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奶是几点到几点 注意事项
夜奶是几点到几点 注意事项
当宝宝到了4~6个月的时候,所需的营养越来越丰富,已不局限于仅仅从母乳和配方奶中汲取,这时就要慢慢开始添加辅食了。随着各种果泥、肉泥、米粉和米饭的补充,宝宝也不会那么饿了,睡眠也会更有规律,晚上一觉睡的时间会更长。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妈妈们就可以逐渐给宝宝断夜奶了。
宝宝睡前喝奶好吗
孩子是不是应该睡前吃奶要看孩子的年龄
对于新生儿或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由于没有建立定时喂奶的规律,而且每天24小时中睡眠的时间相对比较长,清醒的时间比较少,往往睡前吃奶的时候多;- 随着孩子逐渐建立规律的吃奶时间后,应该逐渐减少睡前喂奶的次数,就应该改掉睡前吃奶的习惯。
养成孩子睡前吃奶的害处多
1、容易导致中耳炎
孩子睡前躺着吃奶如果吞咽不协调,很容易造成奶汁的溢入,残留的奶液是最好的细菌培养皿,因此很容易导致细菌滋生而引发中耳炎。同时婴幼儿在的咽喉部位是一个特别容易藏垢纳污的地方,如果奶液滞留就容易造成孩子反复的呼吸道感染,所以我们发现凡是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往往都有睡前吃奶的习惯。
2、容易刺激呼吸系统发炎
婴幼儿比较容易出现胃食道返流现象,尤其是躺着吃奶,更容易造成已经进入胃的奶液又返流到食管中,此种现象2岁以下的孩子多见,多属于生理现象。睡前吃奶加重了胃食道返流现象发生,同样奶液的滞留往往会引发呼吸道系统的感染,而且返流的酸酸的胃液,也会刺激呼吸系统发炎,孩子会出现咳嗽长期不愈、形成慢性咳嗽、气管炎、或者肺炎。
3、容易加重肠胃道负担,导致肠胃道疾病
孩子夜间睡眠的时候也是胃肠道应该休息的时候,如果睡前吃奶,奶液在胃肠道急待消化,需要加强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加重了胃肠道的负担,这样容易导致肠胃道的疾病,也不利于孩子消化系统的发育。
4、容易形成龋齿
当孩子出牙以后睡前吃奶更不利于牙齿的保健。唾液是牙齿的外环境,起到缓冲、冲洗和抗菌、抑菌作用,有利于清洁牙齿,减少细菌和食物残渣、奶液的堆积。处于睡眠期间口腔不能分泌或者极少分泌唾液,量少而稠的唾液易于滞留和助长菌斑形成和黏附在牙齿上,就会形成早期龋齿- 长期躺着吃奶还容易发生反颌(即俗称的地包天畸形)- 即使是母乳喂养的孩子,睡前吃奶如果没有及时清洁的话,也会形成牙菌膜黏附在牙齿上逐渐形成龋齿从宝宝的长牙进度和配合度方面考虑,第一次口腔检查要在一岁前进行。太小的宝宝不能理解口腔医生的指令,配合得不好。如果晚于一岁,一些潜在的口腔问题可能无法及时被发现。相当多的宝宝6个月左右乳牙萌出,到1岁时已经长出6到8颗乳牙。如果到一岁时还没有长出第一颗牙,可能和先天缺牙、缺乏咀嚼刺激等因素有关,需要医生详细检查评估。
很多已经长牙的宝宝仍喜欢临睡前喝奶,或者半夜醒来喝一顿“夜奶”,这样做会否有龋齿风险?赵玮指出,喝奶粉的宝宝尤其要注意这个问题。对于大于一岁的奶粉宝宝来说,坚持临睡前喝奶和喝“夜奶”,常常出于心理依赖,最好戒掉“夜奶”,喝“睡前奶”后一定要清洁牙齿。
对于小于一岁的宝宝,晚上喝奶尤其是喝完夜奶后应该刷牙,或者用纱布蘸水清洁口腔。如果宝宝抗拒上述清洁举措,至少要喝点水冲淡口腔黏膜上的残留物,再去睡觉。否则,日积月累就有发生龋齿的风险。
不过,不要以为只有奶粉宝宝才有龋齿风险,母乳宝宝就可高枕无忧。和奶粉相比,母乳致龋的风险要低得多,但妈妈也要注意每天给宝宝清洁口腔。
宝宝牙齿日常如何护理
长牙前清洁:每晚喝点凉开水,对口腔有冲洗作用。也可将干净的纱布缠在手指上,蘸少许凉开水,轻轻擦拭宝宝上下牙床、牙龈和舌头,早晚各一次。
长牙后护理:喝奶制品及果汁、吃水果后应漱口。使用指套牙刷、纱布、乳胶牙刷等,早晚各清洁口腔一次。鼓励大龄宝宝自行刷牙,或啃咬乳胶牙刷、牙胶,啃咬也能起到一定的清洁效果。
鉴于睡前吃奶所带来的害处很多,所以当小婴儿建立了规律喂奶时间以后,尤其是出牙以后,就要逐渐改掉睡前吃奶的习惯,养成孩子独立睡眠的好习惯。所以我还是建议孩子不要睡前吃奶或者奶睡。
夜奶什么时候断 不同月龄吃夜奶的次数
由于胃容量比较小,且不会区别昼夜,所以哺乳没有昼夜之别,必须在婴儿饥饿时或者想要饮奶时就授乳,一般间隔3小时左右。
胃容量增大,每次饮奶量也增大,夜间最后一次足量喂奶后,后半夜可睡5-6小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喂1-2次奶。
4-6个月的宝宝虽然已经添加了少量的辅食,但仍然是以奶(母乳或牛奶)为主,此阶段的宝宝由于添加辅食的原因,夜奶自然就会少一些,夜间入睡后最多喂奶一次。
可以开始断夜奶,6个月的宝宝已经比较大量的添加辅食了,比如粥、面条、米糊、面包、肉泥、果泥、鸡蛋羹、蛋糕等,这些辅食是半流质或是固体的食物,比母乳或牛奶会耐饱很多,因此,此阶段的宝宝夜奶会更少,而且宝宝后半夜可睡6-7小时,一般不需要哺乳。很多宝宝是到早上6点才吃1次。
怎么给宝宝断夜奶 断夜奶并不是断母乳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粮食,我们鼓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母乳喂养。对于妈妈来说,断夜奶只是戒掉夜间睡眠过程中的母乳,而不是需要完全断母乳。
晚上7点至9点入睡的孩子,在第二天早晨4点至5点醒来喝奶是正常现象,这个时候喝一点奶能够让宝宝睡得更久,大人也能休息更好。
夜奶是怎么定义 夜奶需要吃到多大
对于5-6月以上的婴儿,如果生长发育达标,已经添加辅食,就应该考虑戒掉夜奶习惯。因为夜奶一旦形成,很难去除,且夜奶对于宝宝生长发育也有不利的方面;如容易加重肠胃的负担,引起消化吸收方面的障碍、龋齿等问题。
吃夜奶频繁怎么办 注意事项
总之,给宝宝断夜奶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关键是要坚持,宝宝慢慢地就会养成睡整觉的习惯,也就会忘掉夜奶了。妈妈们也可以创造适合自己宝宝的方法,只要达到效果就行。
夜奶什么时候断 夜奶到底要不要断
断夜奶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需要考虑妈妈自己的个人意愿和宝宝的实际情况。如果妈妈和宝宝都很享受夜奶的时光,那就继续吧!如果妈妈觉得夜奶已经很困扰自己,影响了宝宝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那就下定决心,有计划的断掉夜奶吧!
亲子关系中,最好的状态就是妈妈和孩子都能舒适,既能使孩子的需求得到满足,又能使妈妈得到足够的休息,何乐而不为呢?
宝宝几个月断夜奶最合适
很多宝宝有吃夜奶的习惯,吃夜奶是个坏习惯。当然,新生儿要另当别论。
母乳喂养的新生宝宝需要遵循的是按需喂养,宝宝只要饿了就要给他吃。所以,新生儿往往在夜里也吃奶。
从四个月起,妈妈要有意识的帮助宝宝逐渐戒掉夜奶。宝宝养成了喝夜奶的坏习惯,麻烦真是不少:
1、有些宝宝夜里醒来好几次,妈妈就给他喂几次奶,搅得大人休息不好,往往累坏了妈妈。
2、宝宝夜里不吃奶,宝宝也能睡得安稳。
3、吃夜奶可导致宝宝长得过胖。
4、吃夜奶容易使宝宝长龋齿。
如何断奶宝宝不受罪
宝宝断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婴儿4—5个月时应逐渐添加辅食,粥、面、软饭逐步增加,荤、素菜也要及时添加,从而慢慢地替代母乳,将辅食逐步转为主食。一般来说,满10个月的婴儿就可以断奶了。
断奶不受罪 把握四个关键点
很多妈妈说,断奶过程太虐心,宝宝不愿吃奶粉,又哭又闹撕心裂肺,妈妈涨奶难受,身心疲惫。看看上文那位职场妈妈,一个半月,从几乎全母乳到全面断奶,轻松自如。其实从她的断奶过程,只要可以抓住几个关键点来学习,我们也可以像她一样,断奶不虐心。
1、减少喂奶次数
长时间的夜奶容易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还可能导致宝宝龋齿,所以断奶一般从夜奶开始。如果宝宝没有强烈的想吃夜奶的表现,只是晚上醒来哼哼唧唧,那可能他并不是饿,而是对母乳、对夜奶的一种习惯。这种情况下,妈妈可以轻怕宝宝,温柔安抚宝宝的情绪,一般宝宝会很快重新入睡。慢慢的,宝宝就习惯了不吃夜奶,对母乳的依赖性也会逐渐降低。然后再按一周断一顿奶的速度,宝宝就会有时间逐渐适应这些变化。你的乳汁分泌量也会相应逐渐减少,而不会出现涨奶或乳腺炎。
夜奶是几点到几点
晚上宝宝入睡后的加奶都算是夜奶。具体夜奶的时间,要看宝宝日常休息是几点钟。一般宝宝在刚出生的时候,正常的晚上休息时间是晚上七点到第二天六七点中之间这个时间段,喂奶的次数大概在2-3小时一次,这个时间段的都算是夜奶。
10个月宝宝怎么断夜奶
1、首先确定宝宝吃夜奶是不是真的饿了
妈妈们平时要多观察,确认孩子是否是因为饥饿而醒来。如果是饿了就要考虑白天的饮食是否没有满足孩子的发育需要,适时增加辅食量,看看是否醒来的次数变少。其实宝宝晚上啼哭的原因可能有很多,饿了、尿了、热了、冷了等等,不要一哭就急着喂奶,这样反而让宝宝养成频繁夜奶的习惯,宝宝醒后妈妈可以试试以拥抱、轻哼儿歌的方式哄孩子入睡。
2、逐渐减少夜奶次数
婴儿添加辅食后,夜间吃1至2次奶或1次奶不吃都是正常的。如果白天吃辅食很少,夜间频繁吃奶,不仅影响睡眠,更影响宝宝白天吃饭,这时就要适当减少夜间喂奶次数,增加白天食物摄入量,合理安排吃辅食和奶的时间。
3、调整喂奶时间,睡前加顿辅食
妈妈们可以在睡前一个小时添加可以饱腹的辅食比如是米粉或奶粉,这样有助于减少宝宝睡眠期间的饥饿感、另外将宝宝在夜间喂奶的时间尽量推迟在凌晨3到4点,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宝宝如果夜间醒来不睡,要吃奶,也可以少量喂水试试。
4、断夜奶,妈妈一定要狠下心
断夜奶妈妈的态度很重要,很多时候之所以屡次断夜奶都不成功,多半与妈妈心软有关。一听到宝宝的低吟嚎啕,都会心软给宝宝喂奶,实际上这个是断夜奶的大忌。妈妈断夜奶一定不能心软,这次宝宝哭了你就喂,下次你不喂,他会哭的更凶,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夜奶就更难断了。
如何断夜奶宝宝不受罪
第一招:晚餐要吃饱
晚餐没有吃够足量的食物,是造成宝宝大量需求夜奶的最直接原因。一般来说,晚餐时间定在宝宝睡前一个半小时最合适。做晚餐需要你更用心,做出宝宝平时爱吃的东西,让他吃个饱。如果宝宝食量比较小,可以尝试在睡前一个小时左右吃一些小点心。
如果宝宝一定要喝着奶才能入睡,建议你首先把他临睡前的最后一顿奶延迟,到晚上10至11点左右,让他喝个饱。
第二招:尽量坐着喝奶
安排好宝宝喝奶的时间,即使在白天午睡的时候,也要避免给宝宝奶瓶或是妈妈乳头。对于能独坐的宝宝而言,坚持让他坐着喝奶喝水。一旦宝宝睡着,无论是否喝完,都要立即拔掉宝宝嘴里的奶瓶。久而久之,宝宝晚上醒来,也会因为不是习惯的喝奶姿势而放弃喝奶。
第三招:睡前不要在床上喂奶
在大多数情况下,妈妈们都是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喂奶,尤其是夜晚入睡前,妈妈们大多都是在床上喂奶。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宝宝很可能已经把床和喝奶看作是两件联系非常紧密的事情,甚至已经无法将二者分开。有的时候,不需折腾什么,仅仅把睡前喂奶的地点改到一个与睡眠完全无关的地方,取消了宝宝脑海中睡觉和喝奶的联系以后,宝宝半夜醒来就可能不再需要喝奶了。
第四招:夜奶用水代替
如果宝宝一定要喝着奶才能入睡,建议你首先把他临睡前的最后一顿奶延迟,让他喝个饱。若他仍然在凌晨醒来要奶,就先哄哄他,给他水喝,不要喂奶,狠狠心别怕饿着他。儿科医生普遍认为,即使宝宝晚上饿点也没关系,睡觉并不消耗多少能量。别忘了,我们的首要目的是要宝宝白天吃好吃饱。
第五招:妈妈的安慰代替奶嘴
在断夜奶阶段,妈妈或宝宝亲近的人应尽可能地陪宝宝睡觉。对宝宝来说,这是一段小小的艰难时期呢。当宝宝夜里醒来哭闹时,陪伴在身边的成人能够及时给予安抚。
为什么要断夜奶
1、夜奶影响了宝宝的睡眠
宝宝在夜间醒来寻求食物,吃完奶后继续入睡,这本身并不会破坏睡眠的完整性,也不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但一醒就要吃、1小时一吃、叼着奶头睡、夜醒无数次的情况是需要纠正的。
2、夜奶影响了妈妈的睡眠
成人的睡眠能力也有差异,有些妈妈感觉3、4次夜奶毫无压力,吃完秒睡;而有的妈妈可能会因为夜醒疲惫不堪甚至落下病根,此时妈妈可以酌情减夜奶或者断夜奶。妈妈的状态也是亲子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夜奶增加了龋齿的风险
母乳本身不导致蛀牙,但母乳混合辅食食物残渣比糖水更容易导致蛀牙。母乳不导致蛀牙的前提是口腔卫生保障。配方奶夜奶是会导致龋齿的,不管是否添加辅食。
普遍来说,国内妈妈能做到口腔彻底清洁的并不多,因此夜奶可能会增加龋齿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