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仁的用法用量
薏米仁的用法用量
1、生薏米煮汤服食,利于去湿除风;用于健脾益胃、治脾虚泄泻则须炒熟食用。
2、薏米用作粮食吃,煮粥、做汤均可。夏秋季和冬瓜煮汤,既可佐餐食用,又能清暑利湿。
3、将鲜奶煮沸,加入薏仁粉适量,搅拌均匀后食用。常食可保持皮肤光泽细腻,消除粉刺、雀斑、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
4、薏仁较难煮熟,在煮之前需以温水浸泡2-3小时,让它充分吸收水分,在吸收了水分后再与其他米类一起煮就很容易熟了。
冬瓜用法用量
原料介绍
冬瓜主要产于夏季,取名为冬瓜是因为瓜熟之际,表面上有一层白粉状的东西,就好像是冬天所结的白霜,也是这个原因,冬瓜又称白瓜。
冬瓜属葫芦科,一年生草本。原产我国南部及印度,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主要供应季节为夏秋季。
冬瓜,果呈圆,扁圆或长圆形,大小因果种不同,小的重数千克,大的数十千克;皮绿色,多数品种的成熟果实表面有白粉;果肉厚,白色,蔬松多汁,味淡,嫩瓜或老瓜均可食用。
冬瓜的品质,除早采的嫩瓜要求鲜嫩以外,一般晚采的老冬瓜则要求:发育充分,老熟,肉质结实,肉厚,心室小;皮色青绿,带白霜,形状端正,表皮无斑点和外伤,皮不软、不腐烂。
营养分析
1. 利尿消肿
冬瓜含维生素C较多,且钾盐含量高,钠盐含量较低,高血压、肾脏病、浮肿病等患者食之,可达到消肿而不伤正气的作用。
2. 减肥
冬瓜中所含的丙醇二酸,能有效地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加之冬瓜本身不含脂肪,热量不高,对于防止人体发胖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有助于体形健美。
3. 清热解暑
冬瓜性寒味甘,清热生津,僻暑除烦,在夏日服食尤为适宜。
相关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肾病、水肿、肝硬化腹水、癌症、脚气病、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肥胖、以及缺乏维生素C者多食;
2. 冬瓜性寒凉,脾胃虚弱、肾脏虚寒、久病滑泄、阳虚肢冷者忌食。
制作指导
1. 煎汤,煨食,做药膳,捣汁饮;或用生冬瓜外敷。
2. 冬瓜性凉,不宜生食。
3. 冬瓜是一种解热利尿比较理想的日常食物,连皮一起煮汤,效果更明显。
食疗作用
冬瓜味甘、淡、性凉,入肺、大肠、小肠、膀胱经;
具有润肺生津,化痰止渴,利尿消肿,清热祛暑,解毒排脓的功效;
可用于暑热口渴、痰热咳喘、水肿、脚气、胀满、消渴、痤疮、面斑、脱肛、痔疮等,还能解鱼、酒毒。
冬瓜皮以利尿见长;
冬瓜子以健脾养颜、止咳化痰见长。
其他相关
冬瓜内含蛋白质和大量维生素与矿物质,对护肤美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草纲目》认为用冬瓜瓢“洗面澡身”,可以“祛黑斑,令人悦泽白皙”;冬瓜仁能“令人悦泽好颜色”。
每100克冬瓜所含营养素如下:
热量 (11.00千卡) .维生素B6 (0.03毫克) .蛋白质 (0.40克) .脂肪 (0.20克) .泛酸 (0.21毫克) .碳水化合物 (2.60克) .叶酸 (26.00微克) .膳食纤维 (0.70克) .维生素A (13.00微克) .维生素K (1.00微克) .胡萝卜素 (80.00微克) .硫胺素 (0.01毫克) .核黄素 (0.01毫克) .尼克酸 (0.30毫克) .维生素C (18.00毫克) .维生素E (0.08毫克) .钙 (19.00毫克) .磷 (12.00毫克) .钾 (78.00毫克) .钠 (1.80毫克) .镁 (8.00毫克) .铁 (0.20毫克) .锌 (0.07毫克) .硒 (0.22微克) .铜 (0.07毫克) .锰 (0.03毫克)
★生冬瓜汁:据著名中医养生专家张悟本介绍,每天中午14:00--15:00 喝生冬瓜汁,连续服用三个月,对治疗前列腺,膀胱等方面疾病非常之有效。
蒜苗的用法用量
蒜苗的用法用量1.蒜苗是煮的时间长了就会软烂的食材,因此只要下锅以大火略炒至蔬菜香气逸出并均匀受热,即可盛出食用,才能品尝到清爽的口感与风味。
2.同时蒜苗不宜烹制得过烂,以免辣素被破坏,杀菌作用降低。
食用蒜苗注意事项1.消化功能不佳的人宜少吃。有肝病的人过量食用,每天应在60克左右,有可能引起肝病加重。
2.过量(高于50克)食用会影响视力。
3.不可过量食用,否则可能造成肝功能障碍,还会影响视力;消化功能不佳者和眼病患者应少食或不食;
4.肝细胞受损和癌症患者可以多食。
蒜苗的做法大全蒜苗火鸡排
原料:蒜苗1小根,洋葱1个,番茄1个,火鸡肉150克(大腿部分的厚肉块),油数滴,盐,粗磨的胡椒,即溶高汤粉1/4茶匙,水140毫升,法式鲜乳酪1汤匙,芥末1茶匙,法国面包1块(或是马铃薯、米或面一份)
蒜苗火鸡排做法:
1.将蒜苗清洗后,切成5厘米的长段。去皮的洋葱,切成圈。把清洗过的番茄,去除蒂梗后,切块。在整块火鸡肉上抹油,放在不沾锅中用大火煎2分钟,然后换中火继续煎8分钟。加盐和胡椒后,包上铝薄纸保温。
2.将洋葱圈放入热锅中,炒2分钟。加蒜苗和番茄块,略炒一下后,将水、即溶高汤粉倒入锅内,均匀搅拌,小火煮5分钟。接着放入法式鲜乳酪和芥末,再煮3-5分钟,直到汤汁呈黏稠状。加入盐和胡椒调味。
3.把肉块切成厚片,肉汁倒入蒜苗中。肉片铺在盘中,然后蒜苗摆在肉片旁。配上法国面包,即可食用。
蒜苗五花肉
蒜苗五花肉原料:带皮猪五花肉500克,蒜苗250克,葱花、酱油、花生油、盐、料酒、味精各适量。
做法:
1.将带皮猪五花肉洗净,下入开水锅中煮至八成熟,捞出晾凉切成厚片;青蒜苗洗净切小段备用。
2.炒锅注油烧热,下入葱花爆锅,倒入肉片翻炒至卷缩,加入青蒜苗、酱油、盐、料酒、味精翻炒几下,出锅装盘即可。
特点:色泽油亮,肉片滑软,蒜味浓郁。
蒜苗拌鸭胗
原料:鸭胗(3个)、蒜苗(1两)、辣椒(1只)、蒜头(5瓣)、姜(3片)
蒜苗拌鸭胗调味汁:盐(1/5汤匙)、白糖(1/2汤匙)、蚝油(1/3汤匙)、料酒(1/2汤匙)、香醋(1/3汤匙)、芝麻油(1汤匙)、辣油(1/3汤匙)
调料:油(2汤匙)、料酒(1汤匙)、盐(1汤匙)
做法:
1.洗净蒜苗、辣椒,蒜苗切去头尾,切成丁,辣椒去蒂和籽,切成丁;姜去皮切成丝,蒜头拍扁去衣剁蓉。
2.鸭胗洗净放入沸水,加1汤匙料酒焯1分钟,捞起沥干水。
3.烧开锅内的水,加1汤匙盐,放入蒜苗和辣椒烫30秒,捞出沥干水。
4.再放入鸭胗大火煮15分钟捞出摊凉,先在鸭胗上横切几刀(别切断),再竖切成片(切断)。
5.锅内添入2汤匙油,爆香姜丝和蒜蓉,倒入1碗鸭胗汤,加1/5汤匙盐、1/2汤匙白糖、1/3汤匙蚝油、1/2汤匙料酒、1汤匙芝麻油、1/3汤匙香醋、1/3汤匙辣油拌匀煮沸,熄火摊凉。
6.切好的鸭胗片放入碗里,倒入飞过水的蒜苗和辣椒丁,倒入摊凉的调味汁拌匀,腌制30分钟便可上碟。
蒜苗炒腊肉
蒜苗炒腊肉原料:腊肉,蒜苗。
做法:腊肉切薄片,蒜苗洗净切段,大火热油,放腊肉,翻炒成透明卷状(根据腊肉的质量),然后放蒜苗,大约炒1分半钟,加盐,鸡精,少许糖,出锅。
特点,腊肉香融合了蒜苗的清香,入口香嫩。
茯苓的用法用量
茯苓的用法用量
1、茯苓蜂蜜面膜材料:白茯苓粉15克白蜂蜜30克做法:将蜂蜜与茯苓粉调成糊状即成。晚上睡前敷脸,翌晨用清水洗去即可。功效:本面膜有营养肌肤,消除老年斑黄褐斑的功效。古医家认为茯苓能化解一切黑斑瘢痕,与蜂蜜搭配使用,既能营养肌肤又能淡化色素斑。
2、三白面膜材料:白芷粉1茶匙、白茯苓2茶匙、白芨1茶匙、芦荟鲜汁、蜂蜜或牛奶适量。做法:将以上三种粉混和,冬天加蜂蜜适量调和如果感觉粘就加几滴牛奶。夏天或是超油皮肤就只加牛奶适量调和。每次20到30分种。功效:此款面膜具有柔嫩肌肤、美白润泽之功效。
3、杏仁茯苓敷材料:杏仁粉30g,茯苓粉10g,莲子10g, 面粉适量。 做法:将中药材研为细末,再与面粉混 合均匀。加入温水调至稀稠适度,均匀 敷于面部。20~30分钟后用清水将脸冼净面膜是清代太医院的处方,具有光洁皮肤、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
4、绿豆三白面膜材料:绿豆粉2茶匙、白芷粉1茶匙、白茯苓2茶匙、白芨1茶匙、蜂蜜或牛奶适量。做法:绿豆粉、白芷粉、白茯苓、白芨粉混合,冬天加蜂蜜适量调和如果感觉粘就加几滴牛奶。夏天或是超油皮肤就只加牛奶适量调和。每次20到30分种。每周可做2—3次美丽秘诀:这个可以去豆、去印。不过注意皮肤不同、天气不同时,蜂蜜、牛奶的用法。
茯苓的选方
①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伤寒论》五苓散)
②治小便多、滑数不禁: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去皮,白矾水内湛过,慢火焙干)。上二味,各等分,为细末。稀米饮调服之。(《儒门事亲》)
③治水肿:白水(净)二钱,茯苓三钱,郁李仁(杵)一钱五分。加生姜汁煎。(《不知医必要》茯苓汤)
④治皮水,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三两,黄耆三两,桂枝三两,茯苓六两,甘草二两。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防己茯苓汤)
⑤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茯苓四两,桂枝,白术各三两,甘草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金匮要略》苓桂术甘汤)
⑥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苓三两(一法四两)。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
⑦治飧泄洞利不止:白茯苓-两,南木香半两(纸裹炮)。上二味,为细末,煎紫苏木瓜汤调下二钱匕。(《百一选方》)
茯苓的食用方法
茯苓,含有茯苓多糖、蛋白质、卵磷脂等多种人体所需的物质,能利尿,能降血糖、能除湿气。常用的食用方法有做汤,做粥,做茶饮,做饼,做酒,和做茯苓膏等。当然不同的做法有不同的风味和效果。
1、开胃汤
茯苓15克,淮山药12克,谷麦芽各30克,鲜、干鸭胗各1个,煮汤饮服。治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
2、茯苓豆腐
茯苓粉20g、豆腐500g、胡萝卜、香菇适量。将茯苓粉与豆腐伴和均匀,用盐、料酒调味,再将胡萝卜和发好的冬菇放入锅内炒至半熟,然后将豆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调小火慢慢焖煮,最好调味起锅食用。
3、荷叶茯苓粥
荷叶1张(鲜、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砂糖适量。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去了荷叶渣的汤中;同煮成粥,出锅前加白砂糖调味即食。
4、茯苓薏米饼
茯苓、薏米、白面粉各30克,白糖适量,研成细末和匀压成饼,蒸熟。
5、茯苓陈皮姜汁茶
茯苓25克,陈皮5克,水煎,饮服时加入生姜汁10滴。
辣根的用法用量
【原形态】岩荠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20-40cm.全株无毛。茎多数,上升或直立,分枝。叶多少肉质,基生叶圆心形或肾形,长7-12mm,宽8-18mm,先端圆钝,基部心形,全缘;叶柄长达5cm;茎下部叶和基生叶形状相同而较小,叶柄较短;茎中部叶或上部叶卵形或近圆形,长5-15mm,基部楔形,抱茎,边缘有1-2齿。
总状花序初紧缩,后延长;萼片椭圆形;花瓣4,倒卵形,长4-5mm,白色并有芳香;雄蕊6;雌蕊1,子房2室,花柱短,具头状柱头。短角果卵形或圆形,长3-5mm,排列疏松,开裂,中肋隆起,具网状脉纹。种子每室2-4个,椭圆形,稍压扁,红棕色,有钝瘤状突起。花期4月,果期5月。
【生境分布】原产欧洲西北部及阿尔卑斯山。我国有栽培。
【性味】辛;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健脾胃。主治风湿痹痛;痛风;食滞不化;牙痛;口噤;坏血病。
【用法用量】内服:浸汁饮,鲜叶6-10g;或煎汤服。
大白菜用法用量
大白菜食法颇多,多烹调方法上看,无论是炒,熘,烧,煎,,烩,扒,涮,凉拌,腌制,都有可做成美味佳肴,特别是同鲜菇,冬菇,火腿,虾米,肉,栗子等同烧,可以做出很多特色风味的菜肴。
1、切白菜时,宜顺丝切,这样白菜易熟。
2、烹调时不宜用煮焯、浸烫后挤汁等方法,以避免招牌营养素的大量损失。
3、腐烂的白菜含有亚硝酸盐等毒素,食后可使人体严重缺氧甚至有生命危险。
4、大白菜在沸水中焯烫的时间不可过长,最佳的时间为20~30秒,否则烫得太软、太烂,就不好吃了。
5、白菜在腐烂的过程中产生毒素,所产生的亚硝酸盐能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丧失携氧能力,使人体发生严重缺氧,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腐烂的大白菜一定不能食用。
蘑菇的用法用量
1、鲜品可以直接清洗;对蘑菇干制品可先用温水浸泡半天左右,然后让其在水盆中旋转,以去除沙粒。
2、去掉菇根后,可炒、熘、烩、炸、拌、做汤,也可酿、蒸、烧,还可作各种荤素菜肴的配料,是筵席上的高级食用菌菜之一。具体来说,蘑菇可做成红烧蘑菇、肉片鲜菇、口蘑锅巴、口蘑芙蓉蛋汤、口蘑鸭子、蘑菇烧菱角、蘑菇炒腐竹和蘑菇炖豆腐等菜肴。
3、蘑菇是不易保存的食物,日子一久便为变黄,而荤伞背后也会变成褐色,如果经过加热,即使略带有褐色,也不必在意,但如果是生吃时,则应选购新鲜的蘑菇,切开之后淋上柠檬或醋,可防止其变色。
肾宝片用法用量
肾宝片一般是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此外,不管服用的是什么药品,在按照医嘱按量按时服用的同时,还需要充分了解这个药品的禁忌及不良反应,而且一般建议您在饭后半个小时食用,这样对肠胃的刺激伤害会比较小,而且药效吸收也比较好。
肾宝片为2大盒(14板装)一疗程,可吃28天。为保证效果,一般不同症状的患者都要服用至少1疗程。汇仁肾宝片起效比较慢,常常需要一个药效积累的过程,特别是对于一些调理补益的药,通常需要按疗程用药。
肾宝片用药也是有讲究的,很多时候单独服用一种药品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好的用药搭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治疗湿疹最快偏方大全 汤饮偏方治疗湿疹
配方:马齿苋适量。
制法:将马齿苋洗净,加水煮15分钟,凉凉。
用法:用药汁擦洗患处,每日2~3次。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湿疹。
组成:金银花、千菊花各60克,川黄连9克,土茯苓30克,玉米仁15克,防风、蝉蜕、生甘草各9克(儿童用量酌减)。
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热解毒,除湿散风。主治:湿疹。
鼻子上火干燥怎么办 冬瓜苦瓜薏仁汤
材料:冬瓜300克,苦瓜100克,薏米仁100克。
做法:薏米仁用清水泡一个晚上,冬瓜和苦瓜洗干净,冬瓜去皮,切块,苦瓜切块;薏米仁先放到高压锅压到上气,再开5分钟,然后放冬瓜和苦瓜,上气后再开5分钟看情况而定,最后放盐调味。
作用:苦瓜入心,肝,脾,肺经,有清热、明目、利尿、清心、壮阳的功效;冬瓜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此汤清淡爽口,不仅可以清火消暑,还可以光滑皮肤,缓解粉刺。
鹿筋的用法用量
松茸烩鹿筋
原料:鹿筋150克 松茸200克 菜心150克 浓汤300克 黄灯笼辣椒10克 酸菜20克 野山椒10克
姜片、葱段、香菜根、芹菜秆、精盐、味精、鸡粉、白糖、料酒、湿生粉、色拉油各适量
内服:煎汤或煮食,2~4两。
鹿筋壮骨酒原方
【方剂名称】鹿筋壮骨酒原方
【方剂拼音】Lujinzhuanggujiu
【方剂组成】鹿筋30g、鹿骨200g、当归50g、木瓜40g、党参75g、玉竹200g、黄芪75g、重楼100g、虎杖96g、桂枝75g、续断100g、肉桂50g、红花100g、枸杞子75g、秦艽50g、制川乌40g、制草乌40g。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血。用于四肢麻木、风湿性关节炎。四肢麻木、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2次。
【注意事项】按规定量服用,孕妇及高血压患者忌服。
【方剂出处】《部颁标准》中药第4册【性
状】本品为棕红色的澄清液体;味辛、甘、微苦。
凤足炖鹿筋
【原料】
1.主料:干鹿筋100 克,肥鸡脚200 克,火腿片25 克,蘑菇片50 克。
2.调料:料酒、精盐、味精、葱段、姜片、鸡汤。
【制法】
1.鹿筋先用冷水洗净捞起,盛入瓦钵内,加入沸水浸泡至水冷后,再换沸水。反复换沸水多次,待鹿筋胀发后才能使用(约2
天)。然后把鹿筋修净,切成手指条,下锅加姜、葱、料酒、清水,将鹿筋煨透后取出,放入炖盅内。
2.鸡脚用水烫透,脱去黄皮衣,斩去爪尖,拆去大骨,下沸水锅焯一下,捞出洗净放炖盅内,面上放火腿片、蘑菇,加入鸡汤、料酒、姜、葱,上笼蒸至鹿筋熟烂,滗出原汁加入味精、精盐搅匀倒入盅内,再上笼蒸约半小时取出即成。
【按】此菜以名贵的滋补健身、强筋骨、法风湿的鹿筋与补气血、强筋骨的鸡爪为主料,配以补气益胃的蘑菇。其功在补气养血、滋阴填精、强筋骨、壮腰膝,常可作为精血不足、食少赢瘦、病后体虚、产后血虚以及腰膝酸痛、伸屈不利,或风湿关节痹痛,或肾精亏虚等病患者的辅助食疗菜肴使用。
红烧鹿筋
【原料】
1.主料:油发鹿筋400克,香菇10克,冬笋10克。
鹿筋2.调料:盐3克,酱油15克,葱段5克,姜片5克,白糖3克,料酒10克,蚝油5克,水淀粉10克,色拉油适量。
【做法】
1、将油发鹿筋洗净,切长条,入开水锅内氽透,捞出控净收入;
2、香菇、冬笋斜片成0.3厘米的厚片。
3、锅置火上,留底油烧热,下入葱段、姜片煸香,烹入料酒,放入鹿筋条适量水,焖至汁浓,再加入香菇片、冬笋片、盐、酱油、白糖、蚝油烧3分钟,拣去葱段、姜片,勾茨装盘即可。
鸭肉的用法用量
1、烹调时加入少量盐,肉汤会更鲜美。
2.鸭肉是一种美味佳肴,用鸭子可制成烤鸭、板鸭、香酥鸭、鸭骨汤、熘鸭片、熘干鸭条、炒鸭心花、香菜鸭肝、扒鸭掌等上乘佳肴。鸭肉适于滋补,是各种美味名菜的主要原料。
3、鸭肉、鸭血、鸭内金全都可药用。
4、公鸭肉性微寒,母鸡肉性微温。入药以老而白、白而骨乌者为佳。用老而肥大之鸭同海参炖食,具有很大的滋补功效,炖出的鸭汁,善补五脏之阴和虚痨之热。
5、鸭肉与海带共炖食,可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对老年性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心脏病有较好的疗效;
6、鸭肉与竹笋共炖食,可治疗老年人痔疮下血。因此,民间认为鸭是“补虚劳的圣药”。肥鸭还治老年性肺结核、糖尿病、脾虚水肿、慢性支气管炎、大便燥结、慢性肾炎、浮肿;雄鸭治肺结核、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