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孩子的领导力这样培养
美国孩子的领导力这样培养
美国孩子的领导能力在全世界是非常知名的,连小孩子或者中学生,他们的领导能力,都让很多成年人惊叹不已!这是因为他们的父母、老师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的“未来领导力”。
“未来领导力”乍一听感觉有点空,它其实是欧美现代教育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主要指少儿阶段锻炼和积累的演讲演示、团队协作、项目管理意识和能力。
在美国的课堂上,孩子从小就有很多参与课堂表达的机会,可以想象,当孩子怯生生地第一次站在讲台前,害羞是难免的。但这样的语言能力训炼,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则是十分宝贵的。在美国,经过教育的儿童,基本都能够使用流利的英文,加以丰富的肢体语言,针对不同的命题进行公众演讲。
我们看到的美式课堂看似很轻松,但里面学问却很多。从教室的布置就可以看出,孩子们基本都是4至6人一桌,成为一个小团队,很多学习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小组中的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管理设计、分工协作和演讲活动,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成为小“领导”,每个环节都是管理与协作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发现A的组织领导能力,B的执行计划能力,C的耐心细致的特点,D则专注于一件事情并做到最好。他们因为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和谐的相处与配合共同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都非常有成就感!
作业完成后,小“领导”还要进行演讲,锻炼其面对众人的演讲演示能力。
中国孩子抱大美国孩子爬大
在美国,无论在哪里,都可看到蹒跚学步的孩子。如果孩子跌倒了,父母一般不会主动跑上前去,弯腰伸手扶起孩子,而只是叫一声起来,小孩看到没有大人扶,就只好自己站起来,除非摔得个头破血流。有人说中国孩子是抱大的,而美国孩子则是爬大的,这种说法一点也不为过。
长期以来,中国孩子接受的是灌输教育,美国孩子则不同。一般说来,考试,中国孩子胜过美国孩子,但轮到动手或研究时往往就不如美国人了。
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笔者发现在美国的孩子看上去是在无忧无虑中长大的。孩子小的时候功课很少,回家主要是以玩为主,到了该上大学之时,也不必像国内高中生那样必须走那道高考独木桥,美国孩子要想上大学只需凭学校的积点、老师的推荐以及社会活动的表现,就可申请大学。录不录取,全凭大学对人才的需要。孩子用不着为上大学而担心,因为这所大学不录取,那所大学也能录取,可谓是条条道路通罗马。
虽然美国孩子的成长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但笔者通过与当地美国人交流发现,美国父母在如何让孩子尽早具有独立性和智力的潜质开发方面独具匠心,下了很大的功夫。而被抱大的中国孩子则需要父母花费额外的精力去培养他们的独立性与创造性。
外国的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
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力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最没出息或可耻的。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小就让孩子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农家子弟要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木工修理、铲雪、扫落叶等出卖体力的活。
在德国,孩子从小就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从不包办代替。
在日本家庭,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生存技能和自强精神。
在新西兰,打孩子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父母一般都不会体罚孩子。如果儿子在公共场所闹腾,只要不影响到别人,父母一般都会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待孩子,比如随他闹去。如果影响到别人,就会将孩子抱走,将他放在一个比较开阔而安静的地方,让他继续闹,直到他闹够。
孩子运动的好处 美国孩子运动概况
美国的《政府指导手册》中很早以前就建议6~17岁的孩子应该每天参加1个小时以上的中高等强度的体育运动,但是很多孩子都没有达到这个标准。
大男子主义的男人好吗 大男子主义的优点
1.做事果决:大男子主义的男人,相信自己,比较有主见,做起事情来,不会顾头顾尾的。
2.有责任感:会主动承担责任,不会让自己的女人担心,做事让人放心。
3.具有领导力:因为大男子主义的男人比较自信,决断,办事能力强,往往具有一定的领导力。
进口奶粉品牌那个
1、美赞臣
英文名称:meadjohnson
发 源 地:美国
创建时间:1905年
美赞臣公司创立于1905年,创始人为爱德华·美赞臣。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是世界上生产营养品的大型跨国企业之一,堪称世界营养权威。全球拥有雇员约5300人。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印地安纳州的埃文思威尔。美赞臣公司在全球拥有7个生产基地,营养产品行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经营的婴幼儿奶粉是全球市场的领导品牌。
2、惠氏
英文名称:Wyeth
发 源 地:澳洲新西兰
创建时间: 1915年
惠氏是全球500强企业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以研发为基础的制药和保健品公司之一。惠氏在婴幼儿营养品的研制和营销方面有着近百年历史。惠氏在研究、开发、制造和销售药品、疫苗、生物制品、营养品和非处方药品等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惠氏的产品改善了全球各地人们的生活质量。惠氏在制药、疫苗和生物技术方面的领导地位具有悠久的历史。惠氏在妇女卫生保健、神经系统疾病、肌肉与骨骼疾病、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疫苗、抗感染、血友病、免疫制剂和抗肿瘤等领域都有业界领先的产品。惠氏同样也是营养品领域和健康药物领域的领先者。
3、雅培
英文名称:Abbott
发 源 地:美国芝加哥
创建时间:1888年
雅培公司于1888年在美国芝加哥由雅培医生创办,历经百年发展,如今已发展成一个医药及营养产品多元化的世界500强企业。1927年首次研制并推出市场的“心美力”婴儿奶粉后,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其婴幼儿营养产品不断趋向完善和先进,1998年推出的“喜康宝”婴儿奶粉率先添加72毫克/升TPAN核甘酸,开创了婴幼儿营养的新时代。
培养孩子领袖气质的秘诀
倾听梦想
孩子的志向与你对他未来的设计相左时,多鼓励他的梦想,无论在你看来这梦想是何等奇特,因为这种梦想同样需要孩子有足够的勇气。
提供机会
领导能力要靠训练来增强,需要机会去磨炼领导艺术。让子女参加运动队、童子军、课外活动小组和其他社区组织,他们将获得为人处世的经验。
充分鼓励
孩子微不足道的成功都是值得你称赞的,这不意味着用虚假的话哄骗孩子,也不是说你永远不能批评孩子,批评应该跟赞扬教育结合在一起。
多问“假如”
“可能性思维”是领导能力的一个标志,那些对一个难题认真研究,并向别人演示如何解决它的孩子会问:“假如我这样做了,会怎么样?”
勇于表现
鼓励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多发言,在别人面前毫无羞怯地表现自己是一项最重要的技能。
盯住成功
请说服你的子女多想成功而不去想障碍,自信会成功的人就是能吸引别人跟随自己的人。
允许探险
孩子乐于钦佩和追随那些愿意冒险和能应付挑战的人。可是我们家长,就怕孩子磕着、烫着、摔着,如此谨慎入微,很容易削弱孩子的冒险精神。
几大要素提升你的领导力
许多中层主管,总是热衷于学习业务知识,以期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和业务水平,谓之充电。然而,刚刚逾越了80后员工的管理难题,随即85后的问题又接踵而来;年轻下属的问题刚刚有了转机,老员工的问题又暴露了出来……可谓应接不暇。
管理者积极参与管理培训和系统学习的努力固然可贵,但你很可能忘记了,最轻松的办法,其实是拾取身边的智慧。这些身边的智慧,可能正可以成为你解决问题的捷径。
很多人都认同“21世纪是靠讲故事来领导的时代”,但还有一种生动的形势却可能被主管们忽视了——谚语。从小到大,我们在不经意间学会了许多谚语,只是不曾将它们与职场中的情境联系起来。而在世界各国同样有很多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谚语,它们字字珠玑,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并且适用于广泛的范围之中。
哥德曾说:“经验是永久的生活老师”,那么历经千锤百炼的长期经验总结的谚语,一定能为你的领导力大大加分。当你感觉自己的话越来越多,但下属却越来越听不进去时,那就尝试用谚语去领导吧。
有时候,解决棘手难题,只需一句话;做个智慧主管,其实也只需要几个谚语。
掉下来,接着爬就是了
人物:
李欣然(化名),35岁,江苏人,某跨国公司公关部总监,外企工作经历三年,八年民营企业工作经历,长驻北京。
信奉谚语:“猴子也有从树上掉下来的时候”(美国)
作为学外语出身的人,进入跨国公司工作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我也不例外,从民营内资企业转换到了现在的跨国公司,目前在公关部做总监。与朋友聚会和客户打交道时,人们早已把我化作“白骨精”的行列,虽然也得到了不少人羡慕的眼光,但久而久之就毫无感觉了。
众所周知,在外企是“一个人当两个用,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虽然听起来有点儿粗俗,但这却是非常真实的写照。加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甚至在最忙的时候,工作都是以分钟来计算的,每一分钟都有要做的事情。而我这个岗位,需要与各种各样的媒体、公关公司打交道,可以说是天天都在和“人精们”博弈,我的脑子总是要设法比他们转得更快才行,时时刻刻在琢磨,怎么调动他们的热情和才能,实现我们想要的结果。
尽管如此,在工作中还是会偶尔发生一些小问题。去年年底,我们要开一个产品推广活动,但恰逢为我们服务的公关公司内部调整,换了一个团队接手该项目。尽管他们之前做了工作的交接和培训,但是由于我们和这个新团队之前没有合作过,默契不足,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效果实在是不太理想。
这对于我这个老公关人来说,实在是感觉遗憾:怎么大江大浪都过得去,却在小河沟儿翻了船?活动结束后的接连几天,我都郁郁寡欢。
上司看到我的状态,跑过来冲我挤眼睛:“Susan,别忘了‘猴子也有从树上掉下来的时候’,掉下来上去接着爬就是了。”
是的,这是我们常常喜欢引用,用来互相安慰和鼓劲儿的一句谚语。一下子,心情豁然开朗,工作中的瑕疵和失误是难免的,既然已经无法改变,就要总结它,然后继续去“爬树”。
可别让员工怕你
人物:
乔智(化名),41岁,籍贯山西,某英国商贸公司市场总监,长期在跨国公司、外资企业工作,现居住上海。
信奉谚语:“当面怕你的人,背后一定恨你”(英国)
大学毕业后,我去了英国留学。和许多中国留学生一样,打工成为我课余最重要的生活。那时,我打工的老板是一个四十多岁的英国人。他为人非常绅士,对人很好。一次,我和他聊天,其间我夸奖他:你是一个好老板。他非常开心,很感谢我。他对我说:“我们有一句谚语,‘当面怕你的人,背后一定恨你’,我可不想让你们怕我。”
回国后,我先后在几家外资企业工作过。对于自己的下属,我一直秉承不能让他们怕我的原则,当然这也不等于就一定要和下属打成一片。深思一下,我不是怕他们会恨我,而是怕我没能给他们好的职业平台,没有让他们在我这儿得到成长,我更害怕因为他们惧怕我,而让我看不到事情的真相。
有一次,我的一位下属在谈判中,由于一时紧张而报错了价格。在他战战兢兢地找到我时,我并没有狠狠地批评他,而只是说:“你要记住这次教训,好好总结一下。你看我们可以怎样去补救?有什么好建议?我看看是否可行。”他很惊讶地看着我,因为,他本来准备来挨训的,以至于根本没想到去详细准备补救的建议。我让他回到办公室,做好后再来找我,并友善地告诉他:“我会在这儿等着你。”
结果,一个小时后,他有点激动地拿着方案回到我的办公室,给我讲了他一系列的补救办法。我又给他提供了一些建议,“办完后再来找我。”
两天后,这名员工又来找我了,如我所料,尽管这次生意并不很成功,但起码补救得还是很令人满意。当天晚上,我请他吃了简单的晚餐,席间我对他说:“我已经为你交了学费,希望你可以总结经验,未来做得更好。”员工对我充满感激,他说:“我的上一个上司是日本人,如果有谁犯错误,一定会是被骂得很惨,甚至还有人挨过耳光。大家十分怕他,背地里也很恨他。后来,大家出了什么问题,都不敢告诉他实情,而都是在找借口,而他也就更难知道事情的真相,气得暴跳如雷……”我心中暗喜,看来自己的领导方式是正确的。
如今,这名员工已经成了我的得力干将。
美国家长这样培养孩子幽默感
根据美国专家从事的专题研究,幽默感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的幽默感大约3成是天生的,其余7成则须靠后天培养。因而在儿童教育专家的倡导下,许多家长甚至在婴儿刚出世6周便开始对其进行独特的“早期幽默感训练”。实际,不少较聪明的婴儿这时确已萌发“幽默意识”。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家长故意抱着孩子作“下坠”动作时,一些孩子在体味下落感的同时,还会无师自通地意识到是大人在跟自己闹着玩,小脸可能会漾起笑容!对这些天生就有较强幽默感的孩子,美国的家长们除了常跟他玩“下坠”游戏外,还与他玩捉迷藏(如,将一块手帕遮住自己的脸,然后猛地抽走,孩子见了可能会发出会意的微笑)、敲击游戏(如,用一汤勺敲击碗碟使其发出清脆声响,然后再佯装用汤勺敲击自己的头或孩子的手,他可能也会冲你一笑)等。
1周岁左右的孩子对他人的脸部表情已十分敏感。在其学步摔倒时,美国的家长们大多是冲他做个鬼脸以表示安抚。幽默的力量是无穷的,此时他往往会被大人扮的鬼脸逗得破涕为笑。不仅如此,家长还鼓励孩子们模仿做鬼脸,做得愈怪异愈能得到赞赏。
2周岁时的幼儿已能从身体或物品的不和谐性中发现幽默。如,大人把袜子“戴”在自己的手上,脸上则露出难受的表情。在美国,若孩子这时也学着把手套“穿”在脚上,家长不仅不对孩子横加指责,相反跟孩子一起哈哈大笑。
3岁幼儿的智力,已发展到能认识概念不和谐中潜藏的幽默。当爸爸故意手拎妈妈小巧的女式皮包,或妈妈故意戴上爸爸粗大的男式手表时,孩子见了即会一边摇头一边大笑不止。美国的家长往往默许孩子装模作样地戴上爷爷的大礼帽,手持拐杖,行步蹒跚,从模仿中体味幽默的快乐。
4岁左右的幼儿特别喜欢“过家家”,或扮演卡通人物。当美国人发现自己的儿子与邻家小女孩正在十分投入地扮演王子和公主时,不仅不阻拦,自己还可能客串坏蛋之类的小角色,添油加醋地让气氛更为生动、活泼。
待孩子长到5-6岁时,便可能对语言中的幽默十分敏感。这时,美国家长会利用同音异义词和双关语的巧用及绕口令等的学习,增强孩子的幽默感。
7岁的孩子大多已上学。他们往往喜欢讲笑话、听笑话。有些笑话虽不够高雅,但大人们一般不去粗暴地批评乃至责备。他们认为,此时的孩子,尤其是那些淘气的男孩,往往会通过笑话或恶作剧来“平衡”或“调节”自己的心态。尽管其中的幽默可能让大人们不快甚至难堪,但大人理应包容。原因很简单:这是孩子成长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此时若大人能正确引导,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粗俗,什么是幽默,才是明智之举。
8岁以后的孩子已初具幽默感。美国的家长常常倾听孩子们讲述有关学校生活的小笑话,并发出会心的欢笑,对孩子的幽默感作出肯定的表示。此外,大人们还常常引导孩子们编幽默故事,改编电影、电视剧的情节或加添令人捧腹的结局。
当孩子进入小学高年级时,学校会常常组办有关“幽默故事”写作或讲述的比赛。对于这类能起到增强孩子幽默感的活动,家长们大多予以无保留的支持。
孩子的幽默性格一旦形成,对其一生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大多开朗活泼,往往更讨老师的喜欢,人际关系也比不具幽默感的孩子好得多。幽默还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和痛苦,因而幽默的孩子往往比较快活、聪明,能较轻松地完成学业,甚至拥有一个乐天、愉悦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