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医穴位按摩如何治疗胃痉挛

中医穴位按摩如何治疗胃痉挛

 胃痉挛是比较难受的,一般来说导致胃痉挛的原因主要就是饮食原因,有胃病或者是精神紧张等等,不少患者在胃痉挛的时候只能吃药治疗或者是忍着,其实中医的穴位按摩对于缓解胃痉挛是很有帮助的。

  胃痉挛本身是一种症状,不是疾病,出现胃痉挛时,主要对症,解痉止痛止呕,如果常常出现胃痉挛,应注意寻找原因,从根源上治疗,才是最有效的办法。以下为大家介绍一种特别的治疗方法——胃痉挛的穴位治疗方法:

  胃痉挛的穴位治疗方法,梁丘穴在膝盖骨附近。脚用力伸直,膝盖骨的外侧(小脚趾方向)会出现细长肌肉的凹陷。朝着大腿用力压这个凹陷的上方看一看,应会有震动感,这就是梁丘穴。

  以指压刺激此穴,朝大腿方向加压时,震动较强,可用大拇指用力地压。微弱的刺激无法止住突然发生的心窝疼痛。这种状况的要诀是:用会痛的力量用力加压。

  每次压20秒,休息5秒再继续。如此重复几次,疼痛便会逐渐消退,这效果确实是不可思议。

  然而,诚如前面所述,刺激梁丘穴仅是一种紧急救护,并不因为止痛了,所有的问题就解决了。心窝会出现激痛,乃是有某种原因导致,所以到医院查明真正病因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胃痉挛患者朋友可不要忽视,毕竟胃部的疾病不容易治疗,很多胃痉挛患者往往常年吃药治疗,同时饮食也有很多希望注意的地方,所以有了胃痉挛最好还是及早开始治疗,这样治愈的几率还能大一些,不用承受病痛。

面肌痉挛是什么穴位

面肌痉挛相当于现代医学之神经抽动、肌肉痉挛,中医属的范畴。初起易治,久病难医,继发者易治,原发者难医。穴位按摩重在温散风寒、补益气血、熄风解痉,而按摩的穴位有神庭、攒竹、阳白、颧 、四白、地仓、下关、颊车、大迎、翳风、百会、率谷、风池、太阳、印堂、桥弓、合谷、脾俞、肾俞、足三里等。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肾虚

肾俞穴

肾俞穴是肾经的主要穴位,经常按压可以强壮肾气,增强肾的功能,尤其对月经不调、性冷感有帮助。

因此,月经不调的女性不妨试试按摩肾俞穴,以调脱月经不调的烦恼。肾俞穴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一个。

每日临睡前,坐于床边垂足解衣,闭气,舌抵上腭,目视头顶,两手摩擦双肾俞穴,每次10~15分钟。

每日散步时,双手握空拳,边走边击打双肾俞穴,每次击打30~50次,可以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改善肾功能。

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肚脐下面三寸的地方,处于腹中线上,适合仰卧取穴。适合采用按揉法或震颤法。震颤法就是指双手交叉重叠放在穴位上交叉双手,快速按压。但是幅度不宜太大。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就行了。

复溜穴

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取穴时,患者应正坐或者仰卧。复溜穴位于人体的小腿里侧,脚踝内侧中央上二指宽处,胫骨与跟腱间。每天揉按3-5次,每次2-3分钟,以产生酸胀感为宜。具有补肾益阴,温阳利水的功效。

按揉腰眼法

两手握拳,手臂往后,用两手拇指的指掌关节突出部位,自然按于腰眼穴(在第四腰椎旁约2寸的凹陷中)。然后向内逐渐用力做环形旋转按摩,以有酸胀感为好,持续按揉10分钟左右,每日早晚各一次。

中医穴位按摩让孩子长高

中医穴位按摩让孩子长高:揉腹

家长每天轻轻地为孩子顺时针揉腹1分钟,逆时针1分钟。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中医穴位按摩让孩子长高:搓脊柱

家长每天用掌心搓孩子的脊柱,从下向上5~7次。可振奋阳气。

中医穴位按摩让孩子长高:按压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在两耳角直上与眉心向后的连线的交叉点。家长每天按揉孩子的百会穴20~50次,可振奋阳气、扶正祛邪、清利头目。

中医穴位按摩让孩子长高:揉涌泉穴

涌泉穴在脚底的掌心处,每天揉30~50次,可补肾壮骨。

中医穴位按摩让孩子长高 不妨试试这些中医穴位按摩吧。

中医穴位按摩去水肿

中医穴位按摩去水肿--水肿臂

举起一边手臂,另一边合起手指由下往上揉按,有助加速血液循环,舒缓水肿情况。

中医穴位按摩去水肿--大象腿

坐下,屈曲小腿,双手握成拳头,于腿部由下而上推按,此动作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水肿的情况。

中医穴位按摩去水肿--水分穴

在肚脐上方1指宽处按摩,慢慢按摩20次,对改善水肿及拉肚子特别有效。

如果出现身体上的水肿症状不妨试试中医穴位按摩去水肿吧。

胃痉挛的中医穴位治疗方法

胃痉挛的穴位治疗法!胃痉挛就是胃部肌肉抽搐,主要表现为上腹痛,呕吐等。为什么会胃痉挛,这原因就多了,胃病本身,如溃疡、胃炎、胆汁返流,饮食因素,受寒等。胃痉挛本身是一种症状,不是疾病,出现胃痉挛时,主要对症,解痉止痛止呕,如果常常出现胃痉挛,应注意寻找原因,从根源上治疗,才是最有效的办法。以下专家为大家介绍一种特别的治疗方法——胃痉挛的穴位治疗方法:

胃痉挛的穴位治疗方法,梁丘穴在膝盖骨附近。脚用力伸直,膝盖骨的外侧(小脚趾方向)会出现细长肌肉的凹陷。朝着大腿用力压这个凹陷的上方看一看,应会有震动感,这就是梁丘穴。

以指压刺激此穴,朝大腿方向加压时,震动较强,可用大拇指用力地压。微弱的刺激无法止住突然发生的心窝疼痛。这种状况的要诀是:用会痛的力量用力加压。

每次压20秒,休息5秒再继续。如此重复几次,疼痛便会逐渐消退,这效果确实是不可思议。

然而,诚如前面所述,刺激梁丘穴仅是一种紧急救护,并不因为止痛了,所有的问题就解决了。心窝会出现激痛,乃是有某种原因导致,所以到医院查明真正病因是非常必要的。

专家提醒大家,以上内容只供参考,刺激梁丘穴仅是一种紧急救护,并不因为止痛了,所有的问题就解决了。心窝会出现激痛,乃是有某种原因导致,所以到医院查明真正病因是非常必要的。

痛风的中医穴位按摩治疗

身体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定要时刻关注身体出现的每一种变化,只要发现有不对的就要立刻治疗。就拿痛风来说,很多人不以为然,可是发作的时候痛的要你的命哦。那么痛风如何治疗?中医穴位按摩可不可以治疗痛风呢?一起来了解下啊。

按摩手法

1.按摩的顺序是先按昆仑,接着按膻中,再按内关,以及心包经其他的穴位,最后敲一敲胆经。

2.通过按摩小腿脾经和肾经的复溜穴,来缓轻肝脏的负担,最终达到补肝的目的。

3.我建议您再按一下太冲穴,从太冲揉到行间穴就会把体内一些垃圾排出体外。

注意:当痛风发作时,还可以利用热水泡脚缓解肝热,当然按摩或针灸太冲穴也是消除肝热很好的方法之一。

痛风的常见六大并发症

痛风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也属于关节炎的范畴,主要是因为嘌呤代谢出现问题。痛风病如果得不到有效和及时的治疗,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根据权威资料统计,痛风病患者的死亡,有相当一部源于痛风并发症。调查资料上那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治疗子宫肌瘤的穴位有什么

中医认为,子宫肌瘤一般由气滞、血瘀、痰积、湿热淤结所致,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有很多,有中医穴位按摩和中药敷贴等新方法,那么,治疗子宫肌瘤的穴位有哪些呢?

用中医穴位按摩方法来治疗子宫肌瘤可以用拇指指腹按揉神阙、气海、关元、天枢、四海、归来、子宫、气冲、血海、三阴交穴等穴位,每个穴位按揉一分钟,这属于中医疗法,患者可以选择这种治疗方法。

此外,药物治疗的方法也是不错的,患者在手术治疗方法之前可以选择药物治疗方法,如果药物治疗方法有效的话,也可暂不使用手术治疗方法。使用药物治疗的方法常用的药物有:

桂枝茯苓胶囊: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粘度,缓解子宫痉挛、镇痛等作用,能活血化瘀,缓消徵块,用于治疗妇科血瘀证。现代医学临床广泛用于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及其包块、子宫内膜不规则剥脱之功血,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痛经等。

丹鳖胶囊:可以起到抗癌消肿瘤,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作用,并且可以用于气滞血瘀所致子宫肌瘤、盆腔炎性包块。

桂枝茯苓丸:常用于妇女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子宫内膜炎、附件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属淤血阻滞者。

教你按摩治疗胃痉挛

胃痉挛就是胃部肌肉抽搐,主要表现为上腹痛,呕吐等。其本身是一种症状,不是疾病。

按摩治疗以止痛解痉,和胃降逆为主,手法宜使用泻法,嘱患者取仰卧位,下肢屈曲。施术者站于患者右侧,以拇指指腹逆时针按揉中脘、内关10-15分钟,以患者微热为度;之后嘱患者取俯卧位,以拇指指腹按揉胃俞、脾俞、肝俞5-10分钟,稍用力,以患者皮肤潮红为度。需要注意的是,按摩内关、胃俞、脾俞、肝俞时,应向头部方向用力;按摩中脘穴时,用力方向应向足部。

中脘为任脉穴位,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脉交会穴之腑会,具有降逆利水、和胃健脾之功用。内关穴是为手厥阴心包经俞穴,又为手少阴心经之络穴,手少阴与手厥阴之脉循行胸膈,能开胸膈之逆气,具有疏利三焦,清泄包络,宽胸理气,和胃降逆之功。配以督脉胃俞、脾俞、肝俞,使气机调畅,脾胃健而疼痛止。对胃痉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穴位按摩让孩子长高

很多家长都想让孩子更高一点,除了营养上面的补充,在加上中医穴位按摩会事半功倍,不但促使新陈代谢,有利于骨骼发育,而且按摩简便易行,孩子更易接受。

中医穴位按摩让孩子长高:揉腹

家长每天轻轻地为孩子顺时针揉腹1分钟,逆时针1分钟。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中医穴位按摩让孩子长高:搓脊柱

家长每天用掌心搓孩子的脊柱,从下向上5~7次。可振奋阳气。

中医穴位按摩让孩子长高:按压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在两耳角直上与眉心向后的连线的交叉点。家长每天按揉孩子的百会穴20~50次,可振奋阳气、扶正祛邪、清利头目。

中医穴位按摩让孩子长高:揉涌泉穴

涌泉穴在脚底的掌心处,每天揉30~50次,可补肾壮骨。

相关推荐

胃痉挛按摩什么穴位

按揉内关穴和足三里穴等穴位确实对缓解胃痛不适有一定的作用。据古书有记载,内关穴主要用于治疗消化、心脏、神志系统疾病。而足三里穴是胃经的核心穴位,专门治疗与消化系统有关的各种疾病。尤其是胃痛时,强刺激该穴(比如可用手用力按揉或用小木棍加压按揉),有很好的止痛作用。 1、按压梁丘 取穴: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突出处的凹陷;或从膝盖骨右端,约三个手指左右的上方处。 方法:用拇指指端用力按压腿部的梁丘3分钟。 功效:理气和胃、通经活络。 2、点按足三里 取穴: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方法:用

胃痉挛怎么预防比较好

1.环境因素 (1)饮食 饮食不规律可能增加胃痉挛病的危险性,生冷和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常可引起胃痉挛病的复发。 (2)吸烟 如长期吸烟者的胃痉挛发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 (3)药物 一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可破坏胃酸分泌的自身调节作用及胃黏膜屏障,可致胃痉挛病。 2.遗传因素 胃痉挛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 3.身心因素 长期心理压力或持续高度精神紧张,易患消化性胃痉挛。有些慢性疾病易伴发胃痉挛,如:胃泌素瘤,嗜碱性细胞性白血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肝硬变,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衰竭等。 治疗 1.药物治疗

胃痉挛吃斯达舒管用吗

胃痉挛吃斯达舒管用吗 斯达舒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对胃痉挛没有作用,可应用解痉药如6542等,多可缓解好转, 胃痉挛即胃部肌肉抽搐,主要表现为上腹痛,呕吐等。胃痉挛本身是一种症状,出现胃痉挛时,主要对症治疗,解痉止痛止呕,如果常出现胃痉挛,应注意寻找原因,从根源上医治。 胃痉挛治疗 1.药物治疗 (1)问苯三酚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胃痉挛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2)25%葡萄糖2支,山莨菪碱(654-2)注射液2支,利多卡因1支,三者混和后口服。 2.中医刮痧治疗 应用刮痧疗法可疏通经络、运行气血,使胃部疼痛缓解。

严重早泄自我治疗

1。自我保健穴位按摩治疗早泄方法:点按两侧三阴交,轮流进行,按时做收腹提肛动作。每日1~2次,每次30~40分钟。 2。坐式穴位按摩治疗早泄方法:患者取坐式,闭目放松,取上星、百会、通天、肩井、中府、神门、劳宫等,手法采用点、按、揉、拿、振颤等手法,每次30~40分钟。 3。仰卧式穴位按摩治疗早泄方法:患者取仰卧式,闭目,全身放松。取穴为中脘、气海、关元、中极、天枢、足三里、三阴交、涌泉。采取点按、点揉、搓拿、点切等手法。每次30~40分钟,每周5次,坚持1个月为1疗程。 4。俯卧式穴位按摩治疗早泄方法:

筋缩是什么意思 筋缩的按摩手法

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每日坚持数次,便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筋缩穴和至阳穴是缓解胃痉挛的重要穴位治疗各种抽筋的病,针对胃痉挛急性的胃痛,按上两三分钟就好了。

解除胃痉挛的方法

治疗 1药物治疗 (1)问苯三酚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胃痉挛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2)25%葡萄糖2支,山莨菪碱(654-2)注射液2支,利多卡因1支,三者混和后口服。 2中医刮痧治疗 应用刮痧疗法可疏通经络、运行气血,使胃部疼痛缓解。 3穴位刺激法 以指压刺激梁丘穴,朝大腿方向加压时,震动较强,可用大拇指用力地压。 治疗胃痉挛穴位及刺激方法介绍 梁丘穴在膝盖骨附近。脚用力伸直,膝盖骨的外侧(小脚趾方向)会出现细长肌肉的凹陷。朝着大腿用力压这个凹陷的上方看看,应会有震动感,这就是梁丘穴。以指压刺激此穴,朝大

穴位按摩治疗胃酸过多

1.治疗缺酸症的穴位 缺酸症一般是在吃饭之后立即感到胃部不适。 足三里——位于膝盖下方,小腿肌腱外侧的穴位。 用力按摩足三里穴,会觉得有疼痛感一直延伸到脚尖。并且还可以用炙条(药店里有卖)炙烤3-7次。 2.治疗胃酸过多的穴位 胃酸过多一般是在空腹的时候,或者是吃饭后过了一会才感到胃部不适。 胃肠点——位于手掌一侧,手腕上方凹陷处的穴位。 脑膜区——位于手背一侧,中指和无名指之间区域的穴位。 用发针或牙签来按摩这两个穴位的话,会更具功效。按摩刺激这两个穴位,如果不到位反而会有副作用,所以要注意每次按摩到有

中医穴位按摩护肤又排毒

中医穴位按摩帮你保护皮肤又排毒,首先我们来先了解下到底什么是按摩?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从按摩治疗上,可分为保健按摩、运动按摩和医疗按摩。那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保健按摩吧。 通过中医穴位按摩不仅对身体好,而且还能排毒和护肤。所以我们应该掌握一些穴位按摩的方法,这样有益于身体的健康。 取穴方法: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

中医穴位按摩丰胸

第一步:以双手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按压壇中穴,顺着颈部淋巴腺分别向锁骨及肩膀按摩,这样可以帮助促进女性荷尔蒙的分泌与活化; 第二步:右手向胸部的左下处移动,接下来将手向右胸部的上方处移动往上提,然后反方向也做同样的动作,左右交替以画8字型的方式来回做10次; 第三步:运用指尖在胸部做细部的按捏动作,以刺激胸腺与淋巴腺,要仔细地做到整体的按捏动作哦,这样来促进胸部的血液循环; 第四步:用手讲胸部从腋下向上提至一定位置,左右各做20次,因为腋下是淋巴腺集中处,可缓和淋巴腺,并将多余的脂肪运用按摩方式集中到胸部

按摩大鱼际有什么好处

按摩大鱼际具有疏通经络,解痉止痛,活血祛瘀,理气消食化滞的功效。主治头晕,头痛,胃脘痛,便秘等肠胃疾患,外伤引起的红肿疼痛以及颈椎病,落枕,面部痉挛,面部神经麻痹等症。 大鱼际所处位置属于肺经的荥穴,是专门治热病的穴位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的疾病可通过冶肺来消除,按摩肺经的荥穴可起到清肠热、化肠燥、治疗便秘的作用。经常合掌摩擦该处,对改善上呼吸道功能,促进新陈代谢颇有效果,还能预防感冒。此外按摩大鱼际还可以帮助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疏通经脉,提高身体免疫力,到达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