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血压低的自测方法

血压低的自测方法

一般成人肱动脉血压90/60mmHg时,称为血压低。当血压由正常或较高的水平突然下降至明显低于正常范围时,称为急性血压低,可表现为晕厥和休克,慢性血压低则指血压呈持续降低的状态。

慢性血压低的自测方法介绍:

患有慢性血压低的病人会在自我检查时发现身上的皮肤和粘膜有明显的黑色素沉着。以暴露部位、疤痕、受压和磨擦处色素沉着尤为明显。乏力、食欲明显减退、恶心。精神萎靡、淡漠嗜睡。夜尿增多;女性可月经失调或闭经,阴毛、腋毛脱落、稀疏。男性性功能常减退。

血压低与高血压交替发生,或血压低发生于高血压之后;年轻人或儿童出现高血压;病程中有阵发性心悸、苍白、出汗及阵发性高血压或血压皮动幅度较大;或排尿或大便时引起高血压发作或晕厥。

血压显著下降发生于从平卧位转变为直立位,或长时间站立时;体质瘦弱的女性,可伴头晕或晕厥;无器质性疾病或营养不良。

学会自己检测血压

许多高血压病人对自己的血压波动情况并不十分清楚,有的病人因为没有明显症状或暂时没有出现并发症,就不关心自己血压的高低,结果导致高血压病的进一步恶化或引起其他更严重的疾病。这些问题在高血压患者中屡见不鲜。

仅7%患者能坚持每天测血压

目前原发性高血压虽然尚无根治方法,但是高血压对心、脑和肾脏的破坏往往与血压高低密切相关;同时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降压治疗可以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使血压降到目标值是硬道理。然而血压易受环境、活动、情绪及用药不规则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波动,因此高血压病人要经常自我测量血压,使血压尽可能地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据调查显示,目前中国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率很低,仅有不到7%的高血压患者能坚持每天测量血压,超过40%的患者只有在头晕、头痛等症状发生时才测量血压,有3.1%的患者甚至半年才测量血压一次,而这些往往都会造成病情延误和严重的后果。

定期家庭自我测量血压是高血压患者了解血压水平的一种非常可靠实用的方法,也是平稳控制高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

根据患者的病情,在每天不同时间段多次测量血压,可了解日常生活中血压的动态变化状况。另外,这样做患者能真切地感受到服用药物、限盐、戒酒、减重等手段对血压控制的积极作用,纠正服药不规律、不重视非药物治疗的不良习惯。

每次测血压3遍取平均值

患者在家自测血压时不可太随意,一定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测血压前至少休息5分钟。

2. 袖带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

3. 取靠背椅坐位,测血压时保持安静,不讲话,不活动肢体。

4. 每次测血压3遍,取其平均值为本次血压值。

5. 自测血压的间期及频率。不同阶段的高血压病人,测量血压的频率不同。

初始阶段:连续测量7天,每天6~9时之间测量一次,每次3遍,取其平均值;18~21时测量一次,每次3遍,取其平均值。

计算时排除第一天血压值,仅计算后6天血压平均值,即记录12个读数,取其平均值。

治疗阶段:根据第一周自测血压值指导药物治疗。如改变治疗,则自测血压2周,用2周血压平均值评估疗效。

随访阶段:如高血压得到控制,建议每周自测血压一次;如血压未控制或血压波动大,则建议增加自测血压频率,每天早晚各测一次,或每周自测几次。

特殊情况:如要鉴别隐蔽性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在诊室测量血压时高)、难治性高血压,建议每天自测血压早晚各一次,连续测量2~4周。

要了解24小时血压波动变化,可增加自测血压频率,如6~8时、12~14时、16~18时、20~22时各测一次,连续自测2~4周。

长期观察:一般每周自测血压一回,早晚各一次,每3个月重复头一周的自测血压频率,即每日早晚各一次,连续测7天。血压平稳后,不提倡太过频繁测量血压。

首选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出,自测血压时提倡使用经国际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所以我们建议,高血压患者家庭选择购买符合国际标准、精准度高、便利性强的电子血压计或水银血压计,即便无医生帮助也能准确地了解各种状态下的血压变化,掌握降压药物的疗效,使血压达标,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病率。

家庭如何自测血压

要想获得真实的测量结果,一是血压计准确,二是测量方法正确,两者缺一不可。

据卫生部2007年统计资料显示,我国高血压病人数量已从1.6亿增到2亿。然而,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率很低,不到7%的患者能坚持每天测量血压,超过一半的人只在头晕、头痛时才量血压,这些往往会造成病情延误,导致严重后果。

定期在家测量血压,是了解患者血压可靠、实用的方法,也是平稳控制高血压、降低并发症,保护心脑血管等重要器官的有效措施。我们建议每个家庭都要像拥有一支体温表一样,常备一个电子血压计。

对新发现的高血压病人,必须做24小时血压监测,一是能帮助做出诊断,排除假性高血压(病人一见到医生血压就升高,而在家测量并不高)、发现隐性高血压(在家检查异常,去诊室量却是正常的,这是因为一天24小时中血压有波动)。

二是帮助对高血压进行分型和选药。一天中血压有变化,白天高,晚上低的,是“勺型高血压”;血压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变化不大的,是“非勺型高血压”。一般来说,“勺型高血压”病人的血管有张有弛,晚上能得以休息;“非勺型高血压”血管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易患并发症,预后较差。两者的治疗方案是不一样的。

所以,新发现的高血压患者、刚开始服用降压药者、调整药量和换药的患者,每天应测三次血压,早起后一次,午睡后一次,晚睡前一次,连续测一个月,全部记录下来。这三个自测的血压就相当于一个简易的24小时动态血压,帮助医生给血压分型、选择药物、判断疗效。

用药后血压已经控制平稳者,前半年可每周测量一次,选在早餐前后的某一固定时间;半年后可以每个月测量一次。

鉴于目前高血压发病年龄明显提前,儿童高血压患者也不少见,建议从青少年期就要开始有意识地监测血压,每年一次。有高血压家族史、自身比较肥胖的儿童,属于高血压病的易患人群,如果有条件,每年检查2—3次为佳。

各种血压计要定期校准

如果血压计不准,不但监测是徒劳的,还会误导临床治疗。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心内科主任呼吁,无论使用哪种类型的血压计,都要定期请专业人员校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工处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水银血压计可能存在水银挥发、泄露,橡胶管老化的问题,经常使用者每隔半年需要校准一次,及时补充水银、更换皮管等。不常用者,可以一两年校准一次。

电子血压计是否需要校准呢?北大三院医工处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校准时发现,使用一段时间后,电子血压计比水银血压计更容易出现测量不准的情况。尤其当血压过高或过低时,误差更大,有的甚至高达30毫米汞柱,所以必须也要定时校准。经常使用者每半年到一年校准一次;不经常使用者,可以每两年校准一次。

该把血压计送到哪里去校准呢?北大三院医工处的技术人员介绍说,医院里使用的血压计,都是由各科室送到医院的医工处,医院请计量所的专业技术人员来统一校准。家庭用的血压计,可以自己送到市技术监督局下属的各区、县计量所进行校准。

中国高血压联盟秘书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王文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科余振球教授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不仅患者,很多医生也不清楚要定期给血压计校准的事情,上述提醒非常必要。

自测血压的5误区

一、边聊天边测血压。患者在家自测血压一般都比较随意,往往边说着话边测血压,或者测血压时接听电话,这跟测血压前不注意休息类似,测得的血压值(特别是收缩压)往往偏高。

二、吸烟后立即测血压。吸烟可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促使血压上升,所以,应避免吸烟后马上测血压,或者边吸烟边测血压。

三、手臂过粗用手帮助按压袖带。有些人手臂过粗,袖带充气后会自行崩开,就用手帮助按压,这也会导致测得的血压偏高。遇到这种情况,可改用增长的布制袖带。

四、充气囊放气速度过快。由于操作不熟悉,或者事先将充气囊的开关拧得过紧,造成放气时速度过快,使收缩压出现降低和误差,特别是有心房纤颤或者心动过缓的病人,往往会漏掉最初的血压值。正确的做法是,测量收缩压时,放气应缓慢,防止水银柱突然大幅度下降。

五、测舒张压时放气速度过慢。舒张压的测定是取其脉搏搏动变音为准,如果充气囊放气始终过慢,就难以准确判断舒张压值,所以测得收缩压后,需较快地放气,使水银柱有节奏地下降,当听到搏动声突然由高变低时,即可定为舒张压。

怎样自测血压

自测血压时要注意测量方法。早晨应在早饭前、排尿后进行 4测量。夜间应在睡觉前、排尿后坐下测量。血压值与洗澡、 进食无关。血压要连续测量2次,再记录下平均值。用上臂式血压计测量时,缠在手臂上的压脉带是关键。操作要 点如下:脱去手臂和上身的衣服,轻装上阵。压脉带要固定在高于心脏处的位置。压脉带下方要固定在距肘关节的1~2cm处。不要把压脉带绷得太紧,要留出可以插入两根手指的空隙。放松手臂,在放松的状态下测量血压。

自己怎么测量血压

如自我测量血压,患者可取仰卧位或坐位,血压计与心脏位置同高;右手持气袋,将气袋的一端放于左上臂与胸侧臂之间,靠紧固定,缠绕后将气袋缚好;将听诊器胸件伸到气袋下,放置在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右手缓慢打气至听不到动脉搏动的声音后,再缓慢放气,听到动脉搏动第一音,说明血流已经恢复,此为收缩压;再继续慢慢放气,血管搏动的声调突然变低时,此为舒张压。

年轻人正常血压是多少

高压(收缩压):90-140,低压(舒张压):60-90为正常.一般人正常水平是120/75.患了低血压,一般可用党参30克,黄芪30克,红枣10个.煎水当茶饮来调理试试的,一般有较好的疗效.

正常情况下收缩压在90-140mmHg之间,舒张压在60-90mmHg之间,你的血压在正常范围。如果在休息状态时血压值过高:舒张压(低压)超过90mmHg,并且或者收缩压(高压)高于140mmHg。

在这种情况下,请立即咨询您的医生。长时间的高血压会破坏血管、重要器官例如肾脏甚至于心脏。如果收缩压(高压)在140mmHg与160mmHg之间并且或者舒张压(低压)在90mmHg与100mmHg之间,请咨询您的医生。另外,定期自测血压也是十分必要的。推荐一款电子血压计深圳哈斯福的,测量血压很方便,也很准确。

血压低的自测方法

患有慢性血压低的病人会在自我检查时发现身上的皮肤和粘膜有明显的黑色素沉着。以暴露部位、疤痕、受压和磨擦处色素沉着尤为明显。乏力、食欲明显减退、恶心。精神萎靡、淡漠嗜睡。夜尿增多;女性可月经失调或闭经,阴毛、腋毛脱落、稀疏。男性性功能常减退。

血压低与高血压交替发生,或血压低发生于高血压之后;年轻人或儿童出现高血压;病程中有阵发性心悸、苍白、出汗及阵发性高血压或血压皮动幅度较大;或排尿或大便时引起高血压发作或晕厥。

血压显著下降发生于从平卧位转变为直立位,或长时间站立时;体质瘦弱的女性,可伴头晕或晕厥;无器质性疾病或营养不良。

相关推荐

血压低于多少算是低血压

血压高压低于90mmHg,低压低于60mmHg,就算是低血压血压正常值:高压:90~~140mmHg之间;低压60~~90mmHg之间。 不过低血压也是一个动态的情况,实际要根据临床的具体情况来推断,不是说低于这个数值就一定是低血压的问题,而是要参考好几次测量的结果综合判断才行。

在家测血压水银柱别太低

读者李女士:我父亲有糖尿病,医生说要经常测血压,我给他买了水银的血压计,但听人说自己在家测量经常不准。请问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九华体检中心华商分院吴怀玲:自己在家庭测量血压,一般有五点需要注意: 一是受检查的患者右上臂与其心脏(右心房)要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如果上臂位置过高,测得的血压值往往偏低;如果上臂的位置过低,测得的血压值就常常偏高。 二是测血压时水银柱不要打得太低。 三是放气的速度要恰当,一般来说,放气的速度以每秒水银柱下降2-3毫米为适宜。 四是测的次数不能太少,只测一次就得出结论,往往不准确

血压低怎么升高按摩? 低血压自我按摩方法

1.突然起病时,可速用拇指尖重掐人中穴2分钟。 2.因为低血压而起不了床的人,可用木棒用力按压脚跟,促进血液回流,及促进腿部血液循环。 3.手握空拳,轻轻敲打足底15-20分钟,旋转脚踝15-20分钟,然后再按摩足底,每天2次。 4.按摩头顶百会穴,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按摩50圈,每天2-3次,10天为一个疗程。

怎么自我检查低血压

核心提示:怎么自我检查低血压,低血压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患上低血压会时时刻刻的影响我们的身体,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就会威胁到心脑疾病,那么低血压患者的健康怎么自我检查低血压? 所以今天我们有问必答网的小编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一般成人肱动脉血压

自己测血压5个禁忌

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又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引起冠心病、中风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医学专家建议高血压病患者自测血压自测血压是指患者在家中自己或者由亲友帮助完成的血压测量。高血压病患者自测血压既简便易行又有诸多益处。 邻居老李得了高血压,在医生的建议下,女儿为他买了血压计,让他每天定时自测血压。但是常常有这种情况,老李自测血压数值与医务人员所测的不一致,甚至有时还相差很远,这让老李感到十分苦恼。 人的血压每天有两个高峰期,即早上6点至9点和下午5点至晚上8点。部分早期高血压病患者有可

自己怎么测量血压 怎么在家帮病人测血压

家庭用的血压计最好是水银柱式的,准确可靠。患者卧位或坐位,血压计放置应与心脏位置同高,测左侧或右侧肱动脉压,充分暴露上肢,气袋环绕于上臂,气袋的下缘距肘窝约1厘米,松紧以能够插入一个手指为宜。听诊器胸件放于肘窝动脉搏动明显处,打气时加压至动脉搏动声音完全听不到,表示血流已被阻断;然后慢慢放气,听到动脉搏动第一音,说明血流已经恢复,此为收缩压;再继续慢慢放气,至动脉搏动音调突然变低,此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测量血压时应注意缓慢放气,以心跳1次水银柱下降1小格为宜,放气过快会使结果低于实际值。

怎么自我检查低血压

1、低血压与高血压交替发生,或低血压发生于高血压之后;年轻人或儿童出现高血压;病程中有阵发性心悸、苍白、出汗及阵发性高血压血压皮动幅度较大;或排尿或大便时引起高血压发作或晕厥 。 2、多尿、烦渴、多饮、多食、乏力,易伴继发化脓性感染。 3、近期移居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者,血压持续偏低,可伴有有困倦无力、头晕、头痛、眼花、失眠或嗜睡、记忆力减退、食欲减退、四肢麻木等,待转至平原后不经治疗可恢复正常。 4、常于晨起出现低血压,站立时诉头昏眼花、腿软乏力、一过性黑蒙、眩晕或昏厥,甚至不能保持站立数分钟以上而

血压的自我诊断方法

一、血压低的检查 1、体格检查 对低血压患者除了注意分别测量卧位与立位血压外,尚应注意双上肢以及上、下肢间血压的比较测量,以排除多发性大动脉炎所致的动脉狭窄。除此之外,查体时还应注意患者面容、皮肤色泽、毛发分布、胖瘦、有无水肿等一般表现;心脏查体尤应注意心音和心脏杂音的变化;神经系统检查注意患者肢体感觉、运动以及共济运动等。 2、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根据病史和查体可以获得患者低血压病因诊断的线索,但若确立诊断尚需依靠必要的实验室或特殊检查。 如怀疑糖尿病者需进行血糖、尿糖测定;心血管疾病需进行心电图、超声心

哪些人需要自测血压

导语:提倡家庭自测血压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公众尤其是高血压患者通过自测血压,及时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以便更好地控制高血压。按照欧洲高血压学会建议,自测血压的适用对象是:可疑白大衣高血压、可疑隐蔽性高血压、抗高血压治疗指导、老年高血压、妊娠、糖尿病、难治性高血压,改善病人治疗依从性,预测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危险。但对精神抑郁或焦虑,或擅自修改治疗方案的人,不建议自测血压。因为焦虑的病人一看到自己的血压高了,往往过于紧张,甚至擅自加药。 哪些人需要自测血压? 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两亿人,但是高血压控制率不足1

血压患者要学会自我监测血压

首先,关于测量血压的时间。一般来讲,血压变化在一天里有5个关键的时间点。第一个时间点是清晨刚刚醒来,但未起床前,这个时间点可以反映一天血压的峰值;第二个时间点是上午10点左右,这个时间点可以反映服药后的血压变化;第三个时间点是下午2点至3点左右,这个时间点可以反映血压的反跳,因为很多高血压病患者服用药物后,上午时间血压控制还可以,到了下午血压就开始升高,而血压升高的时间多在下午2点至3点左右;第四个时间点是晚饭前后,具体时间就是下午6点左右,这个时间点可以反映服用降压药后血压的控制情况;第五个时间点是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