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肝吸虫病有什么症状 外科治疗

肝吸虫病有什么症状 外科治疗

(1)内镜治疗:ERCP及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PT)对华支睾吸虫引起的梗阻有良好疗效,伴有胆总管下端结石、乳头狭窄、年龄及体质属风险大的病人可以采用内镜下治疗。ERCP直接插管困难时,可先置入导丝,沿导丝行乳头括约肌预切开,完成造影后,再完全切开,切口直径不超过2cm,对直径小于1.0cm结石直接网篮取石,大于1.0cm结石用机械碎石后再取石,当胆道通畅后,用气囊管冲洗清理胆道,胆汁黏稠有较多吸虫成虫时放置鼻胆管引流3~5天。14例华支睾吸虫引起的胆道梗阻采用EPT方法治疗,均获成功,与外科手术相比具有不开腹、创伤小的优点。

(2)手术治疗:针对华支睾吸虫引起的原发、继发胆道结石、梗阻,有相当一部分病人需手术治疗,治疗原则是:通畅引流、解除狭窄、继发病治疗、服药排虫。常采用的术式是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胆肠吻合术。不论采用何种术式,在胆管内置T管、支架管或U型管,术后不仅可以观察胆汁引流情况,而且可观察驱虫效果,决定是否需要反复排虫治疗。外科手术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在术后患者一般情况好转后,大约术后1周左右开始口服驱虫药,常可见大量吸虫由引流管排出,待吸虫接近排净后再拔T管或支架管。

肝吸虫病会传染吗

一般感染肝吸虫病与居民的生活卫生习惯及饮食嗜好有着密切关系,广东部分地区如顺德、南海、三水等地居民有吃鱼生和鱼生粥的习惯,很容易感染肝吸虫病,此外,生熟砧板无分开,盛生鱼的器皿盛食,食生葱、生芫茜,饮生水等也可受感染。

肝吸虫病不会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染。肝吸虫病不会进行人与人之间传染,人只是中间宿主。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是肝吸虫的成虫寄生在肝内胆管所引起。虫卵随胆汁入肠,由粪便排出体外,落入池塘;被淡水螺吞食,在螺体内发育形成尾蚴而出螺体,然后再侵入淡水鱼或者小虾的肌肉内,即成囊蚴,人或其它肉食或杂食动物吞食带囊蚴的鱼虾,即被感染。 肝吸虫病是一种传染病,但它不是37种法定传染病之内的。

怎样预防肝吸虫病

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的卫生,可以降低患肝吸虫病的概率。所以为了家人的幸福快乐生活,我们需得多多注意各种卫生了。那么肝吸虫病有什么样的有效措施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预防措施

1.及时发现病人及病畜,及时对其进行彻底治疗,清除传染源。

2.搞好饮食卫生,不吃生鱼虾及半生鱼虾。

3.切生熟食品的刀、板及洗涤用具、容器等要分开,不能混用。

4.剖制完生鱼虾的器具一定要彻底清洗及消毒,拿过鱼虾后将手消毒干净。

5.大力做好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对本病传播途径的认识,自觉不吃生的或不熟的鱼虾。改进烹调方法和改变饮食习惯,注意分开使用切生、熟食物的菜刀、砧板及器皿。也不用生鱼喂猫、犬。

6.积极治疗病人和感染者,是保护人民健康、减少传染源的积极措施。治疗药物目前吡喹酮Praziquantel为首选药。

7.合理处理粪便,改变养鱼的习惯,都是预防华支睾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此外,结合生产的需要,清理塘泥、消毒鱼塘,对杀灭螺类有一定效果。

患了肝吸虫病有可能会引起的并发症:胆管阻塞、胆汁滞留、胰腺炎

肝吸虫病不是不可以预防的,在很多人的眼里,它不是太危险的疾病,但是等到了严重时却追悔莫及。其实肝吸虫病是可以完完全全的预防的,只要多注意饮食卫生等,那么患病不就是离我们远去了吗?我们得到了一个健健康康的好身体。

肝吸虫病的治疗方法

肝吸虫病既然是一种在体内的寄生虫病,是不是会很难治疗?会不会没有治疗的可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它的治疗方法,下面来了解下关于肝吸虫病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肝吸虫病是由于血吸虫寄生于人体门静脉系统所造成肝,肠道损害,是具有严重危害的地方性传染病.从出土西汉尸体研究表明,早在2100年前我国已有本病的发生.因为西药对胃肠及肝功能损害较大,有必要寻找中药治疗的有效方法。

肝吸虫病发生:感染污水,肝吸虫进入人体是外因,脾胃虚弱是内因.病在血分.治疗宜健脾和胃,凉血杀虫在具体治疗肝吸虫病过程中,以复方调治整体,根据具体病情,采用健脾和胃,滋补肝肾,凉血利湿之品,以鸦胆子清热,燥湿,杀虫.鸦胆子不仅可用于治疗肝吸虫,而且对各种痢疾,滴虫性肠炎都有较好疗效.用其研粉装胶囊吞服,每次饭后1粒,日服3次,未见毒性反应和不良反应.取明矾味酸入肝,能祛痰燥湿,消瘀化浊,解毒,配合鸦胆子杀虫,有较好协同作用.具体用法是:明矾30克,鸦胆子15克去皮研粉,装1号胶囊,每次饭后一粒约合明矾365毫克,鸦胆子183毫克,日服3次.鸦胆子配合明矾有明显杀虫效果,也开阔了中药治疗寄生虫病的视野。

一病原治疗:吡喹酮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为广谱抗蠕虫药,毒性低,吸收、代谢、排泄快,对华支睾吸虫病有肯定而满意的疗效。治疗剂量,无论感染轻重,以25mg/kg,短暂,可有头痛、头晕、腹痛、腹泻、恶心、乏力等,一般治疗剂量对心、肝、肾均无明显影响,个别病人可有心律失常、早搏等,治疗前宜做常规心脏检查包括心电图,心功能不良者慎用或剂量酌减。此外,丙硫咪唑于本病也有较好的去虫效果,剂量每次10mg/kg,2次/d,连服7d,可获满意疗效,但疗程较长。短程治疗可选用总剂量60—84mg/kg为,分3天服用,效果亦佳。本药较吡喹酮副作用更轻,停药后自行缓解,驱虫更为安全。

二对症和支持治疗: 对重度感染有较重营养不良者,应加强营养,给予高度蛋白高热量饮食,少量多餐。如患者消化功能不好,不能接受过多饮食则考虑静注葡萄糖液、复方氨基酸、水解蛋白等以供应热量及补充蛋白质。肝功能明显损害者,使用护肝降酶药物保护肝,待情况好转后方予驱虫。合并胆道细菌感染时,加用抗菌药物。若合并胆总管狭窄梗阻、胆石症、则予手术治疗,术后予以驱虫。

肝吸虫病主要是因为吃了含有华枝睾吸虫囊蚴的生鱼,而引起了该疾病的产生。如果你有吃生鱼的习惯,那就该注意检查你吃的这条鱼是否含有华支睾吸虫。不然,你就会很有可能的患上肝吸虫病。

为什么会有肝吸虫

什么是肝吸虫病

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是肝吸虫成虫寄生肝内胆管所引起。虫卵随胆汁入肠,由粪便排出体外,落入池塘;被淡水螺吞食,在螺体内发育形成尾蚴而出螺体,再侵入淡水鱼或小虾肌肉内,即成囊蚴,人或其它肉食或杂食动物吞食带囊蚴的鱼虾,即被感染。成虫寿命达15-25年,我国华东、华南、西南、东北等共有23个省、市、自治区有此病分布。轻中度感染时肝内胆小管病变不明显,虫数多时肝内胆小管因机械性堵塞、胆汁淤积而扩张,胆管增厚。急性重度感染时可有细胞浸润及胆小管周围充血等炎症变化。慢性感染则以结缔组织及弹力纤维增生为主,肝细胞可有脂肪变性萎缩,肝吸虫感染偶有引起胆汁性肝硬化,也可诱发肝胆管及胆囊内胆色素结石,本病与原发性胆管细胞癌间可有一定关系。

什么原因引起肝吸虫病

人吞食带囊蚴的鱼虾就会感染肝吸虫病。

肝吸虫病有什么症状

本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视感染轻重而异。感染较轻者可无症状,当初次大量感染非流行区居民时,人体反应常特别显著,患者可出现发热、乏力、黄疸、肝区疼痛,肝脏肿大且有压痛。流行区居民慢性多次感染, 可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泻、乏力、营养不良、黄疸、肝脏肿大等症状。少数长期反复严重感染者,最后可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当成虫迁移至总胆管时,可引起胆绞痛和梗阻性黄疸。

肝吸虫病有什么影响 引起胃肠道不适

肝吸虫病患者在前期会有轻度胃肠道症状,比如食后胃部有压痛感、软便等;中期会出现食欲缺乏、消化不良、右上腹胀痛等症状;到肝吸虫病重度期,则会出现反复腹泻或便秘、右上腹疼痛等症状。

生鱼片中的寄生虫

许多人喜欢吃“鱼生”,珠江三角洲的许多食肆也以“鱼生”鲜美招徕食客,更有人以讹传讹认为用酱料拌过的生鱼片不会感染肝吸虫病。其实寄生在淡水鱼肉中的肝吸虫叫做囊蚴,具有厚厚的壁的囊蚴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实验证明一般的调味品,如酱油、醋都不易杀死在鱼肉中的囊蚴,就是把厚度约2-3mm的鱼片投入90℃热水中,也要经三秒钟才能将囊蚴杀死。

因此,吃“鱼生”,吃用酱料拌过的生的鱼片,或者打边炉时生鱼片煮的时间不足,都不能杀死肝吸虫囊蚴,都可能染上肝吸虫病的。肝吸虫寄生于人体的肝内胆管,轻者可暂时无症状,随着寄生在胆管中的肝吸虫繁殖增多,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上腹隐痛、肝脏肿大,部分出现胆囊炎、胆道梗阻,少数人会发展到肝硬化。

常吃淡水生鱼片或可感染肝吸虫

时不时吃点生鱼肉做成的鱼生是孙先生的一大爱好,可近日孙先生却出现了恶心、肝区隐痛等症状,辗转多家医院才发现原是吃生鱼片染上肝吸虫惹的祸。专家提醒,生的或没煮熟的淡水鱼虾可能会感染肝吸虫,严重者还可诱发肝硬化和癌症。

遭遇“怪病”

肝里的虫子原来是鱼“传染”上的

“大夫,最近我总是恶心,肚子还觉得胀得慌,肝这块儿还有点疼。”近日,孙先生在辗转多家医院后来到了位于济宁的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经过研究所临床科主任于振华诊断发现,孙先生肝里有很多细小的虫子,肝里怎么会有虫子?这是啥“怪病”?孙先生很是害怕。于振华解释,这是因食用鱼生而感染的肝吸虫,“病情还不是很严重,在门诊上开点吡喹酮等药就行,不需要住院治疗。”

在听了大夫的解释后,孙先生心情轻松了许多。“按疗程服用药物后,患者一般都能完全恢复。”于振华说,现在病例虽然很少,但有不少像孙先生一样,在就诊时走了一些弯路,“不少患者是在看了很多医院之后,最后才想起来可能是寄生虫。”于振华介绍,肝吸虫大都是因食用生的淡水鱼虾而感染的,“在南方一些地方该病发病率比较高,这是因为这些地方喜欢吃鱼生的多,我省发病率很低,但对于喜欢鱼生的朋友,对此不能忽视。”

专家分析

此虫不难治,时间长了就可怕啦

据悉,肝吸虫病是由肝吸虫寄生于人体的肝内胆管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往往是人进食含有虫卵的“鱼生”或未煮熟的鱼虾造成的。

于振华介绍,肝吸虫本身不会对人体造成很大伤害,及时治疗也不会对人体有大碍,但如果长期在人体内,就会带来比较严重的影响。肝吸虫排泄物会刺激胆囊黏膜,阻塞胆管,从而形成胆结石、慢性胆囊炎等。如果长期不治疗,最终还可能诱发肝硬化甚至是胆癌和肝癌。

患者在染上肝吸虫病之后,有的会在一个月左右出现急性发作。症状主要包括上腹部疼痛和腹泻、黄疸等。但在肝吸虫感染者中,只有约30%的患者会有急性期症状,有70%的没有明显症状。然而,没有症状不代表没感染肝吸虫,因为它可能正躲在胆道内暗中破坏胆囊、肝脏。有的患者可能在数年后才会慢慢出现不适,常见症状像胃口差,恶心,上腹部饱胀不适,肝区隐痛,腹泻或便秘,莫名消瘦并常感到疲倦等。“有些甚至患了肝硬化,倒过来追查原因,才发现是肝吸虫引起的。”

特别提醒

靠醋和芥末消毒鱼生这招不靠谱

那如何预防肝吸虫病呢?于振华提醒,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虾是最有效的措施。“而像做饭生熟不分有时也会感染。”于振华提醒,居民要改进烹调方法和饮食习惯,注意生、熟食的厨具要分开使用,经常对砧板、菜刀、盆碟、碗筷等餐具进行高温消毒也会起到预防作用。

完全不吃“鱼生”,对那些吃货来说可能无法接受。“不是说蘸芥末、醋等调料可以杀死肝吸虫吗?”孙先生以前就很相信这种说法。但专家提醒,这一说法并不科学,蘸着芥末,甚至饮用酒、醋、酱油都不能很快杀死肝吸虫囊蚴。肝吸虫囊蚴在醋中可活2个小时,在酱油中可活5个小时。

“肝吸虫最怕的是热。”于振华说,肝吸虫囊蚴怕热,90℃以上的热水几秒即可杀死生鱼片中肝吸虫及其囊蚴。因此,要杀灭囊蚴一定要充分煮熟煮透。对于那些实在无法抵御“鱼生”诱惑的吃货,专家提醒,经常吃淡水鱼生的人一定要进行检查。“现在可以通过查血和查大便及时发现。”于振华提醒,经常吃淡水鱼生的市民最好尽早做肝吸虫的排查,因为肝吸虫未引起胆囊、肝脏严重损害时,很好治疗,一般只需口服药物即可。

相关推荐

盘点冬季吃鱼的禁忌

生吃鱼片得“肝吸虫病” 很多人都喜欢生鱼片的鲜嫩美味,殊不知生吃鱼片对肝脏很不利,极易感染肝吸虫病,甚至诱发肝*。 据营养、健康方面的专家介绍,肝吸虫病是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寄生虫病,人通过吃生的或半熟的含肝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和淡水螺类被感染的几率极高,目前我国仅在广东省就数以百万计的肝吸虫患者,其中不少人正是因为生吃鱼虾而染病。其临床症状以疲乏、上腹不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肝肿大、头晕等较为常见,严重感染者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变腹水,甚至死亡。 擅吃鱼胆解毒不成反中毒 鱼胆是一味中药,中医

肝吸虫病什么症状 预防护理

不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鱼、虾肉是预防本病最效的措施;切过生鱼的刀具应洗净再用以免污染。切断传播途径,不用粪便直接喂养鱼苗亦是预防本病的效措施。

小心几个吃鱼误区

俗话说“畜肉不如禽肉,禽肉不如鱼肉”。鱼因其美味和营养,历来是广受大众喜爱的食物。吃鱼的好处显而易见,但食不得法,也会给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惹上致命重疾。 俗话说“畜肉不如禽肉,禽肉不如鱼肉”。鱼因其美味和营养,历来是广受大众喜爱的食物。当初老祖宗造字,就把“鲜”字归于“鱼”部,将鱼当做“鲜” 的极品,而花样翻新的各式吃法,更是让鱼备受追捧。吃鱼的好处显而易见,但食不得法,也会给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惹上致命重疾。赶紧来看看几个常见的错 误 吃法,防患于未然。 1.生吃鱼片得“肝吸虫病” 很多人都喜欢生

肝吸虫病的偏方

瓜鲤鱼汤:鲜鲤鱼1条约500克,赤小豆100克,冬瓜200克。将鲜鲤鱼去鳞去内脏后同赤小豆一起煮到半熟时加入冬瓜200克,再煮至肉烂汤白,不放盐及其他调味品,熟后用沙布过滤去渣。每日2次,每次服250毫升左右,连服10~14天。能提高血浆蛋白,较强的利水消肿作用。 偏方6 大蒜蒸西瓜:大蒜60~90克,西瓜1个约1500~2000克。先用尖刀在西瓜皮上挖一个三角形的孔洞,大蒜去皮纳入西瓜内,再用挖去的瓜皮塞堵洞口,将其洞口向上隔水蒸熟。吃蒜和西瓜瓤,趁热服下,大蒜抗菌和消炎作用,西瓜消热解暑,利水

肝吸虫病什么影响 肝吸虫病患者饮食宜忌

适宜食物:低脂食品,如杂粮粥、荞麦粉、芋头,含淀粉的菜肴,如蒸甘薯、甜玉米、马铃薯等,饮用含醋的饮料,如天地壹号等,低脂肪、低胆固醇膳食,多吃含锌、镁丰富的食物,维生素C,宜清淡、细软、易消化、无刺激的食物。 不适宜食物:生的淡水鱼虾,处理食物时生熟不分,囊蚴通过砧板、菜刀、碗筷等污染的食物,鱼生、刺身、风味鱼生粥。纤维较多的食品以及产气多的食品,如芹菜、韭菜、黄豆芽、红薯、干豆类。酒精和一切辛辣及刺激性食品。

吃什么能防癌 饮食习惯

河北、潮汕、重庆等地喜欢吃滚烫的食物的人们易损伤食道,增加食道癌的发病风险;广东、广西喜吃生鱼粥的人们易患上肝吸虫病,而长期慢性感染肝吸虫与胆管癌发生密切相关。

肝吸虫病的偏方

偏方1 黑芝麻茯苓粥:黑芝麻10克,茯苓15克,生姜3片,大米100克。将姜切成片,茯苓捣碎,浸泡半小时后煎取药汁,共煎两次。将两次汤汁混合后,再同大米和芝麻煮为稀粥。 偏方2 百合粥:百合60克,大米100克,生姜3片。将百合洗净切碎,同大米煮粥。 偏方3 荷叶药仁鸭子汤:荷叶50克,鲜鸭肉500克,药仁100克。将鲜鸭肉洗净切碎成块,同药仁荷叶放在一起,加水煮至肉烂,不放盐和其他调味品,每日2次,每次250毫升左右,连服10~14天,利尿、消肿之效,补血行水。 偏方4 香薷粥:香薷10克,粳米50~

吃生鱼片吃出了肝硬化

吃生鱼片吃出了肝硬化?这是怎么一回事,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肝硬化的病因,分析一下为什么吃生鱼片会吃来了肝硬化,请往下看: 吃生鱼片吃出了肝硬化? 最近,一个患者来医院检查发现自己得了肝硬化。这位先生很是郁闷,他平时并没什么不良的生活习惯,怎么会于肝硬化缘了呢?在医生的询问下,才找出了病因所在,原来这位先生特别爱吃生鱼片,几乎每天都要吃一餐,要不心里就受不了。吃生鱼,还能吃出肝硬化来?为此,我们请教了相关的专家: 专家告诉我们:大多数的鱼类都是淡水鱼,吃这些鱼容易感染管圆线虫病、肝吸虫病等多种疾病,肝吸虫

肝吸虫病容易治好吗 肝吸虫病会传染给亲人吗

不会。 肝吸虫病主要是通过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加工鱼虾、捕鱼和饮用被肝吸虫污染的生水引起感染,并且受感染的家畜和野生动物均可作为传染源,如猫、狗、猪等,不会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染。

吃鱼的禁忌你知道吗?

1、空腹吃鱼——导致“痛风” 在减肥(减肥食品)风潮日盛的今天,不少人喜欢只吃菜不吃饭,空腹吃鱼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这却很可能导致痛风发作。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组织损伤的疾病。 而绝大多数鱼本身富含嘌呤,如果空腹大量摄入含嘌呤的鱼肉,却没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分解,人体酸碱平衡就会失调,容易诱发痛风或加重痛风病患者的病情。 2、吃生鱼片——得“肝吸虫病” 很多人都喜欢生鱼片的鲜嫩美味,殊不知生吃鱼片对肝脏很不利,极易感染肝吸虫病,甚至诱发肝癌。 据营养、健康方面的专家介绍,肝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