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蛇鲻的形态特征

蛇鲻的形态特征

体延长,呈长柱状;横切面为椭圆形;尾部细长。体长为体高的6.94—7.91倍;为头长的3.97—4.45倍。头长为吻长的3.854.69倍;为眼径的4.62—5.72倍;为眼间距的3.79—4.5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2.25—2.62倍。沿体、头后背部、鳃盖和颊部均被大圆鳞,鳞片较易脱落,体长在20 mm以下的个体尤甚。鳞片的前缘呈双波状。前部有3—5条辐射线,后部光滑。侧线鳞47—53;侧线上鳞3.5,侧线下鳞6.5。侧线发达,较直,侧线鳞片的前缘中间凸出,前部有2条辐射线,后部光滑。胸鳍和腹鳍的基部有一大的腋鳞。幽门肓囊18223。脊椎骨数48—53。腹膜白色。幽门盲囊数18—23。肛门位于臀鳍前方。

头中等大,背部平扁。吻钝,吻端有缺刻,其长略大于眼径。眼中等大,距吻端较鳃盖后缘为近。脂眼睑较发达。眼间距宽,中间凹,微粗糙;其宽度明显大于眼径。鼻孔每侧1对,位于眼的前方,距吻端明显比距眼为近,前鼻孔具1短皮质鼻瓣。口大,前端位;口裂长,向后延伸于眼的远后方。上下颌约等长;两颌布满细小的犬状齿,上颌齿3—4行;下颌齿4—5行,两颌内侧齿比外侧齿显的长和大。腭骨每侧有2组齿带,外齿带的齿组窄长,前端2—3行,成鱼可在3行以上。舌窄短,舌上具有小齿。头背部纵列鳞18—20;颊部鳞3—4。鳃盖后缘无棘。鳃盖骨薄。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假鳃明显。鳃耙不很发达,如短针尖状。鳃膜骨条12—14。

背鳍11—13;臀鳍lO—12;胸鳍14—15;腹鳍9;尾鳍19。背鳍位于腹鳍起点的后上方,距脂鳍较距吻端为近;平放时,前部鳍条的末端超过后部鳍条的末端。脂鳍小,位于臀鳍基的上方。臀鳍位于脂鳍的下方,其基底长短于背鳍基底长。胸鳍中等大,其末端向后延伸可超过腹鳍的起点。腹鳍内侧鳍条略长于外侧鳍条;第五、六分枝鳍条最长。尾鳍叉形。上下叶约等长。尾柄椭圆形,两侧有弱嵴棱。

形态特征

马兰头根状茎有匍枝,有时具直根。茎直立,高30-70厘米,上部有短毛,上部或从下部起有分枝

基部叶在花期枯萎;茎部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3-6稀达10厘米,宽0.8-2稀达5厘米,顶端钝或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长柄,边缘从中部以上具有小尖头的钝或尖齿或有羽状裂片,上部叶小,全缘,基部急狭无柄,全部叶稍薄质,两面或上面有疏微毛或近无毛,边缘及下面沿脉有短粗毛,中脉在下面凸起。

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并排列成疏伞房状。总苞半球形,径6-9毫米,长4-5毫米;总苞片2-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倒披针形,长2毫米,内层倒披针状矩圆形,长达4 毫米,顶端钝或稍尖,上部草质,有疏短毛,边缘膜质,有缘毛。花托圆锥形。舌状花1层,15-20个,管部长1.5-1.7毫米;舌片浅紫色,长达10毫米,宽1.5-2毫米;管状花长3.5毫米,管部长1.5毫米,被短密毛。

瘦果倒卵状矩圆形,极扁,长1.5-2毫米,宽1毫米,褐色,边缘浅色而有厚肋,上部被腺及短柔毛。冠毛长0.1-0.8毫米,弱而易脱落,不等长。花期5-9月,果期8-11月。[1]

形态特征

株高2-3米。叶片披针形,长30-60厘米,宽5-10厘米,顶端渐尖而有一旋卷的小尖头,基部渐狭,边缘具短 柔毛,两面均无毛;叶柄长1-1.5厘米;叶舌长5-10毫米,外被毛。

圆锥花序呈总状花序式,下垂,长达30厘米,花序轴紫红色,被绒毛,分枝极短,在每一分枝上有花1-2 (3)朵;小苞片椭圆形,长3-3.5厘米,白色,顶端粉红色,蕾期包裹住花,无毛;小花梗极短;花萼近钟形,长约2厘米,白色,顶粉红色,一侧开裂,顶端又齿裂;花冠管较花萼为短,裂片长圆形,长约3厘米,后方的1枚较大,乳白色,顶端粉红色,侧生退化雄蕊钻状,长约2毫米,唇瓣匙状宽卵形,长4-6厘米,顶端皱波状,黄色而有紫红色纹彩;雄蕊长约2.5厘米;子房被金黄色粗毛;腺体长约2.5毫米。

蒴果卵圆形,直径约2厘米,被稀疏的粗毛,具显露的条纹,顶端常冠以宿萼,熟时朱红色;种子有棱角。花期:4-6月;果期:7-10月。

形态特征

梨果的功效: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适用于热病伤津烦渴、消渴症、热咳、痰热惊狂、噎膈、口渴失音、眼赤肿痛、消化不良。

梨果皮的功效:清心、润肺、降火、生津、滋肾、补阴功效。根、枝叶、花可以润肺、消痰清热、解毒。

梨籽的功效:含有木质素,是一种不可溶纤维,能在肠子中溶解,形成像胶质的薄膜,能在肠子中与胆固醇结合而排除。梨子含有硼可以预防妇女骨质疏松症。硼充足时,记忆力、注意力、心智敏锐度会提高。

知道了梨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建议您春季不妨多吃些梨子来滋阴养肺

蛇鲻的副作用有哪些

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去选择食物能让身体变得更健康,但是食物的种类是有很多种的,尤其是蛇鲻这样的食物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的,下面一起了解下哪些人不适合吃蛇鲻呢。

副作用

无副作用

禁忌人群

无特殊禁忌

通过对那些人不适合吃蛇鲻的介绍以后,相信我们都对蛇鲻有了更多的了解,这样平时在食用的时候就能少了很多的顾虑,另外生活中我也要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

蛇豆角形态特征

蛇瓜的根系发达,侧根多,易生不定 蛇瓜根,茎蔓细长,长可达5~8米,茎五棱、绿色,分枝能力强,叶片绿色,掌状深裂,裂口较圆,叶面有细绒毛,花冠白色,花单性,雌雄同样异化,雄花多为总状花序,蕾期为青绿色,将开时浅黄绿色,雄花的发生早于雌花,一般雌花于主蔓20~25节处开始着生,以后主蔓、侧蔓均能连续着生雌花。嫩瓜细长,瓜身圆筒形或弯曲,瓜先端及基部渐细瘦,形似蛇,瓜皮灰白色,上有多条绿色的条纹,肉白色,质松软,成熟瓜浅红褐色,肉质疏松。种子近长方形,上有两条平行小沟,表面粗糙,浅褐色,千粒重200~250克。

栽培要点:蛇豆角植株长至50厘米时,开始搭架,架高2米以上。为增产增收,采用改良式单干或双干整枝。露地5月上旬开始浇水,6月上旬浇水后用麦秸或麦糠、发酵柴草复盖菜畦,并每隔5-10天浇水一次,隔10-15天叶面喷肥,高温期,酌情用喷雾器自上而下喷一次水。

雪菊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达50厘米,茎平卧或斜升多少被毛;叶菱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2-2.5厘米,全缘,少有具齿,两面被疏贴短毛。头状花序单生于茎、枝顶端,径约1厘米;总苞片被毛,叶对生,基部 生叶2一3回羽状深裂,裂片呈披针形,上部叶片无叶柄而有翅,基部叶片有长 柄。头状花序着 生在纤细的枝条顶部,有总梗,常数个花序组成聚伞花丛,花序直2~4cm。舌状花单轮,花瓣 6~8枚,黄色,基部或中下部红褐色,管状花紫褐色。总苞片2层,内层长于外层。瘦果纺锤形, 千粒重0.259,种子寿命3~4年。花期8~9月。同属作一年生栽培的有金鸡菊外层总苞片基部软骨质,雌花约10-12个,舌状,黄色或橙黄色,顶端具3齿,两性花暗紫色,顶端5齿裂;托片膜质,长圆状披针形,麦秆黄色;雌花瘦果扁压,三棱形,顶端具3芒刺;两性花瘦果三棱形至扁,暗褐色,顶端有2刺芒或无刺芒,边缘有狭翅,外面有白色瘤状突起或无小瘤而成细纵肋。

蔓菁形态特征

芜菁二年生草本,高达90厘米。块根肉质呈白色或黄色,球形、扁圆形或有时长椭圆形,须根多生于块根下的直根上。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基生叶绿色,羽状深裂,长而狭,长30~50厘米,其中1/3为柔弱的叶柄而具有少数的小裂片或无柄的小叶,顶端的裂片最大而钝,边缘波浪形或浅裂,其他的裂片越下越小,全叶如琴状,上面有少许散生的白色刺毛,下面较密;下部茎生叶象基生叶,基部抱茎或有叶柄;茎上部的叶通常矩圆形或披针形,不分裂,无柄,基部抱茎;侧面生长多个裂状叶片从上向下逐渐变小。

总状花序长,花小,鲜黄色,长约7毫米;萼片4,2列,展开;花瓣4,十字形,具长爪;雄蕊6.4强;雌蕊1,子房上位,1室,由1层膜质隔膜隔成假2室。长角果圆柱形,长3.5~6厘米,喙细长。花期春季。

本植物的花(芜菁花),种子(芜菁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与萝卜的区别:芜菁与萝卜同属十字花科,并且萝卜部分品种跟芜菁的形状很相似,都是圆球状,所以有些人就会将其混淆。

但是两种植物还是有区别的。芜菁为芸薹属,萝卜则是萝卜属,且小颗芜菁的肉质较为硬,水分较少,芜菁成熟后肉质较为松软,所以可作为主食加以食用。萝卜成熟后脆嫩多汁。不过两者在药用价值跟食用价值上都十分接近。其外形与甘蓝或苤蓝也不相同。

白花蛇舌草的形态特征

叶对生,无柄,膜质,线形,长1-3厘米,宽1-3毫米,

白花蛇舌草

顶端短尖,边缘干后常背卷,上面光滑,下面有时粗糙;中脉在上面下陷,侧脉不明显;托叶膜质,基部合生成鞘状,长1-2mm,尖端芒尖。

花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常具短而略粗的花梗,稀无梗;萼简球形,4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5-2mm,边缘具睫毛;花4数,单生或双生于叶腋;花梗略粗壮,长2-5毫米,罕无梗或偶有长达10毫米的花梗;花冠白色,漏斗形,长3.5-4mm,先端4深裂,裂片卵状长圆形,长约2mm,秃净;雄蕊4,着生于冠简喉部,与花冠裂片互生,花丝扁,花药卵形,背着,2室,纵裂;子房下位,2室。花柱长2-3毫米,柱头2裂,裂片广展,有乳头状凸点。

蒴果扁球形,直径2-2.5mm,室背开裂,花萼宿存。萼管球形,长1.5毫米,萼檐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5-2毫米,顶部渐尖,具缘毛;冠管长1.5-2毫米,喉部无毛,花冠裂片卵状长圆形,长约2毫米,顶端钝;种子每室约10粒,具棱,干后深褐色,有深而粗的窝孔。

蛇豆角的形态特征

蛇瓜的根系发达,侧根多,易生不定 蛇瓜根,茎蔓细长,长可达5~8米,茎五棱、绿色,分枝能力强,叶片绿色,掌状深裂,裂口较圆,叶面有细绒毛,花冠白色,花单性,雌雄同样异化,雄花多为总状花序,蕾期为青绿色,将开时浅黄绿色,雄花的发生早于雌花,一般雌花于主蔓20~25节处开始着生,以后主蔓、侧蔓均能连续着生雌花。

嫩瓜细长,瓜身圆筒形或弯曲,瓜先端及基部渐细瘦,形似蛇,瓜皮灰白色,上有多条绿色的条纹,肉白色,质松软,成熟瓜浅红褐色,肉质疏松。种子近长方形,上有两条平行小沟,表面粗糙,浅褐色,千粒重200~250克。

蛇瓜喜温、耐湿热,肉质根,根系发达,在15一40℃的温度条件下均能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0-35℃,各种类型土壤均可栽培。

白花蛇舌草的形态特征

叶对生,无柄,膜质,线形,长1-3厘米,宽1-3毫米, 顶端短尖,边缘干后常背卷,上面光滑,下面有时粗糙;中脉在上面下陷,侧脉不明显;托叶膜质,基部合生成鞘状,长1-2mm,尖端芒尖。

花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常具短而略粗的花梗,稀无梗;萼简球形,4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5-2mm,边缘具睫毛;花4数,单生或双生于叶腋;花梗略粗壮,长2-5毫米,罕无梗或偶有长达10 毫米的花梗;花冠白色,漏斗形,长3.5-4mm,先端4深裂,裂片卵状长圆形,长约2mm,秃净;雄蕊4,着生于冠简喉部,与花冠裂片互生,花丝扁,花药卵形,背着,2室,纵裂;子房下位,2室。花柱长2-3毫米,柱头2裂,裂片广展,有乳头状凸点。

蒴果扁球形,直径2-2.5mm,室背开裂,花萼宿存。萼管球形,长 1.5毫米,萼檐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5-2毫米,顶部渐尖,具缘毛;冠管长1.5-2毫米,喉部无毛,花冠裂片卵状长圆形,长约2毫米,顶端钝;种子每室约10粒,具棱,干后深褐色,有深而粗的窝孔。[3-4]

蛇瓜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攀援藤本;茎纤细,多分枝,具纵棱及槽,被短柔毛及疏被长柔毛状长硬毛。叶片膜质,圆形或肾状圆形,长8-16厘米,宽12-18厘米,3-7浅裂至中裂,有时深裂,裂片极多变,通常倒卵形,两侧不对称,先端圆钝或阔三角形,具短尖头,边缘具疏离细齿,叶基弯缺深心形,深约3厘米,上面绿色,被短柔毛及散生长柔毛状长硬毛,背面淡绿色,密被短柔毛,主脉5-7条,直达齿尖,细脉网状;叶柄长3.5-8厘米,具纵条纹,密被短柔毛及疏被柔毛状长硬毛。卷须2-3歧,具纵条纹,被短柔毛。

花雌雄同株。雄花组成总状花序,常有1单生雌花并生,花序梗长10-18厘米,疏被短柔毛及长硬毛,顶端具8-10花,花梗细,长5-12毫米,密被短柔毛;苞片钻状披针形,长3 (-5) 毫米;花萼筒近圆筒形,长2.5-3厘米,顶端略扩大,径4-5毫米,密被短柔毛及疏被长柔毛状硬毛,裂片狭三角形,长约2毫米,基部宽约1毫米,反折;花冠白色,裂片卵状长圆形,长7-8毫米,宽约3毫米,具3脉,流苏与花冠裂片近等长;花药柱卵球形,长约3毫米,花丝纤细,长约2毫米;退化雌蕊具3枚纤细分离的花柱。雌花单生,花梗长不及1厘米,密被长柔毛;花萼及花冠同雄花;子房棒状,长2.5-3厘米,径约3毫米,密被极短柔毛及长柔毛状硬毛。

果实长圆柱形,长1-2米,径3-4厘米,通常扭曲,幼时绿色,具苍白色条纹,成熟时橙黄色,具种子10余枚。种子长圆形,藏于鲜红色的果瓤内,长11-17毫米,宽8-10毫米,灰褐色,种脐端变狭,另端圆形或略截形,边缘具浅波状圆齿,两面均具皱纹。花果期夏末及秋季。

多齿蛇鲻的介绍

多齿蛇鲻Saurida tumbil命名者:(Bloch, 1795)栖息深度:10 - 60 米模式种产地:Malabar, India分布: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湾分布 南部最大体长:60 cm 栖息环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同种异名:Salmo tumbil, Saurida argyrophanes, Saurida australis, Saurida ferox, Saurida truculenta英文俗名:Greater lizardfish濒危状态 :不在IUCN濒危名单中形态特征:体圆而瘦长,呈长圆柱形,尾柄两侧具棱脊。头较短。吻尖,吻长明显大于眼径。眼中等大;脂性眼睑发达。口裂大,上颌骨末端远延伸至眼后方;颌骨具锐利之小齿;外侧腭骨齿前方3列,后方2列。体被圆鳞,头后背部、鳃盖和颊部皆被鳞;侧线鳞数47-55;背鳍前鳞16-19。单一背鳍,具软条11-13;有脂鳍;臀鳍与脂鳍相对;胸鳍中长,末端不及或恰好在腹鳍起点上方;尾鳍叉形。体背呈暗褐色,腹部为淡色,体侧无任何斑块或横纹。背、胸及尾鳍略呈青灰色;腹及臀鳍无色。栖所生态:主要栖息于砂泥底质的海域。属肉食性,通常在砂地上停滞不动,身上的花纹是很好的伪装,有时会将整个身体埋入砂中而只露出眼睛,等候猎物游经时,跃起吞食。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西起非洲东部,北至菲律宾、中国,南至澳洲等。

蚕的形态特征

下面介绍一下蚕种、蚁蚕、蚕蛹、蚕蛾的形态及桑蚕的生长特点。

蚕卵:蚕以卵繁殖。蚕卵看上去很像粒细芝麻,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一只雌蛾可产400~500粒蚕卵。1700~2000粒蚕卵重约1克,直径0,.2cm。蚕卵的颜色,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经1~2天变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经3~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便不再发生变化,称为固定色。蚕卵外层是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摄取营养,逐渐发育成蚁蚕,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卵壳空了之后变成白色或淡黄色。

一龄 四至五天;二龄 三至四天;三龄 四天;四龄六天;五龄 七至九天;蛹期十四至十八天;蛾期 三至五天。

蚁蚕: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黑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所以叫蚁蚕。蚁蚕长约2毫米,体宽约0.5mm,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后,经过2~3小时就会进食桑叶。

蚕的眠性:蚕宝宝

食桑量极大,因此,长得很快,体色也逐渐变淡。但它的食欲逐渐地有所减退乃至完全禁食,它吐出少量的丝,将腹足固定在蚕座上,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眠中的蚕,外表看似静止不动,体内却进行着脱皮的准备,脱去旧皮之后,蚕的生长就进入到一个新的龄期,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具有眠性是蚕的生长特性之一,眠性是蚕的遗传性状,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饲养的蚕属四眠性品种。

蚕龄:又称龄期,表示蚕宝宝处于某一个发育阶段。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为第一龄;眠起后进入第二龄;再次蜕皮后进入第三龄;第三次蜕皮后进入第四龄,第四次蜕皮又称大眠。大眠后就进入第五龄,五龄的蚕宝宝长得极快,体长可达6~7cm,体重可达蚁蚕重量的1万倍左右。

熟蚕:蚕宝宝到了五

龄末期,就逐渐体现出老熟的特征:先是排出的粪便由硬变软,由墨绿色变成叶绿色;食欲减退,食桑量下降;前部消化管空虚,胸部呈透明状;继而完全停食,体驱缩短,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头胸部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营茧场所,这样的蚕就称为熟蚕。

成虫期结茧:人们把熟蚕放在特制的容器中或蔟器上,蚕便吐丝结茧了。

结茧可分为四个过程:1.熟蚕先将丝吐出,粘结在蔟器上,再吐丝连接周围蔟枝,形成结茧支架,即结茧网。茧网不具备茧形,只是一些松软凌乱的茧丝层,以作为结茧的支架。2.蚕结制茧网后,继续吐出凌乱的丝圈,加厚茧网内层,然后以S型方式吐丝,开始出现茧的轮廓,叫做结茧衣。茧衣的丝纤维细而脆,排列极不规则,丝胶含量也多。3.茧衣形成后,茧腔逐渐变小,蚕体前后两端向背方弯曲,成“C”字型,蚕继续吐出茧丝,吐丝方式由S形改变成∞形,这就开始了结茧层的过程。4.当蚕由于大量吐丝,体躯大大缩小时,头胸部摆动速度减慢,而且没有一定的节奏,吐丝开始显得凌乱,形成松散柔软的茧丝层,称为蛹衬。

蚕蛹:蚕上蔟结茧后经过4天左右,就会变成蛹。蚕蛹的体形像一个纺棰,分头、胸、腹三个体段。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体节。专业工作者能够从蚕蛹腹部的线纹和褐色小点来判别雌雄。蚕刚化蛹时,体色是淡黄色的,蛹体嫩软,渐渐地就会变成黄色、黄褐色或褐色,蛹皮也硬起来了。经过大约12~15天,当蛹体又开始变软,蛹皮有点起皱并呈土褐色时,它就将变成蛾了。

桑蚕蛹 蚕蛾(成虫):蚕蛾的形状像蝴蝶,全身披着白色鳞毛,但由于两对翅较小,已失去飞翔能力。蚕蛾的头部呈小球状,长有鼓起的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胸足及两对翅;腹部已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雌蛾体大,爬动慢;雄蛾体小,爬动较快,翅膀飞快地振动,寻找着配偶。一般交尾3~4小时后,雌蛾就可产下受精卵。交尾后雄即死亡,雌蛾约花一个晚上可产下约500个卵,然后也会慢慢死去.

蚕蛾产下的卵→孵蚕→变蛹→化蛾,又将完成新一代的循环。这就是蚕的生活史。

银环蛇的形态特征

银环蛇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1,000—1,800mm,具前沟牙的毒蛇。[2] 背面黑色或蓝黑色,具30—50个白色或乳黄色窄横纹;腹面污白色。

头背黑褐,幼体枕背具浅色倒“V”形斑。背脊较高,横截面呈三角形,尾末端较尖。

头椭圆形,与颈区分较不明显,关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片,无颊鳞,背正中一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尾下鳞单行。

相关推荐

木瓜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10米,树皮成片状脱落;小枝无刺,圆柱形,幼时被柔毛,不久即脱落,紫红色,二年生枝无毛,紫褐色;冬芽半圆形,先端圆钝,无毛,紫褐色。叶片椭圆卵形或椭圆长圆形,稀倒卵形,长5-8厘米,宽3.5-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有刺芒状尖锐锯齿,齿尖有腺,幼时下面密被黄白色绒毛,不久即脱落无毛;叶柄长5-10毫米,微被柔毛,有腺齿; 托叶膜质,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具腺齿,长约7毫米。花单生于叶腋,花梗短粗,长5-10毫米,无毛;花直径2.5-3厘米;萼筒钟状外面无毛;萼

桃子形态特征

桃是一种乔木,高3-8米;树冠宽广而平展;树皮暗红褐色,老时粗糙呈鳞片状;小枝细长,无毛,有光泽,绿色,向阳处转变成红色,具大量小皮孔;冬芽圆锥形,顶端钝,外被短柔毛,常2-3个簇生,中间为叶芽,两侧为花芽。 叶片长圆披针形、椭圆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上面无毛,下面在脉腋间具少数短柔毛或无毛,叶边具细锯齿或粗锯齿,齿端具腺体或无腺体;叶柄粗壮,长1-2厘米,常具1至数枚腺体,有时无腺体。 花单生,先于叶开放,直径2.5-3.5厘米;花梗极短或几无梗;

黄皮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黄皮小乔木,高达12米。小枝、叶轴、花序轴、 尤以未张开的小叶背脉上散生甚多明显凸起的细油点且密被短直毛。 叶有小叶5-11片,小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常一侧偏斜,长6-14厘米,宽3-6厘米,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两侧不对称,边缘波浪状或具浅的圆裂齿,叶面中脉常被短细毛;小叶柄长4-8毫米。 圆锥花序顶生;花蕾圆球形,有5条稍凸起的纵脊棱;花萼裂片阔卵形,长约1毫米,外面被短柔毛,花瓣长圆形,长约5毫米,两面被短毛或内面无毛;雄蕊10枚,长短相间,长的与花瓣等长,花丝线状,下部稍增宽,不呈曲膝状;

雪莲形态特征

整体特征 雪莲花多年生草本,高15-35厘米。根状茎粗,颈部有多数褐色的叶残迹。茎粗壮,基部直径2-3厘米,无毛。[1] 叶片特征 雪莲花的叶密集,基生叶和茎生叶无柄,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达14厘米,宽2-3.5厘米,顶端钝或急尖,基部下延,边缘有尖齿,两面无毛;最上部叶苞叶状,膜质,淡黄色,宽卵形,长5.5-7厘米,宽2-7厘米,包围总花序,边缘有尖齿。 花朵特征 头状花序10-20个,在茎顶密集成球形的总花序,无小花梗或有短小花梗。总苞半球形,直径1厘米;雪莲花总苞 片3-4层,边缘或全部紫褐色

小米形态特征

一年生。须根粗大。秆粗壮,直立,高0.1-1米或更高。叶鞘松裹茎秆,密具疣毛或粟无毛,毛以近边缘及与叶片交接处的背面为密,边缘密具纤毛;叶舌为一圈纤毛;叶片长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45厘米,宽5-33毫米,先端尖,基部钝圆,上面粗糙,下面稍光滑。圆锥花序呈圆柱状或近纺缍状,通常下垂,基部多少有间断,长10-40厘米,宽1-5厘米,常因品种的不同而多变异,主轴密生柔毛,刚毛显著长于或稍长于小穗,黄色、褐色或紫色;小穗椭圆形或近圆球形,长2-3毫米。 黄色、桔红色或紫色;第一颖长为小穗的1/3-1/2,

河豚形态特征

河鲀,俗称“河豚”。硬骨鱼纲鲀科鱼类的统称。河鲀体呈圆筒形,具有众所皆知的圆滚滚身躯,一般体长在100~300mm左右,大的可达630mm以上。上下颌骨与牙愈合成4个大牙板,体长可达1.1M。背鳍1个,无腹鳍。无鳞或有小刺。有气囊,能吸气膨胀。 种类很多,大部分生活在海中,但在淡水及海、淡水汇合处也可发现。它们在水中吹动水和空气,使泥沙飞起,然后捕食躲在沙中的生物。因为牙齿和颌骨很坚硬,所以连极硬的贝壳也能咬碎。全体椭圆形,前部钝圆,尾部渐细。吻短,圆钝;口小,端位,横裂。上下颌各具有2个板状门齿,中缝明

萝卜 形态特征

二年或一年生草本,高20-100厘米;肉质直根,长圆形、球形或圆锥形,外皮绿色、白色或红色;茎有分枝,无毛,稍具粉霜。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大头羽状半裂,长8-30厘米,宽3-5厘米,顶裂片卵形,侧裂片4-6对,长圆形,有钝齿,疏生粗毛,上部叶长圆形,有锯齿或近全缘。 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白色或粉红色,直径1.5-2厘米;花梗长5-15毫米;萼片长圆形,长5-7毫米;花瓣倒卵形,长1-1.5厘米,具紫纹,下部有长5毫米的爪。 长角果圆柱形,长3-6厘米,宽10-12毫米,在相当种子间处缢缩,并形成海绵质横隔

大豆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茎粗壮,直立,或上部近缠绕状 ,上部多少具棱,密被褐色长硬毛。叶通常具3小叶;托叶宽卵形,渐尖,长3-7毫米,具脉纹,被黄色柔毛;叶柄长2-20厘米,幼嫩时散生疏柔毛或具棱并被长硬毛;小叶纸质,宽卵形,近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顶生一枚较大,长5-12厘米,宽2.5-8厘米,先端渐尖或近圆形,稀有钝形,具小尖凸,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侧生小叶较小,斜卵形,通常两面散生糙毛或下面无毛;侧脉每边5条;小托叶铍针形,长1-2毫米;小叶柄长1.5-4毫米,被黄褐色长硬毛。 总状花序短的少花,

青菜形态特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25-70厘米,无毛,带粉霜;根粗,坚硬,常成纺锤形块根,顶端常有短根颈;基直立,有分枝。基生叶倒卵形或宽倒卵形,长20-30厘米,坚实,深绿色,有光泽,基部渐狭成宽柄。全缘或有不显明圆齿或波状齿。中脉白色。宽达1.5厘米,有多条纵脉;叶柄长3-5厘米,有或无窄边;下部茎生叶和基生叶相似,基部渐狭成叶柄;上部茎生叶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7厘米,宽1-3.5厘米,基部抱茎,宽展,两侧有垂耳,全缘,微带粉霜。总状花序顶生,呈圆锥状;花浅黄色,长约1厘米,授粉后长达1.5厘米;花梗细,和花等

杏的形态特征

杏树是乔木,高5-8(12)米;树冠圆形、扁圆形或长圆形;树皮灰褐色,纵裂;多年生枝浅褐色,皮孔大而横生,一年生枝浅红褐色,有光泽,无毛,具多数小皮孔。[1] 叶片宽卵形或圆卵形,长5-9厘米,宽4-8厘米,先端急尖至短渐尖,基部圆形至近心形,叶边有圆钝锯齿,两面无毛或下面脉腋间具柔毛;叶柄长2-3.5厘米,无毛,基部常具1-6腺体。[1] 花单生,直径2-3厘米,先于叶开放;花梗短,长1-3毫米,被短柔毛;花萼紫绿色;萼筒圆筒形,外面基部被短柔毛;萼片卵形至卵状长圆形,先端急尖或圆钝,花后反折;花瓣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