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哪个部位调理月经
按摩哪个部位调理月经
关元穴
关元为小肠之募穴,是补养肾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首选要穴,也是妇产科疾病的常用特效穴。
腧穴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按摩手法:用手掌贴于穴位上,顺时针按揉,至发热为度,每次10分钟。
子宫穴
本穴位于小腹部,为胞宫所在之处,该穴具有良好的活血调经,理气止痛之功,常用于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盆腔炎等症。
腧穴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3寸。
按摩方法:将食指和中指并拢,按摩穴位,力度适中,至发热为度,每次5分钟。
血海穴
本穴是足太阴脾经腧穴,为脾经所生之血的聚集之处,具有活血化瘀,补血养血,引血归经之功,月经不调者可常按摩此穴进行调理。
腧穴定位: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按摩方法:膝关节弯曲,用拇指用力按揉穴位,可以将两手同时按揉两条腿上的穴位,每天1次,每次5分钟。
按摩哪个部位调理月经 月经不调辩证加减按摩
1.用拇指按揉大敦(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隐白(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行间(足背侧,当第一,第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三阴交,血海等穴,每穴操作约1分钟,以得气为度。
2.按揉肝俞(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俞(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肠俞(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操作3-5分钟。
1.用掌按法按压肚脐,持续按压3-5分钟,使患者下腹部出现发热感。
2.掌擦背部,以皮肤透热为度。
1.指按中脘,气海,每穴按压3分钟,使腹部出现发热感。
2.按揉足三里,三阴交,每穴约1分钟,以得气为度。
3.按揉脾俞,胃俞,每穴操作1分钟。
4.掌擦背部,以透热为度。
1.用拇指按揉章门穴(侧腹部,当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方),约2分钟。
2.用拇指按揉膈俞(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操作3-5分钟。
月经不调按什么穴位、月经不调按那个穴位、月经不调按摩穴位 滑肉门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上腹部,肚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处。
功效:该穴位具有运化脾土的功效,按摩此穴位可以润滑肠胃、健美减肥,对月经不调、不孕症、慢性胃肠病等病症有很好的调理保健作用。
做法: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然后运用指腹垂直向下按揉,可稍用力,按揉1~3分钟,可早晚各按揉一次。
多多按摩穴位可以调理月经
①三阴交
位置:位于小腿的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小腿内侧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
作用:三阴交穴属脾经之穴,是肝、脾、肾三经交汇之处,有调和气血、补肾养肝的功用,又称为“调经要穴”。三阴交穴可以有效治疗各种妇科疾病,例如月经不调、手脚冰冷、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等等。
操作:痛经或月经不调者,在月经开始前一周左右,每天花1分钟刺激此穴,有良好的保健效果。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者,常刺激此穴,能改善病情。但孕妇不宜刺激此穴。
②关元穴
位置: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
作用:培补元气、肾气、暖下元,治病范围广泛,包括妇科类的白带病、痛经、各种妇科炎症。
操作:每天坚持点按或灸此穴30分钟,有助提高性功能,对腰部发冷、体质虚弱者效果更好。还有个在家比较可行性的操作方法,是买个有一个或两个孔的艾灸盒,每个孔放一截艾条,点燃艾条后把灸盒放在下腹部(离肚脐大约4个手指头)的位置进行熏灸,每次30分钟左右,注意防止烫伤。
调理月经按摩图片 下肢按摩法调理月经
双拇指按揉三阴交,太溪,太冲等穴,每穴约1分钟,以酸胀为度。
三阴交:四指并拢,小指靠足内踝尖上,食指上缘平行线与胫骨后缘交点处。
太溪: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太冲:足背第一,第二脚趾间向上推,感觉一凹陷处。
妇科疾病的中医按摩方法
痛经、月经不调、便秘等是很多女人都容易惹上的疾病,这些疾病如果不及时医治,时间久了会越来越恶化,不仅对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而且还会引发出更多严重的疾病。小编今天教大家几个中医按摩方法,巧治各种常见妇科病。
胸闷:用手掌顺着前胸肋骨方向,从里向外,双手交替进行。按摩时应配合呼吸动作,用鼻缓缓深吸气,用嘴徐徐吐气。
乳胀:乳胀多见于经期来潮前。按摩部位为两侧,从外向乳头方向上下、左右来回用手掌轻轻按摩。
痛经:按摩部位在脐下至耻骨间小腹部,用手掌上下、左右来回按摩,轻重快慢以自己能忍受为度。
便秘:围绕脐周,用手掌沿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按摩100次。再顺着肠子走向用手掌按摩,即先在右外腹自下向上按推,再在中上腹自右向左按推,最后在左外腹自上向下按推。
头痛:根据头痛的部位,选择相应的按摩部位,用拇指呈圆状按摩。
前额痛:按摩两眉之间。用拇指取上下、左右方向按摩。
头顶痛:按摩头顶正中处。用拇指前后、左右按摩。
月经不调是妇女月经病的统称,是指月经周期、经量、色、质上的改变而发生病理变化,包括月经先期(经期提前)、月经后期(经期延后)、月经先后无定期以及崩漏、闭经、经量过多、经色紫黑等病症。患者在专科治疗的同时,配合进行自我按摩,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法操作简便,极易掌握。
治月经不调的按摩方法:
先取仰卧位,以右手鱼际先揉按腹部的气海穴约1分钟,再以右手拇指指腹罗纹面依次点按双侧下肢的三阴交穴,每穴点按1分钟,最后以一手手掌按摩小腹部约1分钟。
再改取俯卧位,先以两手手掌在腰骶部上下往返反复按摩2分钟,再以双手拇指指端依次点按肾俞、命门、八髎等穴各30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最后再以双手五指同时提拿双侧肾俞穴各3次。术毕。
按摩五大穴位调理女性月经不调
天枢穴
功效:按摩天枢穴不但能促进内分泌平衡,调理月经,还能缓解经前便秘,腹胀,腹泻等症状。
自助定位:采用仰卧的姿势,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
基本动作:先一面缓缓吐气,用力按压两秒钟,反复做5次,然后用搓热的手掌按顺时针方向揉按腹部。
涌泉穴
功效:按摩涌泉穴能强化肾脏功能,防治月经不调,更年期障碍,怕冷症等妇女病,对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失眠,多眠症,晕眩,焦躁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自助定位:涌泉穴位于人体的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第2、3趾趾指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
基本动作:一面缓缓吐气,用力按压两秒钟,反复做5次,请以同次数按压左右。
关元穴
功效:防治生理不顺,精力减退,痛经,闭经等症,此外,对神经衰弱,失眠症,手脚冰冷,泌尿,生殖器疾病等也很有疗效。
自助定位:关元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分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基本动作:一面缓缓吐气,用力按压两秒钟,反复做5次,请以同次数按压左右。
内关穴
功效:对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月经痛,腹泻,精神焦躁等经期不适有很好的功效。
自助定位:取此穴道应要患者采用正坐中仰卧,仰掌的姿势,内关穴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是在手腕的内侧,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
基本动作:一面缓缓吐气,用力按压两秒钟,反复做5次,请以同次数按压左右。
血海穴
功效:该穴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能防治月经不顺,膝盖疼痛,更年期障碍,生理痛等。
自助定位:正坐屈膝,血海穴位于人体的大腿内侧,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这筋肉的沟,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就是血海穴。
基本动作:一边呼气,一边用拇指罗纹面依次点按同侧血海穴49次。
油压按摩部位按摩
1. 头部按摩:用指尖沾按摩油,用指尖按摩整个头部。头痛时,按摩脖子底部的周围,然后顺着脖子往上按摩至头顶部,手指要采用滑动的按摩动作,力道要强,让精油渗透到体内。
2. 背部按摩:使用滑动轻抚及揉捏的手法,力道可强可弱,但不要在脊椎上按摩。从背面的腰部内侧开始,两手的动作要连贯顺畅,向上按摩到肩膀,在往下按摩至背部的外侧。多次重复这个按摩动作,时间越久,身体越感轻松。
3. 胸部油压作用:有缓解胸闷、心慌等功效,还有丰胸作用。
4. 油压推拿小腹部的作用:调节人体的生殖系统,有效平衡内分泌。
5. 油压推揉膝盖:用油压推揉膝盖,可以活动关节,有效治疗关节炎。
按摩哪个部位调理月经 腰背部按摩法调理月经
按揉脾俞,肝俞,肾俞等穴, 每穴约1分钟,以得气为度。
肝俞:在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月经不调按什么穴位、月经不调按那个穴位、月经不调按摩穴位 三阴交
位置:在小腿内侧,内踝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功效: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穴,是妇科调经要穴,可补益肝补肾、调和气血,治疗月经不调。
做法:按摩三阴交穴或者艾灸都很有用。可以每次按摩3~5分钟,或者用艾条温和灸15分钟左右。
月经艾灸什么部位 调理月经的食物
白萝卜汁
食材:白萝卜、糖水
取白萝卜洗净,切片,搅拌机绞碎,过滤去渣,取萝卜汁200~300ml,加入白糖30混匀,盛杯中,开水烫温,顿服,每日1~2次,出血完全停止后,可减量至150ml左右,再服一次巩固疗效。
山药、山楂
食材:山药、山楂、红糖
生山药每日30克,加红糖适量煮食。1个月为1个疗程,服3个疗程后,再以生山楂每日30克加红糖煎服。
红花暖宫蛋
食材:鸡蛋、藏红花
取鸡蛋打一个口,放入藏红花,搅匀蒸熟即成。用法: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开始服,每天吃1个,连吃9个,持续服3-4个月经周期。
月经不调手部按摩穴位
手心向内,手指张开如抓痒一样,抓时闭眼,心神安定,身体放松,自前额上的头发抓起,由前向后,经头顶至后发际;再从后向前,循环往复,抓时主要用两小指头的螺纹面进行按摩,其他手指随着小指的按摩用指甲抓头皮,动作匀缓轻柔,以免损伤头皮,如果在抓摩头部某一穴位时,意念集中于这个穴位,并且在呼气时抓,吸气时停,使意念、气、形(抓摩)三者同时进行,效果更佳。
功效:调节皮肤分泌消疲劳。用手抓头按摩,对于消除疲劳、改善头皮营养状况、促进新陈代谢、调节皮肤分泌等,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每天早起、午休及晚睡前各做1次,每次10分钟左右,平时有空也可多做。
按摩脐周
左手掌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肚脐下,适当用力按顺时针绕脐按摩腹部1~3分钟,至腹部发热为佳。
功效:温经散寒,调理气血。
四肢末梢推动按摩法
从四肢末梢朝心脏方向按摩,推动淋巴及血液的流动,促进肌肉新陈代谢。
功效:体内淋巴液与血液循环是否通畅,会影响身体对于废物、毒素等物质的排出速度。四肢末端推动按摩法提供细胞更多促进代谢的营养素和帮助脂肪燃烧的氧气,同时加速排出废物。
关元穴松振法
在肩、肘、腕关节及上肢充分放松的状态下,以手指、手掌附着在患者关元穴上,将腕痉挛释放,使腕关节产生振动,带动手指、手掌出现快速轻松的颤动。
功效:关元穴主治月经不调、肾虚气喘、神经衰弱、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等众多疾病。
三阴交穴按摩法
翘起二郎腿,用拇指按摩三阴交穴49次,一般内分泌失调患者经常在本穴有明显压痛。三阴交穴位在足内踝尖直上三寸(约四横指),靠胫骨后缘处。
功效:三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可以治疗脾经,以及脾脏的相关病症状。再一个它还是滋阴的要穴。
三焦经按摩法
起始于关冲穴,结束于丝竹空穴。可散发肝火。简单的可以用按摩锤经常敲打,或循经按摩重点穴位点按,或用刮痧板循经刮痧。
功效:主内分泌失调,主情志,主气郁。多按摩右侧效果会更好。
承山穴按摩法
位于小腿后正中,当站直踮脚尖时,小腿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功效:舒筋、活血化淤,通络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