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杏仁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文学记载:
(1)《名医别录》:杏核仁,五月采之。其两仁者杀人,可以毒狗。生晋山川谷。
(2)孙思邈:杏仁作汤,如白沫不解者,食之令气壅身热;汤经宿者,动冷气。
(3)《本草拾遗》:杏酪浓煎如膏,服之润五脏,去痰嗽。
(4)《养性要钞》:治食杏仁中毒,下利烦苦,方以梅子汁解之。又方以蓝青汁服之。
2、药方偏方:
(1)治疗久病大肠燥结不利:杏仁400克 桃仁300克(俱用汤泡去皮) 蒌仁500克(去壳净)三味总捣如泥;川贝400克陈胆星200克(经三制者)同贝母研极细 拌入杏、桃、蒌三仁内。神曲200克研末打糊为丸 梧子大。每早服15克淡姜汤下。(《方脉正宗》)
(2)治疗诸疮肿痛:杏仁去皮研滤取膏 入轻粉、麻油调搽不拘大人小儿。(《本草纲目》)
(3)治疗鼻中生疮:捣杏仁乳敷之;亦烧核压取油敷之。(《备急千金要方》)
八角的副作用有哪些
孕妇慎服。
八角金盘具有一定毒性:八角金盘的茎部有毒,不可食用。
中毒症状:误食八角金盘茎部,可引起免疫系统中毒和精神性中毒,器官损伤性中毒等。曾有一病例为服后造成一级伤残,常年卧病在床,肚子胀,非常痛苦。
八角金盘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风痹药酒:铁筅帚1两,八角金盘根1两,白毛藤苏木1两,落石藤1两。功能主治:跌打,疯肿。用法用量:酒浸10日用。摘录:《纲目拾遗》卷五。
2、八角金盘汤:八角金盘(研吞)5克,琥珀(吞)5克,益母草15克,冬葵子10克,滑石10克,芦根30克,赤小豆30克,陈皮5克,甘草5克。功能主治:利湿化痰,活血消瘀,清热解毒,缓急止痛。主痰阻血瘀。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董汉良方。
3、止痛药:当归、牛膝、川芎、生地黄、赤芍药、白芷、羌活、独活、杜仲、续断各一两,肉桂、八角茴香、乳香、没药各五钱,木香、丁香皮、沉香、血竭各二钱半。用法用量:老酒调下。摘录:《证治准绳·疡医》卷六
冬季最养生的食物
1.山楂
山楂是这个季节最具健胃消食功效的药食两用水果。明代药学著作《本草通玄》中记载山楂能“消油垢之积”;《本草纲目》说它“化饮食,消肉积”;《本草再新》记载山楂能“治脾虚湿热,消食磨积,利大小便”。现代研究表明,山楂中的枸橼酸能明显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增强消化肉食等蛋白质的功能。需要提醒的是,山楂有活血化瘀、刺激子宫收缩的作用,因此孕妇不宜过多食用山楂,以免诱发流产。
2.山药
中医认为山药味甘性平,补气而不壅滞上火,补阴而不助湿滋腻,为培补中气最平和之品,历来为众医家所赞誉,堪称补脾第一良药。《本草纲目》记载其“健脾胃、止泄痢”。《景岳全书》说山药能“健脾补虚,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现代药理学揭示,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助增强消化吸收功能,不论脾阳亏虚还是胃阴虚的人,皆可食用。
3.板栗
在五脏中,肾主水,属阴脏,寒气通于肾气,而冬季为肾气主令,此时人体的气血开始收敛,精气需要养藏,所以冬季养生尤其强调养肾,此时食用栗子进补尤为适宜。有“药王”之称的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载:“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明代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栗治肾虚,腰腿无力,能通肾益气。”
4.百合
中医认为,秋冬寒凉之气均易伤肺。百合味甘、微苦,有润肺之功,对肺燥咳嗽具有较好的食疗作用。《本草述》中记载“百合之功,在益气而兼之利气,养正而更能去邪”,因此,百合尤其适宜中老年朋友常食。
5.杏仁
燥邪犯肺或者温差较大时,人体容易感受寒凉邪气,诱发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咳喘等症状。药食两用的止咳佳品首推杏仁。它不但能止咳,还有助化痰。《本草求真》称杏仁“气味俱备,故凡肺经感受风寒,而见喘嗽咳逆、胸满便秘、烦热头痛,无不可以调治”。
6.枣仁
《黄帝内经》记载:“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食疗药膳门诊副主任中医师王东旭介绍,立冬之后养生要注意“闭藏”,尤其要睡好觉。临近年底,上班族往往工作压力较大,容易出现心烦失眠,影响身心健康,导致一冬容易生病。酸枣仁,又名枣仁,其性平味甘,有宁心安神之效,是中医治失眠的经典要药。现代研究表明,酸枣仁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百合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相关配方:
1、治耳聋、耳痛:干百合为末,温水服二钱,日二服。(《千金方》)
2、治咳嗽不巳,或痰中有血:款冬花、百合(焙,蒸)等分。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食后临卧细嚼,姜汤咽下,噙化尤佳。(《济生方》百花膏)
3、治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七枚(擘),知母三两(切)。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渣;别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渣后,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金匮要略》百合知母汤)
4、治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七枚(擘),生地黄汁一升。上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升,去渣,内地黄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当如漆。(《金匮要略》百合地黄汤)
5、治百合病变发热者:百合一两(炙),滑石三两。上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当微利者止服,热则除。(《金匮要略》百合滑石散)
医学记载:
1、《本草经疏》:“百合,主邪气腹胀。所谓邪气者,即邪热也。邪热在腹,故腹胀,清其邪热则胀消矣;解利心家之邪热,则心痛自廖;肾主二便,肾与大肠二经有热邪则不通利,清二经之邪热,则大小便自利;甘能补中,热清则气生,故补中益气;清热利小便,故除浮肿、胪胀、痞满、寒热,通身疼痛。乳难,足阳明热也;喉痹者,手少阳三焦、手少阴心家热也;涕泪,肺肝热也。清阳明三焦心部之热,则上来诸病自除。”
2、《本草述》:“百合之功,在益气而兼之利气,在养正而更能去邪,故李梴氏谓其为渗利和中之美药也。如伤寒百合病,《要略》言其行住坐卧,皆不能定,如有神灵,此可想见其邪正相干,乱于胸中之故,而此味用之以为主治者,其义可思也。”
3、《本经逢原》:“百合,能补土清金,止嗽,利小便。仲景百合病,兼地黄用之,取其能消瘀血也。《本经》主邪气腹胀心痛,亦是散积蓄之邪。其曰利大小便者,性专降泄耳。其曰补中益气者,邪热去而脾胃安矣。”
4、《本草从新》:“朱二允曰:久嗽之人,肺气必虚,虚则宜敛。百合之甘敛,甚于五味之酸收也。”
5、《医林纂要》:“百合,以敛为用,内不足而虚热、虚嗽、虚肿者宜之。与姜之用正相反也。”
丁香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丁香的医学记载
《日华子本草》:“治口气,反胃,疗肾气,奔豚气,阴痛,壮阳,暖腰膝,杀酒毒,消痃癖,除冷劳。”
《医林纂要》:“补肝、润命门,暖胃、去中寒,泻肺、散风湿。”
《本草再新》:“开九窍,舒郁气,去风,行水。”
2、丁香的附方
2.1、治伤寒咳噫不止,及哕逆不定:丁香一两,干柿蒂一两。焙干,捣罗为散。每服一钱,煎人参汤下,无时服。(《简要济众方》)
2.2、治小儿吐逆:丁香、半夏(生用)各一两。同研为细末,姜汁和丸,如绿豆大。姜汤下三、二十丸。(《百一选方》)
2.3、治朝食暮吐:丁香十五个研末,甘蔗汁、姜汁和丸莲子大,噙咽之。(《摘元方》)
2.4、治霍乱,止吐:丁香十四枚,以酒五合,煮取二合,顿服之。用水煮之亦佳。(《千金翼方》)
2.5、治久心痛不止:丁香半两,桂心一两。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热酒调下一钱。(《圣惠方》)
2.6、治痈疽恶肉:丁香末敷之,外用膏药护之。(《怪证奇方》)
2.7、治食蟹致伤:丁香末,姜汤服五分。(《证治要诀》)
2.8、治鼻中息肉:丁香绵裹纳之。(《圣惠方》)
沙果的副作用有哪些
禁忌人群:
1、气虚体质,阳虚体质。副作用:沙果涩敛,不宜多食;脾弱气虚者不宜食。
2、沙果(海棠)味酸,胃溃疡及胃酸过多患者忌食。
沙果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医载】
1、《云南中草药》:“气香,甘、微涩,凉。
2、《全国中草药汇编》:“辛、涩、微甘,平。
3、《云南中草药》:“消炎止咳,舒筋活络。主治咳嗽,风湿,胸膜炎。
4、《全国中草药汇编》:“祛风除湿,止咳平喘。主治肌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胸膜炎,咳嗽。
5、《食疗本草》:“止消渴”;“主谷痢。泄精”。《日华子本草》:“下气,治霍乱、肚痛,消痰。”《开宝本草》:“不可多食,发热涩气,令人好睡,发冷痰,生疖疮,脉闭不行。”《滇南本草》:治一切冷积痞块,中气不足,似疟非疟,化一切风痰气滞。”《医林纂要》:“止渴,除烦,解暑,去瘀。
杏仁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1、据《本草纲目》记载及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杏仁有以下食疗效果:镇咳化痰、强尽喉咙气管功能、理肺、润肺、固肺、怯风寒,非常适合吸烟人群。
2、含丰富纤维质可促进肠蠕动、健胃整肠,帮助消化、治便秘。3、含维生素B17有抗癌作用,还可增强抗过敏能力。
4、含磷、铁、钙及不饱和脂肪酸,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营养要素,每日饮用可迅速补充营养,维持体力。
5、全脂杏仁粉含有49%的杏仁油,可保养皮肤,淡化色斑,使皮肤白嫩。
6、杏仁粉也是非常好的瘦身产品。杏仁粉中含有最好的维生素E和膳食纤维食物源,30克杏仁粉可以提供6克蛋白质、7.4毫克维生素E和3.3克膳食纤维。由于杏仁粉是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来源,就是俗称的“好脂肪”,所以可以产生医学上常说的“假温饱”,坚持服用可以起到明显的瘦身效果,对心脏的健康也很有利,很好地发挥了抗衰老作用。
7、杏仁含天然维生素E,常吃杏仁能养颜美容,滋润皮肤。
8、杏仁含有VB17,有抗癌作用,常吃杏仁可预防癌症。
杏仁药用附方
1、治肺寒卒咳嗽:细辛半两(捣为末),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研如膏)。上药,于铛中熔蜡半两,次下酥一分,入细辛、杏仁,丸如羊枣大。不计时候,以绵裹一丸,含化咽津。(《圣惠方》)
2、治咳逆上气:杏仁三升,熟捣如膏,蜜一升,为三分,以一分内杏仁捣,令强,更内一分捣之如膏,又内一分捣熟止。先食已含咽之,多少自在,日三。每服不得过半方寸匕,则痢。(《千金方》杏仁丸)
3、治久患肺喘,咳嗽不止,睡卧不得者:杏仁(去皮尖,微炒)半两,胡桃肉(去皮)半两。上件入生蜜少许,同研令极细,每一两作一十丸。每服一丸,生姜汤嚼下,食后临卧。(《杨氏家藏方》杏仁煎)
4、治上气喘急:桃仁、杏仁(并去双仁、皮尖,炒)各半两。上二味,细研,水调生面少许,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生姜、蜜汤下,微利为度。(《圣济总录》双仁丸)
5、治气喘促浮肿,小便淋沥:杏仁一两,去皮尖,熬研,和米煮粥极熟,空心吃二合。(《食医心镜》)
6、治肺病咯血:杏仁四十个,以黄蜡炒黄,研,入青黛一钱,作饼,用柿饼一个,破开包药,湿纸裹,煨熟食之。(朱震亨)
7、利喉咽,去喉痹,痰唾咳嗽,喉中热结生疮:杏仁去皮熬令赤,和桂末,研如泥,绵裹如指大,含之。(《本草拾遗》)
8、治久病大肠燥结不利:杏仁八两,桃仁六两(俱用汤泡去皮),蒌仁十两(去壳净),三味总捣如泥;川贝八两,陈胆星四两(经三制者),同贝母研极细,拌入杏、桃、蒌三仁内。神曲四两研末,打糊为丸,梧子大。每早服三钱,淡姜汤下。(《方脉正宗》)
9、治鼻中生疮:捣杏仁乳敷之;亦烧核,压取油敷之。(《千金方》)
10、治诸疮肿痛:杏仁去皮,研滤取膏,入轻粉、麻油调搽,不拘大人小儿。(《纲目》)
苦杏仁和甜杏仁的区别
杏仁是常见的一种保健食品,可以分为苦杏仁和甜杏仁两种,它们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对人体健康有益,但是食用过量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苦杏仁的毒性一般比甜杏仁大。大家可以从下面几点来区别苦杏仁和甜杏仁。
苦杏仁味苦涩,呈扁心脏形,顶端尖,基部钝圆而厚,左右略不对称。味苦、辛,性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工效。主治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失声、胸痹、水肿血瘀诸证等,特别多用于治疗外感咳嗽。
甜杏仁又名南杏仁,形状大而扁,基部略对称。味道微甜、细腻,多用于食用,还可作为原料加入蛋糕、曲奇和菜肴中,具有润肺、止咳、滑肠等功效,对干咳无痰、肺虚久咳等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从这一点看来,苦杏仁的药用价值比甜杏仁多一些,如果大家只是想把杏仁当零食吃或者点缀菜肴,当然要选甜杏仁了。
杏仁中毒的中毒预防
预防苦杏仁中毒,最重要的就是不生吃苦杏仁。在杏熟季节里,家长当跟孩子讲清楚。如煮熟或炒熟食用,也当控制用量,否则也可能发生中毒。
苦、甜杏仁应当鉴别,苦杏仁味苦涩,呈扁心脏形,顶端尖,基部钝圆而厚,左右略不对称;甜杏仁味淡甘,大而扁,基部略对称。不能将苦杏仁误作甜杏仁而生食
杏仁中毒 杏仁中毒 病名。因误食苦杏仁过量出现中毒症状者。见《千金要方》卷二十四。证见无发热或体温不足,昏迷,惊厥,呕吐,瞳孔散大,可迅速死亡。宜中西医结合救治。文献记载用蓝子汁、杏树皮解毒,可参考。
美国大杏仁的形态
巴旦木又称巴达木或巴旦杏,也有俗称薄壳杏仁,是新疆维吾尔人民最珍视的干果,主要产在天山以南喀什绿洲的疏附、英吉沙、莎车、叶城等县。其别名甚多, 古时称扁桃、扁核桃、婆淡树,也有称:巴旦姆。为维语音译词。新疆巴旦杏是从古波斯(现今伊朗)传入。我国种植巴旦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在《酉阳杂俎》、《岭表录异》有记载考证,唐书文中载:偏桃出波斯国,波斯呼为婆淡树。长五六丈,周四五尺,叶似桃而阔大,三月开花,白色。花落结实,状如桃子,而形偏,故为之偏桃。其肉涩不可唆,核中仁甘甜,西域诸国并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