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好要注意什么 吸烟成瘾
胃不好要注意什么 吸烟成瘾
很多人以为尼古丁只伤害了肺部,其实,烟雾还会随着消化道进入胃,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黏膜下血管的收缩痉挛,导致胃黏膜出现缺氧缺血症状,长此以往极易发展为胃溃疡。
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疾病
早在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决议,把烟草依赖作为一种成瘾性疾病,列入《国际疾病分类(ICD10)》。而我国的吸烟人数占世界近三分之一,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消费国和受害国。中日友好医院烟草病学研究暨临床戒烟中心负责人肖丹教授表示,吸烟成瘾又称为烟草依赖。“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疾病,许多吸烟者有意愿戒烟,但因烟草依赖而难以戒烟。”研究表明,仅凭毅力戒烟者中,只有不到3%的吸烟者能在戒烟后维持一年不吸烟;且吸烟者在戒烟成功之前,平均会尝试6~9次戒烟,复吸很常见。
如何诊断吸烟者是否患有烟草依赖
结合吸烟的行为特点,烟草依赖的临床诊断标准为:在过去1年内体验过或表现出下列6项中的至少3项。
①强烈渴求吸烟。
②难以控制吸烟行为。
③当停止吸烟或减少吸烟量后有时会出现戒断症状。
④出现烟草耐受表现,即需要增加吸烟量才能获得过去吸较少烟量即可获得的吸烟感受。
⑤为吸烟而放弃或减少其他活动及喜好。
⑥不顾吸烟的危害而坚持吸烟。如果患者符合诊断标准,就要推荐他进行专业的戒烟治疗,如到戒烟门诊找医生进行诊治。
戒烟的六大误区
导致戒烟难的误区一:自己是个病人
很多人都认为吸烟是一种不良的生活习惯,要改变这种业已形成的习惯很难;但是大家恐怕没有想到,吸烟其实是一种疾病。吸烟成瘾的烟民实际上就是病人!
病理生理学研究已经证实,吸烟成瘾的实质是尼古丁依赖,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这种依赖作为一种疾病列入国际疾病分类。
导致戒烟难的误二:戒烟不能单凭意志力
许多烟民都有戒烟失败的经历,并且把原因归结于自己意志力的薄弱,殊不知尼古丁依赖作为一种精神神经疾病,单纯地依靠意志力说No实在太难了!
吸烟者一旦对尼古丁成瘾,则每30-40分钟就需要吸一支烟,以维持大脑尼古丁的稳定水平。达不到这一水平时,吸烟者就会感到烦躁、不适、恶心、头痛并渴望补充尼古丁,其感觉与戒断毒品类似。因而,只有少数吸烟者第一次戒烟就完全戒掉,大多数吸烟者均有戒烟后复吸的经历。
导致戒烟难的误三:吸烟影响健康有“时差”
除了在东西半球旅行时需要倒时差之外,人们没想到吸烟影响健康也有“时差”,并不像有些疾病那样立竿见影。专家指出,吸烟是患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烟草几乎可以损害人体的所有器官。研究表明,吸烟量越大、烟龄越长和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早,患相关疾病和死亡的危险越大。由于吸烟造成的健康损害具有长期滞后性的特点,吸烟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后相关疾病才会出现,这也造成疾病出现之前,吸烟者往往认识不到吸烟的危害。
导致戒烟难的误区四:吸烟还可能是违法行为
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和“违法”两字八竿子打不到一起,但是随着控烟立法的深入,烟民将来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违了法。5月1日,北京市的禁烟令正式实施。在全国150多个颁布实施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的城市中,北京成为第一个把禁烟范围扩大到所有餐馆和办公室的城市。
你知道戒烟有哪些误区
致戒烟难的误区一:自己是个病人
很多人都认为吸烟是一种不良的生活习惯,要改变这种业已形成的习惯很难;但是大家恐怕没有想到,吸烟其实是一种疾病。吸烟成瘾的烟民实际上就是病人!
病理生理学研究已经证实,吸烟成瘾的实质是尼古丁依赖,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这种依赖作为一种疾病列入国际疾病分类。
导致戒烟难的误二:戒烟不能单凭意志力
许多烟民都有戒烟失败的经历,并且把原因归结于自己意志力的薄弱,殊不知尼古丁依赖作为一种精神神经疾病,单纯地依靠意志力说No实在太难了!
吸烟者一旦对尼古丁成瘾,则每30-40分钟就需要吸一支烟,以维持大脑尼古丁的稳定水平。达不到这一水平时,吸烟者就会感到烦躁、不适、恶心、头痛并渴望补充尼古丁,其感觉与戒断毒品类似。因而,只有少数吸烟者第一次戒烟就完全戒掉,大多数吸烟者均有戒烟后复吸的经历。
导致戒烟难的误三:吸烟影响健康有“时差”
除了在东西半球旅行时需要倒时差之外,人们没想到吸烟影响健康也有“时差”,并不像有些疾病那样立竿见影。专家指出,吸烟是患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烟草几乎可以损害人体的所有器官。研究表明,吸烟量越大、烟龄越长和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早,患相关疾病和死亡的危险越大。由于吸烟造成的健康损害具有长期滞后性的特点,吸烟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后相关疾病才会出现,这也造成疾病出现之前,吸烟者往往认识不到吸烟的危害。
导致戒烟难的误区四:吸烟还可能是违法行为
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和“违法”两字八竿子打不到一起,但是随着控烟立法的深入,烟民将来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违了法。5月1日,北京市的禁烟令正式实施。在全国150多个颁布实施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的城市中,北京成为第一个把禁烟范围扩大到所有餐馆和办公室的城市。
2005年8月,我国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批准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该公约要求各缔约国必须立法,防止公众接触烟草、烟雾,并于2011年1月9日在我国全面实,这意味着我国要在3年内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控烟立法已成大势所趋。
导致戒烟难的误区五:想好了再戒比仓促上阵成效好
你是真的想戒烟吗?真的吗?我是说真心地想戒烟。
对于吸烟成瘾的人,戒烟是件很困难的事。当一个吸烟者决心戒烟时,一定要深思熟虑,切忌在心理准备尚不充分的情况下戒烟。否则,强烈的戒断症状,包括生理反应和对香烟的渴求会使你难以忍受。一阵痛苦、犹豫之后,你可能重新吸烟,并得出“我这辈子是戒不掉烟”
的结论。这也是有的人多次戒烟、多次失败的原因。
专家还指出,尼古丁依赖最难以戒除的是精神依赖,也就是心瘾。吸烟者戒烟要有治疗慢性病的心态,要作好打长期战的思想准备。戒烟将会是一场持续终生的战斗,即使成功戒烟后,一个月,一年,甚至十年后仍然可能会复发。戒烟成功后,也要通过持续的努力来对抗香烟的诱惑。
导致戒烟难的误区六:戒烟也要寻求医师的专业帮助
你可能完全没有这样的经历,或者听说过这样的事,但是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的确是大多数人没做到的科学戒烟方式。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吸烟成瘾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吸烟成瘾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香港卫生署推行的“中医针灸戒烟”计划中,两地中医药专家提出以中医针灸为主、配以健康辅导的综合性治疗吸烟成瘾方案。专家介绍,针灸戒烟能够消除戒烟后出现的一些戒断症状,如烦躁不安、精神不集中、头痛、嗜睡等,从而帮助戒烟者改掉吸烟的习惯。
针灸戒烟作为一种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的绿色疗法,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医学证明:针灸戒烟的机理是针刺后诱发体内产生大量的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从而弥补因内源性成瘾物质尼古丁供应中止所造成的阿片类物质缺乏的症状,从而达到戒烟目的。
针灸戒烟一般都采取王不留行贴压耳穴并配合体针的方式,每周约治疗2~3次。中医认为,耳并不单纯是孤立的听觉器官,从全息现象来认识,耳郭就像是一个倒置的胎儿,相当于人体的一个缩影,全身五脏六腑、皮肤九窍、四肢百骸等部位,都通过经络与耳郭有密切联系。加上整个耳朵神经分布比较丰富,因而通过对耳部某些与人体相对应部位轻缓而持久的刺激,可起到调节全身功能的作用。
一般由医生选准耳部对应人体的肺、口、胃、脾等穴位,贴压中药王不留行,以胶布固定,用食、拇指按压至酸麻或疼痛始为得气。冬季贴压可停留于耳5~7天,夏季停留于耳3天左右,如有脱落,可随时去医院更换。贴压耳穴之后,还可配合体针加强疗效。
针灸戒烟,究竟主要是由于心理因素的作用所致,还是依靠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对此,国内外学者都已经做了不少工作。已经基本证实,中医针灸戒烟是有物质基础的,主要并不是依赖心理因素。当然,戒烟者的心理状态对戒烟效果也有重要的影响,从临床资料看,被动或强迫戒烟者往往不能坚持戒烟,远期疗效也较差。
拒绝吸烟不得不知的六大事实! 吸烟是一种病
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是一种成瘾性物质,吸烟成瘾的烟民实际上是对尼古丁产生了依赖。而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这作为一种疾病列入了国际疾病分类。所以,我们要知道,吸烟成瘾的烟民是病人,吸烟实际上是一种病。
戒烟不能仅靠意志力
前面说了吸烟成瘾的烟民实际上是对尼古丁产生了依赖,而这是一种病。那么戒烟除了要靠意志力来提醒自己远离香烟之外,还要有其他的办法来抑制大脑对于尼古丁的依赖。细心的人就会发现,其实戒烟的人对于尼古丁的反应与戒毒的人对于毒品的反应很相似。
吸烟成瘾是病得治
在生活中也许很多人都见过那种不吸烟就会十分的难受,控制不住自己的人。其实这是吸烟成瘾的表现,那么吸烟成瘾是病吗?大部分人都认为吸烟成瘾只是一种嗜好,而不是一种疾病。然而有专家表示,烟草含有无数种的化学物质,而且还有将近500种有毒的物质,会导致肿瘤,失眠还有中风等慢性疾病。不仅如此早在之前就有明确的表示,吸烟成瘾其实就是一种疾病,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
吸烟成瘾是一种疾病,那么应该如何戒烟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戒烟的妙招。
想要戒烟首先就想去了解一下吸烟的危害,只有了解到吸烟带来的致命危害才能有决心戒烟。
吸烟的危害
1. 阳痿
吸烟会导致阳痿,看到这个危害你还敢吸烟吗?曾经有研究证明,男性朋友的勃起跟吸烟有关联。只要你是每天吸烟量超过一包的话,那么你患上勃起障碍的概率比平常人大六成。
2. 伤害你的肺
吸烟会让你的肺部功能慢慢的消失,导致肺气肿甚至是肺癌。
3. 伤肝脏
吸烟的人会让自己的肝脏超负荷,因为经常吸烟的会会导致肝脏的脂质代谢出现了问题,会让恶性胆固醇增加,加重肝脏的排毒负担,因此吸烟易伤肝。
4. 短命
说到吸烟带来的后果,我们不得不说寿命的问题。据了解,每吸一根烟就会减少11分钟的寿命。也许很多人都不相信11分钟这个数据,但事实证明了,吸烟的人确实比不吸烟的人还要短命。
吸烟者必知的四点常识
一、要知道吸烟其实是一种疾病
吸烟成瘾的烟民实际上就是病人。病理生理学研究已经证实,吸烟成瘾的实质是尼古丁依赖,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此作为一种疾病列入国际疾病分类。
二、摆脱尼古丁不能单凭意志力
许多烟民都有戒烟失败的经历,并且把原因归结于自己意志力的薄弱,殊不知尼古丁依赖作为一种疾病,不能单纯地依靠意志力。吸烟者一旦对尼古丁成瘾, 则每30-40分钟就需要吸一支烟,以维持大脑尼古丁的稳定水平。达不到这一水平时,吸烟者就会感到烦躁、不适、恶心、头痛并渴望补充尼古丁,其感觉与戒 断毒品类似。因而,只有少数吸烟者第一次戒烟就完全戒掉,大多数吸烟者均有戒烟后复吸的经历。
三、吸烟影响健康是长期的过程
专家指出,吸烟是患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烟草几乎可以损害人体的所有器官。由于吸烟造成的健康损害具有长期滞后性的特点,吸烟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后相关疾病才会出现,这也造成疾病出现之前,吸烟者往往认识不到吸烟的危害。
四、在一些场合吸烟有可能违法
随着控烟立法的深入,2005年8月,我国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批准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该公约要求各缔约国必须立法,防止公众接触烟草、烟雾,并于2011年1月9日在我国全面实施,这意味着我国要在几年内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吸烟为什么会成瘾
许多烟民开始吸烟时是出于好奇、模仿、交际需要,或者是为了提神醒脑、解闷消遣,或是想显示自己的成熟。他们中大多数人在吸第一口烟的时候,会感觉到头痛、眼花、心慌,比较敏感的人甚至会出现恶心、想吐、眼泪长淌等现象。然而,吸多了之后,很快就适应了卷烟的味道,并且一段时间不吸就会感到心里很不舒服,千方百计地找烟吸,这就是成瘾。 吸烟会成瘾的根源在于尼古丁。人们抽烟的时候,尼古丁能通过口、鼻、支气管被人体很快地吸收,随血液流到大脑,刺激脑细胞,产生一种莫名的愉悦快感,不久后,受尼古丁影响,人们在停止吸烟数分钟、数小时或是更长的一段时间后,便感到心神不宁、坐立不安、烦躁、忧心忡忡,进而出现头痛、心慌、昏昏欲睡、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困倦、注意力涣散等一系列症状,一旦卷烟重新上口,这些症状又都会神奇般地消失。这种现象就叫戒断反应。正是戒断反应使许多烟民对吸烟欲罢不能,瘾头越来越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烟瘾。 当然,除了尼古丁本身的“魔力”以外,条件反射也是维持人们吸烟成瘾的重要因素。日复一日吞云吐雾,吸烟已经形成条...
吸烟的烟瘾
主要是外界环境的影响:
1、好奇。
对于大多数吸烟的青少年来说,开始只是出于好奇,常听人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便想亲自去体验其中的滋味。就算是曾经再讨厌吸烟的人,出于好奇吸入第一口后也会被彻底洗脑。
2、模仿。
吸烟 香烟具有多种象征作用,历史上许多伟人都喜欢吸烟,例如丘吉尔的雪茄、斯大林的大烟斗,这些伟人形象吸引许多青少年去模仿。此外,随着成人或同伴的影响,以及吸烟者那种潇洒自如、悠然自得的神态对青少年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吸引年轻人去模仿。
3、交际需要。
在中国,吸烟已成为一种交际手段。敬烟往往是社交的序曲,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互相敬烟能沟通感情,产生心理上的接近,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许多人开始纯粹是因为社交上的应酬,办事前,首先要给对方敬上一支,随后再为自己点上一支;别人给你敬烟,不接受又显得不礼貌。随着这种"礼尚往来"的增多,慢慢地由抽一支烟半天不舒服到半天不抽烟就不舒服,终于加入到吸烟者的行列。
4、消愁。
有不少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受到挫折以后,便借抽烟来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消除烦恼。
5、提神。
吸烟上瘾之后,人们发现烟具有一定的兴奋作用,而生理上的烟瘾使得抽烟成为一种习惯和享受,许多吸烟成瘾的人不吸烟就无精神,而一抽烟,就精神焕发,思路大开。
6、显示自己的成熟。
在许多青少年眼里,抽烟是一种所谓“男子汉”的标志,是成熟的标志。为了证明自己不再是小孩,而选择了吸烟这种方式。还有很多人认为,女人吸烟源于追求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但面对烟草,男女终究无法“平等”,大多数研究表明,女性吸烟的危害尤甚于男性。
拒绝烟毒要牢记六大窍门
一、要知道吸烟其实是一种疾病
吸烟成瘾的烟民实际上就是病人。病理生理学研究已经证实,吸烟成瘾的实质是尼古丁依赖,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此作为一种疾病列入国际疾病分类。
二、摆脱尼古丁不能单凭意志力
许多烟民都有戒烟失败的经历,并且把原因归结于自己意志力的薄弱,殊不知尼古丁依赖作为一种疾病,不能单纯地依靠意志力。吸烟者一旦对尼古丁成瘾,则每30-40分钟就需要吸一支烟,以维持大脑尼古丁的稳定水平。达不到这一水平时,吸烟者就会感到烦躁、不适、恶心、头痛并渴望补充尼古丁,其感觉与戒断毒品类似。因而,只有少数吸烟者第一次戒烟就完全戒掉,大多数吸烟者均有戒烟后复吸的经历。
三、吸烟影响健康是长期的过程
专家指出,吸烟是患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烟草几乎可以损害人体的所有器官。由于吸烟造成的健康损害具有长期滞后性的特点,吸烟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后相关疾病才会出现,这也造成疾病出现之前,吸烟者往往认识不到吸烟的危害。
四、在一些场合吸烟有可能违法
随着控烟立法的深入,2005年8月,我国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批准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该公约要求各缔约国必须立法,防止公众接触烟草、烟雾,并于2011年1月9日在我国全面实施,这意味着我国要在几年内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五、想好了戒比仓促上阵成效好
戒烟时,一定要深思熟虑,切忌在心理准备尚不充分的情况下戒烟。否则强烈的戒断症状,包括生理反应和对香烟的渴求会使人难以忍受。犹豫之后,可能重新吸烟,并得出戒不掉烟了的结论。这也是有的人多次戒烟、多次失败的原因。
六、戒烟也要寻求医师的专业帮助
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是科学的戒烟方式。鉴于吸烟的慢性高复发特性,医生也要用管理慢性疾病的方法来帮助吸烟者;没有医生介入戒烟工作,失败的可能性远远大于成功的机会。
戒烟的几个基本常识
1、要知道吸烟其实是一种疾病
吸烟成瘾的烟民实际上就是病人。病理生理学研究已经证实,吸烟成瘾的实质是尼古丁依赖,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此作为一种疾病列入国际疾病分类。
2、摆脱尼古丁不能单凭意志力
许多烟民都有戒烟失败的经历,并且把原因归结于自己意志力的薄弱,殊不知尼古丁依赖作为一种疾病,不能单纯地依靠意志力。吸烟者一旦对尼古丁成瘾,则每30-40分钟就需要吸一支烟,以维持大脑尼古丁的稳定水平。达不到这一水平时,吸烟者就会感到烦躁、不适、恶心、头痛并渴望补充尼古丁,其感觉与戒断毒品类似。因而,只有少数吸烟者第一次戒烟就完全戒掉,大多数吸烟者均有戒烟后复吸的经历。
3、吸烟影响健康是长期的过程
专家指出,吸烟是患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烟草几乎可以损害人体的所有器官。由于吸烟造成的健康损害具有长期滞后性的特点,吸烟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后相关疾病才会出现,这也造成疾病出现之前,吸烟者往往认识不到吸烟的危害。
4、在一些场合吸烟有可能违法
随着控烟立法的深入,2005年8月,我国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批准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该公约要求各缔约国必须立法,防止公众接触烟草、烟雾,并于2011年1月9日在我国全面实施,这意味着我国要在几年内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5、想好了戒比仓促上阵成效好
戒烟时,一定要深思熟虑,切忌在心理准备尚不充分的情况下戒烟。否则强烈的戒断症状,包括生理反应和对香烟的渴求会使人难以忍受。犹豫之后,可能重新吸烟,并得出戒不掉烟了的结论。这也是有的人多次戒烟、多次失败的原因。
6、戒烟也要寻求医师的专业帮助
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是科学的戒烟方式。鉴于吸烟的慢性高复发特性,医生也要用管理慢性疾病的方法来帮助吸烟者;没有医生介入戒烟工作,失败的可能性远远大于成功的机会。如果医生在戒烟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能够被社会广泛认可,那么更多的吸烟者将从中获益。
戒烟好方法 针刺戒烟
针刺戒烟的方法对于已经吸烟成瘾的人来说是可以选择的一种有效戒烟方法,但是要注意一定要找专业的医师进行,切不可自行进行针刺。针刺戒烟主要是在列缺穴、中冲穴等穴位进行点刺放血。
男子吸烟成瘾致全家肺癌
近日,沈阳一家医院出现这样的病例,一名中老年男性因肺癌死亡,而在他治疗和死亡后两年时间里,他的妻子和女儿相继确诊为肺癌。医生表示,这名男子30年的烟龄是全家肺癌的罪魁祸首。
悲剧就在眼前,超过3亿的中国烟民,戒还是不戒!
肺癌!肺癌!还是肺癌!
这是一个被肺癌阴影笼罩的家庭。
记者在沈阳解放军463医院了解到,年过50的李女士被确诊为肺癌已经两年了,目前,她的癌细胞已经脑转移。
医生介绍,病人已进入了肺癌晚期。
李女士的肺癌不是这个家庭的第一个噩耗,两年前,李女士的丈夫就是因肺癌鳞癌晚期,治疗半年后死亡的。
但悲剧并没有划上句号。
今年9月,在单位体检时,李女士29岁的女儿又被查出肺部异常,经确诊为小细胞肺癌。她的主治医生表示,经过化疗,女儿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没有生命危险。
吸烟、二手烟,全因烟祸
这是一个备受烟草毒害的家庭。
据病人介绍,李女士的丈夫烟龄超过30年,而且每天的吸烟量超过两包,这让一家三口人长期受到了烟草和二手烟的危害。
李女士的丈夫吸烟,李女士和女儿被动吸二手烟,这是他们全家得肺癌的主要原因。
医学界已经有明确共识,吸烟、二手烟与肺癌鳞癌、小细胞癌有密切的关系。”
463医院接诊数据显示,每年接诊肺癌患者700余例,其中鳞癌、小细胞癌占到75%。93%的肺癌患者有长期吸烟、被动吸烟史。
医学界有个“三个二十”的说法,就是初次吸烟年龄不超过20岁,烟龄超过20年,每天吸烟20支,这样的人和经常吸他们二手烟的人群,患肺癌的概率很大。
国家控烟、个人戒烟,我们如何远离烟草
贯通东北的哈大高铁于12月1日开通,十几天来,火车已有数次因吸烟导致被迫制动。
作为《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2006年生效时的缔约国,卫生部于2011年颁布了较为严厉的公共场所禁烟规定,但哈大高铁频频因烟降速从一个侧面说明,控烟的效果并不明显。
专家表示,要使控烟、禁烟取得更好的效果,需要更高级别立法部门的参与。
卫生部的统计数字还表明,中国每年约有100万人因吸烟不幸离世。沈阳一人抽烟,全家患肺癌的病例比冰冷的数字更让人震撼。
残酷的病例就在眼前,这应该让每一名吸烟的人受到刺激,吸烟距离癌症、距离死亡并不遥远。
呼吸科专家也表示,退一步讲,真要吸烟,烟民应自觉到独处、通风的地方。厨房的吸油烟机旁,也是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