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烧的预防措施
低烧的预防措施
1.适当增减衣服
一定要根据环境温度来及时增减衣物,保持体温正常。
2.多用冷水洗脸
用冷水洗脸,可以刺激皮肤血管,增强人体抗寒防病的能力。而且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定要开窗,这样既可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还可以让晚间寒冷空气进入房间,以增强人体对冷环境的适应能力,这对预防也很有好处。
3.营养要均衡
人体内免疫球蛋白含量充足与否,是机体免疫功能好坏的因素之一。免疫球蛋白缺乏,机体抵挡细菌或病毒的能力就会下降。
鱼、肉、蛋、奶及豆制品等,营养价值较高,应注意摄食,以加强蛋白质的合成利用,此外,服用维生素C及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对预防也有一定的作用。
4.补充适当的酵素
人体内有很多细菌,既有有益菌也有有害菌,当有害菌占主导时,人体免疫力下降,抵抗力减弱导致感冒,在平时适当的补充一定的长生酵素有助于预防感冒。
它的作用机理就是通过分解蛋白质,补充人体所需营养,以增强人体应对外界的适应能力。
5.经常做些运动
体育锻炼和营养均衡同样重要,所以,平时要多运动,如跑步、做操等。早晚多在户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可增强血液循环,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功能。
6.多吃有营养的食物,提高免疫力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自身免疫力低下是反复生病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采用高效、安全的手段从根本上增强免疫力,才能彻底摆脱反复生病所带来的危害。
补锌可提高免疫力,多吃补锌的食物,如海产品、瓜子、新稀宝片、核桃等。
肾衰竭低烧应对措施
患者肾脏实质已经受损,启动了肾脏纤维化的进程,固有细胞损伤后,肾脏排毒功能下降,毒素在体内堆积不能排出体外,导致肌酐升高。此时要注意低盐、低脂、优质的低蛋白和高维生素饮食,要高热量,忌辛辣,防感冒和劳累。但患者此时治疗很关键,只靠饮食是不能很好的控制病情的,肾脏功能恢复后,临床指标就会自然下降,病情就会得到很好的控制。
应对措施
患者应改变生活习惯,提倡少量多餐,多吃绿叶菜,避免食用胃肠道刺激性食物如咖啡、茶等,并戒烟戒酒。由于使用环孢素的患者中7%可能发生痛风,因此应少食用高嘌呤类食品如海鲜类、动物内脏等。注意不要过于劳累,注意休息。
肾衰竭在早期一般都没有非常明显的临床症状,所以在出现血尿、高血压等症状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诊断,越早诊断治疗就越容易避免肾脏的衰竭。毕竟谁也不想沦落到换肾的地步,高昂的费用和严重的身体伤害都本可以及时避免的。
肾衰竭的低烧是比较危险的一种症状,以上小编就详细为很多肾衰竭的患者,详细介绍了肾衰竭的低烧应对措施,所以当肾衰竭出现低烧后,为了避免对肾脏,构成严重的损伤,一定要尽快的通过小编详细介绍的应对措施,尽快的进行改善,才能避免对肾脏进一步的损伤。
发烧的预防措施
一:及时添减衣服
根据环境温度及时增减衣物,保持体温正常。
二:进行“冷”锻炼
用冷水洗脸,可以刺激皮肤血管,增强人体抗寒防病的能力。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定要开窗,这样既可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还可以让晚间寒冷空气进入房间,以增强人体对冷环境的适应能力,这对预防也很有好处。
三:营养要均衡
人体内免疫球蛋白含量充足与否,是机体免疫功能好坏的因素之一。免疫球蛋白缺乏,机体抵挡细菌或病毒的能力就会下降。
鱼、肉、蛋、奶及豆制品等,营养价值较高,应注意摄食,以加强蛋白质的合成利用,此外,服用维生素C及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对预防也有一定的作用。
肾病预防措施
1、防治上呼吸道疾病
特别是咽喉部、扁桃体链球菌感染时,需立即服用有效的抗生素,彻底治疗。
2、慎服止痛药
未经医师许可,严禁使用一般市售的止痛药,如需长期使用,应有肾脏专科医师指导。
3、避免暴饮暴食
大量摄入动植物性蛋白质会增加肾脏负担。
4、避免乱服药物
包括一些中成药。
5、肾病女性谨慎怀孕
如有肾病,需与肾脏专科医师讨论可否怀孕,孕前严密监测肾功能。
6、得了肾病,需请肾脏专科医师诊治
不要找江湖郎中乱吃草药偏方,耽误了治疗时机,导致更多的并发症。
7、多喝水、不憋尿
每天充分喝水,随时排尿,肾脏亦不易结石。
8、控制高血压
9、控制糖尿病
10、每年必须至少做一次尿液筛检、血压检测。
预防低血糖的措施有哪些
低血糖的预防
在认识了低血糖的危害以后,对低血糖的预防就要非常主要了。糖尿病患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低血糖的预防。
(1)定时定量进餐,若进餐量减少则应相对减少药物的剂量。
(2)要严格限制酒精的摄入,绝不可空腹饮酒。
(3)合理运动,运动前还应该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4)在运动前适当减少降糖药物的剂量,也可以在运动中吃点东西补充能量。
(5)运动前注射胰岛素时避免注射于胳膊和大腿处,因为运动会使这两处血流量增加,使胰岛素吸收加快,从而使您的血糖水平快速下降。
(6)如果经常出现低血糖,应做好记录,并询问医生可能出现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7)在夜间发生了低血糖,一定要冷静,如果病人在此时还能够进食,那么可以给他吃点糖果或者糖水,并且快速检查血糖;如果病人已经昏迷,请立刻送到医院急救。
低血糖急救措施及预防措施
急救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迅速补充葡萄糖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及时补糖将使症状完全缓解;而延误治疗则出现不可逆的脑损害。因此,应强调在低血糖发作的当时,立即给予任何含糖较高的物质,如饼干、果汁等。重症者应注意误使食物吸入肺中呛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肺不张。
2、能自己进食的低血糖患者,饮食应低糖,高蛋白,高脂肪,少食多餐,必要时午夜加饮糖料一次。
3、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60ml是低血糖抢救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若病情不严重,则症状可迅速缓解,神志可立即清醒。
预防措施:
1、避免过度劳累及剧烈运动,按时一日三餐进食。
2、正在应用胰岛素的患者,应严格计算好普通胰岛素与长效胰岛素的用量比例。严密观察口服糖药的使用,发现低血糖反应时,及时调整。
3、如果发现白天尿量多,尿糖多时,夜间常发生低血糖时,应检查注射部位是否吸收不良而引起,改变注射部位。
4、糖尿病人应随身携带一些水果糖,饼干等食品。
引发糖尿病性昏迷的六大原因
注意既往糖尿病病史,近期治疗情况,有无急性感染、腹泻、饮食失调、食糖过多,以往未发现糖尿病而误用糖过多、严重精神刺激、停用或大量减少胰岛素、大量服用双胍类降糖药等情况。
1.应激和感染如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外伤、手术、中暑或低温等应激状态。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等最常诱发。
2.摄水不足老年人口渴中枢敏感性下降,卧床病人、精神失常或昏迷患 糖尿病昏迷者以及不能主动摄水的幼儿等。
3.失水过多和脱水如严重的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患者,神经内、外科脱水治疗,透析治疗等。
4.高糖摄入和输入如大量摄入含糖饮料、高糖食物,诊断不明时或漏诊时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液,完全性静脉高营养,以及使用含糖溶液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等情况。尤其在某些内分泌疾病合并糖代谢障碍的病人,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者等更易诱发。
5.药物许多药物均可成为诱因,如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噻嗪类或呋塞米(速尿)等利尿药、普萘洛尔、苯妥英钠、氯丙嗪、西咪替丁、甘油、硫唑嘌呤及其他免疫抑制剂等。均可造成或加重机体的胰岛素抵抗而使血糖升高,脱水加重,有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药还有抑制胰岛素分泌和减低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从而可诱发HNDC。
6.其他如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等,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对血糖的清除亦下降。也可成为诱因。
头癣预防措施
方13 一瓶醋,一把花椒,混合后熬半小时,放凉后将熬好的花椒水装入瓶中,用一小毛笔刷花椒水于患处,每天坚持早、午、晚刷涂患处,效果较好。
头癣预防措施
1、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
对油性皮肤要经常用肥皂和温水清洗;对干性皮肤则应少用肥皂。
2、保持皮肤弹性
在寒冷季节,要经常用润肤剂涂抹皮肤,保持皮肤的弹性和柔软,减少皮肤裂。
3、保护头发
头发有保护头皮免受外界刺激的作用,应注意经常修剪,定期洗头,保持头皮的清洁。
4、清洁指甲
指甲要经常修剪,并清除甲前端下的污物。
5、保护皮肤
即使是皮肤有细小的破损,也要及时处理;对已有感染的皮肤要在注意清洁的基础上注意保护,适当进行隔离,防止接触感染;对瘙痒性皮肤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要防止因抓挠引起继发感染。
头癣的传播途径
头癣病在世界各地特别是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主要是通过与病人与患病的动物(猫、狗、羊)的直接接触而传染,也可通过污染的理发工具、帽子、头巾等物的间接接触而传染。
头癣主要发生于儿童,成人较少见,这可能与儿童皮脂腺发育不够成熟,皮脂分泌较少使儿童的头皮ph值高,更有利于相应真菌生长的缘故。
头癣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包括查看头皮及病发的情况,特别是病发、受累头发的光泽变化、折断情况和菌鞘。
实验室检查包括午氏光照射,观察荧光反映情况;病发光学显微镜检查,观察真菌与病发的关系,菌体是在发内还是发外,菌丝形状,孢子大小。
病发真菌培养,观察致病真菌的菌种。综合分析以上资料,诊断头癣,鉴别其他兼有头皮皮肤和毛发病变的皮肤病应该没有困难。
头癣单靠外用治疗难以成功,因为外用难以达到毛囊的深度。在长期的防治工作中,我国皮肤科学的老前辈总结出了剃、洗、搽、服、煮5个字的综合防治办法。
剃:剃去病发,每个星期剃1次。
洗:每天洗头1次。
搽:选择适当的抗真菌药如5%的硫磺软膏、味唑类或丙烯胺类的外用制剂外搽,每天2—3次。
服:口服抗真菌药物,儿童要根据其年龄体重给药。
煮:将病人污染的理发工具、帽子、枕巾等及时煮沸消毒。此外,还勿要忘了同时处理病畜等传染源。
总结:在文章里我们一起了解了有关头癣的一些治疗的小偏方以及预防的措施,这些方法虽然有效,但是也只能起到一个起参考的作用,患者朋友如果病情比较严重的话,还是要考虑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为主。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更好的根治头癣疾病。
预防低血糖的措施
因为轻微的低血糖的症状在人群中还是比较普遍的,所以相关的预防方法也就显得更加地重要了。为了防止低血糖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出现,我们需要做点什么呢?有没有好的预防方法呢?今天,就像大家介绍预防低血糖的八条准则。
1、生活饮食规律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酒。采用分餐制,一日进食三餐或四餐,饮食定量,勿暴饮暴食。每餐尽量在规定时间内进食。易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可加强监测血糖,根据血糖结果可容易发生低血糖时段三次正餐之间或晚上睡前加餐,即从三次正餐中留出一部分食品作加餐用,以防止低血糖。
2、注意运动量和剧烈程度 糖尿病运动治疗主要适用于空腹血糖在16.7mmol/L300mg/dl以下的病人,特别是超重或肥胖者。运动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增加糖的摄取和糖的无氧酵解,改善血糖和血脂控制。对于1型糖尿病,建议运动前监测血糖,血糖低于5.6mmol/L100mg/dl,运动前适当进食。建议在餐后1~3小时运动,以中等强度运动为宜。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可致低血糖发生,因此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时应酌情减少降糖药物含胰岛素用量或加餐。
3、合理使用降糖药物 降糖药物不适当使用是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主要原因。主要做到以下3点:①根据病情和血糖使用及调整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尤其是并发肾病、肝病、心脏病、肾功能不全者。②掌握各种胰岛素的特点及正确的注射技术。定期轮流更换注射部位,防止产生皮下硬结,影响胰岛素吸收。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进食时,考虑停止使用餐前降糖药物;对于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情况,要酌情减少降糖药物用量或停药。
4、亲情计划 让其家属掌握低血糖的危害、临床表现和处理办法,当患者出现低血糖时帮助患者早期处理,并尽量减少严重低血糖的发生。
5、自我血糖监测能够明显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 有些患者病情不稳定,常发生夜间低血糖,因此睡前应监测血糖,如果血糖偏低,可在睡前适量加餐。必要时可以测定动态血糖。对于无症状地低血糖患者应加强血糖监测,及时降低胰岛素的剂量,调整饮食和运动治疗方案。
6、糖尿病患者外出随身两宝
7、 一是食品,如甜点、糖果、饼干等,尤其是外出运动时,以备发生低血糖时用,及时纠正低血糖,避免导致严重低血糖;
8、二是急救卡片 注明姓名、年龄、疾病诊断、用药情况、电话、地址、联系人、低血糖处理办法等 ,以确保一旦发生严重低血糖时能在最短时间得到诊断和治疗。
上面的八点就是怎样预防低血糖的一些方法。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要时候注意每天的饮食摄入量,这些摄入量和以后的低血糖的症状还是有着一定的联系的。平时,尽量不要熬夜,熬夜和低血糖也会有联系,同时,肠胃不好的人也不能熬夜太多的。
腿肿预防措施
1、选择钙类食品
如苹果、芹菜等,注意钙质的摄取绝对不能少。钙摄取不足会影响神经的传达,甚至产生肌肉痉挛,加重腿足肿胀的程度。
2、看好含钾的食物
如香蕉、西瓜、葡萄、柚等。为了使体内盐分维持一定浓度,当盐分摄取过多,身体就会想多喝水,导致水分囤积体内。如果因此肾功能降低会使下半身浮肿,形成水肿型的虚胖。
3、“瞄准”维生素B群
如海苔、芝麻、花生等。因为维生素B1可改善双腿的疲劳甚至浮肿。维生素B2能加速脂肪的代谢。
个人预防措施
个人需要采取的预防措施:
1、勤洗手、避免与人握手、减少到处触摸物件。
2、勿将吐痰到垃圾桶内,应用纸巾包好,通过水厕冲走,之后要洗手。
3、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纸巾掩盖鼻、口,之后要洗手。
4、如厕后,要洗手。
5、接触公用物件如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钮、公用电话后要洗手。
6、从外面回家后或回到公司后要先立即洗手。
7、避免使用公共电话,如有必要先用纸巾包好话筒。
8、假日时,避免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外游或到人员密集的场所。
9、您若有需要可使用一次性口罩。
10、接种流感疫苗。
家庭及办公室的预防措施:
1、建议做到每天清洁消毒。
2、确保室内清洁卫生,每天清洁消毒,以1:99(即把1份漂白水混合99份清水)的稀释漂白水彻底拭抹室内家具、物品。
3、尽量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
4、确保个人清洁卫生,肮脏衣物及时清洗,垃圾及时处理。
流感预防措施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与普通感冒不同,它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每年11月到第二年4月为流感盛行时期。每年流感流行期间,都会有婴幼儿、孕妇、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死亡。
从去年11月起,流感逐步进入流行期,每100个在医院就诊的门急诊病人中,有2.5个是流感病人;而进入到2015年,这一比例快速上升到3.4%,且0—14岁年龄组的儿童占到流感样病例总数的九成。
流感的危害性已远远超出我们的认识。有数据表明,中国的流感疫苗接种率不到1%,在5岁以下婴幼儿和50岁以上人群中的接种率也不到5%,而西方发达国家这一群体的接种率高达60%。
“流感本身并不具有致死性,但对于抵抗力比较弱的婴幼儿和有老慢支、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来说,流感往往会加重这些基础性疾病的症状,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并最终成为压垮患者、导致死亡的‘最后一根稻草’。”陈恩富说,接种流感疫苗无疑是增强人群抵抗力、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方法。
低血糖预防措施
1、合理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药物使用过多是低血糖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尤其是并发肾病、肝病、心脏病、肾功能不全者。掌握各种胰岛素的特点及正确的注射技术。定期轮流更换注射部位,防止产生皮下硬结,影响胰岛素吸收。
2、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饮食定时定量,保持每日基本稳定的摄食量。积极采用分餐制,一日至少进食三餐。易出现低血糖患者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还应在三次正餐之间增添2-3次加餐,即从三次正餐中匀出一部分食品留作加餐食用。低血糖病患者一般可在上午9:00-10:00,下午3:00-4:00及晚上睡前加一次餐。这是防止低血糖,行之有效的措施,值得采用。
3、自我血糖监测能够明显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有些患者病情不稳定,常发生夜间低血糖,因此睡前应监测血糖,如果血糖偏低,可在睡前适量加餐。对于无症状地低血糖患者应加强血糖监测,及时降低胰岛素的剂量,调整饮食和运动治疗方案。
低血糖者的应急与预防措施
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经常出现低血糖反应轻者,可以自行救助,重者可导致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则会危及生命。通过了解学习糖尿病的急救护理措施及有效的预防方法,以提识别和预防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能力,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症状是先有饥饿感,乏力、四肢麻木,情绪不安,面色苍白,头晕,呕吐,心慌,胸闷等。严重时,大淋漓,皮肤湿冷,吐之不清,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出抽搐,惊厥,不省人事,大小便失禁,昏迷等。
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急救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声速补充葡萄糖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及时补糖将使症状完全缓解;而延误治疗则出现不可逆的脑损害。因此,应强调在低血糖发作的当时,立即给予任何含糖较高的物质,如饼干、果汁等。重症者应注意误使食物吸入肺中呛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肺不张。
2、能自己进食的低血糖患者,饮食应低糖,高蛋白,高脂肪,少食多餐,必要时午夜加饮糖料一次。
3、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60ml是低血糖抢救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若病情不严重,尚水造成严重脑功能损害,则症状可迅速缓解,神志可立即清醒。
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预防措施
对于低血糖症必须做到“防重于治”,并且预防低血糖发作是治疗糖尿病低血糖最佳治疗措施。在低血糖预防中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合理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药物使用过多是低血糖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尤其是并发肾病、肝病、心脏病、肾功能不全者。掌握各种胰岛素的特点及正确的注射技术。定期轮流更换注射部位,防止产生皮下硬结,影响胰岛素吸收。
2.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饮食定时定量,保持每日基本稳定的摄食量。积极采用分餐制,一日至少进食三餐。易出现低血糖患者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还应在三次正餐之间增添2-3次加餐,即从三次正餐中匀出一部分食品留作加餐食用。糖尿病患者一般可在上午9:00-10:00,下午3:00-4:00及晚上睡前加一次餐。这是防止低血糖,控制高血糖,行之有效的措施,值得采用。
3.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五驾马车之一。运动可使糖尿病病人血糖降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精神面貌等。但是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主张中、轻度的运动方式。剧烈运动可致低血糖发生,因此剧烈运动或体力活动增加时应及时加餐或酌情减少胰岛素用量。
4.自我血糖监测能够明显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有些患者病情不稳定,常发生夜间低血糖,因此睡前应监测血糖,如果血糖偏低,可在睡前适量加餐。对于无症状地低血糖患者应加强血糖监测,及时降低胰岛素的剂量,调整饮食和运动治疗方案。
5.作为每一个糖尿病患者外出时应随身两件宝物:一是食物,如糖果、饼干等,以备发生低血糖时急用,及时纠正低血糖,避免导致严重低血糖;二是急救卡片(注明姓名、诊断、电话、用药等),它提供了糖尿病急救有关的重要信息,使发生严重低血糖时能在最短时间得到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