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囟门正常的闭合时间 囟门迟闭

囟门正常的闭合时间 囟门迟闭

囟门闭合的早迟是衡量颅骨发育的主要内容。囟门迟闭,主要是指宝宝已经过了18个月,但前囟门还未关闭,多见于佝偻病、先天性脑积水、呆小病。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前囟门闭合时间 囟门闭合等于头围增长停止吗

有些家长认为囟门在6~10个月关闭,说明钙质已够,不必再补充,如果再吃钙粉,会使头围不长,脑的发育也受到限制。实际上囟门闭合不等于头围增长停止,头围增长要到13~15岁时才停止。

宝宝囟门闭合时间 囟门发育异常

父母应注意观察宝宝前囟门的高低,紧张与否,这将有助于判断颅内压的高低。如前囟门隆起、饱满,摸之有紧绷感,提示有颅内压增高,这种孩子可能得了脑膜炎、脑炎、颅内出血和维生素A中毒等;囟门凹陷的孩子则有可能是因为脱水和营养不良。如果患儿前囟超过3厘米,或伴有烦躁、夜惊、多汗等其他异常表现,则要考虑是否有佝偻病,或其他颅脑疾病,应到医院诊治。

宝宝囟门闭合时间 前囟门的闭合时间

前囟在宝宝头顶中央的前方,摸上去较软,它是由两块额骨与两块顶骨边缘构成的菱形空间;此处只有头皮和脑膜,没有骨头。宝宝出生6个月后,前囟门随着颅骨缝逐渐骨化而面积变小,到1周岁,最迟不超过18个月闭合,为骨质所取代。人们常说的“天窗”或“囟门”主要是指前囟门。正常的前囟门应与头颅表面一样平坦,不隆起、不紧张、不凹陷。

前囟门什么时候闭合

宝宝刚出生时前囟对边直径大小约为1.5-2.0厘米,出生头几月内前囟会随头围的增大而扩大,一般6个月后随着额骨和顶骨逐渐骨化而缩小,到了18个月左右闭合。除了前囟门外,小宝宝还有一个后囟门,后囟是由二块顶骨和一块枕骨形成的三角间隙,位于枕部,后囟在宝宝出生时已经很小了,一般约在宝宝出生后6-8周关闭。在正常情况下,未闭合的囟门外观平坦,稍微内陷。

虽说绝大多数宝宝的囟门在18个月前闭合,但也有些宝宝的囟门迟迟不能闭合,家长非常着急,那是什么原因呢?一般来说,有些疾病会影响到宝宝的囟门闭合:

佝偻病:因为机体内钙营养出现问题,而导致骨骼钙化不全,最终致使囟门晚闭;呆小病:机体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激素缺乏或分泌减少而影响钙、磷在骨骼中沉积,使骨钙化出现问题,导致骨骼生长障碍囟门闭合困难;脑积水:是由于大脑脑室内有积水而影响囟门的闭合。

囟门的几种异常状况

囟门鼓起

正常的前囟门是平的,如果突然间鼓了起来,或逐渐变得鼓起饱满,则是疾病及其他原因发出的信号。

提示:

1、颅内感染。多见于各种脑膜炎、脑炎等疾病,因颅内压力增高所致。宝宝的囟门突然鼓起,尤其是在哭闹时明显,用手摸上去有紧绷绷的感觉,同时伴有发烧、呕吐、颈项强直、抽搐等症状,家长应快带孩子上医院看急诊。

2、颅内疾患。如颅内长了肿瘤,或是硬膜下有积液、积脓、积血等。可使宝宝的前囟门逐渐变得饱满,需带孩子到医院请医生进行检查,以早日确诊治疗。3、药物因素。如长时间给宝宝服用大剂量的鱼肝油、维生素A或四环素等药,可使宝宝的前囟门出现饱满现象。有的是由于某种原因给宝宝使用肾上腺素,如果突然停药,也会使宝宝的前囟门发生饱满。

囟门凹陷

是指因疾病或其他原因致使囟门向下凹陷。

提示:

1、急性脱水。常见于严重腹泻、高热出汗过多等,宝宝体内因脱水而使前囟门凹陷下去。需立即为宝宝静脉补充液体。

2、使用大剂量脱水剂。多因宝宝患有脑部疾病颅内压升高,为了降低颅内压而使用大剂量的脱水剂,从而使前囟门因脱水而凹陷。应及时给宝宝的身体补充水分,以防脱水过度造成体内电解质代谢紊乱。

3、营养不良。宝宝因长期营养不良,过度消瘦,前囟门也会出现凹陷现象。

囟门早闭

是指囟门在五六个月前过早闭合。

提示:

1、脑发育不良。妈妈发现宝宝囟门早闭时,必须请医生为宝宝测量其头围大小。如果头围大小低于正常值,又有其他智力发育方面的异常,可能是脑发育不良。

2、见于正常的宝宝。有的小宝宝长到5—6个月时,前囟门闭合或仅剩下指尖大小间隙,看似关闭,其实并未骨化,应带孩子请医生进行检查,以鉴别有无问题。

囟门迟闭

是指宝宝已经过了18个月,前囟还未关闭。

提示:

1、佝偻病。宝宝的额顶部出现对称性颅骨圆突,俗称“方颅”,严重时呈现马鞍状头,头围增大。

2、呆小病。主要是妈妈孕期缺碘,影响到胎儿的发育,出生后生长停滞,发育落后,囟门延迟闭合,智力低下,聋哑,身体矮小如侏儒。

囟门过大

是指宝宝出生后不久前囟逐渐增大,可达4—5厘米。

提示:

1、脑积水。最常见的是阻塞性脑积水,患儿的头形扩大,头围比正常儿增加2~3倍,前囟难闭,发育欠佳,智力迟滞,做头部CT,可见侧脑室、第三脑室扩大等,需及时请神经外科医生做手术治疗。

2、先天性佝偻病。宝宝出生后,不但前囟大,而且后囟也大,正中的一条骨缝(矢状缝)也较宽,将前后两个囟门连通。

囟门过小

是指宝宝的前囟仅有手指尖大,或小的摸不到囟门。

提示:

1、头小畸形。多为颅骨早闭,尤其是矢状缝早闭,可使宝宝的头颅变长变窄,形成枕部突出、前额宽,前囟小或摸不到的“舟状畸形的头颅”。

2、亦见于正常即宝宝囟门过小时要定期测量头围,观察在满月前头围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家长每个月或每两个月都应检查头围的增长速度,并与正常的宝宝做比较,观察是否有明显的落后。如果宝宝头围的发育尚且正常,即使囟门偏小一些,也不会影响大脑的发育。

帮婴儿护理四敏感部位

一、妈妈如何呵护宝宝的囟门:

看到宝宝尚未弥合的头骨中间有一菱形空间,并且像脉搏一样一跳一跳,新妈妈不免要紧张。不过,不要过于害怕这部分的护理。这里有很厚的一层膜保护。正常洗头不会对它造成伤害。

小小囟门是反映宝宝头部发育和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窗口,对周岁之内的宝宝,妈妈尤其要细心观察这个小窗口,及早发现有无异常现象,并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 宝宝不适时,观察囟门还有助于确定病情。

囟门鼓起——正常的前囟门是平的,如果突然鼓起来或逐渐变得鼓起饱满,则可能是疾病发出的信号。

颅内感染:多见于各种脑膜炎、脑炎等疾病,因颅内压力增高所致。囟门鼓起,尤其在哭闹时明显,用手摸上去有紧绷的感觉,同时伴有发烧、呕吐、颈项强直、抽搐等症状,家长应尽快带孩子上医院看急诊。

颅内疾患:如颅内长了肿瘤,或是硬膜下有积液、积脓、积血等,也可使宝宝的前囟门逐渐变得饱满,应及早确诊治疗。

药物因素:如长时间给宝宝服用大剂量的鱼肝油、维生素A或四环素等药,可使宝宝的前囟门出现饱满现象。有的是由于某种原因给宝宝使用肾上腺素,如果突然停药,也会使宝宝的前囟门鼓起。

囟门凹陷——是指因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囟门向下凹陷。急性脱水 常见于严重腹泻、呕吐、高热、出汗过多等,宝宝体内因脱水而使前囟门凹陷下去,需立即为宝宝补充液体。

营养不良:如果宝宝长期营养不良、过度消瘦,前囟门也会出现凹陷。

囟门早闭——是指囟门在五六个月前过早闭合。

脑发育不良:妈妈发现宝宝囟门早闭时,必须请医生为宝宝测量其头围大小。如果头围大小低于正常值,又有其他智力发育方面的异常,可能是脑发育不良。

补钙过多:也可使婴儿囟门过早闭合,有可能限制宝宝脑发育。

囟门迟闭——是指宝宝已经过了18个月,前囟门还未关闭。

佝偻病:宝宝的额顶部出现对称性颅骨圆突,俗称“方颅”。一般因妈妈孕期缺乏一些微量元素所致。宝宝出生后生长停滞,发育落后,囟门延迟闭合,表现为智力低下、聋哑、身体矮小等。

囟门过大——是指宝宝出生后不久前囟逐渐增大,可达4~5厘米。

脑积水:最常见的是阻塞性脑积水,患儿的头形扩大,头围比正常儿增加,前囟难闭,发育欠佳,智力迟滞。做头部CT,可见其侧脑室、第三脑室扩大等,需及时请神经外科医生做手术治疗。

先天性佝偻病:宝宝出生后,不但前囟大,而且后囟也大,正中的一条骨缝(矢状缝)也较宽,将前后两个囟门连通。

什么是卤门

囟门指婴儿出生时头顶有两块没有骨质的“天窗”,医学上称为“囟门”。后囟门一般在出生后3个月闭合,前囟门要到1岁半才闭合。人们常说的“天窗”或“囟门”主要是指前囟门。囟门的表面是头皮,其下面是脑膜,其次是大脑和脑脊液。将手指轻放入在囟门上,可以摸到跳动。那是脑脊椎压力随着心脏搏动、血压变化而变化,与脉搏一致。正常婴儿坐位时,囟门略微凹陷。

极少数婴儿因为胚胎时母体感染或因其他疾病大脑发育不良,头颅较小。出生时头围小,出生后5-6个月囟门即提前闭合,造成小头畸形;头小而尖,前额狭窄,鼻梁塌陷,下颌小而后缩,同时伴有智力落后。甲状腺机能低下所致的呆小症患儿,囟门也会迟迟不闭;同时有眉毛少而淡,鼻梁塌陷,两眼距离宽,智力迟钝等,可用甲状腺素治疗。

婴儿时期生长特别迅速,骨骼发育需要维生维D和钙。如不及时补充,容易患佝偻病。囟门在出生后18个月仍迟迟不闭合,出现“方颅”畸形,颅骨摸起来像乒乓球壳(颅骨软化症)。此外,还可形成骨串珠样改变、鸡胸、“O”形或“X”形腿等畸形。

少数婴儿长到5-6个月时,囟门只留下指类大小,似乎快要关闭,但实际上并未骨化,这不属提前闭合,只要头围不少于出生时33-34厘米,1周岁时不少于46厘米,2岁时不小于47厘米-48厘米就是正常,不必担心。

囟门闭合的时间

囟门闭合的早迟时衡量颅骨发育的主要内容。闭合过早或过迟均为生长发育异常的表现。中医把囟门突起称为囟填,囟门凹陷称为囟陷,囟门迟闭称为解颅。囟门晚闭多见于佝偻病、脑积水、呆小症及生长过速的婴儿。

婴幼儿头顶的囟门一般在12-18个月闭合,囟门的闭合是反映大脑发育情况的窗口,如果在6个月之前闭合,说明孩子可能小头畸形或脑发育不全,在18个月后仍未闭合就属于太晚了,这样的孩子可能有脑积水、佝偻病和呆小病;囟门的隆起表示颅内压增高,这种孩子可能得了脑膜炎、脑炎和维生素A中毒;囟门凹陷的孩子则有可能是因为脱水和营养不良。如果囟门关闭的较早,但只要头围还在长,也不必着急。发现囟门关闭异常,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宝宝囟门早闭时,必须测量其头围大小。如果头围大小低于正常值,可能是脑发育不良。有些身体正常的宝宝,在5-6个月时,前囟门也仅剩下指尖大小,似乎要关闭了,其实并未骨化,应请医生鉴别。

囟门迟闭,主要是指宝宝已经过了18个月,但前囟门还未关闭,多见于佝偻病、呆小病。囟门迟闭,有少数是脑积水或其它原因所致的颅内压增高引起,应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前囟门闭合时间 注意囟门早闭

对囟门早闭的幼儿,应该测量一下他的头围(一般出生时头围约为32~34公分,6个月时约42公分,1周岁时约46公分,2周岁约48公分)。如果头围发展正常,不会影响智力的发展,家长则不必担忧。如果头围过小,则囟门早闭可能是由于脑不发育或发育太慢所造成,则可能是头小畸形或脑发育不全等。

宝宝囟门的异常变化 宝宝囟门正常关闭时间

宝宝刚出生时,前囟门大约1.5x1.5cm,随着年龄增长,囟门随着大脑和颅骨的发育逐渐缩小,直到闭合。一般情况在1岁到1岁半时完全闭合。后囟出生时就很小或者已经闭合,最迟在出生后6~8周也已闭合。

孩子囟门什么时候闭合 后囟门的闭合时间

囟门有两个,前囟和后囟。后囟位于枕部,它是由两块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尺寸较小,有时甚至摸不太到。后囟出生后有的已闭合,有的有指尖大小,一般到生后2-4个月闭合。

孩子囟门什么时候闭合 囟门早闭

囟门早闭是指前囟门在五六个月前过早闭合。家长必须带孩子到医院测量其头围大小。如果头围大小低于正常值,可能是脑发育不良。当然,有些身体正常的宝宝,在5-6个月时,前囟门也仅剩下指尖大小,似乎要关闭了,其实并未骨化,应请医生鉴别。

6种囟门症状透露宝宝健康

1、囟门鼓起——正常的前囟门是平的,如果突然鼓起来或逐渐变得鼓起饱满,则可能是疾病发出的信号。

颅内感染:多见于各种脑膜炎、脑炎等疾病,因颅内压力增高所致。囟门鼓起,尤其在哭闹时明显,用手摸上去有紧绷的感觉,同时伴有发烧、呕吐、颈项强直、抽搐等症状,家长应尽快带孩子上医院看急诊。

颅内疾患:如颅内长了肿瘤,或是硬膜下有积液、积脓、积血等,也可使宝宝的前囟门逐渐变得饱满,应及早确诊治疗。

药物因素:如长时间给宝宝服用大剂量的鱼肝油、维生素A或四环素等药,可使宝宝的前囟门出现饱满现象。有的是由于某种原因给宝宝使用肾上腺素,如果突然停药,也会使宝宝的前囟门鼓起。

2、囟门凹陷——是指因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囟门向下凹陷。

急性脱水:常见于严重腹泻、呕吐、高热、出汗过多等,宝宝体内因脱水而使前囟门凹陷下去,需立即为宝宝补充液体。

营养不良:如果宝宝长期营养不良、过度消瘦,前囟门也会出现凹陷。

3、囟门早闭——是指囟门在五六个月前过早闭合。

脑发育不良:妈妈发现宝宝囟门早闭时,必须请医生为宝宝测量其头围大小。如果头围大小低于正常值,又有其他智力发育方面的异常,可能是脑发育不良。

补钙过多:可使婴儿囟门过早闭合,有可能限制宝宝脑发育。

4、囟门迟闭——是指宝宝已经过了18个月,前囟门还未关闭。

佝偻病:宝宝的额顶部出现对称性颅骨圆突,俗称“方颅”。一般因妈妈孕期缺乏一些微量元素所致。宝宝生长停滞,发育落后,囟门延迟闭合,表现为智力低下、聋哑、身体矮小等。

5、囟门过大——是指宝宝出生后不久前囟逐渐增大,可达4~5厘米。

脑积水:以阻塞性脑积水最常见,患儿的头形扩大,头围比正常儿增加,前囟难闭,发育欠佳,智力迟滞。做头部CT,可见其侧脑室、第三脑室扩大等,需及时请神经外科医生做手术治疗。

先天性佝偻病:宝宝出生后,不但前囟大,而且后囟也大,正中的一条骨缝(矢状缝)也较宽,将前后两个囟门连通。

6、囟门过小——是指宝宝的前囟仅有手指尖大,或小的摸不到囟门。

小头畸形:多为颅骨早闭,尤其是矢状缝早闭,可使宝宝的头颅变长变窄,形成枕部突出、前额宽、前囟小或摸不到的“舟状畸形的头颅”。

相关推荐

宝宝囟门的发育

别看宝宝的囟门不大,然而,在宝宝1岁之内,囟门是反映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窗口。妈咪若是对它了解得多一些,便可通过它透视到宝宝身体里,如有异常情况,即可尽快得知,从而让宝宝及早得到诊治。 正常宝宝囟门的发育规律 人的颅骨是由6块骨头组成的。宝宝出生后,由于颅骨尚未发育完全,所以骨与骨之间的相互衔接处存在着缝隙,并且,在宝宝头的顶部及枕后部形成两个没有骨头覆盖的区域,它们分别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 正常宝宝出生时,前囱门的大小约为1.5×2cm,外观看上去,前囟门平坦或稍稍有些凹陷。在出生后的数月里,前囟门会随

佝偻病的症状 前囟门

小儿的前囟门正常应是1岁-1岁半左右。当患佝偻病时,骨化过程发生障碍,加之前囟门扩大,故出现延迟。

宝宝前囟门凹陷是怎么回事

沿着头顶的中线前后触摸宝宝,会发现宝宝的头骨在前后各有一个开口,摸起来软软的,前端的称为前囱门,呈菱形。 它是头颅上最大的骨缝交点,因为此处并无骨块存在,较其他部分略凹陷、柔软,摸上去会有轻微博动。宝宝出生 6 个月后,前囟门随着颅骨缝逐渐骨化而面积变小,到 1 周岁,最迟不超过 18 个月,为骨质所取代。 宝宝的囟门虽然不大,却是每个家长观察宝宝健康与否非常重要的一个窗口。在宝宝1岁之内,通过观察这个小窗口,可及早发现多种疾病,从而让宝宝早日得到诊断和治疗。 宝宝在出生时由于骨化不完全,头顶额部有一

佝偻病晚期症状图片 前囟门

囟门是有额骨和顶骨围城的一个间隙,正常大小在2*2cm以内,到小孩1岁左右就开始。如果是小儿患有佝偻病,由于固话过程发生障碍,加之前囟门扩大,超过2*2cm,因此,佝偻病晚期效应会出现前囟门延迟的现象。

婴儿颅骨时间

正常孩子一般在1岁到1岁半.孩子某些疾病会导致前囟门过早或过晚.造成孩子前囟门过早的因素常见于脑发育不良或者小脑头畸形。(你先不必过分担心,有个别孩子会也提前) 如果孩子确诊脑发育不良的话,建议行正规的康复治疗。有条件可使用好一点的神经营养药物,例如神经生长因子.长期服用抗癫痫的药物控制癫痫,起码3-5年,有的终身服药.加强学习,从头教起,慢慢学,不能急。 儿头顶骨正前部位有一块软软的菱形区,没有骨骼,这是几块头顶骨互相接合的交界处,医学上叫“囟门”,囟门在出生时较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囟门

婴儿前卤门什么时候

1囟门的早迟是衡量颅骨发育的主要内容。过早或过迟均为生长发育异常的表现。囟门多见于佝偻病、脑积水、呆小症及生长过速的婴儿。婴幼儿头顶的囟门一般在12-18个月。 2应该宝宝做做个微量元素的体检,通常情况下在6个月之后前卤门会慢慢变小,直到18个月左右完全。 3平时是要注意给宝宝补充好钙质来哦.多带着宝宝晒一晒太阳,给宝宝在早上 时候吃鱼肝油,晚上的时候吃钙,是会有帮助的。

宝宝卤门小代表什么症状

如果囟门会阻碍大脑发育。可能是孕期补钙过量造成的。婴儿囟门分前囟门和后囟门,后囟门在宝宝出生三个月的时候。前囟门在宝宝1-1.5岁时。新生儿出生时他的对边中点连线约1.5-2厘米, 前几个月头围增长快,前囟也随着变大,约至6个月时最大达到2.5-3厘米,以后随着颅骨逐渐骨化,前囟逐渐变小。少数婴儿长到5-6个月时,囟门似乎快要关,但实际上并未骨化,这不属提前,只要头围不少于出生时33-34厘米,1周岁时不少于46厘米,2岁时不小于47厘米-48厘米就是正常。你的宝宝42天,囟门只有0.5

新生儿该怎样护理 囟门

囟门为头部还没长合的头骨中间的部位,可以看到类似脉搏一样一跳一挑的;囟门分为前囟门与后囟门,前囟门时间较长,后囟门较短。 前囟门时间一般会在宝宝一岁半,后囟门则在宝宝出生后三个月就会囟门上会自带一层很厚的保护膜。 新手爸妈们在不太了解的情况下,也就会避免这个部位,不敢给宝宝洗头发,知道了粑粑麻麻们也不需要过度紧张了。

孩子前囟门大或小多见于什么病

孩子前囟门大或小多见于脑发育不良或甲状腺癌功能低下。脑发育不良时前囟小或关早,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前囟延迟或囟门大。颅内压增高时前囟饱满,脱水时前囟凹陷。

小儿囟门的正常值

囟门的大小标准新生儿以及婴幼儿的前囟门大小是有个体差异的,出生后大小也是不一样的。这里提供的时前囟门大小平均值。 宝宝出生前囟门大小为1.5~2厘米,呈菱形;约至6个月时最大达到2.5~3厘米;到6-7个月后逐渐骨化缩小。正常者约在1至1.5岁完全,最迟不超过2岁。过缓或过早均是需要积极查找原因的。避免出现小头畸形或者脑积水等疾病所致的。 温馨提示:家长最好每隔2个月测量一次头围,并作婴儿发育检查,看孩子头围是否按照正常速度增长,全身发育水平是否该年龄相符。如果头围大小正常,而囟门或迟,则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