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鸡胸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鸡胸

小孩子鸡胸有可能是肋骨以及肋软骨比较长,特别是第3或者是第4肋骨以及肋软骨特别的差,但是第5肋骨又特别的短造成的。少数小儿的鸡胸是先天性的,大多数患儿的鸡胸是佝偻病造成的。

婴幼儿期的小儿骨骼由软骨构成,如果此时忽视了维生素D、钙的供给或供给不足,使钙磷吸收发生障碍,出现骨软化症,胸部肋骨与胸骨相连处内陷,使胸骨前凸,形成鸡胸。这种畸形往往在1岁左右形成,而实际上2~3岁以后的鸡胸则为小儿佝偻病的后遗症期,患儿除了鸡胸外,往往还有其它畸形,如方颅,“X”形腿,“O”形腿等等。

小儿鸡胸怎么治疗

轻度鸡胸不需要进行特别矫正,但是有些问题需要注意,让孩子多在太阳光下活动,还要让孩子多吃含有钙元素的食物,多喝牛奶多吃虾皮都可以。只要孩子身体能够合成更多的维生素d促进钙元素吸收,那么轻度鸡胸可以自行好转。

对于小儿的鸡胸推拿按摩治疗的方法,也是对于轻度的小儿畸形患者是可以通过这样的矫正操来进行矫正的。主要是鼓励孩子,多做一些有寓意有扩展胸廓的运动。具体的操作可以是这样的,呼吸起落操也就是两脚与肩同宽站立身体处于放松的状态,微微的闭上双眼,两臂轻轻向前平举至头顶,同时吸气,停一会儿,两臂自然下落,深呼吸,每日数次,每次10分钟。

仰卧撑或者是持哑铃做良币,前平举练习每日3到4次,每次10分钟,还有就是用单双杠上翻筋头每日清晨空腹进行这样的训练,但是不可以过度劳累,还有就是慢跑有助于增强内脏的活动扩大性呼吸量,改善胸廓发育不良的状况。

以上就是有关小儿鸡胸的一些治疗方法了,小儿鸡胸并没有很有效的推拿按摩疗法,只能依靠手术来治疗,所以家长们在婴幼儿时期一定要特别注意小孩的营养补充,千万不要因为没有跟上营养而造成小儿鸡胸。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哮喘

1、擦肺俞部位和膻中部位

(1)膻中穴位置:两乳头连线中点。

操作方法:用掌擦法,称擦膻中。

功用:理气化痰、止咳平喘。

(2)肺俞穴位置: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方法:用掌擦法,称擦肺俞。

功用:调肺气、补虚损、止咳化痰。

2、揉定喘1-3分钟

位置:第七颈椎棘突下为大椎穴,大椎穴旁开0.5寸,左右各一。

操作方法:指端揉。

功用:止咳平喘,通宣理肺。

3、补脾经300-500次

位置:拇指桡侧指端到指根。

操作方法:向心(指尖向指根方向)推为补,称补脾经。

功用:补脾经:健脾胃、补气血。

4、清肺经300次

位置: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方法:离心(指根向指尖方向)推为泻,称清肺经。

功用:清肺经: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

5、揉掌小横纹200-500次

位置:手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操作方法:用指端揉,称揉掌小横纹。

功用:清热散结、宣肺化痰、镇静安神。揉掌小横纹主要用于喘咳、肺炎、百日咳等常与擦肺俞、清肺经等合用。

6、运八卦100-300次

位置:手掌面以掌心内劳宫为圆心,内劳宫到中指根中外1/3交界处为半径所作圆周上的八个点。从小鱼际起按顺时针排列依次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操作方法:用拇指端运,称运内八卦;按乾、坎、艮、震依次推运一周,称顺运内八卦;反之,称逆运内八卦。

功用: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

7、捏脊6-10遍

位置:后背正中线大椎至龟尾成一直线。

操作方法:由下向上用捏法称“捏脊”。

功用: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

8、揉丰隆2-3分钟

位置:在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胫腓骨之间。

操作方法;用拇指或中指端着力,稍用力在丰隆穴揉动,称揉丰隆。

功用:和胃气,化痰湿。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遗尿

脾肺气虚导致小儿遗尿

小便淋漓、遗尿频而量少;四肢困倦、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少华、胃纳不佳;大便溏薄,舌苔薄白或白腻、脉缓、指纹淡。

治则:健脾益气,补脾肺气虚。

取穴:揉丹田、揉肾腧、揉龟尾、按揉三阴交,加补脾经、肺经、推三关、揉脾腧以健脾益气。

肝经湿热导致小儿遗尿

白天尿急尿频、夜间睡中遗尿、小便黄燥;面红唇赤、心烦易怒;手足喜露被外;舌苔薄黄、脉象弦滑、指纹紫红。

治则:泻肝利湿。

取穴:揉丹田、揉肾腧、揉龟尾、按揉三阴交,加清补肝经、清天河水、清小肠、揉肝腧以清肝利湿止遗尿。

肾气虚导致小儿遗尿

小便清长频数,每睡中遗尿,每夜1--2次或更多;喜暖胃寒、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睡眠深沉、不易唤醒;面色苍白、智力迟钝;大便或泄泻,舌淡苔白。

治则:温补肾气。

取穴:揉丹田、揉肾腧、揉龟尾、按揉三阴交,以通调督脉之气,固涩下元,止遗尿。加补肾经、推三关。

中医怎么推拿治疗脂溢性皮炎

中医推拿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原理

推拿治疗脂溢性皮炎的的原理是加强皮脂腺及汗腺的分泌,清除衰亡脱落的上皮细胞,改善皮肤代谢,增强机体的防卫功能;同时还能增强皮肤的光泽和弹性,延缓皮肤的衰老。通过全身经络传导,调整气血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防治脂溢性皮炎的目的。

中医推拿治疗脂溢性皮炎的方法及步骤:

脂溢性皮炎的发生与肾阴不足,相火妄动,或肺胃血热上冲,热毒不得疏通,而致局部新陈代谢与血液微循环发生障碍所致。所以在选择推拿治疗时,应根据经络的走向,正确掌握推拿手法和穴位。

中医推拿治疗脂溢性皮炎具体为:

1.用拇指推脾经、肺经、心经、肾经、天河水各100次。

2.用拇指点揉血海、阴陵泉、三阴交各2分钟。

3.用拇指点揉足三里、丰隆穴各2分钟。

4.用拇指点压曲池、合谷各2分钟。

专业人士提醒:在采用中医推拿治疗脂溢性皮炎时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医师操作下进行,不可盲目相信别人及自行治疗,以求满意疗效。

小儿咳嗽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小儿推拿治疗小儿推拿治疗是指通过中医推拿疗法来治疗小儿咳嗽相关症状。目前比较知名的小儿推拿诊所有上海康尧小儿推拿、青岛小儿推拿、北京玉明小儿推拿、陕西咸阳彩虹医院儿保科。2、中医中药治疗当小儿出现流清涕,身稍热,咽不适,食欲减时,可服用保元丹、至宝锭等小丸药,每服一丸,每日三次。如果服用一天后,病情加重,即需停药,及时到医院诊治。如果小儿咳嗽是阵发性的干咳、用抗生素无效,伴有咽喉痒、不伴发热,怕冷空气怕烟雾,夜间加重,那就可能是过敏性咳嗽。小儿低烧,鼻塞流涕,轻咳等,可服用妙灵丹,每服一丸,每日二次。小儿身热、咽红、声哑,病情较前加重,可加用小儿清咽冲剂、小儿感冒冲剂。小儿突然发热,可用些小儿清热冲剂。如热度较高,且有高热惊厥史的小儿,可先用紫雪散。如大便干结可用牛黄清热散一次。对于因感冒,不发烧而咳嗽的患儿,可用儿童清肺口服液,儿童咳液等治咳糖浆,可控制咳嗽病情的发展。以上病情不缓解即需到医院请儿科大夫诊治为佳。此外,这些儿科常用呼吸道中成药,不可长期服用,也不可乱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民间“有病无病至宝锭”的说法其实并不科学,如果长期服用以上药物,会伤及小儿脾胃。3、西医治疗关键是查清咳嗽的原因才能正确治疗。是呼吸道细菌感染应该用抗生素;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应该采用抗病毒药物;由于超过2个月的慢性咳嗽的大多数是过敏性咳嗽,应该采用消除呼吸道过敏性炎症为主;如果合并过敏性鼻炎,就可能是过敏性鼻支气管炎,应该脱敏治疗为主。

孩子总咳嗽的治疗方法

小儿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治疗是指通过中医推拿疗法来治疗小儿咳嗽相关症状。目前比较知名的小儿推拿诊所有上海康尧小儿推拿、青岛小儿推拿、北京玉明小儿推拿。

中医中药治疗

当小儿出现流清涕,身稍热,咽不适,食欲减时,可服用保元丹、至宝锭等小丸药,每服一丸,每日三次。如果服用一天后,病情加重,即需停药,及时到医院诊治。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脑瘫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脑瘫

小儿脑瘫手法是根据中医推拿、按摩相结合的方法,要求是轻快、柔和、平稳、着实,常用的手法有推、运、揉、按、摩、掐、捏等。人体运动是以骨骼为支架、关节为枢纽、肌肉收缩与舒张为动力来实现的。

小儿脑瘫的种种症状关键就是运动功能失调而导致的功能障碍和姿势障碍。在治疗中灵活巧妙运用这种手法,最大的特点是可以通过按摩,对皮肤、肌肉关节、肌腱、神经、经络腧穴的作用,可以缓解肌肉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调节神经系统功能,达到“通则不痛”,从而痉挛的肢体逐步松弛、挛缩的肌肉逐渐舒展,使患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加速康复。

治疗小儿脑瘫的穴位

按肩井,通行全身气血,手法治疗多以此法始、收,还可治上肢活动不利。

颈项软取大椎;上肢瘫取肩髎、曲池、外关、合谷;下肢瘫取环跳、髀关、伏兔、足三里等;腰部无力取肾俞、腰阳关;肘关节紧张取曲池、手三里;足内翻取昆仑等;足外翻取三阴交、太溪或血海等;尖足取解溪、商丘,剪力步取阳陵泉、绝骨等。智力低下取百会、风池、四神聪;语言障碍取通里、廉泉、京门、玉液,等等。

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因此大部分患儿体质较差,常伴有营养不良、出汗多、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康复疗效,感染加重患儿的痉挛、紧张或手足徐动等临床症状。脾胃为后天之本,有一分胃气就有一分生机,脾胃之气旺盛,疾病易于康复。

保健推拿处方:补脾经200次、摩腹2-5分钟、捏脊3-5遍、掐揉足三里50-100次。外感病和饮食内伤,以解表:推攒竹,坎宫、太阳,拿风池等;清热:清河水、退六俯、推脊等;消导:推脾经、揉板门、中腕、天枢等。

以上就是有关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脑瘫的一些相关资料了,虽然推拿按摩不能很好的治愈小儿脑瘫,但是家长们在对待患儿的时候也要细心耐心,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患儿病情的好转。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吐奶

1、推脾土

脾土位于小儿手拇指端骨掌面。医者用拇指螺纹面在小儿两手脾土部位轻柔地向指尖轻推各100次。

2、推胃经

胃经位于小儿拇指第一指骨掌面。医者用拇指螺纹面来回推小儿双手胃经各200次。

3、揉内关

内关穴位于小儿腕关节掌侧腕横纹上2同身寸两筋之间。医者用指尖按揉小儿双手内关穴各100次。

4、推膻中

膻中穴位于小儿两乳头连线正中点。医者用拇指螺纹面自小儿膻中穴向下推至脐部100次。

5、揉腹

医者用手掌在小儿腹部顺时针方向轻揉5分钟。

6、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小儿膑骨下3同身寸,胫骨外侧1同身寸。医者用拇指指尖轻按揉小儿足三里各100次。

推拿治疗小儿尿床有哪些注意

病因病机

小儿“尿床”为肾气不足,下元虚冷或病后体弱,脾肺气虚致三焦气化不利,肺、脾、肾三经之气不固,膀胱失约而成。少数患儿因肝经湿热,疏泄失常,火热内迫,热迫膀胱,膀胱不藏而引起。

西医学认为兴奋、惊恐、过度疲劳,或对新环境不适应而精神紧张,或缺乏照顾及训练,或膀胱容量小等原因均可导致膀胱括约肌功能失调而发生“尿床”。其中约有10%的患儿具有遗传倾向。

如果您在寻求治疗小儿“尿床”的方法时,不妨选择最简单有效地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尿床”。具体如下:

1.中医推拿治疗小儿尿床的原则

该病的治疗原则为温肾固涩。虚证辅以健脾益气,实证佐以疏肝清热。

2.中医推拿治疗小儿尿床的基本操作

患儿取家长抱坐位或仰卧位:补肾水300次;用全掌摩全腹,尤以下腹部为主,约5~8分钟;按揉气海、丹田、中极、三阴交,每穴约半分钟。

3.中医临床辨证以下元虚寒者为多,即:肾阳不足、肾虚寒。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补肾水300次,揉肾顶300次,推三关100次,揉外劳宫100次;用较为轻柔的手法逆时针方向摩全腹延长到10~15分钟,按揉神阙、气海、丹田、中极,每穴约半分钟;揉龟尾200次,推上七节骨100次;擦命门、肾俞、八髎,以透热为度。

相关推荐

小儿咳嗽怎么彻底治愈

【小儿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治疗是指通过中医推拿疗法来治疗小儿咳嗽相关症状。 【中医中药治疗】 当小儿出现流清涕,身稍热,咽不适,食欲减时,可服用保元丹、至宝锭等小丸药,每服一丸,每日三次。如果服用一天后,病情加重,即需停药,及时到医院诊治。 如果小儿咳嗽是阵发性的干咳、用抗生素无效,伴有咽喉痒、不伴发热,怕冷空气怕烟雾,夜间加重,那就可能是过敏性咳嗽。 小儿低烧,鼻塞流涕,轻咳等,可服用妙灵丹,每服一丸,每日二次。 小儿身热、咽红、声哑,病情较前加重,可加用小儿清咽冲剂、小儿感冒冲剂。 小儿突然发热,可用

宝宝地图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地图舌是一种发生在舌粘膜浅层的慢性边缘剥脱性舌炎。由于它的病损表现为经常在舌面的不同部位,并可变换大小和形状,具有游走性的特点,所以又称为游走性舌炎,因其形状似地图,故又称地图舌。 地图舌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据报道,儿童的发病率约为15%。这种病可能与消化不良、营养缺乏和体质差等因素有关。一般无症状,在吃刺激性的食物时舌头感到有点麻。其病因不明,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地图舌 一般者取穴足三里、三阴交、中脘并捏脊为主。 年龄小者取足三里、三阴交,即可见效。推拿宜每分钟超过100次,每穴20

中医怎么辩证推拿治疗头痛

中医推拿治疗头痛的基本治法 (1)头面部操作:患者坐位或仰卧位,术者行一指禅“小8字”和“大8字”推法,反复分推3~5遍。继之指按、揉印堂、神庭、攒竹、鱼腰、太阳、百会、四神聪等穴,每穴约一分钟;结合抹前额3~5遍;从前额发际处拿至风池穴处做五指拿法,反复3~5遍。行双手扫散法约一分钟;指尖击前额部至头顶,反复3~6遍。 (2)颈肩部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用一指禅推法沿项部膀胱经、督脉上下往返操作,结合揉、拨、推上述穴位3~5分钟。继之拿风池穴、项部两侧肌群、肩井各半分钟;在项、肩、上背部施以掖法约两

推拿有助治疗宝宝发烧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它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因此,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腹泻、遗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分为外感发烧、阴虚发烧、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 外感风寒发烧,可采用清肺经300次、清天河水100次、开天门100次、推坎宫100次、揉太阳100次等推拿方法,达到宣肺解表退热的目的。一般这类患儿经过推拿治疗一次后体温就可以降下来,下午体温会略有波动,第二天再采取同样手法治疗后体温基本控制在正

中医怎么按摩治疗中风偏瘫

中医推拿治疗中风偏瘫时间较长,故在治疗过程中应视病情的变化而改变手法的刺激量、操作时间和重点部位等,具体如下: 1.中医推拿治疗中风偏瘫治疗原则:舒筋通络,行气活血。 2.中医推拿治疗中风偏瘫基本操作:手法:滚、按、揉、搓、擦等法 (1)头面及颈项部操作:患者取坐位、仰卧位或俯卧位。推印堂至神庭2~3分钟:依次一指禅推印堂、睛明、阳白、鱼腰、太阳;四白、迎香、下关、颊车、地仓、人中等穴,往返1~2次,并配合抹、按、揉2~3分钟;扫散头部两侧(重点在少阳经)1~2分钟,拿五经1~2分钟,擦面部1~2分钟。

中医推拿按摩都可以治疗哪些病

中医推拿是由人类本能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我们常以“舐犊之情”来形容母爱,美国达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母鼠经常用舌舔幼崽的头、项、背,可以促使其体内产生生长激素。所以,在小儿背部捏脊,就能起到增强其体质的良好效果。一般认为,推拿除消除疲劳以外,临床上仅用于治疗骨伤科疾病,而历史上行之有效的内、妇、五官科推拿治疗几乎被遗忘。中医古代名著《黄帝内经·素问》就提到按穴位可以立即缓解心绞痛。后来,却将心脏病列为推拿禁忌症。事实上,由于有的临床医生不顾患者的耐受能力,手法用力大,产生过强的酸胀感,使患者精神紧张,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鼻塞的方法

迎香穴 位于人体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用双手大拇指指腹轻轻压住两侧迎香穴,其余四指扶着宝宝脸两侧,揉按200~300次。 鼻准穴 也就是常说的鼻尖,用右手中指指腹轻轻揉按200~300次。 印堂穴 在面额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右手中指指腹轻轻揉按200~300次。 开天门 由小儿两眉头之间向上用大拇指指腹直推至额上前发际处,50~100次。 太阳穴 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在两眉梢后凹陷处。中指指腹揉按200~300次。 后颈部 因为婴幼儿脖子短,穴位不好定位,所以可用右手大鱼际

小儿推拿治疗秋季腹泻

1、小儿推拿对秋季腹泻(湿热泻)很有效,多年来临床治疗秋季腹泻的经验,推拿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恶化发展,防止脱水现象发生,一般治疗1-2天发烧、呕吐停止,大便次数明显减少,3天大便可控制在4次以下,4-5天痊愈。 2、小儿推调理秋季腹泻(湿热泻)原则:清热利湿,健脾止泻。 3、小儿推拿穴位:清脾经、清胃经、清大小肠、退六腑、顺揉中脘、顺摩腹、推下七节骨、分推腹阴阳、捏脊、揉龟尾、按揉足三里、推天柱骨,揉脾、胃俞,如果腹泻严重时,配合艾灸肚脐,关元,肾俞,大肠腧,一般配合艾灸,3天一定起效。 4、推拿疗法治疗

中医推拿治疗腹泻

1、治疗原则:调和脾胃,化湿止泻。 2、手法处方:推脾经,推大肠,运内八卦,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 3、方义:推脾经,推大肠,揉脐,摩腹——调和脾胃,助运化湿。运内八卦——调中理气,并能起调和及加强其他手法的作用。推上七节骨,揉龟尾——调中止泻。 4、 加减治疗 ⑴ 、伤食型:加揉板门,揉中脘,揉天枢,推脾经用补法,推大肠用清法以健脾消食,调腑止泻。 ⑵ 、寒湿型:加推三关,揉外劳宫,推脾经及推大肠均用补法以健脾化湿,温中止泻。 ⑶ 、湿热型(包括暑湿泻):加清小肠,退六腑,揉天枢,推脾经及推大

小儿发烧选推拿

发烧是小儿的常见病症之一。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能力也较差,而且年龄越小调节功能越差。但小儿对发烧的耐受力较好,经过及时治疗后,恢复也较快。 中医认为,小儿具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故很多急慢性疾病均可出现发烧症状。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主要是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因此,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腹泻、遗尿、咳嗽、近视、便秘等疾病。 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分为外感发烧、阴虚发烧、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