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宝宝断奶宝妈切记别犯这三个错误
如何给宝宝断奶宝妈切记别犯这三个错误
1、速效断奶法
有的妈妈不喝汤水,用毛巾勒住胸部,用胶布封住乳头,想将奶水憋回去。这些所谓的“速效断奶法”,违背了生理规律,而且很容易引起乳房胀痛。
2、往奶头上涂墨汁、辣椒水、万金油之类的刺激物
有一些妈妈,采取在乳头上涂抹辣椒、苦味药物等方法来让宝宝不吃奶,这也是十分不恰当的做法。对宝宝而言,乳头上涂辣椒水、万金油或黄连之类的刺激物,简直是残忍的“酷刑”,只会让宝宝感到受了欺骗,对妈妈甚至世界产生不信任感,更会引起宝宝的愤怒和焦虑。而且这些刺激性的食物对婴儿口腔粘膜造成伤害,效果适得其反。
3、妈妈和宝宝分离
为了断奶,有的妈妈和宝宝玩起了的捉迷藏,使宝宝在断奶期间看不到妈妈,其实,这是不正确的。长时间的母子分离,会让宝宝缺乏安全感,特别是对母乳依赖较强的宝宝,因看不到妈妈而产生焦虑情绪,不愿吃东西,不愿与人交往,甚至还会生病,消瘦。奶没断好,还影响了宝宝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实在得不偿失。
如何教孩子学会认错
小龙是个名副其实的“小霸王”,到外面玩时,不是推倒邻家妹妹,就是一脚踢哭比他大的小哥哥,妈妈总是不停地应付小龙闯的祸,可小龙自己连个“对不起”都不说。
一次,爸爸带小龙到叔叔家做客,小龙和妹妹一起玩“过家家”,玩着玩着,俩人就为谁扮演警察而吵起来,小龙一把将妹妹推倒,妹妹哭着向小龙的爸爸告状:“他欺负我!”爸爸拉过小龙要他向妹妹道歉,小龙不说话。眼看爸爸伸出手就要打自己了,小龙不服气地拉着长声说:“我错了,哼!”看着小龙一副不知错的模样,爸爸真是又急又气。
专家诊断:
幼儿往往缺乏是非观念、责任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认识不足,不知道改正。随着道德感、羞耻感等高级情感的发展,幼儿将逐渐学会知错就改。父母应正确对待幼儿所犯的错误,避免使用责骂、逼迫等粗暴方式,这不仅不会帮助幼儿认识错误,反而会伤害幼儿的自尊心。
教您几招:
1、让宝宝学会认错。宝宝没有学会道歉,可能是因为不懂得是非概念,不知道生活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为什么是错的,更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改正错误。因此,父母切不可对宝宝动辄责备,应耐心地告诉宝宝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
认错需要一定的勇气。宝宝不敢认错,可能是害怕承担后果,父母应给宝宝一种安全感,告诉宝宝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只要改了就是好宝宝,避免宝宝产生畏惧感。
2、宝宝犯错要及时纠正。当宝宝做错事时,父母应及时地给予教育并纠正,让宝宝知道错误不是不可挽救的,只要改好了,就可以得到原谅。父母千万不要在宝宝做错事后,一味地批评、指责宝宝,这样易导致宝宝产生逆反心理,以后犯错时就会总想找借口推托。
对懂得道歉但又频繁犯错的宝宝,父母不仅要注意宝宝的言语道歉,更要关注宝宝改正错误的行为。因此,如何处理宝宝所犯错误的方法,比宝宝犯的错误更值得父母思考。
3、父母应学会向宝宝认错。传统的家庭观念认为父母向宝宝道歉,会丧失自己的威严,所以,不少父母为了维护作为大人的面子,仍然坚持即使做错了也不向孩子认错。
研究显示,父母向孩子认错,不仅可以融洽家庭关系,并且可以用现身说法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会有错的时候,认错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父母向宝宝认错,不仅不会因为认错而丧失尊严,反而会让宝宝更加尊敬。
短奶时间什么时候最好 断奶5个备忘录
第一个:
选择宝宝身体健康时断奶,最好不在夏季断奶。因为夏季气温高,容易导致宝宝胃口不好,身体抵抗力下降。
第二个:
鼓励和强化宝宝吃母乳以外的食物,让宝宝逐渐尝试、喜欢新口味。
第三个:
断奶期间妈妈要给宝宝更多的关爱、照料,不要回避宝宝,否则会给宝宝带来心理上的痛苦,但是不要让宝宝看到或接触妈妈的乳头。
第四个 :
不要突然给宝宝断奶,宝宝哭闹得厉害,又给宝宝喂几天,之后又突然给宝宝断奶,这样反反复复地断奶,对宝宝心理健康很不利。
冲奶粉7种错误你犯了吗
核心提示:冲奶粉的水温要根据奶粉罐上建议,多是40℃左右;冲奶粉的水必须是煮沸过的白开水。
冲奶粉最好选用煮沸冷却后的自来水,即白开水;纯净水和矿泉水都不适合冲奶粉。桶装水一般是纯净水(含蒸馏水)或矿泉水,不要以为干净就用来冲奶粉。冲奶粉的水温要根据奶粉罐上建议,多是40℃左右;冲奶粉的水必须是煮沸过的白开水。
第1错 先加奶粉后加水
犯错率:90%
正确的冲调次序应是,根据奶粉罐上标注冲调比例(如180ml/6勺),先往奶瓶中加入定量温水(180ml),后量取6勺奶粉加入奶瓶中。
按照日常习惯,大多数人都会现将粉末状的冲调品倒入杯中,再加水冲开。但婴儿奶粉不能这样做!一是为保证冲调浓度精准,加入先加奶粉后加水至180ml,实际水量会少于180ml,奶液就偏浓,不利于宝宝消化;二是保证奶粉溶解均匀,避免结团。
第2错 奶粉乱加无定量
犯错率:70%
喂哺指南上写的勺数,均指平勺奶粉,以此保证冲调浓度的精确,而非随意的满勺或半勺,避免奶液太浓或太稀。
不少新手妈妈也会疑惑:“奶粉这么有营养,不是吃越多越好吗?”非也!婴儿的消化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过多过浓的食用,会造成消化不良,还会给肾脏造成负担。
第3错 量出来多余的奶粉倒回去
犯错率:30%
如果严格按照冲调比例量取,就不会出现有多余奶粉的情况了。奶粉勺直接与手接触,量取完奶粉后又要放回奶粉罐中,因此,请爸爸妈妈们切记冲调前要把手彻彻底底洗干净。
第4错 用纯净水冲奶粉
犯错率:99%
冲奶粉最好选用煮沸冷却后的自来水,即白开水;纯净水和矿泉水都不适合冲奶粉。
桶装水一般是纯净水(含蒸馏水)或矿泉水,不要以为干净就用来冲奶粉。纯净水除去了各种常量元素和大部分的微量元素,长期饮用反而会导致营养素摄入不足;而矿泉水则恰恰相反,无论成人或幼儿,长期饮用都可能造成体内某种元素吸收过多。
有妈妈担心自来水里会有氯化物残留,实际上自来水煮沸3分钟便可除氯。
第5错 用冷水或沸水冲奶粉
犯错率:50%
冲奶粉的水温要根据奶粉罐上建议,多是40°C左右;冲奶粉的水必须是煮沸过的白开水。
“阴阳水”一听名字就恐怖,有木有?没开的水混着开水就是阴阳水。生水细菌多,别说小孩,就是成人喝了也会拉肚子。冲奶粉时要准备开水和凉白开,混至合适温度后再加入奶粉;不要用冷水或沸水进行冲调。因为冷水冲调易结团,沸水会破坏奶粉的营养结构。
第6错 使劲摇奶瓶使奶粉溶解
犯错率:50%
加好水和奶粉,套上奶嘴,冲调步骤就结束了吗?还没!妈妈们还要依靠手腕力量,手握奶瓶中上部,沿同一方向摇晃瓶底,使之在水平面上旋转。
常见错误操作是,手握奶瓶使劲上下摇或直接用筷子搅。这一个错误是新手爸爸最容易犯的,他们总以“力拔山河”之势粗鲁的摇晃奶粉,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向摇晃,最后使得奶粉产生很多气泡,宝宝喝了之后会不断的打嗝。
第7错 奶液泡好半天还在喝
犯错率:30%
宝宝喝奶断断续续时,可以使用暖奶器进行保温,但泡好的奶液恒温存放最好不要超过两小时。
一般超过两小时,就会滋生细菌,不宜继续饮用。如果是放置冰箱保存的奶液,取出加热至40°C即可,切勿加热煮沸而导致营养流失。
四个月宝宝辅食添加误区
可能很多妈妈听说过,添加辅食首选是蛋黄,其实应该添加的第一个辅食应该是含铁米粉。米粉引起宝宝过敏可能性较低,而且比蛋黄容易消化,妈妈们要注意了。下面一起了解四个月宝宝辅食添加三大误区,以下错误妈妈们可别再犯哦。
误区一:辅食首选蛋黄
蛋黄营养高,可以给宝宝补充蛋白质和锌,但刚开始添加辅食时,最好先给宝宝吃含铁米粉。米粉相对于蛋黄容易消化吸收,不容易引起宝宝过敏,而且含铁的米粉也能满足宝宝快速生长发育对铁的需求。
误区二:给宝宝加盐和调味品
在四个月宝宝辅食中不适合添加调味品,他们不需要那么多盐,而且在辅食中过早添加盐会加重宝宝肾脏负担。妈妈别在宝宝辅食中加入盐、酱油、香油等调味品哦。
误区三:两顿奶之间添加辅食
如果在两顿奶之间加辅食,宝宝可能并不太饿,此时喂吃辅食,不利于宝宝消化。吃奶之前如果宝宝饿了,可以先喂他吃两勺米粉,然后相应的把奶量减到三四毫升,这就算是一顿饭了。
宝宝学说话的三个误区
禁区一:过分满足造成宝宝语言滞后
父母类型:“热心帮忙”型
犯禁表现:“宝宝,是要喝水吗?妈妈给你拿。”不少父母过分满足宝宝的要求,若宝宝指着水瓶,家人立马“领会”宝宝这是想喝水了,于是把水瓶递给他。
犯禁的害处:爸爸妈妈过度满足宝宝要求的方法使宝宝的语言发展缓慢,因为他不用说话,家人就能迅速明白他的意图,并达到他的要求了,因此宝宝失去了说话的机会。
破禁办法:当爸爸妈妈从宝宝的行为举止中发觉宝宝想喝水时,你可以给他一个空水杯,他拿着空水杯,想要得到水时,会非常努力去说“水”。你可以做此尝试,当宝宝把自己喝水的想法落实到语言上,变成“水”字时,仅仅这一个字,就会让他欢欣鼓舞。
禁区二:过多使用叠词
父母类型:过分迁就型
犯禁表现:“宝宝,饭饭了!”“宝宝看,那是狗狗,那是花花……”用叠词和儿话说话是宝宝语言特定阶段的表现,一些爸爸妈妈却随着宝宝一起说起了儿话。
犯禁害处:宝宝用儿语是因为其语言发展限制了他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有些家长却以为宝宝只能听懂这些儿语或觉得有趣,也用同样的语言与宝宝讲话,这样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孩子过渡到说完整话的阶段。
破禁办法:宝宝语言发展一般都是经历单词句(用一个词表达多种意思)、多词句(两个以上词表达意思)、说出完整句子这几个阶段,爸爸妈妈应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孩子的语言向更高阶段发展。当宝宝伸出双手说,“妈妈抱抱。”妈妈就应该给宝宝一个热情的拥抱,并说,“妈妈来抱宝宝了。”用正常的交流方式,尽量缩短宝宝叠词或者儿话使用的时间。
禁区三:模仿宝宝的可笑发音造成错误暗示
父母类型:将错就错型
犯禁表现:宝宝在刚学说话的阶段,常常会有一些可笑的不准确的发音,如把“吃”说成“七”,把“狮子”说成“希几”,“苹果”说成“苹朵”等等。有些爸爸妈妈觉得好玩,于是重复宝宝的错误语音,以博一笑。
犯禁害处:宝宝存在着发音不准的现象,是因为宝宝的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听觉的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都较弱,还不能完全正确掌握某些音的发音方法。如果父母将错就错学习宝宝的可笑发音,那么宝宝就会得到错误暗示,认为自己的发音是对的,这种错误的发音可能会因此很长时间难以改变。
断奶期间能喝酒吗 宝宝断奶要注意什么
宝宝出生后十个月,便可以断奶了,但是遇到炎热的夏季,就应推迟断奶时间,等天气凉爽后再断奶。因为夏天天气炎热,宝宝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减弱,如果贸然给宝宝断奶,或是辅食添加不当,很容易引起宝宝消化不良,甚至发生腹泻等胃肠道疾病。所以建议各位宝妈选择在春、秋两季为宝宝断奶最好。
宝宝患病时抵抗力会下降,消化功能也会变差,身体很虚弱,如果这时断奶,势必影响宝宝身体的康复,甚至加重病情。
宝妈采取在乳头上涂辣味、苦味的东西等强迫宝宝断奶的手段是不可取的,这样不仅会对宝宝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同时也会让宝宝对断奶产生恐惧心理。宝妈应该做的是尽力把辅食做得色、香、味俱全,让宝宝喜欢吃,渐渐摆脱对母乳的依赖。
宝宝断奶期间,宝妈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大便是否正常、体重是否减轻、有没有厌食等,如果发现异常现象时,要及时处理。断奶的时候宝妈自己也要注意乳房护理,断奶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清洁,防止患有乳腺炎之类的乳房问题。
宝宝学习说话的四个禁区
宝宝到了牙牙学语的阶段,爸爸妈妈也开始买力地对宝宝进行语言攻势。但并非所有的话都是宝宝可以照单全收的,在教宝宝学说话的过程中,还是有禁区的哦。
禁区一:过分满足造成宝宝语言滞后
父母类型:“热心帮忙”型犯禁表现:“宝宝,是要喝水吗?妈妈给你拿。”不少父母过分满足宝宝的要求,若宝宝指着水瓶,家人立马“领会”宝宝这是想喝水了,于是把水瓶递给他。
犯禁的害处:爸爸妈妈过度满足宝宝要求的方法使宝宝的语言发展缓慢,因为他不用说话,家人就能迅速明白他的意图,并达到他的要求了,因此宝宝失去了说话的机会。
破禁办法:当爸爸妈妈从宝宝的行为举止中发觉宝宝想喝水时,你可以给他一个空水杯,他拿着空水杯,想要得到水时,会非常努力去说“水”。你可以做此尝试,当宝宝把自己喝水的想法落实到语言上,变成“水”字时,仅仅这一个字,就会让他欢欣鼓舞。
禁区二:过多使用叠词限制宝宝语言发展
父母类型:过分迁就型犯禁表现:“宝宝,饭饭了!”“宝宝看,那是狗狗,那是花花……”用叠词和儿话说话是宝宝语言特定阶段的表现,一些爸爸妈妈却随着宝宝一起说起了儿话。
犯禁害处:宝宝用儿语是因为其语言发展限制了他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有些家长却以为宝宝只能听懂这些儿语或觉得有趣,也用同样的语言与宝宝讲话,这样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孩子过渡到说完整话的阶段。
破禁办法:宝宝语言发展一般都是经历单词句(用一个词表达多种意思)、多词句(两个以上词表达意思)、说出完整句子这几个阶段,爸爸妈妈应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孩子的语言向更高阶段发展。当宝宝伸出双手说,“妈妈抱抱。”妈妈就应该给宝宝一个热情的拥抱,并说,“妈妈来抱宝宝了。”用正常的交流方式,尽量缩短宝宝叠词或者儿话使用的时间。
禁区三:模仿宝宝的可笑发音造成错误暗示
父母类型:将错就错型犯禁表现:宝宝在刚学说话的阶段,常常会有一些可笑的不准确的发音,如把“吃”说成“七”,把“狮子”说成“希几”,“苹果”说成“苹朵”等等。有些爸爸妈妈觉得好玩,于是重复宝宝的错误语音,以博一笑。
犯禁害处:宝宝存在着发音不准的现象,是因为宝宝的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听觉的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都较弱,还不能完全正确掌握某些音的发音方法。如果父母将错就错学习宝宝的可笑发音,那么宝宝就会得到错误暗示,认为自己的发音是对的,这种错误的发音可能会因此很长时间难以改变。
破禁办法:爸爸妈妈不要学宝宝的发音,而应当用正确的语言来与宝宝说话,时间一长,在正确语音的指导下,宝宝的发音自然会逐渐正确。
禁区四:多种方言让宝宝不知所措
父母类型:家中语言环境复杂犯禁表现:有些家庭中父母、爷爷奶奶、保姆各有各的方言,大家你说山东话,我说杭州话,他说河南话,语言环境复杂,多种方言并存,让宝宝不知所措。
犯禁害处:多种语言并存的现象,会使正处于模仿成人学习语言的小宝宝产生困惑,其结果是导致说话晚。
破禁方法:家人应该好好地开一个家庭会议,达成一致意见:都尽量用普通话和宝宝交流,如果家里请保姆的话,最好请普通话标准的保姆,有的父母在宝宝语言爆发期专门请北方的保姆,可见其良苦用心。
断奶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断奶用两周时间就可以了。在断奶期,宝宝会慢慢失去对母乳的兴趣,转而对其他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如果出现以下4种情况,最好不要急着给宝宝断奶,宝妈要牢记哦。
1、宝宝不吃辅食
宝宝肠胃不好,消化能力差,又拒绝吃辅食或吃辅食后持续出现腹泻症状,宝妈最好不要给宝宝断奶,以免增加宝宝胃肠负担,导致营养不良。
2、宝宝对奶粉过敏
宝宝出生后前6个月,应坚持母乳喂养。如果6个月后用奶粉替代母乳,宝宝喝后出现过敏症状,应继续以母乳喂养为主,暂时不要断奶。
3、宝宝身体不适
宝宝正患病或出牙,不要贸然断奶,应等宝宝病好了,或者乳牙长齐、磨牙长出后再考虑断奶。如果宝妈状态不佳,也不要断奶,因为这样反而更让宝宝不适。
4、家里有重要变动
刚搬家或者家中环境发生大的变化,也是不宜给宝宝断奶的,因为宝宝对环境变动的适应能力较差,再加上饮食变动,身体可能会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推迟断奶时间。
过度喂养的症状 错误的喂养方式造成过度喂养
是否过度喂养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喂养人对宝宝摄入量的判断。如果配方奶配制得过浓,就会导致宝宝体内细胞外液呈现高涨状态,细胞内液减少,随之出现慢性口渴,而慢性口渴又可能增加哺喂次数,因此最终导致过度喂养。当妈妈认为宝宝吃得多有益健康时,就会导致过度喂养。主要表现为:根据自己认为宝宝应该进食的数量,促使宝宝尽量多吃。喝配方奶的宝宝,最容易犯的错就是把奶粉配比得比正常的浓度高,以为给宝宝吃浓些的奶粉就能给予宝宝更多的营养。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认识。长期给宝宝喝过浓的奶粉无异于在害宝宝。
宝宝什么时候断奶好
宝宝成长到一定阶段就不再适合吃母乳了,或者说这个时候妈妈的母乳已经不能够满足宝宝的需要,为了让宝宝更加快速地成长,我们有时候需要给宝宝断奶。这是一个比较艰苦的过程,因为有的宝宝对于母乳的依赖性太强,那宝宝什么时候断奶好呢?
1.宝宝断奶的时间,一般我们说好是在宝宝长到10个月的时候,但是国外现在很多都提倡宝宝母乳喂养到2岁,所以宝宝断奶的佳时间是一个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内断奶都是比较好的。太早断奶,宝宝的消化系统还没有成熟,吃别的东西代替母乳,宝宝在抵抗力上可能就会下降。
2.宝宝到了能断奶的时候,父母还要考虑气候问题,在换季的时候,温度忽冷忽热这个时候本来宝宝就容易生病,如果这个时候断奶,宝宝可能会出现食欲不好等情况,抵抗力会下降,加上断奶带来的睡眠不好,哭闹等等,宝宝很容易患病。
3.前两个条件如果已经具备,那就要考虑宝宝自身。我们建议选择宝宝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进行断奶,宝宝这时候抵抗能力比较强,即使因为断奶不吃奶粉等情况哭闹不止,睡眠不好也不容易出现疾病,但若宝宝状态不好,就很容易生病甚至是加重病情。
4.父母要做好两个准备工作,第一个就是在断奶以后如何喂养的工作,第二个是断奶过程中的心理准备工作。如果不安排好宝宝断奶期间及以后的饮食,宝宝可能就会因为饮食不规律等吃太多或是吃太少,营养不均衡。心理准备就是要想好断奶宝宝可能会哭闹和可能会产生的厌食等情况,并想好解决措施。
奶水不足的八大误区
一宗错:月子里不懂,添加了不少奶粉,影响了母乳的喂养。
二宗错:不知道要喝水。我月子里喝汤但不喝水,那时一天好像才一两泡尿。记住“喝汤也要喝水,一天八杯水。”
三宗错,以为间隔短就无奶,以为乳房软就无奶。我一直来都是去掂掂奶,看有多重。奶喝着就是有的,边喝边生产,喝着才能引来奶阵,不止一个奶阵。即使是奶少点,那就更要让宝宝吸,而不是怕累,怕哭,去吃奶粉。记住,“奶吸吸总是有的。”
四宗错:宝宝吃奶时只注意他吃了多少时间,不知奶头结块影响奶水吮吸。由于月子里乳房刺痛,宝宝吸得时间长了,就把他拔掉,那时真的很难拔,有时要拔5分钟。记住,“宝宝爱吸多久吸多久。”吸就说明有奶,否则宝宝就不吸了。而且如果开始就控制时间,很容易让奶吸不干净,如果你奶有刺痛或痒的感觉,就是没吸干净,我后来才知道月子里一直结着奶块,严重影响奶量,且宝宝吸到的都是前奶(前奶清,含蛋白质多,后奶浓,含脂肪多),吃得不够饱。
五宗错:以为吃奶后能睡2小时以上才算吃饱了。以为不睡觉就是妈妈奶不足。这种错误的认识哪里来的?看了一些类似‘十万个为什么”的育儿书,后来发现书的前后还自相矛盾。记住“买书要长心眼。多买著的书,慎买编的书。”
六宗错:如果有的选择,尽量不与不支持母乳喂养的人、没有母乳喂养常识的人、没有母乳喂养经历的人在一起育儿。我没的选择,真的,这是我母乳喂养遇到的最大障碍,想想,当你什么都不懂时,你把她的经验当成了经验,也许完全错误;当你懂得时,你又受到了他人不同看法的干扰,想一想,《双面胶》中那位婆婆倒掉了媳妇的奶水。
七宗错:奶胀了喂奶,或者说奶攒多了喂。月子里,我被这样教导着。三个月时,我又被迫这样做,因为那段时间宝宝不爱吃奶粉了,家里人这样要求我。其实我那时错过了一个最好的追奶,实现全母乳的机会。有一个妈妈就是那样无意识实现全母乳的。我真的很可惜的看到,一个帖子中,“妈妈在等奶胀,等了一个白天。 ”这样的妈妈真的有。其实,奶水是边吃边生产的,在宝宝吮吸的同时,一个信号告诉大脑,“宝宝的胃口很大,快生产”,于是奶水在源源不断的生产着。如果,积攒着,让乳房胀了,那就在提示相反的信息,“我们的宝宝,胃口小,现在不用生产了。”(特别补充:奶不胀不是没奶,而是供需平衡了,是常态;奶胀了,就是供大于需,是非常态,反倒是你要反思了,是不是喂得少了)
八宗错:以为奶少的妈妈不用挤奶。用吸奶器挤奶或用手挤奶是人为的增加吸奶频率,也是追奶的方法。因为吸奶器是人为的模拟宝宝吸奶,可以弥补宝宝不在身边,或者宝宝吃得太少导致的喂奶次数不足。但是频繁使用,也会有一个问题,导致奶水分泌过多,身体营养摄入不足,而使妈妈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