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使用胰岛素呢
如何正确使用胰岛素呢
1、胰岛素的储存需要一定的温度,约2℃-8℃左右,最好储存在冰箱的冷藏室。胰岛素不可冷冻、暴晒或剧烈震荡。
2、胰岛素的剂型分短效、中效、长效和预混4种。动物胰岛素因呈酸性不可提前预混,但使用时长、短效胰岛素可以混合使用,但应注意先抽短效后抽长效。
3、应了解胰岛素有哪些注射部位,部位不可乱用或只固定于一个部位使用,应按一定方向轮替使用,一般每半个月更换一个部位。
4、开始使用胰岛素应从小剂量开始,以防低血糖发生。
5、对于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可以配合胰岛素增敏剂。
6、对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最好配合减肥药物治疗。
7、应了解注射胰岛素都有哪些工具,包括,一次性注射器、无针注射器、胰岛素笔和胰岛素泵。
使用胰岛素笔的注意事项:
1、注射时间
首先注射前要确定吃饭时间,确保在吃饭前30~45分钟注射。准备好酒精棉球、针头、胰岛素笔和胰岛素,注意胰岛素笔和胰岛素一定要是同一厂家的产品,以免不匹配。再次核对胰岛素的剂量。仔细检查胰岛素的外观,中效、长效胰岛素或者预混50/50、70/30胰岛素均为均匀的混悬液,轻轻摇晃后呈牛奶状。如果轻轻摇晃后,瓶底有沉淀物,或者有一层冰霜样的物体黏附在瓶壁上,则药物不能再使用。
2、注射区域
常用的胰岛素注射部位包括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外侧、臀部。以2平方厘米为一个注射区,而每一个注射部位可分为若干个注射区,注射区的意思是每次注射应在一区域。每次注射部位都应轮换,而不应在一个注射区几次注射。腹部是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腹部的胰岛素吸收率能达到100%,吸收速度较快且皮下组织较肥厚,可减少注射至肌肉层的风险,最容易进行自我注射。
3、保存
注射完毕后应套上内针帽,旋下针头,将废弃针头丢弃,戴回笔帽。同时要注意胰岛素的保存,一般来说,未开启的胰岛素笔芯可储存在2℃—8℃环境下(冰箱内),开启后装入胰岛素笔内的笔芯在室温下(<;25℃)可保存1个月左右。患者要特别注意胰岛素笔芯不能冰冻,也不能暴露在阳光下。
4、胰岛素笔的排气
新换上的笔芯,由于推进螺旋与笔芯尾端接触不紧密,如果不排气则注射剂量不足。方法是笔尖向上,转动计量环1~2个单位,推键一次,如此反复,至笔尖有液体流出。换新针头后也应排气。
5、胰岛素笔针头可使用多次
我们的经验是一个针头可使用多次,只要不折不堵就可以用(限单个患者自用)。但反复使用易出现液体外流、注射时疼痛、针头堵塞等现象影响用药效果,甚至损坏胰岛素笔,因此建议患者针头不宜使用次数过多,应适时更换。
6、胰岛素笔针头不用酒精消毒
因针头本身有一层硅保护膜,注射时能减轻疼痛,用过一段时间以后更换新针头即可。如果用酒精消毒针头,注射时反而产生疼痛感,且针头本身是无菌的,消毒无异于画蛇添足。注射时要注意皮肤消毒,酒精挥发干后再注射胰岛素。
使用胰岛素的几个常见误区
1、“胰岛素要到糖尿病最后阶段才用”:这是另外一个极端错误的传言!一些病人要等到所有药物失效、并发症发展到最晚期才用,其实已经为时已晚,因为此时并发症都已不可逆转,生活质量很差,同时胰岛功能很差,胰岛素治疗效果亦不佳。
2、“打胰岛素太复杂、太麻烦了”:其实不是这样。现在注射胰岛素使用专门设计的胰岛素笔进行操作,非常简单,护士会几分钟内教会你,80岁的老太太也能轻松自己注射,同时携带方便,几秒钟完成注射,和吃药比并不麻烦。
胰岛素会产生依赖性吗
胰岛素是我们人体中所必须的一种控制血糖的激素,因为糖尿病的存在,胰岛功能受损以后,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那么给予胰岛素的治疗可以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有助于我们胰岛的休息,使得胰岛细胞功能逐步复苏。
早期使用胰岛素的病人,可以使胰岛功能恢复后,逐渐减少胰岛素,最后改用口服药物来治疗,后期的病人因为治疗时间过晚了,胰岛功能已经很难恢复了,这个时候使用口服药已经没有很多效果了,那么我们只能够选择使用胰岛素来治疗,所以,我们需要认识到,胰岛素是不是上瘾的,它是我们人体所需要的,因为使用的晚,所以才变得胰岛素不可能撤出,早期使用胰岛素是有利于我们恢复胰岛功能的,所以不存在这个胰岛素成瘾性的一个问题。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胰岛素注射器
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的常用降糖药物,由于胰岛素是一种激素,在胃酸的作用下会变性而被灭活,因此不能通过口服吸收,只能采用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方式应用。静脉注射胰岛素起效迅速,但会被机体快速代谢,作用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应用于急症情况下。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采用在家中自己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
注射胰岛素可采用胰岛素专用注射器或胰岛素笔两种注射器,这两种工具都具有操作简单、计量准确、针头尖细等优点,方便糖尿病患者独立操作,并减少了患者的疼痛感。无论是专用注射器还是胰岛素笔的针头,均为一次性用品,这就意味着在注射一次后就应更换针头。针头重复使用会使针头变钝、增加疼痛感,甚至可能引发皮肤感染。
在使用这些注射器时应注意在不使用时一定要盖上针帽,不要让针头接触到药物和皮肤意外的其他物品,防止意外接触到其他物品造成的污染,避免皮肤感染。由于用过的注射器内会残存少量剩余的胰岛素,因此一支注射器应始终用于一种胰岛素,用过的注射器应在室温下保存。
糖尿病人何时该用胰岛素
中国的糖尿病人,很抵触打胰岛素,他们觉得这是治疗无效,病情加重的标志,这个误会贻误了糖尿病的最好治疗时机。一般来说,如果已经同时服用了2 种降糖药后,血糖还是控制不住的话,就到了用胰岛素的时候了,再往后拖延,胰岛素的降糖效果也会受影响,这是中国专家最近在“美国第76次糖尿病协会科学年会”上给出的建议。
2013年版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已经明确有建议: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在较大剂量,多种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仍>7%,就应该开始使用基础胰岛素了。
但在我国,降糖药疗效不佳后开始起始基础胰岛素治疗的病人,糖化血红蛋白往往已经达到10%,高出指南建议的7%很多了。
研究发现,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越高,之前降糖药的服用种类越多,或者剂量越大,用胰岛素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难度就更大,血糖就很难控制。
这就提示,当降糖药治疗疗效不佳时,胰岛素治疗的时机是:糖化血红蛋白最好不要超过8%,同时,口服降糖药的种类最好不超过2种,当已经服用3种口服降糖药,仍旧疗效欠佳时,再开始胰岛素治疗,最终的效果不如在2种降糖药疗效不佳时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效果。
另一个问题是,开始胰岛素治疗后,胰岛素的剂量调整要及时,现在发现,从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后的6个月内,胰岛素剂量的增加平均只有1~2个单位,这也是中国的糖尿病人胰岛素治疗后,病情仍控制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注射胰岛素的副作用 胰岛素水肿
大剂量的胰岛素注射偶尔可以一起拿周围组织水肿,特别是在代谢控制较差的患者迅速得到纠正之时。胰岛素浮肿多见于面部,亦可发生与四肢,严重时可出现腹水。一般可以自行缓解,必要时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使用胰岛素的几个常见误区
1、“胰岛素要到糖尿病最后阶段才用”:这是另外一个极端错误的传言!一些病人要等到所有药物失效、并发症发展到最晚期才用,其实已经为时已晚,因为此时并发症都已不可逆转,生活质量很差,同时胰岛功能很差,胰岛素治疗效果亦不佳。
2、“打胰岛素太复杂、太麻烦了”:其实不是这样。现在注射胰岛素使用专门设计的胰岛素笔进行操作,非常简单,护士会几分钟内教会你,80岁的老太太也能轻松自己注射,同时携带方便,几秒钟完成注射,和吃药比并不麻烦。
3、用胰岛素说明病情变得更严重了,无可救药了:糖尿病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可以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您的血糖水平越高,发生并发症的可能就越大。所以不要根据您吃了多少药来判断病情,要根据您的血糖控制水平来判断。现在太多的医生和病友存在着这种误解,因此在口服药阶段停留时间过长,即使血糖控制不好还仍在反复尝试换药、加量、减少饮食、加强运动。事实上对于一个病友来说没有什么比控制血糖更重要。保证血糖水平接近正常值,糖友才会更健康。
4、每天打胰岛素太疼了,长期打可受不了:一提到注射,您就会联想起医院注射室的大针头,这些针头非常长是因为它们是用来肌肉注射的。相比之下,胰岛素注射针就细的多,因为您只需将胰岛素注射到皮下即可。而且胰岛素注射针头上都有一层涂层,这层涂层可以起到润滑的作用,让针头更容易刺入皮下。实际上大部分人在注射胰岛素时基本感觉不到疼痛。未开封的胰岛素可以在室温下保存4周时间,胰岛素注射笔携带也很方便,完全不会影响您的各种外出活动。
5、胰岛素的存放:未拆封的胰岛素保质期为冰箱冷藏2年,室温下也能保存3~6月;已使用的胰岛素冰箱冷藏可使用1~2月,室温下2周左右,因此短期出行未必需要冰箱。胰岛素存放时,注意放置阴凉处,避免暴晒,不能冷冻,最好放在冰箱内离冷冻格远侧,以免因冷冻格过冷导致胰岛素结冰。
6、糖尿病患者总是需要胰岛素:并不一定。1型糖尿病患者(约占到糖尿病患者总数的5%~10%)确实需要胰岛素来控制病情,而2型糖尿病患者(约占到患者总数的90%~95%)可能不需要胰岛素。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统计,对于成年糖尿病患者来说,只有14%的人使用胰岛素,13%的病人同时使用胰岛素和口服药物,57%的人仅服用口服药,还有16%的病人通过饮食和锻炼来控制血糖水平。为了能将血糖水平控制在安全区域,患者应当采取任何必要的手段,否则高血糖在人体内相当于一种剧毒的毒药。
长期打胰岛素的危害性
糖尿病的治疗药物分为两类,一种是口服降糖药,另外一种当然就是胰岛素。口服药和胰岛素各有优劣,比如口服降糖药,安全方便,病人的依从性非常好,但是在肝肾功能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患者将无法使用口服降糖药。
而胰岛素是内分泌科医师调整血糖的主要手段之一,胰岛素是人体体内自身的物质,因此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一般是非常安全,不会有什么危害的,而长期使用胰岛素注射当然会带来一个不良反应,就是体重增加,因此肥胖的患者是不适合打胰岛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