
黄瓜籽粉最显著的功效就还是壮骨补钙,对于骨质疏松,脚腿抽筋,风湿病,关节炎,颈椎病以及肝,胃等脏器的疾病有恢复和保健功效。
黄瓜籽粉能促进细胞再生,调节经络,为机体补充充分的营养,使人体增强记忆力力,缓解疲劳,恢复体力,能调解人体平衡,还有通便润肠治便秘的功效。
出现骨质疏松怎么办 骨质疏松几大症状
患者常有周身骨痛、乏力、疼肿以脊椎与骨盆区及骨折处为主、常为持续性疼痛。一般与疏松程度平行,于登楼或体位改变时尤甚。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时加重。
机体活动受到明显障碍,长久后下肢肌肉往往有不同程度萎缩。如有脊椎压缩骨折。
脊椎椎体前部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厘米。
因胸廓畸形使肺活量减少,从而影响心脏功能,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口闷的症状。
如何正确补钙 适用人群要分清
并不是所有骨关节疾病都需要补钙。关节炎是引起老年人腿脚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通过控制炎症和针对病因治疗缓解症状,一般不建议补钙,但防治骨质疏松等疾病才需要补钙。
中年人腰疼到底是怎么回事
很多人以为,人到老年腿脚疼痛是“缺钙”造成的,甚至认为这种疼痛不用治疗,挺一挺就能过去。但其实骨质疏松一旦出现明显疼痛症状,骨骼中的骨量已经丢失30%~50%以上了,此时单纯补钙,已经晚了。
因为腿脚疼痛除了因缺钙导致,还有可能是身体钙质吸收出了问题,或者因其他疾病引起。这个时候,不要盲目补钙。不明原因就过量补钙,会增加泌尿系统形成结石的机会。对于明确需要补钙的中老年人,建议每晚睡觉前服用一次钙剂,以抵消夜间的低血钙。如果在补钙同时加服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效果更好。
预防骨质疏松最好的办法当然是“防患于未然”。中年时努力提高身体的骨峰值、保持正常的骨钙量和骨密度,就能缓解骨质过早流失。如果年轻时忽视运动,饮食摄入钙质少,又有抽烟、饮酒、经常喝碳酸饮料等不良生活习惯,就不容易达到理想的骨峰值量。
出现疼痛后要到专科医生处正确分辨身体的疼痛症状,而在预防方面,一些简单的方法就可以奏效。休息能够使身体各部位积聚的紧张压力得以释放,保证身体协调性,减少发生各种急性疼痛的机会。中老年人可以通过锻炼来提高腰背脊力量,从而加强腰脊柱的支撑能力,缓解腰腿痛。此外,平日还要注意局部保暖。
很多人腰疼就一味地去补钙,但是应对骨质疏松性骨折,仅靠补钙是远远不够的。经常吃含钙食物的人群患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确实低,但是该症的发病原因并非仅仅如此,一味补钙不但伤财而且无任何效果,小编建议尽早接受专业治疗。
骨质疏松疼痛的分类
骨质疏松的分类可有以下几类:
一、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
1、老年性骨质疏松常伴有疼痛,患者也会身高缩短,驼背。躲在疼痛后出现。
2、绝经后骨质疏松一般是绝经后发病,多在绝经5-10年内。患者会腰背疼痛,易发生骨折。
3、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等。
4、原因不明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如遗传性骨质疏松症等。
二、根据发生的范围骨质疏松的分类又可有以下两种:
1、全身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松症、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等。
2、局限性骨质疏松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性骨质疏松症、肢体石膏固定后引起的局部骨质疏松症等。
3、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
4、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一些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
5、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或成人,多半有遗传家庭史,女性多于男性。妇女妊娠及哺乳期所发生的骨质疏松也可列入特发性骨质疏松。
综是所述就是专家为您介绍的骨质疏松的分类。同时也衷心的希望大家在阅读此篇文章后能够引起您的重视,让我们一起来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吧!
女人更年期吃什么调理身体 牛奶
缓解骨质疏松、腿脚疼和抽筋
多喝牛奶,不仅能护肤美白,还能补钙。而更年期的女性因缺少雌激素,体内的钙合成变弱,容易出现骨质疏松、腿脚疼和抽筋的现象,所以适当补钙能缓解这一症状。
骨质疏松有疼痛感吗
(一)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疹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一般2-3周后可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可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若压迫脊髓,马尾还中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二)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三)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四)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五)骨密度测量。
骨质疏松为何易被认为缺钙
中老年人腰痛或因骨质疏松
很多人以为,人到老年腿脚疼痛是“缺钙”造成的,甚至认为这种疼痛不用治疗,挺一挺就能过去。但其实骨质疏松一旦出现明显疼痛症状,骨骼中的骨量已经丢失30%~50%以上了,此时单纯补钙,已经晚了。
因为腿脚疼痛除了因缺钙导致,还有可能是身体钙质吸收出了问题,或者因其他疾病引起。这个时候,不要盲目补钙。不明原因就过量补钙,会增加泌尿系统形成结石的机会。对于明确需要补钙的中老年人,建议每晚睡觉前服用一次钙剂,以抵消夜间的低血钙。如果在补钙同时加服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效果更好。
预防骨质疏松最好的办法当然是“防患于未然”。中年时努力提高身体的骨峰值、保持正常的骨钙量和骨密度,就能缓解骨质过早流失。如果年轻时忽视运动,饮食摄入钙质少,又有抽烟、饮酒、经常喝碳酸饮料等不良生活习惯,就不容易达到理想的骨峰值量。
骨质疏松的日常生活指导
(1)骨质疏松症病人的饮食指导:通常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饮食应以含钙量较高的食品为主,一般来说,小鱼、小虾以及干果类食物的含钙量都比较丰富。而乳制品和豆制品的含钙量也相对丰富,以下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食品含钙量的表格分析。
(2)骨质疏松症病人的生活方式指导:
①在生活方式的指导中首先要强调的是日照的时间。原因是日光中的紫外线被人体皮肤吸收后能够将维生素D转化成为人能够利用的活性维生素D,即骨化三醇,所以一般建议每天日照的时间不低于30分钟,日照方式要选择阳光直射,不能间隔例如玻璃等对紫外线反射能力较强的物体,否则将被视为无效,针对本地区冬天天气比较寒冷,日照时间相对较少,一般不提倡勉强户外日光浴,所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相应的药物来弥补因缺少日光照射而造成的维生素D摄入量不足。
②其次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脑力劳动工作者在工作的过程中运动量相对较少,所以脊柱的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对于嗜烟嗜酒的患者,建议节制烟酒。对于厌食偏食的患者帮助其改变饮食结构从而增加食物的营养均衡性等。不良的生活习惯的改变,在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
户外运动是骨质疏松症患者主要的运动形式,在运动形式的选择上我们提倡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持续的低强度的运动,例如:太极拳、散步、节奏较舒缓的交谊舞等等,运动强度不宜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但是要注重运动的质量与周身各个肌肉的协调性。
骨质疏松怎么办
(一)治疗原则
1.对症处理 如疼痛、骨折采取药物和外科的方法处理,针对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原发病进行合理治疗。
2.其他 延缓骨量丢失或增加骨量,预防骨折发生和发展的措施。
(二)具体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1)止痛:可给予适量的非甾体类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或吲哚拉辛等。塞来昔布(西乐葆)可特异性抑制COX-2,从而阻止炎性前列腺素类物质生成,对炎症性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性疼痛有一定的止痛作用。如发生骨折,或遇到顽固性骨质疏松性疼痛时,首先应除外可能存在的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l.25-(OH)2D3缺乏和(或)肾小管损害,随后可考虑短期应用降钙素制剂。
(2)矫形:目前效果不满意。
(3)一旦发生骨折,即需卧硬板床休息,膝下垫一枕头以减轻下腰部的应力.注意压疮护理,可以用些止痛药。疼痛消失后即应开始锻炼,并逐日增加活动量。疼痛剧烈者可配戴支架。
(4)补充蛋白质,改善营养状况;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防止肥胖和过度运动。
(5)避免使用导致骨质疏松药物: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②抗癫痫药物;③甲状腺激素;④肝素。
(6)其他治疗:包括中医中药方法、从事户外活动、戒除烟酒、少饮咖啡以及停用对防止骨质疏松不利的药物等。
2.补钙和维生素D治疗
成人元素钙摄入量应不少于800mg/d,孕妇及哺乳期可增至。1000~1500mg/d。选择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酪、豆制品、虾皮、紫菜、海带等,100ml牛奶约含元素钙117mg。各种钙片制剂含钙量不一,应选择含元素钙量高、吸收率高、副作用少者。分次饭后服比一次空腹服有效。通常钙剂没有副作用,个别有便秘、腹张,补钙过多可引起高尿钙症,易形成泌尿系结石,若尿钙>300mg/d和尿Ca,Cr比值>0.3应暂停服用。1,25(OH)2D3可以促进小肠钙吸收和骨的矿化。维生素D主要来源是光照,若不足应补充。一般成人需要400U/d,老人600~800U/d。体内1,25(OH)2D3合成不足者,应直接给予口服1,25(OH)2 D3(骨化三醇)0.25~0.5ug/d。阿法骨化醇(1aOHD3)在肝通过25羟化酶的作用转化为1,25(OH)2D3,口服用量为0.25~lug/d。维生素D与钙剂联合用药可加强疗效。
3.特殊治疗
(1)雌激素、孕激素治疗:
1)雌激素治疗主要适应证: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适用于有或无骨质疏松症患者;②围绝经期伴有或不伴有骨量减少患者;③卵巢早衰或因各种原因切除卵巢者;④老年妇女可适量应用。
2)主要禁忌证:①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者;②子宫内膜异位症者;③原因不明的阴道出血者;④活动型肝炎或其他肝病伴肝功能异常者;⑤系统性红斑狼疮者;⑥活动性血栓栓塞性病变者。
孕激素与雌激素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的多相性效应,在体内可增强雌激素的抗骨质疏松作用,同叫又可拮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增生与乳腺增生的作用。
3)雌激素制剂:
尼尔雌醇(nilestriol,戊炔雌三醇) 口服1~2mg,每2周1次。联合应用甲羟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安宫黄体酮),6~10mg/d,每3~6个月用7~10天。
替勃龙(tibolone,7.甲异炔诺酮)具有雌、雄、孕激素作用,口服1.25-2.5m∥d。隔天1次交替应用快雌醇(ethinylestradiol,乙炔雌二醇)50p.g和甲羟孕酮2mg。
妊马雌酮(conjugated estrogens,结合型雌激素) 是从已怀孕的马尿中分离的结合性雌激素,口服0.3-0.625 mg/d,1个月为1期,最后10~14天联用甲羟孕酮5mg/d。
(2)降钙素:
1)适应证:①高转换性骨质疏松症;②骨质疏松伴或不伴骨折者;③变形性骨病者;④急性高钙血症或高钙血症危象者。
2)禁忌证:有过敏史或有过敏反应者慎用或禁用,孕妇禁用,避免长期应用。
(3)二磷酸盐:主要应用于骨吸收明显增强的代谢性骨病,如变形性骨病、多发性骨髓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肿瘤性高钙血症、骨纤维结构不良症、骨干发育不全、成骨不全、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等。
1)氯甲双磷酸二钠(骨磷):每粒胶囊400 mg,一般每日 1次,空腹服,6个月为一疗程。容易与食物、牛奶、抗酸剂中二价阳离子构成复合物降低其活性。对肿瘤骨转移引起的骨量减少有效。
2)羟乙基二磷酸钠:每片200 mg,200—400 mg/d,口服。
(4)氟化物:老年性和绝经后骨质疏松为适应证。消化性溃疡、胃炎、妊娠期、骨折未愈、肾功能不全和骨软化症患者禁用。氟化物主要有促进新骨形成和增加BMC作用。具体药物:氟化钠,50~80 mg/d,口服;单氟磷酸盐,100~200 mg/d,口服。
(5)甲状旁腺激素PTH:促进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形成,增加骨量。具体药物:单用PTH,400—800 U/d,口服,给药l周至1个月或数月;PTH加用钙剂或雌激素等。
(6)维生素K:45 Mg/d,口服,无明显不良反应。
4.刺激骨形成药物
目前尚无确实刺激骨形成的药物,对骨转换低的老年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可选用一些药物。依普黄酮(ipriflavone)为异黄酮类,有雌激素样作用,但不具雌激素固有的特性,既抑制骨吸收,也促进骨形成,通常600mg/d,分3次口服。氟化物:15-20mg/d可增加脊椎骨和髋部骨密度。但又有增加骨脆性的危险。甲状旁腺素在动物实验已证实有促进成骨的作用,但有关临床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蛋白质同化激素可用于病情进展的老年人,副作用有男性化,不宜广泛使用。
骨质疏松腰痛怎么办 骨质疏松好治吗
骨质疏松是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点的,导致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易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疾病。
它的治疗包括以下几点:补充钙剂、补充维生素D使用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药物。
第一在补充钙剂的基础上还要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作用,还要根据骨质疏松的情况、轻重,再加一些更强力的药物,比如说二磷酸盐类药物,或者降钙素类药物,根据患者的轻重选择治疗的方案,二磷酸盐药物和降钙素类药物都是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的。
骨质疏松的具体的治疗的时间要依据患者的病情情况而定;另外,骨质疏松患者需要定期复查骨密度,如果骨密度达标,可以遵医嘱停药并定期接受复查,一旦出现反弹,需要及时就诊用药物治疗,所以骨质疏松的治疗时间相对较长,一般半年到一年,甚至更长。
中老年补钙有什么好处
1、人过中年,骨钙就逐渐丢失,妇女进入更年期及绝经期后,骨钙丢失进一步增加,老年人缺钙会造成很多疾病,最常见的是骨质疏松症、脚后跟疼、牙齿松动脱落、驼背、食欲减退、失眠多梦、烦躁易怒等,所以老年人非常需要补钙。
2、老年人如果缺钙,会出现骨质疏松;脚后跟疼;牙齿松动、脱落;明显的驼背、身高降低等缺钙表现。所以一旦出现上述表现,一定要补钙。
3、老年人新陈代谢逐渐变缓,消化功能减弱,钙的需要量也相对增加。人过中年,骨钙就逐渐丢失,妇女进入更年期及绝经期后,骨钙丢失进一步增加,为了补充钙的流失,老年人就要补充大量的钙,可以能过食补和药补,如果老年人不补钙的话会导致骨质疏松,骨骼脆化易骨折。
骨质疏松如何止疼呢
第一,患者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食物来进补,有效地进行满足钙的需要,这样可以减轻疼痛感,多吃一些含钙的食物,比如是牛奶。含钙高的蔬菜,专家表示,也可以吃一些药物,有效的补充钙物质,但是钙不要过量,同时,要根据患者情况,有效地进行补钙。
第二,要注意骨质疏松患者的年龄,很多患者会出现身材变小,驼背。尤其是更年期的女性,若是更年期女性出现骨质疏松疼痛,可以选择雌性激素进行注射,这样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减少骨组织损伤,有效地补充雌激素。
第三,要注意自我调节,平时要注意多晒太阳,这样有助于天然补钙,而且要注意运动,有很多的患者因为疼痛,不敢运动,这样只会造成疾病严重,在疼痛难忍时,患者可以服用一些止痛药物,但是,不要盲目的用药。
第四,要注意多喝一些鱼汤,骨头汤,但是,平时一定不要喝酒,浓咖啡,这样会造成骨骼受到刺激,造成疾病严重,带来更多影响,同时要注意提高骨质量,缓解骨骼疼痛,在医生的指导下,有效的进行补充钙。
骨质疏松是一种骨病,而老年人患者会比较多,因为岁月带来身体器官衰弱是正常现象,所以老年人患上骨质疏松只能缓解,而年轻人有骨质疏松多数因为缺钙引起的,这种现象可以通过进食一些补药来慢慢调理,不过一旦发现自己有骨质疏松症,都应该及时治疗避免延误病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患者也不要到药店乱买药物治疗,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骨质疏松常见的症状就是腰背酸痛,久坐的时候疼痛会加剧,白天的疼痛感没有那么强烈,晚上和清晨时分疼痛会加重,另外患者咳嗽、做运动、弯腰都会有疼痛感,疼痛之后继而出现身长缩短,变性,驼背等。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更加严重,驼背的曲度会加大。严重的时候可能出现骨折。
治疗骨质疏松可以服用十一坊新西兰骨胶原软胶囊,这种药能够改善骨质疏松,还能缓解疼痛,另外吃点高钙片和仙灵骨葆,每天喝高钙牛奶这样对病情也会有帮助,而中医中药的方法治疗骨质疏松也有不错的效果制川乌、巴戟天、黄柏、知母、先茅、制草乌、当归、川芎、羊藿、炙甘草等中药材进行煎服。
除了中医和西医治疗,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不要偏食多补充钙元素,平时可以多晒晒太阳,照射的阳光可以让身体产生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运动的时候不可以太过剧烈适当为好,如果可以进行慢跑、散步、太极拳坚持下去。避免酗酒和抽烟等不良行为,注意防寒保暖,多吃一些豆制品和骨头汤、牛乳、新鲜的蔬菜水果,遵循医生的叮嘱,按时服用药物,积极治疗,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