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怎么治疗
外痔怎么治疗
痔(俗称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国,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在美国,痔的发病率约为5%。
病因
关于痔的病因主要有两种学说。首先是静脉曲张学说,认为痔是直肠下段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淤血、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然而目前广为接受的理论是 Thomson的肛垫下移学说,认为痔原本是肛管部位正常的解剖结构,即血管垫,是齿状线及以上1.5cm的环状海绵样组织带。只有肛垫组织发生异常并合并有症状时,才能称为痔,才需要治疗,治疗目的是解除症状,而非消除痔体。痔的诱发因素很多,其中便秘、长期饮酒、进食大量刺激性食物和久坐久立是主要诱因。
分类
痔按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在肛管皮肤与直肠黏膜的连接处有一条锯齿状的可见的线叫肛管齿状线。在齿状线以上的为内痔,是肛垫的支持结构、静脉丛及动静脉吻合支发生病理改变或移位,被覆直肠黏膜,由于内括约肌收缩,肛垫以Y型沟分为左侧、右前侧、右后侧三块,因此内痔常见于左侧、右前侧及右后侧;在齿状线以下为外痔,被覆肛管黏膜,可分为结缔组织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兼有内痔和外痔的为混合痔,是内痔通过静脉丛与相应的外痔融合,即上、下静脉丛的吻合,混合痔脱出肛门外,呈梅花状时,称为环形痔,若被括约肌嵌顿,形成嵌顿性痔。
静脉曲张性外痔会有什么表现呢
外痔是痔疮的一种,对会导致人们的肛门疼痛,甚至感觉肛门有异物,而且外痔分为几类,根据外痔的种类,外痔的症状也是不同的。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三大外痔的日常症状。
三大外痔的日常症状
1、静脉曲张性外痔
为肛门皮下扩张静脉形成的静脉团块。若感染反复发作,则可形成血栓性外痔和结缔组织性外痔。治疗可采用局部热敷、坐浴,防止其感染。
2、结缔组织性外痔
是肛门周缘皮肤皱折增大形成的皮赘,其内有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很少扩张血管皮赘,底部宽大体部及游离端尖长,形态各异可为单个或多个。其存在影响肛周的清洁,伴有感染者可有痛感原发者多是血栓性外痔和肛门手术遗留的后果。皮赘—般较软柔韧其表面覆盖有正常的皮肤表皮。在肛门后方的痔多继发于肛裂,该痔较硬肿胀经常由于排便的刺激而引起括约肌痉挛并产生疼痛。
对其治疗多采用通便保持肛周清洁防止感染的保守疗法对局部有感染者可用热敷坐浴治疗,治疗无效时在局麻下切开外痔根部皮肤予以全部切除。
3、血栓性外痔
因直肠下静脉丛的静脉炎症导致血管内血栓形成,或由于排便和用力活动使肛门边缘的静脉破裂血液渗至皮下组织,使其局部组织形成肿块。临床表现为剧烈疼痛及局部肿胀,初起局部较硬触之甚痛,数日后疼痛可减轻局部肿块变软吸,收最后留有皮赘,成为结缔组织性外痔。静脉破裂时局部出血形成血块伴有感染,可形成脓肿和肛瘘。
在发病—小时内疼痛不减轻者可考虑在局麻下行血栓摘除术,于肿块皮肤上作梭形放射切口,剥出曲张静脉摘除血栓,所留伤口可自行愈合。超过—小时疼痛较轻的病例,采取保守治疗保持大便通畅局部热敷坐浴并用适量的止痛药,肿块—般可自行缩小逐渐消散而吸收。
1)肛缘出现肿块疼痛,初起疼痛剧烈,行走不便,坐立不安。数天后减轻,肿块变软。
2)结缔组织外痔常无症状,偶有肛门瘙痒,下坠或异物感。并发感染可有疼痛。
痔疮外痔怎么治疗
1痔疮外痔的话,是可以选用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的,包括口服治疗和外敷治疗等,还可以选择手术治疗,微创无痛手术治疗、局部封闭治疗、注射治疗、冷冻治疗、物理治疗等其他方法。
2痔疮外痔的患者一定是不要自己随意地购买成品药物进行治疗的,虽然市面上是有比较多的治疗痔疮的药物的,也是有一定的效果的,但是还是建议就是在用药之前的话最好是能够咨询下医生。
3痔疮外痔的患者平时一定是要多加休息的,要保证充足而且良好的睡眠,一定要有自己比较正常的作息规律,一定是不要熬夜的,还有就是不要长时间地坐着,一定是要适当地走动一下的。
注意事项
痔疮外痔的患者平时可以参加一些比较轻松的运动,可以做一些提肛运动或者是一些有氧运动,还有就是一定要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排便的时候一定是要专心的。
女人痔疮如何治
1.痔脱垂合并有水肿及感染者,一般给予非手术疗法治疗,保持大便通畅,排便后热水坐浴。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或镇痛药,待炎症消退后,再选择手术治疗。
2.妊娠患者应以非手术疗法为主。
3.治疗后应矫正便秘习惯,减少复发。
术后处理:
1.注意观察术后有无出血,如有出血,及时止血。
2.术后3日内给予流食,以后逐渐改为半流食、软食、普食。
3.术后第2天开始换药,以后每日及便后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并换药。
4.注意有无肛门狭窄,必要时扩肛。术后3-4日仍未大便者,可使用缓泻剂。
一、女性内痔治疗
非手术治疗:
1.塞药法治疗,将药物制成完、栓、膏剂,直接塞入肛门直肠治疗,如痔疮栓、九华膏等。
2.外敷法治疗,可使用五倍子散、消痔散敷于患处。
3.枯痔法治疗,将具有强烈腐蚀性的药物塞入痔静脉丛导致局部增生坏死,痔核萎缩消失。
手术治疗:
1.注射法治疗,如单纯注射法、消痔灵注射法等方法,适用于各期内痔、静脉曲张型混合痔、环形混合痔。
2.结扎法治疗,适用于痔核较大或嵌顿内痔。
3.套扎法治疗,适用于痔核较大的内痔和混合痔的内痔部分。
其他治疗:
1.冷冻法治疗,适用于各期内痔及混合痔的内痔部分。注意,治疗时要保护好邻近脏器、较大血管和主要神经,防止发生意外。
2.激光法治疗,适用于各期内痔及混合痔。注意,工作时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减少激光束对人体的辐射。
3.中药针灸治疗。
二、女性外痔治疗
非手术治疗:
1.敷药法治疗,急性炎症期给予如意金黄膏或黄连膏外敷治疗。
2.熏洗法治疗,使用苦参汤、五倍子汤水煎后先熏后洗治疗。
3.中药针灸治疗。
手术治疗:
1.血栓外痔剥离术治疗,适用于初发血栓外痔。
2.血栓外痔切除术治疗,适用于反复发作性血栓外痔。
3.静脉丛剥离切除术治疗,适用于静脉曲张性外痔。
4.结缔组织外痔切除术,适用于结缔组织外痔反复发炎者。
三、女性混合痔治疗
非手术治疗:治疗方法同内外痔。
手术治疗:
1.内痔注射、外痔切除术,适用于外痔为结缔组织的混合痔。
2.外剥内扎术治疗,适用于外痔为静脉曲张的混合痔。
外痔疮的症状
痔疮3大典型症状
1、便血:滴血、喷血或大便上带血,血色鲜红,覆盖在大便表面,出血一般不疼。
2、疼痛:肛门灼痛、坠痛,严重时疼痛剧烈,使人坐卧不安。
3、脱出:肛门口有肿物脱出,初起在便后可自动缩回肛门,后期需用手才能推回。
静脉曲张性外痔
为肛门皮下扩张静脉形成的静脉团块。若感染反复发作,则可形成血栓性外痔和结缔组织性外痔。治疗可采用局部热敷、坐浴,防止其感染。
结缔组织性外痔
是肛门周缘皮肤皱折增大形成的皮赘,其内有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很少扩张血管皮赘,底部宽大体部及游离端尖长,形态各异可为单个或多个。其存在影响肛周的清洁,伴有感染者可有痛感原发者多是血栓性外痔和肛门手术遗留的后果。皮赘—般较软柔韧其表面覆盖有正常的皮肤表皮。在肛门后方的痔多继发于肛裂,该痔较硬肿胀经常由于排便的刺激而引起括约肌痉挛并产生疼痛。
血栓性外痔治疗
(1)非手术疗法:患者休息,禁食辛辣及饮酒,便秘时口服麻仁滋脾丸,使排便通畅,便后用硝矾洗剂熏洗,可使括约肌松弛,减轻疼痛,血栓小,直径不超过0.5cm者,常在48h内肿块张力减小,肿块缩小,然后血栓吸收消散。直径超过0.5cm以上者,可用麻杏石甘汤早晚水煎服(系日本中医山本岩的经验),1周内血栓可溶解吸收而治愈。
(2)手术疗法:经非手术治疗1周,血栓尚未溶解和吸收反而增大、症状加重者,可及时行血栓摘除术,能立即减轻疼痛,血栓性外痔有手指挤压摘除术和分离摘除术两种方法。
①手指挤压摘除术:适用于血栓单纯孤立与周围无粘连者,局麻成功后,在血栓痔体正中做一梭形小切口,用剪刀切开血栓顶部皮肤,即可见暗紫色的血栓,用手指由切口两侧挤压血栓使其排出。切口用凡士林纱条覆盖,无菌纱布压迫包扎。
②分离摘除术:适用于血栓较大且与周围粘连者或多个血栓者。常规消毒,局麻成功后,在痔体正中部做梭形切口,剪开血栓表面皮肤,用组织钳提起创缘皮肤,用尖剪刀或小弯钳沿皮下血栓外包膜四周分离血栓,完整游离出血栓。摘除血栓后,修剪创缘皮肤成梭形创口,以免术后遗留皮垂。油纱条嵌人创口,外敷纱布包扎。也可缝合1~2针,一期愈合。
内痔治疗
注射疗法(1)适应证:Ⅰ、Ⅱ、Ⅲ期内痔兼有贫血者;内痔不宜手术者;混合痔的内痔部分。(2)禁忌证:外痔、内痔伴有肛周慢性炎症或腹泻;内痔伴有严重高血压、肝肾及血液疾病者;因腹腔肿瘤引起的内痔和临产期孕妇。
插药疗法(枯痔钉疗法)(1)适应证:各期内痔及混合痔的内痔部分。(2)禁忌证:各种急性疾病,严重的慢性疾病,肛门直肠急性炎症,腹泻,恶性肿瘤,有出血倾向者。
结扎疗法(1)适应证:适应于内痔或混合痔的内痔部分,胶圈套扎适用于较小的内痔,丝线套扎法适用于较大的痔核,贯穿结扎适用于特大痔核。(2)禁忌证:肛门周围有急性脓肿或湿疹者,急慢性腹泻者,因腹腔肿瘤而致病者,临产期孕妇,严重肺结核、高血压及肝脏、肾脏疾患或血液病变者。
外痔治疗期间多吃番茄等润肠食物
外痔患者生活应规律化,每天定时排便,保持大便通畅;经常清洗肛门,并要保持干燥,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如西瓜、香蕉、番茄等都有润肠的作用。在夏季尤其应该多饮盐开水,避免汗液排泄过多。
外痔患者多吃番茄等润肠食物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健康人直肠内通常没有粪便,随晨起起床引起的直立反射,早餐引起的胃、结肠反射,结肠可产生强烈的“集团蠕动”,将粪便推入直肠,直肠内粪便蓄积到一定量,便产生便意。所以最好能养成每天早晨定时排便的习惯,这对于预防痔疮的发生,有着极重要的作用。
有人认为晨起喝1杯凉开水能刺激胃肠运动,预防便秘。另外,晨起参加多种体育活动,如跑步、做操、打太极拳等都可以预防便秘。当有便意时不要忍着不去大便,因为久忍大便可以引起习惯性便秘。排便时蹲厕时间过长,或看报纸、或过分用力,这些都是不良的排便习惯,应予纠正。
肛肠医院主任说,注意孕期保健:妇女妊娠后可致腹压增高,特别是妊娠后期,下腔静脉受日益膨大的子宫压迫,直接影响痔静脉的回流,容易诱发痔疮,此种情况在胎位不正时尤为明显。因此怀孕期间应定时去医院复查,遇到胎位不正时,应及时纠正,不仅有益于孕期保健,对于预防痔疮及其他肛门疾病,也有一定的益处。
另外怀孕妇女一般活动量相对减少,引起胃肠功能减弱,粪便停留于肠腔,粪便中的水分被重吸收,引起大便干燥,诱发痔疮。因此怀孕期间应适当增加活动。避免久站、久坐,并注意保持大便的通畅,每次大便后用温水熏洗肛门局部,改善肛门局部血液循环,对于预防痔疮是十分有益的。
外痔怎样治疗
一、西医
结缔组织外痔:本病反复发炎,或皮赘较长者,可予以手术切除。①操作方法: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在皮赘正中做放射状切口,切除两侧皮瓣,修剪皮缘,使之成梭形或放射状伤口。外敷止血粉,放人凡士林纱条压迫固定。②术后处理:术后每日用苦参汤,或1:5 000高锰酸钾热溶液坐浴,而后更换敷料至痊愈。若有染毒发炎,应对症处理。
静脉曲张性外痔:对单纯性静脉曲张性外痔,可行静脉丛切除术。①操作方法:取截石位或侧卧位,在局麻或腰俞麻醉下,常规消毒铺巾。用组织钳提起外痔组织,在外痔皮肤上作一"V"形切口或剪一梭形切口,然后用剪刀或止血钳剥离皮下曲张的静脉丛至齿线,将皮肤与剥离的静脉丛一并切除,修剪皮缘,使之成为整齐的梭形创面。若肛门皮肤不松弛,可做放射状切口,将曲张的静脉丛剥离切除。术后放入凡士林纱条引流,用无菌纱布块压迫,胶布固定。若病变范围较大,或已成环形,或痔块较多,应逐一处理,相互之间保留正常皮肤,以防术后瘢痕挛缩,导致肛门狭窄。②术后处理:同结缔组织外痔。
血栓外痔:血块较大,坚硬不消,而且局部炎性水肿又较局限者,可作血栓外痔剥离术。①操作方法:取侧卧位,病侧在下方,局部消毒铺巾麻醉。然后在肛缘肿块上作一放射状或梭形切口,用止血钳将血栓剥离摘除,修剪两侧皮瓣,使伤口开放。外敷止血散,用凡士林纱条引流,外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②术后处理:保持肛周清洁,大便通畅,每日用苦参汤或五倍子汤熏洗坐浴、浴后换药,至伤口痊愈。
炎性外痔:经内治、熏洗、敷药而无效者,可手术切除,不必炎症全消亦可切除。①操作方法:取侧卧位或截石位,消毒铺巾;局麻下切除肿物,创面开放;用凡士林纱条引流,外盖无菌敷料以压迫止血,胶布固定。②术后处理:同血栓性外痔。
二、中医
中医主张外痔的治疗应内治和外治并重,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辨证施治:
1.气滞血瘀
治则:活血化瘀、理气通便。
方药:桃仁承气汤加减。桃仁10克,大黄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枳壳10克,瓜蒌10克,槟榔10克,黄连6克,炙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药渣加开水熏洗肛门。
2.湿热下注:
治则:清热利湿、消肿止痛。
方药:防风秦艽汤(《外科正宗》)加减。防风10克,秦艽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连翘10克,槟榔10克,栀子10克,地榆10克,枳壳lo克,槐角10克,白芷10克,苍术6克,炙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
3.脾虚下陷:
治则:调理脾胃、升阳固脱。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15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当归9克,陈皮3克,升麻3克,柴胡3克,炙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
2、外治法:
1.药物外敷法:是指将药物直接涂敷于肛门局部的方法,以下介绍几种临床常用的药物。
(1) 四黄膏处方: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各等份,共研细末。凡士林70克,四黄粉30克,共同混合调匀成膏备用(冬天减少30%凡士林,加石蜡油30%共同混合,以避免软膏发硬)。功能:消肿清热、凉血止痛。主治:内痔、外痔发炎,水肿、术后疼痛,痈、疽、疗、疖水肿。用法:直接帖敷患处。
(2)九华粉:滑石水20克,月石6克,龙骨6克,浙贝6克,朱砂6克,冰片0.5克,共研细末。功能:去湿止痒、消炎止痛。主治:肛门湿疹、肛周皮炎,皮肤瘙痒。用法:直接撒布患处。
(3)九华膏:九华粉30克,凡士林70克(冬季减凡士林30克加液体石蜡油30克),共同合匀成膏备用。功能:消炎消肿、止血止痛。主治:内痔出血肿胀,外痔发炎疼痛,肛裂,肛门直肠炎症。用法:直接涂敷患处,或灌注于肛门内。
(4)田螺水外搽:取活田螺一个,将盖揭开,放入少许冰片入螺体内,随即化为液体。功能:消肿止痛。用法:用棉棍蘸田螺水涂抹患处,每日6到8次。
(5)痔疮膏 (《医学纲目》):以草乌,大黄各6克,甘草3克,胆矾15克,净石灰末半匙,龙脑末少许。用柴灰淋浓水两碗,熬至一碗,入草乌、大黄,慢火熬至半碗,入甘草,煮数沸,加入净石灰末,略沸三五次,用绢两重过滤,再熬成膏,冷后入胆矾,临用时入龙脑末少许。主治:外痔及翻花痔脱出或突起,肿痛伴有分泌物者。
(6)熊冰膏(《医学入门》)以熊胆2分半,片脑半分,研匀,用白雄鸡胆汁调匀。主治:新痔脱出引起肛缘肿痛者。
(7)白金散(《东垣十书》)以海螵蛸去其粗皮,研为极细末,用生麻油调成膏。主治:痔疮疼痛。
2.熏洗坐浴法:是指以中药煎汤熏洗肛门会阴部,通过热和药的作用,使气血运行通畅,达到治疗的目的。具体方法是指将药物水煎10余分钟后,先用蒸气熏肛门局部,待水温适合时,再行肛门局部坐浴。主要代表方药有:
(1) 熏洗外方:朴硝30克,马齿苋20克,瓦松15克,归尾15克,赤芍15克,黄柏15克,苍术15克。功能: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利湿软坚、消肿止痛。主治:痔瘘、肛痈之炎症期、肛裂之便后疼痛,以及全身所患之痈、疽、疗,疖属于急性期炎症者。用法:上药混合加水煮沸后,去渣,约有药水1000毫升,趁热先熏后洗,或浸布湿敷于患处,一般肛门红肿热痛者,每日2~3次坐浴。上、下肢及躯干之患,用净布浸后敷于患处,每日6次左右。
(2)消肿止痛方:瓦松30克,五倍子30克,马齿苋30克,艾叶30克,川椒30克。功能:消肿止痛、收敛。主治:外痔发炎,血栓外痔,内痔脱出嵌顿,直肠脱垂术后水肿疼痛等。用法:将上药用纱布包后煎水1000毫升,每日坐浴1~2次。
(3)祛毒汤:苦参30克,五倍子30克,朴硝30克,侧柏叶20克,苍术15克,葱白三段,炙甘草10克。功能:活血消肿止痛。主治:各期痔疮发炎,疼痛,急性肛周脓肿,术后水肿等。用法:煎汤局部坐浴。
(4)九华粉洗剂:九华粉30克,甘草20克,蒸馏水加压100毫升外搽。每日6~8次。主治与功能同九华粉。但粉剂用于有渗出者。
外痔疮的治疗
1、血栓性外痔的治疗
血栓外痔患者肛门部有剧烈疼痛感,理论上,血肿可以让人体自我吸收,达到消肿祛病的目的,但发病7~10天后,局部肿块坚硬不消者需要手术剥离血栓。对于有些不宜手术或不愿手术的患者,则继续采用非手术疗法。常用的内治法拟清热凉血以清为主,常用的外治疗法用苦参汤合五倍子汤熏洗,或用高锰酸钾热水坐浴,每次20分钟,熏洗后外敷消痔膏或金黄膏,每日一换。
2、静脉曲张性外痔的治疗
静脉曲张性外痔的治疗既可手术也可非手术疗法。一般用手术方法剥离痔外静脉丛,而非手术疗法则用清热除湿、活血散瘀的方法。同时患者需保持大便通畅,临厕时勿用力努挣,在大便后轻按肛门数次,并收缩肛门20次。无炎症者不需外治,若发炎水肿时,可用苦参汤或高锰酸钾坐浴熏洗,熏洗后外敷消痔膏,每日1次。
3、结缔组织外痔的治疗
结缔组织外痔不需特别治疗,仅需作一般处理。要求患者调整大便习惯,避免蹲厕过久;大便后或睡前用温水坐浴;保持肛门皮肤干燥。当并发炎性肿痛时,可用熏洗坐浴,并外敷消痔膏、金黄膏等,还可适当给予抗生素。倘若外痔皮瓣过大影响肛周清洁卫生者,或反复炎症水肿者,可酌情进行手术治疗。
4、炎性外痔的治疗
炎性外痔仅需调整大便习惯,防止大便秘结,忌饮酒及进食燥热有刺激性食物,便后高锰酸钾坐浴,或使用频谱照射治疗。必要时外敷消痔膏,每日1 次。或口服甲硝唑(灭滴灵)0.4克,每天2次。对于炎性水肿长期不退者,可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在炎性水肿急性期,按中医辨证内服中药,配合熏洗、外敷等外治法。
外痔疮怎么治疗
1、多摄取水分及纤维:便秘是造成痔疮的最大诱因,因此,为防治便秘,须多喝水及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参见便秘的疗法)。苹果、甜菜、巴西核果、绿花椰菜、甘蓝科蔬菜、胡萝卜、绿豆、麦麸、皇帝豆、梨子、豌豆、洋车前子及全麦等谷类,都是好的选择。
2、润滑肛门:一旦你增加纤维及水分的摄取量后,你的粪便将变得较软,也较利排出。你还可在肛门内涂些凡士林,进一步促进排便顺利和减少疼痛。用棉花棒或手指沾些凡士林,涂在肛门内半寸处。
3、勿蹲马桶太久:每次坐在马桶上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5分钟,尤其不要一边厕所一边看书,这是极不卫生的习惯。
4、清洗干净:当你排便完毕,你的责任尚未结束。应轻轻地将肛门清洗干净,这点相当重要。有些卫生纸很粗糙,有些则含刺激性的化学成分。应选用无色(白色)、无味的卫生纸。最好在家里安装一个洁身器,每次便后进行冲洗。
5、勿长时间端坐不动:不要连续几个小时坐在椅子上不动,即使必须如此,也应每小时至少起身活动5分钟。
6、勿提重物:提重物或费力的运动,就好像排便时用力过猛一样,如果你容易发生痔疮,应避免过度地出力。
外痔手术治疗
目前治疗痔疮的方法归纳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
1.保守治疗是指内服药,外用药、栓剂、熏洗等方法。
2.手术治疗是指药物注射、缝合结扎、手术切除、冷冻、激光等方法。
外痔手术
一般认为血栓外痔需要手术治疗,静脉曲张性外痔可采取非手术治疗,而结缔组织性外痔不需要手术治疗。
(1)血栓外痔因其痔疮形体小,血管破损,血块凝结成血栓而命名。患者肛门部有剧烈疼痛感,发病7~10天后,经过治疗后疼痛虽减轻,但局部肿块坚硬不消者需要手术剥离血栓。对于有些不宜手术或不愿手术的患者,则继续采用非手术疗法。常用的内治法拟清热凉血以清为主,选用凉血地黄汤加味,常用药物有生地、丹皮、槐角、黄芩、生地榆等。常用成药则有清解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常用的外治疗法用苦参汤合五倍子汤熏洗,或用高锰酸钾热水坐浴,每次20分钟,熏洗后外敷消痔膏或金黄膏,每日一换。
(2)静脉曲张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的治疗,既可手术也可非手术疗法。一般用手术方法剥离痔外静脉丛,,①操作方法: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在皮赘正中做放射状切口,切除两侧皮瓣,修剪皮缘,使之成梭形或放射状伤口。外敷止血粉,放人凡士林纱条压迫固定。②术后处理:术后每日用苦参汤,或1:5 000高锰酸钾热溶液坐浴,而后更换敷料至痊愈。若有染毒发炎,应对症处理。而非手术疗法则用清热除湿、活血散瘀的方法,选择萆薢渗湿汤合通经活血汤内服,常用萆薢、泽泻、黄柏、黄芩、丹皮、赤芍、当归、牛膝、川芎等药物。或配合应用麻仁丸、润肠片等中成药,使患者保持大便通畅,临厕时勿用力努挣,在大便后轻按肛门数次,并收缩肛门20次。无炎症者不需外治,若发炎水肿时,可用苦参汤或高锰酸钾坐浴熏洗,熏洗后外敷消痔膏,每日1次。
(3)结缔组织外痔不需特别治疗,仅需作一般处理。要求患者调整大便习惯,避免蹲厕过久;大便后或睡前用温水坐浴;保持肛门皮肤干燥。当并发炎性肿痛时,可用熏洗坐浴,并外敷消痔膏、金黄膏等,还可适当给予抗生素。倘若外痔皮瓣过大影响肛周清洁卫生者,或反复炎症水肿者,可酌情进行手术治疗。
(4)炎性外痔仅需调整大便习惯,防止大便秘结,忌饮酒及进食燥热有刺激性食物,便后高锰酸钾坐浴,或使用频谱照射治疗。必要时外敷消痔膏,每日1次。或口服甲硝唑(灭滴灵)0.4克,每日2次。对于炎性水肿长期不退者,可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在炎性水肿急性期,按中医辨证内服中药,配合熏洗、外敷等外治法。
手术注意事项
外痔手术中中切口的选择,对外痔及混合痔的外痔部分进行手术切除时,因肛门皱皮肌在肛呈放射状分布,取放射状切口,术后反应轻,创口对合整齐,愈后不影响肛门功能。外痔多与母痔动脉相应,故切口多选择在截石位3、7、11点。对于较大的静脉曲张性外痔或女性前侧赘皮外痔,单采用放射状切口,不能切除外痔,若皮办留得过多,则术后易发炎、疼痛、皮办增生遗留赘皮性外痔;若扩大夹角切除全部外痔,则肛管皮肤损伤过多造成肛管狭窄。
为了弥补上述不足,术中可在切口的一侧或两侧加小型切口,剥离边缘静脉丛,缝合固定皮办。若皮办对合差,易发生疼痛、水肿,皮办翘直,愈合缓慢等。
外痔术中应注意切口的方位、大小及麻醉,体位改变时切口的变化,以保证创口对合整齐。
目前治疗痔疮的方法归纳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
(1)保守治疗是指内服药,外用药、栓剂、熏洗等方法。
(2)手术治疗是指药物注射、缝合结扎、手术切除、冷冻、激光等方法。
外痔疮的治疗方法
首先是传统方法治疗外痔:传统的外痔治疗方法,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外痔,采取分离摘除术、剥离切除术、切除术等多种手术方式,并且这些治疗方法一般都需要住院20-30天,而且疼痛时间较长,对身体比较虚弱的患者来说不是很适用。
其次是注射疗法治疗外痔:也就是将治疗的药物注入痔核内,从达到治疗的目的,那这种方式容易复发,如注射部位不当易引起粘膜溃烂、粘膜脓肿,基础组织硬化、坏死、大出血、剧烈疼痛、水肿或血栓,术后坏死性大出血或感染坏死面形成溃疡、容易造成肛门狭窄后遗症。
还有就是HCPT微创术治疗外痔:这个治疗方法可以说是目前治疗外痔最好的方法,比较好的方式是HCPT手术,该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病情,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对身体组织伤害小,该技术适应症颇广,可用于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肛门狭窄、直肠粘膜脱垂等疾病。HCPT微创术短时间内达到治疗部位组织坏死、干结、继而脱落,该手术具有定向性好、治疗时间短、不出血、可靠性强、无需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