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妊娠合并心脏病症状

妊娠合并心脏病症状

心力衰竭早期表现

1、轻微时的表现为:活动即有心慌、胸闷、气短,脉搏在110次/分以上,呼吸在24次/分以上及肺底部可听到少量持续性湿啰音等。

2、较严重时表现为:咳嗽、咯血及粉红色泡沫样痰(其内可找到心衰细胞)、唇面发绀、颈静脉怒张、下肢明显浮肿、静卧休息时呼吸脉搏仍快、肺底部有持续性湿啰音及肝脾肿大、压痛等。

3、严重时表现为:端坐呼吸、口周颜面发绀更重、心动过速或心房纤颤等。

4、栓塞

妊娠期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上心脏病伴有的静脉压增高及静脉血液郁滞,易于并发栓塞症。血栓可能来自盆腔,引起肺栓塞,使肺循环压力增高,从而激发肺水肿,或使左至右分流逆转为右至左分流。若为左右心腔交通的先心病,则血栓可能通过缺损而造成周围动脉栓塞。

5、感染性心内膜炎

无论风心病或先心病均可因菌血症而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如不及时控制可促发心力衰竭而致死。

6、心力衰竭

心脏病患者若原来心功能已受损或勉强代偿,可因妊娠而进一步心功能代偿不全。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危害

妊娠合并心脏病对孕妇以及胎儿的影响都是很大的,危及两者的生命安全。但是妊娠合并心脏病还是要根据病情而定,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心脏功能代偿状态等有关。如果是病情较轻、代偿机能良好者,对胎儿影响不大。但是如果是比较严重的心脏病,出现了心脏衰竭的情况的话,胎儿就有可能会因为子宫淤血及缺氧死亡,引起流产、早产或死产。

妊娠合并心脏病对孕妇最大的危害是在怀孕第32周的时候以及分娩期生产后的三天内,这段时间孕妇的心脏负荷加重很多,也是这些时候,孕妇的血液总量增加了,心搏出量也增加,很有可能出现心脏衰竭的情况。尤其是在孕妇分娩期的时候,血流动力学变化很明显,孕妇的心脏负担最重。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症状

妊娠合并心脏病

妊娠时血液总量增加约30~40%,心率加快,每分钟心搏出量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最高峰,此时心脏负担亦最重,此外,水、钠的潴留、氧耗量的增加、子宫血管区含血量的增加、胎盘循环的形成以及因横膈上升使心脏位置改变等,均使心脏的负担随妊娠期的增长而逐渐加重。分娩期心脏负担的增加更为明显,第一产程每次宫缩时,增加了周围血循环的阻力和回心血量,临产后,每次宫缩约有300-500ml血液自宫壁进入中心循环,使心排出量增加约20%,平均动脉压增高约10%,致左心室负荷进一步加重。第二产程除宫缩外,腹肌与骨骼肌亦收缩,周围循环阻力更增,加上产时用力迸气,肺循环压力显著增高,同时腹压加大,使内脏血涌向心脏,故心脏负担此时最重。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子宫缩小,血窦关闭,胎盘循环停止。存在于子宫血窦内的大量血液突然进入血循环中,使回心血急剧涌向心脏,易引起心衰;另一方面,由于腹内压骤减,大量血液都郁滞于内脏血管床,回心血严重减少,造成周围循环衰竭。

产后1~2天内,组织内潴留的水分进入血循环,致体循环血量有再度短暂的增加,心脏负荷又有所加重。由于上述原因,心脏病孕妇在妊娠32周时、分娩期及产后3天内心脏负荷最重,易发生心力衰竭。因此,对心脏病合并妊娠者,在处理上应倍加注意。

心脏病对胎儿的影响,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心脏功能代偿状态等有关。病情较轻、代偿机能良好者,对胎儿影响不大;如发生心衰,可因子宫淤血及缺氧而引起流产、早产或死产。

妊娠合并心脏病要怎么治疗?

妊娠合并心脏病致心力衰竭治疗原则:合理用药、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和时机终止妊娠是治疗妊娠期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关键处理措施。

妊娠合并心脏病合并心衰的内科处理:治疗时首先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同时选用血管扩张剂、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进一步减轻心脏的前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心衰的处理以洋地黄类药物为首选,它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心衰严重者可加用氨力农及(或)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与洋地黄类药物有协同作用。妊娠期心脏病合并心衰患者常有严重的水钠潴留,可出现稀释性低血钠和低血钾,此时应选用可扩张容量血管、降低肺动脉压的利尿剂(速尿)。血管扩张剂的使用可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是治疗心衰的关键。血管扩张剂可使心室充盈压降低,心搏出量增加而改善症状,首选药物为酚妥拉明和硝普钠,宜从小剂量开始使用,但须注意硝普钠对胎儿有潜在的氰化物毒性作用,适合在产后使用。此外,动态观察心功能变化和心功能分级对预防心衰有重要意义,心功能监测包括临床观察、辅助检查如动态血压监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以及相关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治疗就是上面说的了,怀孕期间准妈妈们要特别的注意自身的身体状况,要是发现有一点点的不适的症状就要及时去看医生,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妊娠期心脏病并不可怕,只要准妈妈们都遵循以上说的几点要求去做,相信不管是对自身还是对胎儿的影响都是很小的。

先天性心脏病怀孕要注意什么

妊娠合并心脏病共分五类,分别是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心脏病、围生期心肌病和妊娠合并心肌炎。它们已经成为导致产妇死亡的第二大“杀手”。“因为怀孕以后到了妊娠晚期,正常孕妇的血容量要增加30%-50%,作为一个有心天性畸形的心脏,她的心脏功能是减弱的,可能会出现心衰,肺水肿,严重的引起猝死。妊娠合并心脏病,有三个危险期,个妊娠晚期,32-34周,第二分娩期,第三个是产后72小时之内。”

医生提醒,虽然先心患者能正常怀孕,但怀孕对身体的影响非常大,有时甚至是致命的。“如果有心脏病的育龄妇女,怀孕之前就要对心脏进行评估,只要有肺动脉的高压,有紫绀,都不宜妊娠。如果评估可以妊娠,要动态观察评估她的心脏功能,增加产前检查的次数,妊娠晚期提前住院。

大家一定非常的清楚先天性心脏病的一些问题,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是非常的痛苦的。先天性心脏病是非常的有危险的,因为先天性心脏病是不可以进行剧烈的运动的,所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女人一定要注意,仔细的询问医生一些相关的注意事项。

什么是妊娠合并心脏病

什么是妊娠合并心脏病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严重的产科合并症,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三位原因,占非直接产科死因中的第一位,发病率为1 %- 4%。心脏病女性在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危险主要是循环血量的增加,使得心脏负荷不了,导致心脏代偿失调(即为心输出量不能满足人体代谢需要),从而威胁到母体和胎儿的健康。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原因

目前,心脏负担加重而诱发心力衰竭是患有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脏代偿失调的准妈妈,可因长期慢性缺氧引起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也可因缺氧引起子宫收缩,发生早产。

按照妊娠合并各种心脏病的发病率不同,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种类依次排列如下:

1、风湿性心脏病(最为常见,约占65%-80%)

风湿性心脏病以二尖瓣狭窄最多见,约占其中2/3-3/4,是严重的妊娠合并症之一。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近年逐渐减少。

2、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约占20%-35%)

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能够成功妊娠的先心病育龄女性越来越多,因此妊娠合并先心病的患病率逐渐上升。

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性心脏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以往无心脏病病史及体征,突然发生以左心衰竭为主的全心衰竭成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病因

感染因素(75%)

肺部感染因肺循环阻力的增加可导致心衰发生;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可加重心肌缺氧情况;妊高征时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外周阻力增加使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心脏后负荷增加,同时由于水钠潴留、血容量的增加引起心脏前负荷增加,因而易发生心力衰竭。

医源性因素(15%)

由于产后补液量过多而产生的医源性心衰也不容忽视。故积极寻找诱因,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对心衰的防治极为重要。

发病机制:

妊娠期血流动力学发生明显变化,安静状态下心输出量即可增加30%~40%。妊娠32~34周时血容量增加达到最高峰,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心室负荷增加;同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引起神经内分泌改变,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导致肺小动脉及周围小血管收缩痉挛,尤其是伴有贫血、感染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会进一步加重左、右心室阻力负荷,降低心排出量,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甚至发生心肌变性或心脏骤停

妊娠合并心脏病诊断

由于正常妊娠的生理性变化,可以表现为一些和心脏病的症状和体征,如心悸、气短、踝部水肿、乏力、心动过速等。且心脏检查时可能会有出现轻度扩大、心脏杂音。妊娠还可使原有心脏病的某些体征发生变化,增加心脏病的诊断难度。

妊娠期合并心脏病诊断依据:

1、过往病史

妊娠前有心悸、气短、心力衰竭史,或曾有风湿热病史;体检、X线、心电图检查曾被诊断有器质性心脏病。

2、临床症状

(1)有劳力性呼吸困难,经常性夜间端坐呼吸、咯血,经常性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临床症状。

(2)有发绀、杵状指、持续性颈静脉怒张。

3、心电图检查:有严重的心率失常,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情况。

4、X线检查:显示心脏显著扩大,尤其个别心腔扩大。

5、B超心动图检查:发现心肌肥厚、瓣膜运动异常,心内结构畸形。

心脏病孕妇心脏功能分级

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依据患者生活能力状况,将心脏病孕妇心脏功能能够分为4级:

I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II级: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活动后心肌、轻度气短、休息时无症状。

III级:一般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休息时无不适,轻微日常工作即感不适、心肌、呼吸困难、或既往有心理衰竭史者。

IV级:一般体力活动严重受限制,不能进行人和体力活动,休息时有心肌、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的表现。

其中,心脏功能I-II级,既往无心力衰竭史,也没有其他并发症者的可以妊娠。心脏功能III-IV级,既往有心力衰竭史,有心脏疾病病史者,妊娠期极易发生心力衰竭,不宜妊娠。

什么是妊娠合并心脏病

妊娠合并心脏病一直是威胁母儿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常妊 娠增加了心血管系统功能的负荷量,以孕28周、分娩期及产褥期第 3 ~4天最为明显。而心脏病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再加上妊娠 增添的额外负担,使患有心脏病的孕产妇的生命更加危险。除产科 出血外,心脏病是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妊娠合并的心脏病有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围生期心 肌病、原发性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驼背性心脏病、心律失常、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手术后妊娠等。随着时代的发展, 心脏畸形的矫正手术,使越来越多的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生命延长, 因此生育年龄的人群中患有先心病的妇女也随之增多,于是妊娠合 并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逐渐占居妊娠合并的各类心脏病的首位。 近年来,以病毒感染为主的心肌炎和心肌炎后遗症及不明原因的心 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多,其合并妊娠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严重者 可危及生命。原发性心肌病合并各种心律失常也可危急母儿生命。 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梅毒性心脏病、甲亢心脏病、肺动 脉高压性心脏病、驼背性...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患者如果不是很重要的话,一定要注意做好产检,至少每两个星期一次。而且患者应该要有足够的休息,不要做太重的体力活,在饮食方面更要注意。如果是严重的患者,也就是有心力衰竭情况的患者,应该要在控制之后,选择绝育。这个时候心里安慰很重要,家人应该要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励。妈妈们也要清楚到心脏病怀孕是很危险的一件事,为了自己的生命健康,应该视情况而定要不要继续妊娠。否则怀孕之后宝宝再出现生命危险,妈妈的心情会更痛苦。

如果是病情不严重的准妈妈们在日常饮食中就要注意,不要吃一下的一些食物,包括食盐、酱油、味精、乌醋、蕃茄酱、泡菜、酱菜、豆腐乳、卤味、香肠、火腿、腊肉、罐头食物等等。每天进餐不要吃太饱,七分饱就可以了。也不要摄入太多热量,避免油腻、油炸的食物,还要避免摄入过多糖分以及淀粉食物。

相关推荐

归脾汤有何功效

归脾汤适用于心血虚型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治疗。临床表 现为:妊娠期间,心悸怔忡,面色少华,头晕,心烦少寐,唇甲色 淡,甚则胎动不安,舌质淡红,脉象细弱。归脾汤具有养血益阴,宁心安胎的功效。方由白术15g,茯神妊娠合并心脏病15g,黄芪15g,龙眼肉15g,酸枣仁15g,人参10g,木香1Og,炙甘 草6g,当归10g,远志3g,生地黄15g,麦冬15g,沙参15g组成。

真武汤适用于心肾阳虚型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治疗吗

心肾阳虚型妊娠合并心脏病临床 表现为:妊娠后心悸、胸痛、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腰痛阴冷,肢 体水肿,小便不利,大便不实,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或结代。真武汤具有温养心肾,除湿安胎的功效。方由人参15g,炙甘草 10g,黄芪15g,肉桂8g,白术15g,茯苓15g,白芍10g,附子6g, 当归10g,生姜五片组成。

早产是怎么回事

1.下生殖道及泌尿道感染,如B族溶血性链球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的感染,急性肾盂炎等。 2.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30%~40%早产与此有关。 3.子宫膨胀过度及胎盘因素,如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 4.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合并心脏病、慢性肾炎、病毒性肝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阑尾炎、严重贫血、重度营养不良等。 5.子宫畸形,如纵隔子宫、双角子宫等。 6.宫颈内口松弛。 7.吸烟每天超过10支,酗酒。

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期的处理原则

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期的处理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不宜妊娠的心脏病孕妇,应在妊娠12周前行人工流产。妊娠超过12周时,应密切监护,积极防治心力衰竭,度过妊娠与分娩。定期产前检查能及早发现心衰的早期征象。在妊娠20周前,应每2周行产前检查1次。在妊娠20周后,尤其是32周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几率增加,产前检查应每周1次。发现早期心力衰竭征象应立即住院。孕期经过顺利也应提前住院待产。 (2)防治心力衰竭:保证充分休息,每日至少10小时睡眠。避免过劳及情绪激动。限制体重过度增长,整个孕期不超过12kg为宜

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临产时注意事项

(1)第一产程处理:①消除产妇紧张恐惧情绪,多鼓励、安慰产妇,为减轻疼痛可适当应用镇静剂如地西泮;②吸氧;③产程开始即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④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心率、呼吸,以及早发现心力衰竭;⑤严密注意产程进展及胎儿安危,有条件时应做胎心连续监护。 (2)第二产程处理:为减轻心脏负担,应缩短第二产程,可用产钳或胎头吸引助产。 (3)第三产程处理:①胎儿娩出后即将沙袋置于腹部,以防腹压骤减而诱发心力衰竭。②宫缩剂要慎用,一般选用缩宫素10单位肌内注射,禁用麦角新碱;③必须输液、输液时应控制好输液速度。 (4

高龄产妇要做哪些检查

1、超声波检查。做2次,第一次是孕12周,然后是孕20周。超声波检查能确定怀孕的日期和观察小宝宝发育的问题。 2、唐氏筛查。怀孕16-20周的时候,要开始做这个检查了。具体是提取准妈妈的血液,检查血液中所含有的各种物质的量和浓度,这样能判断胎宝宝可能出现的一些病症。 3、羊水穿刺。怀孕20周之后就要做羊水穿刺了,当然啦年轻的准妈妈们是不要做的。高龄的准妈妈要做哦,因为年纪越大,宝宝出现先天愚和畸形的发病率会越高。 4、甲胎蛋白检测。在孕16-20周的时候要做这种检查,主要是检查血液中甲胎蛋白的含量,据此能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治疗方法

对心脏功能二级以下患者应加强产前检查,至少每两周1次。患者应有足够的休息,避免较重的体力劳动,进低盐饮食。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有贫血者应积极治疗。孕妇应于预产期前2周入院待产。有心衰者应立即入院治疗。孕妇对毛地黄类药物耐受性较差,用药时应注意毒性反应,如呕吐、脉缓、胸痛等。孕期最好服用排泄较迅速的毛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0.25mg,口服2/日,2~3天后酌情改服一次。此类药物服用剂量不要求达饱和量,以防万一发生心衰后,能有加大剂量的余地。 凡有以下情况者,应设法终止妊娠。 1、心脏病较重,代偿功能在三级以

引产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一、适应症:因母亲或胎儿原因需要尽早终止妊娠且无引产禁忌症者。 1、母体方面: ① 妊娠高血压疾病,尤其重度先兆子痫,因其可以发生多种并发症,如心脏病、脑血管意外、肾功能不全、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及DIC等,严重威胁母儿安全,适时终止妊娠可减轻母儿危险。 ② 各种妊娠合并症经药物治疗无效者,如妊娠合并肾病,继续妊娠将严重影响孕妇健康,需提前终止妊娠;某些妊娠合并症,妊娠达到一定时期,估计胎儿生后可能存活,继续妊娠对母儿不利者,如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糖尿病等。 ③ 急性羊水过多出现压迫症状者。 ④

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是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产妇死亡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严重威胁着母婴生命安危[1].对于妊娠合并心脏病,包括对心衰的处理,目前主要提出以预防为主。为此我们提出早期预防、早期观察、早期发现、早期系统治疗,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保障母婴的生命安全,改善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病因:由于胎儿生长发育以及母体循环、呼吸系统工作量加重,均使氧消耗量不断增加,至分娩时达高峰(比未妊娠时增长20%)。妊娠期全身含水量逐渐增加,血浆渗透压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强心 应用快速洋地黄制剂以改善心肌状况。孕妇对洋地黄类强心药的耐受性较差,需密切观察有无毒性症状出现。 2.利尿 常用呋塞米静脉注射,以利尿而降低循环血容量及减轻肺水肿。可重复使用,但需注意电解质平衡。 3.扩血管 心力衰竭时,多有外周血管收缩增强,致心脏后负荷增加,应用扩血管药可起“内放血”作用。选用硝酸异山梨酯、巯甲丙辅氨酸或哌唑嗪。 4.镇静 小剂量吗啡稀释后静脉注射,不仅有镇静、止痛、抑制过度兴奋的呼吸中枢及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作用,且可抗心律失常,常用于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