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骨折怎么办
宝宝骨折怎么办
骨折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即骨的断端已露出皮肤外;闭合性骨折是指皮肤完整无损,这类骨折经常出现,而且往往容易被忽略,延误治疗。
宝宝外伤后,父母可轻微碰触受伤的身体部位,一旦触摸会引起宝宝剧烈哭闹、拒绝触摸,表情异常痛苦,并且受伤的关节活动受限,受伤的身体部位出现肿胀,或有异常的折角、隆起、青紫、淤血等,可初步判断为有骨折。
一旦怀疑宝宝骨折或脫臼,家长要尽量减少对受伤身体部位的移动,以免骨折、脫臼移位引起神经血管的损伤。有出血用消毒纱布压迫伤口止血,伤口用消毒纱布覆盖。就地取材,可以用硬木板片或杂志临时把骨折的两端固定好,以防进一步损伤。家长在做完这些紧急处理后,都要第一时间把孩子送医。
新生儿常见产伤的护理
常见产伤之锁骨骨折
分娩过程中,宝宝要经过产道才能被分娩出来,然而这过程中难免就会导致新生宝宝出现一些损伤,就比如锁骨骨折。
宝宝锁骨骨折,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胎儿体重过大,臀位产以及肩膀产出困等导致的。一般当宝宝锁骨骨折的时候,父母在最初期的时候都是很难察觉到的,一直到伤后的2-3周在胸廓上方锁骨的位置出现橄榄大小的肿物时,才会明显的察觉的到。
所以这就需要爸爸妈妈多加的仔细和认真,一旦怀疑宝宝有锁骨骨折的时候,就要立即去医院检查,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愈合,不会让宝宝留下后遗症。
常见产伤之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是新生宝宝最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主要是因为缺氧或者产伤引起的,严重的话会导致新生宝宝死亡,一般早产儿的发病率会相对来说比较的高。
所以当宝宝出现颅内出血的情况的时候,就需要爸爸或妈妈们要让宝宝保持绝对的静卧,护理操作什么的要减少到最低的限度,必要的护理必须要集中一次做完,且动作要轻柔。此外,还要严密的观察宝宝的面色,呼吸,哭声,呕吐以及有无抽搐。如果宝宝有任何的不适或者是异常的时候,就要及时的通知医护人员。
小儿脱臼骨折的预防和处理
小儿骨折的预防
脱臼的特征
1.脱臼常发生在下颌、肩、肘、髋关节等部位。一般都是牵拉不当、外伤或较有强的暴力史。
2.脱臼后患处出现肿胀、疼痛及活动功能受限。
3.依据脱臼的部位,宝宝可出现活动受限的特定体位。因肢体形态位置变移,可出现肢体缩短或延长,关节处明显畸形。
紧急处理
骨折:送医院之前,不能让骨折部位活动,可找小木板或树枝等物作夹板,附于患侧肢体上,在夹板或肢体之间垫一层棉花或毛巾、布之类的物品,用带子捆绑,松紧适宜,且超过上下两个关节。四肢固定时,应暴露手指、脚趾,以便观察指(趾)部位血液循环情况,调节夹板的松紧。
脱臼:发生脱臼时,不要乱动脱臼关节,应尽快就医,预防休克。若已有休克时,应取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并惫送医院进行抢救。
预防与护理
1.尽量避免突然用力牵拉宝宝的手和脚,无论是伤肢还是健康肢体。在与宝宝嬉闹时,应适当控制用力。此外,宝宝发生的脱臼具有反复性、习惯性,只要发生一次,以后就容易反复发生。
2.如果宝宝容易反复发生骨折,家长应注意是否有其他疾病存在,如内分泌障碍、骨骼异常等。并应及时向医生提供相应病史,及早诊治、及早治疗。
3.宝宝骨折后,应补充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骨折初期,宝宝的胃口会比较差,应安排清淡的、易消化的食物,如给宝宝喝一些鱼汤、肉汤和蛋汤等。
4.随着宝宝病情的恢复,食欲也会逐渐好起来,应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蛋以及大豆制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对骨折的恢复也很重要,应鼓励宝宝多吃…些含钙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牛奶、大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推荐阅读:骨折的正确急救措施是什么?一起来了解一下尘肺的基
提高宝宝免疫力的食谱
宝宝免疫力差怎么办?吃什么好?正逢秋季,此时要注意提高宝宝免疫力,这样入冬后宝宝就少生病!快来看看提高宝宝免疫力的那些食谱!
红萝卜薯仔牛骨汤
原料:红萝卜1斤、薯仔6两、牛骨1斤、生姜1片、清水6碗,调味料、盐少许。
制作方法:将红萝卜和薯仔去皮洗净,切件;牛骨出水备用;生姜去皮洗净。水滚后将所有材料放入,用中火煲3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炖排骨
制作方法:新鲜的排骨洗净切成小块,加冷水、姜、葱、大料、少量的醋,用高压锅煮30~40分钟。取炖好的排骨加在宝宝的粥或面条中烹调食用,或直接吃肉,或加菜食用。
鱼泥豆腐羹
制作方法:将鱼肉洗净加盐、姜,上蒸锅蒸熟后去骨刺、捣烂成鱼泥。将水烧开加入少量的盐,放入切成小块的嫩豆腐,煮沸后加入鱼泥,再加入少量的淀粉、香油、葱花成糊状即可。鱼肉含水分高、肌纤维短,容易消化吸收。
虾仁蛋饺
制作方法:新鲜的虾仁洗净加入盐、姜葱、料酒等作料,放蒸锅内蒸15分钟后待用。生鸡蛋打开盛在小碗中调匀。将鸡蛋液摊在炒锅中,待上面鸡蛋尚未凝固时加入虾仁,然后把鸡蛋对折成半月形,翻面煎一下即可取出待用。水开后,加入青叶蔬菜和蛋饺,稍加煮沸即可食用。
宝宝从床上跌落千万别立即抱起
宝宝从床上跌落 家长先做这几件事
具体到宝宝从床上或沙发上跌落,不要立刻将孩子抱起,应该静观10-20秒,以防在伤势不明的情况下对宝宝造成二次伤害。
1.看宝宝的着地姿势
一般来说,宝宝后脑着地最危险。如果宝宝是面朝下摔,一般危险性较小;如果是后脑勺着地,并且是直接磕在硬邦邦的地板上,则要格外小心脑震荡或颅内出血;如果四肢呈非正常姿势,则应注意是否骨折,如果发生了骨折则要做好骨折部位固定,可以用木(纸)板等坚硬物固定骨折肢体,以减少骨折周围组织进一步损伤。
2.看宝宝的状态
宝宝跌落后,如果马上大哭,一般脑部受伤的可能性较小;如果出现呕吐、昏迷、意识不清、哭闹不止、异常动作等情况,则应赶紧送医院。
3.看宝宝是否有出血或血肿
如果宝宝有出血,则应立即通过按压的方式给宝宝止血;如果宝宝有出血血肿,冷毛巾进行冷敷,以减少出血量,如果三天后还未吸收,可以热敷。
4.看宝宝有没有肢体运动障碍
注意观察宝宝有没有出现肢体运动障碍,如某侧肢体不动或者运动减少,如果没有出现活动性出血和运动障碍,则可以将宝宝抱起安慰。
5.注意后续观察宝宝是否有异常
如果宝宝没有异常状况,则可不用就医,但仍需注意后续观察(至少24小时),包括睡眠、进食、玩耍状况、作息规律、精神状态等,一旦宝宝出现异常状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6.注意安抚宝宝情绪
排除宝宝受伤的情况后,家长要第一时间安抚宝宝的情绪,包括身体上的抚触和语言上的安慰,以减少因为惊吓给宝宝带来的心理损伤。
最后再次提醒家长,宝宝发生意外后,一定要冷静,不要因为担心而着急抱起宝宝,应首先观察宝宝的状况,根据情况采取应急措施,以免延误病情或造成二次伤害。
宝宝骨折在么护理 抬高患侧减轻肿痛
骨折后的最初几天,骨折处容易出现肿胀、疼痛等不适现象,家长需注意将宝宝骨折一侧的肢体用枕头和毛巾等抬高,高度可稍超过平卧时心脏的水平位置,以有利于静脉血液的回流,减少患部肿胀、疼痛,促使骨折愈合。
宝宝手脱臼预防常识
预防常识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脱臼过一次之后的部位就比较容易再脱臼,有时候只是睡觉时翻个身便形成脱臼。如果脱臼已经成为习惯,建议您及早去医院诊治。
关节的一再脱臼会造成习惯性脱臼,家长要随时提醒宝宝,千万不要让小朋友拉扯他已经受伤的部位,帮助宝宝预防再次脱臼。
第一宝宝小编总结:小孩子之间玩耍有时候往往不知道轻重,对于一些危险的情况也很难采取变通,这就要求家长在孩子玩耍的时候,告诉宝宝玩戏要注意的事项,懂得做事情的分寸,不要玩得太火爆了,以免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欢迎您关注第一宝宝育儿网了解更多婴幼儿护理知识,第一宝宝育儿网祝愿每一位宝宝远离意外健康成长。
宝宝脱臼后的紧急处理
宝宝意外脱臼怎么办?一旦宝宝发生脱臼,家长不必惊慌失措,在脱臼后的两三个小时内让关节恢复原状,还不太困难,时间太久,周围的组织就会肿胀,复原就困难。(如何处理宝宝伤口?护理宝宝伤口误区)
宝宝脱臼的护理方法:
宝宝脱臼之后非常疼痛,首先要先安慰宝宝,并立刻处理。关节脱臼的部位会压迫神经,这时拉长的韧带以及肌肉,稍微一动就非常痛。单纯的脱臼往往比骨折要更加疼痛。手会垂在胸前。可用大围巾折成三角形把手臂吊在脖子上。但是别随意移动宝宝患肢,避免移动的过程中造成宝宝患部的二次伤害,先固定患部后施以冰敷,尽快到医院治疗。
即使关节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受伤的韧带或周围的组织也还是需要治疗。几个星期都不可活动关节,这期间比骨折的情况更为疼痛。
以上就详细介绍了宝宝手脱臼的一些治疗方法,预防方法,护理的方法,所以对于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些家庭,当自己的孩子手脱臼以后,千万不要等待,要通过以上介绍的急救处理,就能尽快的让自己宝宝的手脱臼,通过正确的处理,尽快的改善。
小孩锁骨骨折怎么办
医生会给宝宝进行检查,以确定骨折没有造成神经或血管损伤。他会让宝宝拍一个X光片检查骨折的损伤程度,并确定具体位置。
很多锁骨骨折不用手术也可以自己痊愈,不过有时候需要把骨折一侧的胳膊固定住好让伤口痊愈。医生可能会把宝宝的胳膊用吊带吊起来,或者用可以把肩膀向后拉、把所有骨骼都固定到正常位置的8字形绷带。这种绷带的好处是宝宝仍能使用他的胳膊和手。
医生可能会建议给宝宝服用儿童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来缓解疼痛,并在头48小时使用冰袋冷敷(全天每2~3小时使用一次,每次15~20分钟)来缓解肿胀。
为了巩固患处,医生可能会教你在宝宝一旦不觉得疼时,让他做一些简单的活动。而你要尽量防止宝宝在骨骼痊愈之前活动过于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