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巧治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中成药巧治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赵女士,50岁,某中学副校长。因长期工作紧张,加之一年前绝经,近来开始出现烘热汗出、面赤口干、心烦易怒、腰膝酸软、健忘失眠等症状,并严重影响工作。曾在外院被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及焦虑症,建议服用抗焦虑西药并适当补充雌激素,但患者担心服用精神类药物会影响日常教学工作,故寻求中医治疗。诊见:舌红苔少,脉细数,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中医辨证为心肾不交。予以中成药乌灵胶囊,一日3次,每次3粒,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同时嘱其清淡饮食,制定作息时间,规律睡眠,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必要时听轻音乐以舒缓情绪。服药2周后,患者面赤汗出症状得以控制,情绪逐渐平静,睡眠有改善。继续坚持服用1月,患者精力明显恢复,每天睡眠可达6~7小时,重新投入工作。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是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至完全消失的过渡时期,由于生理和心理改变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常有烘热汗出、烦躁易怒、心悸失眠或忧郁健忘等症状。本病属于中医学“脏躁”的范畴,其病机为:女子七七,肾气逐渐衰竭,冲任亏虚,精血不足,天癸渐绝,使阴阳失去平衡、脏腑气血功能失调而出现的一系列脏腑功能紊乱的证候。因此在治疗时,以补肾气、调整阴阳为主要方法。
前面提到的这位患者正值绝经期,肾气本已亏虚,加之长期任职领导岗位,工作繁重,耗伤阴气,因而肾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心火过旺不能下降于肾,出现阴阳失调、心肾不交,神失所养,导致出现烘热汗出、面赤口干、心烦易怒、腰膝酸软、健忘失眠等一系列症状。故予乌灵胶囊口服,以达滋阴降火,交通心肾,益脑安神,改善睡眠之功效。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已为人们所熟知,而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常被人们所忽略。实际 上,男女两性都要经过从成年过渡到老年,持续出现疲倦、焦虑、易怒、健忘、性 功能减退等症状的阶段。离休,家庭境遇、人际交往改变以及嗜好烟酒等不良生活 习惯都可诱导本病发生。
男人有更年期综合症怎么办呢
1男性更年期和女性更年期一样,都是由内分泌失调和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引起的,患者的症状表现为白天没有精神、少言寡语、食欲减退、脾气烦躁、晚上经常失眠、身体有时发冷发热、胃肠功能失调等。
2更年期综合征一般发病于40到60岁之间,这时男性患者的雌性激素合成日渐减少,患者可以借助药物治疗来缓解自己的症状,如谷维素、维生素B1等。更年期患者可以吃食用豆制品,里面含有大豆异黄酮,对治疗更年期有好处!
3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同样需要心理治疗,患者需要做的不仅仅是配合治疗,还要尽量平复自己的情绪。另外,近年来中药治疗更年期的效果也十分显著,如六味地黄丸、右归丸等,男性患者不妨试一试。
注意事项:
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男性朋友一定要保持好自己的心态,每天开开心心地面对生活,多去户外运动,多吃一些营养、健康的食物。相信一切都会好的1
女性更年期综合证治疗方法
一、药物疗法
在进行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时,临床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激素类药物来进行治疗。此外,为了能够有效地遏制骨质疏松症的发展并降低骨折率,医生也会选用一些能够提高骨骼强硬度,以及有遏制骨质酥松作用的药物。不过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激素类药物治疗必须要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擅自用药是绝对不允许的。
二、心理精神治疗
更年期女性心身保健是全社会的任务。因此,在进行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时,应加强社会卫生宣教和保健措施,开设保健咨询门诊,定期查体,积极防治更年期易患的心身疾病,早期诊治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内分泌代谢疾病和肿瘤。另外,卫生部门还应组织更年期女性自我保健,以降低更年期综合症的发生率。
很多的女人患上了这种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毛病,对于女人来讲,这是最致命的打击,很多的女人不孕的原因都是一些疾病的因素,但是却不知道,如果月经量过多的话,也是会导致不孕的出现。
更年期综合症的表现
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的表现一、异常的触觉:当女性进入更年期时,感觉神经偶尔会有轻微的问题。例如,更年期妇女在走路时会感觉到在半空中漂浮的幻觉,许多女性觉得他们的喉咙里有异物,检查结果又没有问题。事实上,这是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之一。更年期妇女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咽部肌肉收缩,反过来可能导致人们认为喉咙中有异物。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二、容易发火: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精神和情绪方面会生气。更年期综合症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会受到影响,引起血管收缩功能障碍,使更年期妇女感到胸部到面部有高热,然后出汗。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三、血压异常:更年期女性的血压很可能会造成轻微问题,有时血压难以上升,相当不稳定,这也是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与原发性高血压无关。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四、精神压力:更年期妇女的精神状态往往不太好。由于更年期综合征,绝经期妇女通常有两种表现:为情绪低落,睡眠质量差,突然失去注意力,甚至比平时更胆怯。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成员应该更加安慰和鼓励,但绝不能与已经非常沮丧的更年期妇女作斗争。另一种更年期妇女与情况相反,具有兴奋,情绪不稳定的精神,并且可能为一点点事情而生气,下一秒之前可能什么事也没有。面对这种表现,家庭不得与他们争吵,以免进一步刺激对方,要包容和理解,我们必须明白,这只是更年期综合症的一种表现而不是他们自己是意愿。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怎么治
一、药物疗法。在进行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时,临床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来进行治疗。此外,为了能够有效地遏制骨质疏松症的发展并降低骨折率,医生也会选用一些能够提高骨骼强硬度,以及有遏制骨质酥松作用的药物。
二、心理精神治疗。更年期女性心身保健是全社会的任务。因此,在进行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时,应加强社会卫生宣教和保健措施,开设保健咨询门诊,定期查体,积极防治更年期易患的心身疾病,早期诊治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内分泌代谢疾病和肿瘤。
三、雌性激素疗法。在进行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时,医生通常建议口服用药,摒弃皮下埋植和肌注。局部用药仅限于老年性阴道炎,且不宜长期应用。需要注意的是,栓塞病史、慢性肝肾功能不全、性激素依赖性肿瘤、吡咯紫质沉着症、严重高血压、糖尿病、严重静脉曲张、嗜烟、不能坚持长期随诊者慎用。并且,凡接受性激素替代治疗者,应每3个月门诊复查或信访1次。
通常情况下,可以有效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方法大致上就分为以上几种,患者就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之下,选择其中合适的一种或者是采用几种疗法进行综合系统的治疗,这样可以保证将疾病带来的损害降到最低的程度。
什么年龄为更年期的年纪
1、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多发生于40~60岁,大多数妇女可出现轻重不等的症状。约85%的更年期妇女大多能自行缓解,其中约25%的妇女症状比较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需要治疗。年轻妇女因手术切除双侧卵巢,或经放射治疗后,也可出现更年期综合征。
2、现在有很多女性在35岁左右就出现了更年期综合征,学术界称之为隐性更年期
3、男性更年期是由中年步入老年的过渡时期,一般开始于40-45岁,持续到60-65岁(甚至更老),几乎所有的男性都会被影响,只是程度不同罢了。据统计,接近40%的40-70岁男性会出现更年期症状
4、部分男性终身没有明显的更年期症状。
从容面对男性更年期
女性更年期已为人们所熟知,而男性更年期常被人们所忽略。实际上,男女都要经过从成年过渡到老年这一阶段,即上所称的“更年期”,这一阶段出现的身体、精神和神经等方面的症状表现,称为“更年期综合征”。
由于更年期总有其生理基础的,因此男女在发病年龄及症状的表现方面均有较大的区别。更年期阶段卵巢功能从减退到完全停止,内分泌失调比较明显,因而女性更年期时间一致,发病年龄一般为45-55岁之间,临床症状亦较明显;男性更年期则由功能退化所引起的。而睾丸的退化萎缩是缓慢渐进的,性激素分泌减少也是缓慢的,精子的生成在更年期也不完全消失,而男性更年期来得较晚,出现的时间很不一致,发病年龄一般在55-65岁左右,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甚至无所觉察,重者影响生活及工作,患者感到很痛苦。
随着男性医学的发展,男性更年期综合征逐渐被人们认识和重视,如何使男性顺利度过更年期是男性医学的一大研究课题。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由于出现时间的不一致和体质、生活、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精神症状:主要是性情改变,如情绪低落、忧愁伤感、沉闷欲哭、或精神紧张、神经、喜怒无常,或胡思乱想、捕风捉影,缺乏信任感等。
2、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主要是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心悸怔忡、心前区不适,或血压波动、头晕、烘热汗出;胃肠道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脘胀闷、大便时秘时泄;表现,如失眠、少寐多梦、易惊醒、记忆力减退、健忘、反应迟钝等。
3、性功能障碍:常见性欲减退、精液量少等。
4、体态变化:全身肌肉开始松驰,皮下脂肪较以前丰富,身体变胖,显出“福态”。
中医理论认为,男子更年期肾气逐渐衰少,精血日趋不足,而出现肝阴血亏,肾之阴阳失调,形成男子更年期的生理基础。多数男子通过脏腑之间的调节,能够顺利渡过这一阶段而进入老年期,部分男子由于体质、疾病、劳逸、生活、社会环境、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不能自身调节而出现一系列功能紊乱征候,即更年期综合征。由于更年期是一种生理特点,更年期综合征是各种因素影响这一生理特点而出现的病理现象,不同于睾丸激素低下出现的病理表现,应用雄性激素治疗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如引起,诱发前列腺癌等。
中医通过升阴和阳,调整脏腑功能的偏盛偏衰,能较好地治疗本病。中医根据男性更年期“肾虚肝郁”特点,采用“升肾疏肝”法治疗男子更年期综合症,取得满意疗效。如“二仙汤”(仙灵脾、仙芭、当归、巴戟无、知母、黄柏),阴阳同调,适应于肾阴阳两虚,治疗男子更年期综合征有很好的疗效;在此基础上,肾阴虚,选用二至丸、左归丸;肾阳虚,用右归丸;心虚胆怯,悲伤欲哭,加甘麦大枣汤;肝郁气结,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