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穴位养生
男性穴位养生
首先男性朋友们就要经常性的按摩耳部了,通过按摩耳部是可以帮助男性朋友达到养肾的目的,其实在男性朋友们的耳朵后不是有很多的穴位在分布着的,而且有很多的经脉,男性朋友们只需要用热乎的双手搓揉耳朵,在拉扯侧耳十次左右!
其次就是腰部对于男性朋友们的养生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腰部的健康和朋友们的肾部健康非常有关系的,因此对于男性朋友们来说要注意腰部得保暖,而且可以在闲暇的时候经常地按摩腰部,通过对腰部的按摩也可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最后就是可以经常的按摩脚踝内部,男性朋友们可以经常的按摩脚踝内部那的很多穴位是和肾部有关系的,经常性的按摩对于养肾是有很大的关系的,通过按摩这些和肾有关连的穴位,就可以更好的帮助朋友们保健养生,通过上述这些方法就可以很好的帮助男性朋友们养生!
男士保健养生的四大穴位
一、商阳穴
商阳穴对很多男性而言可能比较陌生,没有“涌泉”、“肾俞”、“关元”等穴位那么山名,但是你可别小看这个穴位,它跟阳气的关系很密切。
中医穴位的名称都是有讲究的,商阳穴的“商”是漏刻的意思,“阳”就是指阳气。商阳穴的气血物质由大肠经体内纤脉的阴水所化,出体表纤脉后化为纯阳之气,穴内无阴性之水,是绝阴化阳的过程,所以,商阳穴和阳气的关系非常密切。中医认为该穴具有明显的强精壮阳之效,可延缓性衰老。
二、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腰部,是与男性十殖健康较为密切的一个穴位。一些男性因为腰部外伤,而影响到性功能和生育能力,因为腰部有很多交感神纤和副交感神经,一旦出现劳损或受伤,疼痛感都可能阻碍男性过性生活。艾灸肾俞穴可以益肾纳气、填精补髓、强腰健脊。
三、足三里
前者是男性第一大穴,位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这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经常按摩,能调理脾胃、补中益气、补肾壮阳,对治疗男性勃起不坚、早泄、脾胃虚弱等症有帮助。肾俞穴也是按摩较多、效果较好的一个穴位。
它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半处,具有补益肝肾、填精益髓的作用,能治疗遗精、勃起问题、遗尿、腰痛、腰膝酸软、头昏目眩、耳鸣等。
四、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人体“阴脉之海”的任脉,肚脐之下3寸的位置,又称为下丹田,具有培补元气、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等作用。前人有“当人身上下四旁之中,故又名大中极,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也。”
温馨提示:穴位养生在我国有着悠久传统,很多贤达雅士都曾在文献里记录了养生的好处。主要用于治疗元气虚损的病症,如中风脱证、身体无力、易疲劳,怕冷等。男科病症,如遗精,阳萎,早泄,性功能低下等。下焦病症,痢疾,脱肛,疝气,便血,溺血,小便滴沥不尽、尿频、尿急,尿痛等。自我按摩时,首先可以以关元为圆心,左或右手掌做逆时针及顺时针方向摩动3—5分钟。
老年人脚底穴位养生方法
足少阴穴位,经常按摩是有好处的。足少阴肾经主干起始于足小趾下,斜穿过足心,沿内踝后方,进入足跟,再向上行于小腿肚内侧,到达腘窝后继续向上,沿大腿内侧后缘循行,通向脊柱。在肾脏直行的经脉还向上进入肺和咽喉。此条经络主要治疗妇科、前阴、肾、肺、咽喉的病证,如月经不调、遗精、小便不利、水肿、便秘、腹泻等。
涌泉穴,也是应该注意的穴位,经常按摩有好处。位于足底部,在第2、3趾的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俗话说“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推搓涌泉穴俗称“搓脚心”,需搓出热感,对于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软、便秘等病效果较明显。具体方法是用拇指从足跟向涌泉穴做前后反复的推搓,或用手掌轻缓地拍打,以足底部有热感为宜。另外,还可用热盐水泡脚温暖涌泉穴,水温以自己能适应为度,每日临睡觉前浸泡15~30分钟。
太溪穴,能够有着较好的疗效。在足内侧,内踝尖与跟腱间的凹陷处。采取坐位,双脚自然向上分开,或取盘腿坐位。然后用双拇指点按或按揉太溪穴,以感到酸痛为适宜,能够温肾补阳,对于阳虚引起的怕冷、四肢冰凉有较好的疗效。
秋季女人养阴记住按这8穴位
第一要穴:激起性亢奋
天柱穴:天柱穴就在我们的后颈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后发际正中线上半寸处约2厘米左右,往两旁各1。3寸各有1个穴位。
养性功能:感到疲乏困倦的时候按摩这个位置,可以起到提神醒脑、去疲劳的功效。而在夫妻相处中,用拇指轻轻抚摸这个地方,会让女性有一种触电般的酥麻感觉,能充分达到前戏的效果。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TIPS:夫妻调情是人之常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又能起到养生的功效,那岂不是妙哉?
第二要穴:唤醒性感觉
膈俞穴:背过手,可以摸到在肩胛骨和脊椎骨之间凹陷,这个地方就是了。而且左右各有一个。
养性功能:用指压的话,可以起到促使血液流通,同时,与天柱穴一样,这个穴位有助身体性爱感觉尚未发达的女性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快感。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TIPS:又是一个夫妻间必学的穴位哦!
第三要穴:平衡性能力
命门穴: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肚脐在同一水平处。用手指按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养性功能:按摩命门穴也有催情的作用,能改善性冷感,平衡和回复性功能,还能有效的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督脉起于少腹内,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脊柱内部,上达项后风府穴,进入脑内,上行巅项,沿前额下行至鼻柱。
TIPS:人们常说按摩可以延缓衰老、驻龄妙颜。其实不是每一种按摩都可以起到这个作用,起码就要找到合适的穴位。这个穴位就能起到这个作用。
第四要穴:增加对性的感受力
承扶穴:在臀部横纹线的中央下方,位于左右臀下臀沟中心点,这里是性感带最为密集的地方,指压时可以用力些。
养性功能:这个穴位主导生殖器官的神经从此处经过,经常按压可以强化阴道的收缩力,增加对性的感受力,所以中医也利用刺激这个穴位来治疗性冷感。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TIPS:老夫老妻如果还想要寻找刺激,就好好练习这个穴位的按摩吧!
第五要穴:强壮肾气
肾俞穴:与命门穴的位置持平,就是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一个。
养性功能:这里是肾经的主要穴位,经常按压可以强壮肾气,增强肾的功能,尤其对月经不调、性冷感有帮助。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TIPS:月经不调是大多数女性的普遍烦恼,有这个烦恼的女性不妨试试按摩这个穴位。可以起到很显着的疗效哦!
嗓子干痒按什么穴位 大椎穴
找大椎穴最好的办法就是低头找,当低头时,颈后凸出的位置最高点下方凹陷处即是。大椎穴是阳气汇合之地,主要作用于防止感冒、肩颈不适等症状。按压大椎穴的时候可以将食指和中指并拢指节轻轻用指腹按摩,每次按摩时间以15分钟为宜。
搞定嗓子干痒痛,两个穴位可以搞定。但是要记住,穴位养生只是辅助的治疗方式,关键还是要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增强抵抗外邪入侵的能力。
秋季女人养阴 记住按这8穴位
第一要穴:激起性亢奋
天柱穴激起性亢奋
天柱穴:天柱穴就在我们的后颈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后发际正中线上半寸处约2厘米左右,往两旁各1。3寸各有1个穴位。
养性功能:感到疲乏困倦的时候按摩这个位置,可以起到提神醒脑、去疲劳的功效。而在夫妻相处中,用拇指轻轻抚摸这个地方,会让女性有一种触电般的酥麻感觉,能充分达到前戏的效果。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TIPS:夫妻调情是人之常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又能起到养生的功效,那岂不是妙哉?
第二要穴:唤醒性感觉
膈俞穴唤醒性感觉
膈俞穴:背过手,可以摸到在肩胛骨和脊椎骨之间凹陷,这个地方就是了。而且左右各有一个。
养性功能:用指压的话,可以起到促使血液流通,同时,与天柱穴一样,这个穴位有助身体性爱感觉尚未发达的女性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快感。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TIPS:又是一个夫妻间必学的穴位哦!
第三要穴:平衡性能力
命门穴平衡性能力
命门穴: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肚脐在同一水平处。用手指按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养性功能:按摩命门穴也有催情的作用,能改善性冷感,平衡和回复性功能,还能有效的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督脉起于少腹内,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脊柱内部,上达项后风府穴,进入脑内,上行巅项,沿前额下行至鼻柱。
TIPS:人们常说按摩可以延缓衰老、驻龄妙颜。其实不是每一种按摩都可以起到这个作用,起码就要找到合适的穴位。这个穴位就能起到这个作用。
第四要穴:增加对性的感受力
承扶穴增加对性的感受力
承扶穴:在臀部横纹线的中央下方,位于左右臀下臀沟中心点,这里是性感带为密集的地方,指压时可以用力些。
养性功能:这个穴位主导生殖器官的神经从此处经过,经常按压可以强化阴道的收缩力,增加对性的感受力,所以中医也利用刺激这个穴位来治疗性冷感。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TIPS:老夫老妻如果还想要寻找刺激,就好好练习这个穴位的按摩吧!
第五要穴:强壮肾气
肾俞穴强壮肾气
肾俞穴:与命门穴的位置持平,就是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一个。
养性功能:这里是肾经的主要穴位,经常按压可以强壮肾气,增强肾的功能,尤其对月经不调、性冷感有帮助。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TIPS:月经不调是大多数女性的普遍烦恼,有这个烦恼的女性不妨试试按摩这个穴位。可以起到很显着的疗效哦!
第六要穴:促进新陈代谢
商阳穴促进新陈代谢
商阳穴:这个穴位在手上,抬起手,在食指靠拇指的那一侧,在指甲角正后方2毫米的地方。
养性功能:这也是一个调理内息与肠胃的穴道。这个穴位位于大肠经脉上,经常掐一掐这里,能旺盛大肠经的气血,调节消化道功能,加快人体新陈代谢,有强壮身体的作用。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末端,沿食指桡侧经第1掌骨与第2掌骨间入两筋间,沿小臂桡侧上行至肘外侧,经上臂后侧桡侧缘上肩,出肩峰前侧上行交会于头部,下入缺盆络肺,过膈肌属于大肠。由锁骨上窝分出支脉1上行颈旁,过面颊入齿槽,转回出挟口旁,交会于人中部,然后左脉向右、右脉向左上挟鼻孔两旁接足阳明胃经。
TIPS:有便秘烦恼的朋友可以试一下这个穴位的按摩,相比起吃药的痛苦与蹲号的屈辱,不如动动手指!
第七要穴:提高性欲望
委中穴提高性欲望
委中穴:在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中点。也即是小腿中间关节背后呀,也就是膝盖后正中点。
养性功能:这个穴道主导生殖器官的神经延伸到这里,用手指轻轻抚压穴位,能提高女性的性亢奋度,同时对缓和紧张情绪引起的性欲下降特别有效。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TIPS:腰酸背痛的时候按这个穴位好了,可以很好地消除疲劳哦!
第八要穴:丰胸美体
中府穴丰胸美体
中府穴:立正、叉腰站直,用手可以摸到在锁骨外侧下端的三角窝,那里的中心就是云门穴,在这个窝的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的地方就是中府穴。
养性功能:中府穴是肺经上的大穴,经常按摩可以顺畅肺的经脉,有丰胸的作用,还可以强化淋巴循环,减轻胸闷、肩背痛。并且可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是调理内息的一个重要穴位。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络大肠,转回,沿胃上口过膈肌,属于肺,由“肺系”横出向下,于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前,沿上臂前侧下行至肘横纹,沿小臂前侧的桡侧缘入寸口、过大鱼际,沿大鱼际边缘出手拇指内侧端。
TIPS:对于肠胃功能不好的朋友,与其跟药物厮杀,还不如每天用十分钟的时间按摩这个穴位。辅以蜂蜜水、菊花茶饮等养生茶疗,可以起到很好的养肺、润肠胃的功效。
男性夏季养生必知四穴位
1、气海穴
位于脐下1。5寸、下腹部正中线之任脉上,此穴即古代所谓之“丹田”。按压此穴有助元气聚集,可促进腹部的气血循环,再配合向下推动或局部温灸,可助任脉之经气向下运行以利性功能,并可改善遗精、频尿的症状。
2、腰眼
腰眼位于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的凹陷处。中医认为,腰眼居“带脉”,为肾脏所在部位。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腰眼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中医认为,用掌搓腰眼和尾闾,不仅可以疏通带脉和强壮腰脊,而且还能起到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
按摩时,两手对搓发热,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位(长强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搓外后两手轻握拳,用拳眼或拳背旋转按摩腰眼处,每次5分钟左右。
3、百会穴
在头顶正中,古云“百会为诸阳之会”,气由命门(第二、三腰椎之间)沿脊椎循督脉往上循行到百会,然后沿腹部正中线的任脉走到会阴。所以疏通此穴,可改善任督二脉的机能,提高性功能。
4、委中穴
在腿弯正中(腘窝横纹的中点处),古云“腰背委中求”。当行房过程中,腰背肌肉群协调性不佳,容易有阳痿早泄的感觉时,就要经常按摩此穴,配合气沉丹田,意在百会,自然气息运行顺畅,行房就不会“半途而废”。
滋养五脏的穴位 哪些穴位养生
神门穴位于腕横纹小指侧端的凹陷处。具有安定心神、泻心火的功效。日常可随时掐、揉刺激神门穴,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
晚间睡前按摩神门穴,助眠效果更好。就寝时以右手大拇指按左手神门穴5~10次,再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右手,有利入睡。
推荐搭配食物:龙眼
用手指沿着足部拇趾、次趾间的夹缝向上移压,足部动脉搏动处就是太冲穴,每次持续按压4~5分钟。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中医认为高血压与肝阳上亢、肝火旺有关,因此按摩太冲穴可有效降压。此外,感冒初期按摩太冲穴,还可减轻感冒引起的双目流泪或干涩等不适。
推荐搭配食物:枸杞
足三里穴位于腿部,外膝眼向下四横指(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处。
足三里穴属胃经合穴,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气虚体质的人免疫力低,容易疲劳和生病。时常按摩足三里穴,可以健脾补气。
推荐搭配食物:大枣
太渊穴位于腕横纹上,桡动脉搏动处。刺激太渊穴可以达到补气养肺、止咳平喘的效果。
用左手拇指尖端按压右手太渊穴,垂直向下按压,按而揉之,然后缓慢屈伸右手腕,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持续20~30秒后,渐渐放松,再轻揉局部,如此反复操作。
左右交替进行,每穴按压5~10分钟,每日1~2次。
推荐搭配食物:白果
涌泉穴位于脚掌中线的前1/3处。将拇指放在该穴上,用较强的力搓揉20~30次,两脚都要按摩,晨起睡前按摩养肾效果好。
补肾的穴位有很多,不得不提的就是涌泉穴。涌,外涌而出也;泉,泉水也。顾名思义,这个穴位对于滋肾阴、补肾水意义重大,尤其适合肾虚型腰痛者。
推荐搭配食物:黑豆
按摩手掌什么穴位能止咳
养生图解:按摩咳喘穴止咳
养生图解咳喘穴位置:位于手掌内面的食指与中指、无名指与小指的交叉处。
咳嗽时轮流按压走右手上的这个穴位就能见效,孩子咳嗽每只手按压几十下,成人咳嗽每只手按压100下。这个方法很有效。
养生图解:按摩三间穴止咳
养生图解三间穴位置:微握,拳在食指桡侧,第二掌指关节后,第二掌骨小头上方处取穴。手阳明大肠经之输穴,五行属木。
按摩此穴有防止咳喘作用。用是指指腹按压三间穴,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5分钟,每日2次。
养生图解:按摩太渊穴止咳
养生图解太渊穴位置: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外侧缘,经属:手太阴肺经。每日按压,不拘次数。能止咳化痰,通调血脉。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
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穴位上,分别按顺时针、逆时针揉动各2-3分钟,间隔5分钟后再进行按摩。按摩时间总共以每穴5-10分钟为佳。
养生图解:按摩鱼际穴止咳
养生图解鱼际穴位置:位于手掌内拇指根部肌肉丰实处。手太阴肺经荥穴,五行属火。
它涉及胸腔及呼吸区,常按摩能改善易感体质,对咽痛、喉痒及感冒初期症有效,并对哮喘能起到预防作用。
养生图解:旋转大拇指止咳
拇指伸直,余四指并在一起不动,拇指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幅度尽可能大些,能提高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功能。一般让拇指按顺时针的方向及逆时针的方向各自旋转1~ 2分钟即可。
中医养生专家表示,用穴道指压法治疗咳嗽可以收到良好效果。冬季呼吸系统疾病多发,大家不妨把上述这些手掌上的止咳穴位养生图牢牢记住,一定会有用的。
阳虚体质养生之穴位养生
阳虚体质养生方法有很多,穴位养生是其中的一种,专家指出在进行穴位养生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饮食调节,只有这样才能是效果更大化,那么究竟这种阳虚体质养生方法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专家给出的建议。
阳虚体质者以安静、沉静、内敛较为常见,应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不可强行令其兴奋、亢奋、张扬,选择适合安静、沉静、内敛性格的工作会比较好。
外部调理:
两个穴位:一个叫神阙,一个叫关元,这两个穴位都是温中回阳的。还有一个穴位的名字叫气海,“气海一穴暖全身”,意思是说气海穴有调整全身虚弱状态,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气海穴在肚脐下1。5寸,大约二指宽的地方,但是这个穴位的按摩比较特别,要用拇指或中指的指端来揉,揉的力量要适中,每天揉一次,每次1到3分钟。您如果不是阳虚体质同样可以经常按摩这个气海穴,它可以强壮全身。
阳虚的人少喝西瓜汁、苦瓜汁、黄瓜汁、雪梨汁等,这些果蔬都性凉,如果再冰镇一下,就凉上加凉,更伤阳气。
关于阳虚体质养生通过调整穴位来实现是中医理论为基础的,通过穴位调理来实现阳虚体质养生是应用毕竟普遍的方法,提醒大家注意id就是在进行穴位养生的时候一定要找资深的专家。
上班族按什么穴位养生
风池穴
在枕骨下方,后颈发际两侧凹陷处,刚好是斜方肌跟胸锁乳突肌上端交会凹陷的地方。如果伴有紧张性头痛,按压风池穴时会有明显压痛感,但是按摩几分钟后,可以感觉头部跟颈部都放松许多。风池穴对感冒头痛、眼睛疲劳也很有疗效。
后谿穴
在手掌的尺侧,小指掌指关节后方赤白肉际处,握拳时的隆起点。后谿穴属于手太阳小肠经,小肠经循行经过肩背部,而且后谿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跟督脉相通,所以常被用来治疗肩颈部疾病,例如落枕、颈肩综合症等。按摩后谿时,若朝掌骨侧按压刺激会很酸。
我们在工作的时候,不妨每隔一段时间就自己按按后谿穴,你就感觉到脖子和肩膀舒服了很多。
中渚穴
位在手背无名指和小指的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方凹陷处。按摩中渚穴时,可以用大拇指跟食指掐住手掌内外侧,用力向下按压时,会觉得有明显酸胀感,还会向手臂上传。一边按可以一边活动活动脖子,活动后会觉得脖子比较舒服。
中医表示,后溪穴跟中渚穴都是治疗落枕的特效穴,对肩颈部肌肉僵硬、酸痛都有很好效果。如果常有肩颈酸痛毛病,不妨自己有空按摩这两个都位在手上的穴道,平常在办公桌前就可以自己按摩非常方便。
八个养性穴位女人常按好处多
第一要穴:丰胸美体
中府穴:立正、叉腰站直,用手可以摸到在锁骨外侧下端的三角窝,那里的中心就是云门穴,在这个窝的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的地方就是中府穴。
养性功能:中府穴是肺经上的大穴,经常按摩可以顺畅肺的经脉,有丰胸的作用,还可以强化淋巴循环,减轻胸闷、肩背痛。并且可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是调理内息的一个重要穴位。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络大肠,转回,沿胃上口过膈肌,属于肺,由“肺系”横出向下,于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前,沿上臂前侧下行至肘横纹,沿小臂前侧的桡侧缘入寸口、过大鱼际,沿大鱼际边缘出手拇指内侧端。
小编TIPS:对于肠胃功能不好的朋友,与其跟药物厮杀,还不如每天用十分钟的时间按摩这个穴位。辅以蜂蜜水、菊花茶饮等养生茶疗,可以起到很好的养肺、润肠胃的功效。
第二要穴:激起性亢奋
天柱穴:天柱穴就在我们的后颈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后发际正中线上半寸处约2 厘米左右,往两旁各1.3寸各有1个穴位。
养性功能:感到疲乏困倦的时候按摩这个位置,可以起到提神醒脑、去疲劳的功效。而在夫妻相处中,用拇指轻轻抚摸这个地方,会让女性有一种触电般的酥麻感觉,能充分达到前戏的效果。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小编TIPS:夫妻调情是人之常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又能起到养生的功效,那岂不是妙哉?
第三要穴:唤醒性感觉
膈俞穴:背过手,可以摸到在肩胛骨和脊椎骨之间凹陷,这个地方就是了。而且左右各有一个。
养性功能:用指压的话,可以起到促使血液流通,同时,与天柱穴一样,这个穴位有助身体性爱感觉尚未发达的女性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快感。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小编TIPS:又是一个夫妻间必学的穴位哦!
第四要穴:平衡性能力
命门穴: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肚脐在同一水平处。用手指按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养性功能:按摩命门穴也有催情的作用,能改善性冷感,平衡和回复性功能,还能有效的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督脉起于少腹内,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脊柱内部,上达项后风府穴,进入脑内,上行巅项,沿前额下行至鼻柱。
小编TIPS:人们常说按摩可以延缓衰老、驻龄妙颜。其实不是每一种按摩都可以起到这个作用,起码就要找到合适的穴位。这个穴位就能起到这个作用。
第五要穴:增加对性的感受力
承扶穴:在臀部横纹线的中央下方,位于左右臀下臀沟中心点,这里是性感带最为密集的地方,指压时可以用力些。
养性功能:这个穴位主导生殖器官的神经从此处经过,经常按压可以强化阴道的收缩力,增加对性的感受力,所以中医也利用刺激这个穴位来治疗性冷感。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小编TIPS:老夫老妻如果还想要寻找刺激,就好好练习这个穴位的按摩吧!
第六要穴:强壮肾气
肾俞穴:与命门穴的位置持平,就是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 寸处,左右各一个。
养性功能:这里是肾经的主要穴位,经常按压可以强壮肾气,增强肾的功能,尤其对月经不调、性冷感有帮助。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小编TIPS:月经不调是大多数女性的普遍烦恼,有这个烦恼的女性不妨试试按摩这个穴位。可以起到很显著的疗效哦!
第七要穴:促进新陈代谢
商阳穴:这个穴位在手上,抬起手,在食指靠拇指的那一侧,在指甲角正后方2毫米的地方。
养性功能:这也是一个调理内息与肠胃的穴道。这个穴位位于大肠经脉上,经常掐一掐这里,能旺盛大肠经的气血,调节消化道功能,加快人体新陈代谢,有强壮身体的作用。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末端,沿食指桡侧经第1掌骨与第2掌骨间入两筋间,沿小臂桡侧上行至肘外侧,经上臂后侧桡侧缘上肩,出肩峰前侧上行交会于头部,下入缺盆络肺,过膈肌属于大肠。由锁骨上窝分出支脉1上行颈旁,过面颊入齿槽,转回出挟口旁,交会于人中部,然后左脉向右、右脉向左上挟鼻孔两旁接足阳明胃经。
小编TIPS:有便秘烦恼的朋友可以试一下这个穴位的按摩,相比起吃药的痛苦与蹲号的屈辱,不如动动手指!
第八要穴:提高性欲望
委中穴:在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中点。也即是小腿中间关节背后呀,也就是膝盖后正中点。
养性功能:这个穴道主导生殖器官的神经延伸到这里,用手指轻轻抚压穴位,能提高女性的性亢奋度,同时对缓和紧张情绪引起的性欲下降特别有效。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小编TIPS:腰酸背痛的时候按这个穴位最好了,可以很好地消除疲劳哦!
玩转指尖穴位养生地盘
五指的指尖各有经穴,分别对应不同的内脏。从小手指开始,将指甲根部捏住,然后用力压并转动,如果指尖感到特别疼痛,表示与此经穴相关的脏器可能有问题。
指尖与健康
指尖疼痛
小指痛:可能心脏或小肠有问题。靠近无名指一侧的小指指尖有少冲穴,另一侧有少泽穴。少冲与心脏有密切关系,心脏病发作时,用力按压小指指尖,可以缓解病情;少泽是关联小肠的经穴,消化不良时,可用力按压此部位。
无名指痛:可能是喉痛或头痛。在无名指上有关冲穴,感冒发烧时揉此部位可缓解症状。
中指疼痛:可能心血管出现不适。中指上有中冲穴,因疾病不适使心脏受不了时,这里会感到疼痛。
食指疼痛:可能大肠有问题。食指上有商阳穴,便秘时压这个手指感觉很疼。
拇指疼痛:呼吸系统有问题。拇指上的少商穴,与肺息息相关。如肺有疾患压这个部位时,可能会疼得跳起来。
针对个案拿捏关节
对应不适问题拿捏相关的手指,可以缓解病痛。每次操作3分钟,每天1-2次。
肝病:捏右手拇指的两个关节。
耳鸣:捏双手无名指的三个关节。
糖尿病:捏左手拇指的两个关节。
高血压:按左手小指的根部。
心脏病:捏左手小指三个关节的内侧。
痛经:捏双手食指的三个关节。
眼睛疲劳:捏右手中指的三个关节。
养生消除身体不良症状
穴位养生就是根据中医理论,按照中医腧穴的功效主治,采取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方式,达到舒经理络、交通阴阳而最终实现驱邪治病,使机体恢复阴平阳密的和谐状态。
穴位养生在于养肾护肾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和效果,下面就简单说一下9大穴位缓解身体不适。
1、内关——改善心脏功能
心痛、心悸、胸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有这样一个穴位,经常按摩就可以起到一个保护心脏的作用——内关穴,能够宁心安神、理气止痛,还可以
治疗晕车、晕船等,对怀孕前3个月恶心、呕吐的妊娠反应疗效也很好。
沿着手腕上下方向或用硬币侧轮滚动按揉,每天按揉半小时。
穴位一点通:内关穴位非常好找,在腕横纹上面两横指,我们稍微用点劲,有两个大筋,在两个大筋之间就是内关穴,轻轻按压有一种很酸胀的感觉。
2、曲骨——消除前列腺炎尴尬
曲骨穴和膀胱泌尿系统的关联最大。但凡与之相关的疾病,如通利小便、调理月经等,都可以找曲骨穴,是治理下焦疾病的一个重要穴位。
每天按摩曲骨穴50至100次,可以很好地缓解前列腺的压力,解决尿频尿急等小便问题。
穴位一点通:在小腹部,由肚脐从上往下推,会触摸到一个拱形的骨头,这块骨头就是耻骨,在这个拱形边缘的中点的位置就是曲骨穴。
中医穴位养生知识
1、脾胃、消化功能消化能力差者
可按摩穴位:中脘、足三里。
寻找它:中脘,两肋骨连接点和肚脐连接线的中间点。足三里,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此穴。
按摩要点:足三里,肌肉比较大,按摩力度可稍大,要渗透到穴位里。中脘--大拇指指腹来回按压,指腹用力,力度可稍大,但不能用指甲掐。
2、便秘经常便秘者,或者大便不好等下消化道功能较差者
可按摩穴位:天枢、足三里。
寻找它:天枢--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
3、颈肩不舒服者,除了经常转转头部外,可自我按摩或通过家人来按摩。
按摩穴位:风池。
寻找它:在人体的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与耳垂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