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里老人得了老年痴呆后该怎么办
当家里老人得了老年痴呆后该怎么办
人一旦上了年纪,各种疾病也会随之而来,其中老年痴呆就是一种很可怕的疾病,当老人得了这种疾病,记忆力会急速减退,智商也会降低到小孩子的水平。这时候老人就需要儿女的精心呵护了,只有儿女们精心的护理,老人们才能在得了这种病后依然能够安享晚年。
以前总听人说老小老小,意思指人老了,就会跟小孩子一样,也需要人去照顾。
前段时间热传一个视频,里面讲一个老人总是指着某个东西问身边的儿子,儿子耐心回答了老人,接着老人重复地问了十几遍,儿子终于烦了,对着老人发怒起来,结果老人像个孩子样哭了......
老小老小,真的没有说错。但你有可能不知,老人之所以出现这样一个问题重复问很多遍,可能是因为他病了,比如患上了老年人常见的疾病——阿尔茨海默病,也即过去人们常说的老年痴呆症。除了记不住东西,患上这个病的老人还可能出现脾气暴躁、打人骂人等。请不要以为他们很古怪!他们只是病了。
帮助他们减轻痛苦,你可以这样做
看到老人出现这些异常行为,你是不是也手足无措?想帮助他们减轻痛苦,建议这么做。
1、记录、观察
看到老人出现老年痴呆症状,家人或是照料人应该仔细记录患者症状,例如老人忘记关煤气,几个月出现一次,是不是越来越严重了,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耐心照顾
家庭人员也要学习了解这个疾病,由于每个人的家里情况不一样,在照顾方式上,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老人的照顾方式,耐心照顾。
3、训练记忆
患上这个病对患者的记忆力影响是非常大的,老人记忆不好,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帮助他们。
那么怎么帮助已经出现记忆力受损的老人去记忆呢?家人可以一起回忆以前发生的事情,通过书信、相片等来唤起老人的记忆,训练记忆力。
4、改变沟通方式
在沟通上,一些小的细节很重要。沟通时要选择他能理解的,最好简单直接点,例如问吃水果吗?可以直接说「吃苹果还是梨」。
老人有时候表达不出来,在选择上也比较困难,这个时候我们要耐心等待,给他反应和处理的时间。理解和帮助他,还可以用一些肢体语言,声情并茂来跟他沟通。
5、安排活动
根据老人的兴趣爱好,家人还可以安排一些活动,他做得好的时候,适当得给予表扬。听听音乐,对大脑也有神奇功效。
此外,在饮食上,营养也要搭配得当。和照顾小孩一样,老人也要注意这些,如不要给他们用太锋利的餐具,吃得食物要易于消化,有汤汤水水的最好,就餐的地方光线也要好。
老人最怕摔倒,因此家居环境也要考虑到位。老人一摔倒,可能会打破身体各方面的平衡,惹来大麻烦,所以家中应有防止老人摔倒的设施。例如在洗手间设扶手,马桶圈以及一些防滑设施等,危险的物品要收走。
承认痴呆才能治痴呆
据统计 ,我国 60岁以上的老人中 ,老年痴呆患病率约为 5%,而目前我国 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 1. 2亿 ,那就是说 ,我国约有 500多万老年痴呆患者。可是因为“痴呆”这个敏感的词汇 ,很多老人不愿意接受自己的一些看似“老糊涂”的症状就是老年痴呆 ,拒绝就医 ,给老年痴呆的预防和诊治带来困难。日前 ,本报记者采访了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科主任许贤豪教授 ,他强调 :对痴呆 ,要勇于承认、抓紧治疗、方法正确 ,才能尽早取得好的疗效。
词汇含贬义防治皆不利
说你痴呆是骂人吗 ?
如果有人对你说 :“你是不是痴呆啊 ?”很可能是因为你忘做什么事而给了亲朋好友一个开玩笑的机会 ,但如果有人一本正经地说你有点痴呆 ,那你肯定会跟他急 :“你凭什么骂人啊 ?!”确实 ,因为“痴呆”这个带着贬义的敏感词汇 ,让老年痴呆这一老年人的常见病被许多人忽视 ,甚至带来无知、偏见、歧视和恐惧。北京医院神经科主任、国际老年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许贤豪教授说 ,许多人认为爱忘事和犯糊涂是人年纪大了的必然表现 ,不是疾病 ,用不着治疗 ,还有的情况是如果说老人“年纪大了”还能接受 ,如果说谁“痴呆”了 ,恐怕不要说本人 ,就是亲朋好友也难以接受。痴呆这个词本身所隐含的贬义和侮辱的语气可能是叫人难以接受的原因 ,由此引发的社会偏见对疾病的宣传、预防和治疗带来不利。
其实在我国目前的医疗条件下 ,对老年痴呆做出早期诊断 ,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而早期药物治疗可以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能使病人的生活舒适些。但因为痴呆这个词汇的影响 ,让许多人对老年痴呆产生误解 ,从而影响了疾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许教授说 ,必须要加快普及有关老年痴呆的常识 ,使人们认识到 :人老了 ,认知能力退化 ,到一定程度其实就是一种疾病 ,这种疾病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不幸 ,也会给患者家庭带来痛苦 ,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贴张小纸条挂个指示牌
治痴呆家人也不能闲着
对患者的家属来说 ,接受亲人患带有“痴呆”二字的疾病 ,实在是很困难的事。但对一个已发展到疾病晚期的患者家庭来说 ,无论是对患者本人 ,还是对家属 ,老年痴呆确实是一种严重影响家庭生活质量的疾病 ,所以老年痴呆的防治是整个家庭必须面对的事。
每次门诊时 ,许教授都会特意给患者的家属上上课 ,除了提醒患者必须要对老年痴呆有足够的重视、要督促老人按时吃药、治疗外 ,更主要的是教给家属一些帮助老年痴呆患者方便生活的措施。因为老年痴呆对患者最大的影响是记忆力下降 ,所以首先应该给老人制作一个卡片 ,把姓名、家里电话、住址、行车路线等写在上面 ,让老人随身带着 ,这样就可以避免老人遛弯、买菜时出现记忆丧失时找不着回家的路。
而在家里 ,要在厨房、卫生间、卧室的门上写上房间名称 ,提醒老人不要走错 ,甚至在过道里都应该写上去往厨房、卫生间的指示牌。还要注意要在钟表的每一个刻度上都写上明显的数字 ,以提示老人准确地辨认时间。为了防止老人忘事 ,还应该在钟表上的一些钟点对应的墙上 ,贴上字条 ,把几点该吃药、几点该做饭、几点该量血压等每天固定该做的事情都写清楚 ,这样 ,老人一看表针指向几点 ,再一看对应的纸条上写的事情 ,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不该干什么 ,这对避免患病老人因记忆力下降而导致生活的错乱无章十分有效。
和患者接触多了 ,许教授经常能感受到当一个老人被确诊为老年痴呆时 ,病人以及家属从心理上不愿意接受这个诊断 ,认为这是对病人自尊心的一种伤害 ,甚至有人会误认为这是一种对死亡的判决。但这毕竟是现实 ,每人都生活在现实中 ,必须面对现实。病人、家属和整个社会均必须直面老年痴呆。这些老人在年轻时确曾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所以不仅应该给他们很好的治疗、照料 ,而且还应该尊重和尊敬他们。
痴呆有症状家人应警惕
早发现其实很简单
据许贤豪教授介绍 :老年痴呆是个慢性病 ,早期表现比较隐匿 ,很容易被忽视 ,再加上老年痴呆初发病时的症状常和正常的老年人衰老表现混在一起 ,不易被识别出来。但只要留心 ,还是不难发现蛛丝马迹。许贤豪教授提醒 ,了解一些老年痴呆的早期表现 ,及早让患病老人就医治疗 ,就可以减轻症状 ,延缓病情的发展 ,极大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减轻许多负担。
老年痴呆的早期症状包括 :记忆丧失、难以胜任熟悉的任务、交流时忘记最简单的词语、容易迷失方向、理解能力下降、合理安排事物的能力下降、常将东西放错地方、情绪容易反常、人格改变、不喜欢运动。尤其需要说明的是记忆力减退 ,特别是近事记忆减退 ,就是刚发生的事容易忘记 ,但过去发生的事却记得很清楚。有些家属因认识不到这点 ,为此常会与医生争辩。当家属发现老人有这种情况时 ,就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不要疏忽大意 ,而错过早期治疗的好时机。许教授提醒说 ,如果发现家里老人有类似这些症状 ,持续时间在 4个月以上 ,而且已严重到影响他的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 ,就算是老年痴呆了。
知道了老年痴呆的早期信号 ,对预防来说最有好处。对老年人来说 ,首先要多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 ,但要注意选择运动量不太大的活动 ,比如打太极拳、慢跑、散步等。每天睡觉前也可以活动活动腰腿 ,按摩一下脚底等 ,也能加强血液循环。平时还要多动动脑子 ,多读书、看报、练书法等 ,这些都对预防老年痴呆很有效果。因为根据许教授等专家调查显示 ,老年痴呆患者中 ,女性多于男性 ,而在女性患者中 ,文化水平低的患者居多 ,究其原因 ,应该是和用脑多少有关系。
许贤豪教授指出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患者的是 ,按世界卫生组织规定 ,发达国家以 65岁以上算做老年 ,而发展中国家却是 60岁。这意味着中国人得老年痴呆的年龄会更早一些 ,所以对于中年人来说 ,为了减少老年时发生老年痴呆 ,应该早做预防。
药效有快慢使用当结合
药物治疗必不可少
老年痴呆是危害老人及其家属生活质量的一大杀手 ,虽然不是可逆性疾病 ,但早发现、早治疗完全可以控制病情和阻止症状的发展 ,而一旦病情发展到了中、晚期 ,治疗效果就比较差。许贤豪教授指出 ,目前老年痴呆虽尚无彻底治愈的办法 ,但用药完全可以延缓老年痴呆的发病进程。目前主要的药物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抗氧化剂、抗炎药物等 ,既有西药 ,也有中药。
在使用治疗老年痴呆的药物上 ,家属或者患者有必要了解一个情况 ,目前有两大类药物在治疗老年痴呆上发挥着作用 :一类是快速起效的对症药物 ,帮助恢复记忆力 ,但此类药有效时间短 ,一停止用药就又会记忆力再度减退。另一类是如达纳康等银杏制剂的抗氧化剂 ,此类药主要作用于患者的血管功能恢复 ,虽见效慢 ,却是细水长流。所以说 ,在药物治疗上 ,速效药属于治标 ,慢效药属于治本 ,二者必须结合使用 ,才能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展。除此之外 ,如果患者还伴有抑郁症 ,必须同时服用抗抑郁的药物。
专家简介许贤豪 :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科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老年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免疫学联合会执委、国际神经免疫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神经免疫学会主席。擅长神经病学、老年神经病学、神经免疫学及重症肌无力的治疗。
老人痴呆症的治疗
中医治疗老年痴呆方案一:中医认为老人神经呆滞,说话前后颠倒,词不达意或者自言自语,郁郁寡欢,时哭时笑,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脸色苍白无华;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沉滑或弦滑或濡滑等症状属痰浊阻窍型。80岁的老人有点痴呆该咋治?此类老年痴呆治疗应以健脾化痰、涤痰开窍为原则,方选指迷汤、涤痰汤合剂,可随症加减。
中医治疗老年痴呆方案二:中医认为表情冷漠,思维联系障碍,时哭时笑,沉默寡言,易受惊吓,健忘头痛,胸腹胀闷,口干不喜饮,肌肤甲错;唇暗少华、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细或细涩等症状属瘀血阻窍型。此类老年痴呆治疗应以活血通窍,通经化瘀为原则,方选通窍活血汤、桃红四物汤合剂,可随症加减。
中医治疗老年痴呆方案三:中医认为说话前后颠倒,语言表达障碍,话多声重,气粗心烦,夜不能寐,脸红耳赤,目眩头昏,情绪抑郁,多疑善感;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滑等症状属肝阳上亢型。此类老年痴呆治疗应以熄风潜阳、镇静安神为原则,方选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合剂,可随症加减。
中医治疗老年痴呆方案四:中医认为心悸健忘,胸闷不舒,口干舌燥,失眠多梦,烦躁难安,时哭时笑,尿赤便干;舌红尖赤、苔黄、脉弦数等症状属心火亢盛型。此类老年痴呆治疗应以清热解毒为原则,方选泻心汤、黄连解毒汤合剂,可随症加减。
我国的老年痴呆症人群
近日,笔者在杭州人民大会堂门口看到了一个特殊的场面:数以千计的白发老人排起了长队,争相领取入场券。其中不少老人是在家人搀扶下,从郊县赶来的。仔细打听,原来这是一场有关脑健康和老年痴呆病的讲座和义诊。临开课时,诺大的大会堂里居然座无虚席。
笔者找到主办者浙江省红十字会的副会长喻华芝。她对如此众多的老人自发前来听课感到惊讶。“这说明人们对老年痴呆的关注已经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她说,“社会确实该关注老年痴呆人群了。”
对于老年痴呆,人们最常见到的可能就是举家出动去寻找不回家的长辈。“找不到家,其实是老年痴呆的轻度患者。”长期从事抗老年痴呆药物研究的杭州杭康药业总经理沈祥熙介绍说,如果病情发展到中度、重度时,患者就会不认识自己的亲人,不会吃饭穿衣,甚至不会走路。
专家提供的数字更为惊人:到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1.3亿,预计到21世纪中期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会超过4亿人。而据我国老年痴呆流行病学调查,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各种原因导致的痴呆患病率北方为6.9%,南方为3.9%,均已经接近西方国家。在杭州,目前约有3万名老年痴呆病人生活在家里,老年痴呆正在成为现代社会的现代病。
家有痴呆老人,往往苦不堪言。由于目前老年痴呆没有列入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许多家庭要么把老人关在家里,防止走失;要么请护理人员予以护理。北京市老龄协会的一份调查表明,一户家庭用于对患有重度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的护理费用,一年约为2万元,这相当于一对工薪阶层夫妇至少一方的年收入。
令人欣慰的是,我国对老年痴呆药物的研究尽管长期滞后,但目前已经迅速起步。
许多专家认为,在抓紧药物研究的同时,对老年痴呆人群的社会关爱同样必不可少。他们建议,要加快建立对老年痴呆人群的专门医疗和商业保险,完善社区服务场所,从而让家庭减缓重负,让痴呆老人早日走出阴影。
哪类人易得老年痴呆
1、绝经者:女性老年痴呆的患病率高于男性,男女比例为7:26,这可能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或与女性寿命比男性长有关。男性痴呆病人以血管性痴呆为多。
2、免疫低下者:研究认为,某些病毒感染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改变,可导致老年性痴呆的发生。另外,有人认为免疫功能改变与认知功能的改变有一定关系。
3、要物滥用者:哪些人易得老年痴呆?这些人也是很常见的,长期大量饮酒,滥用抗焦虑要物和抗痉挛要以及镇静安眠要等,可能也与老年痴呆的发生有关。
4、患脑疾者:如帕金森氏病、脑肿瘤、脑炎者易继发老年痴呆;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也容易发生老年痴呆,哪些人易得老年痴呆?这些都是很常见的患者。
5、摄铝多者:铝对神经细胞有毒性。有人通过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得老年痴呆者脑组织内铝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
6、有家族史者:哪些人易得老年痴呆?有家族史的人一定要引起注意,据统计,在患有老年性痴呆的家族中,近亲的发病率为一般人群的4倍多。研究发现,老年痴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及多基因遗传,目前已发现至少有4种基因突变与老年痴呆发病有关。
爱吃鱼的老人少痴呆
近年来研究发现,多吃鱼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症。鱼体内含有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EPA(二十碳五烯酸)两种不饱和脂肪酸。这些物质是脑细胞和细胞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能调节体内脂肪代谢,抗血小板凝集,改善大脑机能,提高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清除体内自由基,有助于脑脂质保持年轻状态,延缓和减轻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有效地防止血栓形成和中风等心脑血管性疾病。所以,多吃富含DHA和EPA的鱼类、贝类,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脑血管性痴呆症。据调查,食鱼多的民族,如日本和爱斯基摩人,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低于其他民族。
美国科学家对老年痴呆症患者死后额叶、海马等脑组织的研究发现,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明显减少,特别是DHA含量减少。
日本学者对痴呆老人脑的研究发现,并不是全部的脑细胞都死亡了,残留的神经细胞还可以长出新的突起,代替已经死亡的细胞作用。如果大量摄入DHA,就可以使残留下来的活脑细胞代替死亡的脑细胞作用。这可以治疗老年痴呆症,使痴呆老人重新走进社会将成为现实。
加拿大科学家与医院合作,通过对70多位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血液检测,发现痴呆症患者血液中DHA的水平比健康老人低(约低36%~40%),脑部的DHA亦低于健康老人。
日本有关专家把爱吃鱼和不爱吃鱼的人分成两组进行调查,发现不吃鱼者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高。另据报道,一项对815位年龄在65~94岁的老人饮食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发现,爱吃鱼的老人(每周至少吃一次鱼)比不爱吃鱼的老人得老年痴呆症的危险性要少60%。由于人体内不能自行组成DHA,只能从含 DHA多的鱼中摄取。
老人跌倒易痴呆
我们总是提醒老人走路小心,以免摔倒,多是出于老人多骨质酥松,一旦摔倒容易骨折的缘故,但近日美国旧金山退伍军人事务医学中心的临床研究员拉克尔·加德纳博士发现:65岁以上老人摔倒还会增加患老年痴呆的风险。
65岁以上老人摔倒后容易得老年痴呆研究人员选取了2005~2011年间,到美国加州医院急诊室就诊的,近5.2万名55周岁以上外伤病人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脑部以外受伤的病人中,只有不到6%的人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而脑部受到中轻度创伤的病人中,有8%以上的人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研究者分析,中重度的脑部创伤与5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上老年痴呆症的风险存在相关性;但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即使是轻度的脑部创伤也会增加他们患上老年痴呆症的风险。
如果老人因为跌倒而导致脑部受伤,那么他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要比那些导致臂部或腿部骨折的人高出26%。对于那些存在一处以上脑部创伤的人来说,他们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几率会增倍。
老人这么做可避免摔倒发表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神经病学》上的这项研究建议:老年人外出一定要小心摔倒,尤其是在下雨、下雪天;进行存在创伤性脑损伤的高风险活动,比如骑车时,最好戴上头盔,以防止跌倒后脑部受伤。
哪些食物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多发于老年人身上,是一种隐藏的病症,由于神经系统的退化而引起的老年痴呆症,通常的临床症状有,记忆力减退,对事物多疑,无法判断,思考。以及定向困难,包括空间的定向,和人物定向,重度的老年痴呆的临床症状,记忆力完全丧失,必须要人护理,生活也不能自理,大小便不受控制等现象产生,老年痴呆症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可以减少患老年痴呆的概率
1家人注意关心,老人的心情,心情因素也是导致老年痴呆重要因素之一,忧郁会导致老人患老年痴呆症,所以我们要尽量让老人开心,不要让他们过于操心,保持一颗乐观不老的心,平时我们可以多多微笑,对身体健康有益
2注意饮食,我们平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饮食的均衡,注意盐类的摄取,不能超过100g,多吃蔬菜水果,补充身体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少吃太油腻的东西,动物脂肪,植物油,糖不宜多吃,会加重身体负担,注意不能暴饮暴食
3多多用脑,多用脑也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的产生,所谓越用越灵活,平时我们可以做一些有趣的游戏,下棋,看书等,但是要适当避免过度劳累,有实验表明,整日无所事事的人,和经常动脑子的人,无所事事的人得老年痴呆的风险更大
注意事项:少吃含有铝的东西,因为铝在人体中不能排出,只能累积,久而久之会导致,老年痴呆症,比如明矾中就含有铝离子,我们应该尽少食用油条,因为油条是需要用明矾的
看电视与老年痴呆症有哪些关系
美国的研究人员调查了135例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和331例健康老年人,了解他们在中年时从事社会活动、智力活动和体育活动的情况。研究发现,老年痴呆症患者在中年时每天花费27%的闲暇时间看电视;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要比健康老年人多半小时,而每天的社会活动时间要少4%,智力活动时间则少5%。
在排除年龄、性别、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中年时每天多看1小时电视,到了老年时发生痴呆症的危险就增高1.3倍;多进行1小时的社会活动,则发生痴呆的危险降低18%;多进行1小时的智力活动,发生痴呆的危险降低16%。
研究提示,中年时电视看得多,是日后发生老年痴呆症的一个危险因素;沉迷于电视使人少受外界新事物的刺激,养成了精神活动懈怠的生活方式,长此以往,会导致大脑认知功能降低;多参加社会活动和智力活动,则有助于降低发生老年痴呆症的危险。
所以说看电视与老年痴呆症是有关系的,如果经常看电视,可能就会增加老人得老年痴呆的几率。因此,我们建议老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应该少看电视,多去户外走一走。小编提示看电视会让老人久坐不动,如果老人身体得不到锻炼,那疾病就会找上门了,所以老人还是少看电视为好。
孤独老人易得老年痴呆吗
美国芝加哥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最新研究发现,孤独的人患症的机率是正常人的两倍。
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说,这项最新研究成果刊登在6日出版的《普通精神病学文献》月刊上。此前曾有研究表明,不与人交往或不常动脑的人更容易患老年痴呆症,但这项研究首次证明了孤独和老年痴呆症之间的关系。
在历时4年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823名8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跟踪问卷调查,评估老人的孤独感受等级。问卷中问题包括,是否有“我想念拥有好朋友的感觉”、“我经常觉得遭到遗弃”等。调查者最后将答案汇总,为这些老人的孤独感划出5各等级。
在调查开始时,所有接受调查者都没有老年痴呆症,在调查过程中,76名老人确诊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出现丧失记忆和糊涂的症状。研究人员参照所有受调查者提供的答案发现,最初孤独感等级每提高一级,患老年痴呆的风险就增加51%。
主导研究的罗伯特·s·威尔森说,研究还发现,有些老人即使不独居也可能感到孤独。缅因州老年医学专家、老年痴呆症协会发言人劳伦·科尔曼说:“这项研究结果使我想到,我不该只关心父母是否有社交,还应该关心他们孤独的感觉。”
研究人员尚未找到孤独引起老年痴呆的原因,他们将进一步研究孤独对人大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