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养生的方法
膝盖养生的方法
膝盖酸痛的日常保健:
1、 路不要走太久,当膝盖觉得不舒服时就应立即休息。
2、 不做大运动量的锻炼,如跑步、跳高、跳远。
3、 避免半蹲、全蹲或跪的姿势。如蹲马步。
4、不做膝关节的半屈位旋转动作,防止半板损伤。
5. 保持理想体重以减轻膝盖的负担。
6. 注意膝盖的保暖,可以穿长裤、护膝来保护膝盖。
7. 少搬重物,少穿高跟鞋。
8. 避免外伤及过度劳动。
9. 鞋子的选择很重要。
一双合脚的鞋子,不仅可以让你走路舒适,还可以减少运动时膝盖承受的撞击与压力。(1)脚背部分能与鞋子紧密结合,宽窄、长度均合适,能正确保持足弓的弧度。(2)鞋子的重量以轻为宜,鞋底不宜过软,而且要有点厚度。(3)鞋后跟可以高2-3厘米左右,鞋底太平则走路时容易疲倦。(4)鞋底上带有防滑纹。缓解膝关节疼痛,指压穴位的治疗口诀:急性扭伤寻梁丘,关节积水犊鼻求,膝盖发凉找昆仑;膝痛中渚要常揉,再加胆经膝阳关;手三里处病不留,跪膝引血下行法;膝病肘治解忧愁。“引血下行三部曲”(推腹、跪膝、金鸡独立)是患者自治的最好良药。
运动保健:
膝盖受伤时,该不该运动?在膝盖已经受伤的情况下,不合理的运动会导致膝盖的二次损伤,久而久之,膝盖的半月板会因磨损而失去保护和缓冲的作用,重者可能走路都会不便。膝关节属于铰链关节,只能前后活动,不能左右活动。在膝关节已经受伤的情况下,首先要注意保护,允许的话可以进行简易的前后运动,促进膝关节的血液循环,但不适宜强烈活动,运动不够容易造成膝关节的僵硬,过度的运动会加速关节的磨损,但运动仍以关节不感到疼痛为度。专家介绍说,通过适当的肌肉力量、稳定性训练就能对膝关节起到预防保健作用。
1.侧躺练习:左侧卧,膝盖微弯,脚后跟并拢。头枕在左臂上,眼睛直视前方。右手持约1至2千克的重物,放在腿外侧。然后腹部绷紧,臀部绷紧,尽量抬高右腿的膝部,抬腿时身体不动,坚持几秒钟,放下。重复练习15次,换腿。
2.抬腿练习:站在一个稳固的长凳或台阶后面,右脚踏上(脚后跟不要悬空),并将重量集中于右脚,身体抬高,左脚脚趾接触台阶,坚持1至5秒钟。然后放低左脚,轻叩地面。重复8至10次,换腿。
3.架桥练习:平躺于地,膝盖弯屈,双脚分开,与臀部同宽,手臂放在两侧。缓慢抬起髋部,平稳离开地面。然后缓缓放下。重复15次。
4.伸腿运动:平躺,膝盖弯屈,脚平放于地。伸出左腿,套入伸缩拉带或毛巾,双手抓住拉带两端。用拉带把腿拉向胸前,再用力将小腿伸直,保持10至30秒,以锻炼小腿肌肉和脚筋。重复该动作3至5次,然后换腿。饮食多吃含有维生素K(如豌豆、椰菜)或服用一些葡萄糖胺补剂,都对膝盖健康有好处。膝关节的瑜伽理疗任何运动,在不合理的方式下进行,都会带来损伤。在运动中,膝关节的承重大,如果不多加注意,很容易造成劳损和伤害。
膝盖养生的方法
根据专家研究统计,膝盖负重倍数如下:
1.躺下来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几乎是0。
2.站起来和走路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大约是1~2倍。
3.上下坡或上下阶梯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大约是3~4倍 。
4.跑步时,膝盖的负重大约是4倍。
5.打球时,膝盖的负重大约是6倍。6.蹲和跪时,膝盖的负重大约是8倍。例如:一个体重50kg的人,每上一个台阶,膝盖约要承受200kg的重量。(50*4倍)人的膝关节质有15年的最好状态15岁以前:膝关节处于发育阶段,青春期的生长痛多发在膝关节附近。15岁~30岁:膝关节处于“完美状态”,运作起来可以说是不知疲倦。只要不破坏到膝关节组织,基本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30岁~40岁:髌骨软骨产生了早期轻度磨损,会出现一次脆弱期,出现短期的膝关节酸痛,持续几个星期到几个月,有的人甚至还会觉察不到。髌骨软骨是人体膝关节内一层3~5毫米厚的透明软骨,可以为膝关节缓冲运动带来的冲击。但由于髌骨软骨没有神经分布,所以在全层磨损前只会在脆弱期拉响一次“预警信号”,在这段时期内要避免剧烈运动。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对膝关节的使用不能再随心所欲。40岁~50岁:在走远路之后,膝关节内侧容易出现酸痛,用手轻揉之后会缓解。在膝关节中,半月板的作用是缓冲震动、保持稳定。人体的60%体重都是由膝关节内侧支撑,因此内侧半月板的退变发生也比较早。又因为半月板上有神经分布,在退变过程中人可以感受到酸痛。
这个现象的到来提醒人们:该开始保养关节了。50岁以上:膝关节会感觉到明显疼痛,这是因为髌骨软骨的“使用寿命”已到,软骨全层磨损,关节炎已经产生。这时候应该节约使用关节,减少剧烈运动,尤其是上下楼梯和爬山,必要时可以使用拐杖来减轻膝关节承受的压力。
中老年人膝痛的原因人到中年以后,膝关节的肌腱、韧带开始发生退行性改变,关节腔的滑液分泌减少,关节骨面长期摩擦形成骨质磨损,关节周围组织由于炎症等原因易发生纤维粘连,所以老年人常会感到膝关节发僵,活动时会发出“咔嗒”的弹响声或摩擦声,在受凉或过度活动时会诱发疼痛、肿胀、关节腔积液,严重的还会使老年人关节畸形,形成残疾。
造成中老年人膝痛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慢性滑膜炎:表现为膝关节出现慢性疼痛和肿胀。查体可见滑膜积液、滑膜肥厚。
2.髌骨偏移:活动后膝关节酸痛无力,休息后好转,半蹲时疼痛。
3.膝关节内游离体:患者腿打软或有关节卡住感,髌下有磨擦音。
4.髌前滑囊炎:曾有外伤史,引起髌前疼痛,查体局部有压痛。
5.骨关节病:久坐或久蹲后起立、上下楼时,关节疼痛明显,休息后缓解。
6.假性痛风:男性患者多,好发于膝关节。发作时肿胀疼痛、皮温高、功能受限。X线片表现半月板、关节软骨面钙化。
7.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病变有膝痛症状。原则上讲,凡是出现上述种种情况的膝关节疼痛,都应及时到医院找骨科专科医师确诊、治疗。最简单的判别方法就是让身体告诉你答案。如果你的膝盖会痛,就代表可能是不健康,最好是让医生去检查一下。
膝关节不同部位的疼痛:
1. 膝盖外侧髂胫带疼。
2. 膝盖周围前膝盖疼,又叫髌股关节疼。
3. 膝盖上方疼,可能是四头肌腱炎。
4. 膝盖骨上方或上胫骨内侧疼,可能是滑囊炎。
膝盖酸痛的日常保健:
1、 路不要走太久,当膝盖觉得不舒服时就应立即休息。
2、 不做大运动量的锻炼,如跑步、跳高、跳远。
3、 避免半蹲、全蹲或跪的姿势。如蹲马步。
4、不做膝关节的半屈位旋转动作,防止半板损伤。
5. 保持理想体重以减轻膝盖的负担。
6. 注意膝盖的保暖,可以穿长裤、护膝来保护膝盖。
7. 少搬重物,少穿高跟鞋。
8. 避免外伤及过度劳动。
9. 鞋子的选择很重要。
一双合脚的鞋子,不仅可以让你走路舒适,还可以减少运动时膝盖承受的撞击与压力。(1)脚背部分能与鞋子紧密结合,宽窄、长度均合适,能正确保持足弓的弧度。(2)鞋子的重量以轻为宜,鞋底不宜过软,而且要有点厚度。(3)鞋后跟可以高2-3厘米左右,鞋底太平则走路时容易疲倦。(4)鞋底上带有防滑纹。缓解膝关节疼痛,指压穴位的治疗口诀:急性扭伤寻梁丘,关节积水犊鼻求,膝盖发凉找昆仑;膝痛中渚要常揉,再加胆经膝阳关;手三里处病不留,跪膝引血下行法;膝病肘治解忧愁。“引血下行三部曲”(推腹、跪膝、金鸡独立)是患者自治的最好良药。
运动保健:
膝盖受伤时,该不该运动?在膝盖已经受伤的情况下,不合理的运动会导致膝盖的二次损伤,久而久之,膝盖的半月板会因磨损而失去保护和缓冲的作用,重者可能走路都会不便。膝关节属于铰链关节,只能前后活动,不能左右活动。在膝关节已经受伤的情况下,首先要注意保护,允许的话可以进行简易的前后运动,促进膝关节的血液循环,但不适宜强烈活动,运动不够容易造成膝关节的僵硬,过度的运动会加速关节的磨损,但运动仍以关节不感到疼痛为度。专家介绍说,通过适当的肌肉力量、稳定性训练就能对膝关节起到预防保健作用。
1.侧躺练习:左侧卧,膝盖微弯,脚后跟并拢。头枕在左臂上,眼睛直视前方。右手持约1至2千克的重物,放在腿外侧。然后腹部绷紧,臀部绷紧,尽量抬高右腿的膝部,抬腿时身体不动,坚持几秒钟,放下。重复练习15次,换腿。
2.抬腿练习:站在一个稳固的长凳或台阶后面,右脚踏上(脚后跟不要悬空),并将重量集中于右脚,身体抬高,左脚脚趾接触台阶,坚持1至5秒钟。然后放低左脚,轻叩地面。重复8至10次,换腿。
3.架桥练习:平躺于地,膝盖弯屈,双脚分开,与臀部同宽,手臂放在两侧。缓慢抬起髋部,平稳离开地面。然后缓缓放下。重复15次。
4.伸腿运动:平躺,膝盖弯屈,脚平放于地。伸出左腿,套入伸缩拉带或毛巾,双手抓住拉带两端。用拉带把腿拉向胸前,再用力将小腿伸直,保持10至30秒,以锻炼小腿肌肉和脚筋。重复该动作3至5次,然后换腿。饮食多吃含有维生素K(如豌豆、椰菜)或服用一些葡萄糖胺补剂,都对膝盖健康有好处。膝关节的瑜伽理疗任何运动,在不合理的方式下进行,都会带来损伤。在运动中,膝关节的承重大,如果不多加注意,很容易造成劳损和伤害。
我们应该如何用运动来修复呢?
腿部和臀部肌肉力量的不足是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但肌肉过于紧张也会对膝关节造成不良的影响,腿部韧带的拉伸也能帮助膝关节的恢复。因此,在膝关节受损以后的瑜伽练习中,应当以腿部臀部肌肉力量的建构和增强为主。以下几个是对膝关节损伤后恢复有益的瑜伽体式。幻椅式变体从山式开始,背部靠墙,慢慢的弯曲膝盖至小于90度角,保持膝盖和脚踝垂直于地面,尾骨内收,让整个背部都贴靠在墙上,锻炼腿部肌肉的力量,保持一段时间后伸直膝盖放松。为了锻炼大腿内侧,可以在膝盖之间夹一块瑜伽砖。战士一式变体面向墙,右脚向前一步,双手扶墙,左脚跟着地。吸气伸展脊柱向上,呼气弯曲右膝,感受左腿后侧的伸展。注意双腿的肌肉要收紧上提,右膝不要超过脚趾。单腿站立平衡从山式站立开始,把重心移到右脚上,弯曲左膝向后,放在椅子上,身体不要前倾。收臀部向前,感受左大腿前侧的拉伸。注意调整椅子到合适的高度。坐立前屈式从坐立山式开始,弯曲右膝向内,左腿保持伸展并且肌肉收紧,左脚第二脚趾对向膝盖的位置。吸气伸展脊柱向上,呼吸上身缓慢前倾,把意识放在腿部肌肉的收紧和腿部后侧韧带的拉伸上。束脚式注意背部的伸展,如果背部不能直立就在臀部下方放上瑜伽毯或瑜伽砖。双脚不要过度拉近身体的方向,把意识放在大腿内侧的拉伸上,增强这一部分肌肉的力量。侧卧从右侧卧开始,头枕在右臂上,双腿并拢,双膝弯曲90度。吸气将左腿的膝盖缓慢向上抬起,双脚始终并拢,,直到膝盖分离一掌宽左右,保持几个呼吸,在呼气时缓慢落下。仰卧手拉腿仰卧,吸气是双手拉动右腿向上,让右大腿和地面呈90度。再次吸气时缓慢伸直右腿的膝盖,感受右大腿后侧的拉伸,保持几个呼吸后下落。仰卧扭转拉伸仰卧,双臂伸展向两侧,弯曲左腿并将左脚放在右膝的外侧。吸气时伸展右腿,呼气时右手拉动左膝向下,感受左侧臀部的拉伸。
如何在瑜伽习练中保护好膝关节呢?
1.注意热身,尤其是髋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是人体下肢联接在一起的三个关节,髋关节没有足够活动的话,很多需要髋关节打开的体式中,就会给膝关节施加过度的压力,让膝关节不堪重负。开始的时候,可以旋转髋部、脚踝,练习蝴蝶式和牛面式等等来加强髋关节的拉伸。髋关节打开以后,盘坐等体式也就容易得多了。
2.体式的调整和构建从脚的放置开始。确信你的脚掌能够稳定地接触地面,脚掌的四个角点(前脚掌两侧两点,脚后跟两侧两点)要平稳分布在地面上,均匀用力。力量通过脚掌的球部深入地面,脚趾努力张开、保持能够活动。同时注意脚心通过脚弓向上提起。这样,膝盖两边的韧带力量均匀分布,髌骨能够自由移动,半月板就不容易被过度挤压。
3.在膝盖弯曲的体式中保持膝盖和踝关节垂直。例如在战士式和侧角式中,首先让膝盖位于踝关节的正上方,五趾张开,弯曲膝盖后,髌骨的位置应该和第二个脚趾的方向保持一致。如果有少量的前倾,膝盖也不应该超过脚趾尖。同时注意脚背,不能让脚心往下掉。
4.避免膝盖向内过度伸展。在需要腿部伸直的体式中,膝盖很容易向内过度拉伸。比如在三角式和双腿背部伸展式中,膝盖的位置往往容易向内撇,这个时候膝盖周围的韧带力量就容易不平衡。站立体式中,可以稍微弯曲膝盖,让脚掌均匀用力紧紧贴地。坐立体式中,可以在膝盖窝下方垫上一个小毛巾卷等。
5.注意膝盖细微的感受及时调整。膝盖的韧带和软骨以及半月板都是感觉不很敏锐的地方,如果你感到有疼痛,这个时候,伤害往往已经不可避免。所以应该仔细感受,一旦有一点点地不舒服,赶快调整,避免进一步损伤。如果你从体式中出来感到有疼痛,那么实际上伤害已经造成了。
6.通过平衡体式来加强膝盖的防护。平衡体式中因为身体需要自我调整来找到最佳的位置,这个时候身体的智慧会合理利用膝盖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力量,找到其中的平衡点。尤其是需要膝盖弯曲的站立平衡体式,例如鹰式,效用最好。这种动态的平衡主要通过增强韧带的功能,而不仅仅是肌肉力量,所以还有助于预防将来的损伤。
7.积极使用辅助物品。在坐立盘腿式中,如果膝盖的高度超过胯部,应该在臀部下方垫一块砖或者毛毯,至少让膝盖的高度和胯部平行。英雄坐的时候,也可以在臀部下面垫上垫子。雷电坐如果臀部不能放到脚跟上,可以在大腿和小腿之间放一个卷起来的毛巾。任何需要膝盖深度弯曲的体式中,还有如儿童式和马里奇三式中,都可以先将一个卷起的毛巾卷放在离膝盖窝最近的地方,然后再坐下来,这样就可以大大减轻膝盖的压力,而不至于损伤膝盖。
8.注意习练完后的放松。
体式练习完后的放松很重要,它可以很好的帮助肌肉、韧带和骨骼恢复。
膝盖受伤后怎么保养
膝盖是人体的一个关节部位,一旦受伤不仅影响正常活动,还会引发很多其它的并发症。膝盖受伤以后不能长期大量走动,需要很多的时间休息。膝盖受伤以后能否恢复到之前的健康状态,这还需要看病情的发展,同时受伤以后的保养和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平时可以多做按摩,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进行热敷,这些对于膝盖恢复都是有很多好处的。患者也可以到专业的地方做一些针灸,对于恢复也是有很好帮助的。
步骤/方法:
1膝盖受伤后患者需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而且也要及时休息,不能使膝盖的关节部位受到劳累。等到膝盖有好转现象的时候,就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活动,例如,一些伸屈活动,切记不要强行活动。
2受伤后的膝盖一定要注意保暖,如果受凉就会感觉很疼痛。对于女性来说,尽量不要穿短裤短裙,这样不利于膝盖的恢复。关节部位也要注意适当放松,注意劳逸结合,这样对恢复才有帮助。
3虽说膝盖受伤后要多休息,但是也不能不进行锻炼。正确恰当的锻炼能有效预防骨质增生。在进行锻炼的时候不能过于剧烈。对于受伤严重的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药,不要过量的使用药物。
注意事项:
膝盖受伤后的保养其实并不困难,最主要的是要预防相关的并发症。并发症对于身体有着很大的伤害,因此要引起重视。膝盖受伤后的保养时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患者要有足够的耐心。
膝盖受伤后怎么保养
我今年已经有三十一岁了,平时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打篮球,以前身体也没有出现什么不适的情况,直到上周我和朋友打篮球以后,竟然收到了损伤,从而导致,我的膝盖受到了伤害,现在只要一走路就会有明显的不适情况发生,这样的疼痛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了,那到底像膝盖受伤后怎么保养?而且像我现在的情况平时还注意一些什么呢?
步骤/方法:
1建议患者一旦出现了膝盖关节出现了损伤时,首先可以先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药进行外敷治疗,并且还可以使用针灸,但是要避免热敷的按摩,在治疗期间可坐在床沿活动关节锻炼股四头肌。
2目前,对于膝盖后受伤的保养主要还是以静养为主,患者在休养的时间,一定不能过度的运动锻炼,并且在饮食方面,建议患者可以适当的多摄取一些钙质和蛋白质,胶原蛋白丰富的食物。
3除此之外,患者一定要使房间保持通风的状态,最好室内的温度可以控制在22度较为适宜,湿度大概是50%-60%。同时,应该要注意膝关节的保暖,防止受到寒湿的侵袭,导致膝关节疼痛。
注意事项:
建议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可以多补充维生素A的摄取,除此之外,患者在心态方面也要保持平和,避免过度的忧虑,以免对病症的恢复造成了影响。
膝盖怎么保养 膝盖的日常保养
膝盖的稳定度受到影响,软骨才会受到波及而逐渐损坏,这在医学上称为“外伤性骨性关节炎”,约占“退化”性膝关节炎患者的10%。然而,绝大部分的人没受过伤(占了“退化”性膝关节炎患者的90%)。
间歇的压力(跑、跳)能促进软骨的新陈代谢王家成腰疼方prisoner39,并不会伤害软骨。可是,长期重复发炎会增加软骨间的静态压力,不但造成紧绷酸痛的不适感,也会使软骨逐渐崩解。体重以及工作上过度负重,是在软骨破坏到一定程度,骨架变形后,才开始有加速软骨破坏的作用。
日常生活一整天的作息中,可以依照以下方式保养与使用膝盖。
1、起床
晚上睡觉时,因为身体长时间平躺少动,血液循环缓慢、静脉回流差,发炎的内侧皱襞就会变得更为肿胀,半夜或早上起床时,会觉得膝盖卡卡的,无法马上行动,不少患者也会碰到半夜痛醒,膝盖不敢移动、甚至不知道如何摆放的痛苦状况。
这时,要记得先不要急着下床,平躺或是坐在床边,慢慢的重复伸直/弯曲双膝,并用双手揉揉膝盖,尤其是膝盖内侧,大概持续三到五分钟,让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后再下床,就能顺畅自如了。
2、上厕所
起床后,大家的第一个动作就是上厕所,这也是每个人(尤其是女性朋友)天天都必须重复好几次的动作。建议家中最好不要安装蹲式马桶,改用坐式马桶,外出也尽量使用坐式马桶。不管蹲或坐,最重要的是谨记“慢”字诀,动作要尽量放慢。另外,也可以扶着墙壁或是加装扶手,避免内侧皱襞因膝盖快速、突然的弯曲而被膝盖骨夹击。
3、用餐
不论是坐椅子或沙发时,动作务必要慢,最好是可以用手扶着椅背或是桌沿,慢慢坐下去,这个原则适用在一天内所有要坐下的动作。
4、爬楼梯
“爬楼梯伤膝盖”,是最常看到或是听到的保健警语,其实,只要懂得如何爬,爬楼梯不见得会伤膝!上楼梯时,下肢用力的阶段膝盖是由弯曲到伸直,较不会有问题;反观下楼梯时,下肢用力的阶段膝盖是由伸直到弯曲,内侧皱襞较容易被夹伤。内侧皱襞发炎肿胀的患者在下楼梯时,膝盖骨特别容易夹到内侧皱襞,常会痛得闻梯色变,一看到楼梯就害怕,就是这个原因。
有膝痛问题的人,尽量避免爬楼梯,如果非得爬,建议以膝盖微弯的姿势,减少膝关节弯曲的角度,一步一步慢慢爬,适时以扶手帮忙使力,配合脑中想像的内侧皱襞摩擦情景,就能避免伤害了。
5、搭公车
等公车时,常常看到因为赶时间而匆匆忙忙上下公车的人,因为急,所以不自觉的看到公车就急忙衝上去,或是看到有位子就快速的坐下,到站了又急忙站起来,这些动作都可能会让内侧皱襞受到夹击,受伤而发炎。
另外,坐车时,为了避免让膝盖长时间弯曲超过50度,最好能选择可让膝盖完全打直的位子。我看过一篇病例报告:有一位未曾有膝痛问题的学生,在参加游览车长途旅游后,膝盖竟然整个肿起来并且疼痛难耐,最后证实是内侧皱襞急性发炎!其实,这就是因为坐车时,膝盖长时间维持90度的弯曲,内侧皱襞持续被夹在膝盖骨与股骨间所造成的肿胀发炎现象。
对于急性膝痛的患者,因为内侧皱襞发炎肿胀,些微弯曲膝盖都有可能会夹到内侧皱襞而引发疼痛,外出时,建议尽量选择步行、自用汽车、或是搭乘捷运,避免搭乘公车。
6、自行开车
一般家用车的底盘较低,进出时记得要扶住车门,用手的支撑分摊身体的重量,先侧坐,再把双脚小心移入车内,膝痛的患者可用双手托着膝窝,一次一只,慢慢把下肢移入车内。当然,座位较高的车是比较不伤膝的。
如果选择骑行,主要要把坐垫稍微调高,这样可以减轻膝盖骑行时过度弯曲时造成的压力。
7、坐办公室
“长时间坐办公桌的上班族,不需从事负重工作,膝盖比较不容易退化”,这是错误的观念!事实上,上班族整天坐在办公室或是常常上下楼梯,发生“退化”性关节炎的机率也很高。坐着办公时,膝盖长时间弯曲呈90度,内侧皱襞有如舌头长时间被上下牙齿咬住般,当然会受到伤害,所以,每隔半小时,要抽空起来走动,或是伸直双腿,做做简单的护膝动作。
8、休闲运动:以健走及动作缓慢的太极拳、瑜伽为主
对于“内侧摩擦症候群”患者,推荐的运动是健走,不会因为膝关节弯曲的角度过大,而伤到膝盖,又能够达到运动的功效,也可以慢走或跑步。此外,也适合做太极拳、瑜珈或皮拉提斯等一些伸展或是动作慢的运动。
有内侧皱襞发炎、又喜欢游泳的人,要避免游蛙式,因为膝盖要不断重复弯曲伸直的动作,长期下来,反而会恶化,如果只会游蛙式,可试着调整节奏以及下肢用力方式,在快速踢腿夹腿后,缓慢而轻松的缩回双腿,避免在屈膝时夹击内侧皱襞。较推荐自由式,而且是要标准的自由式,靠大腿上下摆动带动小腿,膝盖尽量不要弯曲,既不伤膝盖,又能达到运动的效果。另外在上下泳池时也要注意,一定要抓紧泳池楼梯的扶手。
如果想要走走郊山、登山,可参考爬楼梯的原则,爬坡的时候,保持膝关节微弯,比较不会有反复伸直弯曲的动作。步伐加大也可降低膝盖弯曲的角度;下坡也是同样的原则,侧着身子走更好,此外,不要忘记携带登山杖做为辅助。内侧磨擦症候群的患者最好是选择坡度平缓、阶梯少、阶梯间距大的步道。
膝盖如何养护
问题更大的是髌骨本身没有血液和淋巴液供应,所以损伤后恢复很慢。膝盖受伤都是因为软骨、半月板之类不容易再生的组织受伤或损坏,这些组织不象肌肉可以很快地长出来,要想帮它们长出来,要吃很多Glucosamine(氨基葡萄盐类的盐,不是钙),且效果有限,几乎是不可再生的。所以我们不应该在已经太晚的时刻,意识到这点。
膝盖软组织之间的空隙内有润滑液。当双腿伸直时大腿骨和小腿骨之间的距离最大,软组织之间就能产生一定的空间。腿伸直用力上抬,实质是肌肉用力,就可以把润滑液压入膝盖软组织之间的空隙,给软组织补充营养,长时间如此可加强软组织的耐磨性能。
膝盖是练不了的,我们只能通过增加膝盖润滑和加强腿部肌肉来减轻膝关节负担、保护膝关节,改善关节的营养状况。
减轻体重,改负重、跑跳运动为游泳、骑车活动。避免如爬山和爬楼梯等使疾病症状加重的运动。
1.增加润滑液
登山前要用双手手指揉搓膝盖下边缘,促进润滑液对膝盖的保护;
双腿伸直平坐于床上,腿部保证平直的情况下,用力抬高,反复一百次。注意!不能双腿同时,要分开进行。此方法的原因及作用:
伸展拉长的腿筋及髌股关节,有利减少膝损伤的机会
2.增强腿部肌肉
很多损伤都是发生在体力不济的时候。当大腿劳累的时候,人走路便会不自觉的锁关节,锁关节的意思就是把腿部伸的笔直,这样可以减轻大腿肌肉的负担,暂时放松自己的肌肉,但是却很容易造成膝劳损,使膝受冲击伤,脚踝劳损,脚踝扭伤,以及腰肌劳损。
肌肉训练发达的肌肉,特别是股四头肌,可在一定情况下缓解膝盖所承受的压力,可以让膝盖的损伤降低到最小。平时多做腿部肌肉锻炼,尽量减少对膝盖的承受力。有意识地加强对股四头肌(大腿前部)和十字韧带的锻炼,增强股四头肌内侧及大腿肌肉力量(比方说负重深蹲),结合采用肌肉伸展拉长,步行,马步或贴墙练习等方法,为髌骨在股骨端糟内平稳运动铺好道路。但无弯屈度不要超过90度,并应由健身教练指导。
下面七种运动有康复作用:
①负重提踵(踮脚尖)主要是练小腿的比目鱼鱼肌在提踵放下的时候大腿肌肉收紧,对大腿肌肉也是有练的,使大腿肌肉伸展拉长。
②仰卧床上,腿伸直,上抬离床约30度,坚持10秒,每10—20次为1组,训练至肌肉有酸胀感为止。也可以在小腿上绑缚适当重量的沙袋进行直抬腿训练。
③站桩练习:抱球桩、抱树桩,膝微曲,似站非站,臀微沉,似坐非坐,每天半小时;马步桩,曲膝、髋关节,但不得小于90度,作半蹲状,坚持3—5分钟,每2—3次为1组,每日2次。
④关节活动度练习:由于骨性关节炎往往屈曲受限明显,所以屈曲训练很重要。取仰卧位,一侧下肢伸直,另一侧曲膝曲髋使大腿尽量靠近胸壁,然后交替练习另一侧下肢。也可以自己双手辅助屈曲膝及髋关节,增加关节活动度。
⑤游泳和散步是最好的运动,既不增加膝关节的负重能力,又能让膝关节四周的肌肉和韧带得到锻炼。水中运动:水具有浮力,可以减轻体重对于关节的负荷,同时水具有阻力有利于肌肉的锻炼。建议进行水中步行训练及游泳。游泳同时也是一项极好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慢走:缓慢步行是一项简单实用的运动形式,有利于软骨的代谢及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
⑥仰卧起坐、俯卧撑、桥形拱身以及仰卧床上把两退抬起放下的反复练习、模仿蹬自行车,都是病人最好的运动。
⑦等张、等速肌力训练:到医院或康复中心用特殊器械进行相应部位肌肉等张抗阻肌力训练。有条件时,可以进行等速肌力练习,可以更好更快地帮助恢复肌力。
针对性的肌肉锻炼的确有帮助,但也只是“帮助”而已。
3.减少对膝盖的损耗。 正经出去玩时对膝盖损耗有时是没办法,但锻炼时也损耗就太亏了;进行有助于保护膝盖的锻炼,有的是培养肌肉力量和对称,有的是某些伸展运动。
腿步弯曲时,膝盖内的软组织密实接触,润滑液体不能很好的保护膝。长时间负重登山,造成膝盖内硬性摩擦,导致软组织老化。所有长时间膝盖弯曲的动作都会导致软组织老化。
①减肥,减轻自重是肥胖者保护膝盖的首选任务,过重的体重时时刻刻的伤害着膝盖。
②注意走路和劳动的姿势,不要扭着身体走路和干活,不要只用某只脚的一侧着地。应该尽量避免进行负重时的膝关节屈伸活动。要避免膝关节处发生急性和慢性软组织损伤,特别是搬抬重东西时更应该小心。从事半蹲位工作或是常弯腰负重站起工作的人员,注意不要持续工作过长。避免长时间下蹲,因为下蹲时膝关节的负重是自身体重的3~6倍,工作时下蹲(如汽车修理工、翻砂工)最好改为低坐位(坐小板凳),长时间坐着和站着,也要经常变换姿势,防止膝关节固定一种姿势而用力过大。
走路的技巧
可以发现各个地区的山民走路的时候就好比草上飞,其实可以发现,他们走路时脚底平贴地面滑行,脚抬的不高,膝盖弯曲不大,依靠的是大腿和身体的前倾,这样的在重心快速移动的时候,平稳和轻快的行进得以保证,而且震动非常小。
③要穿厚底而有弹性的软底鞋,以减少膝关节所受的冲击力,避免膝关节发生磨损。女性应选择舒适的平底鞋,穿高跟鞋会给膝关节造成更重的负担。选择慢跑的,须选择一双好的跑步鞋,高强度训练者2-3个月换一双,中等强度训练者半年换一双鞋。
④每次训练前须热身,15分钟走和拉伸都是很好的热身方法。练压腿时,不要猛然把腿抬得过高,防止过度牵拉膝关节。练太极拳时,下蹲的位置不要太低,也不要连续打好几套,以防膝关节负担过重发生损伤。
⑤自行车运动很少损伤膝盖,但竞速和山地的会增加损伤。骑自行车时,要调好车座的高度,以坐在车座上两脚蹬在脚蹬上、两腿能伸直或稍微弯曲为宜,车座过高、过低或骑车上坡时用力蹬车,对膝关节都有不良的影响。
⑥膝关节遇到寒冷,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气寒冷时应注意保暖,必要时戴上护膝,防止膝关节受凉,特别在夏天,不要贪凉。
⑦松软的土地、碎石坡、雪地都对膝盖很友好;避免在水泥地等硬地上跑步,跑步机应调整出一些坡度。脚部着地时应先由脚跟着地,依次由脚底、脚尖着地,让整个脚平稳地滚过地面,并避免跳跃。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人,尽量少上下楼梯、少登山、少久站、少提重物,避免膝关节的负荷过大而加重病情。
⑧拐杖、护膝、登山杖及支具等对关节炎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登山杖最好是用两根,一支带避振,一支不带避振。不带避振的可作为背包的支具。
避振登山杖用来下山时主要的缓冲支撑,下山的冲击积累很大,脚踝,膝盖,腰椎,所以我习惯将杖放长,下山时先用杖支撑前面的路,好比四条腿走路,两个手延长变成两条腿,关键是力量用到位,这样震动的力可以分担在手腕和手臂上,减轻了下肢的冲击,所以带避振的登山杖又可以减轻手腕和手臂的疲劳。
4.合理负重
负重超过体重1/4,就要从保护膝盖的角度控制节奏;超过1/3就要好好考虑怎么减少冲击。可考虑使用登山杖及支具。
喜欢背大背包自虐的人,可能在几天内突破自己精心保养的膝盖的承受力,落下多年都好不了的病根。
5.合理饮食 应多吃含蛋白质、钙质、胶原蛋白、异黄酮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大豆、豆制品、鸡蛋、鱼虾、海带、黑木耳、鸡爪、猪蹄、羊腿、牛蹄筋等,这些既能补充蛋白质、钙质,防止骨质疏松,又能生长软骨及关节的润滑液,还能补充雌激素,使骨骼、关节更好地进行钙质的代谢,减轻关节炎的症状。
英国谢菲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绿茶中有两种化合物: EGCG (有译为“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 ECG (有译为“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可阻碍破坏软骨的酵素生成,有助预防骨关节炎。
6.中药内服法
取丁香60克,木香60克,血竭60克,儿茶60克,熟大黄60克,红花60克,牡丹皮30克,甘草20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天早晚各服10克,黄酒送服,本方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效。
可选用中成药小活络丹口服,每次服3克,每天早晚各1次。具有温寒散结,活血通络之功效。
中医认为,肾主腰膝,膝部的酸软无力与肾虚关系密切,可选用龟龄集、补肾强身丸、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等。最好是请教医生,辩证施治。
7.中药外治法
取羌活、白芷、当归、细辛、芫花、白芍、吴茱萸、肉桂各等量,连须赤皮葱适量。先将前八味药共研为细末,每次取适量药末与适量的连须赤皮葱捣烂混和,用醋炒热,布包,热熨患处,每天1次。具有温经散寒,祛风止痛之功效。
取当归60克,乳香60克,血竭15克,儿茶60克,羌活15克,白芷30克,丹皮30克,骨碎补90克,红花60克,元胡60克,防风60克,上药共研细末用凡士林调成膏,每天外敷患处1次。具有消肿散瘀,舒筋止痛之功效。
8.推拿按摩法
①患者取坐位,自患侧大腿至膝关节,拿捏数次,先使肌肉放松,然后在痛处用揉按手法,由轻渐重,最后再取轻手法,徐徐按摩3~5分钟,直至关节内没有发热感为止。
②点按患肢的血海、阳陵泉、阴陵泉、委中、委阳、合阳、承筋、承山等穴位。
③术者一手握着患膝正中,手指分别握住膝关节内外侧间隙处,另一手握住踝部徐徐拉直患肢。
④将患肢屈曲,尽量使足跟接近臀部,随即伸直反复3~5次。
经上述手法推拿按摩之后,可缓解肌肉痉挛,加强局部血液循环,具有消肿止痛,解除肌腱粘连和肌肉萎缩之功效。
9.运动后对腿部肌肉热敷。
10.膝盖内软组织检验方法:
平躺于床上,(如果只有自己就双腿伸直坐在床上,双腿一定要伸直,否则没有感觉),用手的虎口对准膝盖上延,拤住,保证膝盖不能前后移动,然后大腿用力,如果感觉到明显疼痛就是膝盖内软组织损伤了,如果疼痛剧烈,就是软组织老化了
11.膝关节一旦出现疼痛,就要积极治疗 采取热敷、理疗按摩等简易疗法,便可控制症状,如疼痛仍止不住,则应看医生。
膝盖日常保养
1、不要总是在硬地上奔跑,我们周围的环境水泥地面多这是事实,但要注意软硬交替,尽可能间或选择软的地面。不应为别的,只是因为膝关节的脆弱。
2、落地时注意缓冲,学会运用股四头肌,避免膝盖受到脚下的强烈冲击。
3、下坡跑的时候要当心,此时膝盖最容易受到冲击。
4、加强股四头肌、大腿内侧和外侧肌肉的力量训练,同时注意拉伸腿部肌肉,膝盖的稳定性离不开肌肉的保护。
5、准备活动要充分,不要一上来就是大强度,膝盖也需要适应期。
膝盖养生的方法
根据专家研究统计,膝盖负重倍数如下:
1.躺下来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几乎是0。
2.站起来和走路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大约是1~2倍。
3.上下坡或上下阶梯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大约是3~4倍 。
老人关节炎积液怎么办
1、老人关节炎积液怎么办
减轻体重,减少关节负重,适度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疼痛症状严重时,可以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缓解疼痛。
可以应用硫酸软骨素等改善关节软骨退变,减轻对于关节滑膜的刺激。
如果出现关节积液较多,可以关节腔穿刺抽液并注射透明质酸钠或糖皮质激素治疗。
可以行关节局部理疗、熏洗、热敷等改善症状。
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以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
关节腔里面有积液治疗应先抽出积液,后应用中药辨证治疗,薏苡仁,牛膝,苍术,黄柏,茯苓,当归,独活,鸡血藤,赤小豆,上方水煎服,即可服用,平时注意劳逸结合,不要有过大的体力劳动,运动适当为好。
2、什么是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常见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病变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剧痛,部分病人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典型的病人仅有关节疼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若风湿活动影响心脏,则可发生心肌炎,甚至遗留心脏瓣膜病变。
3、关节炎的预防
关节疼痛是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主要症状,也是令病人痛苦的症状之一,出现了关节疼痛之后,患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护:
关节制动:急性期应将关节置于休息体位,减少运动。
局部按摩:关节疼痛有所减轻后,可自行关节周围的按摩。
关节体操练习:针对各个不同的关节练习不同的关节体操,每次30分钟,每天2—3次。
关节积液怎么回事
膝盖积水是滑膜炎。属膝关节滑膜炎。滑膜炎是多种疾病(如创伤,骨质增生、结核、关节退变、风湿病疾病、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手术等)在滑膜组织方面的某些特定表现。
因此滑膜炎不是一种病,是许多病的共同表现。膝关节滑膜是人体关节中面积最广、最复杂的,也是形成最大的滑膜腔,由于膝关节滑膜广泛并位于肢体表浅部位,故遭受损伤和感染的机会较多,因此,临床上滑膜炎多表现在膝关节滑膜炎。
滑膜炎的发生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主要为肝肾不足、筋骨不坚:脾失健运,水湿不化:络脉不畅,痰淤内阻,而外伤或为跌打损伤,或为风寒外袭,或为日久劳损,或为邪毒感染。内因和外因相互影响,致使水湿滞于筋骨关节,络脉不通,筋肉骨节失养,从而产生关节肿胀、疼痛,反复发作。
关节积液的日常注意事项
首先就是平时注意走路和劳动的姿势,不扭着身体走路和干活。也要避免长时间下蹲,因为下蹲时膝关节的负重是自身体重的3~6倍,长时间坐着和站着,也要经常变换姿势,防止膝关节固定一种姿势而用力过大。
然后就是出门逛街、游玩、走远路时我都不穿高跟鞋,而是穿厚底而有弹性的软底鞋,以减少膝关节所受的冲击力,避免膝关节发生磨损,引起膝关节疼痛。坚持按摩或拍打膝部可加速膝部的血液循环,但力度要适当。
直腿抬高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锻炼方法:平躺在床上,把腿伸起,让大腿上的肌肉收紧、绷直,与床成45度夹角,每次维持1秒钟,再慢慢地放下,如此重复50次。持续练习,对加强膝关节的抗负荷能力很有帮助。
注意事项:跳绳对膝盖的冲击力量只有跑步的1/7至1/2,而且只要你能掌握跳绳的技巧,用脚底的前端着地,就能降低对身体的冲击,这样膝部既得到了锻炼又保证了安全。
4.跑步时,膝盖的负重大约是4倍。
5.打球时,膝盖的负重大约是6倍。6.蹲和跪时,膝盖的负重大约是8倍。例如:一个体重50kg的人,每上一个台阶,膝盖约要承受200kg的重量。(50*4倍)人的膝关节质有15年的最好状态15岁以前:膝关节处于发育阶段,青春期的生长痛多发在膝关节附近。15岁~30岁:膝关节处于“完美状态”,运作起来可以说是不知疲倦。只要不破坏到膝关节组织,基本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30岁~40岁:髌骨软骨产生了早期轻度磨损,会出现一次脆弱期,出现短期的膝关节酸痛,持续几个星期到几个月,有的人甚至还会觉察不到。髌骨软骨是人体膝关节内一层3~5毫米厚的透明软骨,可以为膝关节缓冲运动带来的冲击。但由于髌骨软骨没有神经分布,所以在全层磨损前只会在脆弱期拉响一次“预警信号”,在这段时期内要避免剧烈运动。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对膝关节的使用不能再随心所欲。40岁~50岁:在走远路之后,膝关节内侧容易出现酸痛,用手轻揉之后会缓解。在膝关节中,半月板的作用是缓冲震动、保持稳定。人体的60%体重都是由膝关节内侧支撑,因此内侧半月板的退变发生也比较早。又因为半月板上有神经分布,在退变过程中人可以感受到酸痛。
这个现象的到来提醒人们:该开始保养关节了。50岁以上:膝关节会感觉到明显疼痛,这是因为髌骨软骨的“使用寿命”已到,软骨全层磨损,关节炎已经产生。这时候应该节约使用关节,减少剧烈运动,尤其是上下楼梯和爬山,必要时可以使用拐杖来减轻膝关节承受的压力。
中老年人膝痛的原因人到中年以后,膝关节的肌腱、韧带开始发生退行性改变,关节腔的滑液分泌减少,关节骨面长期摩擦形成骨质磨损,关节周围组织由于炎症等原因易发生纤维粘连,所以老年人常会感到膝关节发僵,活动时会发出“咔嗒”的弹响声或摩擦声,在受凉或过度活动时会诱发疼痛、肿胀、关节腔积液,严重的还会使老年人关节畸形,形成残疾。
造成中老年人膝痛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慢性滑膜炎:表现为膝关节出现慢性疼痛和肿胀。查体可见滑膜积液、滑膜肥厚。
2.髌骨偏移:活动后膝关节酸痛无力,休息后好转,半蹲时疼痛。
3.膝关节内游离体:患者腿打软或有关节卡住感,髌下有磨擦音。
4.髌前滑囊炎:曾有外伤史,引起髌前疼痛,查体局部有压痛。
5.骨关节病:久坐或久蹲后起立、上下楼时,关节疼痛明显,休息后缓解。
6.假性痛风:男性患者多,好发于膝关节。发作时肿胀疼痛、皮温高、功能受限。X线片表现半月板、关节软骨面钙化。
7.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病变有膝痛症状。原则上讲,凡是出现上述种种情况的膝关节疼痛,都应及时到医院找骨科专科医师确诊、治疗。最简单的判别方法就是让身体告诉你答案。如果你的膝盖会痛,就代表可能是不健康,最好是让医生去检查一下。
膝关节不同部位的疼痛:
1. 膝盖外侧髂胫带疼。
2. 膝盖周围前膝盖疼,又叫髌股关节疼。
3. 膝盖上方疼,可能是四头肌腱炎。
4. 膝盖骨上方或上胫骨内侧疼,可能是滑囊炎。
膝盖酸痛的日常保健:
1、 路不要走太久,当膝盖觉得不舒服时就应立即休息。
2、 不做大运动量的锻炼,如跑步、跳高、跳远。
3、 避免半蹲、全蹲或跪的姿势。如蹲马步。
4、不做膝关节的半屈位旋转动作,防止半板损伤。
5. 保持理想体重以减轻膝盖的负担。
6. 注意膝盖的保暖,可以穿长裤、护膝来保护膝盖。
7. 少搬重物,少穿高跟鞋。
8. 避免外伤及过度劳动。
9. 鞋子的选择很重要。
一双合脚的鞋子,不仅可以让你走路舒适,还可以减少运动时膝盖承受的撞击与压力。(1)脚背部分能与鞋子紧密结合,宽窄、长度均合适,能正确保持足弓的弧度。(2)鞋子的重量以轻为宜,鞋底不宜过软,而且要有点厚度。(3)鞋后跟可以高2-3厘米左右,鞋底太平则走路时容易疲倦。(4)鞋底上带有防滑纹。缓解膝关节疼痛,指压穴位的治疗口诀:急性扭伤寻梁丘,关节积水犊鼻求,膝盖发凉找昆仑;膝痛中渚要常揉,再加胆经膝阳关;手三里处病不留,跪膝引血下行法;膝病肘治解忧愁。“引血下行三部曲”(推腹、跪膝、金鸡独立)是患者自治的最好良药。
运动保健:
膝盖受伤时,该不该运动?在膝盖已经受伤的情况下,不合理的运动会导致膝盖的二次损伤,久而久之,膝盖的半月板会因磨损而失去保护和缓冲的作用,重者可能走路都会不便。膝关节属于铰链关节,只能前后活动,不能左右活动。在膝关节已经受伤的情况下,首先要注意保护,允许的话可以进行简易的前后运动,促进膝关节的血液循环,但不适宜强烈活动,运动不够容易造成膝关节的僵硬,过度的运动会加速关节的磨损,但运动仍以关节不感到疼痛为度。专家介绍说,通过适当的肌肉力量、稳定性训练就能对膝关节起到预防保健作用。
1.侧躺练习:左侧卧,膝盖微弯,脚后跟并拢。头枕在左臂上,眼睛直视前方。右手持约1至2千克的重物,放在腿外侧。然后腹部绷紧,臀部绷紧,尽量抬高右腿的膝部,抬腿时身体不动,坚持几秒钟,放下。重复练习15次,换腿。
2.抬腿练习:站在一个稳固的长凳或台阶后面,右脚踏上(脚后跟不要悬空),并将重量集中于右脚,身体抬高,左脚脚趾接触台阶,坚持1至5秒钟。然后放低左脚,轻叩地面。重复8至10次,换腿。
3.架桥练习:平躺于地,膝盖弯屈,双脚分开,与臀部同宽,手臂放在两侧。缓慢抬起髋部,平稳离开地面。然后缓缓放下。重复15次。
4.伸腿运动:平躺,膝盖弯屈,脚平放于地。伸出左腿,套入伸缩拉带或毛巾,双手抓住拉带两端。用拉带把腿拉向胸前,再用力将小腿伸直,保持10至30秒,以锻炼小腿肌肉和脚筋。重复该动作3至5次,然后换腿。饮食多吃含有维生素K(如豌豆、椰菜)或服用一些葡萄糖胺补剂,都对膝盖健康有好处。膝关节的瑜伽理疗任何运动,在不合理的方式下进行,都会带来损伤。在运动中,膝关节的承重大,如果不多加注意,很容易造成劳损和伤害。
我们应该如何用运动来修复呢?
腿部和臀部肌肉力量的不足是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但肌肉过于紧张也会对膝关节造成不良的影响,腿部韧带的拉伸也能帮助膝关节的恢复。因此,在膝关节受损以后的瑜伽练习中,应当以腿部臀部肌肉力量的建构和增强为主。以下几个是对膝关节损伤后恢复有益的瑜伽体式。幻椅式变体从山式开始,背部靠墙,慢慢的弯曲膝盖至小于90度角,保持膝盖和脚踝垂直于地面,尾骨内收,让整个背部都贴靠在墙上,锻炼腿部肌肉的力量,保持一段时间后伸直膝盖放松。为了锻炼大腿内侧,可以在膝盖之间夹一块瑜伽砖。战士一式变体面向墙,右脚向前一步,双手扶墙,左脚跟着地。吸气伸展脊柱向上,呼气弯曲右膝,感受左腿后侧的伸展。注意双腿的肌肉要收紧上提,右膝不要超过脚趾。单腿站立平衡从山式站立开始,把重心移到右脚上,弯曲左膝向后,放在椅子上,身体不要前倾。收臀部向前,感受左大腿前侧的拉伸。注意调整椅子到合适的高度。坐立前屈式从坐立山式开始,弯曲右膝向内,左腿保持伸展并且肌肉收紧,左脚第二脚趾对向膝盖的位置。吸气伸展脊柱向上,呼吸上身缓慢前倾,把意识放在腿部肌肉的收紧和腿部后侧韧带的拉伸上。束脚式注意背部的伸展,如果背部不能直立就在臀部下方放上瑜伽毯或瑜伽砖。双脚不要过度拉近身体的方向,把意识放在大腿内侧的拉伸上,增强这一部分肌肉的力量。侧卧从右侧卧开始,头枕在右臂上,双腿并拢,双膝弯曲90度。吸气将左腿的膝盖缓慢向上抬起,双脚始终并拢,,直到膝盖分离一掌宽左右,保持几个呼吸,在呼气时缓慢落下。仰卧手拉腿仰卧,吸气是双手拉动右腿向上,让右大腿和地面呈90度。再次吸气时缓慢伸直右腿的膝盖,感受右大腿后侧的拉伸,保持几个呼吸后下落。仰卧扭转拉伸仰卧,双臂伸展向两侧,弯曲左腿并将左脚放在右膝的外侧。吸气时伸展右腿,呼气时右手拉动左膝向下,感受左侧臀部的拉伸。
如何在瑜伽习练中保护好膝关节呢?
1.注意热身,尤其是髋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是人体下肢联接在一起的三个关节,髋关节没有足够活动的话,很多需要髋关节打开的体式中,就会给膝关节施加过度的压力,让膝关节不堪重负。开始的时候,可以旋转髋部、脚踝,练习蝴蝶式和牛面式等等来加强髋关节的拉伸。髋关节打开以后,盘坐等体式也就容易得多了。
2.体式的调整和构建从脚的放置开始。确信你的脚掌能够稳定地接触地面,脚掌的四个角点(前脚掌两侧两点,脚后跟两侧两点)要平稳分布在地面上,均匀用力。力量通过脚掌的球部深入地面,脚趾努力张开、保持能够活动。同时注意脚心通过脚弓向上提起。这样,膝盖两边的韧带力量均匀分布,髌骨能够自由移动,半月板就不容易被过度挤压。
3.在膝盖弯曲的体式中保持膝盖和踝关节垂直。例如在战士式和侧角式中,首先让膝盖位于踝关节的正上方,五趾张开,弯曲膝盖后,髌骨的位置应该和第二个脚趾的方向保持一致。如果有少量的前倾,膝盖也不应该超过脚趾尖。同时注意脚背,不能让脚心往下掉。
4.避免膝盖向内过度伸展。在需要腿部伸直的体式中,膝盖很容易向内过度拉伸。比如在三角式和双腿背部伸展式中,膝盖的位置往往容易向内撇,这个时候膝盖周围的韧带力量就容易不平衡。站立体式中,可以稍微弯曲膝盖,让脚掌均匀用力紧紧贴地。坐立体式中,可以在膝盖窝下方垫上一个小毛巾卷等。
5.注意膝盖细微的感受及时调整。膝盖的韧带和软骨以及半月板都是感觉不很敏锐的地方,如果你感到有疼痛,这个时候,伤害往往已经不可避免。所以应该仔细感受,一旦有一点点地不舒服,赶快调整,避免进一步损伤。如果你从体式中出来感到有疼痛,那么实际上伤害已经造成了。
6.通过平衡体式来加强膝盖的防护。平衡体式中因为身体需要自我调整来找到最佳的位置,这个时候身体的智慧会合理利用膝盖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力量,找到其中的平衡点。尤其是需要膝盖弯曲的站立平衡体式,例如鹰式,效用最好。这种动态的平衡主要通过增强韧带的功能,而不仅仅是肌肉力量,所以还有助于预防将来的损伤。
7.积极使用辅助物品。在坐立盘腿式中,如果膝盖的高度超过胯部,应该在臀部下方垫一块砖或者毛毯,至少让膝盖的高度和胯部平行。英雄坐的时候,也可以在臀部下面垫上垫子。雷电坐如果臀部不能放到脚跟上,可以在大腿和小腿之间放一个卷起来的毛巾。任何需要膝盖深度弯曲的体式中,还有如儿童式和马里奇三式中,都可以先将一个卷起的毛巾卷放在离膝盖窝最近的地方,然后再坐下来,这样就可以大大减轻膝盖的压力,而不至于损伤膝盖。
8.注意习练完后的放松。
体式练习完后的放松很重要,它可以很好的帮助肌肉、韧带和骨骼恢复。
老人热敷膝盖对养生有好处
热敷膝盖:分为干热敷和湿热敷
热敷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的作用,也可缓解肌肉痉挛、松弛神经、改善筋腱柔软度。热敷分为干热敷和湿热敷。
干热敷是用热水袋热敷,敷于膝盖上,每次20—30分钟,每日1—3次。湿热敷是把毛巾或纱布浸在热水盆内,取出并拧至半干,敷于膝盖上,再盖个棉垫,防止热气流失,每5分钟更换一次,敷20—30分钟,每日可敷1—3次。
热敷的温度切忌过热。患有急性炎症、血栓性静脉炎、外周血管疾病、有伤口的皮肤都不宜使用。热敷后在膝关节的周围大面积揉搓2—5分钟,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热敷膝盖对老人的养生保健有积极作用。老人长时间的走动后,可以利用这种方式促进血液的循环,干热敷和湿热敷都是不错的选择,热敷后老人就可以避免运动之后的疼痛感。
冬季如何保养膝盖
起床
晚上睡觉,因为身体长时间平躺少动,血液循环缓慢、静脉回流差,有的老人半夜或早上起床时,甚至会觉得膝盖卡卡的,无法马上行动。这时,先不要急着下床,平躺或是坐在床边,慢慢重复伸直、弯曲双膝,并用双手揉揉膝盖,尤其是膝盖内侧,持续3~5分钟,让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后再下床,就能顺畅自如了。
上厕所
起床后,大家第一个动作就是上厕所,这也是每个人天天都必须重复好几次的动作。建议家中用坐式马桶,外出也尽量使用坐式马桶。不管蹲或坐,最重要的是谨记“慢”字诀,动作要尽量放慢。
用餐
不论是坐椅子或沙发,动作务必要慢,最好是用手扶着椅背或是桌沿,慢慢坐下去,这个原则适用在一天内所有要坐下的动作。
膝盖受伤怎么保养
不要受凉,晚上开空调睡觉要把膝盖用被子盖住,风扇不能吹到膝盖,不要用冷水冲凉,条件允许的话经常给膝盖做做热敷,可以买些活络油(飞鹰或者黄道益,都是香港的品牌,效果不错)擦擦。最好买个护膝戴着。。。
膝关节有积液能够跑步吗
膝盖有积水应该是滑膜炎导致,应该先治疗为主,建议少运动。一定要把膝盖养好了再跑,在跑步机上跑步也一定要穿跑鞋。或许有积液,再跑下去可能会有骨膜或者半月板发炎的危险。跑步时膝盖要承受很大的压力,一定要先养好膝盖,如果再跑还会膝盖不适就试着改成快走。
一般关节积液可能是由于关节的滑膜等有炎症引起的。这种情况的话,建议做关节镜的检查明确的,一般关节的滑膜炎可能是由于损伤引起的。膝关节内有积水说明,膝关节内滑膜或软骨有损伤,局部有炎性反应。
膝盖积水也就是滑膜炎,滑膜就会首先发生反应,引起充血和水肿,并且渗出液体,使关节囊膨胀,表现出关节肿胀。积水消除之前也一定不要劳累和锻炼,过多活动会损伤骨骼,此时剧烈活动就会产生骨骼摩擦,最终损伤骨骼.治疗原则是调节和疏通受阻的微循环,只要受阻的微循环畅通了、滑囊分泌滑液产出与吸收达到平衡就可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