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的保健运动操
高血压患者的保健运动操
1 伸展四肢:两脚和两手伸屈运动(目的是通过伸屈四肢活动,使存留四肢过多的血液迅速回流心脏,供给心脑系统足够的氧与血,可防急慢性心、脑血管疾病,并可增强四肢大小关节的灵活性),然后两腿慢慢下蹲成全蹲,两臂上提,反复做5~10次。蹬摩脚心:仰卧以双足跟交替蹬摩脚心,使脚心感到温热。因脚心有涌泉穴,被称之为“第二心脏”。蹬摩脚心后可使全身血液循环,有活经络,舒体腿强身、疏通经络等功效。
2 按摩头面:两手擦热,擦面数次,然后自额前两侧颞部向后至枕部,再沿颈部向下分按两肩转至额前,再向下按摩至胸部,反复按摩20次左右。按摩肚脐:用双手掌心交替轻摩肚脐,因肚脐上下有神阙、关元、气海、丹田、中脘等穴位,轻摩有降压作用和辅助治疗中风。捶背:两脚自然开立,两手半握拳由下向上,同时捶击腰背部,手法轻柔、不可用力过大,两拳再由上到下捶击10次。拍打胸部:两脚自然开立,上肢右转,同时带动两臂弯肘,右掌心在心前区拍打,左手背在后心区拍打,拍打10~15次。
3 平举运动:两脚自然开立,左臂前举,右臂侧举,然后左臂经下向外绕环至前举,右臂经下向内绕环至侧举,右臂和左臂重复上述动作,连做5~10次。甩手:自然站立,两臂前后自然放松摇动100~200次。
高血压患者家庭护理的措施
高血压患者想要控制血压,不能光靠药物来维持,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护理方式来辅助降压。高血压病人在家里做护理也要细致、全面,病人自己能够完全做到是很不容易的。在护理上主要包括生活起居、饮食方式、服药情况等,那高血压患者的家庭护理措施有哪些呢?
1、家人要多了解高血压的知识,合理安排患者的生活,定期督促患者测量血压,以观察病情。
2、高血压需坚持长期规则治疗和保健护理,不可随意添加或停用药物。
3、合理调节患者的饮食,多以清淡为主,坚持少盐、忌烟酒的原则。
4、尽量使患者保持开心的状态,患者身边需常有人陪伴,避免患者受到各种不良刺激的影响。
5、让患者定期参加一定的运动,不仅使患者心胸开阔,而且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对病情有很大的帮助。
6、保持患者大病通畅,必要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缓泻剂。
7、定期带患者回医院检查,如果血压持续升高或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时,要立刻就医。
8个适合高血压患者的保健操
1、伸展四肢
两脚和两手伸屈运动(目的是通过伸屈四肢活动,使存留四肢过多的血液迅速回流心脏,供给心脑系统足够的氧与血,可防急慢性心、脑血管疾病,并可增强四肢大小关节的灵活性),然后两腿慢慢下蹲成全蹲,两臂上提,反复做5~10次。
2、蹬摩脚心
仰卧以双足跟交替蹬摩脚心,使脚心感到温热。因脚心有涌泉穴,被称之为“第二心脏”。蹬摩脚心后可使全身血液循环,有活经络,舒体腿强身、疏通经络等功效。
3、按摩头面
两手擦热,擦面数次,然后自额前两侧颞部向后至枕部,再沿颈部向下分按两肩转至额前,再向下按摩至胸部,反复按摩20次左右。
4、按摩肚脐
用双手掌心交替轻摩肚脐,因肚脐上下有神阙、关元、气海、丹田、中脘等穴位,轻摩有降压作用和辅助治疗中风。
5、捶背
两脚自然开立,两手半握拳由下向上,同时捶击腰背部,手法轻柔、不可用力过大,两拳再由上到下捶击10次。
6、拍打胸部
两脚自然开立,上肢右转,同时带动两臂弯肘,右掌心在心前区拍打,左手背在后心区拍打,拍打10~15次。
7、平举运动
两脚自然开立,左臂前举,右臂侧举,然后左臂经下向外绕环至前举,右臂经下向内绕环至侧举,右臂和左臂重复上述动作,连做5~10次。
8、甩手
自然站立,两臂前后自然放松摇动100~200次。
适合高血压患者的运动操
适当的运动对治疗任何疾病都是有功效的,所以治疗高血压疾病,适量运动也肯定没有错,高血压病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以下介绍几种原发性高血压的保健运动,这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增强各器官功能都有益处,只要坚持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并配合药物治疗,可获良好效果。
伸展四肢:两脚和两手伸屈运动(目的是通过伸屈四肢活动,使存留四肢过多的血液迅速回流心脏,供给心脑系统足够的氧与血,可防急慢性心、脑血管疾病,并可增强四肢大小关节的灵活性),然后两腿慢慢下蹲成全蹲,两臂上提,反复做5~10次。蹬摩脚心:仰卧以双足跟交替蹬摩脚心,使脚心感到温热。因脚心有涌泉穴,被称之为“第二心脏”。蹬摩脚心后可使全身血液循环,有活经络,舒体腿强身、疏通经络等功效。
按摩头面:两手擦热,擦面数次,然后自额前两侧颞部向后至枕部,再沿颈部向下分按两肩转至额前,再向下按摩至胸部,反复按摩20次左右。按摩肚脐:用双手掌心交替轻摩肚脐,因肚脐上下有神阙、关元、气海、丹田、中脘等穴位,轻摩有降压作用和辅助治疗中风。捶背:两脚自然开立,两手半握拳由下向上,同时捶击腰背部,手法轻柔、不可用力过大,两拳再由上到下捶击10次。拍打胸部:两脚自然开立,上肢右转,同时带动两臂弯肘,右掌心在心前区拍打,左手背在后心区拍打,拍打10~15次。
平举运动:两脚自然开立,左臂前举,右臂侧举,然后左臂经下向外绕环至前举,右臂经下向内绕环至侧举,右臂和左臂重复上述动作,连做5~10次。甩手:自然站立,两臂前后自然放松摇动100~200次。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1、合理调节患者的饮食,多以清淡为主,坚持少盐、忌烟酒的原则。
2、尽量使患者保持开心的状态,患者身边需常有人陪伴,避免患者受到各种不良刺激的影响。
3、让患者定期参加一定的运动,不仅使患者心胸开阔,而且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对病情有很大的帮助。
4、保持患者大病通畅,必要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缓泻剂。
高血压患者要做哪些护理措施
5、高血压需坚持长期规则治疗和保健护理,不可随意添加或停用药物。
6、定期带患者回医院检查,如果血压持续升高或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时,要立刻就医。
日常高血压患者保健
1. 减少钠盐摄入
钠盐可显著升高血压以及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而钾盐则可对抗钠盐升高血压的作用。我国各地居民的钠盐摄入量均显著高于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每日应少于6克的推荐,而钾盐摄入则严重不足,因此,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减少钠盐的摄入量,并增加食物中钾盐的摄入量。主要措施包括:
尽可能减少烹调用盐,建议使用可定量的盐勺;
减少味精、酱油等含钠盐的调味品用量;
少食或不食含钠盐量较高的各类加工食品,如咸菜、火腿、香肠以及各类炒货;
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
肾功能良好者,使用含钾的烹调用盐。
2.控制体重
超重和肥胖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以腹部脂肪堆积为典型特征的中心性肥胖还会进一步增加高血压等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的风险,适当降低升高的体重,减少体内脂肪含量,可显著降低血压。
衡量超重和肥胖最简便和常用的生理测量指标是体质指数[计算公式为: 体重(公斤)¸身高(米)²]和腰围。前者通常反映全身肥胖程度,后者主要反映中心型肥胖的程度。成年人正常体质指数为18.5-23.9kg/m²,在24-27.9 kg/m²为超重,提示需要控制体重;BMI³28 kg/m² 为肥胖,应减重。成年人正常腰围<90/85cm(男/女),如腰围³90/85cm(男/女),同样提示需控制体重,如腰围³95/90cm(男/女),也应减重。
最有效的减重措施是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在饮食方面要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控制高热量食物(高脂肪食物、含糖饮料及酒类等)的摄入,适当控制主食(碳水化合物)用量。在运动方面,规律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是控制体重的有效方法。减重的速度因人而异,通常以每周减重0.5~1 kg为宜。对于非药物措施减重效果不理想的重度肥胖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减肥药物控制体重。
3. 不吸烟
吸烟是一种不健康行为,是心血管病和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被动吸烟也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吸烟可导致血管内皮损害,显著增加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风险。戒烟的益处十分肯定,而且任何年龄戒烟均能获益。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不仅戒断困难,复发率也很高。因此,医生应强烈建议并督促高血压患者戒烟,并鼓励患者寻求药物辅助戒烟(使用尼古丁替代品、安非他酮缓释片和伐尼克兰等),同时也应对戒烟成功者进行随访和监督,避免复吸。
高血压患者运动技巧
生活:坚持服药、勿熬夜、少刺激、别久坐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一定要通过坚持服药来防止高血压对心脏、肾脏等靶器官的损害。只要通过服药将血压控制平稳后,日常生活基本与一般人无异。但良好的生活方式依然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预防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过年时难免会有打麻将、放鞭炮、跨年倒数等集体活动,许顶立主任提醒各位网友,熬夜不论对于正常人还是高血压患者都是不好的习惯,尤其是冬季更应该避免。而放鞭炮也应适可而止,噪音、烟雾等刺激不利于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健康。最需要警惕的是打麻将,适度的打麻将可以活跃气氛、愉悦身心,然而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打麻将时坐的太久、不常喝水以及熬夜都可能增加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因此如果是喜欢打麻将、打牌的高血压患者应注意,在打麻将时要注意多喝水、勿久坐,防止血栓的发生。
运动:推迟运动时间 避免严寒和饱食后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有非常好的保健作用,因此许顶立主任主张高血压患者保持一定的运动量,但在寒冷的冬季应调整运动的时间和方式。
运动时间:有晨运习惯的高血压病人要特别小心,冬季的清晨较为寒冷,过去习惯早晨6-7点运动的病人尽量等到上午10点以后或中午运动较好。
运动方式:如果遇到雨雪天气,或者北方天气各外严寒的时候,许顶立主任还是建议高血压病人采取室内运动的方式。另外饱餐后运动也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几率,因此最好在饭后1-2小时后再进行舒缓的运动。
关于治疗高血压误区
高血压是人们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它也是潜伏在人们身边的杀手。高血压患者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经常会陷入一些误区。
1、治病就得靠药
很多的高血压患者太依赖于降压药,觉得只要按时服药就可以万事大吉。降压药确实可以使血压下降,可它是通过改变体内的生理、生化活动来使血压下降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药物对身体会产生副作用了,而且这种被动的治疗还受机体主观因素的影响。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情绪激动时,所伴随的血压升高,单用降压药的效果很差,若加上控制情绪,甚至不用药,只要情绪控制即可使血压明显下降。
2、患者保健意识差
经过调查,中年知识分子患病率明显高于工人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知识分子缺少体力活动和有规律的生活,更没有时间运动、保健,整日忙于工作。长期的持续紧张使许多人患上高血压。
3、不良生活习惯难以克服
很多的高血压就是因为日常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的,可是在发现患有高血压以后,患者并没有及时纠正,仍然维持以前的习惯,这就导致了患者血压的不稳定。
4、对高血压不够重视
由于高血压比较常见,且在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很容易被大家忽略。虽有头晕、视力模糊等症状,但一经休息即可缓解,不容易引起人们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