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煲汤有什么功效作用 土茯苓可以长期服用吗
土茯苓煲汤有什么功效作用 土茯苓可以长期服用吗
不建议长期服用土茯苓。
土茯苓的营养价值很高,适量服用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但是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的人需要谨慎服用,而且是药三分毒,可以请专业人士辩证体质后看自己适不适合服用,以及能服用的最大限量有多少,不可自己随意服用。
土茯苓与茯苓的区别
茯苓是什么样的。晋代有一半《神仙传》,上面说“老松精气化为茯苓”,这说法过于神话,但是着重说出了茯苓有极大的药用价值。茯苓是一种生在松树根部下面的菌类生物。茯苓长得跟甘薯一样,里面是红色的或者白色的。《纲目》认为,越大,并且质地越是坚硬的茯苓是最好的茯苓。
茯苓的功效。古代有一种说法,认为茯苓是“四时神药”。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这是因为,茯苓这种东西到处都有,生长区域十分广泛,不管是什么季节,茯苓都会生长。茯苓单独服用药效不是很好,但可以和很多种中医药材搭配利用,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土茯苓
土茯苓的样子。土茯苓是一种常绿的灌木,多年生,它的叶子和柳条差不多,只是更大一点。一般要在夏天或者秋天的时候挖出来的土茯苓,才具更纯的药性。土茯苓有红土茯苓和白土茯苓两种,其中白土茯苓的根洗净以后是黄褐色的,有最好的药性;红土茯苓的根是紫红色的,也有较好的药理功效。
土茯苓的功效。土茯苓入药的是它的根部,可以单独使用。土茯苓有清热解毒、消疮去疥的功效。一般中医为皮疹、湿疹、恶疮类疾病开出的药方内,会用到土茯苓。
茯苓和土茯苓药性对比:
茯苓和土茯苓在药理功效方面,不能说没有一丝的相似性。根本的讲,茯苓的主要功效可以归结为二字:宁神。我们要是遇到春困,由于长时间的疲劳导致劳累、失眠等,这时候就可以使用茯苓调理。而土茯苓的功效也可以归结为两个字:解毒。要是我们平时饮食不当,或者由于感染,皮肤出现了湿疹等疾病,就可以使用土茯苓去毒。在中医养生学上,适当用这两种药材调理身子,大大有益于健康。
新鲜土茯苓煲汤的做法
相信大家对于土茯苓肯定是非常熟悉的吧,土茯苓是我们常见的一种中药,土茯苓不但可以起到很好的药用功效而且还能起到养生保健的好处,经常吃土茯苓是可以起到抗菌和降低血糖的功效,此外土茯苓还能起到降低血压以及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效用,所以土茯苓深受人们的喜爱,下文我们介绍一下新鲜土茯苓煲汤的做法。
鲜土茯苓牛大力猪骨汤
材料:新鲜土茯苓和鲜牛大力各200克,无花果5粒,去核红枣6粒,猪脊骨500克,姜2片,水适量。
做法:鲜土茯苓和牛大力削皮洗净切片,猪脊骨洗净切块汆水,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转文火煲两个小时,下盐调味即成。
鲜土茯苓赤小豆排骨汤
材料:鲜土茯苓400克,排骨500克,赤小豆50克,姜3片,水8碗。
做法:鲜土茯苓刮皮切块,赤小豆洗净,排骨洗净切块,将8碗水倒入瓦煲煮沸,放入所有材料煮开,转中小火煲一个半小时即可,加适量盐调味饮用。
鲜土茯苓绿豆薏米汤
材料:鲜土茯苓200克,绿豆100克,生、熟薏米各50克,陈皮一角。
做法:鲜土茯苓刮皮切块,绿豆和薏米洗净稍浸泡,陈皮泡软刮去白瓤,将所有材料放入煲内,下8碗水武火煮沸,转中小火煲一个半小时即可饮用。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土茯苓,我们知道土茯苓既可以药用也可以食用,土茯苓有很好的健脾胃和解毒功效,经常吃土茯苓还能起到降低血压和血脂的好处,土茯苓的做法有很多种,上文为我们介绍了新鲜土茯苓煲汤的多种做法。
茯苓和土茯苓的区别在哪
生长环境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茯苓一般寄生于松树根部。
土茯苓,别称冷饭团、硬饭头、红土苓。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叶如大竹叶而更为厚滑。根连缀而生,大如鸡鸭蛋。其为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
口感
茯苓:味淡。
土茯苓:味偏苦。
功效
茯苓: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土茯苓: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归肝、胃经,有解毒、除湿、利关节等功效。西医认为,土茯苓是一味作用较强的免疫抑制药,是治疗免疫病口腔和阴部溃疡之最佳中药。土茯苓也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牛皮癣关节炎、白塞病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土茯苓对免疫病之过敏性皮炎、天疱疮、湿疹等也有效。土茯苓还有解毒、抗肿瘤的功效。
功能主治
茯苓: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土茯苓: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
用药配伍
茯苓
1、漏精白浊:雪白盐一两(并筑紧固济, 一日,出火毒),白茯苓、山药各一两。为末,枣肉和蜜丸梧子大。每枣汤下三十丸。盖甘以济咸,脾肾两得也。
2、痫后虚肿:小儿痫病瘥后,血气上虚,热在皮肤,身面俱肿。葳蕤、葵子、龙胆、茯苓、前胡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水煎服。
3、肾虚白浊:肉苁蓉、鹿茸、山药、白茯苓等分,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枣汤下三十丸。
4.与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可治疗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
5.配半夏、枳壳同用,可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
土茯苓
1、治血热头痛,咽喉肿痛,经血淋漓等妇女血症:土茯苓与金银花、诃子、栀子、川楝子、黄连、瞿麦配伍
2、治梅毒,淋病:土茯苓与金银花、紫草茸、茜草、枇杷叶、草乌(制)、诃子、栀子、白云香、苘麻子、红花、瞿麦、黑云香配伍。
食疗方法
茯苓
1.开胃汤:茯苓15克,淮山药12克,谷麦芽各30克,鲜、干鸭胗各1个,煮汤饮服。治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
2.茯苓薏米粥:茯苓、薏米各25克,陈皮5克,粳米适量,煮粥食。治小儿脾虚泄泻,小便不利。
3.茯苓薏米饼:茯苓、薏米、白面粉各30克,白糖适量,研成细末和匀压成饼,蒸熟。适合小儿食用,有和脾胃之效。
4.茯苓陈皮姜汁茶:茯苓25克,陈皮5克,水煎,饮服时加入生姜汁10滴。有健脾和胃之效,可治妊娠呕吐。
土茯苓
1.土茯苓老鸽汤:土茯苓250克,老鸽1只,瘦肉100克,蜜枣2料,盐适量。将土茯苓切片洗净,老鸽一开四焯水,所以材料一起入锅加水烧开,文火煮两小时下盐调味就好了。有滋补身体之功效。
2.土茯苓赤豆鲫鱼汤:准备鲜土茯苓,赤小豆,鲫鱼,瘦肉,姜。瘦肉淖水,鲜土茯苓去皮剁大块,赤小豆洗净后浸泡一夜,鲫鱼煎至两面金黄,所有材料一次性放入汤煲内,加足水,大火煲开后转小火2小时。祛湿健脾。
食用禁忌
茯苓:阴虚津伤严重者慎用,食用时忌米醋,肾虚者不能食用。
土茯苓:食用时忌茶,肝肾阴亏者慎服。不能用铁器皿。
茯苓和土茯苓原来有这么多不同,您了解了吗,下次不要买错了哦。
土茯苓有什么作用呢 土茯苓的食用方法
土茯苓无明显药材味道,可与多种食材配搭做成既美味滋补又有清热除湿作用的美食,多以煲老火汤用。如与龟、鱼、老鸽、老鸭、鸡、蛇、瘦猪肉等配搭煲成靓汤,既可固本扶正,又加强了其清利湿热、解毒利尿之功效。土茯苓煲汤清甜可口,是上等的煲汤佐料,入汤时以新鲜土茯苓为佳,使汤味更鲜美。
原料:鲜土茯苓100g,乌龟1只(约750g),水蛇500g,陈皮、红枣、盐各适量。
做法:土茯苓洗净、刮皮,切成厚片;龟、蛇去内脏洗净,加水1500mL及陈皮、红枣等配料,慢火煲3小时,用盐调味,饮汤食肉。
土茯苓煲汤的适宜人群和禁忌人群
1、适宜人群:土茯苓煲汤具有不错的食疗作用,适合一些体虚、贫血人群食用。
2、禁忌人群:一些对于土茯苓等中药过敏的人群,建议避免食用土茯苓煲汤,以免出现过敏情况。
土茯苓煲汤
槐花土茯苓煲鲫鱼
盛夏秋暑时的广东常有台风暴雨的袭击,因而人们亦易患上皮肤的湿疹症状。中医还认为湿疹会因饮食失节,嗜酒或过食辛辣刺激腥发动风之品,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蕴,又外感湿热邪,内外两邪相搏,充于腠理,浸淫肌肤而发。中药槐花和土茯苓煲鲫鱼既为此症的药膳又是防治的汤饮。槐花能凉血止血、清肝泻火;土茯苓能除湿、解毒、通利关节;鲫鱼既利水又补益。合而为汤,有清热解毒、利湿祛痒之功效。
材料:槐花15克、土茯苓30克、鲫鱼1条、生姜3片。
烹制:药材稍浸泡,洗净;鲫鱼宰洗净,煎至微黄,溅入少许清水,一起下瓦煲,加入清水2000毫升(约8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1小时,下盐便可。鲫鱼可捞起拌酱油佐餐用,为3~4人量。
土茯苓绿豆老鸭汤
有清热利水、祛湿消肿、滋补五脏的食疗作用哦。
材料:老鸭半只、绿豆50克、土茯苓60克、姜3片、陈皮少许、盐少许
做法:
1.土茯苓洗净、削皮、剁成大块;
2.绿豆洗净,提前用清水浸泡;
3.陈皮用清水泡软;
4.姜去皮、切片;
5.处理过的老鸭洗净,斩成块状;
6.锅烧热,倒入少许油,待油烧热,放入姜片爆香;
7.放入老鸭块,大火煸炒;
8.煸至鸭肉出油,盛出鸭肉待用;
9.泡软的陈皮用刀刮去内膜;
10.汤煲中放入煸过的鸭肉、土茯苓、绿豆、陈皮和姜片;
11.倒入1L清水;
12.大火煮沸,撇去浮沫,转小火煲2小时左右,关火后加少许盐调味。
爱心小贴士:
1.土茯苓自己不好处理,最好买时让人帮助削皮、剁成小块;
2.鸭子的选择宁老勿嫩,因为老鸭没什么皮下脂肪,适合煲汤,不会过于油腻;
3.因为老鸭肉质不易熟,煲煮的时间要足够长。
孕妇湿气重吃什么好
1、鲜土茯苓煲猪汤
材料:鲜土茯苓200克、猪肉500克、生姜1~2片
做法:把鲜土茯苓洗净后切成片状,将猪肉洗净,然后把二者一起放入汤锅中煲汤,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煲约2个半小时,即可加食盐食用。
功效:可以有效祛湿,健脾益胃。
2、清热祛湿粥
材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做法:把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后煎水,过滤一下只取汁,与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等一起熬煮成粥食用。
功效:可以清热祛湿,改善胃滞不适。
3、清热去湿汤
用适量的土茯苓、茯苓、赤小豆、陈皮,加瘦肉或者猪骨煲汤,能够有效地起到清热的作用并能够去湿,这是广东的传统去湿汤,适合夏天饮用。
4、藕丝百合汤
材料:莲藕、百合、冰糖
做法:将莲藕清洗干净,然后去除外皮之后切成细丝备用;新鲜的百合剥片之后也是切丝备用;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煮开之后加入准备好的莲藕丝以及百合丝;大火烧开之后小火熬煮,等到莲藕和百合变得软烂之后加入准备好的冰糖,搅拌均匀之后就可以直接起锅服用了。
茯苓汤的食用禁忌
茯苓汤虽然对身体有莫大的好处,也适合经常食用。而且,在炎热潮湿的春夏季,食用茯苓汤还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但是,食用茯苓汤也是有禁忌的。那么,一起来看看茯苓汤的食用禁忌有哪些吧!
1、食用茯苓汤不能与茶同饮,也不能用铁的容器浸泡土茯苓。
2、食用茯苓汤时禁忌茶水,另外服用中药的时候,饮食上禁食油腻,辛辣,生冷,鱼腥制品。注意心情舒畅。
3、肝肾阴亏者慎服茯苓汤。土茯苓的中药后致过敏,周身皮肤瘙痒,并起散在性大小红斑丘疹。原方去土茯苓后不发生过敏症状,如再加土茯苓则过敏症状又出现。
茯苓汤哪些人不宜食用
相信大家在看过前面说的茯苓汤的食用禁忌后,会对茯苓汤的食用宜忌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接下来,小编为大家解答茯苓汤哪些人不宜食用这个问题。
1、脾胃虚弱不宜食用茯苓汤。
2、肝肾阴虚者最好不要服用。
3、因为土茯苓是寒性的,所以要用温性的枸杞中和一下。
4、土茯苓过量的话伤脾胃,还有是药三分毒,不要有事没事就吃药膳。
5、土茯苓和枸杞头对脾胃功能的要求较高,最好不要天天食用,最好是一到两个星期煲一次。小孩子以及脾胃虚弱的人如体质差的老人,不适宜吃土茯苓和枸杞头。
土茯苓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知道土茯苓这种食材是有什么样的功效吧,它可以起到解毒除湿以及缓解筋骨疼痛等情况,所以我们想要在生活中利用土茯苓这种食物的药用价值就需要知道如何去食用土茯苓。土茯苓的食用方法是比较多的,它可以用来制作土茯苓栗子粥或者其他的食物,希望你们可以看看。
功效作用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土茯苓的服用禁忌
肝肾阴亏者慎服。土茯苓的中药后致过敏,周身皮肤瘙痒,并起散在性大小红斑丘疹。原方去土茯苓后不发生过敏症状,如再加土茯苓则过敏症状又出现。
茯苓的食用方法
1、茯苓栗子粥:茯苓15g,栗子25g,大枣10个,粳米100g。加水先煮栗子、大枣、粳米;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时徐徐加入,搅匀,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调味食。本方用茯苓补脾利湿,栗子补脾止泻,大枣益脾胃。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腹泻。
2、茯苓鸡肉馄饨:茯苓50g,鸡肉适量,面粉200g。茯苓研为细末,与面粉加水揉成面团,鸡肉剁细,加生姜、胡椒、盐做馅,包成馄饨。煮食。源于《奉亲养老书》。本方以茯苓补脾利湿,鸡肉补脾益气,姜、椒开胃下气。用于脾胃虚弱,呕逆少食,消化不良。
3、茯苓麦冬粥:茯苓、麦冬各15g,粟米100g。粟米加水煮粥;二药水煎取浓汁,待米半熟时加入,一同煮熟食。源于《圣惠方》。本方以茯苓宁心安神,麦冬养阴清心,粟米除烦热。用于心阴不足,心胸烦热,惊悸失眠,口干舌燥。
4、茯苓酒:茯苓60克、大枣20枚、当归12克、枸杞12克、白酒1500毫升,将上药切碎装瓦坛内,倒人白酒、密封浸泡15天,每隔3日振摇一次,每日饮服1—2次,每次10—15毫升。凡气血虚弱、阴阳两亏所出现的腰酸、腿软、体倦乏力、遗精阳痿、须发早白、心悸失眠、食欲减退等均宜服用。
5、茯苓膏:白茯苓500克、白蜜1000克,先将白茯苓研为细末,以水漂去浮者,取下沉者,滤去水,再漂再晒,反复3次,再为细末,拌白蜜和匀,加热熬至滴水成珠即可,然后装瓶备用,每日2次,每次12—15克,白开水送服。常服用本品对老年性浮肿、肥胖症以及预防癌肿均有稗益。
对于文章介绍的土茯苓的食用方法,我们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可以好好的学习一下,根据你们家人的身体体质去制作土茯苓吧。我们在平时适当的食用一些土茯苓煲猪骨是相当不错的,因为这种食物可以起到补充钙元素的作用。
土茯苓和什么一起煲汤最好
生地土茯苓汤
生地土茯苓汤具有一定滋阴祛湿的作用,因为土茯苓可以解毒散结、祛风通络有利水渗湿、健脾调中的作用,而生地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两者搭配炖汤饮用,有利于滋阴祛湿。
食材:土茯苓、生地、薏米、蜜枣、鸡肉、盐。
做法:
1、先将生地、土茯苓,倒入清水中浸泡15-20分钟,之后滤水捞起待用。
2、再将鸡肉放入沸水中煮8-10分钟,以出去血污、异味,捞起待用
3、将待用的生地、土茯苓等汤料,以及主料放入汤煲,加入2升清水,用大火煮沸后,调至小火慢煲90-120分钟,请于熄火前5分钟加入适量食盐调味。
土茯苓老鸽汤
土茯苓老老鸽汤,具有一定除湿解毒的作用,并且清热利关节。对于一些筋骨拘挛疼痛、疮疡等症状具有一定辅助效果。用它来和老鸽子搭配煮汤,还可以滋补身体。
食材:土茯苓250克,老鸽1只,瘦肉100克,蜜枣2料,盐适量。
做法
1、事先将土茯苓切片洗净。
2、老鸽子洗净,用水焯一遍。
3、最后将所有材料一起入锅加水烧开,文火煮两小时下盐调味就好了。
土茯苓煲汤有什么功效作用
1、清热解毒
土茯苓性凉,对体质滞气燥热的人来说有很好的清热作用,可以改善上火、口干舌燥等症状,而且将土茯苓炖汤还可以清热解暑、生津止渴,进而食用更多的水分,利尿泻火,所以土茯苓煲汤对清热解毒有很好的功效。
2、强身健体
土茯苓富含锌、铁、镁等微量元素,将土茯苓煲汤之后,微量元素跟着进入人体内能更快被消化吸收,进而给人体补充营养,有很好强身健体的作用。
3、提高免疫力
土茯苓还有很好的抗菌抗炎的作用,尤其对于真菌来说,因为人体免疫力低下的时候特别容易感染真菌,所以经常食用土茯苓煲汤既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又可以抗菌抗炎。
土茯苓和什么一起煲汤最好 生地土茯苓汤
生地土茯苓汤具有一定清热祛湿的作用,因为土茯苓可以解毒散结、祛湿、健脾调中的作用,而生地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两者搭配炖汤饮用,有利于清热祛湿。
食材:土茯苓、生地、薏米、蜜枣、鸡肉、盐。
做法:
1、先将生地、土茯苓,倒入清水中浸泡15-20分钟,之后滤水捞起待用。
2、再将鸡肉放入沸水中煮8-10分钟,以出去血污、异味,捞起待用
3、将待用的生地、土茯苓等汤料,以及主料放入汤煲,加入2升清水,用大火煮沸后,调至小火慢煲90-120分钟,请于熄火前5分钟加入适量食盐调味。
土茯苓煲淮山猪骨汤
主料:鲜土茯苓250g、鲜淮山250g、猪骨350g、薏米50g、盐适量、姜片3片
鲜土茯苓,鲜淮山煲猪骨,土茯苓除湿解毒、利关节;淮山健脾益肺、神肾生精,常用于脾虚泄泻、虚热消渴。而时下气候炎热,以鲜品煲汤,气味鲜美清润,土茯苓淮山煲猪骨汤有清热生津、健脾祛湿之功,男女老少皆宜。
1.鲜土茯苓,鲜淮山,猪骨,姜片,薏米
2.薏米稍浸泡洗净
3.土茯苓买的时候已经削皮了,回家洗净剁小块
4.铁棍淮山削皮厚切
5.土茯苓,猪骨,薏米,姜片放进汤锅里
6.加足量清水 约2500毫升左右,大火煲
7.大火煲开改小火煲1小时。
8.放进鲜淮山煲10分钟 关火,可放适量盐调味。
9.清热生津、健脾祛湿,经常长痘痘的人士多喝啊 一周1、2次,效果会很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