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煮熟的海产易感染甲型肝炎
没煮熟的海产易感染甲型肝炎
没有煮熟的海产容易感染甲肝
不少爱吃火锅的市民认为,吃火锅菜品款式多样,营养丰富,能保证人体全面吸收多种微量元素及矿物质。很多嗜好者还比较喜欢吃鲜嫩的肉类,往往把食物在火锅里烫一下就吃。其实,这种饮食习惯容易感染一些疾病,例如吃了没有煮熟的海产如贝壳类、蚝、螺等就有可能感染甲肝病毒。病毒学专家透露,在日常环境中,60℃时甲肝病毒可存活12个月,100℃加热5分钟才能杀死病毒。
那些贪图吃鲜嫩者注意,在吃火锅时,要注意肉类的清洁卫生,为安全起见,但凡涮肉片,最好在火锅里煮得久一点,同时,还要看肉片上有无白色、米粒状物质,如有则可能是囊虫卵。
甲肝的几大传播途径要注意
1、食物传播主要是食用了被甲肝病毒污染的食物(特别是生吃的瓜果、蔬菜,或未煮熟的贝壳类海产品如牡蛎蚬子、蛤蜊和毛蚶等)引起。
2、日常生活接触传播这是甲型肝炎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也叫间接传播。主要通过被甲肝病毒污染了的手、食具、用具和玩具等再污染食物后经口传入而感染。
3、水源传播,这是引起甲肝暴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多发生于暴雨和雨季之后,患者的粪便、唾液、呕吐物等排泄物因雨水的冲刷污染来周围环境,尤其是水源。在卫生条件比较差的农村,由于无自来水设施,人们多引用井水、河水或沟塘水,当身体抵抗力减弱又饮用被污染的水后,极易引起感染,并出现暴发流行。
甲型肝炎属于什么传染病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法定乙类传染病。传染源为急性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或者数量远大于前者。甲肝主要由粪口途径传播,粪便污染饮用水源、食物、蔬菜、玩具等可引起,甲肝抗体阴性者容易感染甲肝病毒,可接受甲肝疫苗,获得免疫力以及要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什么是妊娠病毒性肝炎
并不是所有病毒引起的肝炎都叫病毒性肝炎,比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假白喉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都能引起肝炎,但不称为病毒性肝炎。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毒指的是肝炎病毒——我们熟知的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病毒。这5种类型的肝炎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包括甲型和戊型,主要经粪-口传播,常有季节性,可引起暴发流行,但不会变成慢性。同时,感染甲肝病毒后可获得持久的特异性免疫力,防止再次感染甲肝。其中甲型以儿童发病为主,戊型则主要侵犯青壮年;孕妇患上甲型肝炎的病死率不高,但戊型孕妇的病死率很高。另一类是经血液传播的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主要通过输血、注射、皮肤破损、性接触等途径传播。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都可能被传染,多为散发,较易演变为慢性。这5种肝炎病毒所引起的肝炎在急性期的临床表现十分相似,但是对于孕妇的远期影响以及胎婴儿的危害却有很大差异。除上述5种肝炎外,还有10% ~20%患者的病原不明,称为非甲-非戊型肝炎。比如一种称为庚型肝炎病毒的病毒,流行较为严重,主要经血传播,可能与乙肝病毒及丙肝病毒具有共...
甲型肝炎会传染他人吗
甲型肝炎能够传染人,它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途径传播,人们通过使用经粪便污染的饮用水源、食物、蔬菜、玩具等引起感染,水源或食物污染可致暴发流行。平时吃东西注意吃煮熟的食物、吃干净的食物,一般是不会传染甲肝的。
甲型肝炎是怎么引起的 甲型肝炎属于什么类传染病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法定乙类传染病。主要由粪口途径传播,粪便污染饮用水源、食物、蔬菜、玩具等可引起流行,甲肝抗体阴性者容易感染甲肝病毒,可接受甲肝疫苗,获得免疫力以及要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甲肝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年龄因素(15%):
甲型肝炎在流行地区多见于6个月龄后幼儿,随着年龄增长,易感性逐渐下降,所以甲型肝炎在成人中较少见。有报道甲型肝炎亦可通过血液传播和垂直传播(国外医学流传分册1994),尚待进一步研究。
环境因素(70%):
甲型肝炎以粪口途径为主要传播途径,粪口传播的方式是多样的,一般情况下,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散发性发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因此在集体单位如托幼机构,学校和部队中甲型肝炎发病率高。
易感性与免疫力(10%):
人群未注射甲肝疫苗者对HAV普遍易感,患过甲型肝炎或感染过甲型肝炎病毒的人可以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饮食因素(5%):
水和食物的传播,特别是水生贝类如毛蚶等是甲型肝炎爆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
肝炎对人体都有哪些危害
第一名:乙型肝炎病毒
因为乙型肝炎在感染后并不是马上就有症状发现,患者也可以成为无症状病毒携带者。而且如果乙肝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注意和没有及时的进行治疗,乙肝病毒还具有强大的复制性和传染性,将会严重的侵害人体的肝脏,这些携带者中的一部分能发展成急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或肝癌。
第二名:甲型肝炎病毒
甲型肝炎是通过消化道感染传播病毒的,如果附近的水源被甲型肝炎病毒感染了,那么附近饮用水源的人群都会受到甲型肝炎的感染,甲型肝炎的传播范围可以使很大面积的传播,战争期间的军队、平民,因卫生条件差也可引起大的流行。工厂流行要停产。学校流行要停课,增加了社会负担及恐慌。
第三名:戊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病毒与甲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有些相似,都是通过消化道的感染大范围的传播病毒,造成数万乃至数十万人的大流行,还会因聚餐等活动引起的食源性局部小流行。对于这些大范围感染的肝炎病毒我们首先做的就是要保持个人的卫生,不轻易受到病毒的感染。
第四名:丙性肝炎病毒
丙性肝炎病毒至今尚未看到确切的病毒形态。丙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方式一样,但是丙肝病毒在血中的浓度远低于乙型肝炎病毒,精液、唾液、阴道分泌物中虽也有病毒排出,但是数量不大,传染性没有乙型肝炎病毒传染性那么的大。
第五名:丁型肝炎病毒
因为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缺陷病毒,它的外膜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核心部分才是丁型肝炎病毒的成份。因此丁型肝炎病毒是不会单独的感染的,它有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共同感染,因为患者已经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一旦再感染丁型肝炎病毒,那么病人的病情会重上加重。
秋冬急性甲肝和戊肝高发季
秋冬时节是急性甲肝和戊肝的好发季节,甲肝和戊肝均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也就是吃出来的肝炎。
第一,把好入口关。所有人群对甲肝戊肝普遍易感,患者以及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他们的粪便、尿液、呕吐物中的肝炎病毒,如果未经及时消毒处理,就污染周围环境、食物、水源或健康人的手;另外患病者的手(如潜伏期的炊事员)及带病毒的苍蝇,也能污染食物、饮水和用具。一旦易感者吃了含有肝炎病毒的食品和未经煮沸或煮熟的污染饮水和食物,或生食用粪便浇灌过的蔬菜、草莓、瓜果等均可感染肝炎。
所以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是关键。不到卫生设施不全的路边摊、小饭馆吃饭,饭前便后勤洗手,食用水果蔬菜时一定要清洗干净,食物要充分加热后才能吃,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
生吃海鲜,患甲肝和戊肝的概率最高。肝炎病毒在水中的存活时间延长,长期蓄积于海产品体内,仅用开水冲烫,根本无法杀死病毒,所以要少吃贝壳、螃蟹、毛蚶等易携带致病菌的海产品,更要杜绝生吃、半生吃、烧烤的海鲜食物。
第二,及时就医。甲型或者戊型肝炎是一种有自限病程的急性传染病,大部分病例预后良好,但仍有少数特别严重的暴发型病例。如果你近期接触过相关病人或者不注重饮食习惯和饮食卫生,出现了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小便颜色黄等症状,应高度怀疑患病的可能,应及时就医。
目前,戊肝疫苗尚未上市,甲肝减毒活疫苗及灭活疫苗已研制成功,两岁或两岁以上的有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可能的人员均可接种。
甲型肝炎的表现症状 甲型肝炎传染人吗
甲型肝炎能够传染人,它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途径传播,人们通过使用经粪便污染的饮用水源、食物、蔬菜、玩具等引起感染,水源或食物污染可致暴发流行。所以说只要我们平时吃东西注意吃煮熟的食物、吃干净的食物,一般是不会传染甲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