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耳朵痒湿疹怎么办 给宝宝修短指甲
宝宝耳朵痒湿疹怎么办 给宝宝修短指甲
宝宝外耳痒患湿疹的时候,经常会想用小手去抓挠。因此家长们要经常给宝宝的指甲做修剪,修短宝宝的指甲可以避免宝宝抓伤自己,从而可以有效避免耳部湿疹患处发生感染。
小心这些会破坏孩子健康的行为
过度使用消毒品
人体皮肤上有许多正常菌群存在,它们与皮肤的“天然屏障”协同作用,使其他有害细菌难以入侵。经常过度使用含有消毒剂的护肤品,会杀死婴儿皮肤上的正常菌群,有害细菌和霉菌反而会在皮肤上滋生、泛滥,引发念珠菌等致病菌产生的感染。这种洁癖不仅会让我们的孩子暴露在有毒化学物质中,还很可能创造出过敏成为流行病的脆弱一代。
剪指甲
剪指甲是一个注意卫生的好习惯,能够有效的防止细菌滋生。但是很多家长过于频繁地为宝宝修剪指甲,这样会使指甲向肉里生长,严重时可能引起骨质发炎或溃烂最终导致截肢。即便是常见的指甲向肉里生长,也可能需要移植指甲或烙烧指甲根部,阻止其反向生长。因此,在为宝宝修剪指甲的时候不要纵向修剪指甲两侧或将指甲剪得过短。
掏耳朵
很多家长在为宝宝洗完澡之后,都会很习惯性的用棉签帮宝宝掏耳朵,怕宝宝耳朵里有水。用棉签掏耳朵不仅会导致耳屎栓塞发炎,还有可能使耳鼓破裂。实际上,耳道并不需要人工清洁,少数人可能会受到耳屎堆积的困扰,但只需滴几次过氧化氢滴耳液或矿物油即可,甚至用橄榄油就可以解决。
通鼻孔
宝宝鼻腔略感不适,整天嚎啕大哭,有些父母就会喷鼻腔喷雾剂来使宝宝舒服点,由于过度使用鼻腔喷雾剂会导致鼻腔肿胀充血,甚至影响血压,因此鼻腔喷雾剂或滴剂都是不被推荐长期使用。下次鼻腔堵塞时,去药店买盐水喷雾剂即可,盐水可以湿润干燥的鼻腔而舒缓鼻腔充血,并且没有副作用。使用抗组织胺剂或用蒸汽蒸脸也可以稀释鼻腔中的黏液。这是更健康合理的办法,爸爸妈妈们可要记得。
用力刷牙齿
宝宝长大到一定年龄,牙齿也慢慢的张出来了,从小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是非常好的。但是很多孩子都误以为越用力牙齿就刷得越干净。其实,刷牙不应太用力,否则会损害牙釉质及牙龈组织,用力刷牙还会磨损覆盖在根部的牙骨质,导致牙齿敏感、腐烂或畸形。如果几个月后,一个新牙刷被你蹂躏得毛刷纷飞,破损不堪,那显然是你用力过猛。
刷牙力度正确的话,一支牙刷应在使用6个月后还平整如新。刷牙的具体方式和力度应咨询牙医。使用牙线剔牙是明智之举,但不包括勒紧牙线在牙龈上拉锯,其实,只需将牙线紧贴牙齿一侧上下移动将食物碎屑移除即可。
过度清洁皮肤
很多家长都会有意识的让小孩子从小就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这很正确。但通过调查,将近半数的男人使用洗手间却不洗手,这当然不是卫生之举。但还有一些人,反复洗手仍觉得没洗干净,不停地搓洗直至皮肤表层受损,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导致皮肤肿胀发痒。
过度爱干净可能造成体表自然油脂缺失,引起各种皮肤问题。比如一天之内洗脸多次可能使脸部皮肤干燥,促使油脂分泌得更加旺盛,引起毛孔堵塞产生痤疮。记住每天洗澡不要超过一次,并尽量使用不含酒精的洗护产品。也不要用粗糙的搓澡巾疯狂搓洗皮肤,皮肤每秒都会脱落上千个细胞,因此体表有脱落物是很正常的。
过度洗私处
宝宝们在很小,大小便都不能自理的时候,不讲卫生肯定是健康的隐患,滞留在肛门周围的粪便会引起各种瘙痒炎症,但瘙痒的感觉也可能由过度擦洗所致。当你过多地用纸擦或水洗肛门时,其自然油脂就会被去除无余,导致干燥瘙痒。宝宝长大以后同样情况也会发生在他的阴茎周围,过度清洁可能会使他的阴毛向肉中生长并引发小脓疮。你应该小心而不是粗暴地清洗。这需要父母慢慢的引导。
宝宝耳朵痒是怎么回事
当宝宝总是在晃头或者抓耳挠腮家长就应该注意了是否宝宝的耳部出现了不适,因为宝宝的语言或者思维能力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他们无法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但他们的不适会会用其他表现体现出来,例如哭闹、高烧等等,宝宝发生中耳炎多数的原因是因为耳朵进水造成的,比如给宝宝游泳的时候、洗澡的时候、喂奶的时候、洗头的时候或者是宝宝哭泣的时候都会造成宝宝耳朵进水,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宝宝耳道里面的耳屎堆积过多变硬造成的,或者是细菌感染。总之病因还很多,家长应该加强注意。
给宝宝洗澡、洗头的时候一定要保护好耳朵,尤其是洗头的时候,给宝宝买一款适合的浴帽,这样宝宝洗头的时候既不能沙眼睛,耳朵又不容易进水,因为浴帽是在耳朵上面的,很好的保护了耳朵和眼睛。宝宝吃奶的时候容易顺着嘴角流出奶液,奶液不慎流入耳朵也会造成中耳炎。宝宝躺着哭泣的时候眼泪会顺着脸颊流到耳边,不注意的时候也会流入耳道,从而引发中耳炎。一旦有水流入宝宝耳朵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让水份吹干。一旦发生中耳炎立即前往医院救治。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宝宝出现了耳内的湿疹,湿疹无论出现在宝宝身体上的哪个部位都会引起宝宝瘙痒,使宝宝感到很不舒适,自然会出现哭闹的症状,这种情况很难被家长发现,因为不像中耳炎那样会高烧,只是宝宝单纯的哭闹找不到任何的原因,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拿一个小手电去照亮宝宝的耳道,观察宝宝耳道出现的一些异常,有那种带亮光的小掏耳勺,很方便也很实用,可以直接看清宝宝耳道内部的问题。
那么宝宝如果有内热也容易导致宝宝耳朵痒,比如进食过多引起的食热,很多家都害怕孩子吃不饱,那么自然会多想让孩子吃点,觉得多吃才能长高长胖才能更健康,其实这样的养育方法并不正确,应该懂得适可而止。
耳部湿疹的防治方法
1、保持皮肤清洁干爽
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宜用温水和不含碱性的沐浴剂来清洁宝宝的身体。患有湿疹的宝宝,要特别注意清洗皮肤的皱褶间。洗澡时,沐浴剂必须冲净。洗完后,抹干宝宝身上的水分,再涂上非油性的润肤膏,以免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宝宝的头发亦要每天清洗,若已经患上脂溢性皮炎,仔细清洗头部便可除去疮痂。如果疮痂已变硬粘住头部,则可先在患处涂上橄榄油,过一会再洗。
2、避免受外界刺激
家长要经常留意宝宝周围的冷热温度及湿度的变化。患接触性皮炎的宝宝,尤其要避免皮肤暴露在冷风或强烈日晒下。夏天,宝宝运动流汗后,应仔细为他抹干汗水;天冷干燥时,应替宝宝搽上防过敏的非油性润肤霜。除了注意天气变化外,家长不要让宝宝穿易刺激皮肤的衣服,如羊毛、丝、尼龙等 。
3、修短指甲
若患上剧痒的异位性皮炎或接触性皮炎,家长要经常修短宝宝的指甲,减少抓伤的机会。
4、戒口
除异位性皮炎外,其他湿疹都无须戒口。让宝宝少吃动物蛋白质,如牛奶、蛋,必须在医生或营养师的监督下进行。在没有明显证据时,最好不要随便禁食某类食品。不提倡为了避免过敏,而使宝宝得不到应有的营养。
耳部湿疹的病因病理
耳部湿疹与变态反应、精神因素、内分泌失调、代谢障碍等有关。先天性过敏体质是发病的主要原因。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指日益增多和复杂的环境性变应原:
1、人造织物、人造革品、与衣着有关的印染剂、漂白剂、光亮剂、防蛀剂、防霉剂、坚挺剂等现代衣着的环境性变应原。
2、人造食品、方便食品、反季食品,用于食品生产的化肥、农药、人工饲料、饲料添加剂,用于食品加工的防腐剂、矿氧化剂、香料、色素、催熟剂、增稠剂等,现代饮食环境性变应原。
3、人造建筑构件、化学涂料、塑料制品、橡胶制品、人造纤维、胶合剂、防水剂、家用及办公室电子器材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居室清洁剂、杀虫剂的功能现代居住中的环境变应原。
4、化学燃料燃烧所产生的气体,制造汽车,舟船,飞机的材料,道路的沥青路面,马路旁绿化植物的花粉等现代交通的环境性变应原。
宝宝总是揪耳朵怎么回事 原因3:外耳道湿疹
外耳湿疹常见于过敏体质的小宝宝。医师说,宝宝因感到外耳皮肤瘙痒烦躁而出现摇头晃脑、拽拉耳朵的现象。因此,爸爸妈妈若发现宝宝脸上或其他地方曾长过湿疹,且摇头晃脑、拽拉耳朵时,应带宝宝到医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局部涂抹抗过敏药物。
婴儿慢性湿疹怎么护理
1、保持皮肤清洁干爽。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宜用温水和不含碱性的沐浴剂来清洁宝宝的身体。患有间擦疹的宝宝,要特别注意清洗皮肤的皱褶间。洗澡时,沐浴剂必须冲净。洗完后,抹干宝宝身上的水分,再涂上非油性的润肤膏,以免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宝宝的头发亦要每天清洗,若已经患上脂溢性皮炎,仔细清洗头部便可除去疮痂。
2、避免受外界刺激、家长要经常留意宝宝周围的冷热温度及湿度的变化。患湿疹的宝宝,尤其要避免皮肤暴露在冷风或强烈日晒下。夏天,宝宝运动流汗后,应仔细为他抹干汗水;天冷干燥时,应替宝宝搽上防过敏的非油性润肤霜。
3、修短指甲。若患上剧痒的湿疹等皮肤疾病,家长要经常修短宝宝的指甲,减少抓伤的机会。
新生儿要怎么护理?喂养新生儿有哪些注意事项
1、做好保暖工作
新生儿不能吹风,夏季再热也不能让宝宝对着空调或者风扇吹。秋冬季节比较干燥的,可以在家里放一台空气净化器或者加湿器,还可以放一个水温在40-50°之间的热水袋,注意不要直接让热水袋贴在宝宝的皮肤上,用块棉布把热水袋包起来。
2、及时的修建指甲
婴儿指甲长了容易折断,不小心刮到线还容易伤手指。妈妈要注意下宝宝的指甲生长情况,及时修剪。修剪指甲最好是在宝宝睡觉的时候,这样可以宝宝比较安静,修建指甲的时候也不会因为宝宝乱动误伤宝宝。
3、不要随意剃胎毛
如果宝宝刚出生的时候正赶上炎热的夏季,而宝宝本身又是毛发比较浓密的,可以给宝宝剃短毛发,预防湿疹,但不赞成剃光头。毛发可以保护宝宝头皮,避免毛囊直接接触紫外线或者空气中的细菌。
4、清理眼屎、鼻屎、耳屎
如果宝宝眼屎过多,说明有些上火了或者眼部受到感染了,要用湿润的棉布轻轻擦拭掉,以防宝宝睁不开眼。
如果发现宝宝有鼻屎,要及时清理,避免影响宝宝呼吸,可以用棉签涂一点金霉素眼膏,在鼻腔轻轻卷一下,不久后鼻屎就会自然脱落了。
宝宝有耳屎,可以用细小的棉签蘸半滴水,在宝宝耳朵内不超过1厘米的地方轻轻旋转一下,也可以用金霉素软膏在耳朵内转一圈,清理宝宝的耳屎。
5、不要让宝宝跟着大人睡
晚上睡觉的时候让宝宝自己睡独立的床,特别是不要睡在大人的中间,容易让宝宝呼吸受阻,且睡在中间,空气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不利于宝宝健康。
6、棉质的贴身衣物
贴身衣物一定要穿棉质的,宝宝肌肤娇嫩,质地粗糙的衣物会刮伤宝宝的肌肤。
7、添加辅食
宝宝半岁以前不要添加任何辅食,半岁以后可以慢慢的给孩子吃些青菜、鸡蛋羹和水果泥,但是不要添加乱七八糟的调料,可以添加一点食盐,食盐的量是成人的1/3。
8、禁止剧烈震荡或者摇晃宝宝
宝宝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高强度的震荡会损伤大脑。
9、不要强迫宝宝过早的坐、站、爬或者学走路
宝宝骨骼发育还不完全,过早的强迫孩子学走路会伤害宝宝大腿的骨头发育,易造成O型腿。
为何冬季宝宝湿疹会高发 宝宝得了湿疹怎么办
冬季避免室内温度过高,尤其是有暖气的家庭一定要注意每天开窗通风换气,否则会使宝宝湿疹瘙痒感加重。宝宝出汗后,应及时擦干汗水,勤换衣物;天冷干燥时,应替宝宝涂抹防过敏的非油性润肤霜。
另外,宝宝湿疹严重时不要洗澡,特别是洗头和洗脸。宝宝的用具要单放,洗尿布和衣服的盆要分开。
宝宝的贴身衣服最好是棉质的,衣着应较宽松、轻软;床上被褥最好也是棉质的,衣物、枕头、被褥等要经常更换,保持干爽。让宝宝避免接触羽毛、兽毛、花粉、化纤等过敏物。
冬季保暖固然重要,但过热和汗液都会危害到宝宝娇嫩肌肤。很多长辈常以自己的体感温度来给宝宝穿衣服,一到秋冬,宝宝就被裹成了大肉粽,又热又不透气,要知道宝宝身体的体温调节系统发育不完善,所以即使是冬天也可能因为出汗刺激到皮肤而长痱子。因此,家长切勿以宝宝手脚温度来判断宝宝的冷暖,可以摸摸宝宝的后颈部或背部,以温热无汗为佳。
外出时,如果室外温度非常低而且有风,请给宝宝戴上能够遮住耳朵的帽子和手套,防止冻伤。但在室内不要给宝宝戴帽子,除非室内温度非常低,与室外温度基本一样。因为头顶有很大的表面积,可以帮助宝宝调节体温,小宝宝体温调节系统发育不完善,汗腺少,散热不好,在室内没有任何必要戴帽子。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给宝宝戴帽子的习俗,如果不可避免一定要戴,请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宝宝过热。
由于宝宝患了湿疹后会有瘙痒感,导致宝宝经常会不自觉地抓挠,因此家长一定要经常给宝宝修剪指甲(但也不要剪的过于短),减少抓伤的机会。
婴儿湿疹怎么治疗
1、保持皮肤清洁干爽:患有湿疹的宝宝,要特别注意清洗皮肤的皱褶间。洗澡时,宜用温水和不含碱性的沐浴露来清洁宝宝的身体,而且沐浴露必须冲洗干净。洗完后,抹干宝宝身上的水分,再涂上非油性的润肤膏,以免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
2、避免受外界刺激:爸妈要经常留意宝宝周围的冷热温度及湿度的变化。患湿疹的宝宝,要避免皮肤暴露在冷风或强烈日晒下。夏天宝宝流汗后,爸妈要仔细为他抹干汗水;天冷干燥时,应替宝宝搽上防过敏的非油性润肤霜。除了注意天气变化外,爸妈不要让宝宝穿易刺激皮肤的衣服,如羊毛、丝、尼龙等 。
3、修短指甲:患上湿疹时,宝宝会瘙痒难忍,会用手去抓。爸妈要经常修短宝宝的指甲,减少抓伤的机会。
4、戒口:除异位性皮炎外,其他湿疹都无须戒口。让宝宝少吃动物蛋白质,如牛奶、蛋,必须在医生或营养师的监督下进行。在没有明显证据时,最好不要随便禁食某类食品。不提倡为了避免过敏,而使宝宝得不到应有的营养。
半岁以下宝宝洗澡注意几点
保护眼睛
初生宝宝的各种器官功能都在成长中,宝宝眼睛的瞬间反射以及泪腺分泌功能也在逐步成熟,给宝宝洗澡时,要避免给宝宝使用沐浴液与洗发液。事实上,用清水为初生宝宝洗澡是最好的。
为宝宝清洗眼睛周围区域时,可以使用纱布团蘸温水轻轻按压。注意两只眼睛用不同的纱布团擦拭,以防眼病互相传染,例如沙眼或结膜炎。
关注小耳朵
宝宝小耳朵能自动清洁,妈妈千万不要用棉花棒清洁小耳朵里面。给宝宝洗脸后,用干纱布团轻轻按压净耳朵边的水迹。
宝宝也会有小耳屎,这是正常的。如果妈妈看到宝宝耳朵里有液体流出,一定要带宝宝及时去医院,这可能是感染、发炎的症状。
手指清洁
初生的宝宝就可能有长长的指甲,妈妈应当为宝宝修剪指甲,以免他抓伤自己。为小宝宝修剪指甲所用的工具,最好是专用的圆头指甲钳以及特制的婴儿修甲刀。妈妈还可以试着用牙齿小心地咬去宝宝的指甲,代替修剪。如果小宝宝总是不停地晃动胳膊,可以试着唱些歌谣来稳定宝宝的情绪,或者趁他睡熟时进行。宝宝洗澡后是为其修剪指甲的好时机,要知道,温热水把宝宝的指甲也泡软了呢。
宝宝揪耳朵是怎么回事 外耳道湿疹
外耳湿疹是耳廓、外耳道及周围皮肤的变应性皮肤浅表性炎症反应,常见于过敏体质的小宝宝,宝宝因感到外耳皮肤瘙痒烦躁而出现摇头晃脑、拽拉耳朵的现象,也有个别患儿因抓伤后继发感染了才过来医院就诊。因此,爸爸妈妈在发现宝宝脸上或其他地方曾长过有湿疹,而且出现摇头晃脑、拽拉耳朵的现象时,应带宝宝到医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局部涂抹抗过敏药物。
宝宝爱揪耳朵 原因3外耳道湿疹,常见于过敏体质的宝宝
外耳湿疹常见于过敏体质的小宝宝。医师说,宝宝因感到外耳皮肤瘙痒烦躁而出现摇头晃脑、拽拉耳朵的现象。
因此,爸爸妈妈若发现宝宝脸上或其他地方曾长过湿疹,且摇头晃脑、拽拉耳朵时,应带宝宝到医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局部涂抹抗过敏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