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为了消除碘缺乏病的做法

为了消除碘缺乏病的做法

碘是人体所必须的未了元素,碘摄入的太多或者太少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那么面对碘缺乏病,大家到底应该怎么办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防治碘缺乏病的措施中,补碘是最有效、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补碘的方法很多,各国采取的措施也不尽相同,包括碘盐的使用,碘油剂的注射,口服碘油丸,碘强化食品(牛奶、面包、油以及鱼子酱等调味品),饮用水补碘等。但全球普遍推广使用的是碘盐和碘油剂的使用,碘油剂主要针对重点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学龄期儿童。在世界范围内,在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及其严重并发症中,食盐加碘是唯一可靠且取得了巨大成就的方法。自20世纪20年代首先在美国和瑞士,继而被新西兰引进以来,被证明是一种成功的方法。口服碘油丸和注射碘剂是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防治“碘缺乏病”的重要措施。碘油注射预防“碘缺乏病”始于 1971-1972年,当时巴布亚新几内亚居住在高原村庄的2万人口接受了碘油注射,结果婴幼儿死亡率降低,实践同时证明,妊娠前注射碘油可以防止克汀病的发生。目前这一措施在亚洲和非洲也得到证实。碘油注射适合于碘盐供给困难的边远或孤立的山区。另外对于特殊人群如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和学龄期儿童也可采取口服碘油丸和注射碘油的方法补碘。

以上就是消除碘缺乏病的做法。大家还是要保证自己体内各项维生素指标的平衡,如果发现自己有碘缺乏病的症状应该及时就医,如果发现身边的人碘缺乏病的症状应提醒其前往医院就医。

碘缺乏会引起哪些疾病

怎样判断我们体内是否缺碘

判断我们的体内是否缺碘,可在医院通过体检尿液中的碘或观察有无甲状腺肿大来确定。

1.看甲状腺肿:儿童体内碘缺乏持续3-4个月之后,甲状腺就会出现明显的肿大,表现出“粗脖根”或“大脖子”。

2.验尿:我们每天从尿中排出的碘能反映身体内碘的水平。吃的碘多,尿中的碘就多,吃的碘少,尿中的碘就少。所以尿碘是判断我们吃碘多少的最敏感指标。如果多次验尿发现尿碘不足,就应该及时就医,否则,时间长了,有可能患碘缺乏病,给身体造成伤害。

儿童生长发育迅速,需碘量多,因此儿童是碘缺乏最敏感的人群。我国将8-10岁的学龄儿童定为碘缺乏病监测的主要目标人群,通过定期检查这些儿童的甲状腺肿大情况,以及他们尿中含碘多少,就可以判断该地人群碘缺乏情况。

碘缺乏和碘缺乏病

一、碘缺乏病及其原因:

我们知道,食物是身体内碘的主要来源。如果我们生活环境的土壤含碘少,生长在这种土壤上的植物含碘也少,吃了低碘饲料的各种动物(如羊、牛、狗和兔等),也会碘营养不足。如果我们长期以含碘低的粮食和肉类为食品,就会出现碘营养不足,健康就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所有的人都不能幸免,特别是儿童和妇女。虽然大多数人看上去似乎很“正常”,只有部分人会表现出明显病态-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但实际上,这种“正常”是一种隐藏的病态。科学家把碘缺乏对人身体和智力发育造成的全部不良影响(病态)叫做碘缺乏病。

二、碘缺乏的危害

碘缺乏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是:

1、导致胎儿死亡、畸形、聋哑或流产、早产。

2、成人体力和劳动能力下降,儿童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3、损害儿童大脑神经发育,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缺陷、学习能力低下,这是碘缺乏最大的危害。

常见营养素缺乏病有哪些

常见的营养缺乏症有: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症、维生素D缺乏症、维生素B1缺乏病、维生素B2缺乏病、维生素PP缺乏病、维生素C缺乏病、营养不良性贫血、碘缺乏病及其他营养缺乏病等。

目前,在发展中国家存在四个普遍性营养问题,即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碘缺乏和铁缺乏。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四大营养问题。

碘缺乏病症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常见的碘缺乏病症有四种:

①地方性甲状腺肿(地甲病),是由于环境缺碘而引起的地方病,是IDD的主要表现之一,其主要特征是甲壮腺增生、肥大,形成恶性循环,缺碘者的脖子愈来愈粗,造成粗脖子病。

②地方性克汀病(地克病),同地甲病一样,主要发生在严重缺碘地区,它对人的健康危害较大;由于胚胎期和新生儿严重缺碘,甲状腺激素缺乏,造成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和其它器官或组织发育分化不良或缺陷,典型临床症状与体征是智力低下、聋哑、生长发育落后,神经系统症状明显,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甲肿。

③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亚克汀病)是存在于缺碘性地甲肿和地克病流行区的一种碘缺乏症,患者以轻度智力落后为主要表现(智商在69?0),并伴有轻微神经系统损伤、体格发育障碍或激素性甲功能低下的人。这些人缺乏典型地克病的临床特点,因此很容易被人忽视,有时被认为是"正常人"。

④怀孕妇女(胎儿)婴儿、儿童、青少年、成年人缺碘症状。怀孕期妇女缺碘不仅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还会危及胎儿,从而导致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克汀病、亚克汀病、单纯性聋哑以及新生儿甲低。儿童期及青春期缺碘主要导致地甲病、甲肿、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成人缺碘将导致甲肿、甲低、智力低下。

碘盐是最重要的补碘方法

把碘混合在盐中不会改变盐原有的颜色、味道,碘盐与非碘盐没有任何外观上的区别,这种补碘办法易于推广,也容易长期坚持,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碘盐不仅是我们中国,同时也是世界各国防治碘缺乏病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手段。用食盐加碘的方法防治碘缺乏病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瑞士、美国、奥地利等国家是最早推广碘盐的国家。加拿大等国很早就要求生产厂家必须对所有食盐全部加碘,印度、美洲国家正在逐步实施类似的食盐加碘计划。截止到1995年底,世界上已有82个国家承诺实施食盐加碘。

碘盐对正常人是安全的

食盐加碘会对正常人产生有害影响吗?科学家在提出食盐加碘预防碘缺乏病时,已经对食入碘量的安全范围进行了很多研究。从国外使用碘盐的经验看,有些发达国家很早就实行了食盐加碘,没有发现碘盐给碘营养丰富的人们带来任何副作用。因此,有关国际组织把食盐加碘列为消除碘缺乏病的主要手段。碘盐中的含碘量,对碘营养充足的人群来说,“不会带来任何医学上的危险”。

碘缺乏病危害

1.损害神经,精神分裂

甲状腺肿大对患者的精神、神经系统的损害是很大的,会导致患者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昏睡、精神抑郁,多有精神质表现,严重者可发展成猜疑性精神分裂症、后期多痴呆。

2.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甲状腺肿大会导致患者出现心率缓慢、心音低弱、心脏呈普遍性扩大,常伴有心包积液,也有甲状腺肿大后心肌纤维肿胀等现象。若无适当的救护,患者将会发生昏迷、心律不整或心衰竭而死亡。

3.影响生育,胎儿出生缺陷

男性甲状腺肿大患者阳痿和睾丸萎缩,性功能低下;女性甲状腺肿大患者月经不调,月经减少甚至闭经,造成不孕。孕妇患者容易造成早产、流产、胎儿发育不良或死胎,出生胎儿易患脑瘫。

4.病情加重,引发癌变

甲状腺肿大患者发生癌变的几率是10%—30%,若患了甲状腺肿大不及时的治疗,病情加重就可能会引发癌变。病情严重的可引起甲状腺危象,肝脏受损,有些患者会发展成甲状腺癌或甲状腺瘤。

碘缺乏病病因

防治碘缺乏病的主要方法是食盐加碘图册1.自然地理

环境中碘的水平受地形、气候、土壤、水文、植被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碘缺乏病的流行与自然地理因素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容易造成流行的自然地理因素,包括远离海洋、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植被稀少、降雨集中和水土流失等。[1]

2.水碘含量

人体需要的碘归根结底来自环境中的土壤和水。土壤中的碘只有溶于水才能被植物吸收,最后通过食物被人体摄入。水碘含量不仅反映了环境中碘的水平,而且反映了人体碘的摄入水平,水碘含量与碘缺乏病的流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3.协同作用

环境中广泛存在的致甲状腺肿物质,一般情况下含量甚微,不致引起甲状腺肿的流行。但如果在环境严重缺碘的同时致甲状腺物质含量也很高,二者就会产生强大的协同作用,成为形成重病区的主要原因。

4.经济状况

现今地方性甲状腺肿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而且越贫穷的国家流行越严重。同在一个病区内,也是越贫穷的家庭发病越多。病区大多在偏僻的山区和农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食用当地自产粮菜。一旦交通条件改善,物质交流频繁,生活水平提高,即使不采取食盐加碘等防治措施,流行情况也会缓解。[1]

5.营养不良

蛋白质和热量不足以及维生素缺乏,会增强碘缺乏和致甲状腺肿物质的效应,促进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流行。

碘缺乏病原因

1.自然地理

环境中碘的水平受地形、气候、土壤、水文、植被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碘缺乏病的流行与自然地理因素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容易造成流行的自然地理因素,包括远离海洋、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植被稀少、降雨集中和水土流失等。

2.水碘含量

人体需要的碘归根结底来自环境中的土壤和水。土壤中的碘只有溶于水才能被植物吸收,最后通过食物被人体摄入。水碘含量不仅反映了环境中碘的水平,而且反映了人体碘的摄入水平,水碘含量与碘缺乏病的流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3.协同作用

我们所处的环境中是存在着致碘缺乏病的物质,不过一般情况下是含量低的,所以不会引起碘缺乏病。但是,如果环境中严重缺碘,并且致碘缺乏病物质含量高的话,则是会引起碘缺乏病的。

4.经济状况

现今地方性甲状腺肿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而且越贫穷的国家流行越严重。同在一个病区内,也是越贫穷的家庭发病越多。病区大多在偏僻的山区和农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食用当地自产粮菜。一旦交通条件改善,物质交流频繁,生活水平提高,即使不采取食盐加碘等防治措施,流行情况也会缓解。

5.营养不良

蛋白质和热量不足以及维生素缺乏,会增强碘缺乏和致甲状腺肿物质的效应,促进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流行。

孕妇缺碘影响儿童智力

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在采取长期供应加碘食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碘缺乏病。谈起碘缺乏病,人们往往会想到甲状腺肿大,也就是俗称的“大脖子病”。事实上,碘缺乏的危害并不限于此。中国疾控中心营养所研究员杨晓光介绍说,除了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肿大,碘缺乏还将对青少年智力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损失,因此,孕妇和婴幼儿最怕缺碘:“碘缺乏病的危害:在胎儿期可以造成流产、死胎,胎儿甲状腺功能减低。在儿童期和青春期主要有智力障碍等。根据分析得出的结论,生活在碘充足和缺碘地区的个体之间的智商,将有13.5分的差距。”

中国曾是世界上碘缺乏病流行最严重国家之一。上世纪70年代调查显示,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均不同程度地流行碘缺乏病,受威胁人口约7.2亿。而目前,除了西藏、青海、新疆等省区外,全国28个省份均已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行食盐加碘以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策略,1990年以来,通过实施食盐加碘,世界范围内“大脖子病”高发地区儿童和青年的患病率降低了40-95%。据介绍,印度在2000年曾经暂停食盐加碘,结果没过多久,已经基本消除的碘缺乏病又卷土重来,政府只好重新恢复食盐加碘。

碘缺乏会引起哪些疾病

碘缺乏病是世界性地方病,全球有110个国家共16亿人生活在缺碘地区,每年因缺碘造成死胎3万,新生儿智力和身体发育障碍12万,地方性甲状腺肿5.66亿,克汀病人600万以上,脑功能受损病人高达3亿人。我国是碘缺乏危害十分严重的国家,特别是对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婴幼儿的危害更为突出。为此,我国卫生部确定每年5月15日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1994年5月15日为第1届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碘缺乏病虽然危害严重,但是可以通过全民食用碘盐这一简单、安全、有效和经济的补碘措施来预防。2009年5月15日第16届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宣传主题:全社会共同努力,持续消除碘缺乏病。

怎样判断我们体内是否缺碘

判断我们的体内是否缺碘,可在医院通过体检尿液中的碘或观察有无甲状腺肿大来确定。

1.看甲状腺肿:儿童体内碘缺乏持续3-4个月之后,甲状腺就会出现明显的肿大,表现出“粗脖根”或“大脖子”。

2.验尿:我们每天从尿中排出的碘能反映身体内碘的水平。吃的碘多,尿中的碘就多,吃的碘少,尿中的碘就少。所以尿碘是判断我们吃碘多少的最敏感指标。如果多次验尿发现尿碘不足,就应该及时就医,否则,时间长了,有可能患碘缺乏病,给身体造成伤害。

孕妇缺碘影响儿童智力

在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采用食盐加碘的措施来预防碘缺乏病,那么缺碘究竟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哪些危害,目前民众的碘摄入量是否过量,食盐加碘是否会像网传的那样增加甲状腺癌的发生呢?

在北京市一家大型超市,调味品货架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盐,其中最多的是绿色低钠碘盐,不少民众毫不犹豫的将它作为首选。

“是碘盐,应该买,碘少了也不好,那块的盐基本上都是加碘的,一直都这么吃,都习惯了都挺放心的,国家推荐的加碘盐。没太注意,卖什么咱就买什么,含碘不是防甲状腺疾病什么的。”

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在采取长期供应加碘食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碘缺乏病。谈起碘缺乏病,人们往往会想到甲状腺肿大,也就是俗称的“大脖子病”。事实上,碘缺乏的危害并不限于此。中国疾控中心营养所研究员杨晓光介绍说,除了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肿大,碘缺乏还将对青少年智力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损失,因此,孕妇和婴幼儿最怕缺碘:“碘缺乏病的危害:在胎儿期可以造成流产、死胎,胎儿甲状腺功能减低。在儿童期和青春期主要有智力障碍等。根据分析得出的结论,生活在碘充足和缺碘地区的个体之间的智商,将有13.5分的差距。”

中国曾是世界上碘缺乏病流行最严重国家之一。上世纪70年代调查显示,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均不同程度地流行碘缺乏病,受威胁人口约7.2亿。而目前,除了西藏、青海、新疆等省区外,全国28个省份均已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行食盐加碘以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策略,1990年以来,通过实施食盐加碘,世界范围内“大脖子病”高发地区儿童和青年的患病率降低了40-95%。据介绍,印度在2000年曾经暂停食盐加碘,结果没过多久,已经基本消除的碘缺乏病又卷土重来,政府只好重新恢复食盐加碘。

青少年缺碘会造成什么危害呢

影响儿童智力发育:

碘缺乏影响人类大脑的正常生长发育,无论是轻度还是重度碘缺乏,都会损伤智力。从母亲子宫里有了小宝宝开始,一直延续到出生后的两周岁以内,这段时间叫做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在关键期内,为了制造出足够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需要充足的碘,如果发生任何程度的碘营养不足,都会造成大脑发育不正常。关键期结束后,再进行补碘也得不到纠正,换句话说,关键期内因缺碘造成的大脑发育不良是不可康复的,所以说:碘是“智力元素”。

大家都知道,人们通常用智商表达人的聪明程度,人的智商为100左右,大科学家牛顿的智商是190,有智力缺陷的儿童低于70,严重者智商低于50。

严重缺碘的儿童,会发生地方性克汀病,即“呆小病”,随着他们逐渐长大,会表现为明显的智力缺陷,具有典型的痴呆表情,身材矮小,聋哑,甚至瘫痪在床,即所说的“呆、小、聋、哑、瘫”,这种儿童自己不能照顾自己,生活上的衣食住行需要别人帮助,不能上学,寿命很短,医学上称为地方性克汀病。轻度碘缺乏的儿童智力损伤较轻,智商在50-69之间,看上去似乎“正常”,但会有轻度的智力低下、轻度的神经损伤或甲状腺功能减退;进入学校后,逐渐表现出智力问题,学习成绩落后,考试不及格,留级,还有就是走路的步态不稳,肢体协调能力差,听力差等;再有就是发育慢、个子矮小等等,医学上称之为亚临床克汀病。他们的脑损害同样是不可逆转的,其严重性绝不可以低估,因为亚临床克汀病的发生率远远超过克汀病,而目不容易被发觉,甚至专业人员也难以诊断,对人口素质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决不亚于克汀病。

人们常用“一代肿、二代傻、三代四代断根芽”来形容碘缺乏病。无论是从个人、社会或整个国家来说,碘缺乏对人类的最大危害就是影响大脑发育,使儿童发生智力缺陷。

儿童甲状腺肿大也是碘缺乏的突出表现

一般来说,甲状腺肿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女孩肿大率普遍高于男孩。补碘以后,经过一定时期甲状腺肿大可以恢复正常。因此,一定年龄组(6-12岁或8-10岁)甲状腺肿大率常用于评估人群碘缺乏状况、干预措施效果和病情监测。

所以,彻底消除碘缺乏病是涉及到提高人口素质的大事情。

碘缺乏会引起哪些疾病

碘缺乏病是世界性地方病,全球有110个国家共16亿人生活在缺碘地区,每年因缺碘造成死胎3万,新生儿智力和身体发育障碍12万,地方性甲状腺肿 5.66亿,克汀病人600万以上,脑功能受损病人高达3亿人。我国是碘缺乏危害十分严重的国家,特别是对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婴幼儿的危害更为突出。为此,我国卫生部确定每年5月15日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1994年5月15日为第1届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碘缺乏病虽然危害严重,但是可以通过全民食用碘盐这一简单、安全、有效和经济的补碘措施来预防。2009年5月15日第16届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宣传主题:全社会共同努力,持续消除碘缺乏病。

怎样判断我们体内是否缺碘

判断我们的体内是否缺碘,可在医院通过体检尿液中的碘或观察有无甲状腺肿大来确定。

1.看甲状腺肿:儿童体内碘缺乏持续3-4个月之后,甲状腺就会出现明显的肿大,表现出“粗脖根”或“大脖子”。

2.验尿:我们每天从尿中排出的碘能反映身体内碘的水平。吃的碘多,尿中的碘就多,吃的碘少,尿中的碘就少。所以尿碘是判断我们吃碘多少的最敏感指标。如果多次验尿发现尿碘不足,就应该及时就医,否则,时间长了,有可能患碘缺乏病,给身体造成伤害。

儿童生长发育迅速,需碘量多,因此儿童是碘缺乏最敏感的人群。我国将8-10岁的学龄儿童定为碘缺乏病监测的主要目标人群,通过定期检查这些儿童的甲状腺肿大情况,以及他们尿中含碘多少,就可以判断该地人群碘缺乏情况。

科学食用食盐防治碘缺乏病

碘是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微量元素。碘的需要量并不多,成年人每天需要的碘量,相当于用一个极细极尖的铅笔在纸上轻轻擦过的痕迹,其量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但是,碘与人的躯体、精神发育关系极其密切,缺少了它会引起许多疾病。其中最严重的是引起无法恢复的智力损害。

碘缺乏病的表现和危害

碘缺乏病是人体缺碘后产生一系列生理改变、产生一系列病态的总称。它的主要表现和危害如下:

1.缺碘导致智力低下、呆傻等智力残疾。

2.碘缺乏可能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轻的没有自觉症状,但甲状腺肿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引起呼吸困难、吞咽障碍、声音嘶哑等。

3.孕妇怀孕期间膳食中缺碘,可能导致早产、流产、死产,生下的孩子可能患有先天畸形、先天聋哑等病症。孕妇严重缺碘,会导致胎儿大脑发育障碍,孩子出生后会聋、哑、傻、矮小、肢体痉挛瘫痪、生长发育迟缓,呈现特殊丑陋面容,重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医学上称之为地方性克汀病。在病区还普遍存在较多的智力低下儿童,他们的智商比非病区儿童平均低10~1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碘缺乏病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中智力损害是第一位的,妇女和儿童是主要的受害者。

特殊人群更需要补碘

党和政府对控制和消除碘缺乏危害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目前,采取的基本防治措施是:在缺碘地区供应加碘食盐,对特需人群补用碘油丸。所谓特需人群指孕妇、婴幼儿以及新婚育龄妇女。为了制止非碘盐流入缺碘地区市场,1994年1月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发出《关于加强食盐市场管理,坚决杜绝非碘盐进入缺碘地区的通知》;同时,为了加强对待特需人群服用碘油的管理,有关部门和专家共同制订了《特需人群服用碘油要则》。

预防治疗碘缺乏病

治疗碘缺乏病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使缺碘的人们能经常不断地补充到足够的碘。这些方法包括改变或调整缺碘地区人们的饮食,经常吃海鱼、海带、紫菜等含碘量高的海产品。其次,改造饮用和灌溉用水,也就是将含碘量合格水引来取代原来含碘不足的水。第三种方法就是在某些日常食品中添加碘,以供应缺碘地区居民。

食用合格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好方法。它不仅安全、有效、经济、容易推广,而且符合微量、长期及生活化的要求,只要每天坚持食用合格碘盐,即可满足人体对碘的需求,就没有必要用其他补碘措施了。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腺炎患者等少数人群不宜食用碘盐。

选购保管碘盐有讲究

家庭食盐要到食盐专营的定点销售点购买,购买盐业公司专营经销,并有专门注册商标、“食用碘盐保护儿童智力”绿色图案、碘盐防伪标志的小包装含碘食用盐,也可按需选购多品种碘盐,千万不要随意购买私盐、劣质盐,更不能用工业盐、非碘盐充作食盐。

碘遇高温、潮湿环境或遇到醋等酸性物质容易挥发,所以要随吃随买、不要长期存放;要注意防热、防潮,用有盖的棕色玻璃瓶、瓷缸盛放碘盐或原包装袋系口,放在阴凉、干燥处,远离炉火。

炒菜时,不要用碘盐爆锅。要等到菜、汤等熟了以后再加盐。

预防碘缺乏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食用碘盐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而导致人体碘摄入不足,对人体所造成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碘缺乏病除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和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呆小病)两种典型表现外,最主要的是影响胎儿脑发育,导致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的迟滞或永久性障碍。碘缺乏也可导致死产、流产、早产、先天畸形儿和新生儿死亡率增高,因此,碘缺乏最主要的受害者是妇女和儿童。

而预防碘缺乏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食用碘盐。预防碘缺乏病最重要的对象是婴幼儿、儿童以及准备做母亲或正在给宝宝喂奶的妇女。每人每日进食平均5-10克加碘盐,即可得到100-300微克的碘,足以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我国推行全民食盐加碘后不仅消除了碘缺乏病的危害,而且确保了下一代的正常脑发育,提高了民族素质。据我国专家测定:缺碘地区人群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后平均智商提高11-12个智商点。此外,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多吃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如海带、带鱼、蚶干、蛤干、干贝、海蜇等海产品,作为辅助措施以达到补碘的作用。

特别提醒,购买碘盐时应注意:我国对食盐实行专营,购买碘盐务必选择小袋包装的、印有碘盐标志的碘盐。合格碘盐,对外包装材料有严格的要求,包装上的说明和标识十分明显,字迹完整清楚。千万不要随意购买散盐或无碘盐。

相关推荐

榴莲吃太多会怎么样 碘缺乏病

榴莲含有一种叫皂角苷的物质,它不仅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还能促进人体内碘的排泄。长期过量食用榴莲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导致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的预防知识2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缺乏碘而引起的疾病。碘缺乏病不仅仅是人们常说的甲状腺肿大,其对人类最大的危害是造成智力损害,甚至智力残疾,孕妇缺碘可导致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儿,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胎儿大脑的正常发育。因此,妇女和儿童是缺碘的主要受害者。 碘缺乏病虽然危害严重,但是可以通过食用碘盐这一简单、安全、有效和经济的补碘措施来预防。 下面提供的4条基本信息、5项具体内容,可以有效地控制或消除碘缺乏病,帮助家庭和社会预防缺碘造成的智力低下等残疾。 普及食用碘盐,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组织和协

碘缺乏病的主要危害

碘缺乏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是: 1、损害儿童大脑神经发育,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缺陷、学习能力低下。 2、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根或大脖子病;严重碘缺乏会引发地方性克汀病。表现为聋、哑、呆、傻。 3、导致正在母亲肚子里生长的胎儿死亡、畸形、聋哑或流产、早产。 4、成人体力和劳动能力下降,儿童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此外,碘缺乏病还明显影响牲畜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生产力,降低肉、蛋、乳等的产量和质量。 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缺碘的影响。幼儿和青春期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较快,体内需要的碘

如何预防碘缺乏

碘缺乏,就会导致人体的正常功能发生障碍,也会影响小孩子的正常发育。那么碘缺乏的预防就显得更加的尤为重要了,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去预防碘缺乏呢? 碘缺乏病的病因十分清楚,是碘缺乏造成的,预防是最重要的措施。只要正确地食用碘盐,就可以预防碘缺乏病。预防碘缺乏病最重要的对象是婴幼儿、儿童,以及准备做母亲或正在给宝宝喂奶的妇女。只要这些人的碘营养水平能够满足生理需要,下一代人的智力发育才能得到基本保障。 补碘最基本的方法是食盐加碘。碘油等其它手段只能起到补充作用。只要我们能够吃到合格碘盐,就能够保证我们的

什么人不能吃芦荟 导致碘缺乏

芦荟含有一种叫皂角苷的物质,人体过多摄入这种物质会促进体内碘的排泄。长期过量食用芦荟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导致碘缺乏病

怎样预防碘缺乏病

机体因缺碘导致的一系列疾病以前命名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现在统称为碘缺乏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甲状腺轻、中度弥漫性肿大,质软,无压痛。极少数明显肿大者可出现压迫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刺激性咳嗽等。 碘缺乏病主要是环境缺碘,人体摄取碘不足所致。本病分布广泛,国内多省区均有分布。该病主要多见于远离沿海及海拔高的山区,流行地区的土壤、水和食物中含碘量极少。 预防 1.碘化食盐 食盐中加入碘化钠或碘化钾,浓度为1:1万至1:2万。 2.碘化饮水 饮水中加入碘化钾,按10万L水加碘化钾1

如何防治碘缺乏病

补碘有多种措施,但各国经验证明,最安全、有效、简便而又容易坚持的方法便是长期食用碘盐。按目前我国人均每天食用5至15克计算,每天从碘盐中得到的碘能够满足人体的需要,无需再用其他补碘食品。购买碘盐时要认清包装袋上的碘盐标志,不买小贩或其它来源的非碘盐,更不要食用土盐私盐。 总之: 1、全民使用碘盐。全民使用碘盐能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这是全世界公认的安全、有效、方便和价格便宜的补碘方法。但购买碘盐后应该注意密封、避光、避风、避免受热和久存,以防止碘的丢失,并且要坚持常年使用。 2、强化补碘。妇女在怀孕期、哺乳

豆腐吃多了有什么坏处 导致碘缺乏

制作豆腐的大豆含有的皂角甙,会加速体内碘的排泄。长期过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导致碘缺乏病

碘缺乏危害的主要表现

碘缺乏病的基本含义是指,某一地区的水、土、粮食和蔬菜中缺碘对人体所造成的损害,而这种损害可表现出各种疾病形成。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型克汀病及影响生育而出现的不育症,早产儿、死产、先畸形儿等这些病统称为“碘缺乏病”。 碘缺乏危害的主要表现: 严重碘缺乏会得“大脖子病”。在医学上叫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大可引起吞咽困难、气促、声音嘶哑、精神不振。也可演变为甲状腺肿瘤,病人十分痛苦。甚至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孕妇缺碘不仅操作自身健康,而且容易造成死胎,自然流产和早产。缺碘的胎儿特别容易

如何预防碘缺乏病

预防治疗碘缺乏病 治疗碘缺乏病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使缺碘的人们能经常不断地补充到足够的碘。这些方法包括改变或调整缺碘地区人们的饮食,经常吃海鱼、海带、紫菜等含碘量高的海产品。其次,改造饮用和灌溉用水,也就是将含碘量合格水引来取代原来含碘不足的水。第三种方法就是在某些日常食品中添加碘,以供应缺碘地区居民。 食用合格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好方法。它不仅安全、有效、经济、容易推广,而且符合微量、长期及生活化的要求,只要每天坚持食用合格碘盐,即可满足人体对碘的需求,就没有必要用其他补碘措施了。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