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巨阙是什么意思 巨阙的配伍疗法

巨阙是什么意思 巨阙的配伍疗法

1.配内关穴治心绞痛;

2.配章门穴、合谷穴、中脘穴、内关穴、足三里穴治呃逆;

3.配足三里、膻中穴、内关穴、三阴交穴、心平穴、心俞穴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4.配内关穴、人中穴治癫狂痫证;

5.配神门穴治失眠健忘。

巨阙在哪个位置

巨阙穴位于腹部中部,左右肋骨相交之处,再向下二指宽即为此穴。(巨阙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

心俞疼痛是什么引起的 心俞的配伍

1、配巨阙穴治心痛。

2、配脾俞穴、神门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治失眠健忘。

3、配大椎穴治癫痫。

4、配巨阙穴、内关治惊悸。

5、配太渊、孔最治疗咳嗽、咳血。

6、配神门、百会、大陵、合谷治疗癫痫、狂躁。

天泉的准确位置是在哪里

天泉的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在臂内侧,于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

快速取穴法:侧坐位,在胸部,先取乳头下的第4肋间隙,再从锁骨中线外量1横指处,按压有酸胀感。

作用与功效

类属:手厥阴心包经。

功效作用:宽胸理气,止咳平喘,通络止痛。

主治病证:

1.气滞血瘀,痰浊瘀组之胸痛,胸闷,心痛诸病证。

2.痰浊阻肺,肺失宣肃降之咳嗽,气喘诸症。

3.经脉痹阻之肘臂挛痛诸症。

常用配伍

1.配巨阙,膻中,郄门,丰隆,太渊,针刺泻法,宽胸理气,化痰降浊,治疗痰浊心痛,胸满。

2.配膻中,巨阙,膈俞,阴郄,心俞,针刺平补平泻法,活血化瘀,疏通心脉,治疗气滞血瘀之胸痹,胸背痛。

3.配中府,天突,肺俞,丰隆,针刺泻法,宣肺理气,化痰止咳,治疗痰饮咳嗽。

4.配曲泽,曲池,天府,间使,青灵,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活络,通络止痛,治疗经脉痹阻之肘臂挛痛。

巨阙的作用 巨阙配穴治疗方法

心胸痛可配中脘,内关;心烦惊悸可配心俞,神门;癫狂可配人中,百会,内关;癫痫可配鸠尾,内关;胸满气短可配中脘,心俞,肺俞;胃脘痛,反胃,吞酸,呕吐可配公孙,内关;呃逆,噎膈可配天突,膈俞,内关。

腹泻艾灸穴位是哪个

灸法1

取穴:腹泻特效穴(定位:足外踝最高点直下,赤白肉际之处)。

灸法:采用艾卷温和灸法,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2~3次,治愈为止。

灸法2

取穴: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穴。

配穴:久泄者加脾俞、胃俞、大肠俞穴;五更泄者加关元、气海、命门穴。

灸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5分钟;也可用艾炷灸,每穴灸3~5壮。

灸法3

取穴: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穴。

配穴:寒重者加神阙、关元穴;湿重者加阴陵泉穴;呕恶者加内关穴;里急后重甚者加中膂俞穴。

灸法:神阙穴采用隔盐灸或隔姜灸法,每次灸5~8壮,其他穴位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次每穴灸5分钟,每日1次。此法多用于寒湿型腹泻。

灸法4

取穴:天枢、中脘、足三里、阳陵泉穴。

配穴:里急后重者加上巨虚、下巨虚穴;食积者加梁门穴;胃脘胀者加内关穴;发热者加大椎穴。

灸法:采用灯火灸法,每穴灸1壮,每日1次,3~5日为1个疗程。本法用于急性腹泻。

灸法5

取穴:申脉穴。

灸法:采用艾条雀啄灸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点燃艾条对穴位处施行雀啄灸,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次10分钟,每日1次。

灸法6

取穴:足三里、隐白、天枢、中脘、神阙穴。

灸法:神阙穴采用隔盐灸法,每次灸5~7壮;其他穴位采用艾炷无瘢痕直接灸法,先将穴位处涂上少量凡士林膏,再放上麦粒大小的艾炷,点燃施灸,当病人感到热痛不可耐受时,更换艾炷,每穴灸5~7壮,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大横的作用与好处 大横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中脘,天枢,合谷,上巨虚,清热利湿,通调肠腑,治疗湿热痢疾,绕脐腹痛等。

2.配中脘,足三里,天枢,关元,神阙,公孙,针刺泻法,灸神阙,关元,治疗寒积腹痛,洞泄,便秘等。

3.配大肠俞,支沟,腹结,上巨虚,清热通腑,治疗热结便秘。

4.配脾俞,中脘,天枢,足三里,健脾和中,治疗脾虚腹痛,泄泻等。

天泉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天泉穴常用配伍

1.配巨阙,膻中,郄门,丰隆,太渊,针刺泻法,宽胸理气,化痰降浊,治疗痰浊心痛,胸满。

2.配膻中,巨阙,膈俞,阴郄,心俞,针刺平补平泻法,活血化瘀,疏通心脉,治疗气滞血瘀之胸痹,胸背痛。

3.配中府,天突,肺俞,丰隆,针刺泻法,宣肺理气,化痰止咳,治疗痰饮咳嗽。

4.配曲泽,曲池,天府,间使,青灵,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活络,通络止痛,治疗经脉痹阻之肘臂挛痛。

巨阙在哪个位置 巨阙的功效作用

1.缓解治疗打嗝、胸痛、心痛、心烦、惊悸、胸满气短、咳逆上气、腹胀暴痛、呕吐、呃逆、吞酸、黄疸、泄利等。

2.缓解治疗失眠多梦、健忘、癫狂、痫证等。

3.缓解治疗口腔溃疡、面色苍白、肤色异常、粉刺等。

心悸艾灸哪里 心阴亏虚型心悸艾灸

治则:滋养阴血,宁心安神。

艾灸处方:阴郄,郄门,心俞,巨阙。

艾灸方义:阴郄,郄门分别为手少阴,厥阴经之郄穴,两穴同用能养阴定悸,心俞,巨阙为俞募配穴,能协调心经气机而收镇惊宁神之效;多梦加太冲,面赤加劳宫。

灸法:艾炷灸,用补法,每穴灸3壮,每日灸1次,10次为一疗程。

巨骨的意思是什么 巨骨的配伍疗法

1.肩背痛:巨骨穴配天牗、缺盆、神道、大杼、天突、水道。

2.臂不举:巨骨穴配前谷。

3.咯血:巨骨穴配孔最、尺泽、鱼际。

4.肩痛:巨骨穴配肩髃穴、肩髎穴。

血压高怎么按摩 揉前胸穴位

用右手鱼际和掌根部按揉,其余四指放松,从膻中穴开始,边绕圈下行,至巨阙结束,此为1次,共做15次;膻中调理气机,缓解胸痹,降肺胃逆气;巨阙可调心,止痛,降肺气,解胸痹,安神。再配伍中庭,鸠尾穴一同按压,可起到安定心神,稳定血压的作用。

膻中:相当于男性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巨阙:位于剑突下。

巨阙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巨阙的准确位置图

标准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上。

简便取穴:于胸剑联合至脐中连线的二分之一与下二分之一的交点处即为本穴。

神阙怎么找最简单 神阙配伍疗法

1.配关元,有温补肾阳的作用,能治疗久泻不止,肠鸣腹痛。

2.配百会,膀胱俞,有升阳举陷,回阳固脱的作用,能治疗脱肛。

3.配石门,有温阳利水,通经行气的作用,能治疗大腹水肿,小便不利。

艾灸来治疗秋季腹泻

灸法1

取穴:腹泻特效穴(定位:足外踝最高点直下,赤白肉际之处)。

灸法:采用艾卷温和灸法,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2~3次,治愈为止。

灸法2

取穴:申脉穴。

灸法:采用艾条雀啄灸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点燃艾条对穴位处施行雀啄灸,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次10分钟,每日1次。

灸法3

取穴: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穴。

配穴:久泄者加脾俞、胃俞、大肠俞穴;五更泄者加关元、气海、命门穴。

灸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5分钟;也可用艾炷灸,每穴灸3~5壮。

灸法4

取穴: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穴。

配穴:寒重者加神阙、关元穴;湿重者加阴陵泉穴;呕恶者加内关穴;里急后重甚者加中膂俞穴。

灸法:神阙穴采用隔盐灸或隔姜灸法,每次灸5~8壮,其他穴位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次每穴灸5分钟,每日1次。此法多用于寒湿型腹泻。

灸法5

取穴:足三里、隐白、天枢、中脘、神阙穴。

灸法:神阙穴采用隔盐灸法,每次灸5~7壮;其他穴位采用艾炷无瘢痕直接灸法,先将穴位处涂上少量凡士林膏,再放上麦粒大小的艾炷,点燃施灸,当病人感到热痛不可耐受时,更换艾炷,每穴灸5~7壮,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灸法6

取穴:天枢、中脘、足三里、阳陵泉穴。

配穴:里急后重者加上巨虚、下巨虚穴;食积者加梁门穴;胃脘胀者加内关穴;发热者加大椎穴。

灸法:采用灯火灸法,每穴灸1壮,每日1次,3~5日为1个疗程。本法用于急性腹泻。

相关推荐

按摩神阙的好处 神阙配伍治病方法

肠鸣,腹痛可配伍天枢,上巨虚;脱肛可配归来,长强;小便不利,水肿鼓胀可配水分,水道,阴陵泉;中风脱症可配伍气海,关元,足三里;虚弱可配内关,人中,素髎。

神阙的功效与主治 神阙的配伍

配足三里,调理肠胃,治肠鸣腹痛; 配长强、气海,升阳举陷,治脱肛; 配气海、阴陵泉,益脾气、利寒湿,治疗泄利不止; 配重灸关元,益阴敛阳、回阳固脱,治疗中风脱症; 神阙拔罐配刺天枢、足三里,益气健脾和胃,治疗泄泻、呕吐。

心俞的准确位置图 心俞配伍应用方法

巨阙,内关,有行气活血的作用,可治疗冠心病;配神门,三阴交,有养血,活血和宁神作用,可治疗失眠,健胃;配百会,复溜,气冲,可理气宁心,治妇人脏躁;配神道,劳宫,可醒神开窍,治疗癔病;配丰隆,鸠尾,可豁痰开窍宁心,治疗癫疾;配气海,关元用灸法,可益气回阳通脉,治疗肢冷,唇绀,冷汗。

步廊痛什么原因 步廊常用配伍

1.配膻中,巨阙,肺俞,丰隆,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化痰,治疗痰浊壅塞之胸痛,胸满,胸闷等。 2.配膈俞,三阳络,郄门,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活血通络,治疗气滞血瘀之胸闷,胁痛。 3.配心俞,内关,宁心安神,宽胸止痛,针刺泻法,治疗心血瘀阻之心痛,心悸,怔忡。 4.配期门,行间,内骨干,天池,肩井,针刺泻法,治疗气郁血瘀之乳痈。 5.配肺俞,脾俞,丰隆,合谷,太渊,针刺泻法,化痰 止咳平喘,治疗痰湿咳喘。

上巨虚在什么位置 上巨虚的临床应用

1、主穴:中脘 天枢 上巨虚 阴陵泉 2、配穴:寒湿内盛者,配神阙;湿热伤中者,配内庭、曲池;饮食停滞者,配下脘、梁门。 3、方义:中脘为胃之募穴,腑之所会,可以健运中州,调理气机;天枢为大肠之募穴,穴居腹部,上巨虚为大肠之下合穴,“合治内腑”,两穴募合相配,调理胃肠气机,运化湿滞作用显着;阴陵泉为脾经合穴,善于健脾化湿。 1、主穴:合谷 天枢 上巨虚 三阴交 2、配穴:湿热痢者,配曲池、内庭;寒湿痢者,配中脘、气海;疫毒痢者,配大椎、十宣放血;噤口痢者,配内关、中脘;休息痢者,配脾俞、神阙、足三里;纳呆

腹泻针灸按摩改善

治疗腹泻的拔罐疗法: 1、患者取仰卧位,用口径6cm的中型火罐于肚脐窝处(相当于以神阙穴为中心,包括两侧天枢穴的部位)拔一罐,一般隔一天或隔四天一次,往往1-3次即可减轻或者痊愈。适用于大便溏薄、次数多,或为清冷之灰白色稀便,或为完谷不化之稀便。 2、取穴:①天枢、关元、足三里、上巨虚;②大肠俞、小肠俞、足三里、下巨虚。按俞穴部位选择不同口径火罐,取上述两组腧穴交替使用,每日或隔日一次,进行拔罐治疗。本法适用于脾胃虚寒型泄泻。 拔罐法需注意,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

步廊穴痛什么原因

步廊痛的原因: 步廊穴属足少阴肾经,穴处胸部,起宽胸理气,和胃降逆之功,多用于治疗痰浊壅塞,气血瘀滞之胸痛,胸满,胸闷,胁痛,心痛,咳嗽,气喘诸症,以及胃失和降之呃逆,呕吐诸病证。步廊穴出现疼痛现象,多胁肋痛,气滞,咳嗽气喘所致,具体情况应咨询医生,明确病因后进行治疗调理。 步廊常用配伍 1.配膻中,巨阙,肺俞,丰隆,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化痰,治疗痰浊壅塞之胸痛,胸满,胸闷等。 2.配膈俞,三阳络,郄门,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活血通络,治疗气滞血瘀之胸闷,胁痛。 3.配心俞,内关,宁心安神,宽胸止痛,针刺

艾灸肠胃炎灸什么穴位

1、艾灸肠胃炎灸神阙穴 取穴方法:神阙穴即肚脐(中央),又名:脐中,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也可以说肚脐就神阙穴。 主治症状:泄痢,绕脐腹痛,脱肛,五淋,妇人血冷不受胎,中风脱证,尸厥,角弓反张,风痫,水肿鼓胀,肠炎,痢疾,产后尿潴留。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炎、肠炎等疾病。 2、艾灸肠胃炎灸上巨虚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正坐屈膝位,在犊鼻下6寸,当足三里与下巨虚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上巨虚调和肠胃,通经活络。主治病症:消化系统疾病(阑尾炎,胃肠炎,泄泻,

水突准确位置示意图 水突穴应用主治

水突主要用于治疗咳逆上气,咽喉肿痛,呼吸气短,喘息不通,气瘿,喘息不得卧等。临床上常配风门,百会,气户治顿咳;配少商,气舍治咽肿,配天突治瘿气;配膻中,巨阙,关元治膈肌痉挛。

心俞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人体穴位配伍

巨阙穴、内关穴治心痛、惊悸; 配内关穴、神门穴 治失眠、健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