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吃水果四点原则
正确吃水果四点原则
专家指出,水果不是可有可无的零食,正确吃水果应遵循四点原则。
数量:每天一个苹果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应摄入200~400克水果,普通个头的苹果、梨、橘子等,每天吃1~2个就够了。
搭配:越丰富越好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何计国表示,吃水果也要讲究多样性,比如吃了一个苹果,再适量吃些草莓、橘子等,既能保证吃够量,还能让营养丰富起来。
时间:健康人想吃就吃
何计国指出,对健康人来说,吃水果没时间限制,想吃就吃。不过,对控制体重、高血压和高血脂的人来说,餐前吃水果可补充大量膳食纤维和钾,还能减少正餐摄入量。相反,瘦弱、营养不良者饭前吃很多水果会影响食欲,建议饭后吃。值得提醒的是,早上空腹时别吃山楂、柿子等太酸涩的水果,可能引起不适。
选择:首选应季水果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指出,应季水果的品质优于反季节产品。对北方来说,4月前没应季水果;5月是草莓;5~6月有樱桃、杨梅、杏等;7~8月是西瓜和桃子的天下;9~10月有苹果、梨、沙果、石榴、猕猴桃等;之后还有橘子、橙子上市。
健康吃水果四大原则
原则一:吃水果的时机
当血糖控制比较理想,即空腹血糖能控制在7.8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5%以下,没有经常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就满足享受水果的先决条件了。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可先将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当水果吃,等病情平稳后再选择水果。
原则二:吃水果的时间
水果一般在两次正餐中间(如上午10点或下午3点)或睡前一小时吃,这可以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而使胰腺负担过重。一般不提倡在餐前或餐后立即吃水果。
原则三:吃水果的种类
各种水果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约为6%~20%。应选择含糖量相对较低及升高血糖速度较慢的水果。后者对不同的糖尿病人可能有一定的差异,可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作出选择。一般而言,西瓜、苹果、梨、橘子、猕猴桃等含糖量较低,对糖尿病人较为合适,而香蕉、红枣、荔枝、菠萝、葡萄等含糖量较高,糖尿病人不宜食用。
原则四:吃水果的数量
根据水果对血糖的影响,每天可食用200g左右的水果(可提供约90千卡的热量),同时应减少半两(25g)的主食,这就是食物等值交换的办法,以使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保持不变。
老年人如何正确吃水果
1、饭后吃水果
老年人肠胃功能较弱,胃肠蠕动较慢,更易导致便秘的发生。因此,即使要吃水果,也应在饭后1~2小时吃。
2、吃水果应当适量
老年人胃肠功能较弱,进食量过多反而不利于健康。如橘子有大量果酸,它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每天最多吃2~3个,千万不要多吃。
3、吃水果最好应季
不同的水果食用的季节有别。如西瓜有解暑、清热之功效,因此应在夏令食用,如果冬季吃西瓜,就会蓄寒积痰,不利于消化。
4、有些水果不宜空腹食用
如柿子含鞣质及柿胶酚,若遇胃酸即凝固成块,形成“柿石”,因而导致胃结石。
二、根据体质吃水果
食物属性,即所谓“四气”,是指食物进人体内,会产生“寒、热、温、冷”的作用。介于四者之间既不温不“热,又不寒不凉,则归属于”平“性。
虚寒体质的人基础代谢率低,体内产热量少,四肢即便在夏季也是冷的。由于他们的副交感神经兴奋性高,所以面色较常人白,他们很少口渴,也不喜欢接触凉的东西,包括进空调间。中医历来均衡、阴阳调和,所以体质偏寒的人,在吃水果时,自然要择食温热性的,这类水果包括荔枝、龙眼、番石榴、樱桃、椰汁、榴莲、杏。栗子、胡桃肉等。
相反实热体质的人代谢旺盛,产热多,交感神经占优势,容易发热,经常脸色红赤,口渴舌燥,喜欢吃冷饮,易烦躁,常便秘。按照上面的原则,这样的人群要多吃寒凉性的食物,如香瓜、西瓜、水梨、香蕉、奇异果、芒果、莲藕、番茄、柿子、荸荠、甜瓜、黄瓜、柚子等等。
平和类的水果,如葡萄、菠萝、木瓜、苹果、椰肉、梨、橙、西瓜皮、芒果、橄榄、白果、李子等等,不同体质的人均可食用。
老年人吃水果应该怎么吃
一、老人吃水果原则
1、饭后吃水果
老年人肠胃功能较弱,胃肠蠕动较慢,更易导致便秘的发生。因此,即使要吃水果,也应在饭后1~2小时吃。
2、吃水果应当适量
老年人胃肠功能较弱,进食量过多反而不利于健康。如橘子有大量果酸,它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每天最多吃2~3个,千万不要多吃。
3、吃水果最好应季
不同的水果食用的季节有别。如西瓜有解暑、清热之功效,因此应在夏令食用,如果冬季吃西瓜,就会蓄寒积痰,不利于消化。
4、有些水果不宜空腹食用
如柿子含鞣质及柿胶酚,若遇胃酸即凝固成块,形成“柿石”,因而导致胃结石。
二、根据体质吃水果
食物属性,即所谓“四气”,是指食物进人体内,会产生“寒、热、温、冷”的作用。介于四者之间既不温不“热,又不寒不凉,则归属于”平“性。
虚寒体质的人基础代谢率低,体内产热量少,四肢即便在夏季也是冷的。由于他们的副交感神经兴奋性高,所以面色较常人白,他们很少口渴,也不喜欢接触凉的东西,包括进空调间。中医历来均衡、阴阳调和,所以体质偏寒的人,在吃水果时,自然要择食温热性的,这类水果包括荔枝、龙眼、番石榴、樱桃、椰汁、榴莲、杏。栗子、胡桃肉等。
相反实热体质的人代谢旺盛,产热多,交感神经占优势,容易发热,经常脸色红赤,口渴舌燥,喜欢吃冷饮,易烦躁,常便秘。按照上面的原则,这样的人群要多吃寒凉性的食物,如香瓜、西瓜、水梨、香蕉、奇异果、芒果、莲藕、番茄、柿子、荸荠、甜瓜、黄瓜、柚子等等。
平和类的水果,如葡萄、菠萝、木瓜、苹果、椰肉、梨、橙、西瓜皮、芒果、橄榄、白果、李子等等,不同体质的人均可食用。
除了以上内容,下面小编继续为您介绍老人如何正确吃水果。
如何预防产后肥胖症
1、尽量避免食用植物油、含高油脂容易发胖的食物。虽然奶类是钙质摄取的主要来源,但要尽量选用低脂、脱脂奶,而不宜选取炼乳、调味乳。
2、少吃多餐,这样既不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又能有效地消耗食物的热量。不会囤积脂肪。
3、适量运动,产后积极运动是预防生育性肥胖的重要措施。适当的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避免体内热量蓄积。
4、正确吃水果。很多女性认为多吃水果不仅能瘦身还能补充营养,一举两得,但其实水果中含糖量是很高的,有些水果含糖量是超过20%,摄入过多糖分也是体重增长的原因之一。
孕期正确吃水果方式
每日最好不超300克:孕妇更不能把水果作为主食,应该遵循时令而多样化地选择鲜品。水果每餐1-3个,蔬菜日摄入量400克,其中绿叶蔬菜应占1/2。
孕期吃水果种类要多:孕期不同时间吃不同种类的食物,以摄取不同的营养素,才能达到营养的均衡。
孕早期:孕妈咪最好还是多吃一些苹果、桃、杏、菠萝、乌梅等中性水果。
孕中期:水果种类要丰富。孕中期,孕妈咪身体状况比较稳定,胎儿的激素也很平衡。因此,孕妇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多种水果进行补充。
孕晚期:孕妈咪可以多吃像猕猴桃等维生素多的水果。橘子要少吃,橙子可以多吃点,它的维生素含量很高。无花果有开胃消食的作用,有积食的孕妈可以适量吃些哦~
饭后吃水果的危害
当你在餐后马上进食水果时,消化慢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会影响消化快的水果,这些东西要在胃部停留一两小时或更长时间,跟消化液产生化学作用,分解后才进入小肠吸收,水果被阻碍前进停滞胃内,在华氏104度高温之下腐败。
水果的主要成份是果糖,在胃内的高温下产生发酵反应甚至腐败变化,会生成酒精及毒素,出现胀气、便秘等症状,给消化道带来不良影响。引起种种疾病,包括胃灼热、消化不良、肚痛等。
水果中还含有类黄铜化合物,如果没能及时地进入小肠消化吸收,被食物阻隔在胃内后,经胃内的细菌作用转化为二羟苯甲酸,而摄入的蔬菜中含有硫氰酸盐,在这两种化学物质作用下,干扰甲状腺功能,可导致非碘性甲状腺肿。
吃水果四点注意事项:
1.水果中许多成分均是水溶性的,饭前吃有利于身体必需营养素的吸收。
2.水果是低热量食物,其平均热量仅为同等重量面食的1/4,同等猪肉等肉食的约1/10。先吃低热量食物,比较容易把握一顿饭里总的热量摄入。
3.许多水果本身容易被氧化、腐败,先吃水果可缩短它在胃中的停留时间,降低其氧化、腐败程度,减少可能对身体造成的不利影响。
4.而儿童正处于长身体时期,部分妇女属于中医讲的“脾胃虚寒”体质,不宜或不适应饭前吃水果。这部分人群可两顿饭之间加食一次水果。
老年人如何正确吃水果
老年人由于内脏器官衰老,导致各项生理功能减弱,如消化能力差、肠蠕动减慢、胃黏膜萎缩、胃酸过量等,也常伴有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一次不宜进食过多的水果,可采用少食多餐的吃法。经常胃酸的老年人不宜吃李子、山楂、柠檬等有机酸较多的水果。
经常大便干燥的老年人可多吃些桃子、香蕉、橘子等水果,但最好不要吃柿子,因为柿子含大量柿胶,多吃了可加重便秘。
经常腹泻的老年人,可适当吃些苹果,因为苹果有收敛和固涩的作用。有心脏病及水肿的老年患者,不宜吃含水量较大的西瓜、椰子等水果,以免增加心脏的负担以及加重水肿。糖尿病患者不但要少吃糖,同时也要少吃含糖量较高的梨、苹果、香蕉等水果。
肝病患者要多吃些橘子、鲜枣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利于肝炎的治疗和恢复,但不要在饭前吃水果,以免影响正常的进食及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