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马勃介绍
中药马勃介绍
马勃
(《别录》)
【异名】马疕(《别录》),马屁勃(陶弘景),马疕苗(《蜀本草》),灰菇(《经验良力》),马屁包(《袖珍方》),牛屎菇(《纲目》),灰包菌((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药苞(《河北药材》),人头菌、牛屎菌、大气菌、灰菌(《南宁市药物志》),鸡肾菌、地烟(《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马勃科植物脱皮马勃、大颓马勃、紫颓马勃的干燥子实体。
【植物形态】①脱皮马勃
子实体近球形至长圆形,直径15~20厘米。包被薄,易消失,外包被成块地与内包被脱离,内包被纸状,浅烟色,成熟后全部消失,遗留成团的孢体随风滚动。孢体紧密。有弹性,灰褐色,渐退成浅烟色,由孢丝及孢子组成;孢丝长,分枝,相互交织,浅褐色,粗2~4.5微米;孢子褐色,球形,有小刺。直径4.5~5微米.
生于草地上。分布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新疆、江苏、安徽、湖北、湖南、贵州等地。
②大颓马勃
孑实体球形或近球形,直径15~20厘米,或更大,不孕基部无或很小;包被白色,后变浅黄或淡青黄色,由膜状外被和较厚的内被所组成,初微具绒毛,渐变光滑,质脆,成熟后开裂成块而脱落,露出浅青褐色的孢体;孢子粉状,球形,光滑或有时具细微小疣,淡青黄色,直径3.5~5微米;孢丝长,与孢子同色,稍分枝,有稀少横隔,粗2.5~6微米。
生于旷野草地上。分布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新疆、青海、江苏等地。
③紫颓马勃
子实体陀螺形,直径5~12厘米,不孕基部发达;包被薄,两层,上部常裂成小块,逐渐脱落,内部紫色,当孢子及孢丝散失后遗留的不孕基部呈杯状;孢子粉状,球形,直径4~5.5微米,上有小刺;孢丝很长,分枝,有横隔,互相交织,色淡,粗2~5微米,
生旷野草地上。分布河北、新疆、青海、四川、湖北、安徽、江苏、广西、福建、海南等地。
【采集】7~9月,当子实体刚成热时采收,拔起后,去净泥沙,晒干。本品在霉雨季节生长很快,4~5日即成熟,应注意适时收采,过早过迟均影响质量。
【药材】①脱皮马勃的子实体呈扁球形或类球形,直径15~18厘米或更大。外皮灰棕色至黄褐色,纸质,常破碎呈块片状,或已全部脱落。除去外皮的马勃呈黄棕色或棕褐色棉絮状。体轻泡、柔软,有弹性,内藏大量孢子,轻微捻动即有粉尘状孢子飞出。用手捻之有细腻柔软感。气味微弱。以个大、饱满、松泡有弹性者为佳。
产内蒙古、河北、甘肃、陕西、江苏、湖北等地。
②大颓马勃的子实体已压扁呈不规则的块状。外包被较厚硬而脆,黄棕色。内包被灰黄色,纸质,里面为孢体,淡青褐色,絮状,轻轻捻动即有尘状孢子飞出。气微弱,味微苦涩。
主产于青海。
③紫颓马勃的子实体呈扁圆形或杯形,直径5~12厘米。基部有小柄,包被紫褐色,粗皱,有圆形凹陷,包被薄,外翻。上部包被已脱落,露出紫色絮状孢体。体轻泡有弹性,用手捻之有大量孢子飞扬。气味微弱。
主产江苏、湖北、广西等地。
除上述品种外,尚有同科植物埃蕈(又名:有柄马勃)的干燥子实体,亦同等入药。形似马勃而小,直径通常只2~4厘米,上部扁圆,下有短柄;皮较硬脆,内部不呈海绵状。
产四川、湖北、云南、江西、广东、浙江、湖南等地。
【化学成分】含马勃素(emmatein)、麦角甾醇磷酸铂及亮氨酸、酪氨酸等氨基酸。
【炮制】除去硬皮,切成方块。
《纲目》:"凡用,以生布张开,将马勃于上磨擦,下以盘承取末用。"
【性味】辛,平。
①《别录》:"味辛,平,无毒。"
②《医林纂要》:"辛咸,平。"
【归经】《纲目》:"肺经。"
【功用主治】清肺利咽,解毒,止血。治喉痹咽痛,咳嗽失音,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①《别录》:"主恶疮、马疥。"
②陶弘景:"敷诸疮。"
③《本草衍义》:"去膜,以蜜揉拌,少以水调呷,治喉闭咽痛。"
④《纲目》:"清肺,散血热,解毒。""能清肺热咳嗽,喉痹,衄血,失音诸病。"
⑤《玉楸药解》:"治骨鲠吐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调敷、或作吹药。
【宜忌】《饮片新参》:"风寒劳咳失音者忌用。"
马郁兰的介绍
郁兰(学名:Origanum majorana L.)是原产于旧大陆的有香味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名称。可以作为烹饪中的调味剂。野生马郁兰(Wild marjoram),或者叫做盆栽马郁兰(pot marjoram)可长至30到76厘米高。宽大的叶子为椭圆状,花簇多稀疏,呈粉紫色。这种植物常见于美国东部地区的野地里和路边,并可以制成牛至香料。
马齿苋的介绍
马齿觅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全草。它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故又称“五行草”。是古籍上早有记载的对人类有贡献的野菜。民间又称它为“长寿菜”、“长命菜。”
马齿苋全草多皱缩卷曲成团,茎圆柱形,长10至30厘米,直径1至3毫米,表面棕褐色,叶易破碎,完整叶片倒卵形,绿褐色,长1至2.5厘米,宽0.5至1.5厘米,全缘。花少见,黄色,生于枝端,蒴果圆锥形,内含多数细小黑色种子。气微,味微酸而带粘性。以株小、质嫩,叶多,青绿色者为佳。
马齿苋含有大量去甲基肾上腺素和多量钾盐,含有不少二羟乙胺、苹果酸、箭荡糖、维生素B1、B2等营养成分,药理实验证实:它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都有强力抑制作用,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称。
马齿苋叶如马齿,性滑似苋,故名马齿苋。中国古代医学文献对马齿苋有许多记载:《本草纲目》给它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长命菜”。《中国药植图鉴》称之为“长寿菜”,此外还有“安乐菜”、“五行草”、“九头狮子草”等别名。苏公布曰:“一名五行草,以其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也”《纲目》云:“其叶比并如马齿,而性滑利似苋,故名。其性耐久难燥,故有长命之称。”耐旱菜义同。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润,切段,干燥。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中药知母的介绍
知母味苦,性寒,属寒凉药范畴。主要有清热和滋阴降火的作用。知母苦寒清热,对由热邪盛所致的高热、出汗、口渴、心烦、面红等症,可用知母配生石膏、生甘草、天花粉、芦根、黄芩等同用。由肺热而致的咳嗽、痰黄、口渴、便秘等症,常以知母配合贝母、瓜蒌、黄芩、栀子、生石膏、桑皮、杏仁等同用。
一般苦寒药,如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等,都有化燥伤阴的缺点。知母则无此缺点,并且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对阴虚发热,骨蒸盗汗,遗精尿黄,五心烦热,肺痨咳嗽,消渴引饮等症,常以知母配合地骨皮、秦艽、生地、白芍、炙鳖甲、元参、黄柏、白薇、麦冬等同用。知母多用盐水炒以下行入肾。如用黄酒炒也可上行入肺。黄柏坚肾清热,偏用于肾经湿热、淋浊、膝软。知母滋肾降火,偏用于肾经虚热、骨蒸、消渴。
黄柏清下焦有形湿热,知母泻下焦无根之火。二药常合用可增强其滋肾、坚肾、清热、降火的作用。天花粉,知母均能清阳明胃热。但天花粉并能益胃生津,知母兼能滋阴降火。也有人认为知母苦寒滑降,多用可伤胃肠引起泻泄,天花粉甘凉益胃又能生津,对胃有益无损,主张把白虎汤(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中的知母改为天花枌。
用量一般二至三钱。肾阳虚、两尺脉微弱及大便溏泄者忌用。据近代研究报导,知母有解热作用,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肺炎只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百日咳杆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牛眼睛菌的介绍
别名:马勃菌、马勃、马疕、马庀菌、灰菇、马屁包、香末菇、乌龙菌、牛屎菇、灰包菌、药包、人头菌、牛屎菌、大气菌、灰菌、鸡肾菌、地烟
简介:马勃嫩时色白,圆球形如蘑菇,但较大,鲜美可食,嫩如豆腐。老则褐色而虚软,弹之有粉尘飞出,内部如海绵。一般生长在地下的枯枝落叶层中,喜高温高湿环境,故多出现在雨水丰沛的七八月份,只适合生存在生态环境较好的山区或半山区。所有的马勃蘑菇都可以吃,但只能食用幼嫩、质地结实的白色蘑菇。巨型马勃蘑菇可在8~10间于森林或草原上找到。
马哈鱼的介绍
纲名:硬骨鱼纲 (Osteichthyes ) 目名: 鲑形目 鲑亚目 (Salmoniformes Salmonoidei )
科名: 鲑科 鲑亚科 (Salmonidae )
属名: 大马哈鱼属 (Oncorhynchus Suckley )
种名: 马苏大马哈鱼(陆封型) (masou (landlocked)(Brevoort) )
分布: 吉林图们江上游,珲春河上游,密江上游,台湾大甲溪上游。
分类: 有陆封型和泅游型之分。
马蹄莲的介绍
它属天南星科的球根花卉。
马蹄莲为今年新兴的花卉之一,是马蹄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肥大肉质的块茎。叶基生,具长柄,叶柄一般是叶子长的两倍。先端锐尖,基部截形,全缘,鲜绿色,佛焰苞白色,形大,似马蹄状,故名之马蹄莲。肉穗花序鲜黄色,直立于佛焰苞中央,上部着生雄花,下部着生雌花。自然花期从11月直到翌年6月,整个花期达6个-7个月,而且正处于用花旺季。
它有三个主要栽培品种。
一是白梗马蹄莲:块茎较小,生长较慢。但开花早,着花多,花梗白色,佛焰苞大而圆;二是红梗马蹄莲:花梗基部稍带红晕,开花稍晚于白梗马蹄莲,佛焰苞较圆;三是青梗马蹄莲:块茎粗大,生长旺盛,开花迟。花梗粗壮,略呈三角形。佛焰苞端尖且向后翻卷,黄白色,体积较上两种校有着永恒、圣洁虔诚、纯洁的爱等花语,让它显得分外高贵。
它的生存环境。
马蹄莲性喜温暖气候,不耐寒,生长适温20℃左右。喜湿润环境,不耐干旱。冬季需充足的光照,光线不足着花少,稍耐阴。喜疏松肥沃、腐殖质丰富的沙质壤土。其休眠期随地区不同而异。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北方栽培,冬季宜移入温室,冬春开花,夏季因高温干旱而休卢眠;而在冬季不冷、夏季不干热的亚热带地区全年不休眠。是非常好养的植物花卉。
有效治疗褥疮的偏方
褥疮食疗方法一
【方药】枸杞子50克,麻油200克,冰片0.5克。
【用法】将枸杞子烘脆研细末,麻油熬沸,待冷倒入枸杞子末,加冰片,搅匀,浸入消毒纱布数小块,清洁疮面后敷上药纱布块,包扎固定,每天换1次,治愈为止。
【功效】治疗褥疮。
褥疮食疗方法二
【方药】白糖适量。
【用法】将白糖撒在创面上,每天1次。
【功效】敷白糖可增加破溃处局部的营养,又可减少分泌物及渗出,并能抑制细菌生长,减少糜烂,促进组织再生,有利于创面愈合。
褥疮食疗方法三
【方药】马勃粉适量。
【用法】用马勃粉直接撒在疮面上,并用大块马勃直接填塞于脓腔内,再用纱布块盖住,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
【功效】解毒止血。治疗褥疮。
褥疮食疗方法四
【方药】榆树皮5份,黄柏2份,松香、冰片各适量。
【用法】将榆树皮和黄柏研碎,以2倍量80%酒精浸泡48小时,过滤后加入松香、冰片。洁净创面后,将药液喷洒创面,2小时1次,定痂后停。创面暴露不受压至愈。
【功效】治疗褥疮。
中药及中药的分类介绍
中药是一种比较广义的概念,中药包括传统中药、草药和民族药。多了解一些关于中药的知识对于大家以后的使用是有一定帮助的,因此下面专家对中药及中药分类做了具体的介绍。
传统中药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并作为商品在中药市场流通,载于中医药典籍,以传统中医药学理论阐述药理作用并指导临床应用、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使用形式,加工炮制比较规范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
民间药是指草药医生或民间用以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通常根据经验辨证施用,一般是自种、自采、自制、自用,少见或不见于典籍,而且应用地区局限,缺少比较系统的医药学理论及统一的加工炮制规范。
民族药则指我国除汉族外,各少数民族在本民族区域内使用的天然药物,有独特的医药理论体系,以民族医药理论或民族用药经验为指导,多为自采自用,或采用巡回行医售药的经营方式。民族药是我国传统医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与发展,不仅丰富了中国医药学主库,也促进了中药的发展。
中药、民间药和民族药三著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在用药方面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从而丰富和延伸了“中药”的内涵,组成了广义的中药体系。
中药包括三大类:第一类是原药材,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合成药;第二类是饮片;第三类是成药。成药又分为纯中药制剂、西药合方制剂和天然药物制剂。
马铃薯的介绍
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 L.),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又称地蛋、土豆 、洋山芋等,茄科植物的块茎。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成为世界五大作物。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
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美国等。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
2015年,中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稻米、小麦 、玉米外的又一主粮。
马尾松的介绍
马尾松是松树的一种,别称青松、山松、枞松等,适宜山涧、谷中、岩际、池畔、道旁配置和山地造林,也适合在庭前、亭旁、假山之间孤植,目前家居多被用于盆景栽植,马尾松而且在我国分布广泛。
马尾松就是山松,是一种树干较直,外皮深红褐色微灰的松树。马尾松不耐腐。心边材区别不明显,淡黄褐色,长纵裂,长片状剥落;木材纹理直,结构粗;含树脂,耐水湿。比重0.39~0.49,有弹性,富树脂,耐腐力弱。是重要的用材树种,也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
产地分布:山东省南部、河南、湖北及西南各省也多能见其踪迹,遍布于华中华南各地。越南北部有马尾松人工林.生长环境:广泛生长于江南地区各有一千八百米以下山地丘陵。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一年生板条淡黄褐色,无毛;冬芽褐色。叶鞘膜质。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无柄,柔荑状,腋生在新枝的基部,雄蕊螺旋状排列;雌花序球形,一至数个生于新枝的顶端或上部。针叶每束2根,细长而柔韧,边缘有细锯齿,长12-20厘米,先端尖锐;树脂管4-7个,边生。
球果长圆状卵形,长4-8厘米,直径2.5-5厘米,成熟后栗褐色;种鳞的鳞片盾平或微肥厚,微有横脊;鳞脐微凹,无刺尖,很少有短刺尖。种子长卵圆形,有翅。花期4-5月,果期9-10月。
去脾湿的中药介绍
对于脾湿胃虚,精神不振者,这时我们可以选择香砂六君子汤来治疗调理。它是一种由人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广木香、砂仁、炙甘草组成的汤剂。具体组成药方是:人参一钱白术二钱茯苓二钱甘草十分陈皮八分半夏一钱砂仁八分木香七分加生姜二钱水煎服。有益气健脾,行气化痰的作用,对于脾胃气虚的调理尤其适宜。
对于脾湿阴虚火旺的人来说,建议可以吃茵陈五苓散或葛根芩连汤,如果不嫌麻烦的话,最好就是喝葛根芩连汤,它是用葛根15g,黄连9g,黄芩9g,炙甘草6g一起煮水服用的,我们可以到药店按量去抓这几种药,先煮葛根,再放其它药一直水煎服即可,有清泄里热的作用,对于胸脘烦热,口干舌燥有良效。
脾湿在药物调理的同时,当然饮食调理也是不可少的,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食疗来祛湿,比如赤小豆薏米粥就是一款不错的食疗,它的主要功效就是祛湿,能够祛除体内的湿气,是祛湿健脾的佳品,可以经常食用,还有山药薏米芡实粥也不错,可以选择在一周内喝几次.这些对调理脾胃都很不错的。
而对于脾湿患者出现饮食不佳,或是经常出现腹泻,消化不好的人来说,则可选择参苓白术散或是人参健脾丸来调理,这类中成药都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作用,另外补中益气丸也是不错的,脾湿患者也可以选择服用,具体的可根据自身症状来选择。
其实想要去脾湿的人不仅要健脾,更重要的是要养胃养肝,所以平时我们在饮食当中一定要注意饮食的调理,正因为健脾和养胃分不开,所以在健脾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养胃,除了以上的一些脾湿的药物调理及饮食调理方外,建议我们平时要注意多吃一些养胃的食物,如小米粥之类的,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马奶葡萄介绍
马奶葡萄又名马乳葡萄,因其状如马奶子头而得名。果穗圆柱形,歧肩大,有分枝,果粒圆柱状,平均粒重6克,最大重8克。白绿色,甘甜多汁,质较脆,味爽口。因有小核,宜鲜食。栽培历史悠久,马奶葡萄具有较高营养价值。
马奶葡萄的营养价值
1、葡萄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能很快的被人体吸收。当人体出现低血糖时,若及时饮用葡萄汁,可很快使症状缓解。
2、法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葡萄能比阿斯匹林更好地阻止血栓形成,并且能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
3、葡萄中含的类黄酮是一种强力抗氧化剂,可抗衰老,并可清除体内自由基。
4、葡萄中含有一种抗癌微量元素,可以防止健康细胞癌变,阻止癌细胞扩散。葡萄汁可以帮助器官植手术患者减少排异反应,促进早日康复。