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如何避免新生儿黄疸反复 感染

如何避免新生儿黄疸反复 感染

宝宝被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让肝细胞功能受损,使得肝脏无法很好的将间接胆红素转化为直接胆红素排出体外;或者出现胆道梗阻,胆汁不能顺利排出,于是出现新生儿黄疸反复复发的情况。

新生儿黄疸指数正常值

一、新生儿黄疸指数正常值:

新生儿黄疸的正常值是以血清胆红素为参考指标的。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mg/dl(毫克/100毫 升),就是代表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 毫克为正常。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为胆红素低于 15mg/dl(毫克/100毫升)。

足月出生宝宝的黄疸正常值与早产儿又有所不同。通常,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毫克/100毫升, 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9毫克。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15毫克/100毫升血液,也就 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5毫克。

如果宝宝的黄疸值超过12.9mg/dl或新生儿黄疸指数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5mh/dl),或黄疸持续时 间超过“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在4周内消退”这个时间,又或者黄疸退而复现,就表示新生儿 黄疸不健康,可能患了病理性黄疸。

二、为什么新生儿容易出现黄疸?新生儿黄疸的原因:

新生儿黄疸别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 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 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另一 方面,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2、母乳性黄疸

新生儿因吃了母乳发生的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 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

出现母乳性黄疸后,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也无发烧和食欲不好的症状。如及时停止喂母奶,黄疸 大约在2-4天内减弱,6-10天内全部消失。

3、溶血性黄疸

血性黄疸最常见的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 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 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

4、感染性黄疸

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使得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 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 。

三、新生儿黄疸怎么办?

新生儿黄疸如果超过了正常值,就应该通过医学手段来降低胆红素使新生儿黄疸恢复到正常值。常见的 治疗手段有:

光照疗法、换血疗法与药物治疗。光照疗法操作简单有效,是采用最多的方法。药物疗法 就是向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来降低胆红素。换血疗法是最不提倡的,因为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还有后 续副作用较强,所以一般慎用。

护理上要注意:

1、让宝宝胎便尽早的排出:在早期时我们要尽早给新生儿喂养,让胎便尽早的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黄素,因为如果胎便不排出干净胆黄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的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多。怎样看胎便是否排干净呢?主要是看胎便从黑色胎便转变为黄色胎便就是排干净了。

2、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判断新生儿液体摄入是否充足的办法是看新生儿的小便,一般正常的新生儿一天6-8次小便,如果次数不足,有可能他的液体摄入不够,小便过少不利于胆黄素的排泄。我们应当保证新生儿的液体摄入,一般新生儿的胎便应当2-3天就排完了,这样就能减少其黄疸的程度。

新生儿黄疸反复发作怎么办

新生儿刚开始时体重原本就会有生理性的下降,在正常情况下,7~10天后就会回复到出生时的体重,如果妈妈发现宝宝体重持续下降,身体又有愈来愈黄的趋势,就得送医院观察。

首先妈妈出院前,一定要先了解宝宝的皮肤黄到身体哪个部位,回家后再观察有无任何变化,如果愈来愈黄,黄的部位愈来愈多,就一定有问题,如果黄的部位慢慢消退,就可能不需要担心了。

以下是黄疸儿居家照顾须知:

1.注意宝宝大便的颜色

要注意宝宝大便的颜色,如果是肝脏胆道发生问题,大便会变白,但不是突然变白,而是愈来愈淡,如果再加上身体突然又黄起来,就必须带给医生看。这是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肝脏处理好的胆红素会由胆管到肠道后排泄,粪便因此带有颜色,但当胆道闭锁,胆红素堆积在肝脏无法排出,则会造成肝脏受损,这时必须在宝宝两个月内时进行手术,才使胆道畅通或另外造新的胆道来改善。

2.观察宝宝日常生活

只要觉得宝宝看起来愈来愈黄,精神及胃口都不好,或者体温不稳、嗜睡,容易尖声哭闹等状况,都要去医院检查。

3.仔细观察黄疸变化

黄疸是从头开始黄,从脚开始退,而眼睛是最早黄,最晚退的,所以可以先从眼睛观察起。如果不知如何看,专家建议可以按压身体任何部位,只要按压的皮肤处呈现白色就没有关系,是黄色就要注意了。

4.家里光线不要太暗

宝宝出院回家之后,尽量不要让家里太暗,窗帘不要都拉得太严实,白天宝宝接近窗户旁边的自然光,电灯开不开都没关系,不会有什么影响。如果在医院时,宝宝黄疸指数超过15mg/dL,医院会照光,让胆红素由于光化的反应,而使结构改变,变成不会伤害到脑部的结构而代谢(要有固定的波长才有效)。

回家后继续要照自然光的原因是,自然光里任何波长都有,照光或多或少会有些帮助。而且家中太暗对宝宝吸收维他命D有影响,但不要让宝宝直接晒到太阳,怕会晒伤,而且也怕紫外线带来伤害。

5.勤喂母乳

如果证明是因为喂食不足所产生的黄疸,妈妈必须要勤喂食物,因为乳汁分泌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勤吸才会刺激分泌乳激素,分泌的乳汁才会愈多,千万不要以为宝宝吃不够或因持续黄疸,就用水或糖水补充。

新生儿黄疸为何不必中断母乳?

不知道宝宝吃得够不够的妈妈,可以观察尿尿的次数,一天尿6次以上,以及宝宝体重持续增加,就表示吃的份量足够。但还是要观察宝宝后面的情形变化,如果黄疸退了又升高就绝对有问题,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新生儿黄疸反复是怎么回事 药物损害

宝宝肝脏发育不足,无法很好的代谢药物,如氯丙嗪、吲哚美辛、苯巴比妥类、磺胺类等药物都可能导致宝宝发生中毒性肝炎,致使肝功能受损,进而引起新生儿黄疸反复的情况。

新生儿黄疸反复的原因 新生儿黄疸反复怎么办

黄疸反复出现对宝宝可能存在的威胁是很大的,家长不可以掉以轻心,要及时入院治疗。

促进新生儿黄疸消退的主要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蓝光照疗法,它是处理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安全方法;

二是给孩子从个周静脉输入人血白蛋白,以减少游离胆红素,促进黄疸的消退,减少核黄疸的发生;

三是换血疗法。另外,中医也有一些治疗的药方,具体根据不同宝宝的病理性黄疸程度遵医嘱治疗。

新生儿黄疸无法根治的原因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一般足月生的宝宝,生理性黄疸一般是生后两到三天出现,四到五天达到高峰期,慢慢黄疸消退,基本上两周黄疸就可以消退了,一般黄疸退了以后是不会再反复的。

如果是宝宝的黄疸已经退掉了,又反弹得比较明显,这时候要考虑是病理性黄疸,病理性的黄疸它的原因是很多的,要根据血的检查,看黄疸升高是什么胆红素升高,一般胆红素又分为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如果是间接胆红素升高比较明显,一般考虑是不是有血液的红细胞破坏,像感染或者是溶血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原因,导致的红细胞破坏引起黄疸升高。如果是直接胆红素升高,要警惕肝胆的疾病。

黄疸反复还是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由新生儿科专科医生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然后明确一下是不是需要干预。

如何避免新生儿黄疸反复 新生儿黄疸复发该怎么办

如果是疾病等原因导致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那么找出具体疾病病因,有针对性的治疗疾病去除病因,病因消除后黄疸自然就会消褪。

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相应的退黄药物进行病理性黄疸的治疗,以达到消除黄疸的目的。

还可以选择中医进行治疗,具体可以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为要,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中药等进行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各种原因引起的间接胆红素升高都可以使用光疗,可到有相关器械的正规医院进行光疗。

在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发热、腹泻等副作用,停光疗后可自行恢复。

换血治疗可以换出血液中的胆红素、抗体、致敏红细胞,一般用于光疗失败、溶血症或早期胆红素脑病等的新生儿黄疸患儿。

若血清总胆红素<257μmol/L(15 mg/dl),可以适当增加喂奶次数(每24 小时 8~12 次),促进宝宝排便、减少胆红素的吸收,以达到减轻新生儿黄疸的目的;

当血清总胆红素>257μmol/L(15 mg/dl),可暂停母乳喂养 3 天,改人工喂养,需要时加以光疗,以缓解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要多久

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易行的方法。光疗是通过转变胆红素产生的异构体使胆红素脂溶性转变为水溶性,不经过肝脏的结合,经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

一般光疗分为连续和间断照射,一般间断照射是6-12小时后停止,2-4个小时再照; 也有照8-12小时之后停6-12个小时,一般是根据病情而定。一般如果是需要光疗的黄疸,说明它的程度会比较重,然后进展比较快,做完光以后定期监测黄疸情况,如果黄疸反弹比较明显,那肯定是需要治疗,继续照光,认为是Rh溶血病或者黄疸较重的ABO溶血者,照光时间一般比较长,一般需要48-72小时。一般高胆红素血症大多数只需照24-48小时即可获得满意的效果,但是如果是有明确的病理因素的导致黄疸升高,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果是病因治疗病情控制了才能够稳定。所以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要根据病情来看,他的病情病因不一样,治疗时间也是不一定的。

新生儿黄疸反复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黄疸反复怎么护理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方法有以下6点:

1、判断黄疸的程度。爸妈可以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程度,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为轻度黄疸;躯干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现黄染,为重度黄疸。

2、观察大便颜色。如果大便成陶土色,应考虑病理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所致。如果黄疸程度较重、出现伴随症状或大便颜色异常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3、尽早使胎便尽早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红素,如果胎便不排干净,胆红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高。

4、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小便过少不利于胆红素的排泄。

5、如果黄疽出现过早或消失过迟,或黄疸程度过重,或逐渐减轻后又再加重,婴儿精神不佳、吸奶少或拒奶等临床症状时,则属病理性黄疸,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新生儿黄疸的调理护理方法有哪些呢

(1)家族中有蚕豆病病史者,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检查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变性珠蛋白小体等,以确定是否患“蚕豆病”。若确诊为蚕豆病患者,平时应避免进食蚕豆及其豆制品,避免服用退热片、呋喃类、磺胺类、喹啉类、维生素K3、维生素K4等药物,避免接触萘类及萘酚衍生物(如樟脑丸),以防诱发蚕豆病。此外,应在小儿的病历中加以注明,且到医院就医时再次向医生说明,以免医生忽略病史而错误用药引发蚕豆病。如新生儿为母乳喂养,乳母也应禁食或忌食上述食品和药物,因母亲食用这类食物后哺乳,乳汁亦可使婴儿发病。

(2)由于新生儿感染,如脐炎、肺炎、败血症、尿路感染等可诱发新生儿溶血而出现黄疸,应注意新生儿脐部和外阴的干燥和清洁,及时更换尿布,防止皮肤破损感染。注意衣被的增减,避免抱新生儿到人多嘈杂的地方,以预防各类感染的出现。发生上述感染时应及时控制新生儿的感染时应及时控制新生儿的感染病灶。

(3)新生儿黄疸的病儿应注意多喂其喝水,也可用绵茵陈6克、银花6克、竹叶3克煎水代茶。保证小儿足够的睡眠时间,保持小儿大小便的畅通。乳母应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辣食物,不可进食过多的滋补食物。病室内洁净、通风良好,配备中央空调,保持室温24℃~26℃,湿度55%~65%。光疗箱清洁、完好,调试箱温33℃~34℃,并以软棉布覆盖、固定于箱内准备放置新生儿头部的一侧,防止新生儿活动后撞伤前囟及耳、面部。光疗前给新生儿洗温水澡1次,更换清洁尿布,修剪指甲,并戴上棉制小手套,防止抓破皮肤。护士以轻柔的动作给新生儿戴上眼罩、会阴罩,松紧适宜,避免新生儿烦躁不安,便于新生儿更好地接受光疗。

相关推荐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

大多数新生儿黄疸都不需要治疗。如果确实需要治疗新生儿黄疸,光照疗法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 光照治疗是一种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疗法。具体方法是让宝宝脱光衣服躺在婴儿床里(眼睛和会阴需要遮蔽),然后在蓝色的荧光灯下照射。患儿入箱前须进行皮肤清洁,禁忌在皮肤上涂粉或油类;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肤;双眼佩戴遮光眼罩,避免光线损伤视网膜;男宝宝还要注意保护阴囊。若使用单面光疗箱一般每2小时更换体位1次,可以仰卧、侧卧、俯卧交替更换。俯卧照射时要有专人巡视,以免口鼻受压而影响呼吸。 光照

怎么样才能分辨新生儿黄疸

其实新生儿黄疸在婴儿出生不久时是可以完全避免的,只要母亲在孩子早期时就尽早给新生儿喂养,让胎便尽早的排出就可以很好地预防新生儿黄疸。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每个婴儿都健健康康,那我们就要很好地了解黄疸的症状,并且尽早治疗。 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的一周内可以出现皮肤黄染。这主要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决定的。如果黄疸的程度较轻,属于生理性黄疸。家长不必过分紧张。生理性黄疸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出生后4-6天是最黄的时候,7-10天以后逐渐消退。 家长在家里如何判断新生儿黄疸的程度呢?我们可

新生儿黄疸反复发作怎么办 光疗

各种原因引起的间接胆红素升高都可以使用光疗,可到有相关器械的正规医院进行光疗。 在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发热、腹泻等副作用,停光疗后可自行恢复。

黄疸发作机制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 1、胆红素生成过多。因过多的红细胞的破坏及肠肝循环增加,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常见的病因有:红细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肠肝循环增加、红细胞酶缺陷、红细胞形态异常、血红蛋白病。 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由于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常见的病因有:缺氧和感染、Crigler-Najjar综合症、Gilbert综合症、Lucey-Driscoll综合症、药物(如磺胺、水杨酸盐、吲哚美辛、毛花苷丙等)。 3、胆汁排泄障碍。肝细胞排泄结合

婴儿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类型不同,新生儿黄疸的症状也有所不同。 生理性新生儿黄疸症状表现为: 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白眼球和口腔黏膜发黄,有轻有重。一般在脸部和前胸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第4~6天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持续到第3周。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不适表现。 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家长也要注意密切观察。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黄疸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 病理性黄疸症状表现为: 小儿黄疸可能发生在生后2

宝宝常见疾病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 宝宝出生后,你也许会注意到他皮肤发黄,别担心,新生儿皮肤发黄是正常现象。大约50%~60%足月出生的宝宝在头一两个星期皮肤会发黄,医学上称为“新生儿黄疸”。事实上,所有新生儿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只是有些宝宝的黄疸不是很明显。大多数情况下,新生儿黄疸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无关大碍,它会自己消退或经过简单治疗即可。但是,在极少数情况下,有些新生儿黄疸也可能会很严重。 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分为吸入性肺炎(羊水、胎粪、乳汁)和感染性肺炎(宫内感染和出生后感染)。 新生儿得肺炎不像婴幼儿肺炎有明显的

新生儿黄疸反复

一、新生儿黄疸会出现反复现象吗? 一般来讲生理性黄疸不会反复,但是病理性黄疸如没有根治可能出现反复。如果新生儿黄疸出现的时间早,在生理性黄疸减退后又重新出现而且颜色加深,同时伴有其它症状,就可能是病理性黄疸。它的症状为皮肤发黄,白眼球、泪水和尿液有时也呈黄色,如果新生儿精神倦怠、哭声无力、不吃奶时,应尽快去医院检查接受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 二、病理性黄疸病因复杂,多数由溶血性疾病(如新生儿溶血症)、先天性疾病或严重感染性疾病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危害在于未结合胆红素水平与其大脑神经的损害是相一

溶血症的危害有哪些

首先,这种疾病是由于新生儿与母亲的血型发生不和从而产生的一种溶血现象。主要表现为在出生几天以内黄疸症状迅速加重,如果得不到重视和治疗,就会造成婴儿的黄疸转变为核黄疸,严重的话还会造成瘫痪。其次,这种疾病由于其特殊性,是血液不和而造成的血液中有抗体的现象,所以在情形严重的时候需要进行换血的治疗办法。这就需要找到与婴儿血型相一致的健康的血液进行输送,从而减轻黄疸现象。最后,从一般来说,新生儿黄疸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只有在病情严重,出现一系列的异常例如关节疼痛或者腿部溃疡等现象时才有可能被关注到。这就要求医生

新生儿溶血症的危害

这种疾病是由于新生儿与母亲的血型发生不和从而产生的一种溶血现象。主要表现为在出生几天以内黄疸症状迅速加重,如果得不到重视和治疗,就会造成婴儿的黄疸转变为核黄疸,严重的话还会造成瘫痪。 其次,这种疾病由于其特殊性,是血液不和而造成的血液中有抗体的现象,所以在情形严重的时候需要进行换血的治疗办法。这就需要找到与婴儿血型相一致的健康的血液进行输送,从而减轻黄疸现象。最后,从一般来说,新生儿黄疸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只有在病情严重,出现一系列的异常例如关节疼痛或者腿部溃疡等现象时才有可能被关注到。 这就要求医生和

新生儿黄疸反复发作怎么回事呢

1、考虑是母乳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一般都不会造成影响,那么在新生儿当中我们通过胆红素的测定能够去了解黄疸的相关特点,如果黄疸反复这可能是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结合着患儿的生理特征,来进行综合的判断,母乳喂养的婴儿在一周左右会出现黄疸,而且不会出现消退,反而会造成反复的发生会造成更加严重的表现但是饮食不会受到影响,排出的大便是黄色的。 2、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正常来说出现母乳性黄疸不会造成一定的危害,主要是他的大红色素浓度出现了升高。在母乳喂养期间,我们可以去使用牛奶来进行代替,因为这主要是母乳所引起的,所以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