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秸生料栽培鸡腿菇
草秸生料栽培鸡腿菇
选用广温高产型ECO5鸡腿菇新品种,采用"整草秸免浸泡软化法",生料覆土仿野生栽培鸡腿菇,生物转化率稳定在150%—250%之间。现将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1. 栽培季节:ECO5鸡腿菇出菇温度为8℃—32℃。最突出的特点是管理粗放、抗杂菌、抗衰老,覆土后菌丝体在土壤内可越冬或越夏,气温适宜时自然恢复生机,生育期无病虫害发生,可进行周年栽培。
2. 草秸选用:用于生料栽培ECO5鸡腿菇的草秸应干燥,无霉变。陈年草秸要剔除霉变或受污染的部分,并翻晒2天—3天。
3. 软化处理:将稻草、麦秸等各种农作物秸秆分散在晒场上,碾轧或拍打使草秸表皮和秸节破裂,再用羊角叉叉起草秸抖去灰尘残渣,然后泼洒3%石灰水润湿,使草秸含水量达到65%—70%,这种草秸才可以用于栽培。
4. 菌种:选用菌丝生长健壮、色泽纯正、无杂菌污染、无异色斑块的优良菌种,最好选用"全营养高氮型菌种通用培养基"。高氮型菌种自身携带的氮元素可直接与草秸基质中较高的碳元素中相平衡至适宜的碳氮比,调节养分供给,促进菌丝健壮生长,抑制杂菌污染,确保食用菌稳产高产。
5. 覆土栽培:生料覆土仿野生栽培ECO5鸡腿菇,草秸的厚度为25厘米,每平方米铺干草秸约20千克,播撒菌种3千克。播种后用木板或铁锹用力压平,压实,压紧,然后覆盖经灭菌后润湿的菜园沃土或禽畜粪混合土3厘米,发菌和出菇管理同常规。
6. 采收:ECO5鸡腿菇子实体成熟的速度较快,应在菇蕾期即菇体伸长至20厘米—30厘米、菌盖紧包菌柄呈尚未撑开的雨伞状时迅速采收。如果不及时采收,菌盖就会脱离菌柄开伞自溶或变黑,失去商品价值。采收时用手轻握菇体旋转后拔起,用利刀削除菇脚泥土,上市鲜销或加工成盐渍品贮藏保鲜。盐渍鸡腿菇产地收购价为每吨4400元—7000元。
夏季栽培草菇高产的方法
夏季栽培草菇高产的方法
1、栽培季节:草菇属高温菌类,草菇菌丝体生长的适温范围为15-40℃,最适宜温度为30-35℃,子实体生长的温度为26-34℃,最适宜的温度为28-30℃。一般于每年6-8月进行栽培。
2、栽培原料:棉籽壳、稻草、玉米芯、麦秸。
3、原料配方:⑴棉籽壳100、麦麸5、磷酸二氢钾0.3、过磷酸钙0.5、多菌灵0.2、石灰6、杀虫剂0.1、水140。⑵玉米芯80、棉籽壳20、磷酸二氢钾0.3、过磷酸钙0.5、多菌灵0.2、石灰6、杀虫剂0.1、水140。
4、建堆发酵:栽培原料预湿3-4天后建堆,升温。拌料时要拌均匀,栽培原料含水量掌握在65%左右,含水量大易长杂菌。发酵3-4天,见放线菌,闻有酒香味,原料呈现咖啡色时,调整栽培料,使pH值在8-9,即可入棚播种。
5、入棚播种:由于栽培草菇大多在夏季高温季节,所以可利用闲置大棚、速生林中扎拱棚栽培草菇。铺料不能太厚,15厘米厚即可,栽培床60厘米宽。床面呈波浪式。可采用穴播或层播,料层打眼。用小塑料棚覆盖养菌,适当通风。播种后7天即可见菇蕾,播种后10天即可上市。草菇生长过程在高温季节,应勤喷水,喷水水温应与棚温相当,可在棚内储存水备用。
6、出菇管理:草菇生殖生长阶段的适宜温度为26-34℃;光照宜用散射光,发菌初期光线宜弱;栽种后4-5天,直至出菇结束,应适当加强散射光照,光照强度以能阅读报纸为宜,忌阳光直射。出菇期通风要与喷水保湿相结合,出菇期间,通风前先向地面、空间喷雾,相对湿度保持在80-95%,然后通风20分钟左右,每天2-3次。
7、采收:一般播种后10-12天,当菇蕾有鹌鹑蛋大小时,即可采收。早中晚各采1次,防止开伞降低商品价值。每茬菇可连续采收20天左右。每茬采后可在料面上喷洒各种营养液,以延长采收期和提高产量。采完一潮菇后,用pH值12-14的澄清石灰水喷洒,水温与棚温相同。
草菇增产的方法
二次接种 采取二次接种措施,有利于草菇增产。草菇菌丝生长速度太快,极容易老化,导致生活力减弱,不能有效地利用培养料中的养分继续出菇。在第1潮菇采收后,撬松料面,并用石灰水泼湿,将培养料pH值调整在8~9;然后在料面撒播菌种,播后覆盖一薄层发酵过的培养料。也可在第1~2潮菇采收后,将料块翻过来,把底层培养料翻到表层,喷洒1%的石灰水,调整酸碱度。然后再在料面二次接种,接种量为2%~3%,一般可增产30%左右。
调酸碱度 具体做法:向培养料喷洒3%的石灰水,不仅可补水,还可使培养料呈偏碱性;也可向培养料喷洒0.1%的尿素和麦麸水(100千克水加10千克麦麸,煮后过滤,取滤液50千克加清水50千克).尿素用量为0.1%~0.2%,用量不可过多,否则容易产生鬼伞杂菌;或采用补施干牛粪和人尿。将干牛粪打碎,加入40%的人尿,混匀,使用前堆制1天,每采完一潮菇后施于料面上,若加入一些鸡、鸭粪,效果会更好。
实施覆土 草菇覆土可提高培养料保湿性能和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使菇体肥大,减少死菇,增产幅度在20%以上。覆土材料可用菜园土(地表8~10厘米以下挖取),覆土厚度一般以2厘米为宜。
预防草菇死亡的方法
一、通气不畅草菇是高温型好气性真菌,生长发育过程需要足够的氧气。在栽培过程中为了提高堆温,有时薄膜覆盖时间过长,使料堆中的二氧化碳过多而导致缺氧,小菇因通气不良,排气不畅,难以正常长大而萎蔫。播种1-4天内,要注意每天通风半小时,随着菌丝量的增大和针头菇的出现,要适当增大通气量。
二、缺少水分草菇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若建堆播种时水分不足或采菇后没有及时补水;草被过薄保湿性能差,均会导致小菇萎蔫。播种后待菌丝长满形成针头菇前,如觉水分不够,可补一次重水;头潮菇结束后要补足水分,晴天草被要喷水,防止料内水分蒸发。
三、温度骤变草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对温度有不同要求,一般结菇温度在30℃左右。但盛夏季节持续高温会致使小菇成批死亡。因此,盛夏酷暑要选择阴凉场地堆料栽培,料上加盖草被并多喷水,堆上方须搭棚遮阴。
四、环境偏酸草菇菌丝适宜在偏碱性的环境中生长,当酸碱度在pH值6以下虽可结蕾,但难长成菇。采完头潮菇后可喷1%石灰水或5%草木灰水,以保持料堆的酸碱度在pH8左右。
五、水温不适草菇对水温有一定的要求,如喷20℃左右的井水或喷被阳光直射达40℃以上的地面水,到第二天小菇会全部萎蔫死亡。喷水要在早晚进行,水温30℃左右为好。
六、感染杂菌,发生虫害用已霉变的稻草等原料作培养料,在不清洁的场地栽培,会导致害虫大量发生,尤其是棉籽壳栽培草菇,螨类发生后料内的菌丝会很快消失,使床面幼菇全部死亡。在草堆内加3%茶籽饼粉或0.2%敌百虫溶液,能起到防治害虫的效果。草菇对农药很敏感,当菇蕾出现时,切忌使用农药。
夏季草菇栽培技术要点
草菇种植前期准备工作
草菇是一种高温型菇类,适宜于夏季栽培。由于前期草菇栽培方法相对简单,因此很多菇农都把管理重点放在了草菇进棚后的那段时期。可记者不这么认为,种草菇,前期的准备工作同样非常重要,一旦前期准备工作没有做好,草菇的整个生育期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首先,做好菇棚消毒。先清理棚内的枯枝落叶,清理出棚,用5%石灰水或者深白粉全棚喷浇消毒,对于密闭好的菇棚封严放风口,用甲醛或高锰酸钾消毒,密闭七天,放风排气。对于密闭不好的菇棚,用5%甲醛全棚地面墙壁喷洒消毒,一周后再进棚操作。
其次,准备好基料。适合草菇生长的培养料很多,主要有棉籽壳、废棉、麦秸和稻草等。其中以废棉最好,棉籽壳次之,麦秸和稻草稍差。近年来,废棉、棉籽壳价格暴涨,大大增加了食用菌生产成本,菜农可因地制宜选择麦秆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原料。这里就以麦秸为例,介绍一下原料的处理方法:要选用当年收割、未经雨淋、未变质的麦秸。将整捆麦秸散开铺在地上,用石碾或车轮滚压,使之破碎,质地变软,也可直接选用联合收割机抛出的麦秸。将压碎的麦秸用浓度2%石灰水浸泡一夜,浸泡时用脚踩踏促使麦秸软化和吸水,然后捞出进行堆积发酵。将浸泡好的麦秸捞出堆成垛,垛高1.5米,宽1.5米,长度不限。堆好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以利发酵。当麦秸堆中心温度上升到60℃左右,保持24小时,然后翻堆,将外面的麦秸翻入堆心,使麦秸发酵均匀。翻堆后中心温度又上升到60℃时,再保持24小时,发酵即可终止。发酵时间一般为5天左右。发酵期间应控制好发酵的时间和温度,防止发酵过度,造成腐生菌大量繁殖,消耗养分。发酵结束,检查发酵麦秸的质量。
发酵麦秸的标准是:麦秸质地柔软,表面脱蜡,手握有弹性感,金黄色,有麦秸香味。有少量的白色菌丝,含水量70%左右,用手使劲握能挤出少量水滴,pH值9左右。
选择合适的栽培草菇模式
草菇的栽培模式有很多种,常用为拱棚立体栽培和沟式平面栽培。菜农可根据不同的场地选择不同的栽培方式。
1.大棚地上畦栽:一般建畦床1.2-1.4米宽,翻深0.2米,整成龟背形畦床,两侧修建10厘米宽洇水沟,铺料播种;其次,播种后第3天,间隔0.3-0.4米插入竹拱,现蕾后将料面上的塑膜抽出搭于拱架上,露天棚应再覆2层草苫,荫棚下只覆一层即可。发菌期间,除掀膜通风外,应将水沟灌满水,一则降温,二则使床基土壤保持较高持水率。气温超过35℃时,每天应将草苫多次喷湿。接种后第四天,最迟不超过7天,草菇即可现蕾,此后管理应以通风、降温、保湿为重点,阴或小雨天气及夜间可将塑膜揭去,只覆草苫,既利通风又有足够的散射光,并能有效地保湿,但应注意大雨天气不可掀膜,晴好天气时,阳光直射,棚温升高很快,注意加厚覆盖物并喷水,夜间可将棚周塑膜掀开约10厘米左右,将洇水沟灌满水,使之加强通风的同时保湿并降温。
2.沟式平面栽培:在大棚内整平土壤,挖深20厘米、宽120厘米沟槽,灌透水;铺料播种后使料面与地面持平,为了保证温湿度的控制,大棚上方要设好遮阳网或旧草帘。该种方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地温较低、土壤湿度较大,可为基料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和水分条件,尤其水分管理方面,较之前述栽培方式,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应注意防雨排涝,否则,极易形成积水涝渍,影响或损害正常的草菇生产。
抓住出菇期的环境调控
草菇属高温型品种,但要获得高产量和高质量的生产结果,就需将出菇期的管理做好,尤其是温湿度的把握和光照管理。
首先,温度调控。草菇出菇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8-32℃;而夏季棚内温度高,具体的降温措施可通过加厚覆盖物、喷湿草苫、棚内浇水、夜间通风等一系列的措施来达到目的。在适宜温度条件下,草菇个头较大,开伞迟;如在33℃以上时,草菇个头明显变小,而且很快开伞,大大降低了商品菇率。
其次,抓好通气管理。要坚持夜间多通风、阴雨天全天通风、早晨通风、白天高温时间段内少通风或不通风的原则,一是使棚内保持相对较低的温度,二则使棚内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出好菇并降低发病率。
再次,水分管理。水分既是重要的物质条件(基料和床基含水),又是不可或缺的环境条件(空气湿度),二者缺一不可。一般而言,保持60%-70%的基料含水和较高甚至近饱和的床基含水,以及90%左右的空气湿度,是保证草菇获得高产的重要基础。生产中应根据当时当地的条件,灵活进行调控。
另外,光照管理。草菇既需要光,又不能接受强光,生产上应根据菌株的特性实施管理。一般可掌握能在棚内正常看报纸即可,大约在400-500勒克斯之间。具体可通过进出口、通风口、大棚四周掀开草苫边角等方法实施调控。
鸡腿菇的环境条件
1. 营养。鸡腿菇是一种适应力极强的草腐粪生土生菌。可利用的材料很广泛,如稻草、麦秸、棉籽壳、牛粪、马粪,同时还可以很好的利用多种阔叶木屑。可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也可生料栽培。
2. 温度。菌丝生长适温20~28℃,以24~27℃生长最好。子实体形成需要低温刺激,由培养温度降至20℃以下后,子实体原基则很快形成。出菇温度范围9~28℃,但以12~18℃为适,20℃以上菌柄很快伸长,并开伞。16~22℃下子实体发生数量最多,产量最高。鸡腿菇菌丝抗寒能力相当强,在零下30℃条件下,土中的菌丝可安全越冬,而在35℃以上菌丝会自融。一般低于8℃,高于30℃,子实体难以形成。
3. 湿度。培养料含水量65%~70%极适于菌丝生长,出菇阶段要求大气相对湿度85%~95%。
4. 光照和通风。菇蕾分化需要300~500勒克斯的光强,并要氧气充足。
5. 酸碱度(pH值)。鸡腿菇较喜中性偏碱的基质,培养料和覆土的pH值以7. 0~7. 5为宜。
6. 土。鸡腿菇出菇需要土中的微生物和矿物质的刺激。没有土,子实体形成数量大大减少。栽培需覆土。
姬菇的生长
栽培养料
姬菇菌丝分解木质素,纤维素能力极强,一般农作物秸杆下脚料、棉皮、锯沫、稻草、玉米芯等都可作为栽培姬菇的培养料,同时也能获得较高产量。
温度
菌丝生长温度为5-30℃,但以18-25℃最宜,子实体形成温度4-25℃,以8-20℃最好,温度低长成的菇质量好产量高,菌盖颜色将随温度升高逐渐变浅。
光照
菌丝培养阶段不需光照,而营养生长结束后即菌袋生理生长基本成熟后适宜的光照会提前诱导原基发生,子实体生长300-500勒克斯之间为宜。
水分
培养料含水量以60%为最宜,水份高菌丝生长缓慢,水分低则生长稀即无力。出菇期空气相对湿度90%较好,从现蕾到原基(菌盖)1厘米时不要直接喷水,只对环境勤喷少喷即可。PH值:姬菇菌丝可在酸碱度6-8之间生长,但以7.5最佳。
空气
不同生长阶段对氧气的需要量不同,但差别不大。菇房内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将大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经期能吃鸡腿菇吗
可以食用的,鸡腿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口感极好,经常食用有助于增进食欲、消化、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据分析,鲜菇含水分92. 2%;每100克干菇中含粗蛋白25. 4克,脂肪3. 3克,总糖58. 8克,纤维7. 3克,灰分12. 5克;鸡腿菇还含有20种氨基酸(包括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菇体洁白,美观,肉质细腻。炒食,炖食,煲汤均久煮不烂,口感滑嫩,清香味美,因而倍受消费者青睐。
鸡腿菇是一种药用菌。味甘滑性平,有益脾胃、清心安神、治痔等功效。经常食用有助消化、增加食欲和治疗痔疮的作用。据《中国药用真菌图鉴》载,鸡腿菇热水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抑制率分别为100%和90%。另据阿斯顿大学报道,鸡腿菇含有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份。近年来,美国、荷兰、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相继栽培鸡腿菇成功,鲜菇、干菇(切片菇)、罐头菇均受欢迎。
总之,月经期仍应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并结合月经期特殊生理需要,供给合理膳食,注意饮食宜忌而确保健康。二、经期不该吃那些水果,女性都知道在月经期间不宜吃冰,其实不只是冰,一些属性偏凉的食物也不宜多吃,这是为什么呢?女性在月经期间不宜吃冰,要让经血排乾净就必须让血液处在“温”的状态下,才能流得顺。一旦吃了冰冷的食物,血液受到温度改变的刺激,就会致使流通度变差,容易产生血块,造成经痛。三、经期不该多吃的食物,其实不只是吃冰,一些属性偏凉的食物,例如冰品、冬瓜、茄子、丝瓜、黄瓜、冬瓜、蟹、田螺、海带、竹笋、橘子、梨子、柚子、西瓜等等,及酸涩的食物,如酸梅、未成熟味酸之水果,或是一些辛热食品,如油炸物、辣椒、胡椒、芥末等等,也都应该避免在经期内食用,以免造成血液不流畅的状况。
女性在经期这段时间内是可以去食用鸡腿菇的,我们知道鸡腿菇是属于菌类的食物,那么它的营养元素中就含有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的含量。我们知道女性在这段时间身体的营养需求是大于其他时间段的。所以只有正确的了解了食物的营养价值和适宜哪些时段食用是非常关键的。
经期能吃鸡腿菇吗
食物都是拥有着自己独有的营养价值,但是不是所有食物都是适宜所有人去食用的。例如女性在经期这段时间内食用的食物都是需要进行了解之后才能够食用的,不能是太油腻的食物,还不能够是寒性的食物等等。那么经期能吃鸡腿菇吗?
可以食用的,鸡腿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口感极好,经常食用有助于增进食欲、消化、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据分析,鲜菇含水分92. 2%;每100克干菇中含粗蛋白25. 4克,脂肪3. 3克,总糖58. 8克,纤维7. 3克,灰分12. 5克;鸡腿菇还含有20种氨基酸(包括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菇体洁白,美观,肉质细腻。炒食,炖食,煲汤均久煮不烂,口感滑嫩,清香味美,因而倍受消费者青睐。
鸡腿菇是一种药用菌。味甘滑性平,有益脾胃、清心安神、治痔等功效。经常食用有助消化、增加食欲和治疗痔疮的作用。据《中国药用真菌图鉴》载,鸡腿菇热水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抑制率分别为100%和90%。另据阿斯顿大学报道,鸡腿菇含有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份。近年来,美国、荷兰、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相继栽培鸡腿菇成功,鲜菇、干菇(切片菇)、罐头菇均受欢迎。
总之,月经期仍应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并结合月经期特殊生理需要,供给合理膳食,注意饮食宜忌而确保健康。二、经期不该吃那些水果,女性都知道在月经期间不宜吃冰,其实不只是冰,一些属性偏凉的食物也不宜多吃,这是为什么呢?女性在月经期间不宜吃冰,要让经血排乾净就必须让血液处在“温”的状态下,才能流得顺。一旦吃了冰冷的食物,血液受到温度改变的刺激,就会致使流通度变差,容易产生血块,造成经痛。三、经期不该多吃的食物,其实不只是吃冰,一些属性偏凉的食物,例如冰品、冬瓜、茄子、丝瓜、黄瓜、冬瓜、蟹、田螺、海带、竹笋、橘子、梨子、柚子、西瓜等等,及酸涩的食物,如酸梅、未成熟味酸之水果,或是一些辛热食品,如油炸物、辣椒、胡椒、芥末等等,也都应该避免在经期内食用,以免造成血液不流畅的状况。
女性在经期这段时间内是可以去食用鸡腿菇的,我们知道鸡腿菇是属于菌类的食物,那么它的营养元素中就含有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的含量。我们知道女性在这段时间身体的营养需求是大于其他时间段的。所以只有正确的了解了食物的营养价值和适宜哪些时段食用是非常关键的。
鸡腿菇菌害
一、培养料的处理。
培养料在发酵前各种成分都要打碎、磨细,晒3-4天,尤其是有的配方中加入畜禽粪类,若不经过充分日晒是不能使用的。建堆时首先把所需各种成分混合均匀,加水把含水量调至65-70%。建堆时堆宽12-15米,高 0.8-1.0米,自然成梯形纵向延长。在堆的腰部隔30-40厘米,用直径3-4厘米的木棍平行打两排洞。当料中心温度上升到60-65℃以上开始计时,24小时后翻堆,复堆后当料中心温度重新上升到60-65℃以上时,再经过24小时发酵结束,随后应重新调整培养料含水量60-65%。
ph 7.5~8。
二、栽培场地要施行轮作。
鸡腿菇收获完毕彻底清理床面,有条件的可施行一年以上轮作以减轻病虫危害。利用日光温室栽培鸡腿菇时,夏茬可种一茬玉米或大豆。如果春茬种植鸡腿菇后,紧连着种植秋茬,往往会引起鸡爪菌的大发生。
三、覆土处理要严格。
鸡腿菇不覆土不出菇。覆士要选择远离栽培场地从未种过鸡腿菇地块的土壤,最好是20厘米以下的深层土。覆土要过筛加入1%石灰粉,每百公斤上喷施1000倍甲醛溶液5-1o公斤起堆,用塑膜压严闷24小时即可施用。
四、鸡爪菌及时防治。
“鸡爪菌”一旦在床面发生,要及时连带下面的培养基一块清除掉,放入塑料袋中带出棚外深埋。发生“鸡爪菌”的四周撒施生石灰粉。药剂防治可用50%多菌灵7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700倍液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