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并不难 别把他丢给老人
带娃并不难 别把他丢给老人
1.孩子难带
带孩子是个需要很多耐心和细心的活,给孩子换尿裤、洗澡、喂养等等这些都仅仅是基础性的工作,此外宝妈们还要照顾到孩子的各 方面情绪、心理的健康。因此,很多妈妈们感到力不能及,自然也就不愿意带孩子了。可是,父母们有没有想过,你们在孩子小时候给予的耐心和细心,会在孩子长大以后带给你们百倍的惊喜!
2.多是方法不当
其实孩子也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难带,关键是看父母有没有找对教育孩子的正确打开方式。就以简单的奖励机制来说,用的不好,只会带来负面影响。有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父母为了避免孩子哭闹而带来麻烦,明明没有奖励的必要,却给了孩子奖励,这样就会让孩子觉得,以后但凡遇到这件事,就必须得有奖励才去做。比方说,当孩子哭闹着要买一个遥控赛车,父母一般会选择跟孩子说:“你乖, 等会妈妈给你买个玩具小汽车。”可能玩具小汽车要比遥控赛车便宜得多,但这样一来,等到孩子下一次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时,就容易产 生,你必须给我相应的“补偿”,我才放弃。
3.正确打开方式
首先,父母应当直接明了的告诉孩子,“家里目前的经济状况,还不能够给你买一个遥控赛车,等到经济状况改善的时候再给你买,好么?”用这样的话语一般能够让孩子体谅父母,从而暂时打消对遥控赛车的念想。还有就是,话语上的称赞比实质上的奖励更有激励作用,如果父母对孩子这样说:“妈妈现在需要你的理解,我们的宝贝最善解人意了,我们下次再买,好么?”相信孩子更愿意听父母的 话。
盘点不宜带娃的老人
警惕四类不宜带娃的老人
现在年轻人生存压力比较大,整天忙于工作,所以老人帮忙带孩子可以减轻年轻人的压力。由于年轻父母无法专注孩子的教育,只能将此重任交给自己的父母。但是年轻父母需要知道的是,尽管老人有带孩子的经验,但是有几类老人不适宜带孩子,下面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
1.有迷信思想的老人
有些老人会按照一些传统的习俗来给照顾孩子,比如将硬币放在孩子的澡盆里,结果造成孩子皮肤过敏。所以家长最好不要让有迷信思想的老人帮忙带孩子,以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总是强迫孩子吃饭
老人总是以为孩子东西吃的越多,身体越强壮,所以总是喜欢要求孩子多吃一些东西,但是这样会让孩子讨厌吃饭。如果老人采用威逼利诱的方式来强迫孩子吃饭,那么不仅会让孩子厌烦吃饭,还会让孩子养成不好的饮食习惯。
3.追着孩子喂东西
有些老人喜欢在孩子玩的时候喂他吃饭,他们认为这样可以让孩子多吃一些。但是如果孩子嘴里吃着东西乱跑,那么就容易呛到自己或者有消化不良的情况,所以最好不要这样做。
4.鼓励孩子说谎
妈妈不愿意让孩子吃太多糖果之类的零食,但是老人会给孩子吃,甚至会教会孩子对父母说谎。长此以往,孩子就知道如何撒谎,但是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没有帮助的。
宝宝夜醒什么原因
晚上带娃确实累,尤其是娃一个晚上要醒好几次,很是让人崩溃,这种情况就是夜醒,有的妈妈认为娃夜里醒了就是饿了,只给娃喂奶吃,结果娃哭的更凶了,其实娃老是夜醒,不一定就是饿了,可能还有别的原因,只是你自己不知道而已,如果弄不清楚原因就盲目去喂奶,这种情况不仅没有缓解,反而会更严重。
要想减少娃夜醒的次数,得先弄清楚娃为什么会醒,然后再想办法解决,一般娃夜里老是醒有这几种原因,看看你家娃是哪一种吧。
1、饿了
一般娃晚上醒的话,当妈的最早想到的原因就是这个了,有的娃确实是被饿醒的,但是这种情况并不多,如果醒了之后让娃吃奶,只吃几口就不吃了,那就不一定是饿了。
2、尿湿了
如果妈妈晚上给娃用的是尿布的话,晚上娃尿了之后,小屁屁会感觉不舒服,自然就醒了,如果是用的纸尿裤的话,这种情况一般就不多见了,当然纸尿裤吸水性不好的话,半夜还是需要更换一次的。
3、出牙
如果娃在睡觉之前还好,等到了五六个月的时候突然夜里醒的次数变多了,并且感觉特别的烦躁,吃奶的时候经常会咬你,那么这种情况可能就是出牙引起的牙痛,妈妈们要多观察一下。
4、吓到了
如果家里经常有人吵架的话,或是家庭成员之间关系不太好,时不时的争吵,而且还是当着娃的面吵,这样会把娃吓到,到了晚上,娃也会因为白天的争吵而被吓醒的。
老人帮带娃要不要给钱
生活中,老人帮忙带孩子现象很常见,大家习以为常。然而许多人并未意识到,这并非老人的本分。若是老人帮你带孩子,你会给钱吗?本期《育网槽槽》让我们来唠唠这事。
育儿观点
关于带孙这事,老人既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大家莫强求,要尊重老人的决定。若是老人帮忙带孩子,不妨适当给予回报,以感恩父母。
近日,宝妈“拥有你”一直在心里琢磨一件关于钱的事。她和老公工资分开,老公每个月上交两千(一千妹妹嫁妆+一千伙食费)。现在她上班了,婆婆在家带孩子,想要大家伙给个意见“婆婆带孩子是不是理所当然,还有老公也没给过钱,倒是老公跟我要钱。我还要给婆婆钱?”
♠ 应该给
宝妈:我的爱人他姓郑
她给你带孩子你多少也给她呀,她问你要就更应该给,没必要在钱的方面去计较。
♠ 有一个人给就行
宝妈:琳宝贝824
夫妻两个一个人给就行了!我们就这样!
♠ 多少是心意
宝妈:果果麻麻
看个人能力,有就给点,多少都是心意。
♠ 婆婆没有义务带孩子
宝妈:Ying!
孩子是你们的,又不是婆婆一个人的,婆婆已经带大了他的孩子,为什么她带你们的孩子是理所当然??
♠ 不用给
宝妈:莫离双
不给啊,婆婆本来就该给帮忙带孩子啊,除非婆婆没法带孩子自己在带。
♠ 可以给婆婆买东西
宝妈:攒够失望就离开
老公给过了,你就不用给了,平时给婆婆买点东西就行。
在咱们国人传统的观念里,老人帮子女带孩子尤其是帮儿子带孙子(女)那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现实生活中,带孙子(女)的老人绝不少,有的还要自掏腰包养孙子(女)。若是儿子儿媳蛮不讲理,老人生病了或学习不好还会被各种埋怨甚至责骂。之前就有曝出,老人向儿子儿媳索要“带孙费”的事件。
存在并非合理、合法。虽然老人帮忙待孩子的现象很普通,但事实上老人并没有抚养和教育隔代人的义务。抚育子女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老人把自己的子女拉拔大已经尽了为人父母的责任,带孙子(女)是帮忙并非法定应尽义务。若是从法律角度来讲的话,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比如父母死亡或无力抚养等,而(外)祖父母有负担能力,那么应对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才有抚养的义务。所以老人带孙子(女)这事,大家要尊重他们的意愿,不要用亲情“绑架”他们。
至于子女是否要支付给老人带子(女)费,这就要大家协商了。带孩子是件挺辛苦的事,老人年纪大了精力有限更是如此,子女支付一定的报酬或老人索要带子(女)费也不过分,本来带孩子就要花钱,大家不妨给予物质、精神上的回报。
其实,老人帮忙带孩子就是人情债。如何对老人表示感谢,大家都可以协商解决,最重要的是,不要因为钱伤了感情。
1.主动给,多少是心意
既是父母的孩子,自己也已经为人父母,我们要兼顾好这2个角色。小时候,父母给我们花钱,现在我们孝顺他们主动给钱主要是心意,量力而行就好,没必要那么计较。有时候一句“妈,辛苦了”会更让老人心里暖暖。而且这不正是身体力行给自己孩子做好榜样嘛~
2.换着花样送礼物
不少老人心疼子女,不仅帮忙带孩子,日常还会经常贴补一些,逢年过节也拒收子女给的孝顺钱。若是老人坚决不要,大家不妨换种方式,改给他们买衣服、鞋子、首饰等,节日里或是他们缺用时都可以买,总之可以换着花样送。
3.双方协商好开“工资”
请保姆带孩子还要花钱呢,何况老人又不是为了钱财带孙子(女)。若是老人主动提出,或是没有固定经济来源或为带孩子提前退休,建议大家每月给老人开工资,商量好该给多少、怎么给。
总而言之,老人帮忙带孙子(女)是情分并不非应尽义务,咱们应给予尊重,最好适当回报。另外,无论老人帮不帮忙带孩子,大家都应该孝顺常怀感恩的心,毕竟他们把我们养育长大。
宝宝入幼儿园的四个注意事项
入园得哭闹一两周
对于刚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哭是非常正常的表现,孩子哭闹最集中的时间,是早晨进园时。这时,家长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放下孩子,和他说再见,然后快速离开。如果家长跟着哭,或迟迟不走,只能延长孩子哭闹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入园的两周之内,哭闹都是很正常的。随着对新环境、新老师的逐渐熟悉,一个月之后,哭闹的情况会明显改善。
搂着布娃娃一起睡
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就是睡午觉。对于哭闹的孩子,老师可以一对一抱起来哄哄入睡;有些孩子在家有特别依恋的物品,比如布娃娃、小枕头之类的,可以带到幼儿园,让他搂着一起睡。
如果中午没有睡,家长可以让孩子晚上提前一小时睡。同时,星期天在家依然要让孩子保证中午12点睡午觉,否则下周上幼儿园时,午睡又会成为问题。
回家后不能给零食
孩子刚上幼儿园,一开始会吃不好饭。回家后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吃零食,一旦养成在幼儿园不好好吃饭,回家等着吃零食的习惯,就很难纠正了。
陪伴是最好的奖励
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家长应抽出更多时间陪伴他。特别是每天接他回家后,应该带他到户外充分玩耍,一起放声欢笑,让心情彻底放松。
晚上睡觉前,最好能和孩子一起躺在床上,给他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些家长心疼孩子,回家就给好吃的,或者玩具。对此,专家认为,家长不要因为孩子上幼儿园了,就盲目心疼。没有比爸爸妈妈多花点时间陪孩子玩耍更好的奖励了。
小孩学游泳注意事项有哪些?
首先,安全第一,必须有游泳教练或会游泳的家长、老师给予保护,要有一个适合孩子特点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计划,使孩子对游泳产生兴趣,这样才能带动锻炼的目的。在水中的时间不宜过长,一旦发现孩子感觉不舒服,就马上带孩子上岸,以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1.选在夏季开始学游泳,水温高,孩子容易适应。父母可先带孩子到50-80厘米深的娃娃池内熟悉水性,一来,娃娃池的水温相对比其它池高;二来,水浅,孩子的心理恐惧稍微好些。
2.孩子入水池前不易塞食物给他吃。人到水中,水对人体会产生压力,往往食物还未进孩子的胃里,就被水压出来倒溢进气管,造成窒息。建议在游泳前半小时可以给孩子吃点食物,做到不饿、不饱胀。
3.选择游泳帽时,要选游泳帽绳子不是固定在颈部的。女孩穿背带式的游泳裤时,不易将绳带系在颈部。
4.教会孩子看游泳池内的标记,以免误入深水池内。
5.入水池前,带领孩子做热身活动,并养成习惯。
宝宝分床睡要注意什么
1、让宝宝听见你带有保证性的声音。
要让宝宝自己睡,首先要在生活中建立宝宝的安全感。即使是4-6个月的宝宝,对父母的离去或独自一人也会产生紧张情绪。>>妈妈经验让宝宝乖乖分床睡
这时候,无论爸爸妈妈在家里的哪一处,都要让宝宝听见你带有保证性的声音,让他清楚地知道你就在附近,没有丢下他不管。这样的安全感,可以给宝宝增添自己睡的勇气和信心。
2、为宝宝找个娃娃做朋友。
2-3岁的孩子,是真正可以开始学习自己睡的阶段。但这个年龄的孩子会无端对某些事物感到害怕,更不要说独自面对一个大房间了。
这时候,爸爸妈妈可以为宝宝找些娃娃做朋友,跟他说这些朋友会爱护他、保护他的;同时给宝宝留一盏小灯,开着房门;当孩子做恶梦惊醒时,不要轻易将他带到大人的房间,而应该陪宝宝留在自己的房间里平静下来,帮宝宝明白自己的房间是最安全的。
3、晚安仪式。
孩子闹起情绪来,想让他很平和、很安静地去睡觉简直不可能。该怎么让宝宝睡前不弄得象打仗呢?首先,要将睡眠时间确定一个常规时间;之后,可以想些安详、平静的就寝仪式来帮助宝宝入睡。例如:讲故事,听轻音乐,跟宝宝说晚安,跟娃娃说晚安,跟爸爸妈妈说晚安。
这样的仪式能让宝宝有更多安全感,觉得他做的事是固定而可预期。轻松舒缓的氛围,容易引起宝宝想睡觉的心情。
4、爸爸妈妈需要克服自己的担心。
或许你早已为宝宝准备好了属于他的小床,只是还下不了决心让宝宝自己睡,总是自己替宝宝担着许多心。那么剩下的问题是:爸爸和妈妈之间该讨论一下了,试着让宝宝自己睡吧。给宝宝信心,相信他能在夜里睡好。只要你们有所准备,即使孩子独睡时临时出现些问题也能有应对的心理准备和方法了。
独带独教育孩子需要注意什么
抽出时间和孩子沟通。独带独的话,家长也要备好课哦,合理分配时间带娃,可不能忙于工作而忽略孩子。周末时最好和孩子出去玩,除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外,也需要给予关怀。
要真正学会带孩子,“武装”自己。另外年轻父母理论知识很过关,但要理论+实践结合哦,例如在哄娃方面,当孩子在自己面前放声大哭时候应该怎么处理,最理想的情况是家长们完美解决后再上班,而不是直接将哭闹中的孩子交给老师就走了。
孩子不粘父母粘爷爷奶奶,家长要备课。独带独其实很多时候父母都会将孩子丢给自己的爸爸妈妈,隔代教育现象很普遍,在平时很多亲子活动中,很少看到孩子对父母有太多的依恋和亲热,这个是不太好的,家长要注意。
养娃不易不要傻傻全靠一己之力
借助外力,拉拢一切身边“好帮手”
怀孕时,准妈妈就开启了辛苦之旅,坐久了屁股痛,站久了腰累,还是厕所专业户。等孩子生下来,热心“围观”的七大姑八大姨,甚至公婆、老公在面对带娃时都退却了热情。结果变成了妈妈一个人带娃,身边的人反倒都变成了“指挥家”。而且大多数妈妈还要边上班边照顾孩子,纵使是剽悍的“超人”,也有扛不住的时候,这就需要寻求家里上一辈老人的支援。老人帮忙带孩子的第一点好处就是缓解经济压力,而且育儿经验比较丰富,遇事能给新手父母以积极的心理支持。虽然有些育儿观念难免有不太科学的地方,这还需要妈妈多和公婆沟通,讲明白道理。
除了老人,老公也要用起来,不要认为他工作太忙没时间而且带娃危险系数高,其实爸爸带娃对于宝宝的成长有很多好处。作为家里的“顶梁柱”,爸爸带娃可以让孩子学会责任担当。有研究显示,由爸爸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些,在学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更容易成功。爸爸更能教育孩子独立、果断,具有勇敢精神和冒险精神,而且爸爸带孩子还有利于宝宝性别的健康发展。
遵循科学,补充关键营养“神助攻”
宝宝的身体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再加上外界各种病菌肆虐,妈妈稍有护理不当,宝宝很有可能就会生病。这时,科学的育儿方法才是妈妈的“神助攻”。生活中要保证宝宝有充分睡眠,每天到户外运动运动,给宝宝制作天然健康的辅食等等,当然最重要的是遵循医生建议,从出生起每天给宝宝补充1粒维生素AD(例如伊可新),并至少坚持到3岁。这是因为维生素A可以维持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增强宝宝抵御病菌的能力。当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呼吸道上皮细胞会出现异常(鳞状上皮化生),腺体细胞分泌功能失常、纤毛消失,进而导致呼吸道粘膜的防御能力下降,使病菌更易入侵体内,造成宝宝感冒腹泻的发生。此外,维生素A对免疫系统还有直接影响,不但能促进免疫细胞活性,还能促进抗体生成。而维生素D也有助于巨噬细胞、T细胞和抗体的产生,两者协同作用能提高宝宝的抗病能力,减少有害物质和病菌侵袭。
另外,维生素A还是助力宝宝骨骼和身高发育中最为关键的营养素,是身高增长的“骨干力量”。这是由于维生素A能够增强长骨骨骺软骨中的细胞活性,从而促进长骨(四肢)增长,并且还能影响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水平,而这两者与身高增长有密切关系。当然,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质吸收,增加基础骨量,使骨骼发育更结实,这是很多家长都知道的。因此,不管是对于长高还是增强免疫力来说,AD同补的组合非常重要。
放松心态,满足宝宝天然“探索欲”
为了孩子的安全和健康着想,妈妈总会给予无微不至的呵护,有些妈妈甚至想要操控宝宝的一切。如果宝宝突然有了一些“坏习惯”、“坏脾气”,妈妈会觉得难以容忍,总想试图让宝宝朝着自己的预期发展。事实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都会经历生理、认知、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比如宝宝开始吮吸手指,把一切东西都往嘴里放,妈妈可不要觉得“脏”而强行阻止,其实这是宝宝“口欲期”的表现,是正常的生理发育过程。此外,如果宝宝开始长牙,牙床会有不适感,甚至慢慢会痒、疼,咬东西可以减缓自己牙床的不适感,所以妈妈只要负责给宝宝洗干净小手就可以了。
等宝宝长大一些,他们可能会闹脾气、乱扔东西,甚至跟妈妈顶嘴。对此,妈妈也不要过于忧心,这说明宝宝的智力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运动能力也在进一步加强,这些都是他们正在认识这个世界以及大运动发展的具体表现。妈妈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宝宝的安全问题上,避免危险的发生。
男人婚后为什么会发胖 被照顾
不是有女人说最幸福的事“就是天天为他做饭,并看着他把它们一扫而光”吗。女人天生的“母性”,终于从洋娃娃身上转移到了老公身上。尤其是看着婚前如“难民”般弱不禁风的老公,女人更是觉得自己责任重大,发誓让他过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有此贤妻,能不胖吗?
建议:晚餐要少而精,只要营养,不要额外的卡路里。
无论老人还是你这么带娃会毁了他
✘ 怕孩子冷要多穿点
千万不要以为孩子手脚凉就躲给他穿衣服。这是因为宝宝末梢血液循环差影响,是正常情况,并不是因为他们冷。若是给宝宝穿太多,他们稍一动就会出很多汗,若衣服湿了没及时擦干更容易受凉感冒。
✘ 怕孩子饿追着喂
“来,再吃一口”这应该是很多老人喜欢对孩子说的话。然而,追着孩子喂饭有很多弊端。其一,这么做容易使宝宝进食太快,对咀嚼功能不利,影响消化吸收。其二,过度喂养可将宝宝胃撑大,引起肥胖问题。其三,孩子老是被“打扰”,注意力被破坏,以后上学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其四,孩子养成这习惯,容易产生依赖心理,以后独立性差。
✘ 怕孩子哭用零食哄
小朋友往往hold不住零食的诱惑,若家长不加以制止,反而因为孩子哭闹任由他吃,对健康无益,甚至会影响大脑发育。若是孩子发现用哭闹便能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么日后会更加任性。而且孩子零食吃太多,影响正常吃饭。
✘ 怕孩子调皮关在家里
老人年纪大了,很多不爱动,喜欢宅家里看电视。若孩子也这样,长此以往缺少光照,运动量不足,容易体弱多病,影响长个。另外,老是宅在家里,孩子很少与外人接触,容易怕生,影响日后人际交往。再来,一些老人听力不好,不仅说话声音大,看电视时往往将音量调得太高,这会使孩子听力受损。
✘ 小心谨慎各种限制
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会进行各种探索,常做出一些破坏性行为。有的老人见状回赶紧阻止,其实这么做等于破坏孩子创新精神,容易让孩子变得胆怯。
✘ 说三道四老唱红脸
一些老人喜欢对孩子说“我给你……,不要告诉你妈”这样的话。虽然,这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但不值得提倡,对孩子心理发展不好。首先,易使孩子养成说谎的习惯;其次,破坏妈妈形象,影响亲子感情,也不利日后管教;再来,易使得孩子太黏老人,在老人面前没大没小;另外,老人常这么说三道四,会使得孩子也学会背后说人坏话,不利于其日后为人处世。
独带独需要注意什么
独带独看起来很美,毕竟孩子的家长一般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在孩子教育方面可以省心不少。但是同为独生子女的父母,平时忙于工作,可能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的沟通会比较少。
抽出时间和孩子沟通。独带独的话,家长也要备好课哦,合理分配时间带娃,可不能忙于工作而忽略孩子。周末时最好和孩子出去玩,除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外,也需要给予关怀。
要真正学会带孩子,“武装”自己。另外年轻父母理论知识很过关,但要理论+实践结合哦,例如在哄娃方面,当孩子在自己面前放声大哭时候应该怎么处理,最理想的情况是家长们完美解决后再上班,而不是直接将哭闹中的孩子交给老师就走了。
孩子不粘父母粘爷爷奶奶,家长要备课。独带独其实很多时候父母都会将孩子丢给自己的爸爸妈妈,隔代教育现象很普遍,在平时很多亲子活动中,很少看到孩子对父母有太多的依恋和亲热,这个是不太好的,家长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